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句子也蕴含着我们的感情,一些句子很简短,却能发挥巨大的能量。关于适合表达的句子你还记得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论语名句及翻译,带给大家。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论语名句及翻译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1、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2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2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2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2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2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Jzd365.com更多句子大全扩展阅读

论语名句


论语名句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言必信,行必果。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庸名言警句及翻译


1、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译:君子做人的道理,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平易却有文采,虽然温和却不失条理;见彼而知此,见外而知内,见微而知著,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可以一起进入道德之门了。

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3、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译: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译: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小的德行,好比河川分流,川流不息,大的德行,如敦厚化育,根深叶茂,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

5、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译: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6、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译: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7、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译: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8、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译: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9、子日:“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译: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1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译: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11、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译: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12、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译: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1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译: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14、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译:说话时要顾虑到能不能做到,做事时也要顾虑到与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

15、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译: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1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译: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17、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译: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18、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译: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19、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译:“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20、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译: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2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译: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2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2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译: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24、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译:君子只求内省时没有过失,无愧于心。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译: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26、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译:天下所共同遵守的大道有五种,当其力行实践时则分为三种。我们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就是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而智能、仁爱、勇气这三种是人人所须具备的德行,当他实行时就是一个诚字。

27、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译:诚,是自然的道理,万事万物的本末终始都离不开它,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看得特别宝贵,诚,并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拿他来成就万事万物。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5、孝弟(t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3、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3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5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5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论语选修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德不孤,必有邻。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子不语:怪,力,乱,神。

1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9、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朝闻道,夕死可矣。

3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5、食不语,寝不言。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5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5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名句集锦


1、小不忍,则乱大谋。

2、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5、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7、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8、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9、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0、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1、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12、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4、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夫子温、良、恭、俭、让。

1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9、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1、未知生,焉知死?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28、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9、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3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1、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

3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33、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34、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35、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36、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37、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8、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39、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1、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4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3、不怨天,不尤人。

44、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45、不学礼,无以立。

46、知其不可而为之。

47、不迁怒,不贰过。

4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9、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50、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51、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5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53、近者说,远者来。

5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6、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7、邦无道,危行言孙。

5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5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6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的名句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德不孤,必有邻。

5、天下之众本在一人。

6、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8、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1、不学礼,无以立。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14、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1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17、君子周急不继富。

18、学习到了知识了,却不落实到行动上能不担心吗?

19、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20、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2、礼,与其奢也,宁俭。

2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6、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5、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3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0、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41、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2、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5、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46、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7、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48、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4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50、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5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53、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4、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

55、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56、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5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58、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5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6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中的成语及出处


1、割鸡焉用牛刀:也做杀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2、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示例:我没有的能力。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4、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示例:《魏书杨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属圣明广访,敢献瞽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四回: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没有一个老成人在旁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梁实秋《雅舍小品职业》:至于弈棋,虽曰小道,亦有可观,比饱食终日言不及义要好一些。刘心武《钟鼓楼不是结尾》: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既然是该办的事就不要等!就不能慢!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7、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示例: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况且我们是同志,我当然应该给你想一个完全的办法。(鲁迅《华盖集牺牲谟》)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赞助别人成事近义词: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反义词:成人之恶、掠人之美。

8、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9、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10、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11、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示例:陈教授从容不迫地说:(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4章:)近义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反义词:野调无腔、出言不逊

1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14、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5、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6、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17、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18、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示例: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19、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20、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之明师也。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称颂人近义词: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反义词: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初出茅庐。

21、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示例: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以直报怨、以礼相待、以德报德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

22、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示例: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第三章:那还要经过相当教育,不能一革命什么都平等。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反义词:一步登天。

23、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示例:徐迟《牡丹》:她果然成为一个的教师了。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24、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示例:沙汀《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反义词:废寝忘食。

27、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28、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30、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3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示例: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32、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33、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示例: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34、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示例: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35、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36、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7、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38、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示例:刘征泰《苏步青》: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39、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0、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41、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夏衍《秋瑾传》第三幕:,是革命党的本色。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42、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43、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4、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示例: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近义词:情文并茂、奇文瑰句反义词: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平铺直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45、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示例: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外强中干、虚有其表反义词:表里如一、名副其实。

46、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

47、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8、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49、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50、善贾而沽: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近义词:待价而沽。

51、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唐韩愈《与崔群书》)〖附注〗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2、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示例:朱自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近义词:不为已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5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4、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55、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民国演义》第八十回)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56、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57、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58、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9、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示例:他绝对自信他不是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6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近义词:义不容辞、理所当然反义词: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论语经典语录 论语经典名句


1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8、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9、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10、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曰:思无邪'.

1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1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5、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1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8、仁以为己任。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8、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29、朝闻道,夕死可矣。

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4、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35、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6、不怨天,不尤人。

3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8、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39、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40、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1、巧言令色,鲜矣仁。

4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5、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4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4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8、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0、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5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2、父母,唯其疾之忧。

53、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5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6、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8、天下之众本在一人

5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0、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1、小人之过也必文。

62、子贡倦于学,吿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6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64、道不同,不相为谋。

65、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67、以约失之者鲜矣。

68、未知生,焉知死?

69、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71、德不孤,必有邻。

72、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7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7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5、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76、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7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83、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8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0、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9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9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93、君子周急不继富。

9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9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97、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9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经典英语句子及翻译


1、不必承诺永远,只要爱我一天又一天。

Don't promise forever, just love me day after day.

2、你给我一滴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所有的海洋。

You give me a tear, and I see all the oceans in your heart.

3、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儿已飞过。

There is no trace of once, it has made longer efforts than other tree species.

14、不要把时间花在一个不在乎与你分享的人身上。

Don't spend time en, is the pared, but I'm still used to complaining about e is to arouse curiosity.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7、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0、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1、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9、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3、鸟兽不可与同群。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6、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8、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0、未知生,焉知死。

3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6、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3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8、敬鬼神而远之。

39、虽蛮貊之邦行矣。

40、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41、三思而后行。

4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4、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45、礼之用,和为贵。

4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4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4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0、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5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5、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5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7、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5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59、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60、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