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为您精选的“冈仁波齐观后感”一定会让您满意。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写下观后感能够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撰写观后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提高方式,坚持做观后感可以带来快乐。欢迎您在这里发现您所需的内容!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1

《冈仁波齐》观后感:最慢的美好

《冈仁波齐》一公映,千灯汇的人们就在各地抢着看了。刚刚过去的周末,二奶奶还拖着二哥去看。你呢?看了没?

二奶奶在看的时候,哭得直抹眼泪。小二哥没有哭。我只记得当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出现在屏幕上时,我感到很熟悉。

2017元旦,千灯汇一行人到拉萨参加“英雄之旅”的课程,每天或早上或晚间都去布达拉宫转圈。

很多人看完了电影,表示不震撼。我想,这是汉族观众的期望吧。如果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关于**朝圣的广告,我想我不会给它高分。

《冈仁波齐》中,十一人的朝圣团队,是朝圣路上很普通的一支。也许,在藏人眼中,朝圣是非常普遍的。电影很平实的记述了朝圣路上,藏民们的衣、食、住、行、用,遇到的生、老、病、死四苦。

真实,比震撼更可贵。

这是一部不合常规的电影。震撼二哥的是电影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影片一开始,村里的藏族群众听说谁要去拉萨,然后去冈仁波齐,就说我家有个儿子,家里有个女儿。四川省芒康至冈仁堡齐2500公里的朝圣之路任重道远。我不知道会遇到什么。

可就这么着,一拍脑袋就决定了。这一行十一人,并不觉得自己多伟大。2012年,当我决定来上海,花五年时间攻读博士学位时,我仍然挣扎了几个月。

(小二哥快要毕业了,呵呵~)

2500公里的朝圣,把一年的时间浪费了,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吧?难怪他们穷呢。但**是个“佛国”,藏民人人心中都有佛。

所以,在朝圣的路上,路边会有村民请他们喝茶或为他们提供住宿。当十一人的团队,遇上夫妻二人的朝圣团队,会送青稞给他们。尽管他们穷,但这是多么美的景象啊。

佛教最初就不是“用”来如何如何的吧。

汉传佛教中的禅宗起源是这样的。佛祖在灵山**,拈花示众,座中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迦叶尊者把“拈花一笑”的含意传播开去,就成了今天的禅宗。

花之于人,又有什么“用”呢?它不是棍子,不能用来抵抗老虎,不是水果,不能用来吃东西,不是毛皮,不能用来保暖。可是,不知道从哪一代人起,人见到无“用”的花,就会自然地微笑,心生喜爱。

我想,那时人类的语言里,是不是还没有“美”这个词?“

想想我这到上海的这五年来,都是在做仅对自己有“用”的事吧。每天到办公室写**,周末了逛街买衣服。

我想,每个人在年少时,都曾做过一些无“用”的事吧?在影院看《冈仁波齐》的时候,我就在追溯,我曾做过什么类似朝圣的,傻傻无用的事?

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喜欢班上的一个小女孩。后来,我转学到县城里了。县里有一个暑假。因为我妈妈还在原来的镇上工作,所以我回那个镇度暑假。

那时,小镇里的初中还没放假。几个暑假的晚上,我会提前两个小时躲在学校门口的巷子里。放学的铃声响过后,在校门口涌出的**中,倘能窥一眼如莲花般的面孔,我便可以开心上好久。

在上海这样的都市里,节奏这么快。我们还能用最慢的方式做一些无用但美丽的事情吗。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2

看这部电影真的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灵……惭愧地说,我中间有一次睡着了一小会。

我旁边的两个人从头到尾一直在讲话……说实话看这种安静的电影的时候还是很毁气氛的……

关于电影,没有剧本,一切都发生得很平静,包括生与死。

导演不断让意外和障碍降临,朝圣者只是平静,甚至笨拙地闷头排除万难,有惊无险之后以为他们会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种灾难和麻烦之后是不变的长头,不变的上路。这些人总是突然就开始投入地磕头。刚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没怎么休息,把襁褓中的丁孜登达放在物料车里,自己则继续磕头朝拜;车子被撞坏了,几个男人在前面拉车,其他人继续进行朝圣,拉过一段距离,这些拉车者又返回原点补齐那段没有磕头的路。

面对至高无上的神,自认渺小的教徒们往往通过苦行来表达虔诚。对于他们,朝圣不仅是仪式,更是肉体和灵魂的升华。藏民身上神圣的气质得天独厚,与生俱来。远离尘嚣、祖传的教义、艰难的生存环境淬炼出信仰坚定,不怕吃苦,与自然和宗教融为一体的民族性格。jzD365.COM

我在结尾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是结尾......全片都弥漫着平淡的感动,特别是在看到老爷爷说朝圣是为了祈求众生幸福的时候。

但更多的感觉还是,以前对于藏族的朝圣觉得非常崇高到无法触及,现在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朴实和平静,这反而更加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3

何谓信仰?

信仰的极致,是一种心无旁骛的心灵极简,虔诚的体现,不会有太多花哨的繁复。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纯朴而持久的坚持,亦如我们会被匍匐前行风餐露宿,风雨无阻的朝圣人群所感动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与心的合一,路在脚下。如此的坚持,如此的锲而不舍,如此无所畏惧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会体现在无私无我之中。

忘记路途遥远,只是用简单的身心合一,去缩减与目的地的差距,风尘仆仆之中,我们或许窥见了生命的意义所在,不为此生,却为来世。

在朝圣者的面庞前,或许更多是满身泥泞或蓬头垢面。但是那一双双坚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让人莫名的感动和心生敬畏。

影片用作片名的冈仁波齐或许透露出某种玄思与启迪:信仰,就是像冈仁波齐一样的一个目的地;怀抱着对这个我们信其为神圣的目的地的执着信念,一路前行,就是信仰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意义。

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

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冈仁波齐峰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山顶高度海拔6721米,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藏语意为神灵之山。

神山神秘之处,山的向阳面,不知缘何,终年积雪不化,白雪皑皑;而神山之背面,巍峨挺拔的神山既有气势雄峻之处,又有幽静肃穆之所,被众多的奇峰环抱,更有那奇妙的岩石、峡谷、灌木古柏、洁泉清流。

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

多种教派共同奉冈仁波齐峰为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很多信徒前来朝拜,他们沿着固定的转山路线,徒步行走约71公里,很信徒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凭着心中的信念,征服一个个陡坡,一座座险峰。

信仰的极致,是一种心无旁骛的心灵极简,虔诚的体现,不会有太多花哨的繁复。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纯朴而持久的坚持。

在朝圣者的面庞前,或许更多是满身泥泞或蓬头垢面。但是那一双双坚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让人莫名的感动和心生敬畏。

信徒不远千里,历尽辛苦来到这里,沿途磕头祈祷,绕山拜罢之后,才算功德圆满。

对西藏的信仰崇拜,似乎已经形成某种概念化的印象或思维定式。

信仰是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气凛然,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自在洒脱,是粉身粹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视死如归,还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迫切,还是地动山摇,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信仰之于人,人人有异,各个不同,信仰在心底开花,在灵魂升华,给予人们不断向前的力量,给予人们明灯般的指引。

信仰就是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4

大概是《冈仁波齐》票房突破4千万的时候,我的朋友圈开始出现,对影片质疑的声,褒贬不一,两极分化。

贬的说:“这只是碗给小资的鸡汤,是藏区的小时代,是在消费异域文化、藏区风光,从电影类型,拍摄手法,阶级划分,民族宗教,到扒出导演张扬和投资人的历史。”什么都有,总之只要和影片联系起来的都可以拿来议论一番,不能联系起来的也生拉硬扯凑到一块。也有专家说:“这是艺术片的试金石,是对大自然和精神世界致以崇高的敬畏,带观众回归了传统的审美。”

位置不一样,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感受自然不相同,所以我觉得,不管他人如何,自己看得心安便可,没有什么比自己喜欢更重要,都是为了蹭个热点大家都不容易。

于我来说这就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和我平时看的其他电影没有什么不同。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部电影能让我静下心来看完,并在影片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日常。

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火炉,早晨起床的诵经和打水声,酥油茶、糌粑、牵牛、寒暄,生活在西藏芒康县这个叫“普拉”的小村庄里的人们,开始了他们平常的一天。只是有天一个叫杨培的老人为完成哥哥朝圣的心愿,怕再不去就走不动了,为了不留遗憾决定去拉萨、去冈仁波齐朝圣。于是,这一天便在这个村庄变得不平凡起来。这个决定一出,消息不胫而走,怀着各种目的的朝圣者加入其中。

朝圣这件事没有令人激动万分,只是普通日常交流的一个话题,没有什么特别。十一个做出决定去朝圣的人,只是在平常的闲聊中,就把事情定了下来了,没有想象中的神圣。走时更没有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只是安静的在全村人注视下,始于不断重复着磕长头的叩拜中。口诵经文、双手合十、顶礼膜拜、躬身匍匐,周而复始。漫漫兮其修远,两千五百公里虽长,但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朝着理想走去一路前行,不论快慢,终将抵达。就这样一部电影安静如一股清泓静静流淌开来,让人在平心静气中,慢慢等待故事的发生。

接下来,路遇朝圣者的对话,好心人的收留和指导,孩子的降生,落石的危险,买鞋的讨价还价,趟水过河,飞来的车祸,没钱停下来去打工,替房东磕头,和理发店里姑娘的调笑,到最后老人的死亡。一件件事都很接地气,或是顺理成章,或是突如其来。一路遇到的所有困难,仿佛都能化解在朝圣的路上和每日祈祷诵经中,显得那么的自然而然。让看电影的我也跟谁他们一路前行,体验路上的喜悦收获。

生活在藏区的人经常会在路上遇到像《冈仁波齐》里,为心中信仰虔诚朝拜的藏人。且不说心中怀揣的这份信仰,单说用身体丈量朝圣的距离,这种事需要平静而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令人钦佩。而现实中的你我又何尝不是在路上的修行者呢?从来到世间起,一路打怪升级,坚难成长,干掉生活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Boss。读书时要好成绩,上好大学,毕业后想体面安稳的工作,接着成家,养孩子,然后孩子又重复我们走过的路,能跳脱这个循环的貌似很少。原来你我早已是生活这条路上的行者,很早以前就在路上艰难前行,遇山翻山,遇河趟河。谁的生活里没有苦难,没有风雨呢?生活这条路静水流深,时有惊起波澜,但身在其中的我们从未感知。

看电影时我能感到孩子妈妈的伟大、会为车拉出几百米后折回去重新磕头而感动,会为小女孩打电话问候家人时眼眶湿润。但我真没有感受到朋友圈里的高度,更看不出他们所说的深度,我只是在看电影时找见我自己仅此而已,算是一场观影与观心对话。“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看《冈仁波齐》自会有一万种感悟。朝圣不是终点,所有人终将回到平淡中生活修行。

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生活不易,前路难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肩上的责任,心中的梦想,在路上努力的前行,虽平凡但无畏。冈仁波齐只是我们心中的香格里拉,最后的路不在远方,只在脚下和心里,没有回头路可以重来,直面内心才无所畏惧。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5

朋友圈看几次这部片子,老师也提到这部电影,于是我也报着窥探的心理看了这部电影。去看藏人在如何磕长头,如何让信仰在内心生长,去看看他们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平铺直叙的纪录片模式,看似沉闷,一点点触碰我们的内心深处。讲述着这十一个一路磕长头两千多公里到冈仁波齐朝圣的信徒们,一起有了一年多的时间。首先的观感是,他们的语言极简,无论多复杂的.事情,去朝圣也是简单的一句话,我想和你们一起去。

路上车子坏了,多么大的困难啊,他们只是说,推着走。到了拉萨钱花没了,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我们干活挣钱。语言中没有啰嗦,没有对困难的蔑视或增强,就只是简单的决定然后执行。相比之下,我们的心神很多时候耗费在对困难的畏惧,脑子嘴巴不停的琢磨困难,而不是行动起来立即解决。这才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也最能安定自己的心。第二个触动我的是,居然有孕妇一起去,路上居然生下了健康的孩子,居然带着孩子磕长头坚持完成朝圣。

这对于城市中的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对于生孩子我们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其实生产不过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越是小心翼翼,现在产妇的问题反而越多,其中也有心神不宁的原因吧。一路上遇到积水拦路,不管不顾磕头过去,再换下湿衣服礼物磕长头。困难有各种各样的,毕竟路上一年的时间,却一直感受到的只是他们安静笃定的内心,就只是相信朝圣可以解决一切。信仰的力量惊人,我们很难完完全全相信什么,完完全全奋不顾身的去做,一起去的孩子可以一年不上学,大人们一年抛开家里的生活不管不顾。信仰有神奇的力量,人生一世不易,信仰能够安抚人们的内心。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6

像我如此所谓的修行人,对于磕长头朝拜拉萨,连观想一下的勇气也没;有时去藏地碰到在路边匍匐的行人,连眼神都不敢在他们身上停留太久。

《冈仁波齐》在我的内心狠狠的扎了一下;对于一个灵魂就是信仰本身的民族,除去深深的敬仰,我没资格评论;但对于修行人而言,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菩萨的勇气,对于苦难一点点都无所畏惧,对于众生苦乐的'承担也无所畏惧,这才是所谓的勇气吧!虽然理论上知晓不少,但真的的勇气表现出来,确实被人震惊!

然后是对于众生的惦念,不论是杨培叔叔还是路上碰到的老人家,都一再的说“要想到为所有些众生,所有些苦难众生去朝拜”这种惦念愈加让他们慈悲,坚韧吧!

再就是他们对于生死平和的态度,生对于他们来讲是喜悦的,也是平时的,所以一个马上临盆的人去朝圣,那样平时;杨培叔叔死了,死就死了,像生一样自然,没哭天抹泪,他们真的同意这种无常,同意这种生死的自然规律。

最后就是对于困难表现出来的谈定、随缘;车子坏了,坏了就坏了,拉着走,没抱怨,没诅咒老天爷,也没自艾自怜;到拉萨没钱了,没钱就去赚,那样平时,自然;还有在河边跳舞的一段,他们的喜悦,比较容易。

从头到尾,没不少的台词,没大喜大悲,所有都如他们的灵魂一样安静、平和;就像他们的生活一样,一点都没华丽的成分,但对于生命来讲,这才是真的的华丽吧!

我想起米拉日巴尊者说的一句话“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7

形式无法填补内容上的空洞中国电影观众群似乎已经开始出现一种盲目审美的现象,只要是非低级趣味的慢叙事弱情节的电影都一概给予好评。尤其是将无病呻吟,厚古薄今,抑富扬贫误认为是返璞归真的文艺复兴。冈仁齐波在口碑上的成功就基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导演张扬跟风转型,在艺术道路上骑了匹麋鹿,看呆了路边一群赶驴的。不过到底还是爱情麻辣烫和落叶归根才是他的风格。从外部结构上来看,本片的特写镜头可能比聂隐娘还要少,颇有小津的懒得拉线风格。(个人还是更喜欢有如达伦阿罗诺夫斯基那样频繁地使用特写)无数的中景全景使它看起来像一部纪录片,场景调度涉及精力问题,镜头调度涉及资本问题。低成本似乎是在外部结构上从简的一个合适理由,但若企图将其风格标榜为新现实主义什么的,不说特吕弗之流的意大利学院派,估计连意面神教都看不下去。而内部结构上的问题在于它似乎把宗教拔到一个过高的地位了。引得一部分声音自卑地高喊中国人没有信仰!首先,宗教不等同于信仰,宗教成为一种文化主要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不仅仅是社会学问题。其次,信仰有多种存在方式,宗教恰恰是其中初衷最为不纯净的一种。本片把宗教的形式看得过于重要,甚至超越了它的意义。它围绕着的朝圣话题以及大量篇幅去描写的转山行为也许在存在主义者眼中这是一种浪漫的本质,但在结构主义者眼中却屡见不鲜。关于主角们执着的动机勾勒得过于表面,将文化背景展现的太过浅层,人物关系也过于轻描淡写。太过于注重还原现实物的形式以至于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本末倒置,不知所云。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8

今天是第二次看《冈仁波齐》。上次看是一年前,同样是看完感动得一塌糊涂,对“信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但一年过去了,除了生活给予的教训,让人无奈地接受某些现实,调整心态平抚情绪,继续每天平淡无奇的日子外,似乎别无更多的改变。

但心中想过、念过的东西,就成了思想的一部分,虽然会遗忘,在不经意的时候有时又会漂浮在眼前,作为宽慰自己,或未来可以憧憬的一部分。或者说,当回想起曾经希望憧憬过的场景时,竟然也会产生一种自己似乎已经历过的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和自己很久之前曾经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似乎一样真实又飘忽,似梦非梦。如果没有照片或同行者佐证事实,或有人伪造事实专门合成了你在某现场的证据,又如何确定自己是在现实还是在梦境?自己的感受还是幻觉?

今天第二次看《冈仁波齐》。看之前我觉得似乎已经忘掉了电影的大部分内容,但在看的过程中,像第一次一样的震撼减弱了许多,有许多场景似乎觉得和老熟人一样:就是这样,本来是这样。

第一次看,我像一个旁观者,心里迫切地在问“然后呢?”,情绪一直被剧情所牵引。第二次看,我似乎成为一个同行者,小姑娘、老爷爷、小伙子、孕妇、拖拉机手、屠夫,我似乎和每一个心有惺惺的人有了眼神的交流。但我并没有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肉体痛苦,没有腰酸背痛、脚底打泡的身体记忆,有的,只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人说,当演员挺好,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体会不同的人生。那么,当坐在家里或者影院观影时,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当玩虚拟现实的游戏时,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那些瘾君子在吸毒后,进入极度的亢奋状态,产生幻觉,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将来,有了虚拟性爱,同样也在体现不同的人生呀。对了,这叫做精神出轨,是对自己爱人的背叛,因为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存粹的、独占的。但这一生一世,此时此刻,不需要专一吗?可以容忍心在别处吗?自己的生活过不好,心里总在向往着别人的生活,自己的主角不做,偏要做观众。

理智似乎是个好东西,让人能够权衡利弊,算计出何时、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这一切,都需要长期、艰苦地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厌倦、懈怠,会有逃离的.想法,需要有一个梦境,来给予生命一个喘息的机会,或许这也是书籍、影视的意义之一吧。

《冈仁波齐》中的朝圣者,平和、执着、乐观,团队中没有抱怨,没有纠结,没有放弃,没有人性中任何消极的表现,20xx多公里,九死一生的经历,看似有了信仰的力量,一切显得风轻云淡,这是怎样开挂的人生。这是造梦师造出来的梦。她似乎不遵循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规律,为一点小事纠结、为一些小利反目、为细密而粘连的网所缠绕。

“夏虫不可以语冰”。尽管跟随一程,要理解朝圣者的世界,终究需要自己亲自上路。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9

影视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必看影片叫《北方的纳努克》,电影讲述的是在北极生活的爱斯基摩人的日常。导演弗拉哈迪是个采矿工程师,他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把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拍下来,剪辑成一个小短片,拿到纽约放映,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语方式说『口碑爆棚』。但他吃了没有硬盘的亏,有次抽烟时不小心把火星溅到了胶片,引起了一场火灾,素材没了。

弗拉哈迪不甘心,准备充分后重回北极,找到了一家爱斯基摩人,在影片中他们被称作『纳努克』,然后跟随式拍摄。为了配合表演,纳努克们忽略了正常的过冬储备,没有攒下足够多的食物,在弗拉哈迪走后的那个冬天全家饿死了。

《北方的纳努克》很好看,凭借人类的猎奇心和冒险精神,19xx年的爱斯基摩人如何吃住过活的情形,通过影像得以保存。同时期的中国,民国迎来第九个年头,电影《阎瑞生》同年上映,成为了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巧的是,九十多年之后,导演姜文将之改编为《一步之遥》,成了他的又一次滑铁卢。

姜文也时常在谈到影片时流露出一些不甘心,但如今不会再有人说起《一步之遥》,那像是一个遥远的闹剧了。

说这些是我早上去看《冈仁波齐》时想到的,电影自诞生起就有纪实和幻想之分,会玩的美国人,把地球摸了个遍,留下来一个个传奇,小孩喜欢,大人也不讨厌,像是看到童年一般坐在孩子边上看完。

《北方的纳努克》就是好电影,有纪实,也有故事,还有奇观。如果只是生活,我们直接去看就好,不用拍,在火车站、医院待一天就够编剧写三年了。好电影是看的时候如临其境,看完之后久久回味,它教会了观众一些东西,观众也在观看时缝合了一些记忆。在影片中,『纳努克』们搭建雪屋、捕获海象、猎杀北极熊、生食海豹『哦,他们是这样生活的』这是我当时的反应。

后来一路看下来,电影的光晕越来越单薄了,我也越来越喜欢看老电影。弗拉哈迪是个优秀的故事捕手,他只是把故事搬运到当时的大城市纽约给人们看,他知道自己的摄像机应该架在哪里;张扬导演则显得沉浸在故事里了,导致视角是含糊的,有些时候你分不清楚,这些朝圣的人,他们是本来就这样,还是被安排成这样后者是导致这部影片被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

冈仁波齐观后感 篇10

《冈仁波齐》是一个没有程式化剧本的概念,就是用一年的时间,跟着一组真实朝圣的队伍拍摄。用苦行僧的方式跟他们朝夕相处,从他们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虽然这个电影没有剧本,但大概的故事走向和人物设定我已经想了很久:首先要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她)可能会死在路上;要有个孕妇,她的小孩会在路上出生;还要有个屠夫,因为杀生过多想通过朝圣赎罪;要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这样会增加很多趣味性和不确定性;有孩子就要有他(她)的父母;还要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他可能是个小流氓,也可能就是一个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一路上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还要有一个50来岁、成熟稳健、类似于掌舵者身份的一个人,他会是整个朝圣队伍的头领。”

神奇的是,这一切预设居然全部应验了——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的芒康县普拉村,11个普通的村民愿意跟剧组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朝拜之旅。

《冈仁波齐》像“朝圣”,平静至极,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则如“降魔”,兼具“西部公路”与“魔幻现实主义”气质,神秘、悬疑、时空交错,人物环环相扣,爱恨交织,相生相杀,如入天堂,如堕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