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诗意_题西林壁的意思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8、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9、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诗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后世影响本诗被纳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页以及苏教版练习中 中心:《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题李凝幽居》
作者:贾岛
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
1、少(shǎo):不多。
2、池边:一作池中。
3、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4、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5、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诗意: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
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
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
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
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赏析: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着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题都城南庄的诗意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释:
1、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2、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3、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4、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诗意:
去年的今天,
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
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
显得分外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
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
已不知去了哪里,
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赏析:
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意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注释:
1、清晨:早晨
2、入:进入。
3、古寺:本处指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4、初日:早上的太阳。
5、照:照耀。
6、高林:高树之林。
7、曲:弯折、曲折。亦作竹径。
8、幽:幽静。
9、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10、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11、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12、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13、潭影空人心:本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14、万籁(l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15、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16、都:都,俱。
17、但余:只留下。一作唯闻。
18、磬(qng):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19、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2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之妙。
2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22、诗的三、四句的特点:双关手法。一层意思表达了佛门清静,佛法高远。二层意思影射佛门弟子早课完后,精神层次产生臆想,领悟到房中术的境界。
诗意: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
通向幽静的地方,
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
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
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题秋江独钓图的诗意
《题秋江独钓图》
作者:王世祯
原文: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
1、蓑笠:蓑衣、笠帽。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扁舟:小船。
2、丝纶: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3、樽:酒杯。
4、扁舟:小船。
诗意: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
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
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王士禛应朋友邀请,为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这首诗仿造画中的意境,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实在精彩!细细品味,这些个一用得多么贴切又多么有情趣啊!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也就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古人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该深有体会,它是一幅美丽的《秋江独钓图》。
题西林壁古诗_题西林壁苏轼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叠题乌江亭》
作者: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释:
1、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2、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3、肯:岂肯,怎愿。
翻译:
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
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
但是,
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翻译:
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
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
只身住在小客楼上,
夜里一听到春雨淅淅沥沥,
明天早上,
深幽的小巷中就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
闲时写写草书,
在小雨初晴的窗边,
望着煮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作为一介素衣,
不要兴起风尘会沾污我衣的感叹,
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赏析: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做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喜欢《题临安邸的诗意》一文吗?“迷你句子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诗句,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诗意短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