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在离别中成长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别离读后感 篇1

什么是孝心?有人说,孝心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有人说,孝心是晚辈对长辈孝敬;有人说,孝心是下辈对上辈的敬重。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孝心是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做个有出息的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呢?所以说,只有做个有所作为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对父母孝顺。假若你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没有出息,你再怎么孝顺父母也是徒劳无功,父母也会感到失落。

什么是爱心?有人说,爱心是帮助不认识的人;有人说,爱心是乐于助人;有人说,爱心是给予他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我认为爱心是在别人危难时助他一臂之力。一次,邻居家的小孩不慎从二楼上摔了下来,大人发现以后,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必须花15万做个大手术。这下他们傻眼了,一家人凑来凑去也只有3万,还差12万。这时,房东把12万借给了他们,他们对房东千恩万谢。房东损是失了12万,但换来了一个无价之宝——爱心。

什么是善心?有人说,善心就是爱心;有人说,善心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人说,善心是乐善好施。但是我认为善心是帮助任何有困难的人,让他们渡过难关,这样做不仅可以得到一个人情,而且还可以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真是一举两得。一天,我无意中发现,奶奶是从事慈善事业的。每次一有钱就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寄去。这时,我不禁对奶奶肃然起敬,她像一盏明灯,温暖着贫困孩子的心窝。

什们是爱心?有人说,责任心是做事负责;有人说,责任心是自愿承担责任;有人说,责任心是弥补过失。但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为责任心是勇于承认错误,并且弥补过错。大家肯定都做过错事,但只要诚心悔过,就行了。

我们要学习这些美德!

爱别离读后感 篇2

我向来喜欢极其浪漫而又精巧的文字。那些文字读起来,有种恋爱的感觉。高中的时侯我喜欢上写诗,每一个文学小青年都会有这么一段时光。如果一个文学小青年没有喜欢过诗,那么我敢说他不是标准的文学小青年。

那时,我喜欢徐志摩,因为他写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以及“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除了徐志摩之外,我还很喜欢戴望舒先生的《雨巷》,诗中这样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直到现在,每到雨天时,我还都莫名的渴望着在一个陌生的胡同里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当然,还有卞之琳以及顾城等。卞之琳在《断章》中这样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而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而他在另外一首诗《远和近》中写道“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爱别离读后感 篇3

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艰涩难懂,但却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朝花夕拾》是他唯一一篇回忆性文集。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解剖学教授,鲁迅先生对他形容是: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他的相貌是如此平凡,但是却给鲁迅先生的未来留下了深刻影响。

刚到东京的时候,鲁迅对在日本中国留学生的现状十分不满。他认为那些留学生不思救国,而在日本学跳舞是可憎的行为,于是他就去了仙台,成了藤野先生的学生。藤野先生是一个热爱教学的老师,他替鲁迅先生订正讲义“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就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需要任何言语,所有的希望和爱连同为人师的道德都倾注在这修改的一字一句中。

藤野先生平等待人。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期间,中国内外交困,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尽讽刺。但是藤野先生与常人不同,他尊重他的学生,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是放心了,没有这回事。”这是藤野先生对鲁迅说的话,藤野先生对学生的尊重也深深蕴藏在其中。

当然,更不容易忽视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藤野先生送的那张“惜别”的照片以及深切的叮咛令鲁迅先生永远无法忘怀。藤野先生常想让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那种无国界的科学精神也值得我们赞颂。以至于鲁迅先生也在文中说“我总时时还记得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极为深刻,以至于让鲁迅“每天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我想这也是为人师的最高境界了吧。

爱别离读后感 篇4

爱是什么?在有些人的眼中,认为这不是很简单的问题吗?然而,有很多人却吝于付出自己的爱。《与爱同行》这本书中讲了许多关于爱的感人故事,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爱”是什么?

她叫Ann,是小作者很要好的朋友。Ann是一个活泼开朗、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她们之间有一股清纯的友谊泉,那是永远不会干涸,为什么呢?那我的从一把尺子说起。

在一次很重要的期末考试之前,小作者和Ann一起聊天,Ann正在炫耀自己的尺子,Ann的尺子上面有银色的小熊,可爱极了;旁边还有一群金灿灿的小蜜蜂,Ann得意洋洋地看着自己的尺子,真高兴,小作者刚想拿出自己的尺子,呀,竟然没带!她慌了,满脸挂着不知所措的表情。在Ann了解到情况之后,竟然毫不犹豫地将心爱的尺子掰成两半,小作者大吃一惊的时候,她心目中的“乐天派”背转身哭了,这种友谊……

读了《与爱同行》,我知道了什么是“爱”,爱是善意的提醒,是无私的帮助,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爱就是给爷爷捶背,给奶奶梳头,爱就是在爸爸妈妈下班后给他们递上的那双拖鞋,捧上的那杯热茶;爱就是主动借同学文具,主动问候同学的病痛……爱就是一些令人感动的小事情!

爱别离读后感 篇5

每天都有离别。一袋薯片倒空了袋子,一支笔芯用到了尽头,一篇文章看完了结尾,这些,都要算离别。

有些离别可以预见,一本书总有一天可以看完,但有些不行,比如一个人的老、病、死。

语文老师突然就请了长假,真是很突然,明明前一天下午还叫来家长,分析期中考试的情况。第二天上午,我们就被告知:老师请假了。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班里先前初三的紧张气氛立即消散,我不明所以,也受传染,虽并未闹得多出格多离谱,却一点点地松散下来,想着放松一下。我们当时并不知道她请了多久,以为最多不过两天罢了。

直到我见到老师,在医院里。她很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眼睛都几乎没有力气睁开,说话断断续续,与她生病前的样子,天差地别。

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断地叮嘱我不能松懈,初三很重要。我十分郑重地答应,心里有悄悄的愧疚。

后来,物理老师也请了长假。

这两次突然的离别,让我突然成长。

我领悟了人一生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并非都会按设想的情况走。以前妈妈总要在我耳边叨叨说:“孩呀,一定要抓紧眼前,不要磨蹭。”我总嫌烦。现在,再听这句话,好像有些道理。

课上,相对理解较快的我在老师反复强调时不再低头转笔,我的眼睛一定紧盯着黑板。课下,我也开始暗自努力。只是因为,我每每想到语文老师离别前的叮嘱,就会有一种荒废时间的懊悔。

我也明白了要珍惜眼前人。老师们的突然病倒令我产生了恐惧,如果我的父母亲人有一天,也突然病倒,我该怎么办?最后我的结论是:在他们健康时,努力对他们好,不要等人病了后才后悔哪天哪时不该对他们发脾气。(m.BiJIAOGao.Com 笔稿范文网)

每天妈妈辛苦地做好饭后,我都要对美食作高度评价,爸爸冒着寒风骑车送我上学,下车时我也会对他说回去时慢一点。

妈妈说,觉得最近我好像比老师在时用功了,她有些意外。

我不答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正是有了和老师在初三暂时的离别,我才会成长啊!

每天都有离别,每天都有成长。

爱别离读后感 篇6

前天开学发了新书,第一篇课文就是鲁迅的《藤野先生》,为此有点感兴趣就读了一边,感觉到有一股对教师的亲切和尊敬。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教师是一位日本人,那时的鲁迅是“留学生”,可是和他们一齐的留学生,都是以吃喝玩乐生活的,国家给他们最好的条件,可是有的学生是在那日本的樱花烂漫下度过的。鲁迅对此做了讽刺,我也很愤怒,所以我已经和这篇文章合为一体。

藤野先生是教医学的,明白日本的教师工资都是很高,可是藤野先生的生活很朴素,他的穿着、及他的一切都是那末简单随意。可是生活随意的藤野先生,教学的职责是那么的细致,两种很矛盾的事情,成了鲜明的比较。

记得书上是这样说的,鲁迅的画图很好可是他画的血管偏移了,藤野先生给他的讲义做了左左右右的批注,对此事认真负责鲁迅也铭记在心,也看到藤野先生可是对中国人的看法。

读了《藤野先生》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职责和教师的生活,也深有感悟,所以我们中学生要尊敬教师,对教师的看法也要改变,也对鲁迅回忆藤野先生做了最大的总结。

爱别离读后感 篇7

我每当读这本《与爱同行》的书时,我的眼泪就如同调皮的小孩一样从滑滑梯上流到脸颊上。这本书中有二个事件令我最感动。

第一篇是《爱,让生命延续》,写的是杭州胜蓝实验学校阳光校区三(6)班的学生栋栋。突然有一天,栋栋发烧了,他父母把他送进医院。经检查,栋栋确诊为急性肝功能衰竭。他唯一的希望是肝移植手术,只有他爸爸的肝与他匹配。他爸毫不犹豫地移植给他了。从这件事让我知道了父爱如山,父爱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细细品味,就一定能够领悟。

第二篇是《超越血缘的母爱》。罗雪华是一家餐馆的老板娘。一天清晨,她收留了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被人抛弃的女婴。十几天后,罗雪华发现女婴一天天的瘦下去,后经医生诊断,女婴得的是罕见”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症”,不仅治疗费高昂,而且治疗希望渺茫。她千辛万苦并且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钱,精心照顾,最终治好了女婴的病,女婴的生命终于被拣了回来。这让我知道爱是可以超越血缘的!

从这些事件中让我知道:有一种爱让我们享用一生,温暖一生;有一种爱,让我们成长,学会坚强。这就是伟大无私、不求回报的父母之爱!

父母的这么爱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首先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帮父母做好家务,给下班的父母倒茶、捶背,最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

爱别离读后感 篇8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语言柔美,含蓄,感情饱满。而蕴藏在这首情意绵绵的诗后的情感更值得人品味。诗的开始便塑造了诗人温柔,翩翩的风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诗人的身影是悄悄地,是翩然的,是满怀了一种还未知的神情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作别的不是别的,却是云彩。这便是一种十分感性的行为。

诗的二、三两节开始描述康桥上看到的美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将柳树染成了金色,比作新娘,柳树似乎是有了新娘的羞涩,那样动人。波光的影子,层层荡荡,直印在诗人的心里。“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描述青荇水草的自由和悠闲,那样的怡然自得的情形让他心生嫉羡。这一切,都激起了诗人浪漫的回忆和感情。从第一层来看,是写景渲染,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个藏在深处的感情世界。即写景抒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完美过去的回忆和缅怀。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联系到上头提到的夕阳的景象,那一潭原本青绿的潭水,的确像虹一般艳丽多彩。而那梦,应是指昔日的梦,却“揉碎在浮藻间”,说明昔日的梦已永远停留在过往,往者不可追了。它虽已在时间中揉碎,但还没有消失。它沉淀了下来。并且犹如彩虹般美丽。在诗人看来,他当年在剑桥的生活是值得留恋的。而他此次来剑桥便是来找寻昔日的梦的。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期望潇洒地重温康桥的旧梦。他是如此渴望重新找回原先的完美,在星辉下放歌的那种豪情。诗人的感情在此刻是饱满的,充满活力和期望的。“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感情从高潮瞬时下跌,他发现了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他在同样的景色和地方做同样的事,却再也回不去了,找寻不到旧情,找不到他所谓的“梦”,诗人的感情由此压抑深沉,这使我们感到,在读第一节诗时的那种潇洒飘逸感全无,取而代之的是苦涩、惆怅和难言的苦衷,透露出诗人更加内在的,难以摆脱的苦恼。

诗人是深情的,浪漫的,他痴想找回旧欢。应对此情此景,他才相当真实地意识到自我难言的苦涩和苦衷、惆怅的情怀,景色依旧完美,只是物是人非,那些缠绵的“夙愿”和“梦想”,可望而不可及。大致而言,是因为他对梦想生活和感情的追求一再受挫,而写《再别康桥》的时候,也许他的苦恼接近于最深的时候,所以也是他幻想最厉害的时候,唯有幻想还能支持他,有勇气,有活力来寻旧梦,也才有活力把这难言的心事形诸于诗,并且有一个飘逸、潇洒的姿态。

诗人最终离开了,他是悄悄地走的,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能够理解为诗人期望让康桥这个魂牵梦萦的感情世界以最完美的幻想面貌保存下来,表达了诗人对旧梦的珍惜。他离开了,而那个梦,也许会一向存在。

爱别离读后感 篇9

提起爱国,脑海中不仅会涌现出很多熟悉的人和诗,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鲁迅先生,特别是读了〈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之后我更是敬佩他的爱国精神。〈藤野先生〉是鲁迅所写的一本小说〈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鲁迅就是通过文章中一些隐含的意思,讽刺了当时腐败社会一些中国人的愚昧与无知。

其中这样两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一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一次中成绩中等,却遭到了日本学生的诬蔑。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人是十分愚笨的,就是这样中等的成绩他们都认为是抄袭来的。其二是作者在观看影片时,当看到中国人被枪杀的场面时,鲁迅却心如刀割。被枪杀的是中国人,围观的也有中国人,居然还和外国人一起高呼“万岁”,真是愚昧之至。可想而知,当时鲁迅是多么的愤怒和伤心,他觉得光救国人的身体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灵魂,让他们坚强起来。因此鲁迅毅然决定放弃自己喜欢的医学,用文学之笔去换醒国人的麻木思想。

现在我们的祖国繁荣了,富强了,要想立足于世界之颠,需要更多像鲁迅一样爱国的中国人,所以我决心像鲁迅一样做一个关心国家的人,让中国从此不再受外人的鄙视。

爱别离读后感 篇10

石榴花开,开了,便是离别,便是成长。

——题记

过了今天,同窗六年的我们,就真的离别了。

我家门前六年前栽的石榴树,熬了六年,终于开花了。每片小花瓣玲珑剔透,或微倾,或半立,或娇羞颜面,或随风微颤。恬淡安然,简约灵动。晨风拂过我的面颊,石榴花像一位位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翩翩起舞。与此同时,我注意到,有一朵花里,滚出了一粒露珠,落在地上,也落进我的心里。

阶梯教室里,巨大的投影屏幕道出了我们六年的点点滴滴,于是,记忆便定格在了六年前。

六年前,当石榴树的叶片转为深绿色时,我便上小学了。第二年,杨老师宁老师指挥我们排好队时的一张张特写镜头,使我们的目光都转移到他们身上。宁老师脸上的皱纹更多更深了,杨老师好像也更成熟自信了呢。下面是我们二年级时一张张的笑脸,摆脱不了稚气,还有……我们像石榴花一样,渐渐地长大了。

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歌词,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却烂熟于心。现在,阶梯教室里正在回荡着的,就是这首歌。再熟悉不过的旋律,在这种气氛下,竟堆积成了伤感。之前说好的要坚强,泪水却肆意地布满脸颊,没有抽噎的声音,眼里流着泪,嘴里唱着歌。大家就这么默默地哭了。

六年来的记忆,全都被这绝了堤的泪水打湿了,淹没了,沉进了心底。我们默默地拿出同学们发的、在书包里放了很久、很厚的同学录,默默地填,默默地填……纸上盛开的、苍白的石榴花,被泪水滋润着,成长。

下课了,离别了,我们笑了。哭过了,笑过了,成长着呢。其实,没有什么好哭的,大家相识了六年,也该分别了啊……

“呵呵……”我抚摸着石榴花苦笑着。我真不知道这是痛苦还是高兴的泪水。我对自己说,其实我很久就在盼望这一天了,为了更充实的初中生活,我一定要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