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草原观后感 篇1

电影《远去的牧歌》是一部当今中国电影作品中少有的、独特的.生态电影。它所引出当今人们对自然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关系的思考,这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永恒话题。

笔者认为,它的启示和镜鉴意义既在当下,更在未来,期待电影《远去的牧歌》在不断的提升中走向完美,成为当之无愧的影视精品力作。

草原观后感 篇2

很早前,爸爸就买回了一套书,叫《三体》,作者是刘慈欣。我翻看了一下,密密麻麻都是小小的字,我就又放回书架上了。我怕我眼睛看近视了,都还不知道书里讲什么。

今天爸爸在手机上订了电影票,我们全家人在电影开播前就到电影院了。好久没有来看电影了,我好期待呀!

电影看了两个小时,如果不是3D的,一会儿“轰轰”声,一会儿感觉刘启开到地球表面的那个大型车开到我面前来了,我都快睡着了!

走出电影院,我一口气问了爸爸好几个问题:

“爸爸,地球会爆炸吗?”

“爸爸,我们的地球会冰冻掉吗?”

“真的有世界末日吗?如果有,那么多的人类,动物、生物怎么办?”

爸爸说,“不会的,我们从现在开始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我们现在不是在垃圾分类吗?这也都是在保护地球啊!科学家们也都在研究啊!”

我好像还没看懂,问哥哥,哥哥告诉我: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衰老了,最终分解整个地球。于是全球科学家们齐心协力,在地球表面安装了一百万台推动器来推动整个地球,转移到几亿光年外的地方。但在经过木星的时候,因受到木星的引力影响,地球的`大气即将被抽空,也偏离了方向。在太空中的空间站里,人工智能设备Moss莫斯推断出地球将在7日之内撞击木星,人类毫无生还的可能,在这心灰意冷之际,许多救援队都放弃了救援,只有刘启那只救援队还在救援,最终想出了办法——点燃木星,但因为火力不够大,还距离木星5000公里。于是刘启的爸爸刘培强想出了办法——引爆空间站。是勇气点燃了这一丝希望。刘培强牺牲了,但地球得救了。

草原观后感 篇3

电影《天慕》带我走进了那段鲜为人知的援藏历史。影片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依托,讲述了主人公慕生忠将军和他的团队在青藏高原上修建公路的艰辛历程。我被影片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所深深打动,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和坚持。

影片中的慕生忠将军,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的领导者。他深知修建公路的重要性,也知道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着团队,一步步克服了高原上的种种困难。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来自内心的恐惧和迷茫。但正是这些困难,让他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定。

影片的摄影和画面处理也非常出色,将青藏高原的壮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高耸入云的雪山、广袤无垠的草原,都成为了影片中最美的.背景。而在这片土地上,慕生忠将军和他的团队用汗水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观看《天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毅力,更需要的是一颗坚定的心和一份执着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草原观后感 篇4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在与亲生妹妹杜思珩分别60多年后,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识分子杜思瀚(陈宝国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开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周,甚至一年,我都以为这部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像它的这个开头一样,平实、质朴,或者像陈宝国的表演一样,内敛、节制,但120分钟之后,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意外,意外的尽头是大爱与感动。

做旧的光影里,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也就此开启。

原以为,电影会是群像式的,像是徐徐展开的图卷,满满当当挤下大时代里的老老少少,毕竟三千个孩子背后是三千个家庭,是三千个故事。但,《海的尽头是草原》只讲述其中的一段离散,只讲述这样一个充满遗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说,擅长现实题材创作的导演尔冬升,这一次把他的镜头通过宏大的背景,对准了这卷史册中的.平凡家庭和个体,细心勾勒出一幅感动人心的温情画卷。导演自己说,在影片创作期间,他和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真实的“国家孩子”。但他也说,无论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还是博纳影业,出品方一直都说只想要一个能令人感动的戏,“那我知道了,我尽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来。我也不敢用‘大爱’这种词,我觉得把真正人性里善良的方面呈现出来,就好。就用很简单的方法去做,没有想太多。”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收获了来自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和呵护,原以为哪怕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朴素而深沉的善心会成为他们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会很快适应草原,爱上那里的牛羊和天空,也爱上草原额吉、阿爸和兄长。但没想到,从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拉拉杂杂花了近一个小时,现实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但她失败了,她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电影的最后20分钟可以说充满了意外。但因为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最后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时代。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这一刻,叫人泪涌。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

草原观后感 篇5

说到底,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内心都有自己的私欲,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间大爱的渲染里,显得渺小而隐晦。

不同于杜思珩张扬而毫不掩饰的自私,额吉萨仁娜的私心是儿子到了适婚年纪却因为嗓子坏掉而找不到媳妇而产生。因此,她收养杜思珩后也有“童养媳”的想法,这样的念头在她和伊德尔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来一起照顾孩子时有所表露,在她将首饰交给杜思珩时第一次被放大。

而那木汗一直以来对杜思珩的照顾也并非完全是单纯哥哥对妹妹的喜爱,面对长大后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见时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

可是这一对草原母子的私心,和他们对杜思珩发自内心的爱相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说出,如果妹妹执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

因此,面对流沙,那木汗才舍身相救;在他死后,萨仁娜依然爱着杜思珩,为爱“和解”,诚然如主演马苏受访时说的那样,这个作品告诉人的哲思,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

这大概就是相认那一刻,当亲生哥哥杜思瀚泪眼婆娑抓着杜思珩的手时,他内心千帆过尽,而她却已经毫无波澜。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在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于杜思珩来说,从不愿相见到最终得见,杜思珩于她而言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

或许当她决定要遵守哥哥那木汗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她也终于和曾经的家庭告别,与至亲和解,不见,不念。

当百岁的萨仁娜和儿孙满堂的杜思珩面对夕阳,当她隔着时空和女儿的亲生母亲对话: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给了我当她额吉的机会。

影片最后的结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团圆,却也不是强行的he,因为每个人最终都因为爱而与自己和解了。

草原观后感 篇6

党办干事刘雯雯

——“同学,你是哪的啊?”

——“我是新疆的。”

——“哦,好远啊,那你们上学是不是要骑马?你们住的是不是帐篷?”

——“不是!”

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每个新疆大学生经常会遇到的,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感觉很无奈!但是,现在想想,过去的新疆不就是这样的嘛。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回姥姥家,因为可以坐着少数民族大叔赶得大马车,听着马蹄声响,但不知是从何时起,宽宽的柏油路上没有了大马车,也没有了浩浩荡荡的羊群,心里多少有点小失落。可是,通过《远去的牧歌》,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新疆,每年几次的转场是环境给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游牧生活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潇洒自在!

电影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幕,就是在暴风雪肆虐的山区牧道上,转场的队伍艰难前行,马背上的孕妇突然临盆,哈萨克牧民们用几匹骆驼、一块棉被搭建简易避风场所,迎接博尔古丽的到来,孩子出生后只是短暂的停留,就见胡玛尔大叔将初生的孩子抱在自己的胸口,大声说道“我们走”!可能是因为初为人母,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掉下来,为孩子的母亲心疼,也为这个孩子心疼,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让我心中积满了无法言说的情绪,原来游牧要经历的挑战远比我想象的更严峻。但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让他们抱怨,反而更加努力、快乐、和谐。

跟随光影的.变换,感受着剧中人物的艰辛和成长,不禁让我联想到库供电人的不易。我们南疆地处沙漠腹地,常年受到大风侵袭,给我们的电力设备和牵引供电设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保证铁路运输平稳有序,供电设备安全运行,我们库供电人必须要和风魔对抗、和酷暑对抗、和严寒对抗,排除一个个设备安全隐患。有时一个天窗干下来,需要在高空悬挂工作近两个小时,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夏天一个个皮肤晒得黝黑,到了冬天,头发、眉毛、睫毛都结上了霜。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从不喊苦喊累,休整一天后,继续整装待发,为下一处安全隐患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千多公里的南疆铁路线上,每一寸都留下了我们库供电人的脚印,烈日下,他们挥洒汗水,晒出的是一份奉献;风雪中,他们上网作业,展示的是一份坚韧;暗夜里,他们精准操作,呈现的是一种境界,他们用执着书写青春赞歌,用认真确保供电安全!

草原观后感 篇7

12月9日,公司各族员工57人在伊宁市影院统一观看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旋律影片《远去的牧歌》。影片以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的矛盾展开故事,演绎了40年来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还原了哈萨克牧民由逐水草而居到走向定居兴牧的完整过程,以真实而美丽的场景将游牧这一即将消失的生方式艰辛而又壮美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以前没有观看过此类电影,我对哈萨克牧民生活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奶茶飘香的美好印象中,虽然我工作的地方距离哈萨克牧民比较近,但是通过影片,感觉自己才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明白和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和艰辛。他们因时而动,春夏秋冬,从一个草场,转到另一个草场,就像候鸟,春去秋来,居无定所。然而每一次的转场,牧民们总要携带全部家当,赶着成千上万的牲畜,浩浩荡荡,翻山越岭,一走就是半个多月,每一次转场可能就是一次生离死别的过程。影片中哈迪夏便在转场中失去了自己的至亲,但是她的悲痛没有人替她抗,擦干眼泪,她只能选择继续往前走。

胡玛尔大叔代表的是守旧者,是老一辈人,这一代人也将是牧歌的最后一代传承者。他们对草原的热爱深入骨髓,羊群便是生命,草场亦是羊的生命。所以,羊皮别克代表着新进者,他说他不信老天爷是因为老天爷不给他发工资。他给年轻牧民们带来了来自外面的东西,打破了草原的平静,为年轻牧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胡玛尔大叔和羊皮别克都不得不在赚钱和保护草原之间做出自己的取舍,但是,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

胡玛尔大叔在离开草原之前,他的忠诚伴侣也都一一离去,马儿的老去,猎鹰的放飞,带走的是胡玛尓的魂!

终于是最后一次转场了,马背上的日子终究要结束,这是人类文明的升级。游牧文明最终要向农耕文明融合,胡玛尔大叔坚持不上车,用骑马的仪式,向漂泊告别、向过去告别、向草原告别!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更彻底地消失在我们的眼前,但是他们的精神和文化却永远地烙印在我们心中。

草原观后感 篇8

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里,每一个空镜头,都仿佛是一幅风景画。在凝视着风景的过程里,我似乎是真实地置身于银幕里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触着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当然,电影编导之所以不竭余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风景,其用意绝不是单纯地去制造视觉上的美学。

致力于视觉艺术研究的学者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其著作《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里提到,“风景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简单地当成视觉的、具体的对象”[1]。对于“三千孤儿”来说,当他们看到草原风光的时候,在震撼于其美好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意识到要面对的水土不服。

具体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对的水土不服不仅仅是饮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她对于“新家庭”的难以融入。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便在于杜思珩内心深处的一个“执念”。对于杜思珩来说,只有弄清楚她为何是被“放弃”的那一个,她才能够真正地“走进”自己的新家庭。

因为那场意外的悲剧的发生,一个新的身份重新给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时也彻底“阻断”了杜思珩内心深处的执念。紧接着,与杜思珩的“执念”形成遥相呼应的,是杜思珩亲生母亲的一次又一次寻找。这份“执念”于杜思珩亲生母亲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时候,随着真相的揭开,也就理解了为何杜思瀚以前从来不陪母亲寻找妹妹——因为不愿面对当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杜思瀚带着“赎罪”的心理踏上了这段寻亲之旅,无疑,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戏剧动作。正如导游最后鼓起勇气向哥哥说了“对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气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间形成的分形与镜像对照,丰富了电影文本的容量和层次。为了事业而不能经常在家的两个父亲,养育了一个女儿的两个母亲,这些角色虽然都“未曾谋面”,但是电影文本用叙事的逻辑将他们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完成电影编导对于人情的表达和塑造。

当人物走进风景里以后,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画里的一个角色。此时,风景“借景抒情”的特质,被进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还是弥漫了整个银幕的风沙,当角色置身其中的时候,角色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却成为了故事的焦点所在,能量所在。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焦点、能够散发着能量,或许正因为他们所秉持或者联结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草原观后感 篇9

观看《天慕》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历史细节,让我对青藏公路的修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影片中的情感线索贯穿始终,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特别是主人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毅力,让我深受启发。

同时,影片也让我思考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青藏公路的'修建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种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草原观后感 篇10

我本不是个爱看科幻电影的人,但这次例外。刚开始看到这个题材我也是直接略过,可在朋友圈里,太多同学都极力推荐这部电影,且评分很高。于是,我便抱着好奇心去看看这部电影。

的确如此,《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片燃爆了各大影院。

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的影片,讲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太阳急剧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对一个泪点很低的人来说,我几乎是在电影后半段拿着纸巾看完的。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很感人——不仅仅是父子之间有分离与理解,还有整个人类为了自己家园的.存亡而协作而牺牲的精神。

我从来没有想过假如地球将要流浪这个问题,因为总觉得这个问题离我们特别遥远。

每个人看完电影都有不同的理解,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为了地球家园的存在,一些人展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地球危机的年代,活下去便是人们的追求。

电影中韩朵朵说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昨天老师还在问我们:“希望是什么?”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这种东西。但现在我相信,我相信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回来吧,加入我们一起战斗!点燃木星,救回我们的地球!……

这段话看得我热泪盈眶。听到这段话之后,电影里所有的救援队都去支援他们了。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所有人类为自己的家园在奋斗,也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这部电影虽然也有些争议,但我认为总的来说是一部非常值得去看的电影。至少,从没危机意识的人看完之后也该引起一番深思吧。

草原观后感 篇11

“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每每想起这句话,便能想到刘启开着车横冲直撞的画面......

你想象过太阳即将毁灭时人类将会如何应对吗?在刘慈欣的著作《流浪地球》中,人类使用上百个助推器推动地球前行,寻找新的家园,同时设立空间站随时指引地球的行进。

虽然这是一部科幻片,但泪点也处处存在。当所有助推器停止运作,各个国家展现出了非凡的团结能力,到处运送能使助推器再次运作的火石,以保证助推器正常工作。即使路上困难重重,生死未卜,也依旧在所不辞。

当地球极有可能与木星相撞时,刘启一行人冒着生命危险点燃发射最后一颗火石,同时在空间站的刘培强中校(刘启父亲)的之后,强行停止休眠状态请求上级帮助地球脱离危险,但联合国却坐视不管,停止了空间站对地球的指引工作。

“Moss,你这是叛逃!”

当刘培强中校气急败坏地说出这句话时,我感到了他骨子里强烈的、深深的爱国之情,最后,他不顾劝阻,带着空间站30万吨燃料,去与发射出来的'火石进行“对接”,点燃了木星上的氢气,凭借强大的冲击波推开地球。而他,永远地变成了宇宙中的一颗星星。[合同范本网 jht868.coM]

影片中,有不少人为了拯救地球而牺牲。我忘不了刘启声嘶力竭地呼唤命悬一线的爷爷时的绝望,忘不了韩朵朵在广播中求助时的无奈,更忘不了刘培强义无反顾点燃空间站时的果敢......他们都是英雄,为保护地球而生的英雄!

草原观后感 篇12

看电影之前,预期到了,草原的景色一定美的惊人,却没想到,草原上的少年,骑在马上的样子竟也帅的这样惊人。

预期到了,电影一定有很多泪点,但没料到,几乎整个电影都让我沉浸在淡淡的难过与感动中。

预期到了,杜思珩一定不会就那样被淹没在流沙中,却没有想到哥哥那木汗的结局,成了我的意难平。

太喜欢这个几乎不讲话,却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温柔的眼神,默默守护着思珩的哥哥了。

思珩刚刚从上海被送到内蒙古的时候,身体一直不好,高烧不退,是那木汗带着卫生员去卫生院拿药,萨仁娜对卫生员说,那木汗说不好话,但是他什么都懂。

那木汗小的时候,发烧烧坏了嗓子,他会讲话,但是发音不标准,声音不好听,便也不爱讲,可是他很勇敢,去卫生院的路上,因为担心流沙,马儿怕了,卫生员也怕了,但那木汗不怕,他轻轻拍着马儿,用很难听的嗓音说,有我在,别怕。

思珩被萨仁娜领养之后,萨仁娜教思珩在草原上方便,思珩不愿意,那木汗就给思珩做了一个厕所,三面用篱笆挡着,中间在草地上挖了一个小土坑,又有爱又好笑。

思珩一个人跑出去,被群狼围追,是那木汗骑着马带着朋友们把狼赶跑,看着他骑马而来,就让人觉得,这个憨憨的少年,给出的守护,是那样的温柔又强大。

思珩丢了亲妈妈给她的小毛巾,那木汗便和朋友们一起满草原的找,那是思珩第一次对他说:“谢谢哥哥。”那木汗高兴的满眼是光。

后来妹妹长大了,在朋友的婚礼上,有个小子一直盯着妹妹看,那木汗奶凶奶凶的挡在了那小子前面。小子往左看他就往左挡,往右看他往右挡,实在挡不住,就拉着好朋友一起挡。

但是依然没有挡住妹妹想离开的心。

那个一直盯着妹妹看的男孩子,是妹妹小时候的玩伴,马正元,他们一起从上海被送来内蒙古,她发烧的时候,一直是马正元形影不离的.陪着她。

他们有10年没见,思珩说要马正元陪她一起扒火车回上海,她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妈妈把她而不是哥哥送去了孤儿院,难道因为她是女孩吗?她想回去找到妈妈问个明白。

于是她和马正元偷偷的查路线,偷偷的攒粮食,在某一天,两个人骑着马“私奔”了。

那木汗带着朋友们去追思珩,萨仁娜说,如果思珩真的想回上海,那就送她回去。可是那木汗找到思珩的时候,她和马正元都已经半截身子陷在流沙里了。

那木汗慌了,他拿着木棍去救,但流沙的力量太大,思珩抓不住木棍,整个人还是被流沙吞没了,那一刻那木汗痛苦的喊声,简直是撕心裂肺了。

看到妹妹被流沙吞没,那木汗不再顾忌自己的安危,他亲身踏入流沙去救妹妹,可是妹妹和马正元被救出来后,流沙却没有放过他。

这个温柔美好的少年啊,就那样和大地融为一体了。

思珩跪在萨仁娜面前哭着认错,萨仁娜只是仰天痛哭,却并没有对思珩有任何责骂。

伊德尔放了那木汗最心爱的马儿,一家人离开了和那木汗共同生活的地方。

伊德尔对思珩说,我说过,永远不会抛弃你,以后你就叫那木汗吧,那木汗死在了流沙里,你要替他活下去。

再后来思珩就在大草原上真正的扎了根,结婚生子,子又生孙,到几十年后亲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时候,她的曾孙都已经出生了。

她曾经因为被自己的亲妈妈抛弃而耿耿于怀,想要问个究竟,终于在萨仁娜、伊德尔和那木汗的守护和深爱下,得以治愈,度过了幸福而完满的一生。

电影里有太多让我感动的场景。

领养大会上,内蒙牧民为了能领养孩子,彼此之间据理力争。他们带着各种玩具和吃的,使劲浑身解数,哄孩子们开心,希望孩子能愿意成为他们的家人。那个因为自己长得太粗狂,导致没有孩子愿意被他收养,甚至想强行让思珩跟他叫爸爸的蒙古族大叔,真是可爱极了。

伊德尔在部队带回来鸡蛋,那木汗和萨仁娜第一次尝到鸡蛋时那个嫌弃的眼神呀,简直把鸡蛋当做了世界上最难吃的食物。

那木汗吃萨仁娜的醋,跟伊德尔告状说,妈妈对思珩比对他还好,可是他自己对思珩的爱,却一点也不输给妈妈,甚至最后豁出了自己的命。

伊德尔补全了思珩一直缺失的父爱,他是全家唯一会讲汉语跟思珩交流的,他教思珩骑马,告诉思珩怎样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保护自己,告诉她要勇敢。

电影最后,一百岁的萨仁娜、思珩,带着全家人,一起祭奠刚刚过世的思珩的亲妈妈,萨仁娜感谢思珩的亲妈妈给了她一个美丽的女儿,而我想,若是思珩的亲妈妈知道,自己女儿是被这样的一家人用一生来爱的,她也可以不带遗憾的瞑目了。

以前不知道“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因为这个电影,让我对那段历史,对当时所有为照顾这些孩子做出贡献的人,心生敬畏。

尔导用一个普通家庭的寻亲故事,把这段历史呈现出来,又是这样的细腻深情,这样的温柔动人,给观众看到了草原的美景,内蒙牧民的热心温情,看到了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以及其他所有内蒙牧民对孩子们的民间小爱,也看到了贯穿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大爱。

我被深深的打动了。

草原观后感 篇13

前天下午,由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去沙坪坝区凤天大道金阳时代汇博纳国际影城(凤天路店)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怕堵车迟到,去的早了些,便仔细观看大厅里的海报: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脑子里开始想象,三千个孤儿千里迢迢去内蒙,三千个家庭来接纳,该是多么宏大的场面?如此浩大的“工程”会怎样叙述?能打动观众吗?很是期待。

三点正式开演,产生错觉,怎么是这样?原来是其它几部电影的宣传片。

因为看了海报,知道主演是陈宝国,看到陈宝国突然被惊醒坐起,知道电影正式开始了。没想到开头这么平实、质朴,并没有我想象的宏大场面,而是从个体的小家庭视角切入,展开整个故事。

陈宝国扮演的知识分子杜思瀚,被患阿尔兹海默症母亲的声音惊醒,走近母亲身边,医护人员也来到母亲病房,母亲把护士认做唯一记得的女儿,杜思瀚的双胞胎妹妹——杜思珩。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杜思瀚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将三千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交给了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一段历史佳话就此开启。

60多年前,小男孩杜思瀚怕妈妈送他去“孤儿院”,故意跑到外面淋雨生病,无奈之举,妹妹被送去了“孤儿院”。就这样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获得了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与呵护。从小思珩不习惯“原生态”解手方式、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花了近一个小时来呈现。当然现实生活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十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不料被流沙淹没,以为就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观众无不为之惋惜。

镜头切换到知情人的`难以言说,杜思珩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为报答也为救赎。因为救她,哥哥那木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从此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面大段的平稳铺垫之后,电影最后却充满了意外。一位蒙古族老奶奶出现,说自己是那木汗,这一刻,简直惊呆了,杜思珩把自己活成了那木汗。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历史和个体经历过命运后的通透与释然。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那一刻,泪如泉涌,因为我真实地听到过这种来自内心的声音……

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

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

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

我想说的是,走进影院的我也是幸福的。

一部将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紧密结合,遥相呼应,真实动人而不说教的,值得观看的充满爱和真情的好电影。

最后要感谢小演员的表演,真挚、机灵、可爱;感谢陈宝国精准的演绎,质朴、内敛、节制;感谢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走心的小礼物!

愿人间真情与大爱就像这卡片里包裹的种子,生生不息,永远繁衍。

草原观后感 篇14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始至终探讨的都是亲情,什么才是真正的亲情羁绊?

是什么东西让亲情较之爱情友情成为人类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情感纽带,是血缘、道德责任、养育、陪伴、守护还是理解和付出?

一边是血缘关系的带来的数十年的日夜思念,一边是汉蒙结合的新家庭长年累月的磨合、背叛、陪伴和守护,导演通过两个家庭在不同时空向观众多方位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牵绊,其中又以后者的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杜思珩一家为主要着眼点。

导演想要展示的这种亲情是多层次的,非常丰富和立体,他很细心地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个两族组成的新家庭的磨合之路,几乎为每个人都安排高光时刻,比如那木汗骑马赶狼救妹、伊德尔沙尘暴营救女儿,虽然萨仁娜没有特别的泪点场面,但导演把细节都埋在了角色互动的一言一行上,比如萨仁娜为了能与杜思珩能够好好沟通,不停翻看汉语小册子,发现杜思珩尿床时的温柔体谅、为她搭建厕所……更是在杜思珩带着家里干粮出逃时,对那木汗千叮万嘱,如果她一定要回去上海,那就护送她回去。(这种爱到深处必须放手的亲情真的.太戳我的泪点了)

P.S. 汉蒙之间巨大的文化差距通过一些非常多的小细节表现出来,比如杜思珩的第一次尿床,不愿意在开阔的户外解手、脚不可以对着火、蒙古婚姻的祝福语、摔跤等,可以看得出来电影团队对内蒙文化进行过非常严谨的考究工作。

那木汗和杜思珩的感情最为复杂,我还一度以为他们之间要发生点什么东西,他对马正元的敌意绝对不仅仅是出于兄长对妹妹的保护,应该也是有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在的,但此时杜思珩的心思早就已经被出逃计划牢牢占据着。

从一开始的忌妒,到后来的对这个小妹妹的保护欲,再到长大之后的男女情愫,每一步的转变都被导演用不同的细节埋满,让这种细腻的情感转变不会显得太突兀,也为后面悲剧的发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另一方面,对杜思珩如何融入这个新家庭、从格格不入到慢慢意识到与这个家庭密不可分,导演同样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镜头去铺垫和呈现这种爱的变化过程,从杜思珩在育婴院和萨仁娜欲拒还迎的互动开始,到狼口逃生欢乐地叫那木汗哥哥,再至沙尘暴里感情大爆发发自内心地叫伊德尔爸爸,再到目睹那木汗悲剧发生时的愧疚和自责……每一步都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那木汗意外身亡之后,相对于温柔、对杜思珩宠溺有加的萨仁娜,更为理性的伊德尔的感情要更为复杂,但很好地得到了展现和处理,一方面要承受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又要抑制自己不能过分责怪女儿,这种又爱又恼的饱满情绪让他对空开枪,也让他的最后决定被观众较好地接受和理解。

那木汗的悲剧是全片人物情感的重要转折点,这件事最终促成了杜思珩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从此时开始,她不再是杜思瀚的妹妹,而是伊德尔和萨仁娜的那木汗,童年时的母亲慢慢淡化成一段引不起涟漪的记忆。

杜思珩和那木汗身份的转化是全场的高潮所在,意味着这种亲情的爱真正地突破了血缘、民族的局限,成为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羁绊。

所以,最后杜思珩/那木汗看着前来认亲的杜思瀚,脸部表情平静,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他对杜思珩来说,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

这时候镜头给了她在内蒙古大家族一个镜头(都有曾孙了),但我觉得她所说的“新家庭”,不仅仅指的是自己结婚之后所组建的家庭,更是指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一家,当她真正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的时候,当她决定要遵守自己对那木汗死亡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这个汉蒙新家庭的责任和守护。

全片中,老年萨仁娜说的那句话最能触动我: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她抚养成人。

草原观后感 篇15

这个故事是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也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蒙汉一家亲的主题。是很合适与应景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彼此都是在那困难的年代,彼此扶持彼此帮助,撑过了艰难的年代,走向了如此幸福的当下。这段苦难中的每一份善意与爱都值得被记住,并感激。

浅浅的写一下电影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恰逢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因为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我们可以说内忧外患。电影里从一个小家母女与兄妹分离故事,以小家反应出当时大时代背景下大家的困难,也反映出来了,内蒙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自己因为边界的缘故,本身也充满了危机,但是当决定收留这群孩子开始,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电影中,都是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三句话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可能很容易。但是放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是国家对于民族未来的考量,也是各民族间对于彼此的深爱。

说回电影,个人浅谈一下,不是专业的,只是想把看完电影自己内心的感受好好写出来。

一、叙事手法:

电影的是分了三条时间线来叙述。一条是,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哥哥寻找妹妹的现代线。另一条是回忆线,哥哥回忆母亲把妹妹送走的过程,以及一条并行线,妹妹在被送入内蒙过程中在孤儿院与额吉一家相处长大的过程。

三条线都是交替出现,这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我看完,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尔冬升导演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导演,成片剧情连贯性与叙事手法埋线布局收尾,都非常的合理与自然,不让人突兀与茫然不知所措。有很好的设置了一个小反转,这个反转也把电影最后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并且很好的点了电影的主题。让观众陷入演员带入的情绪里,久久难以平静而又震撼与感动这份无私里。

二、电影主题:爱与无私

这个主题,其实从知道电影开拍以后,有过担心,想着容易空洞乏味,容易令普通观众无法产生共鸣。但是当故事画卷完全展现在我面前,我却只能说一句,我能钦佩于当时他们无私,并且震撼于他们的选择

说一个个人认为的隐线。爱与无私,不只是当时无私收养上海孤儿的内蒙人民。更在于那个年代,无数为了祖国建设奋斗无私隐姓埋名多年的无数科学家与普通人。

杜思珩的父亲,一直是掩在这个电影大故事里,一个模糊的影子。但是,从她母亲收到父亲寄来的东西,确实转交给别人,以及母亲对话里,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家人的不知晓与无法知道在哪里,是否也是隐示着,这位父亲也是为了大爱,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即使心怀愧疚,也要为之奋斗。当然这条线是我个人理解,存在偏差我也希望记录下来。

三、角色理解

只写一下自己印象很深的几位角色:

1、哥哥。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双胞胎哥哥,故事的主线一直是他的视角,也从他的口中知道,母亲已然重病,却还是对60年前的女儿念念不忘。以及,自身重病,却因为对妹妹的挂念,为了不失去记忆,不想做手术。当最后被告知妹妹已逝(为了推进剧情),母亲病逝,自己要离开时,把东西送给导游。我想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孤身一人的孤寂感与决然感,让人怅然。而当后面见到那木汗,那一刻知道那木汗就是杜思珩的那一刻,哥哥的眼神与妹妹对视那一段,我还是被陈宝国老师的演技折服。真的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2、额吉。这个角色,是杜思珩改变的开始,也是真心接受与爱着这个孩子。虽然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但是到后面,独子逝去后,为了自己的承诺还是养大并照顾好杜思珩,我真的只能想到一句话,大爱无疆重信守诺。对于杜思珩亲生母亲的那句,虽然未能相见,但是感谢你生下她让我们都抚育过她。

3、伊德尔。这个角色其实出现的并不多。但是确实这个电影里一份温暖的存在。他代表着更无私,额吉带着小私心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觉得该遵从杜思珩自己的想法。和杜思珩的初次交谈,在漫天星光下,和杜思珩一起聊天,也是将自己的爱与温柔展露给这个略显局促的孩子。而当后面他要随军出发的时候,去沙暴里找到杜思珩的.那一刻,不只是杜思珩我也是真的开始把他的当作杜思珩真正的父亲。而当后面因为那木汗的过世,最后的那段回忆中,也很好的将一个父亲的愤怒与矛盾以至于到后面因为责任与爱,选择了包容。我的描述有些苍白,但是电影里通过演员的演绎,将这个人物一开始出现的温暖与父爱如山,到后面独子去世自己的内心矛盾与愤怒演绎的有层次而令人动容。也是将这段电影尾声的高潮部分,演绎的令人久久难以平静。

四、写在最后:

电影整体的运镜与色调,我个人是觉得非常喜欢的。对于苍茫草原与遍地牛羊的内蒙多了一丝憧憬。希望有机缘可以去这片土地感受上草原的魅力。

这电影是近些年我有限观赏国产片里面,完整讲完一个故事,并没有太突兀的影片之一了。不知道如何描述这个感觉,用温暖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也许我们不会再在这个时代经历这些事,但是我们不该忘记那段历史,也不该忘记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平凡但带着温度温暖着历史的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