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君子以作事谋始。,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君子以作事谋始。

讼象传

作事谋始的意思是:在事情开始之前就应该认真思考,以免导致不良的后果。

作事谋始《讼》卦讲述的内容有关争讼。为什么会发生争讼?自然是因为在事情发生之初没有考虑周到,最终导致双方产生纠纷和争执。

谁都知道争讼不是什么好事,无论是赢的一方,还是输的一方,都将因此而遭到他人质疑。因此,作易者劝诫世人处理争讼的最好方式是避免争讼的发生。这一点与孔子的想法是一致的,《论语》颜渊篇第13章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处理争讼,我和别人差不多,最希望的是不发生争讼。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争讼呢?《象传》说:君子以作事谋始。君子应该从源头上对事态进行控制,以防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争执。当然,这里还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的合作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讼》卦卦辞曾解释争讼产生的原因:有孚窒惕。意思是:争讼的产生是因为诚信遭受窒塞,当双方失去了信任感时,必定会产生猜疑,进而产生误会和指责,最终发展成争讼。

有了诚信,又能够对事情进行细致、深入的考虑,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一一提供解决思路,这样一来,就不可能产生争执,更不会产生争讼事件。

在企业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争执的现象时常可见,当你对这些争执的事件进行分析时,通常会得到两个原因:有一方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双方当初考虑不周,导致分工不够明确。昨天,公司发生了一场争执。争执的起因很简单:公司因为业务转型,需要重新制作公司宣传片。这自然是企划部的任务,可是企划部门在分工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分工,只是开了一次会议讨论了宣传片的内容。

公司领导在检查这项工作时,发现企划部竟然毫无进展,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对这种严重拖拉的现象必须进行罚款,于是,企划部门的每位员工都被罚100元。这100元引起了企划部门内部的一场争执。这场争执持续了很久,会议室内不断传出他们的争吵声。不得已,公司领导出面处理这件事。首先,他要求他们安静下来,然后依次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公司领导发现这件事的根源在于:公司的文案当时随口答应了这件事,可是最终却把这件事忘记了。当然,企划部的负责人也有很大的责任,这么重要的工作怎么能够如此疏忽地对待?

最终,公司领导将罚款的对象确定为公司文案和企划部经理,这场争执才平息下来。员工之间的争执原因往往都是如此,其争执的目的很明确:推卸责任。可是责任往往是无法推卸的。因此,对于职业人来说,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在事前进行深入考虑,并且始终保持诚信。

《易经》的忠告:在一项工作开展之前应考虑周全,同时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jZD365.cOm更多名人名言编辑推荐

不要对君子用势


【原文】

势莫及君子。

【译文】

势利不要施加在君子身上。

【释义】

权力、武力、金钱、关系,这几样东西发散出来的就是势,这种势不要强加在有德行的君子身上,对有德行的人应该尊重,重才爱才。对君子施加以势,对其胁迫危害,终归不会起什么作用。

【事典】

三国时期的曹操历来非常重视人才问题,他那渴慕贤才之心和突破门第等级观念实行唯才是举的选才用人方针,使得杰出人才愿为其所用,这对于强大自身的势力,保持与蜀国和吴国相抗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愿在他热烈而又朴素的辞章中有所表现,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反应,同时也表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其中包括对徐庶足智多谋和深通谋略的军事才能的爱慕之情。为了求得徐庶这样的天才,他甚至不惜使用欺诈的手段将其骗入曹营。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做了刘备的军师后,徐庶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

通过屡次较量,曹操不断领教了徐庶难得的军事才能,于是就想把他拉拢过来为自己献计献策。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在曹军追及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曹操想让徐庶为自己献策,便软禁了他的母亲,但并没有杀害她,反而是好衣好食地供奉着,并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

徐庶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痛不欲生,双膝跪地、眼含泪水向刘备辞行,请求北上侍养老母:庶没有别的亲人,唯有慈母,慈母被困,庶心力交瘁,已经不能再为主公出谋划策了。庶知操贼求庶,庶此去虽身留曹营,但庶决不为曹操献一谋,出一策,请主公放心!

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其母是刚烈之人,她一生最看不惯那些反叛之人,尤其对曹操这样的汉贼深恶痛绝,当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因为她而投归曹操时,拒不接纳曹贼的赠品,最终羞愤自尽。

徐庶虽然被迫来到曹营,但像当初对刘备所承诺的那样终身不为曹营设一谋,即使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也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所以才有后来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从而造成徐庶这样杰出军事人才的湮没无闻。当诸葛亮三出祁山,北伐中原,听到好友徐庶归曹入魏后的经历后不免为他命运多舛、坎坷不平的人生潸然泪下。

【事典启悟】

曹孟德想以徐母为要挟这样的非常规手段迫使徐庶投降,来为自己效力,徐庶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只好被迫来到曹营。曹操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结局。

徐庶是深受正统文化濡染的文人志士,曹操对这样的君子施加以势,将其骗到曹营,就等于把他囚禁了起来,这不但没有达到使其为自己献计献策的目的,反而加重了徐庶对曹操的抵触心理,造成了徐庶才能的荒废。

从这件事分析来看,曹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正常心理已经发展成了对贤才强制占有的一种畸形的用人心理,违背了对方的意愿,也就不能保证其思想真正为自己所用。这就是势力强施加在君子身上所导致的结果。

幸好曹操很有度量和眼光,并没有因徐庶不为自己效力而加害于他,如果他再杀徐庶,则更背上害贤之名,再说徐庶对曹操又没有什么大的威胁,也没有必要杀掉。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


【原文】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译文】

富有大智慧的人懂得适可而止,而小聪明的人只知道不停地谋划,一个人的智计会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释义】

所有高明的赌徒都懂得退得妙恰如进得巧这一道理。一个人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尚有更多的成功也要见好就收。因为好运连串的情形总是可疑的,当运气来得太猛、太快时,如果不知审慎,很可能会被撞得七零八落。

【事典】

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了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于1866年宣布对奥地利开战。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俾斯麦便借口奥地利对荷而施泰因管理不善,对奥地利横加指责。奥地利当然不能容忍,终于导致1866年6月14日战争的爆发。

7月3日,普奥两军决战于萨多瓦,由于普鲁士作了充分的战前准备,战场上势如破竹,奥军全线崩溃,普军大获全胜。

普军的胜利完全改变了国王威廉一世和参谋部将领们的战前保守态度,普军将士士气高昂,一致主张以胜利者的姿态乘胜追击,占领南部各邦,直逼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强迫奥地利割地赔款,以示惩罚。这时的俾斯麦力排众议,反倒表现出了高度的战略节制。

作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这样做也是有他的理性分析在里面的。他清醒地认识到,彻底击败奥地利并不是战争的最终目标,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由于法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绝不希望身边出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对它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它会强烈阻挠德意志统一。俾斯麦据此得出,普鲁士和法国的一仗是不可避免的,对法战争是关系到普鲁士能否统一全德的关键性步骤。

如果过分凌辱奥地利和南部各邦,使战争拖延下去,有可能招致法国出兵干涉,这样就正中了拿破仑三世的计策,使普鲁士陷于困境,将普鲁士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全部夺走。而现在见好就收,给奥地利留有一定的余地,奥地利就会慑于普鲁士的威力,不敢轻举妄动,在下一场普鲁士和法国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然而当时的众多将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坚决反对俾斯麦的停战决定,要求捣毁维也纳,趁机消灭奥地利。这样有利的大好机会绝对不可以错过。

俾斯麦力排众议,仍然坚持适可而止的战略,并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面前反复劝说,以至于老泪纵横,最后言辞恳切地告诉国王说,如果国王不下令停战,他就提出辞呈,解甲归田。

经过俾斯麦的一再施压,威廉一世被迫做出让步,在俾斯麦的奏折上批到:在维也纳的大门前,我不得不痛心地在军队取得如此辉煌胜利之后逆来顺受,接受一个耻辱的和平。

俾斯麦终于取得了这一回合的胜利,于7月20日在布拉格与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普鲁士除要求奥地利缴纳少量赔偿外,没有割取奥地利一寸领土。

俾斯麦战略上的这种恢弘气势和高度节制,为他下一步发动普法战争解除了后顾之忧。

1867年,普鲁士取得了普法战争的胜利,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为全德的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德国统一初步完成。

俾斯麦适可而止,趁好就收,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富有远见的谋略。当时欧洲的国际局势是非常复杂微妙的,各列强经常相互拉拢,俾斯麦能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对局势做出如此透彻的认识,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事典启悟】

在人与人较量中,即使你有胜出的实力,也要注意力量不要一下用竭,优势不要完全用尽,就像橡皮筋不能无限拉长一样,虽然它有很强的弹性,但一旦超出了一定的限度橡皮筋就会被拉断。与人相争也是一样,要知道适可而止,如果非要紧追不放,将对方逼急了,就有可能导致他做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力抗击,这样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恐怕自己很难是他的对手,到时你已经取得的一切成果都将会付诸东流。

君子之势不在于权势


【原文】

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

【译文】

君子的气势不在于其权势地位有多高,以权势为势力的人,一旦权势丧失,气势也就相应自动消亡了。

【释义】

君子从来不会靠权势笼络人心。他们可能文不能文,武不能武,智商也一般,但是他们的威望却蒸蒸日上,有众多的人愿意跟随其左右,为其效劳,即便他们从官位上退了下来,失去了权位,仍然会有人忠心拥戴他,是因为人们看重的不是他的权势,而是其高尚的个人品行。

【事典】

索尼公司的缔造者和最高首脑盛田昭夫具有非凡的亲和力,他喜欢和员工接触,少有闲暇,他就到下属工厂或分店转一转,找机会多接触一些员工。他希望所有的部门经理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离开办公室,到员工中间走走,认识、了解每一位员工,倾听他们的意见,调整部门的工作,使员工生活在一个轻松、透明的工作环境中。

有一次,盛田昭夫在东京办事,看时间有余,就来到一家挂着索尼旅行服务社招牌的小店,对员工自我介绍说:我来这里打个招呼,相信你们在电视或报纸上见过我,今天让你们看一看我的庐山真面目。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气氛一下子由紧张变得轻松,盛田昭夫趁机四处看一看,并和员工随意攀谈家常,有说有笑,既融洽又温馨,盛田昭夫和员工一样,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并为自己是索尼公司的一员而备感自豪。

还有一次,盛田昭夫在美国加州的帕罗奥图市看望索尼公司的一家下属研究机构,负责经理是一位美国人,他提出想和盛田昭夫合影,不知行不行。盛田昭夫欣然应许,并说想合影的都可以过来,结果短短一个小时,盛田昭夫和三四十位员工全部合了影,大家心满意足,喜气洋洋。末了,盛田昭夫还对这位美籍经理说:你这样做很对。你真正了解索尼公司,索尼公司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嘛。

再有一次,盛田昭夫和太太良子到美国索尼分公司,参加成立25周年的庆祝活动,夫妇特意和全体员工一起用餐。然后,又到纽约,和当地的索尼员工欢快野餐。最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阿拉巴马州的杜森录音带厂,以及加州的圣地亚哥厂,和员工一起进餐、跳舞,狂欢了半天。盛田昭夫感到很开心,很高兴,员工们也为能和总裁夫妇共度庆祝日感到荣幸和自豪。

盛田昭夫说,他喜欢这些员工,就像喜欢自己的家人一样。

依靠索尼高层管理者的这种亲和力,公司员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作力量,并借着这么一支同心协力的队伍他们潜心钻研,固守岗位,自觉负责,维护生产,不为金钱追求事业,勇于开拓他乡异国销售事业,先锋霸主索尼公司才能屡战屡胜,一步一个脚印,在高科技优先产品开发上把对手一次又一次地甩在后面。

【事典启悟】

盛田昭夫虽然掌管着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权,但他并不因手中的权力,摆出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样子,以显示自己的威严和地位,或强迫人们听从他的命令指挥,而是以温和谦逊、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儒雅之气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赖,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他做事,这种巨大的感召力只靠手中的权力是无法维系的。

君子立业致富的经典名言


君子对财富货利有所节制,而世人则以节俭的假象来掩饰自己的吝啬。

君子孜孜不倦地追求道德礼义,而世人则往往用勤奋的假象来掩饰自己追求贪欲的真实动机。

君子之间的交情虽然清淡却能促成事情,小人之间的交情虽然热乎却往往会败坏事情。

办事情必须保守秘密才能成功,说话泄密会导致失败。

贤惠的妻子可以让丈夫富贵,恶毒的泼妇能让丈夫身败名裂。

如果一个男人到了三十风还不能成家立业,到了四十风还不能被人所喜欢,那么到了五十岁就接近于穷途末路了。

过分地贪图享受,必定是滋长灾祸的开端。

讲义气的人为世人所敬佩,贪图私利的人恐怕连鬼都会嘲笑他。

知足的人经常感到满足,这样终身都不会受辱,知道节制的人常有节制,这样一生都不会遭受耻辱。

各种情欲、杂念都是妄想,只有消灭妄想,然后才能现出真心诚意,居高自傲是一种邪气,只有消灭了邪气,然后才能让正气通畅。

年少时节制欲望,会容光焕发,青春常在,在年老时不求做官,连做梦时也是悠闲的梦境。

一个人快乐不能过度,过度地快乐会导致可悲的结果,欲望不能放纵,放纵欲望会带来灾祸。

农村老翁,生活简单,如果谈到母鸡老酒,他会很高兴,问道山珍海味,他就不知道了;谈到棉袍短褂,他会显出快乐的样子,问道高官的礼服,他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天性淳朴,欲望淡泊,这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正直的刚烈之士,即使一千辆车马他也辞让不受,贪婪的人就是一文钱他要争取。两者人品的差别虽然极为悬殊,但是义士好名和贪夫好利没有根本差别;天子处心积虑治理国家,乞丐忍受饥寒之苦雁门乞讨,他们两者的地位虽有天地之别,但是天子的焦虑和乞丐的哀求又有什么不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由此引伸出人生哲理:人生应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就像地那样广阔包容而厚德载物。
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到清华大学作了一篇题为《君子》的演讲,希望清华学子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次演讲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被清华大学沿用至今。
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理想和信仰。人活着,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仰。有理想和信仰的支撑,人才能不畏艰难困苦而乐观向上,才能无私奉献而无怨无侮,才能完善自我,追求崇高,让人生有价值。
自强不息是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是一种不断进取,勇于拼搏的品质,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自强不息还意味着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无论是成就一番事业还是在学业上取得进步,都离不开自强不息。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厚德载物,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能够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生长万物,在做人与处世时,心胸开阔、志向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此,厚德载物要求一个人有高尚的道德,能够关心人,爱护人,以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自强不息的基础是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厚德载物则强调重视整体的以信和为贵的理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着强有力的互补,自强不息激励人不断地向前,然而人对于压力毕竟有个极限,随时可能出现情性。而厚德载物却给人强烈的责任感,出于这种推力,自强不息才能源源不断地得以延续。
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行的。敢问天下何人不需要财?要生存,就得有财。事实上,我们不仅需要财,我们甚至还很爱财。但根本的问题是:这财如何得来。
孔子在《论语里仁》篇里写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成的白话是这样的:富和贵,是人们所希望得的;若不是按正道所取得,这样的富贵是不应要的。 贫和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假如不是按正道来摆脱贫贱,那还不如贫贱好。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从孔子这段话的精神,于是产生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成语。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乃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明朝的冯梦龙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松江有一个监生,博学有口才,但他酷信炼丹术,被一个称能炼丹的骗子骗去了一大笔银子。过了一段时间,监生恰巧碰上了那个骗子。不等他开口,骗子就盛情邀请他去饮酒,请他原谅,并说要想办法还他的钱。过了几天,骗子又找监生商量,说:我现在没有钱还给你。不过我有个办法,东山有一个大富户和我已经说好了,等我的老师一来,就为他炼丹,可我老师来不了,您要是肯假装一回我的老师,从那富户身上取来银子,我就可以还你的钱。这个监生急着找回自己损失的银子,就答应了那个骗子。那个大户与扮成道士的监生交谈之后颇为投机,又觉得既然有师傅在,徒弟还能跑了?于是每天只管与监生交谈,把炼丹的事放心地交给了监生的徒弟。两个人都没想到,那个炼丹的骗子看时机成熟,就带了大户的银子跑了,那个大户就抓住老师,将监生送到了官府,叫他赔钱。倒霉的监生大哭,说明了情况才得以脱身。
像监生这样的人明明知道对方是骗子,为了尽快地把自己的利益收回来,自己还要帮着去骗,不计较是否会损害别人,这样的取财之道,结果是利益也没有得到,祸害反而先来临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世上的路千千万万,但求取致富或者取财只有两条路可走,即正道与邪道。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诚实、信用、遵纪守法、符合道德伦理常纲所得到的财是正道,用盗窃、抢动、敲诈、用权力、淫威等犯罪手段所得 到的不义之财是邪道。
刘长青、成克杰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政府高级领导干部,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赚取不义之财。这些因追求不义之财而倒在断头台上的死囚,以污浊的行为将自己钉在耻辱柱上。不义之财终被夺,靠非法手段赚取钱财,绝没有好下场。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的人生旅途上,在追寻财富的过程中,就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为何不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更多财富呢?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象传

这句话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相对的:乾为天,而坤为地;天行健,而地势坤。所谓地势坤,是指大地柔顺敦厚,具有包容万物的德行和能力。《乾》卦提出君子要学习天体的自强不息,《坤》卦提出君子要学习大地的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一样,厚德载物也被很多人挂在办公室和书房之中,但是相对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加不易做到。

因为自强不息是自己的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可以做到;厚德载物却涉及他人。

厚,增厚、增加。载,承载。厚德载物的意思是不断增厚自身的品德来承载万事万物。承载万事万物,首先应该承载的是人,不能够支持、包容他人,又谈何承载万事万物?

厚德载物总是令人联想起另一句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立足,自己想发达时也帮助他人发达。这是孔子对仁的解释,我认为也是对厚德载物的解释,厚德载物无疑是仁爱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在职场之中要做到厚德载物呢?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你如何对待他人,他人就会如何对待你。当你不断增加自己的品德以包容、帮助他人时,他人自然也会如此对你。两个月前,所有的同事一提到刘峰,都会流露出厌恶的神情。可是,今天,大家提到刘峰时却赞不绝口。为什么短短的2个月,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2个月前的刘峰的确非常令人讨厌,那时,他是一个极度自私的家伙,在问题面前只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这种思维使得他习惯于推卸责任。为此,他的上司一个南怀瑾迷针对他的问题给他作了几次辅导,使他认识到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必须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学会支持和帮助他人。刘峰是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他很快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很快,刘峰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很多人认为厚德载物是领导的事,这绝对是一种误解。任何一个人要在职场中取得成功和发展,都必须做到厚德载物。因为,职场之中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要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首先得学会支持和帮助他人。

《易经》的忠告:不断增加自己的品德以包容、帮助和支持他人。

小人和君子行为的天壤之别


1、冠带奇特,衣服别致,博闻善辩,空谈高论,以夸耀自己,住在偏僻简陋的地方,有以诽谤世俗为能事,此为奸诈之人。

2、外表朴素,衣服简陋,开口说些无所作为的话而意再沽名,闭口称没有企图而意在求利禄,此为虚伪之人。

3、有的人徒具虚名而无实际才能,言行不一,掩恶扬善,进退取巧。当政者一定要慎重,不能与这种人共谋大事。

4、有的人善于谄媚逢迎,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高官,鲁莽急躁,用轻率冒死的方法求取厚禄,不顾全局,见到有利可图的就轻举妄动,能说会道,以讨主人欢心。当政者千万要慎重,不能任用这样的人。

5、对自己所宠爱的人,应该了解他丑恶的方面;对自己所憎恶的人,也应该了解他好的方面。

6、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7、君子深明道义,小人只知私利。

8、君子心地坦荡宽广,小人则常常患得患失。

9、君子内心平和安详而不骄傲,小人则傲气十足而不安详。

10、有些人表面上厉害却内心虚弱,把他们比作小人,就好像是挖洞跳墙的小偷。

11、对于那些庸俗的小人,难道能和他们共事吗?当他们没有得到所追求的东西时,生怕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担心失去。如果怕失去,他们就会无所不为,不择手段。

12、凡是小人,对自己的过失都千方百计的加以掩饰。

13、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但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有仁德的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14、有仁德的人,他总是有所隐忍而不轻易发言。

15、小人总是靠歪门邪道来讨人喜欢,逢迎君主的意图而且苟且取悦于君王,追求私利而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

16、自己没有才能去领导别人,而又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领导的人,品格是最低下的。

17、满口仁义道德,行为则罪恶多端,这种人实为国家祸害。

感谢您阅读“迷你句子网”的《君子以作事谋始。》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合适的名人名言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以客户短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