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6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方美学史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读后感 篇1

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最想谈论的是这个章节——《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说来有些惭愧,不是其他的内容不值得写,而是觉得还无法把握好力度去写其他内容的读后感,或许还要再多读几遍才可以放心落笔,所以我决定就先从我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入手,关于意境。

在此之前,我对意境的了解还停留在《人间词话》之中。其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而且在开篇就描写了作者心目中的境界为何物: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而《美学散步》中的境界又有些不同,其中说道,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他说艺术境界介乎学术境界(真)和宗教境界(神)之间,艺术境界主于美。

好像这二者(两本书)之间的不同,就是一个切乎于文学角度,而另一个切乎于美学角度。而美学角度又更接近玄学,是的,我觉得这段说辞总有些玄乎,且奇妙。这一点也可以从最开始“论文艺的空灵与真实”中找到。生命的境界广大,包括着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这一切都能反映在文艺里。文艺指示着生命的真谛,宇宙的奥妙。

在艺术的境界与山水之中提到,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初中的语文学习中就开始了,譬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我认为这些种种之手法都是这个意思。作者通过景物寓之情感的表达,那么这就是一种境界。但是这却并不容易,在美从何处寻之中提到:我们要把整个情感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应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我明白了,这是方法。

庄子认为: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是道、舞、空白。写到这里,感觉艺术意境一下子就拔高了许多,更为玄学却也更为透彻了。尤其是“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总之立意拔高了,那么关于对意境的追求也忽然拔高了,是深入灵魂的“艺”的“美”的追求。

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读后感 篇2

去年这个时候我终于买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数码单反相机,而告别了租借卡片相机来完成自己作品的时代,这是非常有历史性意义的。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通过我的学习和摸索在摄影认识和观念上经历了多次的改变。但是我对摄影的态度依然是不可动摇的。通过宣传自己的摄影我结识了大量的摄影爱好者,他们欣赏我的作品这也是促进我不断完善自己摄影作品的动力源泉,在我来看摄影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大家认可我的作品同时也是对我个人的一个肯定,这点是极其重要的,再好的摄影最终目的是被人来欣赏和认可的,这应该是你创作摄影的首要意图!

如果说没有光便失去色彩,摄影也将不存在,那么我认为相比之下没有比失去欣赏者更让摄影无地自容的地步了。任何形式的艺术最终都是要被人去接纳和欣赏的。达文西不会把“蒙娜丽莎”封存在自己充满艺术的精神世界中。那么假设一天人类即将消失,或是你去了一片绝对不会产生文明的世界,若不是理想的根基还映衬在我们的内心中,有什么理由你仍还在创作只有自己才会欣赏的艺术呢?

说到艺术,在摄影上一直有一个分歧已久的观念:摄影算不算艺术?我听到更多的回答是:“摄影不属于艺术”这样回答也是出自我现在的前辈和老师们。在我看来,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在数字摄影时代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后,摄影这种看似艺术的行为被更多人都在运用。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文化的精髓!什么是精髓?这个就不用在更多解释了。很多人在搞摄影、在玩摄影,那么有谁创作出了代表文化的精髓呢?你是否能做到像海顿、贝多芬或是莫扎特等等那样可以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能达到让你流芳千古的境界呢?如果不能,那么你创作的不属于艺术,如果在这个文化形式从事的人中能创作出文化精髓的比重是如此之小,那么也就不奇怪称这种文化形式是非艺术的了。

但,这些并不能代表我个人对摄影真正的看法,如果有人问我:“摄影算不算艺术?”我会说:“摄影是一种介于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文化形式,如果说它是非艺术的,就像我刚才说到这些一样,在这个文化形式行业中能创作出精髓的人群比重太少了,看似艺术的东西很多人在一生中都创作不出来,那它肯定就不太适合被赋予艺术的头衔。

但是,哪位资深的摄影家能自信的告诉我:“安塞尔。亚当斯,创作的”月升“不是艺术?他创作的摄影是不是一种影调视觉艺术的巅峰?他的作品是不是文化形式的'精髓?这种文化形式是不是被人普遍确认为摄影呢?”既然是艺术,我们就要承认,像亚当斯这样的摄影文化巨匠还有很多,就像手工艺术一样,唐三彩可以在拍卖会上交到不菲的价格,也没有哪个笨人会用上万的价格去购买一张消色的普通照片,当然国人爱炒作和炫富除外,艺术被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看待,有人认为中国东北的二人转是艺术,有人认为公众下做与众不同的行为也是艺术,有人也会认为肖邦用波兰的民间舞蹈运用到钢琴作品后也是艺术。

我也不是学艺术出身的,也没有整天钻研看似艺术气息很浓重的科目,例如哲学、文学等等。如果我给艺术下一个定义恐怕又会遭到艺术人士的批判,但是我有头脑会分析,我想这是我摄影作品创作的灵魂,什么是分析?分析就是独立的思考,不忙碌听从别人的意见,就像有人说:“这世界上有风,很多人相信,无论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但是我会告诉你:”在这世界上,我一生从没看到过风,但是我依然坚信的原因是我看到了柳树被无形的力量所摇动,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人们常常被人描述中的——“风“"。我为什么会知道这点?很简单:推理。物理学家也是通过数字模式作为推理来测量星系的距离的,只不过它看似更严谨些。说到这么多,那么什么是艺术呢?艺术就是一种文化的精髓体现。“文化”这个词在这里很突出很关键。

为什么谈到摄影我要提起艺术呢?这是很重要的标致性意义!接触摄影最首要的并不是拿起相机进行拍照,而是树立观念!这点是我非常想要对摄影人尤其是初学者要说的。当你拿起一个相机即将要创作一幅影像时,你要知道,通常这幅影像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被称作“照片”另一种结果是“作品”为什么要加通常呢?因为还有第三种可能:它有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一幅作品,也有可能比普通照相出的照片看上去更糟糕,因为这种可能被叫做“测试”。如果在这三种可能出现的影像结果中,我想潜意识中我们几乎没有哪个人希望自己的拍出的影像会成为一张普通意义上的照片,但是实际上,却是如此。是什么导致了我们拍出的照片被沦为普通照片的结果呢?心态是关键!

我们明知道自己的照片不能成为一种艺术的结果,但是我们仍以艺术作为第一目标尽最大可能的进行创作,这就是一种摄影中的最佳心态!能否严谨的持有这种心态是摄影中是否可以决定一张好照片最关键所在。

摄影师除了要有严谨的心态,还要有独立的眼光,这样才能脱凡出俗,俗与不凡往往就差一线之间,平淡的光效够直接最简单,但是由于光线方向的直白性无法产生光影交织而形成的二维平面的立体视效,这无疑就是俗,只要改变光源位置或是被摄体就可以通过光影修饰在平面中产生视觉上更为立体的图像。这里更需要的就是要有独立的眼光。独立的眼光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摄影也是需要很强的思考能力的。

说到“独立”,这是当今摄影爱好者所普遍欠缺的能力之一。我有这种体会,我见过太多的爱好者都向我提出了一些很初级的问题,这让我回答时感到有些纠结。其实回答问题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这无助于培养摄影观察和思索的独立性。我刚才说到摄影是需要很强的思考能力。不是说在学习摄影时我们不该像别人讨教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得到的答案有利于我们参考和学习,这样的问题我提倡多问。

而有一些问题是基本要掌握的,是基础,如果说我刚刚接触摄影才几天我请教学习这些问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爱好者往往是手里有很好的器材从事了不短时间的摄影,从中也拍摄了很多张照片还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的东西不明白而去讨教这就有点说不过去,更不应该的是那些对此问题连讨教想法都没有的,没有问题和想法的人要么是他几乎都明白答案了,要么就是他仍在混沌中。

当然仍有第三种可能:他无所谓,对此问题答案并不关心。我见过最不讨人喜欢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照出一张好照片?怎样才能更好的从事摄影?”我想若不是在你心里早已经有了一个完善的答案在向别人去讨教吸取经验时,恐怕这种问题无疑对你的摄影是一种致命的问题,我也希望这是第一次提出也是最后一次你问到的问题。至少在我从事一年的摄影中我没有向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因为通过我的独立思考,这样的回答几乎都会是:

“多思考多观察多实践多总结”这十二个字包含了摄影全部的学习方法。

摄影首先要思考是没有错的。我们为什么要摄影?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拿起相机?为什么要拍摄?做摄影和做事做人其实是一样的。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样你的人生才不至于茫然。多观察是基于多思考的前提上,想后必然要观察,洞察你想象的对象,从中发现它的特征,然后在继续思考它正常的状态和非正常的状态,都有哪种可能,其中哪些是你想要哪些是你应当去避免的。通过仔细的分析论证后才要去多实践。不要忘记想象和现实永远是会出现不相符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大量的在现实中的实践,去不断总结经验,最后筛选出最理想的结果。我想这是一套拍摄好照片的思路,其中“多思考”是最重要的!简单的三个字包含了太多人生的意义。摄影从始至终记录的都不是别人,而是你的人生。

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读后感 篇3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读后感 篇4

摄影,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程,喜欢摄影是因为它可以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记录下那些难忘的瞬间,让我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回味到当时的情景和心情。很多人都把摄影和照相混为一谈,在开学的第一课老师就为我们讲解了两者的区别,摄影是倾注你的感情于照片上,每按一下快门都应该思考为什么要拍下这张照片,它的意义,如何运用手中的工具去表达心中想表现的东西。一名合格的摄影师应有洞察事物实质的观察能力,出色的技巧和不断积累的经验等。

首先感谢曹老师带领我们走进摄影,听了曹老师的摄影课,我们感悟颇深,他让我们懂得:摄影是一门艺术,连接时空,记录史实。它给大众传递的是历史,是现实,是时间与空间。它让历史定格,包括它的气息和氛围;它让现实延伸,带着它的魅力和遗憾。摄影以它无障碍的交流,向大众传递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既包括物质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既包括整体现实世界,也包括个体心灵世界,而且是这几个世界统一的总和。

说实话,一开始没有接触到单反相机的时候,一切都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对一些作品都没有实质性的概念,仅仅是了解它的构图和立意。但是当我第一次接触单反的时候,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神奇的工具,通过单反,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通过单反我注意到了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小东西,简单又不失美感。在解决了感光,快门等问题后,就可以开始构思画面了,在拍摄前观察好细节,找准焦点,选好构图方式,找准角度,按下快门记录好自己心中最好的画面。

然后为它想一个符合画面的标题。整个摄影的构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构思、即时构思、和后期构思。前期构思就是在拍摄之前,观察事物,思考如何运用拍摄手段达到心中所想。而即时构思在我认为则是在事物运作的瞬间去拍摄的一种方法。后期构思则简单了很多,即通过后期电脑的修改删减,调色等手段达到心中所想的画面。一张照片看似只是按一下快门,但往往需要思考很多东西,通过不断的修改才能达到预计的目标。

在课上欣赏各大师的作品,一边了解作品里的精妙之处,一边模仿学习。在解决了曝光、清晰度等问题后,这个时候,构思更多的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更多的是意境的表达。摄影构思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构思、即时构思和后期构思。前期构思是在拍摄摄影作品前,构思观察,思考如何运用摄影语言及其表现手段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如使用什么光线、什么色彩,如何定标题、如何构图等;即时构思是在拍摄一幅作品的之时即运用摄影语言及表现手法来表现摄影作品意境的整个思维过程。

摄影艺术的瞬间性决定了即时构思成为摄影构思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而后期构思则是在拍摄后的暗室后期进行制作完成,并通过电脑进行修复,也是摄影构思的最后环节。一张照片看似简单看似按下快门几千分之一秒很快完成的事,其背后需要很长准备时间,有时等待一个场景,一个机会,少不了耐心的等候,孤独的坚持与不断的自我交流。

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镜头去体会人性的真善美、去表达生命的执着与坚强、去感慨人生的冷暖。伴随着镜头的不断变幻、生命历经一年又一年不同的承载,心灵历经一场又一场不同的收获,人生历经一次又一次不同的感悟,突然发现,忘记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摄影,如同放生。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用另一种方式传递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和捕捉。于是,我写下了关于摄影与感悟的一句座右铭:在一瞬间捕捉人生的风迹,在一刹那顿悟生命的云影;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瞬间姿态,体味人间百态!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着可以让我们心灵震撼的瞬间,可惜的是我们整日为理想不停的前行而忽略了周围本可以打动心灵的美好。我们要学会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它们,如何用眼睛发现。

摄影刚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镜头后的我们是什么感情,镜头下的那些画面正好是这些感情的.折射。 摄影有许多时候都墙角了作者某些意念,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透过图片更好的了解和读懂作者;摄影,不仅记录了当时的风景,也记录了当时的心情。大自然的风光摄影,可以让你寄情于山水间,陶冶情操,表达心声,追求生活中闲情逸致的一面。暇时阅读唐诗宋词古典文学,亦能让你的摄影作品增添一份韵味与意境。久之,摄影人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如果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会发现值得记录和留恋的东西很多。因为生活中有许多丰富而精彩东西,精彩的生活还要人去感受。而是要用眼睛去发现,用感情去思维,用心灵去构图,塑造人间的善与恶,美与丑。

摄影,真的不只是记录,它是摄影着感情的表达,是摄影着某个观点的体现,它融入我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一张照片有这样的元素,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才会耐看。

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读后感 篇5

很早就想读一读关于美学的理论,半辈子过来了,对于“美”的实践可谓不少,也追求美,虽然自己并不美,但对于美总是在向往,也常常在想,“美”究竟是什么?一天,逛书店的时候,买了本《西方美学史》,化了一定的时间,总算囫囵吞枣地把它给读完了。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我常常被书中精彩的论述而击节赞叹,正如作者所说的,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犹如我们对于“美”的认识,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品格。在这本书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搏的跳动,是谢林所说的精神还乡的历程,从这里,我看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似与不同。早期的西方人精神发展历程与我们东方人有其相似之处,其最早的艺术活动都是与神有关,虽然其表现形式不同,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和喜剧,在我们中国则是对神的膜拜和占卜,西方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中国也有,只不过过去我们的教科书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其实这是人类成长的历史,现在想起来,我们欠缺的知识真是太多了。

如果没有美,这个世界就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希望,这里,美的概念非常宏大,它包罗万象,所以又可把它称之为人的心灵,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环境所左右,会困惑,读一读美学吧,知道一些人类童年的历史,了解人类是怎样从远古走过来的,你会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包括你自己。

苏格拉底如是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的灵魂。

迈开这一步,请从认识“美”开始。

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读后感 篇6

对于摄影,我小时候挺陌生的,但是还是挺喜欢的,我没有相机的我觉得每一个瞬间都是美丽的,我知道摄影能把美好的记忆留下,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对摄影的了解也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没想到学过才知道,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技巧、要领。

经过漫漫长假中的摄影拍摄练习,我明白了很多,生活中很多优美、生动的形象,只要是通过丰富的光影、引人的情调,就可以从平凡的物体中揭示出一种隐含着静中似动、栩栩如生、意味深长的情景,使人看后兴奋、愉悦、联想,享受到一种别样的乐趣。

在正常的自然光下拍的照片非常好,当天气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发现快门速度及照片的效果就不是很好,问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作文5000网 m.Zw5000.COM)

第一,当出现快门不够快的时候,就要看一下现在的光线是否强,如果不够强请调下你的ISO感光度,越高快门速度越快,当然也有他的弊端,那是什么了,这也就意味着图片的噪点越多,所以并不是什么都是最高的.就好,根据你的需求来调节,天色有些暗用400左右,如果太黑就用800—1600,不过这样的照片就要后期降噪处下。

第二,光圈,这个时候很多朋友肯定知道光圈这东西,但是如何来合理使用,这个并不难,这样来理解,大光圈进光量多,快门速度快,虚化的背景漂亮,多用与人物特写,小光圈进光量少,快门速度慢,拍摄时间长,适合夜间拍摄风景照片,一定要用三角架,如果你感觉你能拿着相机一分钟站在那不会动的话,可以不用,这样就意味着照片特别清楚,没有虚化的背景效果,色彩饱满,这样你就知道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光圈大小,根据你想要的效果来调节。

第三,我还深刻体会到,不论拍摄什么题材,你首先要学会观察,要喜欢和尊重你的拍摄对象,使你的整个身心能与拍摄题材进行感情交融,做到“用心”拍摄;其次,要大胆打破构图法则,用更多的精力去把握作品的内涵和内在的生命力,除了追求唯美的感觉和真实的自然以及努力提高作品的视觉诉说力以外,还要学会用“情”拍摄。也就是通过镜头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更重要的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去提升文化内涵,而且更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历史感,那就是对环境建设的觉醒、保护和经营。

对于我这一个拍摄者来说,在以后的摄影生活中,是需要培养耐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拍摄出来的事物更加的形象生动,让我在以后的拍摄生活中给予我提供了许多的基础知识,不像以前那么的盲目拍摄,至少我知道了自己拍摄这个东西是出于什么目的。这已经是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的拍摄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并且可以让我有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还可以提高我的摄影水平、提高摄影的基本功,还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开拓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转眼间这个假期即将过去了,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拍到好的作品,同时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