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的观后感 篇1

军队改革,一个极具专业性的问题,正为大众所关注,为世界所关注。不久前,主席曾说,军队改革是一场“回避不了的大考”。现在,考试开始了。

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特殊考试。主考官是党和人民。由于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展开,最先进考场的“考生”,是军队高级干部和领率机关。答卷方式,是执行改革决策的行动。而最终阅卷者,则是历史和战场!

既然是“大考”,那就有大问题、大挑战。

在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军委有关决定中,对大问题大挑战已经说得很清楚。比如,怎样从根本上解决建立高效能联合作战体制问题;怎样约束权力、反腐倡廉问题;怎样创新军委自身的工作方式问题;怎样通过改革争取军事战略主动问题;怎样找准各军兵种定位,加快军队向信息化转型问题;怎样治理那些“沉疴顽疾”问题……

这些都是攸关国家、民族、军队命运的重大问题。答好了、答对了,会向强国强军梦想迈出坚实步伐,答错了、答偏了,则会受到战争与命运的惩罚。

要通过这样的“大考”,非要有大魄力、大智慧、大作为不可。军队改革的总体设计和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展示了大魄力,凝聚了大智慧,部署了大作为。那么,落实和执行阶段,要不要这样的魄力、智慧与作为呢?

历史的声音在说:当然要!

改革难,改革要一战而成更难。当一场整体性、革命性的军事变革到来时,利益的调整与命运的转折会随之出现,触及利益和灵魂的考验会随之到来。越是深刻的变革,越需要强大的贯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前些天我到海军部队调研,一位刚从海上执行任务归来的军官说,“我是独子,上次出海执行任务时间长,遇到父母双双因病送医院,电话都打不通,不知道能不能改革出一个机构,让‘421’家庭出来的官兵没有后顾之忧?”

一位在原总部机关任职的战友说,“这次要编余了,现在正考虑下一步去哪儿,从军35年了,也许要脱军装,心里真不是滋味啊!”几位进入新成立机构任职的军官则异口同声地说,“很忙、很累,要学习新东西,熟悉新任务!”

这无疑表明,改革有新期待,考验在进行中。

在大变革中,组织与个人的每个决定和作为,都是在回答命运之问。以争当先锋的姿态和状态,踏准时代的强音和前进的节拍,为改革决胜做出最大贡献,是当代中国军人必须完成的应考作业。

改革考验军队,更考验军人。每一项改革举措,都是一道大考题。每一次牵动利益的选择,都是一道应用题。每一天受领的改革任务,都是一道必答题。

考场如战场,答题即战斗。进入改革大考场,就要全力以赴精心答题。不要怯场,不能弃考,不怕啃下“硬骨头”,展示出最优秀的素质与品质,才是合格的考生。

军中有句名言,战胜自己才能战胜敌人。答好大考每道题,必须从战胜自己做起。战胜自己的力量在于,从内心深处认同大局的需要和军队的使命,面对利益的得失无所畏惧。因为无论你今天奉献多少,都将从强国强军的呵护中得到历史的补偿。当改革成功之日,所有为之付出的军人和国人,都会分享那种无上回报,那就是和平、尊严与幸福。

强军的观后感 篇2

90年前,站在这块大石头上,毛泽东向奔赴井冈山的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这,就是人民军队“三大纪律”的起源。山里的百姓,由此认识了一支与旧军队截然不同的武装。

军队加速转型,呼唤治军方式的转变。习近平鲜明提出:实现强军梦想,要做到三个牢记。

习近平:一是要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二是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这是强军之要;三是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是强军之基。

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宣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20__年2月21日,印发《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整体勾画了军队法治建设的蓝图。

要求治军方式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努力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标准化、规范化实质上就是法治化的问题。

习近平深刻指出:要对军队各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建立一套符合现代军事发展规律、体现我军特色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伴随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军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面展开,一大批改革急需、备战急用的新规新令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民军队步入全新的“法治时间”。

当铁规禁令在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力生威,意味着阻碍依法治军最为顽固的堡垒,正在被一个个攻克。

20__年12月,习近平视察原南京军区时,讲到了这样一段经历:我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后来倡导提出建设“法治浙江”。去年以来,浙江省军区又开展了“法治军营”建设活动。

这一活动推广到了全军,当法治的阳光照进军营的每一个角落,官兵身边的变化平静而又深刻。

巨变无声。当法治成为一种坚定信仰、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一种文化自觉,人民军队的转型也正渐入佳境。在它的前方,是“潮平两岸阔”的新境界!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习近平

历史的天空,总有相似的星光辉映。

1927年10月24日清晨,站在一块“雷打石”上,毛泽东向奔赴井冈山的队伍宣布了红军的“三大纪律”。

20__年12月10日上午,刚刚担任不久的习近平视察原广州军区,鲜明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

历经沧桑,罗霄深处的“雷打石”巍然屹立。穿越时空,人民军队不断走向胜利的基石更加牢固。在习近平引领下,中国军队按下依法治军“快进键”,步入全新“法治时间”。

一个“铁”字,道出了习近平对违法违纪的“零容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果敢勇气,在军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反腐败斗争。这场斗争的武器正是法纪铁规。新调整组建的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军委审计署犹如三把利剑高悬,剑锋凌厉,震慑常在。

20__年1月,xx办公厅通报28起违反军事训练规定的消息,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人民日报》评论称:这意味着我军下定决心通过严格的训练执纪监督,推动实战化军事训练再上新台阶。

军事训练,是战争的预实践。曾几何时,一些单位和个人在训练中偷工减料、降低标准,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如今,依法治训,让法纪这个在一些人眼里可以随意突破的“橡皮筋”,成了谁碰谁就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带电“高压线”。

制度笼子越编越密,执法执纪越来越严。当铁规禁令在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力生威,意味着阻碍依法治军的顽固堡垒正在被一个个攻克。

习近平指出,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首先要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全军官兵信仰法治、坚守法治。没有这一条,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难以推进的。他痛斥“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关系、找门路”的行为。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批示各地推广“枫桥经验”。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提出建设“法治浙江”。20__年,习近平专门叮嘱军队有关领导,在法治建设方面,地方有很多有益做法和经验,军队可以学习借鉴。

如今,“法治军营”建设活动在全军蓬勃开展,法治教育训练纳入部队教育训练体系,培养法治精神成为强军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正在变成官兵自觉行动。

当法治成为一种笃定信仰、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一种文化自觉,人民军队的转型也正渐入佳境。

当法治的阳光照进军营的每一个角落,官兵也在思考:是什么让曾经的“积重难返”,变成今天的“善作善成”?

历史将铭记,军队统帅习近平胸怀韬略,锐意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为走向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立起了今天的“雷打石”!

强军的观后感 篇3

“今天,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__周年阅兵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总动员令。

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民军队的强弱兴衰密切相关。今天,论经济实力,我国已经坐上了世界“第二把交椅”,但国防实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与国家安全发展利益还不相适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国防实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历,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由于列强的铁蹄践踏,我国的发展进程多次被打断。冷静地看,保持对国家被侵略、被_、被分裂的危险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的警惕性,并非没有现实依据。我国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遇到的阻力和压力会越来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会越来越多。相对于落后挨打,大而不强面临的挑战更复杂。如果不能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就很难实现和平发展。

从历看,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提升有目共睹。习近平主席也用三个“不愧是”高度评价了人民军队的不朽功勋: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不愧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

也要看到,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复杂多变,这对人民军队的建设是一个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理论观点、决策部署,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境界。政治建军旗帜高扬,改革强军大刀阔斧,科技兴军振羽高翔,依法治军纲纪严明,人民军队全面重塑,三军将士士气高昂,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新的重大步伐。

不过,我们的目标是“世界一流军队”,参照系是世界,而不是自己与自己比、与历的军队比。评价一支军队建设水平是否达到世界一流,通常要看6个主要指标:武器装备、组织形态、作战体系、人才队伍、训练水平和军事理论。这6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这次气势磅礴、威武雄壮、战味十足的沙场阅兵,展示出了我军一流的训练水平、联合素养和精神风貌,尤其是先进武器装备纷纷亮相,表明我军已经告别“钢少气多”的过去,以“气多钢优”的英姿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世界一流并不遥远。

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然而,打得赢的“能力坐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不断变化。未来的战争将从机械化转向信息化,从“钢铁比拼”变成“硅片较量”。令人放心的是,人民军队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装备、编制、指挥体系,还是部队的战场适应性与控制力,都跟上了军事现代化的世界潮流。

一位年轻的士兵说得好:“从我们这一代起,中国疆土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的人民军队,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强军的观后感 篇4

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高度重视,亲自决策部署、亲自指导推动,学习《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深刻感受到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了一系列精辟的、带根本性方向性的论述,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定不移把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向前进。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没有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形势。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xx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单列一部分,主要考虑是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后,可以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凝聚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意志力量,坚定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心意志。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紧迫性。以宽广敏锐的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新的转折点上,各种战略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国际体系进入了加速演变和深刻调整的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军队改革,谋求军事优势地位的国际竞争加剧。这些年,我军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必须到中流击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畏首畏尾,犹豫彷徨只会错失良机。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和所面临的紧迫形势,对于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向和目标。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中国日益走向世界,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安全和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适应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新趋势、适应国家由大向强发展新形势、适应军队使命任务拓展新要求,强调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主要是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长期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向和目标。

提出“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拎起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党中央从全局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指明了军事创新的方向、任务、重点,明确了军事创新的实现路径和检验标准。关于军队建设和改革,至关重要的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要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准确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原则。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根本着力点。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牵住牛鼻子”“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点。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千头万绪,必须牵住牛鼻子。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下决心在重难点问题上进行突破。要把领导指挥体制作为重点,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重中之重。要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把军队搞得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要重点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限期把老旧装备数量压下来,为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要深化军队政策制度改革,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是重头戏,还要把钱和物管好用好,提高军事经济效益。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抓住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我们在解决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求突破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会窗口”“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使命担当。指出,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我们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决推进军队各项改革。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要敢于啃骨头,敢于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这些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应具备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提出“要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的标准。强调,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军队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强调战斗力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要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坚持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全军各项建设和工作之中,这是我们在工作指导上需要把握的一个带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要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使各项改革同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向和要求一致起来,提高改革筹划和实施的科学性。这些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本质要求,对于用战斗力标准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衡量改革得失、检验改革成效,保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原则和方法。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是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要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处理好借鉴地方和外军改革经验与保持我军特色优势的关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制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科学方法。

提出“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一张蓝图干到底”,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指出,现在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把改革的蓝图变为现实。要注重做到五个到位:实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出体制机制症结,拿出解决办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确保质量; 实施行动要抓到位,掌握节奏和步骤,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督促检查要抓到位,强化督促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建立健全改革举措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宣传引导要抓到位,继续加大对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改革新进展新成效。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抓住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

提出“对改革工作实施坚强领导”“强化集中统一领导”,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保证。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改革工作实施统一坚强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加强改革工作领导的具体职责要求,从组织领导上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证。

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军队改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特点新规律,体现了党中央、改革强军的深谋远虑,蕴含着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治国安邦的远见卓识、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实干强军的务实作风,谱写了党的军队改革理论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我们必须紧贴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知行统一、笃信践行,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见成效,在强化担当提高能力上见成效,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上见成效,切实掌握用好这个强大思想武器,通过深化改革奋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强军的观后感 篇5

召开以来,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当前军队建设最为紧要的奋斗目标——强军,打仗。为此,一场关于军队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又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这是一场关于政治标准的讨论,更是军队建设该如何取舍的一个关键时期。作为我党我军的一份子,人人均有义务与责任为强军目标不懈奋斗。

一、坚定战斗力标准下的政治性要求,明确我军建设的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听党指挥的队伍,我军的所有建设任务都将是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在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环境发展变化的当今时代,国有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民翘首企盼的百年之梦,作为我党的武装集团,党的目标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党的召唤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唯有将自身锻造成能打仗、打胜仗的英勇之师,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才能为党和国家的命运保驾护航。新时期,党和国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赋予了更为神圣的使命,透过这些,可以看到我党在承担执政使命的同时对军队的迫切要求,这是一项服务于国家战略部署的利益性需求,是一个服务于党、服务于人民的政治任务。可见,战斗力标准下的强军势在必得,战斗力标准下的政治要求更是关系全局、关系我党、关系人民的方向性指导,为谁而战、战之为谁,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静下心来”,才能“卯足劲来”,才能“少走弯路”,也只有坚定不移的执行好每一个政治任务,军队建设的步伐才会无往不利、风正帆悬!

二、坚定战斗力标准下的唯一性要求,确立部队工作的指导方针

战斗力标准“唯一化”,这是在提出强军目标之后,极度重视战斗力的成果。强军目标的提出,从侧面为军队敲响了警钟,和平年代的军队工作到底意义何在?远离战火的军人又该作何姿态?有人说,军人是为战争而生,那失去了战争,军人是不是就应该享受舒适安逸的生活呢?答案却是相反的,失去战争的军人,更应该枕戈待旦、厉兵秣马,备战更是军人职业的一部分。军队建设的任务也是同一个道理,外界的变化只会让我们的工作慎之又慎,和平“泡沫”往往是断送军队命运的潜在杀手。古语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给了我们平静的表象,红灯绿酒的外界给了我们难以抵抗的诱惑,不良的社会风气更是渗透进部队的世界,种种恶劣条件直接影响到了军队各类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只要抓住要领,识破障眼干扰,我们的队伍依然会拾起优良传统,延续历史辉煌。切实认识战斗力标准的“唯一化”,是部队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练为战,练得是打得赢、过得硬好队伍,而非安全第一的花架子;训为战,训出有素质,有水平的作战力量,并非领导满意、成绩优良的表演家;预为战,放眼实战,着眼未来,演习演得出输赢,演不出经验教训,演不出一支能打仗的战斗力部队,也都是无济于事的徒劳无功。部队建设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值得每一位军人深思,娇生惯养,钻空子的军人队伍最终是无法在战争面前经受住考验的。

三、坚定战斗力标准下的根本性要求,在强军召唤之下锐意向前

军人的首要任务还是打仗,是一个武装力量。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解放军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使命,但这都无法掩饰我们作为战斗队伍的根本。树立好战斗力标准,军队才能站得稳,军队的根本才能扎得深,时刻培养“打赢一切”的高标准意识,明确“打不赢就为零”的思想根子,才会从内在高度重视战斗力标准的军队建设,才能在外在表现出有血性、有能力的现实需求。一支时刻以提高战斗力为己任的军队是经久不衰的,他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变化而放弃对自身的要求,著名战争学家克劳塞维茨曾说过,战争的决定因素最终还是人的精神力量,也就是我们坚持培养的战斗精神,坚韧的战斗精神则是战斗力标准的灵魂。坚定根本,矢志不渝,或许我们的科技力量不是最发达的,我们的方法战术不是最先进的,我们的国力不是最具优势的,但这些都不能动摇我们敢打必胜的信心,不得成为阻碍我们提高战斗力的绊脚石。以来,战略性的提出了强军目标,也深刻指出了实现强军目标需要回答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战斗力标准下的军队建设已然成为时代洪流下不可犹豫的迈步。立足根本,才能站稳脚步,本末倒置,视根为枝,只会贻笑大方,将国之大事沦为悲痛。

强军号令,如在耳旁。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身为这场历史大舞台上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投身其中,紧随党中央的步伐,深刻学习习关于战斗力标准下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领悟我党实现强军目标的方针政策,做到深入浅出,学于思想深处,落于岗位实处,真正将战斗力标准作为部队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切勿做表面文章,喊强军却又无所为,唯有根子扎得深,才可在细枝末节中坚定向前,锐意进取。

强军的观后感 篇6

豪情满怀迎改革

面对军事变革的大时代、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军旅人生的岔路口,不要迷惘,不要彷徨,更不要沮丧,正是这些给了我们创新突破的广阔空间,人生出彩的崭新机会,实现梦想的更好舞台。没有梦想,何必去远方?今天,在离家万里的非洲大地,我们聚精会神,用真诚的笑容、精心的诊疗和热忱的服务治病救人、温暖人心,一丝一缕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明天,回到魂牵梦萦的营院家园,我们豪情满怀,用军旅生涯积累的学识、本领、担当和自信,听从组织的召唤,迎接改革的洗礼,搏击奋斗的长空,勇立时代的潮头。

深化改革 人人有责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积极适应新形势,时刻保持“在状态”,把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转化成拼搏奋斗、砥砺前行的巨大正能量,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进取精神,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敬业奉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坚毅笃行,不断强化精武强能的素质本领,激发强军改革的使命担当,在改革强军的道路上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新业绩。

凝聚改革正能量

对于我们每名官兵来讲,深化改革既是党性修养的洗礼锤炼,也是能力素质的综合考验,更是号令意识的现实检验。面对单位撤并降改和个人进退走留,我们要强化党性原则、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破除思维定势、突破利益藩篱,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做改革的拥护者和促进派,以实际行动凝聚改革正能量。

强军的观后感 篇7

强军兴军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高度重视,亲自决策部署、亲自指导推动,学习《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深刻感受到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了一系列精辟的、带根本性方向性的论述,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定不移把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向前进。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没有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形势。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xx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单列一部分,主要考虑是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后,可以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凝聚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意志力量,坚定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心意志。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紧迫性。以宽广敏锐的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新的转折点上,各种战略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国际体系进入了加速演变和深刻调整的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军队改革,谋求军事优势地位的国际竞争加剧。这些年,我军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必须到中流击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畏首畏尾,犹豫彷徨只会错失良机。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和所面临的紧迫形势,对于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向和目标。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中国日益走向世界,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安全和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适应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新趋势、适应国家由大向强发展新形势、适应军队使命任务拓展新要求,强调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主要是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长期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向和目标。

提出“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拎起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党中央从全局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指明了军事创新的方向、任务、重点,明确了军事创新的实现路径和检验标准。关于军队建设和改革,至关重要的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要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准确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原则。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根本着力点。

提出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牵住牛鼻子”“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点。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千头万绪,必须牵住牛鼻子。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下决心在重难点问题上进行突破。要把领导指挥体制作为重点,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重中之重。要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把军队搞得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要重点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限期把老旧装备数量压下来,为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要深化军队政策制度改革,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是重头戏,还要把钱和物管好用好,提高军事经济效益。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抓住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我们在解决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求突破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会窗口”“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使命担当。指出,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我们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决推进军队各项改革。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要敢于啃骨头,敢于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这些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应具备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提出“要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的标准。强调,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军队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强调战斗力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要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坚持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全军各项建设和工作之中,这是我们在工作指导上需要把握的一个带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要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使各项改革同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向和要求一致起来,提高改革筹划和实施的科学性。这些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本质要求,对于用战斗力标准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衡量改革得失、检验改革成效,保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原则和方法。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是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要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处理好借鉴地方和外军改革经验与保持我军特色优势的关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制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科学方法。

提出“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一张蓝图干到底”,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指出,现在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把改革的蓝图变为现实。要注重做到五个到位:实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出体制机制症结,拿出解决办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确保质量;实施行动要抓到位,掌握节奏和步骤,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督促检查要抓到位,强化督促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建立健全改革举措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宣传引导要抓到位,继续加大对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改革新进展新成效。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抓住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

提出“对改革工作实施坚强领导”“强化集中统一领导”,指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保证。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改革工作实施统一坚强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加强改革工作领导的具体职责要求,从组织领导上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证。

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军队改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特点新规律,体现了党中央、改革强军的深谋远虑,蕴含着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治国安邦的远见卓识、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实干强军的务实作风,谱写了党的军队改革理论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我们必须紧贴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知行统一、笃信践行,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见成效,在强化担当提高能力上见成效,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上见成效,切实掌握用好这个强大思想武器,通过深化改革奋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强军的观后感 篇8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部组织开展了以“读书铸就强军梦”为主题的“读书圆梦”成果汇报会。我坐在台下认真聆听着每一名官兵的发言。其中,某仓库保管分队分队长罗振能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罗在读书汇报中讲了他的一段经历:当兵临走那一天,母亲叮嘱他:“书没读好,但要当个好兵。”带着“再也不用读书”的一丝窃喜,小罗来到部队,没想到整天与深山竹海为伴,与洞库弹药为伍。起初,他和一些新战友因忍受不住连队艰苦的生活而想着调离。不久后,分部开展了“读书圆梦”活动。小罗本来不太爱看书,可每天看大家都忙着利用空余时间“充电”,他想找个人聊天都找不到。终于,仓库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小罗也捧起了书本。结果几年下来,他入党立功,转了士官,当了班长、代理分队长。小罗说,读书让他感到守山就是守心,守住了心,就能耐得住寂寞,深化转化读书成果,催生战斗力保障力,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罗的一番读书感悟,让我的思绪畅游千里,又回到了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上世纪80年代。回顾34年的军旅生涯,自己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正师职领导干部,我深切感到,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长、每一分收获,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渴求。坚持读书学习,才让我有机会施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981年11月,我参军来到舟山某海防部队服役。说句心里话,当时我所在的连队比起小罗现在的仓库条件要艰苦得多。连队四面环山临海,不仅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遇到大风大浪天气,补给船靠不了岸,连队官兵只能每天靠存储的咸菜就着馒头过日子。起初,我也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连队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打消了我的顾虑。因为从小我就养成了每天花上一个小时读书的习惯,所以新兵下连后,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钻进连队图书室,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天,营里要物色一名报道员,也许是教导员觉得我爱读书,是个能培养的好苗子,没过几天我就被调到营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3年2月,我在连队采写的不过百字的消息,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发表,此后便接二连三地在《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报刊上发表稿件,半年后就被调到师部担任报道组组长。1984年9月我考入南京政治学院,作为全军首批新闻班的一名战士学员,实现了有朝一日能够坐在院校的知识殿堂里静心读书的心愿。

毕业后我辗转于多个单位,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工作,唯一没变的是始终以读书立志要求自己,至今还保持着“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的习惯,力推的“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活动,已在我现在的部队蔚然成风,让官兵切身感受到“每天都是读书日”。34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己动手写稿,过去是剪贴本、笔记本随身带,现在是电脑、移动硬盘跟身走,特别是在基层任主官以后,每每开会我都力求做到讲短话、讲自己的话、讲官兵爱听的话,注重写短文、写实文、写有感而发的文,以此推动部队各项工作的开展。

春风柳上归,正是读书时。今天,身处思想多元发展、科技飞速进步、文化激烈碰撞、信息海量增长的时代,我越发感到,唯有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才能在新军事变革的疾风骤雨中阔步前行。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意在探索未知,重在追求真知,贵在学以致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只有通过把从书中得来的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新办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才能凝聚起强军兴军的力量,真正担负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

强军的观后感 篇9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历史浸满了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热血。九十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点燃秋天的井冈星火,唤起了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九十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九十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丰功伟绩!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家卫国而澎湃的血浪。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如今,南极上空飘扬着我们鲜艳的五星红旗,太平洋驰骋着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我们期盼已久的“太空梦”。那些曾蔑视我们为东业病夫的列强,一个个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一个个惊诧又嫉妒我们的“中国崛起”。我们这个曾经饥寒交迫的民族,已经可以骄傲的告诉世界:一个伟大的党正带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但那时我年纪还小,并不能领会当中的深刻含义,只是觉得歌曲朗朗上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因为,我是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驶进知识的海洋,直至加入人民解放军这

个钢铁集体,是党把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乡村孩童,培养成为了一名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俗话说,“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何况党对我的恩情比山重,比海深,我将始终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并为之奋斗终身。 当时间沉淀,岁月逝去,当九十年如弹指一挥间,当那些沧海桑田的誓言沦为最美好回忆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几代人的时间来追随,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一生的信念去铭记,去坚守?九十年的时间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只有共产党才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信念,只有共产党才是我们一生所追寻的阳光,只有对共产党的忠诚才是对国家、对人民最真挚的热爱。请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忠诚于党呢?我们的党,自建立以来始终与时俱进,保持着党的先进性。当前,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作为党员,同时也是革命军人,我们必须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圆我们的强军梦,强国梦。 实现强军目标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或许我们的工作只是站岗、饮食保障,有时甚至只是擦擦车、扫扫地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看似平凡的工作,但是强军目标的实现就是依靠像我们在座各位一样的,能够履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的人,用毛主席评价白求恩同志的的话说就是“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用学院三个“敢于”就是, “敢于勇挑重担”、“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较真碰硬”,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敢担当

矢志强军敢担当,就是要敢于勇挑重担,是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联系起来,将不负重托和不辱使命联系起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不畏艰险,自觉挑起强军兴军的重担,在工作上不拈轻怕重,在个人得失进退上不斤斤计较,挑三拣四,在遇有棘手问题或出现失误时,不惯于推脱和撇清自己。 矢志强军敢担当,就是要敢于承担责任,是当责任来临时有一种期盼和激动,在承担过程中有一种充实和愉快,在完成任务后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丘吉尔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一个人只有承担了一定的责任,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大的责任。我们穿的一身军装不只是挺拔,挺拔之外更代表着一种军人的责任,一种甘于奉献、随时准备用生命保家卫国的责任。

矢志强军敢担当,就是要敢于较真碰硬,是敢硬碰硬,是敢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手软,做到揭短不怕痛、亮短不怕丑、治短不犹豫,这同时也是党检验我们是否忠诚的试金石。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回避问题只会加剧矛盾,迁就照顾只能埋下祸患,那种做和事佬、当老好人的思想和作风,带不出过硬的队伍,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害我们的部队。 在我们身边做到“敢担当”的鲜活例子有很多。有只要能站立就要走上讲台,只要能说话就要传授知识的王昊然教员;有用忠诚和责任铺就战鹰起飞之路的任和平;有站着就做柱子,倒下就当桥板的杨小平 回眸历史,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放眼未来,我们还要迎战暴风骤雨。我们国家傲然

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是西方敌对势力的眼中盯、肉中刺。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不愿意看到我们祖国发展壮大,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会改变。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复杂的,有时甚至会是十分尖锐的。强军兴军,时不我待,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作为军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始终牢记忠诚于党的军魂,时刻保持警惕绝不能让和平安宁遮蔽了我们敏锐的目光,绝不能让歌舞升平掩盖了潜藏的生存危机,更不能让暂时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我们应该时刻记得,肩上扛着的是军衔,头上顶着的是军徽,我们有种义务叫承担,有种责任叫奉献。我们要用忠诚守望和平、用热血和担当保家卫国,用有限的生命捍卫我们永恒的誓言——忠诚于党! 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在你的指领下,我们将献身强军实践,豪情满怀敢担当。

强军的观后感 篇10

古往今来,“犁”与“剑”,演绎着永恒的历史变奏;富国与强军,合奏出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激昂乐章。

20__新年伊始,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一条重磅消息引发关注: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近平担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

中外媒体纷纷跟进解读,“标志性事件”“里程碑意义”成为相关报道的高频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

认识与实践一次次跃升,源自习近平博古通今的大视野、高屋建瓴的大智慧。

恩格斯说,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造成一个新的力量。富国与强军,发展与安全,犹如两部轰鸣的引擎。

“大炮”和“黄油”、“剑”与“犁”,都是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根基。现代国防安全,本质上是靠国家整体实力支撑起来的大国防体系安全,由此决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能否把握好发展与安全的黄金分割点,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放眼世界,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纷纷在科技领域军民融合上加大战略投入,力求在激烈的国力比拼和军事竞争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

“习近平主席带领我们强军”系列网评之八:高奏“犁”与“剑”的时代交响1

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成绩不俗,但有三组数据仍不容忽视——

第一组数据20__∶130000。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130000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只有20__多家进入军工行业。

第二组数据30%∶80%。我国主要领域的军民融合度仅在30%上下,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

第三组数据15%∶40%。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国防科研成果转化率目前仅在15%左右,而发达国家则达40%。至今,我国尚有多达3万项国防知识产权在“沉睡”。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更有着巨大潜力、广阔前景。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往哪融?融什么?怎么融?面对一系列重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出了答案,照亮了前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成为习近平在每年全国两会上必谈的话题。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在军队一次次重要会议上、在深入部队和地方的调研视察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习近平主席运筹当前与未来,精心擘画军民融合发展宏伟蓝图,亲自推动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科学体系,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相继落地。

20__年3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资料图)

20__年,习近平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20__年,习近平强调要“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0__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3月12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短短四字,声如春雷。习近平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既是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邃洞察,也是对顺应世界军事发展大势、转变军队建设发展方式的清醒认识。

20__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作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之举,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必然选择。

20__年3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部署基础、产业、科技、社会服务等8大领域统筹建设重点任务,为走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重要遵循。

两个月后,颁发了《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更加注重军民融合”被“高亮划出”。

20__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近平任主任,3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任副主任,这样高规格配备超乎寻常,表明打破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壁垒的坚定决心。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20__年初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深厚土壤,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0__年6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各有关方面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

习近平一系列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如催战响鼓,如凿冰重锤,如引路明灯,廓清思想迷雾,破除发展桎梏,指明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