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在大家上学的时候,背过很多的古诗词诗句吧。诗词艺术特色主要有:意味无穷、质朴自然、情景交融、语言精练。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净化自身的灵魂。那么,你是否还在到处找诗句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湾:次北固山下”,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译文: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赏析: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jZD365.cOm更多诗句编辑推荐

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王沂孙

层绿峨峨,

纤琼皎皎,

倒压波痕清浅。

过眼年华,

动人幽意,

相逢几番春换。

记唤酒寻芳处,

盈盈褪妆晚。

已消黯,

况凄凉近来离思,

应忘却明月,

夜深归辇。

荏苒一枝春,

恨东风人似天远。

纵有残花,

洒征衣铅泪都满。

但殷勤折取,

自遣一襟幽怨。

赏析:

全词借南宋都城临安聚景园梅花,挽合今昔盛衰聚散情景。上片以追忆的笔调写梅花盛开的美景。倒压波痕从宏观瞻望的视野展现了千树压西湖寒碧的繁盛景象和梅枝横斜,倒映澄澈清浅之湖波的俊逸风姿。过眼年华五句辞意顿折,点明层绿纤琼之景乃昔日盛况,而今几番春换再重逢,当年梅花清幽动人的意韵已化为过眼年华;当年朋友们唤酒寻芳,醉酒赏花之地,千树梅林已如盈盈佳丽褪去残妆,一片黄昏迟暮之状。词人以过眼二字勾连今昔,借梅花盛衰深寓时世沧桑,故国沦亡萧瑟之感。下片就聚景园梅花的今昔对比,发故国兴亡之思。首先追忆先朝盛事,接着怀念故友,最后以折梅自遣,貌似归于雅正,实则感慨愈深,只是无望之举而已。

陈子昂:燕昭王


《燕昭王》

作者:陈子昂

原文: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释:

1、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

2、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

3、选自《蓟丘览古赠卢举止藏用七首》之二。

翻译:

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

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

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同《登幽州台歌》一样,是作者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诗的开篇两句,首先点出凭吊的地点碣石山顶和凭吊的事物黄金台,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集中表现出燕昭王求贤若渴的风度,也写出了诗人对明君的盼望,为后四句作铺垫。接下二句紧承诗意,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发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诗人借古以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是反映对现实君王的抨击,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结尾二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以婉转哀怨的情调,表面上是写昭王之不可见,霸图之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之不得实现,只得挂冠归还,实际是诗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

这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王禹偁:村行


《村行》

作者: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翻译: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经微微变黄,

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着兴致格外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静聆听夜晚,

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

棠梨的落叶红好似胭脂般红艳的颜色,

香气扑鼻的荞麦花洁白的如同雪一般。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突然觉得很惆怅,

原来乡村的小桥原来像极了我的家乡!

赏析:

《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写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节是秋天。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然后再借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以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的喜爱和家乡的怀念,这种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是先描写眼前的景物,接着抒发自己因这些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这样能令全文结构更有条理,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首诗的首段是写作者骑着马,欣赏秋天的风景,本是一件乐事,但后来却因为看见小桥和树木,想起故乡,这样能使诗中的首段和末段作出对比,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数峰无语立斜阳是本诗广为传诵的名句。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改用正面的说法,例如数峰毕静,就削减了意味,除非那种正面字眼强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灵,像李商隐《楚宫》:暮雨自归山悄悄。

季节(初秋)

这首《村行》是北宋王禹偁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

读完这6句诗,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

在那菊花初黄的时节,人到中年的诗人骑着马在山间小路穿行,他神态悠然,任凭马儿随意行走,尽兴地观赏着秋日黄昏山野的景色:时而倾听着回荡在众山沟里的秋声,时而观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时而又将视线投向那红似胭脂的棠梨落叶与洁白如雪的荞麦花

作者在这6句诗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

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总之,《村行》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是为抒情打伏笔,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诗人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过程,正从这两结合中传神地反映了出来。这是一首风物如画的秋景诗,也是一支宛转动人的思乡曲。从中,可窥见王诗简淡清新诗风之一斑。

凉州词:王之涣:王翰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赏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凉州词 王翰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赏析:

??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诗句《王湾:次北固山下》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北大校长寄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