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最新诗经中的唯美短句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多重》教案及感悟(通用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数。
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板书其中一题:200x43
这题的得数是多少?怎么算的?
现在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行么?
(板书竖式,强调0先不要对齐)
看板书:200x43=8600,问:谁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编得数也是8600的乘法题?
(2x4300,20x430)
为什么这三个算式的得数都一样呢?(先不看0,都是2x43;再添上0,两个乘数末尾合起来都是有2个0,所以都要添上2个0)
2、哪些同学昨天已经预习了数学课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
(要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哪几个信息?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哪个条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x15=
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850x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指名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
(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
(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
讲评这几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
(重点讲)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开始列竖式的时候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既然是先不考虑,所以在这两次乘的时候,0也不要考虑。(擦去多余的0)
指出:最后加完之后,这个0要补上。 ……
比较第一、二种竖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我们可以像这样写,比较简便。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
2、第3题。
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四、布置作业
第2、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2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较熟练记住2的乘法口诀。
过程与方法: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2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会运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贴图
学生准备:
课堂作业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创设情景。
1、以对口令、开火车的形式复习5的乘法口诀.
2、同学们,你们在家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活吗?都做哪些家务活?小明是个勤快、懂事的孩子,你们看他在家里做些什么?(出示挂图)
(二)探索口诀,解决问题。
1、看一看。
仔细观察,说一说小明在做什么?在帮助家长摆筷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一人一双筷子也就是2根,1双=2根)
他是怎样摆的?(两根两根的摆的)
2、摆一摆。
(1)、如果家里只有一个人吃饭需要几双筷子,是几根呢?
一双筷子也就是两根。
换句话说,一双筷子就有1个2根,两双、3双呢……需要几根筷子?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摆一摆。边摆边数数一共用了多少根筷子?
(2)、根据摆的过程,把数填写在表格中。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
(学生自己完成表格)
(3)、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
方法1:我用小棒代替筷子摆出来的'.(贴图演示摆筷子)
方法2:我是两个两个加出来的,筷子的根数一个比一个多2.
方法3:连加太麻烦,几双筷子也就是几个2,如:1个2是2,2个2是4、3个2是6……可用乘法算式.
方法4:我先根据二五一十这个口诀确定出5双筷子有十根,再连加、连减算出其他的筷子根数。
3、试一试:你能根据编5的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
(小组同学互相商量商量)
①学法指导,尝试编第一句:1X2=2或2X1=2口诀:一二得二
说一说是怎么编制乘法口诀的?
先看有几个2,再计算等于几,最后将语言简化,使之顺口。
②尝试独立思考,编制2的其他乘法口诀。
4、记一记:
①按顺序齐读2的乘法口诀。
②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师:读一读你发现2的口诀有什么规律?(学生自由回答)
生:每相邻两句之间的积相差2。
③学生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
你能利用这些规律很快背下2的口诀吗?(学生自由背口诀)
④按顺序记一记、背一背。
(三)练习巩固
1、对口令。
①一人说乘法口诀,如:二九十八,另一人说算式,如:2X9=18或9X2=18
②请同桌之间互相对口令,一人说口诀、一人说算式。
2、圈一圈。
出示书P15。2数字图,圈出2与1、2…9相乘的得数,说一说有什么特点?
圈出的都是双数,其余的都是单数。
3、算一算。
独立完成P15。3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集体评讲,讲明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看图列式。
出示书P15。4情境图(请4个学生示范),问:4人有几只手?8只手有几个手指?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4X2=8(只)或2X4=8(只)
(2)5X8=40(个)或8X5=40(个)
(四)拓展性学习
1。我们人的身上有没有关于2的乘法问题?
如:一个人两只手,4个人几只手?
一个人两只眼睛,7个人几只眼睛?
一个人两只耳朵,6个人几只耳朵?(学生提问互相回答)
2。思考题:幼儿园给5位小朋友分水果,每人1个苹果、2个梨,一共需要多少个水果呢?
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后,用学具代替水果,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5X1+2X5=15(个)
变式练习:每人分5个苹果,9个梨,一共需要多少个水果呢?
5X5+9X5=70(个)
3。全班反馈。
(五)总结
谈谈你今天的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1个21x2=2一二得二
2个22x2=4二二得四
3个22x3=6二三得六
4个22x4=8二四得八
5个22x5=10二五一十
6个22x6=12二六十二
7个22x7=14二七十四
8个22x8=16二八十六
9个22x9=18二九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简单的转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4、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千克、吨这三个重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的探索教学。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一个环节: 教学1吨有多重, 特别是"1吨"的现实意义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纯粹记忆1吨的概念是无意义的。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学生乐于参与,容易参与的活动。全体学生在经历了470克——1千克200克千克——5千克——10千克(1吨)的'感受过程(很轻——轻——重——很重)。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从游戏中感受。通过用吨作单位的物品的展示和为什么不能带这样的物品到现场的提问,以及与带来的物品比较初步感受到用"吨"作单位的物体是很重,很大的。
第二个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作业《一吨有多重》在合作者用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三个环节:小组汇报合作结果,让学生用准确、完整的语言来汇报小组推算的过程。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从视觉上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推算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感受
师: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准备了四样物品,分别是一袋大米、一盆花,一个篮球、一个铅球。它们的重分别是470克、1千克200克、10千克、5千克,谁能来拎一拎,猜一猜给他们找出对应是物品。
师:你能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
师:一吨的物品你能拎起来吗,
生1:太重了,拎不动
师:那么一吨有多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一吨有多重?》(出示课题)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实践
二、小组合作、探究实践
(1)实践
师:老师这里有四样物品,请同学们选择一样物品的重量进行推算,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物品的重量大约是一吨,也就是1000千克。并在课堂上完成这张 实践作业。
师:小组内先商量一下,你们选择哪个物品的重量?
生:10千克、5千克
师:为什么不选这两个?470克和1千克200克
生:不好算。
师:办法总比困难多,想一想怎样把它变成容易算的?哪个小组愿意来挑战困难?
师:鼓励表扬
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请同学上前大声阅读并逐一解释要求
生:小组合作
(2)交流感受
小组合作完毕
师:那组愿意上来交流你们的想法?
生1:10千克 10个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个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动画演示)
10个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个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2:2个5千克时10千克,20个5千克就是100千克,200个5千克就是1000千克就是1吨。
生3: 1千克200克看成1千克,10个一千克就是10千克,100个1千克就是100千克,1000个1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4:470克约是500克2个500克是1千克,20个500克是10千克,200个500克是100千克,2000个500克就是1000千克。
活动3【练习】练习
师:出示课件动画演示如果老师把20个篮球装一筐,能装多少筐呢?
活动4【讲授】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算一算感受了一吨的重量,在生活中还有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教学用具:
各种秤、多媒体课件、1千克的盐等多种物品。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数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处处都有数学。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看这个游戏中有什么数学知识?
1、游戏导入:找三名同学玩背一背的游戏,感受体重有轻有重。
2、实践体验:掂一掂身边的物体,感觉物体的轻重。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的知识《有多重》。(板书)
3、交流汇报: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信息,说说你的调查信息。
(教师解释:购物的时候,商品的好坏叫做质量;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也叫做质量。板书:质量)
4、揭题: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还有用公斤、斤作为单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个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秤:
1、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师: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师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
2、拿出一枚硬币和两袋盐:你会怎么选择这两种秤?
(二)建立1千克的概念
1、认识盘秤,讲解用法。观察秤面,引出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3、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
4、估一估:请学生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5、找一找。你能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吗?并称一称,掂一掂。
6、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建立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的概念)
(三)建立1克的概念
1、要秤硬币,引出台秤不适用。认识天平,讲解用法。观察天平,引出克用字母g表示。
2、称一称:请学生用天平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知道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千克。
3、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感受1克。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克?
5、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建立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的概念)
(四)千克与克的关系
1、猜想千克与克的关系,小组交流。
2、汇报,并说明理由:(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
(1)根据1千米=1000米,想1千克=1000克
(2)刚才称2袋盐1千克,1袋盐500克2袋盐就是1000克。
3、重点引导学生用第二种方法体会理解。(板书)
(五)小结: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书20页第一题。(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秤:先看单位,再看指针。
2、单位换算: 2kg=( )g 4000g=( )kg
7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3、你知道自己大约有多重吗?(30克 30千克)
4、填上合适的单位
老师的体重是60( )
一瓶饮料的质量是250( )
一个乒乓球重1( )
一大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膏重100( )
5、小结:称较重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称较轻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检测:
1、单位换算
2、选择合适的单位(选择)
3、添上正确的单位(填空)
教学反思: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量概念?这是我在设计本课时,着力思考的两个问题。
本课,我为学生准备了称量工具,让学生带来了食盐、硬币、苹果等很多实物,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质量的理解分为“模糊→初感→明晰”三个阶段,使之落到了实处。在设计本课时,我将操作活动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前,让学生通过调查,感受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机会,通过掂一掂两袋盐、一枚硬币,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过渡;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估一估、称一称的操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量,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给。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活动开展相对集中。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很充分,出色地完成了教师预定的任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玩”得尽兴。
值得改进的是:
1、在天平和台秤的使用上,讲解略显仓促,学生一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如果课前教师能拿出时间进行专门、细致的讲解、操作,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些。
2、如何能让课堂教学时间更为紧凑,还有待深入反思,琢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 3吨=()千克5000千克=()吨
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
3、初步体会类比和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由学生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应肯定每一位学生说出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他们的口表能力。通过特征的讲述,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多项式的定义,教室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及补充。)
二、讲授新课:
1、多项式:
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的多项式概念。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像这样,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term)。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constantterm)。例如,多项式3x2?2x+5有三项,它们是3x2,-2x,5。其中5是常数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例如,多项式3x2?2x+5是一个二次三项式。
注意:
(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教师介绍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并让学生比较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的区别与联系,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2、例题:
例1:判断:
①多项式a3-a2b+ab2-b3的项为a3、a2b、ab2、b3,次数为12;
②多项式3n4-2n2+1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
(这两个判断能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多项式中项和次数的概念,第(1)题中第二、四项应为-a2b、-b3,而往往很多同学都认为是a2b和b3,不把符号包括在项中。另外也有同学认为该多项式的次数为12,应注意:多项式的次数为最高次项的次数。)
例2: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1)3x-1+3x2;(2)4x3+2x-2y2。
解:(1)三项,二次;(2)三项,三次。
例3: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1)x3-x+1;(2)x3-2x2y2+3y2。
解:(1)三次三项式;(2)四次三次式。
例4:已知代数式3xn-(m-1)x+1是关于x的三次二项式,求m、n的条件。
解:该多项式中的项次数分别为n、1和常数,又多项式为三次,即n=3;而该多项式至少有两项3xn和1,当m?1≠0时,该多项式即为三项式,与已知不符,所以m=1。
(让学生口答例2、例3,老师在黑板上规范书写格式。讲述例2时应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前面的符号,多项式的次数应为最高次项的次数。在例3讲完后插入整式的定义: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integralexpression)。例4分析时要紧扣多项式的定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透彻理解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培养他们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①理解多项式的定义,能说出一个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几,分别由哪几项组成,各项的'系数分别为多少,常数项为几。
②这堂课学习了多项式,与前一节所学单项式合起来统称为整式,使知识形成了系统。(让学生小结,师生进行补充。)
教学后记:
从学生已掌握的列代数式入手,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又巧妙的引入了新知,介绍多项式的项、次数以及常数项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接近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掌握了所有的概念后由学生自己举一些多项式的例子,这样更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后列举几个例子,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示范严格的书写格式,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体验一下老师是如何想的,如何来考虑问题的,然后由学生完成当堂课的练习,也可让一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要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接着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推理依据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班里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大壮,弟弟叫小壮,(出示课件或图片)你能分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么?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
二、探索新知
1.做出判断
师:(课件演示)现在其中的一个说:“我不是哥哥。”现在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
2.说明理由
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汇报。
3. 小结
师:(小结同学们推理的过程)刚才同学们根据双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话,判断出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推理(板书课题)。
4.找气球
师:推理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根据已知的条件对事件进行推断。为了庆祝元旦,小明、小红、小芳每人从家里带来了一个气球,(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及红、黄、蓝三个气球)小明说我的气球是红色的,小红说我的气球不是蓝色的。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能说出小明、小红、小芳各拿来了哪一个气球吗?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拓展应用
1.可以在完成课本101页的第3、4题的.基础上完成下列有趣的题目。
这三组影子分别是哪组积木的投影?请连线,并说明为什么?
2.红圈中的积木和哪块积木拼合,才能成为一个和左图一样的正方体?
3.小熊、小狗、小兔的箱子分别装有相同大小的铁块、木块、棉花。你在看过跷跷板之后,能说出每人的箱子里都装有什么吗?为什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二、教学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三、知识重点:
绝对值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1、引入课题。
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
(1)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
(2)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2、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3、观察并思考:
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4、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这个例子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数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符号没有关系,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人们只需知道它们的具体数值,而并不关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为引入绝对值概念做准备。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为绝对值概念的几何意义是数形转化的典型模型,学生初次接触较难接受,所以配置此观察与思考,为建立绝对值概念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
1、探究规律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a的绝对有什么规律?
-3,5,0,+58,0.6。
2、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绝对值法则(见教科书第15页)。
(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
1、其中第1题按法则直接写出答案,是求绝对值的基本训练;第2题是对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进行辨别,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区别。求一个数的绝时值的法则,可看做是绝对值概念的一个应用,所以安排此例。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者。本着这个理念,设计这个讨论。
2、结合实际发现新知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6页的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把14个气温从低到高排列。
(2)把这14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观察并思考:
(1)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思考它们与温度的高低之间的关系,由此你觉得两个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应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2)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14个数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在上面14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4、想象练习:
想象头脑中有一条数轴,其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数-100和-90,体会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它们的绝对值)以及这两个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规定都来源于生活,每一种规定都有它的合理性。
数在大小比较法则第2点学生较难掌握,要从绝对值的意义和数轴上的数左小右大这方面结合起来来了解,所以配置想象练习,加强数与形的想象。
5、课堂练习例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教科书第17页例)
比较大小的过程要紧扣法则进行,注意书写格式。
6、练习:第18页练习。
(三)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四)本课作业。
1、必做题:教产书第19页习题1,2,第4,5,6,10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五、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情景的创设出于如下考虑:
(1)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
(2)教材中数的绝对值概念是根据几何意义来定义的(其本质是将数转化为形来解释,是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规律,如果直接给出绝对值的概念,灌输知识的味道很浓,且太抽象,学生不易接受。
2、一个数绝对值的法则,实际上是绝对值概念的直接应用,也体现着分类的数学思想,所以直接通过例1归纳得出,显得非常紧凑,是教学重点;从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来看,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做好教学的组织和引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是大小规定的直接归纳,其中第(2)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要结合绝对值的意义和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数轴上越左边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越大,所以表示的数越小这个数形结合的模型。为此设置了想象练习。
4、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绝对值的概念和数的绝对值的求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教学内容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建议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移到下节课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巩固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2、掌握数轴的意义及构成特点,明确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直观对应关系。
课前准备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投影展示)
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5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学生结合上述问题分组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体现距离、方向)?
2、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3、什么叫数轴?它有哪几个要素组成?
4、数轴的用处是什么?
5、你会画数轴吗并应用它吗?
“问题”解决:课件投影课本p8图1、2-1,同时说明其产生的.过程及合理、简明的特点。
结论:正数、0和负数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3、展示温度计图形,比较其与图1、2-1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温度计也可以看作将正数、0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的情形。
不同点:温度计是竖直的,方向感不直观。
4、描述数轴的意义(课本p9中间,由学生阅读,并尝试画一条数轴,强调)
(1)数轴的构成三要素:原点、方向、单位长度。
(2)数轴的用处是:把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例(课本p9图1、2-3),说明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5、归纳:
(1)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2)数轴的出现将图形(直线上的点)和数紧密联系起来,使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借助图直观地表示,是“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
二、例题分析
例1,先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5,0,-2,2,-10/3
例2、数轴上与原点距离4个长度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三、巩固训练
课本p10练习
自我检测
(1)数轴的三要素是:
(2)数轴上表示-5的点在原点的侧,与原点的距离是个长度单位。
(3)数轴上表示5与-2的两点之间距离是单位长度,有个点。
(4)如图,a、b为有理数,则a0,b0,ab。
课堂小结
(1)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五、作业
1、课本14页习题1、2
2、完成“自我检测”
3、个性补充
⑴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0.5,±0.1,±0.75。
⑵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1000,5000,-20xx。
⑶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⑷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