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句子网为您提供了以下关于“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的信息,希望我的建议能够让您在人际交往中收获更多。书籍是人们知识所汇聚的结晶,作品带给了我许多感触,更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读后感则是将我们跳跃的思维进行详细的记录,好让我们反复品味。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
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那么在这里,我认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会神的欣赏”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在阅读诗文时,常常有因为文章句子打动内心而想入非非之时。这种联想的行为在书中并没有被算作是审美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而转入对于我们实际人生的某种回忆性质的思考中去,因此无功利的欣赏也就中止了。当然,在我们从这种主观的联想中重新转入对艺术本身的欣赏时,审美的过程也会延续。
美感既然是我们内心脱离了“物我”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创造美呢?或者说,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才算美呢?这里朱光潜先生用了七个章节来谈规律与创新的关系。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艺术家从模仿人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作者的观点认为,好的作品一方面来源于想象与情感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格律、规则的因袭。我们在诵读诗文的时候常常一方面折服于作品或雄浑或细腻的构思,另一方面也感叹于作品流畅的音律与和谐的结构。构思固然出自艺术家之手,而音律与体例则是世世代代沿袭的产物。一种文体,创立之初往往新颖却粗糙,临近衰亡却华美而乏味。所谓的格律,也不过是诗人一代代传下来,约定俗成的诀窍而已。前人发现这样作文朗朗上口,后人便也模仿前人的格式,长久以来才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种文体的衰败,其实是后人对于前人所创再无法创新,从而过于关注躯壳而失掉了对于生活本质的艺术的表达的结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就要大胆的、大量的去欣赏美。对于创作而言,极重要的灵感就是出自持续不断的,广泛的审美所积攒下来的潜意识活动。虽然艺术的门类繁多,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赏美,我们才能在潜意识里面积累足够多的情思,从而碰擦出宝贵的灵感火花。
我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无法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但懂得以跳出实用的眼光去“玩味”生活,去欣赏人生,我们也会从着“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体味到无限的乐趣。
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专心谈了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
朱光潜在书中,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实用态度求的是善,科学态度求的是真,美感态度求的是美。于是,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文章层层递进,从人们看待事物的三种不同态度到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让我们知道美从哪里来,究竟什么是美感,明白了什么是美感之后进而讨论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中让我们明白美和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欣赏的道理,朱先生于是换一个方向从讨论创造入手,让我们明白创造本身以及与情感、格律、模仿的关系,进而明白美的特点。该书渗透了朱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正如书中文字:“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当今义务教育阶段,一切学习都应该自美的体会开始,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美感的敏锐度,真正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形成一种判断力。正如朱光潜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西方的美术作品——《向日葵》。
这是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灼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画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画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我们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慢慢走,欣赏啊!
邹晓喻很久之前我就对朱先生的这本《谈美》有所耳闻,因为种种缘故,一直无缘拜读。直至近来,耐不住友人的强烈推荐,将早以束之高阁的此书翻找出来,拂去封皮上的尘埃,细细品读。看完后,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长久的回味。
谈美,究竟何为美?美是一种主观意向,是一“无所事事”的精神来欣赏的。正如朱先生在文章中所说,谈论美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避免庸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在凡尘俗世中沉浮的我们,没有多少人能够真真正正地做到"免俗",但我们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美,追求美的过程中,领略到些许"免俗"的乐趣。
这也正是我一直苦苦所追求的: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时能够领略到一种乐趣,知晓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的,然后再把美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让人生美感化、艺术化。
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美是人性化的,个人的利益是不同的,所以个人从松、山、水中获得的利益是不一样的。美景于心,是经过艺术化的自然,得益于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与载体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境界。美,在这种情感合成中迸发出来。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艺术家们透过他的所看,将他的所想转化成意象,融合于他的作品之中。
观赏者则通过艺术家的作品,透过其物象,将其感受的意象翻译出来,从而感受到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想要传达的感情,再结合观赏者自身的情感与经历,进而引发出强烈的共鸣,达到一种与艺术创造者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境界。
艺术家想在作品中传达的情感是作品的神韵和风格。这也是一个艺术作品的灵魂。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在风骨神韵。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有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
"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又不能"从心所欲".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遵循艺术的形式而能脱化艺术的形式,行云流水,自成一派,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却依然能使观赏者感受到舞的灵动和洒脱。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讲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见,迷于五光十色;耳之所闻,乱乎五音六律。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思想都是世界的复杂性,世界的奢华,世界的混乱**。
有出世精神的人会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这些俗世的**都超越过去,抱着这种"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远的理想,才能够"望尽天涯路".这种出世的,"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使他们把所作的学问和事业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只求满足于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便无所谓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进退取与,小到声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体现,如水行山谷之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处,完整、自然而又和谐。
人生之路就像是灵魂在一术中冒险的旅程。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里路,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会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记,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来,默默地展现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险。
人生之路也是为了寻找美的道路。慢慢走,好好享受吧!
(长度团支部邹晓喻)
梵雁平春节七日最大的收获是沉下心认真读完了朱光潜先生所著《谈美书简》一书,收获颇丰。这本书中所提及的“美学”适用于诸多文艺创作,很多理论对于写作是很有帮助的。有些理论比较高深,我知识浅薄,读后尚不能很好领会。
只是把自己可以悟出的一些东西写出来,以飨读者。
首先是创作态度的问题。正如书中所说,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明确的方向。这一点是众所周知、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觉得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在写作过程中,在兴趣或其它欲望的驱使下,我们的创作态度有时会出现偏差。我写文章并不喜欢为了“日更”而“日更”,若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都要用心去打磨。
无论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着什么、感受着什么,都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对写作源自心底的热爱,并且要让这份挚爱始终保持纯粹。
在复习专题的过程中,我通常会给读者明确的拒绝理由,比如排版、风格、排版、标点等问题。有些作者文笔是不错的,但排版并不认真,不顾及读者的视觉感受,亦不尊重写作格式的基本要求。在指定问题的情况下,意写读者会回答说他们只是随意写。
我通常互相回复,写作,对写作有起码的敬畏,对我们的作品和读者负责。这一切源于态度。
在自身的写作过程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写得文章越多越深感自身的无知,就如读书读得越多越感觉自身精神贫瘠一样。在学习模仿不同写作手法的同时,会深感自身的知识架构不足以支撑起一篇文章的脉络,亦或不能让文章变得血肉丰满。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如果学美学的人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将是一个更大的不足。我想,很多的文艺创作都是关联诸多的知识体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文学创作亦是如此。
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知识体系愈加丰富和完善,作品必然是更有深度、有血有肉,文章情节内容、起承转合也是更加合理,并对读者的人生启迪是更有效的。
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应该像海绵一样多方面地吸收知识,并对知识有一个透彻的人识,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创作实践。否则,写作只不过是运用宣传和技巧,难免会缺乏灵魂。
写文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言:“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而“意”要有真趣,必要源于读书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积累。
写作好的基础是需要多读书,读书要选择精读,从一些名家作品入手,把一些好诗文熟读成诵。有句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这一节,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方法,不是让香菱从练笔入手,而是借书嘱她回去读:“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裼、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先生在写诗作文方面的先知灼见,洒落其中,犹如夜空里的明星,从未陈旧过。
读了这本书,我也学到了一些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比如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写作的弱势在哪个方面,不力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切记毛泽东同志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和先攻主要矛盾的教导。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不东奔西窜浪费精力。
明确自己的问题,逐一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终究是要在语文基本功上多下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就是文学的“器”。在审稿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很多作者写作不流利,用词不当,空话连篇,这也是常见的问题。
我自己也经常遇到这些问题,所以以后应该多加注意。这些都是由于缺乏扎实的汉语基本功造成的。即便知晓的东西再多,对语文的基本功不掌握,好的文章一定是写不出来的。
书中说在三十年代左右,夏丐尊、叶圣陶和朱自清几位同志在《一般》和《中学生》两种青年刊物中曾辟出“文章病院”,把有语病的文章请进这个“病院”里加以诊断和剖析,会让作者意识到字斟句酌的重要性,文章改进很多。
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老师都在扮演这个角色,包括现在的写作训练营也会这样做。
关于写作练习的问题,朱光潜先生特意提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尤其是文中引用的鲁迅复“北斗杂志社”一封信里所举的八条写文章的规则中的三条:第一条,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第二条,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第四条,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拉成**。
第四点是极需我整改的,父亲常说我的文章遣词造句不够凝练,无用字句较多。名家之文虽文风朴实,看似娓娓铺陈道来,细斟酌来不可舍一字一句,否则语意有变。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1000字:
因为做糖果街,我一直在深入思考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介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通过玩而获得,又不止于玩。我们把这种新生活方式定义为“玩美生活”。玩是起点,美是结果。于是,我想起看这本《谈美》的书。以下是我喜欢的书中的句子以及我的感受。
1、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创业要赚钱,但创业不只是为了赚钱。我越创业越感觉到,每天想着怎么赚钱,能赚小钱;但如果想赚大钱,应该要往后退,深入思考这个行业、市场;去找到公司运作、企业经营的规律。越往后退,我越感受到“使命、愿景”的力量,它不能直接帮助你赚钱,但却像一个灯塔,给你精神力量,在关键时候做出决策。
2、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一本谈美学的书,但开篇说的是“出世”、“事业”。这恰好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要得到美,不能靠只是脑袋里的意象,要首先有物质的存在。而“玩”就是其中一种物质。所以,“玩”是得到“美”的其中一种路径。
3、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玩”是一把钥匙,帮你打开了通向“美”的大门。开门后,要钥匙扔掉,专注于门后面的风景。
4、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一颗松树,木匠看到,会想怎么把松树做成好的家具;园丁看到,会想这棵树是什么树种,该如何培植;而艺术家看到,想不到它的实用价值,也不知道它为何能长成这样,只是觉得“美”,因为“美”而欣赏。
5、“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
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活动”是广义的,而糖果街的活动是狭义的。但美好的生命在于活动,这个结果,却是一致的。
6、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一面。
“美”,现在成为我对糖果街活动所创造价值的最高标准。虽然,什么是美、怎么得到美,仍然不清晰,但这个目标的确定,让我很兴奋。就像共产主义之于共产党人,有了一个毕生的、最高的追求。
7、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间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活动与生活有关,但又应该和生活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所以,我们需要离开熟悉的家、熟悉的城市,甚至熟悉的朋友。
8、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美感比快感高级。
9、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
财富、权利、地位,总量是固定的,不能分享,越分享自己就越少。而“美”是可以分享的,越分享越多。
10、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人,要活得有趣
11、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
一旦“知道”,你就能“得到”美,所以说,玩美生活,就在当下。
12、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玩美,也是完美的一种表现。
13、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要源头有活水,就是要一直玩下去。
14、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请,保持好奇心。大人一长大,就丢了好奇心。
15、情趣越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参加不同主题的糖果街活动,就是探索不同情趣的过程。
16、“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到的美,不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美,而是更美的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这些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究竟什么是美?
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不受屈挠的气概。
这种观点很有道理,这可能是审美不功利的俗话。然而,当我们以后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有点片面。
许多伟大的英雄和美女已经过去,许多伟大的成功和失败已经过去,只有艺术作品才是真正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这样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审美无用性的误解。
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作为历史的记录或演绎,艺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体验过当年历史的人可能感受不到。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艺术虽然来自生活,但艺术中所用的情感不是粗糙而是内省。
书中说,艺术家在创作自己的情感时,不能同时生活在这种情感中。他们必须把它物化,把站在主要位置的品尝者变成站在客人位置的观众。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就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了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外,还有很多基于虚构生活经历的优秀艺术作品。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归根结底,发现美的过程是一个脱离实际、逐步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与风景,分离于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蕴含着被我们发现的机会之美。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觉得自然风光是不变的,但人们对它的感受是不同的。正如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事物的这种审美差异,首先是我们欣赏时的移情差异。
我们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心理活动因情绪和经验的不同而不同。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这本书的观点,我们的移情常常伴随着无意的模仿。
我们听舒缓的**来感受舒缓;听雄伟的节拍来感受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事物的形象是人类利益的反映。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
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觉似乎与上述审美脱离实际和客观的原则背道而驰,因为既然我们已直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怎能断言我们脱离了与作品的实际关系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
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食物是美味的,而这种体验恰恰发生在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中。
相反,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中获得的满足感发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得到美的满足,确是是一种脱离主观和实际的感觉。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讲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见,迷于五光十色;耳之所闻,乱乎五音六律。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思想都是世界的复杂性,世界的奢华,世界的混乱**。
有出世精神的人会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这些俗世的**都超越过去,抱着这种”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远的理想,才能够”望尽天涯路”.这种出世的,”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使他们把所作的学问和事业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只求满足于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便无所谓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进退取与,小到声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体现,如水行山谷之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处,完整、自然而又和谐。
人生之路就像是灵魂在一术中冒险的旅程。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里路,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会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记,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来,默默地展现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险。
人生之路也是为了寻找美的道路。慢慢走,好好享受吧!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800字作文
《谈美》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发现读文章可真是万分也急不来,读朱光潜的《谈美》更是格外需要细嚼慢咽,细细品读一番。
就如同第一章中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确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一个人可以说这个事物是美的,这只是你的个人想法,你不可能阻止另一个人的想法,他的不同想法认为这个事物是丑的,以年龄层次上的差别看待一棵古松结果差别不大,若是从从事古松有关行业的人来说,比如木商,比如植物学家与画家之间,那看法就会是有所不同,以三位行业中人不同的心性看待古松,当然会不同,三人的反应态度不同,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都是各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所以每个人欣赏品读美的品位方向是不相同的,我非常赞同朱光潜老先生在文中的一句话,是壶酒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人亦是如此,作为仅仅旁观者而言,你又怎能要求世界之诺大中还存在着完美的一个人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这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如此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人啊,活在世上,可不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么。可笑就在明明早知道此道理,却依旧沉着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亦无法知道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前些天还嘲笑着当局者的你自己啊。
这就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如同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符。
我们需要深刻了解清楚这点,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美的象征。
这仅仅是前两章的阅读之感,读完之后使我佩服朱光潜先生,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学习心理学,这《谈美》别名叫《文艺心理》,所以每每阅读《谈美》我就与之产生共鸣。看完后,我也更坚定了对学习心理学的目标,并且明白人生在世最为重要的事就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善于观察美德眼睛啊!
谈美,谈美,到底何为美,何为艺术?
作者:初中(1)班林禹猆
以上是优久初中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朱光潜《谈美》读后感800字,读后感作文”,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作文,读后感,800字”的信息,欢迎访问查看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