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经济观后感”进行细致研究,以期深入探讨其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但请注意,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使用之前充分考虑自身情况。

影视作品有许多优秀之处,可以提升个人品味。好的电影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观后感是一种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过程,通过回顾自己观影的经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经济观后感【篇1】

读郎咸平《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有感

资产管理部--蔡杨

这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发展路线图的著作。在书中,作者以**“全面深化改革”成功为前提,**了新常态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将远远超过邓小平“南方讲话”。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就是透过改革,逐步使中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不单纯是经济制度问题,更是国家治理社会的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因为市场的本性就是自由、平等、公平、竞争和博弈合作。

中国经济已开始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市质是通过改革逐步使我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过去一直是市场的主体,而不是市场活动的裁判者和监管者。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破除阻碍建立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旧体制。 在书中,作者从国企垄断、权力腐败、金融垄断、政策楼市、土地财政、**监管失责等方面,说明**在市场方面越位和缺位的灾难性后果,说明了一个由**操控的市场不是一个好市场。

我很同意作者的观点,而我认为要想治理一个完善且具有新形态的中国经济就必须从**入手,真正的做到“简政放权”“公布权利清单”等一系列治理体系出台,从而让**的精力真正放在建立一个没有垄断的公平竞争的“有效市场”。“**行为公司化”是所有的经济旧制度、旧常态革除不去的根本原因。由于**不愿退出市场,这是一种旧制度,**只能用调控和投资的手段,而不能用改革来应对经济困难。

这两种另类的改革手段反过来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直接参与市场的地位。这种循环造成了今天的经济困境。 我们新一届**已经认识到了上述问题,所以在2014年连出三记重拳,以政策、法律、法规的形式,拟定**与市场的边界。作者认为,“43号文件”将成为拟定**与市场关系的里程碑性文件。

新常态的目标是使我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法治经济国家,实现国民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常态看似是一场经济改革,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真正的刀枪不入的政治体制改革。而目前前所未有的“打老虎”、“拍苍蝇”的高压反腐,为打破垄断利益集团的改革攻坚战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保障。

作者指出,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关键在于在国内国际市场为企业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和格局。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如何转型升级。在2014年,已经看到新一届**在国际经贸关系方面的大手笔布局,开创了主动布局、创制规则的局面。

新常态是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顶层设计。对于拥有5000年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文明中国来说,融入世界格局最困难的不是经济,而是文化和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包容性的特点,也是我国文化和价值观融入世界格局的活力所在。只有文化和价值观融入世界,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完全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郎咸平先生一直为国家社会经济的改革鼓与呼,积极为**和相关部门建言献策。这是一本提高我们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好书。可以说,这本书涉及了当前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得有理有据,简明扼要,透彻透彻。透过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本质。

经济观后感【篇2】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断层线》的作者是拉古拉迈拉詹, 作为国际货币**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拉詹在2007年就对全球顶级银行家发出严正警告:金融市场即将步入厄运。可惜的是,这个警告导致的唯一结果是,拉詹被命名为“厄运预言博士”——他成了金融界的笑柄。

但事实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确实爆发了。2010年5月,拉詹把自己的预言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断层线》,顿时风靡全球。试想一下,如果在拉詹发出警告之时,世人并非将其作为笑谈而是相信其所发现的潜在的经济危机,**、企业、私人都积极面对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来化解危机,愈合断层线,那2008年世界经济又会是怎样的面貌呢?

公司2012年台历三月的宣传页上印的“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似乎就是对此事作的一个反思。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字面意思是天还未下雨,应先修好屋舍门窗;人还未口渴,应先挖井做好准备。实质是比喻凡事要预先做好准备,才能有备无患。说起来,好像是大道理,其实却是最简单的道理,不管是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这都是最朴素的生存智慧。

就个人而言,做事情不能急来抱佛脚,一定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那些不顺心事,倒霉事,常会不期而至,挡都挡不住,且一来就是一串;而那些好事,美事,幸运事,常让人望穿秋水,请都请不来,偶尔光顾,也是转瞬即逝。所以,要活得从容不迫,须对那些不如意事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做到有备无患;而对那些升官发财名利双收的好事,就不必瞎费心思,想也多是白想。好事不必做准备,来了就来了,最多是个喜出望外,享用谁还不会;可对坏事若无思想准备,一旦突如其来,就会打个措手不及,天塌地陷。

因而,还是两句老话:向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争取。再外加上一副名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就企业而言,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当风险降临到企业身上时,完全消除风险是不现实的。降低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做些准备,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要提前考虑如何加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如何化解财务风险,这才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目前,公司对试点业务部门的财务事项采用流程管理和监控,这也是基于风险控制的目的。

只有实现预算的事前过程管理、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才能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使业务部门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

就国家而言,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以前人们对灾害的关注不够。他们认为,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无能为力,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是正常的。但自从南方冻雨雪, 到四川大**, 我们这个民族的忧患意识, 逐渐的从人们的内心提高起来,国家适时地设立了“防灾减灾日”,并且开展了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宣传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使大家意识到了减灾不等同于救灾,而是一个包括备灾、救灾救济和灾后重建在内的系统工程,从国家到普通老百姓,大家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普遍重视了。我相信如果再发生一次自然灾害,人们不会象以前那样无助。

读完《断层线》,感想颇多,以上仅是其中的一个小感想,**一下,与大家分享。

经济观后感【篇3】

——赏析

斯蒂芬·泽夫是莱斯大学的会计教授。2002年8月15日,泽夫教授成为会计名人堂第70位获奖者。本文于1978年发表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主办的《journal of accountancy》的12月刊上,被认为是经济后果学说的开山之作。

泽夫将“经济后果”定义为:指会计报告对企业、**、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关于经济后果,william r.scott有另一个定义,即:

无论有效**市场理论的含义是什么,会计政策的选择都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研究发现,zeff对经济后果的定义扩大了受会计政策影响的第三方的范围,包括**、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由于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计算,因此也会影响到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税务部门甚至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因而泽夫的定义更具现实意义,广为后来的研究者接受。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时代背景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第三方力量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但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出现,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起会计界的重视。因此,经济后果研究的兴起有着深刻的背景。

第一**第三方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角色转变。首先,利益相关方在40年代和50年代就已经表现出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心,只是这种关心还不够强烈。原因可能是,首先,当时的标准指定机构对国会负责的中国证监会负责,所以它拥有**的权力。

第二,在制定会计政策时,主导理论是信息中立。假设会计政策的作用是中性的,决策者只关心如何传递公正客观的财务信息。受此思想影响,当时的第三方也可能认为会计政策的制定应该是中性的。其三,当时的经济发展使得会计政策的效果相差不大,第三方也没有试图改变足够的权力。

本文中,泽夫给出了一份经理们对经济后果的三类意见:(1)在传统会计模型中,经理真正关心的是公正的和“理论上正确的”会计计量;(2)在传统会计模型中,经理实际寻求的是从公布报告内容的经济后果中扩大自己的利益;(3)与经理自身利益相关的经济后果。20世纪70年代以前,管理者和其它利益集团主要持有第二种观点,即在现有框架下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没有想到要突破现有的会计决策模式。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第三人的思想越来越倾向于前段的第三人思想(积极极参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为自身利益着想)。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会计准则对企业和其它利益集团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三方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权力也越来越强。20世纪60年代,资本市场竞争激烈,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因此,盈余数据等会计报表数据开始被管理者和投资者视为管理战略和战略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逐渐增加。

其次,**开始影响会计政策的制定,将会计数据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第三,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坚持认为该制度应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后果负责,这一思想延伸到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受此影响,第三方将认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应为其经济后果负责。

因此,第三人越来越重视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并开始尝试通过行为进行干预。尽管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由国会间接授权,但美国**是各种利益集团的**游说,这给了第三方,特别是强大的财团,介入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机会。从1968年到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成为联邦**委员会、司法部和财团之间政治斗争的棋子,被迫放弃原则地位。

此外,他们还通过诉讼改变了会计准则(例如,1958年,三家电力公司成功地将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外的递延所得税抵免账户列入中国证监会名单)。由于一系列的第三方事件影响着会计决策的成功,外部集团意识到会计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更多地采用了前文提到的第三种观点。第三方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干预往往是直接的。

然后再讨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化。直到20世纪70年代,关于经济后果的研究才在会计界出现,但从60年代开始,第三方参与问题就得到了准则制定机构的认可。最初,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会计原则委员会(apb)。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apb开始更广泛地分发征求意见稿和附属委员会的报告,加强与第三方的沟通。从1958年到1971年,甚至举行了联合研讨会和正式的公开听证会。实际上,apb在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处理与第三方的关系,但是,其始终未能处理好与利益攸关方关系,因此导致了它的解体,以及1973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建立。

apb未能处理好与第三方力量之间的关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从泽夫总结的经济后果学说最终成为独立政策观的原因中可以抽出一下几点:(1)会计问题的讨论的复杂性。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公司业绩的披露,以及外部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也会影响到经理的激励性报酬计划。

(2)会计问题影响的重大性。它们将影响外汇价值的波动、国内通货膨胀和相对**的变化。(3)实行的程序改革不充分,仅通过程序性的修补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突出的新问题的。

虽然泽夫认为fasb采取的程序性措施对于完善解决第三方介入问题依然不够,但它毕竟也没有走上apb解散的老路。它相对于apb的进步之处有以下几点:(1)fasb不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下属,而隶属于财务会计**会,该**会是一个独立实体,因此,它在与第三方打交道时会更加自由。

(2)将财务经理协会纳入财务会计**会。这样,fasb与第三方,尤其是经理的交流就会更加方便,沟通更加通畅。(3)在旨在加深与利益相关方联系的程序性措施上,fasb也比apb更加详细。

(4)任命了由利益相关方代表组成的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为fasb的咨询机构,因此,第三方发出的声音会更大、更受重视。(5)fasb本身的委员来自会计实务界、大学、公司和**,代表了多方的利益,所以,能对第三方关心的问题迅速做出回应。

然而,虽然fasb应该充分考虑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而且采用了很多措施来加强与第三方力量的沟通,第三方的话语权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作为一个准则制定机构,会计原则以及信息的公允披露仍然应该作为其基本原则之一。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尽量中立的会计政策与其经济后果间平衡。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研究经济后果的文献比较少,而且开始的时间比较晚。比较著名的文献有王跃堂的《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2000)、刘小年和吴联生的《会计规则的制定目标:信息中立还是经济后果》(2004)、黄世忠等人的《企业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分析——兼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计量属性的整合》(2004)。

而且,我国经济有与我国特殊国情相应的特殊性,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相应制度等规范并不成熟,因此,在研究我国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时应该加强对我国会计和经济情况的调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具体研究。

经济观后感【篇4】

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国富国穷》读后感

姜吉思“像生活一样,大自然是不平等的,有自己的偏好;进一步说,这种不平等是难以消除的。”诚然,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自人类形成之日起,便已是固定了的。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力量是很小的,特别是在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

而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社会地理环境亦是千差万别,这一差别在当今社会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程度中仍可窥见几分。或者可以这样说,现代的国家强弱是与其所处地理环境以及由自然环境所造就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这一点正是对应了书中所说“从产值和人均收入来看,富国位于温带,特别是北半球温带;穷国则位于热带和**带。

”众所周知,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洲,造就其现状的有地理和历史两方面的原因。尽管现在许多人认为非洲的贫困是压迫和剥削的历史因素造成的,但这只是一种主观乐观的态度。究其根源,其悲惨的历史经验和贫困的现状,都离不开其恶劣的地理环境,甚至离不开非洲恶劣的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后续连锁反应。

大自然对非洲无情。热带高温暴雨频繁,洪涝灾害严重,地表土壤被冲刷,土壤养分在高温下迅速分解;。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土地和劳动者遭受严重破坏,最重农作物产量极低。而粮食问题一方面会使当地居民开垦新的土地,土地在之前所述的因素的影响下土壤大量流失、营养物质被分解;另一方面劳动者身体未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又会进一步降低劳动者的质量,从而引发新一轮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下去,便不难理解现在的非洲何以是如此面貌。

而情况在欧洲却是截然相反,如果说大自然对非洲是极为刻薄的,那么与之相隔不远的欧洲可以说是得到了自然的偏爱,说是上帝的宠儿也不为过。欧洲地处温带,气温宜人,四季降水相对均匀。此外,墨西哥湾平坦的地形和暖流可以将水汽带入内陆,使其冬季不会太冷,夏季不会太热。

充沛的降水使这块大陆的水草肥沃,牛羊强壮。人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得到了充分的提供,加上病虫害少,在农业基础上欧洲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成功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个或者说是一代代优质的劳动者。这些优质的劳动者又重新投入到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中,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后,又有更多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生产领域中,如此良性循环,便是近现代欧洲繁荣富强背后的原因。

对于欧洲和非洲有很大不同,有人认为自然原因只是一个方面,也是政治和文化原因。不可置否的是,这种观点确实有其依据的。虽然非洲气候极其恶劣,但这个大陆不仅被称为热带大陆,而且矿产资源丰富,有许多热带特有的经济作物。

如果我们好好利用它,非洲将永远不是现在的土地。但从非洲的经济水平和现有的科技条件来看,即使拥有这些独特的资源,也很难更好地利用,更谈不上最大限度地利用。正如欧洲的优势和财富一样,非洲的劣势也在日积月累。

恶劣的气候使非洲人更难生存,这导致他们的生活条件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生存是他们的首要追求。他们不会认为,作为一个自然人,我需要争取政治权力和重视我的社会地位。即便想到,也不会有大规模的人有多余的精力和能力去联合起来,向欧洲古代先贤一样在社会上倡导大规模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更遑论向欧洲的革命那样去进行斗争。

因而非洲的政治组织与社会形态的更替并没有赶上时代的大潮,贫穷落后但资源丰富的非洲无疑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殖民的好地方,懵懂无知的廉价非洲劳动者自然而然成为了资本家进行血腥的三角**的首选对象。被殖民过后的非洲,不变的是其炎热高温的气候,变了的是这个大陆上的国家距离“国富国强”更远了。落后的社会形态以及落后的思想文化在这之后的百余年里与残忍的大自然一道“齐心协力”地束缚着非洲的发展,更是如同恶魔一般消耗着非洲大陆的可能的发展潜力。

但从根源上看,政治思想因素都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也可以说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这些对非洲的影响是持续的、不可估量的,甚至难以消除。

自然地理环境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尽管它除了残酷之外还给了非洲一些补偿,但很难弥补。而这些另一方面有告诫我们,我们不被允许以世界主宰的地位自居,带着我们的乐观主义倾向忽略或者蔑视自然的作用,应当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并且学会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同时学会利用自然规律来发展经济。

经济观后感【篇5】

内容简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市场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等的有关内容,初步建立系统的节约型经济的基本含义、基本内容的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节约型经济的实现途径这一现实问题。在理论上,这将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工作。《中国节约型经济的一般理论与实现途径研究》分为上下丽篇。上篇为节约型经济的一般理论,下篇为节约型经济的实现途径。

中国节约型经济的一般理论与实现途径研究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节约型经济”在当前的经济学理论界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比较权威的概念)。我们对“节约型经济”的理解是根据“节约型社会”概念进行理论提炼得出的。“节约型社会”的权威概念为:“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外还没有“节约型经济”的正式提法。但是,“节约型经济”的理论观点在国外的诸多经济增长理论中都有所涉及。本书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市场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等的有关内容,初步建立起系统的节约型经济的基本含义、基本内容的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节约型经济的实现途径这一现实问题。在理论上,这将是一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研究工作。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为中国节约型经济的理论体系的早日完善,提出突破中国当前的资源约束问题的指导性对策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中国节约型经济的一般理论与实现途径研究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在《国富论》一书里,斯密多次论及以财富积累和利润为人生目的的经济人:“引导储蓄的原则是想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愿望,这种愿望尽管一般说来冷静而毫不冲动,它却同我们与生俱来,而直到我们走入坟墓也绝不离开我们……因此,尽管花费的原则在某些时候几乎能支配所有人,或能在所有时候都能支配一部分人,但从人类生活全过程的平均水平来看,节俭的原则似乎不仅支配着人类的大部分,而且极大地支配着他们。”从斯密的论述里可以看到,节俭本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但此种努力至死不休。由此看人生,真可谓“人为财死”。马克思是对节约本质分析得最为深刻的思想家。为积累而积累的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马克思所着力刻画的:“积累,积累!这就是摩西和预言者!工业提供为储蓄所积累的材料!因此,储蓄,储蓄!即把最大可能的剩余价值部分转化为资本!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马克思认为,这种为积累而积累的节约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竞争的压力和资本家阶级追求利润的内在冲动。因为马克思指出,资本家阶级的这种为积累而积累的行动并不排除资本家阶级的个人消费;恰恰相反,积累会促进资本家阶级的消费。

经济观后感【篇6】

《生活中的经济学》讲述的是茅先生当年留学美国时,发现美国市场经济下一些值得学习和研究的经济现象:例如美国人为什么喜欢搬家,美国最大的赌博城市,美国人的存钱方式等。向我们展示简单易懂的生活片段,潜移默化地灌输经济思想,让我们用经济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系统。

在微观经济学中,例举了美国一直以来的一些现象。根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据,美国每年约有17%的人搬回家。搬家的人中有约 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

这个比率从 70 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对比之下,中国人跨市镇流动比车远远低于美国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者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变动。

新能源的发展、产业重心的转变、经济实力的增强都促进了人们就业的变化,而选择职业的灵活性使美国经济具有适应性,这往往伴随着生活场所的迁移。因此凡是经济繁荣的地方,招聘的广告比较多,从外地迁入的人口也较多,因而住房的需求也比较活跃。此外,在美国没有搬家限制,没有账户限制,不需要向任何人或机构报告,不需要获得任何人的批准就可以搬家,甚至不需要向**报告。

搬家也很方便。有专门的搬家公司。有些人负责在这个城市搬家,而另一些人则负责搬家。

在**政策的鼓励下,居民们更喜欢买房而不是租房。这证明,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容易调整,但也会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人口流动就会受阻。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

另一个现象是,美国企业普遍以高效率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著称,但邮政服务是例外。原因是:一是缺乏竞争;二是国家补贴的流失,员工端着铁饭碗,这很可能造成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差。在这方面,这与中国的现象非常一致,只是中国更加公开地暴露了这种气氛。

但两者有区别。我国的邮箱很窄,较厚的信常常误投。在美国,邮箱可以装一个小包裹,这样就减少了去邮局的居民人数。并且美国成立了多家私人邮局,这是在惜时如金的美国人的呼声中成立的。私人邮局的效率很高,服务比**邮局好得多,但收费很高,大约是普通邮局的10倍。

我们常有一种习惯信念:只要企业是**办的,多赚一些钱也无妨,因为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不许私营业垄断是天经地义的,不许**企业赚钱则有悖于公益。

然而,严格的经济分析表明,即使赚来的钱被用于人民,垄断仍然会降低社会和经济效益。因为将**企业以低效率赚的钱用之于民,还不如取消垄断,发挥竞争使百姓得到的好处来得大。百姓在竞争中获益,而**和私企也通过薄利多销得以发展壮大。

宏观经济学的章节中讲述了美国人是如何存钱的。别看美国很富裕,人民的工资高,其实美国人的储蓄率很低,是世界各大国中最低的。人们之所以从事储蓄,其动机有二。

一是防止老年和意外,防止美国失业;二是赢利。虽然超过80%的美国家庭都在银行存钱,但这并不是为老年人储蓄的唯一方式,甚至不是主要方式。买房子才是他们的主要的手段。

大多数美国人从结婚成家后就开始攒钱买房。他们中有一半人贷款,30年后还清。买房作为一种储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既省钱又省房,一举两得。而且房子是不动产,不像钞票、股票等证券只是一张纸,所以买不动产比较安全。

然而买黄金也是一种储蓄手段。黄金在美国自由交易,对非商业进出口海关没有限制。这种流通自由使黄金成为一种灵活、方便和可靠的储蓄手段。此外,为了获得香港的巨大利益,企业投资和金融投机也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风险大,人们选择这两种方法不会被用来养老,更愿意产生利润。因此,储蓄有两个目的,不同的储蓄方式有不同的目的。如果储蓄是以投资的形式进行的,那么承担风险的利润可能会更大。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经济体制。人类对是非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看法。例如,杀人和偷窃是坏事,慈善是好事。但是集中到某些细节上,例如在经济体制中的是非观,各个民族就有各自的特点了。

书中给我深刻印象的区别就是对于“拾金不昧”的看法。作者去休斯顿开会。由于天气炎热,他来到一家小杂货店买饮料。突然,他看见地上有一张5美元的钞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作者很自然地拾起来交给掌柜的。

可是掌柜的拒绝接受,他回答作者:谁拾到归谁所有。再次,在哈佛大学的一间教室里,笔者看到桌上还留着一支精致的钢笔,这支笔一定是上一节课的学生忘记的。

新进来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同学随手就将这支笔插进了衬衫口袋,继而他忽然想起什么,又将这支笔拿出来欣赏了一番,并用它往笔记本上做记录。其神态之自若,绝不像做了什么不应该做而需要隐瞒他人的事。而与此同时,一个售货员因为少找了顾客30元钱,而花了80元钱登报纸寻找顾客,这种在中国会受到大加赞赏的行为却受到了美国人的批评。

在他们看来,道德的原则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照顾他人的利益。如果社会最终得不到好处,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对自己不利。这正是道德上也不值得称颂的事。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与传统观念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区别。

这种不同主要是突出全社会的利益。诚实与守信能给市场经济带来整体利益。

以上的这些例子仅仅是极少数的几个,书中的很多例子我还是无法深刻理解,所以摘选了几个比较有趣而浅显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美国的许多政策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经济观后感【篇7】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简述凯恩斯

凯恩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凯恩斯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认为保护主义于国内经济繁荣和就业增长无关。 20 年代的失业使他觉得自由经济并非完全能够自我调节,自由放任也不足以带来经济的复兴,但他的这种脱离仍非常有限,其对经济的分析及其政策主张仍是以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强调**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2、《通论》的历史背景

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此时,资本主义国家只有两种选择:1。转变生产力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关系。

2、局部改变生产力关系,过渡为法西斯主义。但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意完全改变生产力关系,也不愿意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3、《通论》内的经济学理论

(1)有效需求和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的,他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指出现实经济生活中不仅存在着“自愿失业”、“摩擦失业”,而且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

这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是通常存在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所谓“有效需求”,按凯恩斯的解释,就是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即“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点之值”。就业总量由总需求决定,失业是总需求不足造成的。

(2)三大心理规律:

第一,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二,资本边际效率定律资本家的预期利润率,即预期收入与供给的比率。

第三,灵活偏好规律。弹性偏好是人们在不同利率水平下持有货币的不同需求,因为人们手中的货币更加灵活。

(3)乘数原理:凯恩斯在消费倾向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乘数原理,乘数原理的经济含义可以归结为,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总量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变动本身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变动的倍数。

比如,初期投资1000万元,边际消费倾向为2/3。通过一系列衍生购买流程,总收入将增加两倍,产生3000万元的效果。

(4) 工资与**理论:凯恩斯的**理论主要分析总需求变化与**水平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即货币数量的增加不能直接影响**。货币数量的增加首先是降低利息率。

随着利率的降低,利润率增加。因此,企业投资扩大,投资品需求增加,国民收入随之增加。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对消费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一旦涉及到劳动力供给不足,我们就不应该增加货币数量,否则会造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5)危机理论:危机发生在繁荣后期,按凯恩斯的解释,是由于人们对资本物的未来作了过分乐观的估计,甚至资本物逐渐增加,生产成本逐步提高,利息率上升,也不能阻止投资的增加。当失望来临时,人们突然对未来的收益失去信心,他们灵活的偏好大大增加,利率**。

资本边际效率崩溃加上利息率**,会使投资量减退得异常厉害。投资下降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总收入和总就业的大幅度降低。

4、超越凯恩斯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有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三个命题上保持一致。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并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认真对待各学派对原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进行深刻地反省,同时吸收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的概念、论点,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

5、总结

如果把古典经济市场比作一艘船,凯恩斯主义就是这艘船的锚。锚的尺寸应根据两个因素确定:周围环境和船的尺寸。

6、课后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被应用于产能过剩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他鼓励无用的投资。而凯恩斯主义并不合适现在的中国。中国本身生产力还未得到完善的发展。

继续用船的比喻,那么中国只是一艘中型的船,而现在用的是巨型船的锚,这样反而会被这个锚影响。根据凯恩斯的危机理论,凯恩斯主张国家适度干预。他认为,经济最好永远处于半繁荣状态,因此通过凯恩斯主义实现繁荣是不可行的。

总之,凯恩斯主义不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

经济观后感【篇8】

田国强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从目前普遍存在的针对经济学的误解和批判的现象入手,**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系统的论证了人们对现代经济学的混乱的认识根源就在于没有理解清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提出问题、介绍理论研究进展、具体分析、总结和陈述。

写作目的是帮助读者澄清对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一些误解,理解现代经济学最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并指出人们的种种错误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不到位引起的,所以加强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的认识非常的重要。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经济学因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总是容易引发人们的兴趣,但是经济学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学科之一,因为经济学不仅存在着庞大的理论体系和流派,许多理论似乎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其中不少理论还用到了高深的数学,这些让不少人感到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难以把握,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误解或畏惧,一些人只是从个别的经济学的结论或模型出发,就要么认为经济学自相矛盾,没有共同的地方,要么认为经济学原理社会现实,难以指导经济发展,甚至质疑现代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性,对现代经济学大肆进行批判,并宣称要创造出自己的经济学。这些存在的现象对很多的人产生了很大的误导。作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有理解清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理论研究进展

简要介绍了我国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说明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章的写作目的,作者的文章与现有理论的区别,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经过60年的蓬勃发展,它已成为一门规模宏大、分支众多、体系严密、模式严谨的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人们也经常会困扰于经济学家的各种争论之中,困惑为什么同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也相同,怎么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甚至相互抵触的结论呢?

根结就在于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科学,它包括以下五个步骤组成:(1) 界定经济环境;(2) 设定行为假设,(3) 给出制度安排;(4) 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它有助于人们正确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行为、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种经济问题。

经济学家在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描绘经济环境,用以把不必要的因素从研究的干扰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抽象理解的理论层面。然后,提出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假设,描述经济参与者参与经济活动的心理和动机。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然后经济学家会给出制度安排,即整个模型的博弈规则。不同的博弈规则会导致不同的激励反应和不同的权衡,这可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确定给定的经济环境、经济制度安排等约束条件后,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并在众多可行的结果中进行权衡选择。最后,经济学家会对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估比较,以确定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或改进的帕累托最优,从而进一步对经济制度安排给出评价,并将理论与现实进行比较,能否给出正确**,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最后,对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作出优劣的结论,从而判断是否能给出改进办法。(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负竞争可以用经济模型理论很好地解释)

思考一个问题,特别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样很容易一头扎进去,迷失了方向,靠线性思维是基本上很难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因为情况实在太复杂了,所以人们发明了很多的方法以支撑我们的思维,像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经济学的模型理论,特别是经济学的模型理论,为我们的思维搭建了框架,支撑我们的思维,使得我们能够在这样一个有凭借的环境下去认真的考察,而不会因为情况太复杂而无处着手。通过刻画经济环境、做出人性假设可以帮助我们塑造一个外在的环境,这个外在的环境因问题的不同而变,(既可以是非常的宏观,也可以使相对微观的)这就使得我们可以排除掉不必要的外在干扰,构建之于问题相关的环境,这是我们的第一步工作。

然后,在这个我们已经确定了好的理论环境,(当然我们是要尽可能接近所要研究的现实环境),嵌入制度(游戏规则),也就是注入人们运行规则,让人们在这样一个构筑好的环境中去运作,(当然,这里会设计到很多的数学的模型和逻辑推导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最大可能通过逻辑推导和抽象认识,在逻辑层面揭示看到可能会发生后果,从而使我们摆脱线性思维的限制,能够在广阔的境界内认识世界。然后进行均衡选择,从所有可能的情况中选择对我们最有利的情况,这样的结果的结论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和结构逻辑推导的基础上的。最后对结论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否有改进的余地,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指导。

我们说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他的严谨正体现于此,因为不同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才需要发展出不同的经济理论模型和经济制度安排,前提变了,环境变了,结论自然就要相应的变,很少有在各种情况下都成立的结论,否则就不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所以,对于不同的国家、地域和经济单位就需要因构建不同外在的经济环境、人性假设和游戏规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从逻辑层面反映现实,便于我们做出最可靠的理论研究,而且即使是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因为对所在的经济环境的理解和刻画的不同,对制度设计的理解不同,也可能构建出不同的模型,最终得到不同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有经济学家在同一问题上陷入争论的原因,这极有可能使人感到困惑,从而质疑现代经济学的可靠性。我们应该始终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在具体的理论方面,不同的经济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它们始终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采用了一致的理论分析框架,正是由于这个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赋予了经济学以生命,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一整套的规范和严密的逻辑推导,得出对经济问题的结论,而不是将答案固定化,这正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典型的例子有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新制度学派。事实上,这些学派之间的对立并没有非经济学家或**那么强烈,它们有许多共同点:

基本分析框架相同、研究方法相同及对象相同,它们都相信市场制度,相信从经济运作的长期或总的趋势来说,都会趋向最优的市场均衡,这些理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刻画经济环境时的差异所造成的,特别是对经济系统的冲击或干扰是来自需求方面还是供给方面、关于经济波动的信息是充分的还是不充分的,以及对干扰的时间效应是滞后还是瞬间的等诸多假设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因而,要批评现代经济学中某个理论,就需要指出理论中所刻画的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假设中哪些地方不合实际,模型设置中有哪些地方不甚合理,所实施的经济机制或经济制度安排存在什么问题,逻辑推理又有什么问题。即使如此,这样的批评也不能导致对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否定,至多只是需要修正对制度环境的刻画和行为假设条件的设定以及理论模型的设置,但是仍然可以使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得出新的合理结果或经济理论。

(二)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 ,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制定安排的优劣度量标尺。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它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过渡作用,能够让人们先抽象的看到事务的本质,从简单的东西开始,它可能最开始是一种逻辑抽象,与现实相聚甚远,但也确实最深刻的,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为我们搭建了理论研究的平台,然后我们再逐步的进行跨越,以此平台为基,而不是从底座开始,这样做极大的解放我们的思维。

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标准消费者理论正是基于这种研究方法。一般来说,个人的平衡选择不仅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还取决于他人的选择。为了研究清楚个人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个人选择在不受他人影响时是如何作出决策的,假定消费者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并且每个人的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己的选择,于是消费者的决策就是在给定**参数和收入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从而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

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制度安排假设及没有消费外在性假设,可使得我们先考虑最简单的个人选择问题,而先不需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的影响。这种将问题简化或理想化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平台。

《明朝那些事》上,当年明月曾经以王振统兵的例子来说明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先用两个人打架来研究,然后再扩大到十个人,接着是1000人对打,然后是10万人,100万的对抗,论证了战争并不是人带的越多胜算就更大,人数越多,带来的麻烦和问题也就越多,需要的战争协同也将实现几何级的增长,任何一个小的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如果主帅缺乏统兵能力,有可能造成带的越多,越不占优势。两个人打架虽然与战争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是却也表明了战争最本质的东西,通过研究可以使我们在这个最原始的简单抽象的基础上,开展更深的分析,也许1000人更能说明问题,通过仔细研究1000人如何作战,对以后研究10万人的战争提供了理论研究平台,使研究者可以从1000人开始思考,而不是上去就是研究10万人的战争,这就是理论平台的价值。

参照系指理想状态下的标准经济模型,其结果是理想的。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现实经济体系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这样一个参考框架,它主要论证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最优性,并认为这将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将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人们可以研究一般均衡理论中假设不成立(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具有外部性,不规范经济环境等) 通过与完全竞争市场这一理想制度安排相比较,人们就可以知道一个经济制度安排在资源配置和信息利用的效率方面的好坏,以及现实当中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与理想的状态相差多远,并且提供相应的经济政策。尽管作为参照系的经济理论可能有许多与现实不符的假设,但它们作为进一步分系的参照系是非常有用的。树立经济学的参照系,与树立生活中的榜样一样重要。它们是建立评价理论模型和认识现实的尺度。

这些参照系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的准确描述。

(三)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的现实意义

掌握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人们就不会被那些抽象的模型和高等数学所迷惑,也不会被它们所迷惑。因为无论一个经济理论运用的数学有多深、公式有多少、经济模型有多复杂,它基本上都采用了上述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只要牢牢把握这条核心路线,人们就不会轻易迷失方向和焦点。

可以暂时将那些技术性的、一时无法理解的具体细节搁置一旁,先弄请理论框架和具体结论,再弄懂那些具体细节。另外,经常有人对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其实这些人的大多数议论都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上,有的甚至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这些言论很有可能会产生误导,使人们迷失了正确的方向,一旦掌握了这些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就不太容易被误导,从而不会影响自己对现代经济学的正常学习。

第四部分,结论陈述

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对整篇的文章进行了总结,简要回顾了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内容和作用,并指出了了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部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对我们未来更好的理解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非常有帮助,可以使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学生不受错误思想的误导。同时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学***学思维框架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我们从事经济学的学***究,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

经济观后感【篇9】

今天有幸读了科斯的《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科斯提出了经济学家们不应该把灯塔作为只能由**提供服务的例子的结论。在以前,经济学家们通常以灯塔为必须由**提供而不是由私人企业提供的物品的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的经济功能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企业家不可能对灯塔服务的所有过往船只收费,也不可能盈利,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投资灯塔,只能由**控制。

可科斯却就这个小小的灯塔提出了质疑。

文章开头引述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等著名经济学家的话说,灯塔只能由**服务,即公共物品。他们这样认为的主要原因是灯塔照明和方向引导的特殊性。私人无法控制收费,所以只能通过**来解决问题。**主要从税收中拨款提供这项服务,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科斯在分析英国灯塔系统后发现,灯塔不需要由**来管理,在英国历史上,许多灯塔都是由私人或企业建造和管理的。时至今日,英国灯塔不归英国**管理,而是由三个非自治机构共同拥有和管理。因此,他直接推翻了灯塔只能作为公共物品,也可以作为私人物品存在的观点。

私营部门通过向港口居民而不是船只收费来解决问题。

首先,上述提到了两个名词“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

公共品的供给理论则指出,由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存在,会出现“搭便车”等无效率现象,因而公共品的供给不能依赖私人市场,只能由公共部门提供。而私人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所谓竞争力,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

所谓排他性,是指产品一经生产,只能有偿使用。

在本文中,灯塔的传统意义正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公共物品。在英国灯塔系统的演进过程中,一度由**运营,但发现灯塔的损坏率大大增加,维修费用增加,使得资源趋于低效。这体现了了**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

事实上,既然收费问题已经解决了,私人灯塔系统也可以实现,为什么不这样做,大大提高效率呢?在**监督下的私人经营,不仅解决了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经营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问题。

这警示我们:判定某种物品为公共品必须慎重。更具体地说,萨缪尔森以灯塔为例的错误在于其对灯塔非排他性的人以认定,导致了灯塔作为公共物品的认定不当。

而为什么就这么明显的事实他们却没有想到,而是武断地由其灯光无法完全收费的原因判其为公共品?这只是一片盲叶,也间接告诉我们,要从现实出发,反复验证真理。

经济观后感【篇10】

只要识字,就能读懂!让你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和思考。一本适合中国人思维和阅读习惯的经济通俗书。

没有公式、模型,却非常准确深刻。用中国人喜欢听和看的方式讲述原始经济学。涵盖了经济学的完整框架,一本在手就能精通。

终结经济学通俗读物的战国时代。它涵盖了经济学的完整框架,使你能够掌握经济学的体系,运用你所学的知识,使你能够更愉快地学习经济学!了解经济学,可以让人更快乐!

如果你还站在经济学之外,她会让你轻松愉快地进入经济学界。如果你对经济学稍有了解,她会让你敞开心扉,热爱它,更深入地了解经济学。如果你已经有经济学基础,她同样会让你受益匪浅,相见恨晚,并拍案叫绝。

这是一本能够带来思想快乐和阅读快乐的经济学通俗读物。对比起《人人都爱经济学》,这本《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的框架更完整,也有更多的热点问题,让读者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经济学的全貌。本书的框架严谨,体系完整,而文字却非常通俗易懂,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公式和模型,作者用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经济学的深刻原理与特有思维方式,行文如行云流水,引人入胜,读起来像**一样精彩有趣,令人爱不释手,即使完全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也能很顺畅地读懂,使读者既有知识上的莫大收获,又有非常的阅读享受。

经济学还可以这么写,太有趣了!

推荐评级:四颗星

经济观后感【篇11】

1、基本梳理

本文于1963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是有关于医疗保健和信息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本文对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卫生经济学在我国还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国内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少。

因此,我尝试的去理解这篇文章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文章基本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和语言,建立了医疗保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被视为卫生经济学的开山之作。阿罗认为,医疗市场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导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佣金**等问题。医疗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失灵。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和第二最优原理,他分析了医疗市场失灵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风险承担的不可销售性与信息的无法完全市场化导致了医疗保健市场偏离完全竞争状态

首先,本问题出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此之前的微观经济学过程中,我们对信息不对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网上查了一下,我们知道阿罗是第一个提出信息不对称概念的,他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

阿罗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患者较弱的信息获取能力导致其有较弱的判断力(2)医生既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3)患者即便获得了一些正确的信息,也不一定能够正确的解读(4)医疗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在先(5)错误选择的成本很高

本文首先对涉及到的基本理论进行讲述;第二部分“医疗保健市场的特征”对医疗市场的行为典型特征进行概括;第三部分“与确定条件下竞争性模型比较”将医疗市场行为与之经行了比较;第四部分“与不确定条件下理想竞争模型比较”将医疗市场行为和前提条件与不确定条件下理想竞争市场进行比较,并试图说明第二部分的哪些特征是偏离竞争性前提的结果:在确定性条件下,偏离表现在产品的不可销售性、供给规模递增、市场进入受限与产品差别定价等四方面;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偏离表现在针对所有可能风险的保险市场的缺失与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两方面。医疗保健市场失灵会产生低效率。

对此,阿罗指出,医疗保健市场最优状态没有实现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会认识到其与最优状态之间的偏离,非市场补偿性制度就会出现,促进医疗市场向最优转化,旨在纠正由市场失灵产生的低效率。

2、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事实上,本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给我们很多提示。除了制度原因外,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都非常有限的时代。

患者得不到应有的信息,因此导致了对于从医生意见的被动接受。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正确认是医学知识都是建立在学术和临床的双重积累之上的。想要单纯的通过信息渠道的理顺来达成知识的平行是不可能的。

但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手持移动设备的泛滥和优质信息源的出现,医疗信息不对称理论还会存在吗?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否会缩短甚至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医疗问题?

阿罗之所以在《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医疗的复杂性导致的大量不确定因素产生。而不确定因素造成了信息的有效价值降低。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中的不确定因素虽然在减少,但仍有很多。

由于疗效的不确定性,任何信息获取都可能的不到必然的结果。他认为,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源于普遍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疾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一旦病人生病服用**,**的效果也是不确定的。

这两方面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一系列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首先,医疗服务行业涉嫌**歧视。阿罗指出,如果医生发现自己总是有空闲时间,那么**的医疗服务可能会在光明或黑暗中下降;如果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满足需求,那么**的医疗服务肯定会上升。换句话说,医疗服务的**涉及到内隐和外显**固定的问题。当**名义上固定时,医生总是可以通过调节需求来增加收入。

这也是**竞争之所以不受欢迎的原因。其次,进入医疗行业受到许可证的限制,这必然会限制医疗服务的供给,增加医疗服务的成本。再者,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性,医疗服务只有在人们生病时才被重视,平时即便一个人再富裕,也不会太多的投入医疗保健中,而一旦生病时,即便明知被动也无法改变状况。

3、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在医改的讨论中,目前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化问题以及市场机制与**主导的关系。医疗卫生市场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殊结构特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纠正其对完全竞争状态的偏离。比如,财政补贴、慈善行为等非竞争行为可以用这种补偿制度来解释,医疗保障问题本质上就是这种适应性的表现。

这些市场适应行为有时会阻碍竞争,无助于提高效率。微观经济学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导致帕累托意义上的社会优化。因此,在医改的过程中套用“市场化”的思路不足为奇。

需要注意的是,理论所假定的完全市场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各种市场失灵可能需要其他社会组织的介入。

因此,卫生经济活动的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干预的,其公益性和福利性的根本性质不允许完全市场化运作。卫生事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既要发挥计划调节整体、宏观和长期性的调控优点,又要发挥市场调节决策快、效率高、重需求、讲竞争的特点,对涉及公共产品实行**负责、财政预算保证的政策,不收费或低收费;对高端奢侈的私人消费品**可放开,由市场调节。**主导并非不要市场,没有市场作用的**调控,势必回复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要求市场调节,也不是要弱化**的作用,没有**调控下的市场运行,趋利倾向将是以群众的健康利益为代价。

市场化和**引导两种机制并不矛盾。发挥主导或调节作用,促进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协调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医疗保障需求,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

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短期内出现大量非营利性医院的可能性不大,因此(1)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只能依靠**,即公立医院应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除了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外,对大量的非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如高端服务需求或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等,此类性质的医院具有赢利性质,完全可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凭借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使这类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要把本该由市场决定坚决还给市场,才能集中精力制定相关制度,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行业管理和疾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3)加强医政日常监督执法力度,广泛开展医政执法活动,反垄断、反倾销,监控服务**、防止**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取缔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卫生服务提供者,依法保护人群享有的正当健康权益,维护医疗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附:(1)道德风险案例

假设东南大学学生的自行车被盗率在10%左右,几个有商业头脑的学生已经投保了自行车保险,保险费为保险标的的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

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

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因此,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2)逆向选择案例

二手车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二手车市场,即旧车交易市场。照我们通常的想法,既是市场嘛,一边有卖车的,一边有买车的,大家公平交易,是不会出啥问题的。

比如,你这辆二手车使用的年头比较短,性能和质量还不错,就应该也能够卖一个好价钱。反之,性能和质量比较差,就应该也只能卖一个不好的价钱。是这样吗?

不是的。假如有一辆较好的二手车,准备进场交易。这车究竟质量怎样,性能如何?

应该说只有卖车人最清楚。但买车人就不同了。他从来没用过这辆车,车子质量究竟如何,他可以说是浑然不知。

怎么办呢?为了慎重起见,也为了防止风险,买车人必然要尽量杀价,本来值10万元的,他只出8万。卖车人呢,明知道我这车完全可以值10万的嘛,偏要我8万元出手,当然不干。

一个坚持要价,一个拼命杀价。僵持的结果,自然是谈不下来。最终,这辆好车只好退出市场,不卖了。

一辆辆好车,陆续退场,剩下的车质量越来越差。而车的质量越差,买车人就越要杀价。就这么着,经过卖车人与买车人一轮又一轮博弈,最终,二手车市场只能是一天天萎缩,甚至倒闭关门。

这就是事与愿违,也就是逆向选择。

经济观后感【篇12】

最近读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颇有感慨,此书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共同编写,1994年首次出版后,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十国文字,成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一个窗口。

本书共分10章,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编写:第

1、 为什么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后发展迅速

2、 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第

4、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举步维艰。其中,第2章至第6章主要解释第一个问题,第7章、第8章和第9章分别解释其余三个问题。第10章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绪论

通过对1980-1991年中国与东欧国家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数据的比较,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并通过讨论购买力平价法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巨大成就。作者归纳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1、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2、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伴随这个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转移,能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3、来自所谓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

通过与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比较,作者指出,1998年以后,中国可能再保持3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除上述三点外,笔者认为,提高制度效率的巨大潜力和大国的优势是另外两个因素。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1、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过热,受到瓶颈产业制约后便强制性抑制,以致形成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强度与频度在加大;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周期性的高通货膨胀;3、改革以来经济生活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企业存在着寻租行为。

第二章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中国领导人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带动工业化全过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的发展目标。选择重工业为重点的原因如下: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我们试图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工业化的更高阶段。

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西方对中国实行了政治和经济封锁。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其中重工业是关键。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

中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村人口。如果轻工业是优先发展的部门,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积累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但是,把重工业作为优先发展部门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动员能力之间存在着直接矛盾:1。重工业的建设周期远长于轻工业,重工业的资本密集度较高,资本**期很长。当时的中国资本稀缺。

2。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进口机械设备。我国外汇短缺,导致汇率高企,进一步增加了发展重工业的成本。三。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筹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配合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实行的政策:1、为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增长而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低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2、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而高估本国币值的低汇率政策;3、通过压低劳动投入成本和能源、原材料成本实现重工业高积累的低工资和能源、原材料低价政策;4、为与低劳动报酬相适应而实行农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服务的低价政策。

为了使资源能够配置到**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需要建立一套与以上政策环境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1、建立金融管理体制。降低银行利率使人们储蓄意愿下降。为了防止资本流入其他渠道,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垄断的金融业。

2、外贸外汇管理体制。外汇都必须以统一价格卖给国家银行。3、物资管理体制。

由于价格被人为压低,需求受到刺激。为保证重工业优先获得资源,国家对物资高度集中,按计划配给。4、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纷纷建立。农产品价格低迷,抑制了人民群众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为保障城镇居民生活,满足工业需要,必须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

在微观方面,剥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权,防止国有企业剩余的流失;促进低价收购政策的实施,增加低价农产品的数量,农业集团化的速度突然加快。

第三章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

接下来作者分析赶超战略的各种弊端。尽管改革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很高,但这种增长率是低效的。同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从未突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限。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

第一、产业结构扭曲。通过扭曲产品价格和要素的相对价格,可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建立相应的资源规划和配置体系,保证资源优先流向重工业部门。因此,制造业在生产结构中的比重特别高,服务业比重特别小,劳动力充裕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在制造业中,粗加工的比重特别高,精加工的比重特别小。这种过重的产业结构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给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弊端。第

二、微观经济效率低下。企业成本统一核算,利润全部上缴,与职工的收入和贡献无关,严重制约了职工的积极性。

产业结构偏离资源的比较优势,具有以下危害:1。抑制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我国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更多的优势,但在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阶段之外,重工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却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降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导致城市化水平降低。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远低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同时,产业集中在大城市,不需要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互补门,也不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结构小而全、大而全,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3、人民生活未能得到较大改善。

消费品行业发展不足,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消费品和食品长期短缺。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长期以来都是靠票供应的。

传统经济体制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三:1。计划分配导致的低效率。2。生产缺乏竞争。要独立发展国家产业体系,就需要保护国内产业,这使得保护部门缺乏创新能力。

3、劳动激励不足。在价格扭曲、缺乏竞争的情况下,企业的盈亏于经营无关。如果给予企业自主权,管理者和工人必然会侵蚀利润和资产。

因此必会取消企业的自主权,但此时,就不能根据工人的努力程度决定工资标准,就必然造成劳动力激励不足。

第四章比较优势战略

作者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由于经济规模太小而没有走赶超战略,而是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并非一开始就发展重化工业,而是实行次级进口替代的作法,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拓展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资源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的阶构或相对丰富度,一方面取决于该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另一方面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在较低的发展阶段上,资本通常是最为稀缺的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土地和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即农产品;伴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到一定水平,土地的相对稀缺性有所提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资本成为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应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一句话:一个国家能够充分发挥目前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优势将发生转移。在自由竞争经济中,企业会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需要不同与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包括:1、灵活有效的金融市场。

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可以自由浮动。当资本稀缺时,利率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这一条件下,企业倾向于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替代价格高昂的机器。当资本成为丰富的生产要素时,利率有下降趋势。

企业此时倾向于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和产品去替代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产品。2、灵活的外汇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汇率由国内对外汇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就一个发展水平低的经济体来说,高水平的外汇将是长期的均衡趋势,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用汇成本相应提高,可以抑制不适宜的进口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和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

3、充分竞争的劳动市场。劳动力可以在地区间和部门间自由流动,没有城乡的界限和歧视。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决定。

4、国土统一规划下的土地市场。土地应在所有者、试用者之间,以及不同生产性用土建自由流动,并在这一流动中形成土地的租金和价格。一般情况下,土地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稀缺,土地的相对价格上升。

5、充分竞争和发育的产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每一种投入品和消费品的价格都由其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并反过来影响市场上的供求。

第五章经济改革的历程

1978年末以后的改革是从微观经营体制入手的,试图通过建立劳动激励机制,诱发出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主要做法是:在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放权让利为中心,就经营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综合专项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大致分为包工,包产,和包干三个阶段。包工到组的基本做法是:生产队将规定了时间、质量要求和应得报酬的作业量包给作业组,并根据承包者完成任务的好坏给与奖励和惩罚。

包产到户的基本做法是把规定了产出要求的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包产部分全部交给生产队,超产部分全部留给承包户或由承包户与生产队分成。包干到户的基本做法是国家按人口和劳动力将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并向生产队上交一定数量的提用,余下的产品全部由农户支配。

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绕着以权力换效率的中心展开,给予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所有权,激励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收益或收入而努力提高劳动积极性和资源利用效率,达到社会财富和劳动者收入双增的目的。第二阶段的企业改革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展开,主要措施为简政放权,改革税制和实行厂长负责制。

作者认为非国有经济相比于国有经济有更高的经营效率,在利润的动几下,资源逐渐流向非国有经济,这也促使国有经济要进行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第三阶段的改革围绕重建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展开,基本举措是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包括大中型企业的承包制,小企业的租赁制和股份制的试点。

除此以外,为使企业的销售收入最大化,需要开拓计划外的销售渠道,因此,改革也自然深化到资源计划配置制度方面,包括物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外贸管理体制改革、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在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如故的条件下放松微观经营体制和资源配置制度,一方面改善了企业追求利润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其中主要是要素价格双轨制造成的不平等竞争和寻租行为。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合乎逻辑地深化到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包括:

1、价格改革。第一阶段采用比价调整,由**和物价部门出面,提高供不应求的商品的价格,降低供过于求的商品的价格。第二阶段引入市场机制,开放产品和物资的价格。

2、汇率改革。改革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汇率,改革旨在建立单一的市场汇率。3、利率改革。

中国将商业银行推向市场,进而实现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变化决定利率的改革目标。

第六章改革的成就

从1978—1992年,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整张速度加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从1978-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接近10%。

大大高于该时期年均增长率为3%的世界平均水平。2、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经济激励大大改进,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按付出的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激励机制,使非国有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国家说收的主要**,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领域和就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动力。而其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作用,最为关键的就是利用了中国所具有的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

经济观后感【篇13】

创建“公平”、“和谐”的教育

——《新课改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一、要让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

尽管我国目前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教育改革,也在探索教育的“公平”,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很大层面上,还是“选拔”的教育,“精英”的教育。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的课堂上,“被遗忘的一族”依然普遍存在。在教育的功利色彩面前,我们往往失去了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作为我们教师必须时时记住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我们要把握住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蕴藏在他们自身里各种学习的潜能,倡导学生尝试主动性学习。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信心,耐心等待。只要他愿意学习,他就想学习,相信即使今天不行,明天和明年他也会学习。

二、要让我们的教育走向“和谐”

教育者的使命是让孩子们各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智慧在于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在各各方面的才能。”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记住,“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教师们要爱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愿望,就象园丁精心呵护每一棵幼小的树苗。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对教师的信任程度超过了自己的父母,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学生对待我们那样,把你的信任同样地给予他们就可以了。

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

建立师生关系的基础在于相互信任。只有打好基础,教师才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能力有信心。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小学,女孩的学习成绩往往比男孩好,但进入中学后,男孩的学习成绩会突然提高,超过女孩。

我想说的是,人类的力量和可能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可能会在一年或更常的时间内,一个接一个地不能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但是总会有那么一天,他会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所以,我认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

一个孩子的学习,要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身所蕴含的各种学习潜能,倡导学生努力主动学习。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信心,耐心等待。只要他愿意学习,他就想学习,相信即使今天不行,明天和明年他也会学习。

(三)教会学生思考、观察、理解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感受和记忆。一个学生已经明白老师想教他什么,而另一个学生还没有明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愿意学习,所以他应该

如果你有时间再考虑,不要熄灭他对知识的微弱希望。同时,要善于看到和感受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

总之,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同时,我认为: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在教育活动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育也必须和谐高效。

学习心得

迁安一镇中

九年级思想品德安翠玲

经济观后感【篇14】

我阅读了《经济学的另类解读》一书,这本书也具有跳出经济定式看经济的气质,从一个平民的视角,审视着这众说纷纭、高深莫测的“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学和经济理论假设、约束条件、数学公式、推理逻辑等条条框框,在一个平淡而理性的经济世界里,带我们看清经济的真面目。

书中,作者另类解读经济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一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改革和创新的呼声经常见诸于报刊、杂志、网络,并提出多种有创意的思路。但总体而言,仍然显得比较凌乱,迈不开脚步。许多人曾试图突破已有的'框框,但同时又给自己划上更多的道道,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所以需要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重新诠释经济概念。

二是跨越历史空间研究经济。

我们人类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任何事物都有来龙去脉,都有前因后果,研究经济也应该遵循“观今须鉴古,无古不成今”的道理,跨越人类整个历史去研究。以史为鉴研究经济,应当是我们研究经济的重要的唯物主义方式。

三是从人类社会的整体研究经济。

有人曾说过“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经济活动”。如果仔细推敲,从人类社会大的方面和主流来讲,这个社会非经济的活动有吗?有多少?其实不多。这说明经济学的领地远没有开发完整。这一论断仍应该成为研究经济的最基本思路,我们确实应该打开思路,从社会整体角度去研究经济。

四是从以人为核心的角度研究经济。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人类经济从人开始,人需要消费,是为经济从无极生太极;消费需要进行生产,是为经济从太极生两仪;为了消费和生产的实现,于是产生交换、分配、市场、货币等机制,由是演化出人类经济活动的万象。

五是抓住本质的基本矛盾研究经济。

通常来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一组本质、最基本的矛盾,而这一组矛盾则统领该事物的全局。该事物的所有其他的矛盾和矛盾的各方面均与基本矛盾相联系,根据基本矛盾的变化而变化,受基本矛盾规律的制约。因此,抓基本矛盾就是抓事物的关键,抓基本矛盾就是抓事物的“牛鼻子”,抓基本矛盾就是抓事物的统一性基础。通过阅读,或许书中这些方法和视角,我们可以借用,对财会本身有进一步的理解,帮助我们进一步走好未来财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