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观后感【篇1】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为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

《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个大帝国怎样慢慢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从代宗的放任开始,到唐德宗的无奈,有宪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唤。即使宰相有像陆贽、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时,而不能改变历史变迁的常态。

在割据势力强盛时,不得不缓缓而动。唐德宗开始武力削藩,导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后来转变态度,对藩镇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壮志,图强复兴,实施革新。但一遇挫折,这些措施便消失殆尽。所以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为政也是这样,一开始不熟悉情况,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措施才能有所兴。

这是一部可以媲美《史记》的史学鸿著。千百年来,多少帝王贤臣、鸿儒大家都频频为其作注,足见其在史学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都来看看吧!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2】

《资治通鉴》是一本包含了很多故事的书。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毛遂自荐”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大惊失色,连忙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借兵解围。平原君想从门客中挑选20位文武双全的门客作为助手去楚国。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这时有个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但平原君却说:“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根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会冒出来。可是先生你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来我这已经有三年了吧?这三年中你也没有给我谋划过一个计策,更没有让我看见你的长处。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让你这种默默无闻的人去呢?”毛遂说:“我没有展现才华,是因为我没有获得一个机会,要是您早点把我放进口袋里,锥子早就戳出来了。这次任务就像个口袋,我会让您看到我的表现。”平原君听完后,半信半疑。见毛遂很有胆量,也颇有口才,而自己也没有更好的人选,就同意了。

到了楚国后,楚王和平原君在朝廷上谈判,一直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出来。毛遂却以自身相逼,把利益细细地告诉楚王,让楚王同意出兵帮忙解围。

这就像那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鸟儿一样。有一次在我们班上,老师问我们班有没有人想去参加学校绘画比赛。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调皮大王”逸城同学第一个举手,胸有成竹地报名了。同学们都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心想:“他还会画画?”。比赛结果出来时,大家都傻眼了,他获得学校绘画比赛第一名。原来我们全都小瞧了他。

通过毛遂自荐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自己会的事,就要勇敢的去做出来,这样才会有机会登上更高的平台。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3】

亚里斯提卜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的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的,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可见一本好书的重要性。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带领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写的一部空前巨著,也是已知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26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取名“资治通鉴”。

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来到古人居住的世界,感受战场上的杀戮,感受帝王的奢华,感受人民的苦难。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地广人多,本是可以通过励精图治而一统天下,结果皇族子弟们却不为成就霸业而打算,却为争夺王位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于是乘此机会士大夫们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时皇族子弟们才猛然醒悟,而此时已无法再管制士大夫们,最终落得了“三家分晋”的结局。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有两点:

一。他们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做长远打算。他们只看到眼前的王位,看不到未来的发展;2。他们就像一群散落的沙子,无法共同发展,最终让士大夫有了机会。

隋和秦是两个短命的王朝。它们在建国之初都很强盛,但都二世而亡。是什么让如此强大的王朝瞬间崩溃?就是它们的帝王实行的**。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吧?

他是中国古代明朝皇帝的代表。玄武门之变后,他登上了皇帝宝座,并重用贤臣,减轻百姓负担,对周边少数民族恩威并重,使国家繁荣富强,深受人民爱戴。由于他在位的这段时间政治比较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史称“贞观之治”。

同样是帝王,为什么所统治的国家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关键是能否赢得民心。可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把《资治通鉴》看了16遍,所以说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它的一份功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史册上的一大瑰宝。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4】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立继承人,但不知立谁好。由于就把他日常训诫的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并且叮嘱说:”你们要好好记住这些。”过了三年,赵简子再问他的两个儿子训诫上的内容。大儿子伯鲁完全记不起,问他竹简在哪里,已经丢了。再问小儿子无恤,盛熟练记起竹简上的内容,并且随身拿出那块竹简。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贤能,立无恤为继承人。

1. 关于选择,让时间来验证抉择。

当我们无法做出选择的时候,请不要做选择。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让时间来校验。时间她总会洗尽铅华,去伪留真。

2. 态度决定一切,时间拉大差距。

小儿子无恤记住了父亲的话,时时留心,总是随身携带竹简来学习。三年时间,竹简上的内容早已铭记于心。而大儿子伯鲁早已忘记了父亲的话,竹简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当我们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相信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5】

历合纵连横、商鞅变法,及此卷,秦已是强秦,山东诸国,莫不惧之。然,此卷之主角,却非强秦。乃赵、燕、齐尔。

一、主父之死

赵武灵王,传国于幼子,自称主父。长子安阳君不服其弟。主父怜之,欲一分赵国为二,计未决而辍。

后,主父与王游猎,安阳君矫诏作乱,欲弑君自立,败,逃之主父,主父纳之。二人俱死。呜呼,废长立幼,破灭之道也,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二、将相和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已是妇孺皆知,故不赘述。

三、燕齐大战

昔,燕王乱国,齐乘其危,破其国。燕昭王发奋图强,礼贤下士,得大将乐毅。时,齐王北破燕国,西侵三晋,南击宋楚,剑指二周,几于称帝,洋洋得志。

乐毅遂西联强秦,南合三晋,帅五国之兵,击齐。所谓骄兵必败者,是也。齐大败,乐毅破城七十余,内收民心,外安诸强。

齐仅余二城,几于亡国。不过,这时,天空并没有帮助燕,燕昭王薨了,燕惠王立了。惠王与乐毅不和,而田单又离间之,惠王遂罢乐毅。

田单乃将齐军,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克复失地。

古往今来,凡有功者,皆以为出乎己力,骄而洋洋得之,及至破灭,犹不知所以然。古语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者,未有不败也。

齐王燕王,莫不如此。今近四十年间,暴富者不胜数,得守财至今者寥寥,何也?不知财之何以来者,亦不知财将何以去。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6】

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资治通鉴》,受益匪浅,让我爱不释手。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一段段历史情节,犹如身临其境,历历在目。然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会了我一个为人处事的道理----谦虚。

“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智伯一表人才,箭术高明,骑术精湛,身怀绝技,无所不通,文笔优美,思维敏捷,还有意志坚强、勇敢果断的品质。但他却妄自大,目中无人,当着韩、魏两家说:“汾河、綘河原先能够象晋水淹没赵一样淹没你们两家啊!”结果却是韩赵魏三家联合灭亡了智家。同此可见,做人必须要谦虚谨慎,一旦狂妄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故事,从另一面告诉了我们,唐太宗贵为天子,却能以谦虚的态度,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治理国家。他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以谦和之心应付他人的劝谏,创造了唐朝初期的太平盛世,他的丰功伟绩载入史册,被后人称道。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提高,这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却是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从(资治通鉴)中许多故事能够看出,为人处世谦虚,能够使前路平坦,免去不必要的纷争与忧扰,是人生的智慧。

今年暑假期间,我报名了星乐培训学校的奥数尖子班。因为前几次测试,我都得了满分,所以我有点飘飘然,骄傲了起来,结果最终几次测试我只得了90分。看到教师在试卷上打的大大的“×”,我懂得了谦虚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应对当今复杂的社会,谦虚依然是一种美德。我们应当怀着一颗谦和的心,在平凡中懂得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在淡泊中,不忘对别人的感激。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7】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跟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夸奖,命他连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我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跟刘作为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牢固,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能够任意参考。

《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能够看到一个大帝国怎样缓缓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从代宗的放任开始,到唐德宗的无奈,有宪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唤。即使宰相有像陆贽、李德裕,也只能抖擞一时,而不能改变历史变迁的常态。

在割据势力强盛时,不得不缓缓而动。唐德宗开端武力削藩,导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之后转变态度,对藩镇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壮志,图强振兴,履行改造。但一遇挫折,这些措施便消失殆尽。所以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堪称孝矣。”为政也是这样,一开始不熟悉情景,需要一段时光的观察,之后办法才华有所兴。

这是一部可能媲美《史记》的史学鸿著。千百年来,多少帝王贤臣、鸿儒大家都频频为其作注,足见其在史学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都来看看吧!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8】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时期,历来的帝王用人一般都是讲出身、看门弟、任人唯亲的,但是,也有个别皇帝选用人材时不是这样,而是一反过去的那种做法,不问出身门弟、不管年龄高低,唯才是用、破格提拔。这个皇帝不是别人,只是汉代的皇帝!

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十月,在汉武帝登基不久,便下诏全国招揽人才,即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且他亲自策问这些人才之古今治国之道,当时来应对者有一百多人士。不久,汉武帝就在这些对策人士中破格提拔重用了不少人,下边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汉武帝破格提拔录用一些人的身世和基本情况,由此可以看到汉武帝用人的宽容大度、唯才是用的优良风格:

在这次对策会上,董仲舒[注一]就表现非常突出,汉武帝对他的“独尊儒术”非常感兴趣,随即就把董仲舒任命为江都相。同时,会稽人庄子得到汉武帝的青睐,晋升为中士。

随后,汉武帝又破格重用了吴人朱买臣、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淮阴人枚皋、济南人终军等人。

朱买臣[注二]当时家庭穷得叮当响,一直以砍柴卖柴为生,真是可以说,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他老婆也因他穷酸如此,还整天读书不止,非常反感,便一气之下回娘家了,和他分手了,又另择他人而嫁了。大家想一想,就这样一个穷光蛋的朱买臣,由严助推荐,被汉武帝拜为中大夫,当时年龄也五十多岁了。

后出任会稽太守,与横将军韩说等击东越叛乱,后征为主爵都尉。数年后,因犯法免官。后复为丞相长史。

可怜的朱买臣对汉武帝来说是如此重要。我们不能不说汉武帝的用人之道并不简单!

司马相如[注三],一直没有当过什么象样的官职,基本上是称病免官在家的。司马相如曾游梁,为梁孝王**。孝王死后,又归蜀,在临邛以琴挑逗和勾引卓王孙新寡女卓文君,随后就与卓文君私奔成都生活,因为,司马相如家庭实在太穷了,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也,没有办法,他和卓文君又返回临邛,夫妻以卖酒为生。

其实,司马相如心肠不好。他想通过卓文君得到她父亲的财产。由于卓王孙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大街上和这个穷秀才每天一起卖酒为生,实在丢他家的人了,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大笔财产分给女儿,叫他们两个人以后再也不要在大街上卖酒了,去过无忧无虑的富人生活吧。当然,这是司马相如的初衷!

按西汉时的封建观点来看,这个司马相如也算得上是一个“小流氓”了,由于他辞赋写得好,汉武帝也非常喜欢他,并一度时间也重用过他。从这点上来看,汉武帝这个人在当时的情况下竟敢用这样一个有些“流氓习气”的司马相如的确是要有勇气的啊!

东方朔[注四],这个人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他上书自荐,汉武帝约他见面后,一看此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材,又能言善辩,就被任为常用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常以正道讽谏汉武帝,经常能让汉武帝由生气转为欢笑,当时被视为“俳优”。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人也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也是一个不太严肃、甚至是又爱“嘻嘻哈哈”的人,但是,汉武帝认为“人无完人”,仍然择其长处而用之,汉武帝在用人的问题上的确是做到了“去其所短,择其所长”,汉武帝在用人方面够大度、够宽容了啊!

枚皋[注五],生卒年不详。枚皋十七岁时,他上书梁共王,得召为郎,后被谗遇罪,逃亡到长安,刚好遇到大赦,武帝竟拜他为郎,使出匈奴。枚皋不通经术,与东方朔一样诙谐调笑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当时也被视为“倡优”。

大家看一看,一个刚刚被释放的犯人,汉武帝也不嫌弃其前错,而一举使用,这在当时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恐怕做不到这样吧?

终军[注六],生卒年不详。少年时好学,年十八岁便被选为博士**,以善辩异兽奇木,奏对合宜,甚受汉武帝的赏识,很快就被任命为谒者给事中,又擢升为谏大夫。后来,他奉命派使者前往南越,劝说南越国王服从汉朝。

越是反对派,派军队去杀南越国王,他也被杀了。死时年仅二十余岁,时人称之为“终童”。终军只是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既没有过高的学历,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汉武帝不顾旧俗所束缚,也不以年龄为界限,竟然就敢破格录用年轻人终军的做法,恐怕我们当代的人也很难做到这样的吧?

汉武帝这个人在提拔用人这个问题上,有时倒是非常善于听别人的意见的。例如,刚被魏其侯窦婴丞相和武安侯田蚡太尉推荐为御史大夫的赵绾上任不久就向汉武帝推荐他的老师申公,汉武帝随后就派人带上锦帛玉璧、安车驷马去迎接这位申公。当时,申公已经80多岁了。汉武帝仍称他为太宗大夫。

汉武帝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材啊!

公孙弘[注七],少年时曾当过狱吏,因罪被免。这个人的家庭也很穷,他一直以放牧为生。直到年四十岁了才开始学习《春秋》杂说。

汉武帝即位后,召试贤良文学之士,他以贤良征为博士,时年龄已有六十岁了。此人身行俭约,轻财重义。善辩论,熟习文法吏事,拜为左内史,数年后升为御史大夫。

在元朔,他代表薛泽当了丞相,最后成为平津侯爵。我们看一看,一个年龄已在六十岁的老人了,汉武帝竟然不嫌弃他年事已高,仍然破格重用他的才能,的确不容易啊,恐怕我们今天的用人部门也会对此汗颜的吧?

另外,一个叫辕固的齐国人,当时已经90多岁了,也被汉武帝征用了!太令人难以想象了吧?

临菑人主父偃[注八],早期曾游于齐、燕、赵之地,都没有得到别人的厚遇和重用,而且还经常受到一些读书人的排摈不容。主父偃家境也很贫困,连向别人借点钱也都没有门路,无人给他借贷;实在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他就西入长安上书朝廷,他早晨上的奏折,晚上汉武帝就召他入宫相见。汉武帝认真听了他的“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汉武帝听了他的一番引经据典的高论之后,深受感动,恨相见之晚,对他一年之中连升四级。这就是汉武帝如此珍视人才的用才之道!

汉武帝不问出身门第重用人才的例子很多,但最让我们难忘的例子就是破格重用两个人:卫青和霍去病。我们都知道,卫青是私生子,是家奴。

但是,汉武帝看到卫青英武勇敢,特别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机智勇敢,打得匈奴落花流水,最后就拜卫青为大将军、封为长平烈侯。还有霍去病,出身也非常低微,也是一个私生子,就是因为能攻善战,特别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功劳显赫,最后也被拜为骠骑将军、大司马,封为冠军侯。卫青和霍去病两人是舅甥关系,都是私生子,出身都是非常卑微,都是别人的家奴。

但是,汉武帝在重用和破格提拔他们两时都是以他们的军事才能来选拔的,并没有考虑他们的出身低下、又是私生子而摈弃他们。

由上可见,汉武帝在用人方面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一位皇帝了,也是最不看重出身门第、年岁高低,只要有才便破格任用和重用人才的一个皇帝了——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屈指可数的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了!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9】

六年前,我离开校园,终于没有走上学术的道路,来到中山这座滨海小城,庸庸碌碌,为稻粱谋。夜晚回到家中,燃灯闭户,披读史籍,隔绝尘世人事的纷扰,聊以自娱。不意小城里碰到几位爱读史籍的师友,数年来切磋砥砺,足以消除独自面对青灯残卷的孤独感,更敦促和鞭策我读书不辍,以免令他们失望,一见师就是其中之一。他爱华夏文明昌盛的大宋,爱两宋士人雍容揖让的高远雅致,爱汴梁与临安坊间的俗世烟火,最爱的是宋儒司马温公主持编撰的史学巨制《资治通鉴》。

最初遇见他,我还是初入职场的愣头青,除了微不足道的书生意气外一无所有。他送给我一本刚出版的历史随笔《不觉浅》,在扉页写下让我脸红的几个字:“庄老师指正”。末学后进,岂敢称师,我只能把这个称呼,看做是一种读书人在一瞬间建立的共鸣、信任和期许。所有的`虔诚终将相遇,更何况是在这座圈子不大的城市中。

去年年底,曾见一位朋友分享藏于国图的《资治通鉴》残页图片,司马温公手泽,四百余字,多处涂抹的手稿,盖有百余方皇室及众藏家的鉴藏印。本应藏于深阁的绝世珍品,借助于现代高清扫描技术展现在我们眼前,我马上分享给一见师,我想这对他不啻于圣物。不久之后,他发了朋友圈:愿穿越回大宋,为华夏先贤司马温公当一名小小的抄书匠。我知道,这是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上一本书是《从司马光书房走过——中的繁花与冷雨》,最近又出了一本《跟司马光闯职场》,搜罗通鉴中的士林掌故,人情练达,希望对初入职场的青年人有所裨益。

中国传统书籍的写作体例,大要可分为“著作”、“编述”、“钞纂”三大类。这样看,《跟司马光闯职场》更近似于“编述”,是在许多可以凭借的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制作的功夫,用新的义例,经过了细密的剪裁、熔铸,把旧材料变成更适用的东西,这便是“编述”。至于书的主题“以史为鉴”,这是一个关于历史功用的话题。历史当真能成为为后人的镜鉴吗?古希腊大哲赫拉克利特似乎不以为然,他说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唐人杜牧也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似乎指出了史鉴在现实操作中的难以实现。我们面对的时代和人事与古人差异太大,“通鉴”真的足以“资治”,甚至带着你“闯职场”吗?读完《跟司马光闯职场》,我似乎对“以史为鉴”有更深的认知。(正能量句子 M.277433.cOM)

人固然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夫子在河川上逝者如斯的喟叹,却令古今之人共情,相信千百年后的人们也是如此。情势固然随时而变,但无论是过去的庙堂、士林,还是如今的官场、职场,谨慎、坚忍、进退有度、临机取决诸多品质,都是成就事功的坚韧不拔之士所必备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跟司马光闯职场》是一本世路英雄之书,关注的是绵延于纷扰史事中不变的坚硬内核,我们很难去拿其中的小故事来机械套用于当下,却能从中窥见千百年来庙堂、江湖乃至于山林的博大幽暗的世道人心,人事交接中种种微妙的分寸感,从而以更高远的格局来看待当下。正如钱宾四先生所指出的:“至于学术之于时务,其事可相通而不必尽相合。不如两各分离,使潜心学术,一旦有所成就,转可多方沾溉,宏济时艰。”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潜心学术的一见师,却写出这样这一本感悟古今,宏济当下的小书,恰恰好印证了这段话,当稍能警醒当下热衷于“成功学”、急于致用的浮躁风潮。

一见师为人很有几分“温而厉”的风采,胸中更有一副古道热肠,懂得欣赏这世间的趣味与美好。梁简文帝诫子当阳公书云:“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本书的文字,正是他为人作文的最好写照,书中多用诙谐语和网络新语,读来浅而有味,与立身的谨重毫无违和感。我斗胆估测他的心思:小而言之是为青年,希望当代青年在消费主义时代的轻阅读之外,也能在浸润几分古人处世做人的风度和智慧;大而言之是为历史,历史的认知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诠释中才得以绵延和充盈。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10】

当一个时代面临不尽隐忧的时候,历史学家往往为了有资于当下治国安邦,为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汲取借鉴,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此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一部“管理学”典籍。《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意识增强的表现。

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资治通鉴》的著述意义己远远超过了司马光著史治国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也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笔知识财富。清代学者王鸣成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通鉴》已和《史记》一样,被人们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11】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册厚书,书名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作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撰写的一本政治、历史、文化、军事于一体的编年体形式的巨著。“资治通鉴”标题的含义就是“鉴于古时发生的事情的教训,以加强现在的统治与管理。”虽然成书时间距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可是里面的道理仍然可以沿用至今。

这本书第一卷开篇就写出了能成就大事的关键。其中有一句话讲出了道理:“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幾’,谓此类也。”意思就是“没有哪件事情不是由一些细微的事引发的,能成大业的人目光长远,能利用一些细微的变化来预测事情,从而预防它;而普通人的目光短浅,等到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补救它。如果在刚有征兆时就扑灭它,就可以事半功倍;而等到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来补救,往往竭尽全力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最近除了抗疫之外还有件大事,那就是抗洪救灾。但是战士们不会总是在大坝前加固堤坝,而是在大坝的后方寻找出水孔。因为有句古话说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能普通人认为一个小小的小孔,不会有事的。但当洪水到来时,这个小小的小孔可能会越冲越大,最后导致整个大坝被冲毁。就需要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来修好大坝。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在写作文时,把“必”字少写了一“丿”,爷爷却很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我说:“不过就是少写了一‘丿’吗?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呢?”爷爷说:“如果你的‘必’字写错了,那么有这个偏旁的字你都会写错。你看,这个‘密’字也写错了。所以,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错误,不能等到错误变大了再来改正。”

《资治通鉴》里还有很多道理,希望同学们细细品读!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12】

相信每个选《资治通鉴》这门课的初衷是对于历史有强烈的好奇心!历史的魅力不单单是因为它悠久,而主要在于它的智、理。《资治通鉴》,一本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书,司马光花了十年的时间编写成功。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我们并不能从区区的几堂课或是几段视频出看出它的真谛。我们从中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只能慢慢的去“咀嚼”和“消化”。

这其中的每个故事都让我深有感触,行为过激的伍子胥鞭尸泄愤,一夜愁白头,最佩服的人物之一韩信,非常有名的战术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胯下之辱”韩信一生英勇善战,善于带兵,雄才伟略,能屈能伸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以应巨鹿之战,可见其勇猛决心,终一战成名,这是何等的精神和气魄,这值得我们学习。但他太过自负,优柔寡断,鸿门宴没能击杀刘邦,铸成大败,他的乌江自刎,令我惋惜,暗叹连连。

总之历史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深思,不单单只是看!应该学以致用,结合历史中的道理,深析兵家将者!用人之道,如何提升领导力,如何知人善任等等。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13】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家之绝笔。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共跨越1362年的历史。在这近20xx年的漫长岁月里,发生了多少曲折动人的故事啊!比如:“战国争雄”、“楚汉相争”、“三国鼎立”、“隋唐盛世”、“五代十国”等等,便是这历史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其中牛角挂书的李密、以死尽忠的豫让、贤能勇猛的荆轲、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编著的《资治通鉴》,之所以命名《资治通鉴》是因为它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它,便可以从中体会到烽烟四起的朝代战争,无数百姓处于流离失所、水深火热的痛苦。我曾记得有这样一段故事:李密小时候经常牧牛,可他却每每带上几本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这样便可以边看边牧牛了,后被瓦岗军推选为“魏公”。为什么他们在那艰苦的条件下都能自学成才呢?而我们现在的条件比他们优越几千倍,有什么理由不更勤奋学习呢?

《资治通鉴》不仅为我们生动演绎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再现了一位位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还给了我们后人警醒。

资治通鉴观后感【篇14】

——读后感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在书中,我认识了昏庸暴虐的秦始皇;机智聪慧的孔伋;巧言击破六国合纵的张仪;贤德明智的齐威王;热爱祖国能言善辩的蔺相如;勇敢无畏的荆轲;足智多谋的韩信;猛悍刚强的项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以人才为宝的齐威王。

齐威王刚刚即位的时候,整天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各国纷纷入侵齐国,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后来他翻然悔悟,下定决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当时周朝皇室势力十分薄弱,诸侯大臣都不来朝拜。但是,齐王仍然坚持崇拜周王,这深深地影响了人民,赞扬了周王的德行。

齐王十分注重人才的识别和利用。有一次,齐国国王向大臣和地方**询问他们的成就。大臣们都称赞阿城医生,指责即墨医生。后来,齐王派人到两个地方视察,发现事实与大臣所说的相反,说明阿城大夫贿赂大臣,没有把阿城管理好。齐王怒不可遏,杀了阿城大夫,称赞了他的大臣。

即墨大夫对即墨管得很严,没有贿赂大臣,因此受到齐王的称赞。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齐王并没有受骗,而是以才智为宝。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齐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统治诸侯国。齐威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威王也因善于纳谏用贤、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我很佩服齐王。关心老百姓,积极培养人才,不徇私枉法,奖惩分明,理性果断,顾全大局,懂得大德的好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