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相信大家都知道,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特征是一样的。诗词的写作要求是需要诗人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你觉得在学习中诗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

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

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

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

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

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

料当年,

醉死差无苦聊一笑,

吊千古。

赏析:

此词为叙写端午民俗,凭吊屈原之作。上片写端午民俗。深院三句写红艳的榴花开放,突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春来了,如春的少男少女也出来了,以此点染节日喜庆气氛。清暑二字则又写出端午节暑而不热,暑而风清的气候特点。儿女三句写端午风俗以及端午节人们的装饰打扮。老大四句重点描述了年轻人龙舟竞渡的场景。灵均三句赞美屈原的高风亮节和超群脱俗的高尚品格。谁信三句辞意顿折,借谁信二字表达一种出乎意料,难以置信的惋叹。把似四句以谐谑方式,提出了词人一反民俗传统的看法,诗魂屈原今日醒来,定以为当年醉死会比今日少痛苦。词人在上片表现得心态平和,描述冷静,到了下片情绪急转直下,表达自己的愤怒心情。

Jzd365.com更多诗句扩展阅读

刘克庄:忆秦娥


《忆秦娥》

作者:刘克庄

原文: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释:

1、鸿: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2、大梁遗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3、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

北宋灭亡,中原沦丧,人民生活在异族的铁蹄之下。这对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并成为他们在诗词中反复吟咏的主题。刘克庄这首词就是这样,他通过鸿雁北归,问候北方人民,遥想中原的残破景象,表达出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江南梅花凋谢了,万物逐渐复苏。北方边塞地区也应该冰融冻解。南来过冬的鸿雁正及早地归去。刘克庄此词,别开生面,委托北去的鸿雁,带口讯向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遗民进行慰问。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大梁,是指北宋首都汴京。遗老,年老的遗民。词人托鸿雁向他们问候,是表示对他们处境的关心,是对他们抗争的声援,同时也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然而,何时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呢?这却是无言可说了。

词的下片,作者的想象翅膀随着鸿雁的北去而飞翔,展现出祖国大好山河残破冷落、人民流散、田园宫室荒芜的景象。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浙河西面,指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之地。地处边防,却悄寂无声,反映南宋当局的苟且偷安,防务废弛,当然更谈不上恢复的准备。淮河以北,是金人占领的地区。炊烟少,指在战争破坏和被金人奴役掠夺之下,人烟稀少,一片荒凉。这里真实地揭示了广大民众的苦难生活。最后两句,感情浓烈而深沉:宣和宫殿,冷烟衰草。宣和,北宋徽宗年号。北宋的汴京,到徽宗时期,城市的繁荣,宫廷的奢华到了极点。北宋末年统治者竭府库之积聚,萃天下之伎艺,大兴宫殿,广植花木,穷奢极欲,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金人的入犯无力抵御,结局是身为俘虏,生灵涂炭,而逃到南方的赵宋统治集团,则又在西子湖畔营造起安乐窝,在那里醉生梦死,将祖宗故国抛在脑后。这一句表达的感情不禁让人想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只是后主抒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刘克庄在这一句中抒发的只怕是物也非、人也非的更为深沉的慨叹。

这两句不用动词和虚字而把时间、地点、景象和人物感情自然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雄浑苍凉的广阔图画,鲜明形象,而含意却十分深远,耐人玩味,与李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谓同曲同工。

刘克庄:莺梭


《莺梭》

作者: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注释:

1、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

2、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3、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

4、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翻译: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

穿梭于园林之间,

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

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

竞相开放,犹如锦绣。

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

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

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农历三月期间,洛阳花开似锦的美好春光。诗的大意说:黄莺在柳林里像穿梭般地飞上飞下,穿来穿去,对春光有无限情意;不时地发出交交的鸣叫声,这声音又好像开动织布机时的响声。农历三月季节,洛阳的花儿万紫千红,开得如同锦绣一般美丽,这些彩锦不知得用多少功夫才能织得出来。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作品。全诗中没有一个春字,而洛阳春天锦绣一样的美丽景色却跃然纸上。诗在这里选取了莺鸟和柳树两种素材。鸟儿在丝丝的柳绦中飞舞,让人很容易得想起丝线织成的绣品,而嘈杂的鸟鸣声也好像机器的声音,因此和莺梭这个题目很贴切。后一句有点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意思,洛阳那么大,莺鸟竟然将它装点得五彩斑斓,那要飞得非常久,花非常多的功夫。而三月的洛阳也是因为有手工业者辛勤劳动才使人们能衣着亮丽,使三月的洛阳真正艳丽似锦绣的。

黄莺在这里是被赞美的,它的勤劳换来了洛阳的美丽,而这里面如果没有春天的力量,鸟儿固然不会飞来编织锦绣,柳树的枝条也没有翠绿的颜色,织起来也就不会那么艳丽了。所以赞美黄莺其实就是在赞美春天的勃勃生机,赞美春天带来了万物的欣欣向荣。诗人心中对春天的崇敬之情,通过多少功夫织得成来表达,一句感叹将情绪宣泄了出来,和前面的诗句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这首诗善于用明暗的比喻。把柳莺的飞下飞上喻为莺梭,把它的交交鸣叫声喻作机声,把洛阳盛开的花儿喻作锦绣,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传神。在古代写景咏物的小诗中,这也是很有名的一首。

苏轼:贺新郎


《贺新郎》

苏轼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槐阴转午,

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

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布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

芳意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赏析:

这首词咏人兼咏物。上片写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悄然无人,梧桐树阴影转移,天已到午后,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沐浴,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洁白如玉。她纯洁、贞静,形神俱美。她渐渐困倦斜倚,独自睡得香甜。帘外是谁推响了彩绣的门户,惊散了她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下片写浓艳超群,不与浮花浪蕊为伍的榴花。取一枝秾艳榴花细细看,千重花瓣儿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美人与榴花相映生辉,面对西风的萧飒,时光的迟暮,粉泪与花瓣不禁一同簌簌下落。以榴花衬映美人,美人艳如榴花,花着人之愁情,人具花之品格,是花是人,融合为一,共宣迟暮之感,同发身世之喟,寄托遥深,耐人寻味。

李玉:贺新郎


《贺新郎》

李玉

篆缕消金鼎。

醉沉沉、庭阴转午,

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

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

帘外残红春已透,

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云鬓乱,

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

遍天涯寻消问息,

断鸿难倩。

月满西楼凭阑久,

依旧归期未定。

又只恐瓶沉金井。

嘶骑不来银烛暗,

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

对鸾镜。

赏析:

此词为春闺寂寞、思妇怀人之作。上片写思妇画堂春睡午醒之状。篆缕三句写铜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盘旋缭绕似篆文,这时已经消散,庭院里树木的阴影转过了正午的位置,这是深锁闺房醉沉沉的人之所见。芳草二句以自言自语方式隐吐沉醉慵眠之原因和对恋人渴盼,却唯见柳絮飘散,添人怨绪。渐玉枕五句始点明病酒恹眠,朦胧春醒,终日无聊之情状,以残红春透衬映她芳华虚度,乃至云鬓蓬乱,无心梳妆,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悔也。下片写思妇企盼恋人回来。一个遍字传达出思妇恨不得插翅飞向天涯追寻恋人的热切情怀。月满数句写思妇独自登上西楼,望着银白的月光洒满大地,痴痴地想着,依旧归期未定他现在大概正想着回来,只是日子还没有确定,所以鸿雁还没有传来书信吧。依旧、又恐、不来层层转进,层层深化地写出思妇相思入骨的希望、忧恐与幻灭。最后谁伴我,乃无人伴我也,晨起梳妆依旧是独对鸾镜,流露出对昔日与恋人双映鸾镜,画眉描容,燕婉欢爱的眷恋和今日独对鸾镜的悲怆。这位女主人公自始至终,没有一言一语埋怨对方,她和婉淳雅,在思妇的形象中独树一帜。

蒋捷:贺新郎


《贺新郎》

蒋捷

梦冷黄金屋,

叹秦筝斜鸿阵里,

素弦尘扑。

化作娇莺飞归去,

犹认纱窗旧绿。

正过雨荆桃如菽。

此恨难平君知否,

似琼台涌起弹棋局。

消瘦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

问芳踪何时再展,

翠钗难卜。

待把宫眉横云样,

描上生绡画幅,

怕不是新来妆束。

彩扇红牙今都在,

恨无人解听开元曲。

空掩袖,倚寒竹。

赏析:

本词借一位美人表达自己的亡国之恨,构思巧妙,辞意深曲。上片首句以黄金屋隐喻往日繁华,暗点女主人公的身份、经历。佳人梦萦神往,备觉凄冷。素弦蒙尘,无心弹奏。神魂幻化为娇莺,依然谙熟旧时绿窗。无奈冷雨潇潇、野果如豆棵,满目荒凉,怅触幽恨,弹棋局补足幽恨内容,感伤兴亡不定。瘦影怕烛,足见愁思凝重,无限顾影自伤之意。下片开头句写酒泻玉碎,喻指往日芳华风流云散,所思赏心乐事难以重温。旧日倩影纵然绘出也不合时宜。末因无人解听开元曲的失望,故唯有独守孤寒,自持晚节而已。表达了遗老孤臣幽独悲郁的情怀。辞丽情哀,隐曲深微。失落、孤寂、伤亡国、思往日,无限复杂情绪,全借失时佳人写出,耐人寻味。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

《霓裳曲》罢,

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

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

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

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

琐窗寒轻拢慢捻,

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

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

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

为呜咽。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咏物抒怀词。借说琵琶故事,来抒发国家兴亡和个人失意的感叹。上片用三个典故来议论和抒情。自从开元盛世过罢,《霓裳羽衣曲》经历了多少代风清月白,杨贵妃的琵琶弹走了盛唐的繁华,从此国运衰微。最愁苦是自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为听琵琶妙曲,等待出发的高高画船在江边停泊,白居易听琵琶,感受被贬谪的悲凉。王昭君远出塞外,天上黄云覆蔽,马前冰雪堆积,她在马上弹着琵琶诉离愁,去国离家三万里,遥望昭阳宫殿的方向,离群的孤雁隐没了踪迹,琵琶弦善解人意,昭君恨难以尽叙。王昭君手抱琵琶出塞是朝廷的屈辱(历史另作别论),结句恨难说,家事、国事,身前、身后事,真的从何说起呢!下片借思妇弹琵琶表达对辽阳征人的思念,抒发对北国的怀念。北方传递音信的辽阳驿使已经断绝,雕花窗透入了寒气,她轻拢慢捻地弹奏琵琶,泪珠儿盈满双睫。辽阳的陷落引起思妇的哀怨。她弹《梁州》不仅因为它乐曲音调激越,更是因它在北方,这才声音哀彻。最后以回忆唐朝琵琶高手贺老和沉香亭中玄宗和贵妃玩赏的故事作结,供以呜咽宋朝的衰亡。

叶梦得:贺新郎


《贺新郎》

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

掩苍苔房栊向晚,

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

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宝扇重寻明月影,

暗尘侵、上有乘鸾女。

惊旧恨,

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

浪粘天、葡萄涨绿,

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

谁采频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

万里云帆何时到?

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

唱金缕。

赏析:

此为见故物怀恋人之作。上片由午睡后所见夏景写起,流莺、青苔、乱红,表明春尽夏来,引出宝扇,触发怀人暇思,抒寂寞凄清的离愁。初夏不见景,只写寻扇一细节,定在勾起对伊人的思念,更触发惊心动魄的回忆。残红、自舞云云,隐露寂落之感。下片由旧恨生出,追忆往事,江景恢阔空潆,撩起怅望期待情惊。云帆不到,山河阻隔,自然逼出一声喟叹,画龙点睛。以愁起,以恨终。有人评论说:一意一机,自语自话。章木花鸟字面选来,不见质实的确,是一种朦胧的寄愁。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贺新郎读史》

作者:毛泽东

原文: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注释:

1、只几个石头磨过:人类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石头磨过,把石头磨成石器。石器时代是人类的小儿时节。

2、铜铁炉中翻火焰:指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青铜器和铁器都要用炉火来冶炼和翻铸。

3、不过几千寒热: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只经过几千年,和石器时代经过几十万年不同,说明人类的进化越来越快。

4、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唐朝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伤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有会挽雕弓如满月。

5、五帝三皇神圣事传说中国上古有三皇五帝,具体说法不一,总之都被认为的最高尚、最有才能的神圣人物。

6、盗跖(zh)、庄屩(juē):盗跖是春秋战国间的大盗;庄屩是战国楚人,《荀子不苟》称盗跖名声若日月,《荀子议兵》,庄屩起,楚分而为三四。屩为繁体字,有资料写作为庄硚(qio)。

7、陈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他进占陈县(今河南淮阳县),称王。

8、黄钺(yu):象征帝王权力的用黄金装饰的斧子。《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史记周本纪》里曾说周武王用黄钺斩商纣。

翻译:

与猿拱手作别进化到了原始社会人类犹如呱呱坠地,再经过磨石为工具的石器时代人类进入了少儿时期。炉中火焰翻滚,那是青铜时代,也经过了几千个春夏秋冬。纵观历史,也如人这一生多半忧愁少开怀。尽是征战杀伐弓箭疆场。这大好河山哪一处没有战争没有流血。

一部历史读罢,我已满头白发,我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暮年。回顾起来不过是那些同样的事情一再发生,什么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有多少人为其白首执迷。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难道是真风流?我看不尽然。盗跖、庄蹻、陈胜、吴广这些敢于揭竿而起挑战统治者的权威的人,那才是真豪杰。

赏析:

我们都知道诗人一生酷爱读书,尤其是中国历史书,古典文学、哲学等,无不一一广博涉及。《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又是他百读不厌的着作。他不仅自己爱读书,也爱与别人谈书,叫其他高级干部也要多读书。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他曾对斯诺回忆说:我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非常认真地执行,持之以恒。我这样度过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饭。我天天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

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着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引自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第120页)

毛主席有关读书的佳话及故事很多,有关他到底在读什么书已成为当时各级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极欲了解并仿效的头等大事情。我就曾在70年代末期,在广州一名高级干部家里目睹过这样的情形。他书房里的藏书几乎全是历史书,所读之书都是毛主席喜欢的书。而他的儿子,也是我的朋友,却偏爱读西洋文学。

上阕起笔就是人猿相揖别,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但表面写来却是那么轻松,好像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这个揖别用得极为形象,而富有谐趣,但人猿却显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遥远的历史感,两个词汇一搭配,诗意立刻就产生了,读者的心也一下被震荡起来了。

接着是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几百万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就是人类发展最早的阶段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磨过的几个石头,仿佛只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么大气又那么亲切,这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叹。

第四、五、六句,诗人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而已嘛。时光在飞逝,时光在诗人的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并不足道,仿佛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人世难逢开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但诗人在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欢喜少悲伤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爱少),在此句中注入了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含意,正如诗人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人生当然难逢开口笑了。而且还不仅仅是难逢开口笑;还要在人生的战场上一决生死,剑拔弩张,这是指具体的生死存亡的阶级斗争,是指革命是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而结局呢?那自然会有牺牲,会有鲜血。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杀,诗人在此喟叹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鲜血只能不断唤起革命者的斗争,革命者面对鲜血岂能笑得出声来。

下阕第一句非常富有诗意,用一句一篇读罢头飞雪就艺术性地浓缩了诗人自己一生读历史书的情形。诗人从少年到老年一直潜心读史,不知不觉一下就满头青丝变白雪了。这句诗也透露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刹那青春即逝,转眼就是暮年。

那么对于中国浩瀚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让人记得些什么呢?诗人仍从一贯的大象着眼,举重若轻,一笔带过。诗人道:只记得些斑斑点点,那也不过是几行陈年旧事而已,什么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那不过是些骗人的东西,却还骗过了多少人世间匆匆的过客。其中到底有几个真风流人物呢?诗人虽用的问句,但意思却是所谓正统史书上所赞誉的风流人物都是伪风流人物。

在诗人的眼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谓历史斥骂的人物,如盗跖、庄蹻、陈胜,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们揭竿而起,反抗剥削阶级,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后二句,诗人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歌声意犹未竟。当诗人终于拨开历史的迷雾,剔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时,不觉已是东方曙色初露了。这东方白一句,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吟咏此诗直到天亮,犹如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诗中一句:吟诗一夜东方白。二是喻指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历史谱写了新篇章,犹如旭日东升,势必光华万丈。

喜欢《刘克庄:贺新郎·端午》一文吗?“迷你句子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诗句,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贺涵语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