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理论意义和作者所阐发的诗歌欣赏的方法;
2、学习作者以“诗歌特点”“欣赏诀窍”为两个相关系统,研究、阐释诗歌欣赏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目的之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一、阅读课文,领略内容
1、简介:
本文是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诗歌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给我们谈了诗歌欣赏的要求及方法,并且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
2、根据练习第一题的要求,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二、精读理解课文阐述的观点
1、“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怎样理解?用哪些例子阐明的?
明确: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就要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课文举了《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三个例子阐述的。
2、“诗歌欣赏要善于寻找并判断诗背后所孕含的情思和韵味”是怎么回事?如何寻找判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
概括:诗歌的特点在抒情。一般来说,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了直说,诗人只是含蓄地点拨,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语言又极精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诗需要咀嚼再三,寻求真味。方法是四个字:“泡”、找、进、“猜”,说明例子分别是《老马》、《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问君能有几多愁”、《口供》。
3、“诗歌欣赏时,要对不连贯的诗句进行‘加工’填补,以利于‘综合性思考’”为什么?好处在哪?例说是什么?
明确:诗歌的语言就是不连贯,跳跃性大,这也是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中跳跃的奥妙被我们理解关连起来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例说有《启明星》、《夜雨寄北》。
板书设计: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诗歌欣赏
观点方式诗歌特点诗歌欣赏例子
读者把握构思〈我爱这土地〉
诗人创造丰富再现诗人《长干曲》
艺术形象创造的形象《沙扬娜拉一首》
诗歌
欣赏善于寻找判断诗歌背后孕含的情思、韵味是一想象泡〈老马〉
种再诗歌抒情咀嚼找〈祖国啊,祖国〉
创造含蓄凝练再三进“问君能有几多愁”
猜〈口供〉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探讨文章的主旨,理清思路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3、领悟本文美学观点
教学重点
1、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注意表述特点
2、领悟本文美学观点,理解艺术作品的暗示性带来的审美效果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解题
通过对维纳斯的简单介绍引入本文话题对象——米洛斯的维纳斯,再通过对维纳斯的美的讨论,引入本文话题重点——断臂。
二、研习课文
1、默读课文
①找出表现全文主旨的句子,归纳主旨
明确:“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②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一失去双臂;二复原双臂;三必失双臂
③文章围绕维纳斯的双臂,从哪几个层面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论证?
明确:用辩证说理的写作方法,从正面、反面、侧面说理
2、各自阅读课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述方法)
(1)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
(2)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3)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4)因为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上的数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变化。
(5)这一方面的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面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地精美绝伦。
3、课堂讨论
(1)维纳斯失去双臂使她成为美的典型,是由她的手臂的残缺产生美,在其它领域,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
(2)残缺就是美吗?维纳斯双臂残缺带来美的关键就在于失去了的双臂产生了艺术作品的暗示性作用,给人带来无尽的联想。在其它的艺术作品中,你能找出相似的例子吗?
4、作业: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一篇关于“断臂维纳斯”的说明文。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新课程提倡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活动,了解儿童对概念的初始认识,提供充足的时间及材料,尊重儿童的差异,力求在课堂上然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从结论中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点亮小灯泡》一课来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承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提出的电荷持续流动形成电流的观点,引导学生连接最简单的电路,为后面的《简单电路》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为凸显其作用,本课主要采用独立学习与课堂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独立学习: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后,对如何点亮小灯泡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独立完成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独立学习"将使学生经历一个有思维过程的探究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体现。
2.课堂分析: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共同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共同点,找到回路、断路、短路的特点,了解电流流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有独立学习做基础,课堂分析将进行的高效、有序。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非常丰富,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稍弱,思维快于语言,因此会常常出现表达不清楚、跳跃性强的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进行假设,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3.对电路初步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当电形成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手电筒,提出问题
1.学生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尝试解释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2.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1.PPT出示学习任务一:
(1)在学习卡片上画出你认为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2)实验验证你画出的连接方式能否点亮小灯泡。
(3)时间:12分钟。
2.分发材料,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一。
3.PPT出示学习任务二:统计小组内有几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几种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注意:重复的算一种)
4.汇报展示:选择一个小组,将组内统计出来的连接方式分别用放大的小灯泡和电池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三)分析现象,了解电路
1.分析能够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式,找到相同点,了解"回路"的特点。
2.PPT出示电流动的路线及小灯泡的剖面图,解析回路及小灯泡内部构造。
3.教师演示去掉金属外壳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的方法。
4.分析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认识短路及断路现象(PPT出示)。
(四)课堂小结,安全教育
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使用1.5伏干电池作为电源,发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导线传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这是非常危险的电!
教学目标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介绍相关文学常识。
2、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
二、解题
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2、作者简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三、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
奔(bēn)丧(sāng)差(chāi)使(shi)狼(láng)藉(jí)簌(sù)簌(sù)妥(tuǒ)贴(tiē)踌(chóu)躇(chú)迂(yū)蹒(pán)跚(shān)箸(zhù)拭(shì)琐(suǒ)屑(xiè)晶(jīng)莹(yíng)
3、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师】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中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讨论讲解全文。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3个生字,读记:伯乐相马、大汗淋漓、精神焕发、等词句。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两则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两则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你对这两个题目的理解。介绍寓言故事。
二、初读感知
1、熟读课文
2、概括寓言所讲的内容。
3、想一想自己从寓言中读懂了什么?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理解课文
汇报交流,体会寓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寓意: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四、自学理解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践的结论,有目的地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围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向他们了解当年他们的乐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度过艰难岁月的,做好记录。
二、课堂交流:
1、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2、分组交流自己课前采访的内容。
3、每组指派一名代表发言。
4、引发学生思考:
(1)当年,老一辈生活艰苦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今天的生活乐趣与他们当年的有什么不同?
(3)我们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课后作业: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资料整合平台】
1、张洁的《挖荠菜》。
2、刘绍棠的《榆钱饭》。
使用建设:
引导学生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启发学生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清新纯朴、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风格。
【口语交际】
1、了解“劝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3、课堂活动:
(1)创设情境
(2)分组练习
(3)班级交流
(4)教师总结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七)背诵古诗。(齐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文中的几个悬念及表达效果。
3.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让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多胜少的战例,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脉络,最后针对杨朔散文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并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应战的作风。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2.语化的语言特色。
难点:学生可能会觉得文中所写的几个骑兵打乱敌人作战部署的偶然性较大,在教学时要加以分析。
教学突破要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应对课后思考与练习一着重探讨。
教学准备
1.了解杨朔散文的风格。2.了解时代背景。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2.预习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启发思路,导入课文讲述战例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找出文眼,理清脉络
4.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领略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
5.解题,指导完成练习剖析题意,完成课堂练习
一、启发思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大家平时爱看战争影片,听战争故事吗?2.师:很好。战争的双方如果人数悬殊,胜负便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过去军事科技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双方对阵,人数便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你们认为是这样吗?
1.纷纷回答:爱看。2.因为课前已搜集相关资料,所以对教师的观念并不同意。生:不是。
3.师装作不解:哦,历史上发生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吗?4.师总结:看来大家课外都搜集了不少资料,这点很好。本文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战例。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进入课文学习。(板书课题)
3.举手回答,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相关战例,涉及内容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4.进入新课学习。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2.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3.抽学生复述课文。
1.听教师讲解,作好相应记录。-2.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3.讲述课文内容,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三、找出文眼。理清脉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2.组织学生讨论: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将其板书。(见板书)
1.思考,举手回答。生: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2.讨论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3.理清文章结构。
四、分析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杨朔的散文讲究结构,在布局上往往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有所展现,请大家加以分析。指名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2.师:杨朔的散文在语言上以活泼明,快的口语为底色,配衬以古典句式的色彩,形成一种俏丽、典雅的风格。本文有哪些描写表明了这_特点。点明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3.师:当骑兵们得知昨晚想骑马渡过的河流是黄河时,为什么“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抽学生回答,明确答案:“惊”是因为不知那是黄河,还以为是条不知名的小河流,“笑”是为昨晚的冒失,竟想骑着马淌过水流湍急的`黄河,另还含有庆幸的成分:幸亏没有强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1.思考本文的结构特点。生:本文开篇就写在大部队行进的途中,有一班骑兵掉队了,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这班掉队的骑兵命运如何?接着写骑兵偶然来到了一条河边,准备渡河却发现水很深,于是放弃了,这又有了一个悬念:这到底是条什么河?后来骑兵发现了一座城,便灵机二动朝城中放了-排马枪,引起了骚乱,这到底是座什么城呢,他们放枪会造什么后果?这几处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充分显示了杨朔的写作功夫。2.生:“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生:他带着这一帮人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生: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生:“是黄河,水才急呢,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3、思考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五、解题,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课后思考与练习一。2.师:本文的标题为什么?铁骑兵呢?相信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了吧。抽学生回答,归纳总结。3.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1.从敌我两方面来分析为什么我军的一班骑兵竟能打乱敌人军事部署。2.积极思考。生:“铁”字表明了我军的顽强和难以战胜。生:“铁”说明我军有铁打的身躯和意志,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不会屈服。3.完成随堂练习。
六、本课小结。本节课按照导人、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分析结构及语言特点的顺序完成了课文的教学。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内容,还领略到了杨朔散文的魅力,这对学生的写作及散文鉴赏水平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
七、板书设计
铁骑兵杨朔
本文结构
起因:掉队--打游击经过:夜渡河水--水深未能过去--第二日才知是黄河发现敌城一朝城中放了一排马轮--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头结果:打乱敌人军事部署,并找到了大队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骑后们明明只是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为什么第二天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并且“差一点把城攻破”?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作分析。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1)没日殒落悬崖勒马冥思苦想
(2)香消玉殒婷婷玉立斗转星移宿营
(3)搔乱斗胆犹豫不决战战兢兢
(4)天马行空恪守部署凌乱
2.下列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脸上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个性练习设计文中写道,斑长“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试分析此时班长
的心理。
教学探讨与反思
因为本篇课文较短,且内容较易理解,因此只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但要作深入分析,稍嫌紧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加快节奏,主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体会,教师只在重点处加以点拨。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
2、积累词语,学习做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理、意、味。
教学设想
一课时,在学生默读的基础上,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理解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精读第4、9、10、11、15、17段体会作者所表现的对北大的特殊的感情。再让学生学习制作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要求学生默记要点)
田晓菲和我差不多大,记得读高中时,常在《语文报》上读她的诗和文章,她的诗作和经历曾经对少年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是我当时的偶像之一。她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
二、默读全文
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讨论:
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一、七至十六岁的生活
七岁时的
十岁时的
十三岁时的
十六岁时的
2、朗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
4、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5、朗读10、11段
A、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回忆一下,朱自清从父亲的背景中“读”出了什么?小弗郎士又从韩麦尔先生身上“读”到了什么?
B、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
6、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A、这一部分表达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
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赞颂北大、抒发深情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
B、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五、练习:制作词语卡片
1、讲授词语卡片制作要领
注音,解释,例句,写话
2、例示
六、布置作业
将“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做成词语卡片。(在练习本上)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
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四、布置作业,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具体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二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许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3、《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4、《诗经》的语言特点。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3)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通过全体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诗经二首》知识点
【主题思想】
《关雎》写的是一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
【文章结构】
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
一见钟情-辗转反侧-钟鼓乐之
(爱慕)(相思)(愿望)
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抵
蒹葭采采-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沚
【文学常识】
《诗经》本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题目“关雎”中的“关”是拟声词,鸟鸣之声;“雎”,雎鸠,种水鸟。题目“蒹葭”中的“蒹”指芦苇一类的植物;“霞”指初生的芦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应,彼此相关雎鸠,水鸟,据说它们“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开篇二句声情并茂:它以悠扬、平正之音,为全诗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调;又以雎鸠和鸣起兴,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为以下正面抒写爱情创造了和谐的气氛,象征意味既深且浓。接下去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毫不突兀了。“窈窕”,连绵字,美好的样子,形容“淑女”;“淑女”,即好姑娘;、“好述”,就是好配偶。首章落实到:“美丽的好姑娘,正该同美好的男子配成双”,成为全诗的纲领,提摄全篇。
《蒹葭》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爱着一位姑娘,她住在湖的对岸。青年和姑娘也许有过一段交往,也许只是偶然见过一面,但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在深秋的一个早晨,他来到湖边,思念起她来,思量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