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作品后,必定有许多值得分享的感受,需要回顾写一篇观后感。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 篇1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歌《送别》更加让我体会到了小小的英子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她那悲伤快乐的童年。

笑,英子从一开始就在笑。见到疯子秀贞她在笑,找到小桂子她在笑,在荒园里认识了一个大哥哥,她还在笑......笑,伴随着她告别了童年。这种笑,不仅仅只代表着快乐,还代表着悲伤、凄凉......

在疯子秀贞与英子第一次见面之后,英子便经常与疯子秀贞来往。因为得知小桂子的事之后,英子对秀贞与小桂子深感同情;因为与秀贞的交谈,英子学会了心与心的沟通......英子最后答应了秀贞:看到了她的小桂子,便让她赶紧回家。后来,英子帮助秀贞找到了小桂子,而秀贞最后却与她的小桂子惨死在了火车轮下。英子知道了并没有为秀贞与小桂子的离开而感到悲伤,因为她知道,秀贞与小桂子是带着幸福而离开的。

秀贞的这种母爱,不仅让我想起了电影《樱花》中的母亲,她为了一个捡来的孩子而不惜舍去自己的生命。最后她因为摘樱桃为女儿过生日而坠落山谷。秀贞就是这种因为爱而“疯”的母亲。

小小的英子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说秀贞是个“疯子”;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把小桂子扔掉;不明白荒园里的大哥哥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明白大学生为什么被抓;不明白......

英子就这样度过了一个高兴、难懂、迷茫、复杂而悲伤的童年。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 篇2

我看了电影《城南旧事》,这是一部国产的老电影。这部电影讲了小英子7-13岁的时候在北京城南生活的故事。这段时光是小英子快乐的、悲伤的、幸福的、短暂的童年。

在英子的眼里,大人的世界里充满疑惑和奇怪。她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说秀贞是疯子,秀贞她只是在找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只是太想他们,想的经常自言自语,因为除了英子没有人听她说心里话,没有人相信她,没有人理解她。秀贞很可怜,那个小偷也很可怜。偷东西不对,但他是为了供弟弟上学,他的心是好的,她为了躲着警察,不被发现,躲在一个经常闹鬼,没人敢进的一个旧宅子。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一日三餐都吃窝头,连带一丁点菜的窝头都没吃过。还有宋妈,对别人丢东西,对枪毙人当做看热闹,没有同情心,但是她对英子家的人非常关心,她自己的孩子死了,女儿被让丈夫卖了,她很伤心,她的情况也很让人同情。

英子爱她的爸爸,她的爸爸也爱她,但是她的爸爸的病死了,她的好朋友妞儿也走了,宋妈也走了,只剩下她和她的小弟弟和他的妈妈了,她们三个人孤零零的。小英子小学毕业了,她的童年也过去了。

因为当时是旧社会,所以有很多的事我们不明白。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 篇3

《城南旧事》是根据作家林海英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按照老师的安排,周末,我和爸爸一同观看了这部影片。

这部电影主要用小英子的角度来描写解放前的北京城老百姓的生活故事。故事中所讲述的人物,无论是疯了的秀贞,陪着英子玩耍的妞儿,被丈夫卖掉女儿的宋妈,因为家庭贫困被迫偷人的小偷,还是支持进步学生、同情劳动人民,最终死去的“爸爸”,包括小英子自己,都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最终不得不陷入深深的悲伤中。尤其是宋妈因为儿子死了、女儿也被她爱喝酒的丈夫卖掉了而在灶房里哭泣时,小英子主动抱着宋妈陪着她哭的那一段,看了最让我感动。

和那个时代的人们,特别是那个时代的孩子比较起来,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小孩简直太幸福了。在和平的年代,在父母的呵护下,我们这一代的城市孩子很难有那样复杂的体会。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在各种新闻里看到,还有很多处于战乱中的外国小朋友也在过着小英子那个时代的生活,在死亡的阴影里生存,更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得不到照顾,在很艰苦的条件下生活。我们学校曾经带我们去白鹿原的儿童村献过爱心,我自己也曾经努力帮助过需要帮助的人。与小英子不同,在那个时代,当她面对这些悲惨的事情发生时,只能选择无奈的看着。我们这一代的孩子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情时,更应该主动去帮助,而不仅仅是无奈的旁观,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孩子和小英子中间最大的区别。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 篇4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伴随着这怀旧而又略带伤感的歌声,我又一次观看了《城南旧事》这部电影,与小主角林海英一起,开始了一次有关童年的回忆之旅。

“骆驼戴铃铛,是因为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长途寂寞的旅程,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影片一开始,林海英新颖而又不失天真烂漫的想法一下子便吸引了我的视线,也令我闻到了一丝童年的怀念气息。而接下来的一幕幕以不同人物为主角的故事,更是牢牢地体现着“看似天真幼稚,实际蕴涵了无数真理”的特点,将我一点点地带进了属于林海英那个时代童年人的生活里。当善良的林海英内心逐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忧伤时,她的家庭也遭受了接二连三的不幸……最后,林海英趴在马车后座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童年时生活的家园和精神巢穴。随着马蹄声的渐行渐远,影片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意味!

这部电影真实地描述了林海英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生活,是林海英那个时代孩子们眼中真实的北方某坐城市生活,看罢让人们在向往中又略带几分忧伤。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 篇5

英子那时的童年多么幸福,她总以自己的眼光去看成人中的每一件事,不管是惠安馆的疯子还是蹲在草地里的小偷,英子总能以自己单纯,纯洁的心去和他们交流,成为朋友。但童年又是多么断暂啊!那些美好的时光就会永远留在记忆的最底层,很难寻找。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珍惜。

鲁迅的文章曾写到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世界上的生物都是如此循环,唯独时间不同,一旦逝去,就再也会不来了。有人曾问:浪费一分,一秒可以吗?这是很短的时间,完全可以补上。但你想过吗?一分,一秒是很短,但你如果把一生所浪费的时间加起来呢?也许,你算都算不清。何况总共,就算算出来了,也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那时的你早已是满头的鬓发了。

虽然时间如此珍贵,但有些人仍不珍惜。小时候贪玩浪费时间,却浑不知这会影响你一辈子。老了什么都没有学成,连最基本的收入都没有,那时才后悔莫及。比如我,因为早上想睡懒觉而不起床,结果起床的时间晚了,刷牙,洗脸也不细致,首先是清洁问题。然后把早饭了了一吃,也没有吃饱。紧接着就去上学,有可能错几分钟,一辆车过去了,从而等了很长时间,耽误了上学。上课时,因早饭没有吃饱而没有心思听课,学习效率下降。等晚上回到家,肯定是既疲劳又脏,影响了写作业。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只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所以是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费。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俗语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寸光阴。成语更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么多长辈的警言都是说不能浪费时间的。甚至说浪费时间就是自掘坟墓。这么多教训还不够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不让时间白白流过,不让自己虚度了光阴!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 篇6

“天之涯,地知角,知交半零落”,弘一大师的“送别”这首词,被谱成“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道尽了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电影里有三个故事,三个故事的结尾都是离别,离别的方式都不同。第一个故事是“我”和秀贞、妞儿离别。人人都说秀贞是疯子,但主人公英子却和她结下了友谊,并帮她找到了孩子。第二个故事是与小偷离别,英子无意中与小偷交上了朋友,最后不小心害他被抓。第三个故事是与宋妈妈离别,是因为英子她爸因病去世,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再也没钱请宋妈妈帮做家务了。

离别既是凄凉的,更是凄美的。“我”失去了一个个身边的朋友,也失去了最亲爱的父亲。宋代诗人柳咏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既然人与人之间,分离是必然的,那我们就去学会珍惜现在,去珍惜你身边每一个人。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 篇7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部好电影,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灵魂。在我的心里,就有这样一部电影,它就像一滴清水般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它就是《城南旧事》。林海音以她年少的心态来记叙自己在北京城南的无忧无虑的儿童生活。看完电影后,古城的残片、大树的几根垂落枝条、临街老店被涂抹的字号、半扇院的门插以及那些美好的回忆,都一幕幕的浮现在我的眼前。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着李静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看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进了电影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悄悄地进入我的脑海中: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种种地方浮现的人物;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子里的小偷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还有那最后因病去世的父亲,都与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结成的。

我不禁为英子感到骄傲——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竟懂得友谊,懂得爱心,这大概是一种来自生活的力量鼓舞着她吧!看着看着,我时而心惊胆颤,时而轻松自在,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英子不害怕秀贞吗?看到最后,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真的心灵;正是因为她有这样一颗心,她的童年才那么快乐,那是真正的、无忧无虑的、不折不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