1、不患上其死:指人不患上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患上其死然。
2、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为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思量那方面的工作,语出《论语泰伯》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起主要使东西精巧,语出《论语卫灵公》。
5、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工作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6、从心所欲:随本身的情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大逆不道:犯上:触犯长上;反叛: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
8、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诲人不倦:诲:辅导。教人时不嫌委顿。形容辅导特别耐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触类旁通:比方从懂患上的一点儿,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长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1、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经常使用以暗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水平,也暗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12、理屈辞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3、众所周知: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每一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4、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成群聚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5、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泯灭。施惠于人,本身又无所泯灭。《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厥后经常使用以形容有实利而未几费财帛。
16、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须用宰牛的刀。比方做壮工作不必费大力气或者大材不能不消。《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7、少年老成: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搭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她们是值患上尊敬畏的。《论语子罕》: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比今也。后多用此奖饰有志气有为的年轻人。
18、见义勇为:语本《论语卫灵公》见义勇为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厥后泛用见义勇为暗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该该推委。
19、发愤忘食:用功进修,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分歧纰缪。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劳。
1、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2、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为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思量那方面的工作,语出《论语泰伯》
4、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5、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6、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示例: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况且我们是同志,我当然应该给你想一个完全的办法。(鲁迅《华盖集牺牲谟》)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赞助别人成事近义词: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反义词:成人之恶、掠人之美。
7、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唐韩愈《与崔群书》)〖附注〗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示例:徐迟《牡丹》:她果然成为一个的教师了。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10、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示例:独夫为我,即曰贪贼;,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11、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示例: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12、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示例: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三章)
13、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成群聚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4、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15、众所周知: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每一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6、从心所欲:随本身的情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发愤忘食:用功进修,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分歧纰缪。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劳。
18、诲人不倦:诲:辅导。教人时不嫌委顿。形容辅导特别耐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9、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大逆不道:犯上:触犯长上;反叛: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2、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示例:沙汀《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起主要使东西精巧,语出《论语卫灵公》。
24、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25、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6、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示例: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第三章:那还要经过相当教育,不能一革命什么都平等。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反义词:一步登天。
27、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示例:薛姨妈是个的人,倒还易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29、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0、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示例:陈教授从容不迫地说:(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4章:)近义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反义词:野调无腔、出言不逊
31、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32、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33、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近义词:义不容辞、理所当然反义词: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34、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示例:愿天下有心人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
35、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36、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37、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钖《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顗《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宜得此语。
38、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9、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示例: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40、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41、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42、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43、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示例: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近义词:情文并茂、奇文瑰句反义词: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平铺直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44、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4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46、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47、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示例: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48、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j,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示例:郑振铎《桂公塘》: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娓娓而谈反义词:闭口无言、吞吞吐吐、张口结舌。
49、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大批,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50、从井救人: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后亦用以比喻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出处:《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从之也?
51、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示例:既这样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近义词:废寝忘食用法:偏正式;作补语、定语。
5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示例: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54、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55、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6、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示例:趁你们的时候,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5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58、理屈辞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9、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60、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子不语:怪,力,乱,神。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中的名言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1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5、寝不尸,居不容。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1、巧言令色,鲜亦仁!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君子周急不继富。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子不语:怪,力,乱,神。
32、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4、食不语,寝不言。
3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6、德不孤,必有邻。
37、未知生,焉知死?
3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8、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www,lizhi123.net)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 子不语:怪,力,乱,神.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7.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9.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10.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 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5.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1. 食不语,寝不言.
22. 寝不尸,居不容.
23.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4. 未知生,焉知死?
2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6. 过犹不及.
27.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8.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9.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30.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3. 巧言令色,鲜亦仁!
3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3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7.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2.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3.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4.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6. 朝闻道,夕死可矣.
47.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8.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3.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4. 德不孤,必有邻.
55.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7.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58. 君子周急不继富.
59.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6.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7. 言必信,行必果.
6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9.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7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1.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2.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5.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6.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7. 小不忍,则乱大谋.
78.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9.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0. 君子忧道不忧贫.
81. 当仁,不让于师.
82. 有教无类.
83. 道不同,不相为谋.
8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85. 既来之,则安之.
8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7.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88.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9.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9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0.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91.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92.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