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读书谓己多,抚事知不足”,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犹如收获至宝,感触颇多。如何写出不显得很肤浅的作品读后感呢?想要了解“留白读后感”的资讯迷你句子网的整理会让你满意。
《给童年留白》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胡华园长,这是一本由一线的园长、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教育思想的书籍。
读完《给童年留白》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有一所这样的幼儿园”,最大的收获是胡华园长践行的`自然教育的理念。自然教育个人认为有两层意思。
一是遵循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
二是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
一、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道法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事物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幼儿教育也不例外。适宜的教育就是让幼儿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既不拔苗助长,也不错过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幼儿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6岁幼儿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理解世界获得经验的方式就是利用眼、耳、口、鼻、手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这就有了自然教育的第二层意思,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
二、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葡萄架、小池塘、大树屋、泡桐树、翠竹、鸟巢、沙坑、树耳这一切营造了自然的教育环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看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可以听小鸟的歌声,泉水叮咚;可以闻花香,玩沙土,可以和捉一会儿迷藏,也可以在大树屋里安静的待会儿。自然的环境就是一位好老师,它带给孩子们的体验是不可或缺的。
《给童年留白》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胡华园长的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并重,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兼容并包。既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也要有人文关怀,既要有物质奖励,也要谈信仰,谈情怀。对于教师而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获得报酬这是物质追求,同时也不能忘记理想和抱负,这就是精神追求。物质追求是安身立命之本,精神追求是心灵快乐的源泉。对于幼儿教育而言,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是物质方面的目标,而让幼儿获得快乐更应该是幼儿教育的本源。
《给童年留白》的第三部分,汇集了大量教师的工作感言,家长的感悟,孩子的童言稚语,这是最真实的、贴近我们幼教工作者的实录,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从中我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快乐工作,实现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合二为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我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作者3岁时,父亲病故,而自己的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高尔基真实地描述了自已苦难的童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他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他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时代在不断进步,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我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作者3岁时,父亲病故,而自己的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高尔基真实地描述了自已苦难的童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他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他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时代在不断进步,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这几天都在读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第一印象是有趣,因为其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在其次思考之后,感觉很有道理,而卡耐基的“留白”技术在其中介绍了许多,占了大部分篇幅。
厚厚的一本书,看上去好像很复杂,其实就两个字“留白”。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比如画画,画画需要留白,如果是像幼儿作品满满当当的一片,弄得观看者眼花缭乱的话,反而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同时也能留下修改的余地,可以说是一石二鸟。这无疑是一种极高的智慧和技巧,在说话上也同样适用:说话不要说得太绝,适时地用上一些“含糊其辞”的说法,不仅给自己留下余地,大多时候能够取得别人的欢欣和信任,这样很少会与人结仇,朋友也会越来越多。
每个人都不相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意见相左的情况,在这个时候,留白就显得极为重要。要想要让各持己见的人“求同存异”而不是恼羞成怒或者闹得大打出手,相互之间把话说得留有余地是十分必要的。留出一个修改和补救的空间,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锋。
留白,不仅仅是画师手下最高超的技法,更是为人处世的必备智慧。记得在与人交往之前,要记得给自己留下余地,要给自己留下一个迂回的机会。
每个人每天穿梭在人海之中,挣扎于工作事务之中,不妨抽出一些时间,为自己的人生留一片白,以反思,以进步。
渡边先生的随笔集,风格与其他作品明显迥异。虽然《恋川》、《失乐园》、《浮岛》等作品也是描写爱情,但更多的是将爱情以故事的形式告知世人,而本书却是以自己对爱情方方面面的思考为主,向世人传达情为何物。
人自有自我意识起,慢慢就会萌生出对某某的爱恋情。成熟得越早,荷尔蒙散发得越早。在当今,随着人成熟年龄的提前,早恋的现象也愈加普遍,可对爱情进行思考的人却不见增多。我们歌颂爱情的甜美,歌颂爱情的伟大,却忘记反思爱情对人们带来的影响。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是疯子,在渡边先生眼里也同样。在《纤细而温柔的河》里,渡边对O子如是说“女人要是骄纵,就会肆无忌惮,成为不可救药的家伙。”就像动物受伤后默默舔舐伤口,而一旦有人嘘寒问暖反倒变本加厉难过起来。女人的无理要求一再满足,进而会把这种要求当作理所当然,当要求得不到满足便会抓狂,最终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爱情,是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爱,就如同没有永恒不变的恨。爱作为一个状态动词,本来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着。所以,“爱”这种东西或称为感觉是在不断变化的,没有一天恒定在同一种状态上。把它与固定和绝对相联系,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们常谈历史,我也曾阅读过历史人物的光辉岁月,却不知道被记录下来的他们有几分真几分假。“所谓的历史,只是捕捉某种典型的事例和人物而加以记载。”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哈利波特,不同的人笔下有不同的历史,想要通过历史记录来确认历史,本身就是一件徒劳的事。在《历史上出现的女性们》中,渡边先生正视了这件事。不论这些女子曾经有过多少光辉历史,被传颂下来的可能并不是真的她们。
再说婚礼和誓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扬言不愿举办婚礼,既无实际意义又劳累无比,而婚礼上的誓词更是让人觉得做作。活过xx年,参加过近20场婚礼了,只有一场婚礼的誓词是真正让我感动落泪的。而让我落泪的并不是誓词本身,而是新郎新娘双方为了异国的对方而拼命学习异国语言,只为了婚礼上能有对方的国语说一遍誓言的行为。照本宣科的文字,波澜不惊的语调,让婚礼变得如同作秀一般。难怪渡边先生也感慨:我总感觉过往的婚礼和婚宴,有点假惺惺的感觉,似乎他们是在得意洋洋地做给人看。
而对于发誓这件事,渡边先生一句话仿佛就道破了天机:爱一辈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否则为什么需要誓言来约束呢?如果是自然而然或理所当然的事情,那就不用特意发誓。
无所谓的人会说“爱了就爱了”,但大部分人却打不起太多感情牌,年幼时的爱恋与成长后的爱恋,究竟能有几分相似和执念,或许每个人的认知皆不一样。爱情的迷丛中,鲜有人能走进去后安然无恙地走出来。对于爱情,对于两性关系,留白未尝不是一种处理方式。思考之后再行动,才不会遍体鳞伤地出来。
《给童年留白》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少儿园”的胡华园长,这是一本由一线的园长、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关于少儿园管理理念、教育思想的书籍。
读完《给童年留白》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有一所这样的少儿园”,最大的收获是胡华园长践行的自然教育的理念。自然教育个人认为有两层意思。
一是遵循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
二是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
一、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道法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儿童教育也不例外。适当的教育是让孩子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时情,既不拔苗助长,也不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根据少儿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⑹岁少儿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理解世界获得经验的方式就是利用眼、耳、口、鼻、手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这就有了自然教育的第二层意思,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
二、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葡萄架、小池塘、大木屋、泡桐、青竹、燕窝、沙坑、树耳都营造了一个自然的教育环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看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可以听小鸟的歌声,泉水叮咚;可以闻花香,玩沙土,可以和捉一会儿迷藏,也可以在大树屋里安静的待会儿。
自然环境是一个好老师,它给孩子们带来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给童年留白》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少儿园管理理念。胡华先生的管理哲学主要体现在管理方法与人文关怀并重,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并重。既要有严格的管理办法约束,也要有人文关心,既要有物质奖励,也要谈信仰,谈情怀。
对教师来说,做好本职工作,拿到工资,是一种物质追求。同时,也不能忘记自己的理想和理想,这是精神上的追求。物质追求是生命的基础,精神追求是精神幸福的源泉。对于少儿教育而言,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是物质方面的目的,而让少儿获得快乐更应该是少儿教育的本源。
《给童年留白》的第三部分,聚集了大量教师的工作感言,家长的感悟,孩子的童言稚语,这是最真实的、贴近我们幼教工作者的实录,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从中我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快乐工作,实现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合二为一。
是“留白”二字吸引了我主观第一感以为是仅谈两性之间的其中有两章最是另我眼前一亮
推荐第九章情书:
发现渡边总愿意去另一些角度剖析大氛围下大家不愿意直面的下意识回避的问题“敢”并“做”。
特别特别推荐抱月给须磨子的那封情书我舔了不下五遍也单独写了想法感慨了一番..
这章作者着重讨论的须磨子和抱月的恋情史上这些“得不到祝福的爱情”确实如书中说的那样不会像记载历史有专员去记录所以渡边的各种挖掘剖析理性公开抱月写的情书世人都在指摘遗忘而他在发现在尝试着理解和接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观众可能没有更别说去细细研究你的生活工作背景童年命运
看到他对抱月二人的细细揣摩抓敲和善待莫名觉得真的很暖毕竟当事人是永远不会知道多年以后曾被世人指摘的恋情会被通过一个“渡边”后来后来的人们开始理性看待看得我一脸老粉满心欣慰也瞻望到渡边一颗肯善良肯美好的心昨晚看《奇迹男孩》奥吉第一天上学老师让莎莫读的那句格言:“如果要在正确和善良种做选择请选择善良”.一直感觉渡边应该很感性这次却感觉他教会了我要理性的去感性生活。善良生活。推荐第十二章源于死的起点:
怕死是人类改变的动力人类与所有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知道自己会死有人称这是人类智力的一大缺陷。
在一个意义的领域里面坚信世界观的正确性证明个人的价值所在是使我们远离死亡恐惧的两面盾牌。渡边让我在感性的世界里边开始理智而深刻思考生命的长度宽度深度。思考什么对自己来说是可以断舍离可以原谅收纳。
看到身边亲人的离开认识到人无法永生固然让人恐惧却也令生命更加庄严。
怕死,更怕没有认真生活过;怕失去,更怕从未拥有过。
伊壁鸠鲁说:死亡来临时,我就不在。加缪说:与死亡达成妥协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现实。
我们无法返回伊甸园实际上人类从未到过那里。我们只能高举盾牌更好地过完有限的一生。面对全力以赴的结局。
好书!
《留白课堂》是浙江杭州优秀教师鲍海淞所写的一本书,这几天陆陆续续在读,并未读完,但联想颇多,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我现在所带的班级。
我是个已经有22年教龄的老教师,班主任工作除了产假,公差以外,从未断过,绝对算得上一个“老班长”了。在没来苏州之前,尽管班级管理工作也出现过难题,但大多出在与家长方面。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一直感到自豪,无论任何班级,班级风格都是积极的,强烈的学习风格是我最满意的地方。
我有一次出去两周,班上孩子自我管理,中国班干部代替我,批改作业,有条不紊,最后考了全镇第一名。
然而,来苏州接手这个新的一年级,给了我很大的挑战。一段时间以来,班规不尽如人意,多次甚至不如新任班主任。这让我异常烦恼和困惑。
即使下学期我付出了很多,也想尽了办法,学生整体状况好转,但依然和我心目中的班级差距较大。找不到原因,也就想不出好的办法,直到读到《留白课堂》这本书。
为什么,我们班孩子在我的课堂非常守规矩,我在的时候最听话?而一到了其他课堂就会乱掉,甚至疯掉呢?那是因为我没有给孩子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也没有给他们一种自律的方法。
一年来,虽然我管理的方式在变换,但万变不离其宗——孩子要听我的。“要我怎样”和“我要怎样”将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孩子一进班级听的,语文课堂上听的,晨会课上听的,大多都是我在条条框框,絮絮叨叨,所有能教育的时间,我的话语都充斥其中。
在这样一个高频、高压、高分贝的环境中,孩子们虽然听、遵守,但未必发自内心。一旦一些被迫接受的孩子离开这种环境,他们必须得到解脱和释放。所以,他们的不守规矩就极可能带动一批甚至一大批孩子跟风。
究其根源,是课堂管理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和尊重,使他们无法保持良好的纪律习惯。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上,我会借鉴鲍老师的语文课堂“留白”的理念,让孩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让孩子在班级管理中明确班级常规,从而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留白课堂》是浙江杭州优秀教师鲍海淞所写的一本书,这几天陆陆续续在读,并未读完,但联想颇多,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我现在所带的班级。
我是个已经有22年教龄的老教师,班主任工作除了产假,公差以外,从未断过,绝对算得上一个“老班长”了。在没来苏州之前,尽管班级管理工作也出现过难题,但大多出在与家长方面。在班级管理上,我一直感到自豪,无论带任何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是我最欣慰的地方。我曾经外出两周,班级孩子自我管理,语文课班干部代替我上,批改作业,有条不紊,期末测试全镇第一。
可是,来到苏州,接手这个全新的一年级,却给了我一次极大的挑战。一段时间下来,班级的常规并不尽人意,很多时候甚至不及新入职的班主任。这让我异常烦恼和困惑。即使下学期我付出了很多,也想尽了办法,学生整体状况好转,但依然和我心目中的班级差距较大。找不到原因,也就想不出好的办法,直到读到《留白课堂》这本书。
为什么,我们班孩子在我的`课堂非常守规矩,我在的时候最听话?而一到了其他课堂就会乱掉,甚至疯掉呢?那是因为,我没有给孩子树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没有给孩子自我约束的方法。一年来,虽然我管理的方式在变换,但万变不离其宗——孩子要听我的。“要我怎样”和“我要怎样”将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孩子一进班级听的,语文课堂上听的,晨会课上听的,大多都是我在条条框框,絮絮叨叨,所有能教育的时间,我的话语都充斥其中。在这样的高频,高压,高分贝环境下,孩子尽管听从,遵守,但并不一定都是发自内心。一些被迫接受的孩子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必然要舒缓,要释放。所以,他们的不守规矩就极可能带动一批甚至一大批孩子跟风。
究其根源是课堂管理没有给孩子们留足自我反思的时间,没有留够尊重的空间,因此也就留不住守纪的良好习惯。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上,我会借鉴鲍老师的语文课堂“留白”的理念,让孩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让孩子在班级管理中明确班级常规,从而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给童年留白》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胡华园长,这是一本由一线的园长、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教育思想的书籍。
读完《给童年留白》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有一所这样的幼儿园”,最大的收获是胡华园长践行的自然教育的理念。自然教育个人认为有两层意思。
一是遵循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
二是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
一、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道法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事物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幼儿教育也不例外。适宜的教育就是让幼儿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既不拔苗助长,也不错过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幼儿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6岁幼儿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理解世界获得经验的方式就是利用眼、耳、口、鼻、手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这就有了自然教育的第二层意思,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
二、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葡萄架、小池塘、大树屋、泡桐树、翠竹、鸟巢、沙坑、树耳这一切营造了自然的教育环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看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可以听小鸟的歌声,泉水叮咚;可以闻花香,玩沙土,可以和捉一会儿迷藏,也可以在大树屋里安静的待会儿。自然的环境就是一位好老师,它带给孩子们的体验是不可或缺的。
《给童年留白》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胡华园长的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并重,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兼容并包。既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也要有人文关怀,既要有物质奖励,也要谈信仰,谈情怀。对于教师而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获得报酬这是物质追求,同时也不能忘记理想和抱负,这就是精神追求。物质追求是安身立命之本,精神追求是心灵快乐的源泉。对于幼儿教育而言,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是物质方面的目标,而让幼儿获得快乐更应该是幼儿教育的本源。
《给童年留白》的第三部分,汇集了大量教师的工作感言,家长的感悟,孩子的童言稚语,这是最真实的、贴近我们幼教工作者的实录,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从中我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快乐工作,实现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