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相信大家都知道,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特征是一样的。诗词是指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提高我们现代汉语的写作和鉴赏能力。那么,你知道在哪找诗句的句子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jzD365.com更多精选诗句阅读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孔子关于仁的事情。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会见贵宾,态度要认真;役使百姓如同承办重大的祭祀活动,要谨慎、严肃地对待。自己不愿意做的,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在诸侯国里做官,不要为名利而争,口有怨言,在卿大夫家里做事,要容人容事,也不要有怨言。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也要遵照这些话来做啊。

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译文】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常迟钝。司马牛说:说话迟钝,就说是仁吗?孔子说:因知做来难,说来哪得不迟钝?

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司马牛很忧愁,说:别人都有兄弟,就是我没有。子夏说:我听到的说法是:死生各有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态度认真而言行没有差错,对人谦恭而往来合乎礼节,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可以称兄道弟。君子又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

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椁,犹犬羊之椁。

【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9、哀公问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合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译文】子张请教如何增进德行与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原则,认真实践该做的事,这样就能增进德行。喜爱一个人,希望他活久一些;厌恶他时,又希望他早些死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这样就是迷惑。

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译文】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居职位上,心无厌倦。推行一切政事,皆出之以忠心。

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一切的人文上博学,又能归纳到一己当前的实践上,该可于大道没有背离了!

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18、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季康子患虑鲁国多盗,求问于孔子。孔子对道:只要你自不贪欲,纵使悬令赏民行窃,他们也不会听你的。

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他说:如果杀掉为非作歹的人,亲近修德行善的人,这样做如何?孔子回答说:您负责政治,何必要杀人?您有心为善,百姓就会跟着为善了。政治领袖的言行表现,像风一样;一般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一样。风吹在草上,草一定跟着倒下。

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子张请教:读书人要怎么做,才可以称为通达?孔子说:你所谓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成名,在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成名。孔子说:这是成名,不是通达。通达的人,品性正直而爱好行义,认真听人说话与看人神色,凡事都想以谦逊自处。这样的人,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通达,在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通达。至于成名的人,表面看来忠厚而实际行为是另一回事,他还自认为不错而毫不疑惑。这种人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成名,在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成名。

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樊迟陪同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憩时,说:胆敢请教如何增进德行,消除积怨与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工作然后再想报酬的事,不是可以增进德行吗?批判自己的过错而不要批判别人的过错,不是可以消除积怨吗?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自己的处境与父母的安危,不是迷惑吗?

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译文】樊迟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爱护别人。他再请教如何算是明智。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没有听懂。孔子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的人之上,就可以使偏曲的人也变得正直。樊迟退出房间,看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向他请教如何算是明智,老师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的人之上,就可以使偏曲的人也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句话真是含义丰富啊!舜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就自然疏远了。汤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就自然疏远了。子贡问交友之道。先生说:朋友有不是处,该尽忠直告,又须善为劝说,若不听从,则该暂时停止不言,莫要为此自受耻辱。

2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韦庄:章台夜思


《章台夜思》

作者: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1、殊:绝。

2、乡书:指家书。

译文:

长夜中清彻的琴瑟撩人幽怨;

好象风雨绕弦无尽凄楚悲哀。

孤灯之下听到楚地号角凄怆;

西边一钩残月巳经落下章台。

韶花宛若芳草经秋业已衰落;

当年深交老友也都绝迹不来。

寄给亲眷家书正愁难以发出,

尽管传书秋雁又从北塞南回!

赏析:

这首诗是怀人思乡之作,在概是寄给越中家属的。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夜听瑟声,接着写听到悲凉的楚角,勾动了游客怀思。诗的后半,即为所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秋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读来不胜悲凉凄楚,叫人肠断。

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狱中赠邹容》

作者:章炳麟

邹容吾小弟,

被发下瀛州。

快剪刀除辫,

干牛肉作餱。

英雄一入狱,

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

乾坤只两头!

注释:

1、邹容:清朝末年四川巴县人,字蔚旦,日本留学生,富于民族思想,力主革命排满,着有《革命军》一书,脍炙人口。回国后继续着文攻击清朝政府,与章炳麟一起被捕,后在狱中病死,死时年才二十一岁。

2、被发句:被,同披,披发,说尚未束发成童,形容年纪小。瀛州,这里指日本。

3、快剪句:满清统治中国后,强迫汉人都要和满人一样梳辫子,当时汉人称之为豚尾;剪除辫子是表示献身反清革命的决心,邹容不但自己剪辫,还曾勇敢地剪去清政府派驻日本的留学生监督的发辫。

4、餱:干粮。

5、悲秋:感秋气而悲伤,屈原《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6、掺手:掺,执手。

7、乾坤句:说两颗头颅,好比天地一样大,含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意思。

翻译:

邹容我的小兄弟,

小小年纪走东洋。

快刀剪去猪尾巴,

随身牛肉当干粮。

英雄打进牢狱门,

天地也为你悲伤。

临死还要搀着手,

生的伟大死荣光!

赏析:

清朝光绪廿九年,作者和邹容一道在上海被捕。邹容写了一本《革命军》,作者为他作序,另外还在报纸上写了骂满清皇帝的文章。作者以为他们这次入狱怕不能活着出来了,因而写了这首诗送给邹容,表示和他同患难,共生死。

李颀:送陈章甫


《送陈章甫》

作者: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注释:

1、饮:使喝。

2、津口:管渡口的小吏。

3、故林:犹故乡。

译文:

四月好风光,南风和暖麦儿黄,

枣子的花还未落,桐叶已长满。

故乡一座座青山,早晚都相见,

马儿出门嘶声叫,催人思故乡。

陈章甫光明磊落,胸怀真荡然,

脑门宽阔虎眉虬须,气派非凡。

胸怀万卷书,满腹经纶有才干,

这等人才,怎能低头埋没草莽。

想起洛阳东门买酒,宴饮我们,

胸怀豁达,万事视如鸿毛一般。

醉了就睡,那管睡到日落天黑,

偶尔仰望,长空孤云游浮飘然。

黄河水涨,风大浪高浪头凶恶,

管渡口的小吏,叫人停止开船。

你这郑国游子,不能及时回家,

我这洛阳客人,徒然为你感叹。

听说你在故乡,至交旧友很多,

昨日你已罢官,如今待你如何?

赏析:

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写人物着称。此诗的开头四句写送别,轻快舒坦,情怀旷达。中间八句,写陈章甫志节操守,说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这八句是诗魂所在(前四句写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后四名写他形迹脱略,不与世俗同流,借酒隐德,自持清高)。最后六句,用比兴手法暗喻仕途险恶,世态炎凉。然而诗人却不以为芥蒂,泰然处之。

论语为政篇第二


论语为政篇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知道有不能由人力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公冶长第五


论语公冶长第五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俐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译文】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3、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後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後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译文】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译文】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22、卫公孙朝问於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23、叔孙武叔语大夫於朝曰:子贡贤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於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於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进一辈,从礼乐方面讲,像是朴野人。后进一辈,从礼乐方面讲,真像君子了。但若用到礼乐的话,吾还是愿从先进的一辈。

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孔子说:以前从我在陈蔡的,此刻都不在我门下了。德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有宰我、子贡。政事:有冉有、季路。文学:有子游、子夏。

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4、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哪个是好学的呀?孔子对道:有颜回是好学的,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是没有了。

7、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8、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孔子的学生颜渊死了,孔子说:噫,这是老天亡我的命啊!这是老天亡我的命啊!

9、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10、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1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12、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3、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14、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15、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16、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季氏比周天子王朝的周公还富了,而求呀,还替他聚敛附益。先生说:这人不是我的门徒呀!小子们,你们都可打起鼓去声讨他。

17、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

【译文】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18、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译文】孔子说:回呀!差不多了,可惜他屡在空乏中。赐没有受公家之命而经营货殖,他猜度物价总猜中了。

19、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子张问善人的行为。孔子说:善人能不踏着前人脚印走,但亦进不到室内去。

20、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文】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2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做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却说听到就做。我很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所以要约束他。

22、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先生在匡被围,颜渊落在后。孔子说:我当你已死了。颜渊说:先生尚在,回哪敢轻易去死呀!

23、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译文】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24、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译文】子路使子羔去当费宰,孔子说:害了那个年轻人了。子路说:那里有人民,有社稷,治民事神皆可学,何必读书才是学呀?孔子说:正如你这样,所以我厌恶那些利口善辩的人呀!

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译文】仲弓担任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先责成各级官员任事,不计较他们的小过失,提拔优秀的人才。仲弓再问:怎样才能认出优秀的人才,进而予以提拔呢?孔子说:提拔你所认识的。你不认识的,别人难道会错过吗?

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子路说:假如卫君请您去治理国政,您要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纠正名分了!子路说:您未免太迂阔了吧!有什么好纠正的呢?孔子说:你真是鲁莽啊!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应该保留不说。名分不纠正,言语就不顺当;言语不顺当,公务就办不成;公务办不成,礼乐就不上轨道;礼乐不上轨道,刑罚就失去一定标准;刑罚失去一定标准,百姓就惶惶然不知所措了。因此,君子定下一种名分,一定要让它可以说得顺当,说得出来的,也一定让它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要求做到一丝不苟罢了。

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孔子说:卫公子荆可称得善于处理家业了。当他财货器用始有之时,便说:将就凑合了。到他稍多时,便说:将就完备了。到他更多时,便说:将就算得是美了。

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先生到卫国,冉有为先生赶车。孔子说:卫国人口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多了,再加些什么呢?孔子说:设法教他们富。冉有问:富了又如何呢?孔子说:再加以教化。

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孔子说:行善之人治理国家,连续一百年下来,也可以做到化解残暴、去除杀戮了。这句话说得对啊!

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文】叶公问行政之道。先生说:近的人欢悦,远的人来附。

17、子夏为苣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担任莒父的县长,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不要想要很快收效,也不要只看小的利益。想要很快收效,反而达不到目的;只看小的利益,反而办不成大事。

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仁道。孔子说:平常独居当能恭,执行有事当能敬,待人要能忠。这几项就使去夷狄之邦,也不可弃去不行呀。

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子贡请教: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可以称为士?孔子说:本身操守廉洁而知耻,出使外国不负君主所托,就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说:想请教次一等的表现。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长辈。子贡说:想请教再次一等的表现。孔子说: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有结果,这种一板一眼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再问:当前的政治人物怎么样?孔子说:噫!这些人的气量见识像是厨房里的小用具,算得了什么?

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得中道之士和他在一起,那只有狂狷了。狂者能进取,狷者能有所不为。

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南方人有一句话:一个人没有恒心的话,连巫医也治不好他的病。这句话说得好!《易经恒卦》的爻辞说:实践德行缺乏恒心,常常会招来羞辱。孔子说:不靠占卜也可以知道了。

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舒泰,但不骄矜。小人骄矜,但不舒泰。

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缌缌、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缌缌,兄弟怡怡。

【译文】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戒戎矣。

【译文】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相信《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迷你句子网”是您了解诗句,节日祝福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jzd3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楚辞优美句子及翻译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