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在现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引用诗句,而诗句却是诗词的一部分。一般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事物的审美修养。那么,对于诗句的名句你都知道哪些呢?也许以下内容“张孝祥:六州歌头”合你胃口!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

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

霜风劲,

悄边声。

黯消凝,

追想当年事,

殆天数,

非人力;

洙泗上,

弦歌地,

亦膻腥。

隔水毡乡,

落日牛羊下,

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

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

遣人惊。

念腰间箭,

匣中剑,

空埃蠹,

竟何成!

时易失,

心徒壮,

岁将零,

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

静烽燧,

且休兵。

冠盖使,

纷驰鹜,

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

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

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

赏析:

此词为感时抒愤,充满爱国激情。上片铺写江淮宋金对峙形势。平、悄,见边防静寂无险可守。追想贯以下六句,回溯靖康之难,感叹中原沉沦。隔水毡乡,谓强虏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呼应首句,折入现实。区脱、宵猎、骑火、笳鼓,状敌方演武临边,有声有色,虎视眈眈。与上文悄边声适成对照。下片倾诉壮志难酬的忠愤。念字领起,感念无地用武,岁月不居一层,朝廷休兵主和一层,遗民盼望恢复一层,末后收拢到志士的忠愤泪水。全篇叙事、陈情、次第井然,铺叙展衍,气局阔大,骈散排比,节奏紧促,辞情激壮,感愤淋漓。

jzd365.Com更多诗句延伸阅读

张孝祥:念奴娇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

银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赏析:

作者曾于乾道元年(1165)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治有声绩。次年,被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经洞庭湖,写了这首词。开端直叙地理、季令与天气,贴紧题面,领起全篇。继写湖面广,扁舟轻,月光皎,银河明。洞庭中秋,水月天宇,着以玉、琼、素、明等字,予以染色,水、月、物、我,一派空明纯净,以故宇宙万象,无不表里澄澈。面对洁白无垢的境界,作者顿感天人合一,物我交融,陶然自得。晶莹世界之光照澈肺肝,激发出词人自我反思和超然奇想:回首过去,自处孤高,冰清雪白;俯察当今,老而固穷,悠游湖海;畅想人生,简直要举北斗,饮西江,役使万有,超然独往,永保高洁的自我。词由描绘中秋夜景,创造出冰清玉洁的意境,雕刻出肝胆澄澈的人格,体现超尘拔俗、洗刷污垢的情操理想,是词人坦荡高洁襟怀的艺术化。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


《西江月黄陵庙》

作者:张孝祥

原文: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释:

1、波神句:意思是行船被风浪所阻。波神:水神。

2、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3、风回:顺风。

4、准拟:准定。

翻译: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

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仿佛是水神留我欣赏斜阳,

微风弄起粼粼波浪,泛起波光。

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

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

当到达岳阳时,

准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赏析:

宋孝宗乾道四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词题一作阻风山峰下。词句亦稍有差异。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这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他说: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

结尾以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两句收结,别具情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歌舞曲。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城西,面临洞庭湖。这里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所独有的想象。后一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张孝祥一生英才奇气,如果说在《念奴娇过洞庭》词中以吸江酌斗,宾客万象的豪迈气势,使南宋魏了翁为之倾倒,盛赞此首在集中最为杰特(《鹤山题跋》卷二)。那么在这首词中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奇幻的艺术想象,同样显露出他的杰出才华和独具的词作风格。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作者:张孝祥

原文: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释:

1、山峰:指黄陵山。(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湘水由此入湖。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庙,世称黄陵庙。词题一作黄陵庙。词句也稍有差异)

2、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3、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4、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5、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着名乐舞名。

翻译: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

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行船被风浪所阻,

微风吹起鳞鳞波浪,

泛起波光。

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

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

当到达岳阳时,

准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赏析:

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皆是妙笔。

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理活动。明日风回更好,写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今宵露宿何妨?何妨,犹言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话,但也表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水晶宫里奏霓裳,水晶宫,俗谓龙宫;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一支大型歌舞曲的名字。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作龙宫的音乐。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航船正常前进,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北朝民歌:陇头歌辞


《陇头歌辞》

作者:北朝民歌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注释:

1、《陇头歌辞》为梁鼓角横吹曲之一。《乐府集》载三首,写游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2、陇头:陇山顶上,一说陇头(平凉、庆阳的一带)古代陇山指六盘山。甘肃省简称为陇,这个陇由古代陇山而来,因为前人习惯上称平凉庆阳两区为陇东。天水为陇右,张掖、武威一带为陇西,而古代陇西还包括今属平凉市的庄浪、静宁两县。六盘山处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处,主脉在甘肃境内。陇头流水,指发源于陇山的河流、溪水。一说是发源于陇山,向东流的泾河等几条河水。

3、欣城:不详,我认为指今镇原县的新城,新与欣同音。汉代时平凉部分地方,包括今镇原县属北地郡。新城距平凉不远,距陇山东麓也就一百多里路程;朝发:早晨从欣城出发。

4、暮宿陇头:傍晚住宿在陇山顶上;暮:傍晚;宿:投宿,住宿。

5、寒不能语,舌卷入喉:形容六盘山一带气候十分严寒,冻得舌头都卷了上去,不能说话;语:说话。

6、鸣声幽咽:天寒地冻,陇山下东流的河水结了冰,河流在冰层间呜呜咽咽,像人哭泣一样。背井离乡的游子于寒山冰河间听到这种流水声,心里那种思乡之情,那种因种种原因遭受这种漂流之苦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多么难受了。

7、遥望秦川:遥望:远眺,即向东远望;秦川,指陕西省中部。这里的秦川,指陇山以东广大地区,不一定指中原或关中地区,秦川代指故乡,因为六盘山以西就是塞外了,离关内越来越远,所以说痛断肝肠。

翻译:

(其一)

陇山的流水,流离了山下。

想着我孤身一个人,翩然走在空旷的野外。

(其二)

早上从欣城出发,晚上睡在陇山。

冻得说不出话来,舌头都卷进了喉咙里。

(其三)

陇山的流水,也发出呜咽的鸣声。

遥望着秦川,心肝都要断绝了。

赏析:

《陇头歌》的曲名本出魏晋乐府,不过这篇的风格和一般北歌不大同,故也有可能是汉魏旧辞。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北方旅人艰苦的生活以?:行人的孤独飘零,山路的险峻难行,北地的刺骨严寒,以及思念家乡的悲痛情绪,无不一一跃然纸上。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汉唐四朝,前后十朝,长安之名真正是名声赫赫,以至在唐以后长安成了国都的代称,李白《金陵》诗说: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称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金陵为长安,实即今江苏南京。长安位居关中的中心,它的地理形胜于天下独居第一。

关中周围群山环抱,东有华山、崤山,西有陇山,南有终南山、秦岭,北有洛水东西的黄龙山、尧山和泾水两岸的嵯峨山、九嵏山。其中陇山又称陇坂、陇坻,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为六盘山的南段,南北走向约一百公里,绵亘于陕西、甘肃二省边境,山势陡峭,山路曲折难行,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水岭。古称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过,上有清水四注而下。站在艰危苦寒的陇山顶上,回望富丽繁华的长安城和千里平原沃野,眼见陇水一股向东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种感受真是无可名状的凄凉和悲壮。古代四方行旅西登陇坂,往往徘徊瞻顾,悲思涌起。历代流传歌咏秦陇的诗篇不下数百上千首,其中尤以北朝乐府民歌的三首《陇头歌辞》最为有名。

第一、三两首均以陇头流水起兴,与下文内容的联系是在陇头之水流离而下无定所、不由自主方面。

张翰:思吴江歌


《思吴江歌》

作者: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赏析:

读唐宋诗词,常常会遇到秋风鲈脍、莼羹鲈脍(莼(纯)羹:即莼菜汤。莼,一种水生植物,叶椭圆,柔滑味美。鲈鱼脍(快):即鲈鱼片)的典故,这典故就是出自张翰。张翰,字季鹰,西晋吴郡吴人,家住吴江(即吴淞江)、太湖间。其为人纵任不拘,时人比为阮籍,称之为江东步兵。他本无意于功名,竟也鬼使神差到洛阳做了几年官,自然觉着很不适应。其时八王之乱初起,齐王对他有笼络之意,他就更感到不可久留了,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本传)这首诗当是思归时即兴吟成(此诗各本文字有异,此从最早着录本《岁华纪丽》)。

秋风起兮木叶飞,出句即见其思情的发动。悲凉的秋风最易触动人们的节序之感和念远之情。从时间上说,秋往往意味着岁暮的到来,使人觉着时光的流逝、流年的虚度。从空间看,秋高气清,万木萧萧,视野一下空阔起来,不自觉中自有人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叹。《楚辞湘夫人》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句子,自是此句之本;不过,作为张翰来说,也不一定是有意地仿效,实在是一种语言定势、心理定势。秋风一吹,使作者感到在洛阳羁留时间太久了;秋风一吹,又使作者想起往昔的乡居生活、家乡风物,第二句就自然接上了:吴江水兮鲈正肥。鲈鱼,是作者家乡的特产,味极鲜美,秋天又正是鱼肥的季节。鲈正肥着一正字,便与秋风起连上了,同时还流露了一种正当其时、迫不及待的心情。下两句就直抒其情了。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晋书》本传谓数千里,此言三千里,自是文句与诗句修辞的不同。三比数来得明确、爽口,同时它既可表确数,又可表虚数,而且往往指向多的方面,这三千里比数千里更能给人以距离遥远之感。下句的恨是思归不得之恨,这种恨想压也压不住,于是仰天悲叹。这里把他的思归之情表现得异常强烈。

由前述背景可知,张翰的归乡既有放达情性的一面,又有惧祸避乱的一面,他恨难禁兮仰天悲,恐怕更多的还是出于后一方面考虑,时人谓其知几,到宋初王贽过吴江还写诗道: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余。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莼鲈。(《中吴纪闻》)但是,唐代以后更多的人还是从敝屣功名的角度来理解、赞扬张翰的行为,秋风鲈脍成了厌弃仕途、向往家园、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代名词,正如近人王文濡所言:季鹰吴江鲈莼与渊明故园松菊,同斯意致。(《古诗评注读本》)宋代在张翰家乡吴江垂虹桥旁还建有三高祠(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这三位高人)、鲈乡亭,往来题咏甚多,张翰的《思吴江歌》也广为人们传诵。古代知识分子中不得意者总是居多,其中不乏洁身自好、不愿蝇营狗苟之士,张翰其事、其诗正好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这首短歌似是最早的七言四句押同部平声韵的作品,虽然句句用韵,句句有兮,未脱楚歌格调,但毕竟是向后来的七绝体式前进了一步。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中巴之东巴东山


《夔州歌十绝句中巴之东巴东山》

作者:杜甫

原文: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牢关。

赏析:

长江滔滔东流至四川奉节,即古代的夔州,就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第一峡──瞿塘峡。此诗作于大历初,描绘歌颂了此处的山川形胜。

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巴、东字在首句重复,前分后合,构成由舒缓转急促的节拍,使人从声音上感受到大山的气势。中巴之东巴东山,七字皆阴平声,更属创格,形成奇崛拗峭的音调,有助于气氛渲染,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次句写江水,开辟用如时间副词,意为从开天辟地以来,自古以来。不说自古而说开辟,极见推敲。因为自古只能表达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开辟这个动词联合结构的词汇富于形象性,能引起一种动感,仿佛夔门的形成是浪打波穿的结果,既形容出自然的伟力,又见出其地势的古老和险要。

前两句从较大角度,交代出夔州的地理环境,下两句进而更具体地描绘其山川形胜。白帝即白帝城,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这里是公孙述割据称雄之处,也是三国时蜀汉防东吴的要冲,因它守住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所以说是三峡镇。在湍急的瞿塘峡江心,旧时有滟滪堆,冬日出水,夏日没入水中成为暗礁,所以其间道路古来难,不可谓不险。百牢关在汉中,两岸绝壁相对而立,六十里不断,因为它和夔州的瞿塘相似,所以用来作比。下联十四字抓住高、险特征,笔力千钧,把高江急峡写得极有气势。两句分承山水,句式对仗,音韵砍截,与散行作结风味全殊。

如果我们用盛唐绝句传统手法作对照,就会发现此诗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传统绝句注重音调的平仄谐调,句格的稳顺;而此诗有意追求拗调,首句全用平声字,给人以奇离突兀之感。二,传统绝句注重风调,追求一唱三叹之音,尾联多取散行,一般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发之(杨仲弘语),构成转合,即使用对结,也多采取流水对;此诗用的对作结,类半首律诗,诗意的转折在两联之间,结束的音调戛然而止。三,传统绝句注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纯写景的不多,而此诗两联皆分写山水。纯乎写景,却又并非无情。它通过奇突雄浑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取得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而抒情已存乎写景之中,读者能感到诗人对祖国奇异山川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诗句《张孝祥:六州歌头》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头优美句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