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10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1

阅读这本书在我来说并不容易,因为作者观点让我极不舒服,书中所讲应对危机的方法与我所理解的商业伦理规则相悖,在我出差半个月的时间里,此书让我反复读了三遍,这是一个和作者较劲的过程,我没法以一种空的状态去接纳他的观点。我深深认同一句话: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在我看来,作者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他的很多决策是非常自私、独断专行,并且对下属员工是不负责任的,他最被业界称道的危机处理方式,无非是融资和转卖而已。

本·霍洛维茨不管从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创业的角度,他似乎并不是乔布斯那样的技术和营销天才,也不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那样成功的运营和管理专家。

让我们先来看看本·霍洛维兹的经历:他创业的第一家公司loudcloud,成立刚九个月,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互联网泡沫在全球范围内破灭,从2000年3月10日到4月这一个月时间内,纳斯达克指数从峰值5048点跌破1200点以下,跌幅达到80%,公司虽然完成了1.2亿美元的C轮投资,但是在如此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公司的销售额极其糟糕却同时又在极速膨胀,在短短不到18个月的时间内从十几人的小公司膨胀到600人,资金链断裂,因此不得不通过尴尬的上市凑集到1.625亿美元,暂时度过难关,因为公司运营的持续低迷,作者把该公司以63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EDS公司,并创建第二家公司opsware,该公司持续经营五年,在经历数次危机后以16.5亿美元现金卖给惠普公司。

以上就是本·霍洛维兹创建实体公司的全部履历,目前他的角色是风险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导师。

严格的说,作者本·霍洛维兹只是前后创建了两家并不太成功的公司(loudcloud、opsware),而且公司的结局都是以匆匆转手卖出了事,那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让Facebook的扎克伯格推崇为“硅谷年轻企业家的管理导师、乃至全球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这事儿得反过来思考,如何把一个危机重重、濒临破产的公司包装得前景无限美好,去说服并吸引那些在资本市场上身经百战、慧眼如炬的投资者和买家,这就需要真功夫了,所以,在唱多和抛仓的时机和节奏把握上,本·霍洛维兹简直就是一个狡黠的战略大师,恰恰是我所抵触的`这些决策,彰显了他作为领导者的杰出能力,即在越来越艰难被动的环境中,通过系列运作,能让公司的估值反而逆势上涨,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使公司脱困——至少把烫手山芋扔出去了。他似乎深谙麦克阿瑟在太平洋岛屿作战时的“蛙跳”战术,即绝不苛求企业运营的基本面平稳,绕开绩效评价和盈利目标,唯一的战略目标就是企业的价值最大化:通过融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以期做高估值。

正是这种简单粗暴而且快捷有效的盈利模式能够让投资者和买家马上看到增值变现的愿景,让他像一个攀岩者那样,踩踏着自己创建的公司,经过几个惊险的跳跃,登上了硅谷的顶峰,成就了他的江湖地位。

但也恰恰是这本书吸引我们的地方,本·霍洛维茨就像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每次都在企业几乎无路可走的时候又刚刚好的起死回生,他似乎没有经营一个伟大的企业,但他带领他们团队度过了一场又一场的真正危机。

此书在中国热销,是因为中西方创业理念、经营方式及对企业创始人的认知差异而引起的反思,理由如下:

第一,不再抱守做百年老店的创业理念,当马云还在为阿里巴巴距离102年的目标还差多少年而计算的时候,硅谷的企业家似乎缺少所谓“情怀”,他们像炒股一样,融资创业,等炒到高位的时候把公司卖出,目前百年老店已不是创业者的第一选择,在新新人类中,他所掌控的企业只是一个成就其个人职业梦想的工具和载体,只要能卖到足够的价钱,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创立的公司卖掉变现,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利益最大化。

第二,与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相违背,本·霍洛维茨的经营诀窍似乎是不断以新的问题来掩盖旧的问题,资金链断裂就融资,融资失败就上市,上市后濒临破产就做大估值,寻找下家卖出去,在经营不下去loudcloud公司时,他几乎瞒着所有人,偷偷剥离原loudcloud公司的优良资产opsware,这虽然没有违背商业法则,但也绝不光明正大。

第三,经营理念是唯目的论,在本的职业生涯中,有令人感到温情的一面,比如他对所收购的tangram公司的cfo约翰内利支付了不菲的医药费,虽然这个费用他的公司是没有必要负担的,但大部分时间,本的工作都是在冷冰冰的增减核算中,目的就是为了公司能够可持续发展,对大可能地保证绝大多数员工利益,如哈耶克所言,商业才是最大的公益,所以本解雇员工裁减高管毫不留情,在商言商,在商业法则中,理性、契约和感性、义气是背道而驰的。这与中国“先做人,再做事”的从商理念完全不同。

第四,企业领袖的角色定位就仅仅是台前操盘者,本书中,本·霍洛维兹虽然是一个领导者,但他所讲述个人意志和独立决策的内容很少,书中绝大篇幅是在讲述他与团队沟通和协作的过程,这跟中国的企业领导人不同,在中国,大众往往是把企业和领导人划等号,比如阿里巴巴代表马云,腾讯就是马化腾,一提联想马上就能联想到柳传志……在我看来,本·霍洛维兹成功的最关键之处,在于他一直维系着一个精英团队——这也说明了他跟对人和选对人的水平有多高:他有一位好的股东——比尔·坎贝尔,在每一个重大决策中承担了他精神教父的角色;他有一位好的合伙人——马克·安德森,没有这位网景公司的缔造者,根本就没有他后来的一切;他有一位好的销售主管——马克·克兰尼,这位营销天才就像艾森豪威尔手下的巴顿,本只需给他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他就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城拔寨,所向无敌。

通观全书,我认为作者还不能算作一个能与安迪·格鲁夫或杰克·韦尔奇比肩的管理学专家,遑论像德鲁克那样的大师了,伟大的企业领袖一定会用一个伟大的企业为其背书证明,但本·霍洛维兹他没有!他只是一个手段高超灵活的公司操盘手而已。

最后说一下,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这书名真是太赞了,让我不由自主反复琢磨,本的聪明,从他玩弄语言的逻辑游戏中也可见一斑。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2

本书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Clayton M. Christensen ),哈佛商学院教授,因其在企业创新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被尊称为“创新大师”。1997年,当《创新者的窘境》英文版出版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只是哈佛商学院的助理教授。而此书一出,就确立了他在创新技术管理领域的权威地位。

有些公司,但不是一般的公司,而是那些以精于管理著称的'公司,它们是大多数经理羡慕并尽力效仿的对象,以很强的创新和执行能力闻名,但是在面对某些市场或技术的变化时,却无法保持其领头羊的地位。

在这本书中,作者展示了多个成功运用新技术,取得竞争优势的公司。这些新技术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重新定义了竞争的含义。作者指出就算经营得再好的公司,尽管他们十分注意顾客需求和不断地投资开发新技术,都可能被某一新产业所影响而导致失败。

读完之后,我觉得这本书涉及各个产业,目的在于告诉经营者对应该对他们的顾客和产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3

翻了一下星巴克股价,从金融危机的2008年最低的4美金,到今天的57美元,八年的时间上涨了10倍。最近读舒尔茨的《将心注入》,讲述了这个十倍股CEO如何从0到1。在这本书中,舒尔茨探讨了一个消费品的产品、体验以及品牌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一个企业,在不以利润为本的情况下,如何还能做成一个全球的品牌。

重新定义咖啡:体验而不是咖啡豆零售

我接过咖啡喝了一小口,一股浓烈的味道滑过我的舌头。喝了三口,杯子里的咖啡就没了,但我还能感觉到它的暖意和力量。

这是1983年,已在星巴克工作一年的舒尔茨去意大利出差时,在米兰当地一家咖啡馆的体验。在米兰,舒尔茨看到了休闲和生活对于人生的意义所在。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明白工作的意义。而舒尔茨喝的咖啡:手工调制的卡布奇诺,上面浮着一层有人的白色乳沫。这种浓缩咖啡是舒尔茨在美国从来没有体验过的。1983年,仅米兰一地,就有1500家咖啡馆,意大利有20万家咖啡馆。在小型咖啡馆,老板一遍调制咖啡,一遍和顾客聊着、笑着。氛围惬意。

星巴克错失的正是这一点!完全错失了!

舒尔茨意识到,咖啡馆的线下体验,才是真正的吸引力以及一种纽带关系。把喜欢咖啡的人们聚在一起,而不是买咖啡豆回家里。在意大利,咖啡喝咖啡馆以及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而星巴克显然忽略了咖啡事业的真正意义。舒尔茨说,意大利的体验,就像一道闪电,直穿心灵,全身都为之震撼。因为过去的星巴克,为顾客提供的只是优质的咖啡豆,并没有提供一杯杯香浓的咖啡。从固态的商品到精神的服务,星巴克离意大利的咖啡精神还差一大截。

如果把意大利的咖啡文化移植到星巴克,或许会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伟大体验。舒尔茨在米兰待了一周后,决心把意大利的浓缩咖啡浪漫情怀带到西雅图。

舒尔茨对星巴克的这段改变,我觉得是真正颠覆性的。可以说,舒尔茨重新定义了星巴克的卖点:卖体验而不是咖啡豆。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香醇的咖啡豆,还有彼此的交流。而舒尔茨的角色,可以说是星巴克的超级产品经理。比如新鲜的烘焙原粒咖啡豆。星巴克把提供优质的咖啡豆,作为公司的精神遗产。舒尔茨在投入星巴克时,烘焙都专心学习。舒尔茨可以通过机器里的噼啪声,来检视咖啡豆的颜色,分辨出不同品种咖啡的微妙颜色。

首席产品官的舒尔茨,通过意大利的咖啡馆旅程,让星巴克从一个咖啡豆零售店,变成了一个品味咖啡的交流空间。星巴克花了15年才是优质咖啡流行起来,使意大利这种浓缩咖啡被人接受,只花了5年。

每一次与顾客的接触,都是加深品牌我们不是靠咖啡做人的生意,而是靠人做咖啡的生意。

在星巴克的理念中,顾客之所以找上门,主要有三点:咖啡的'因素、人的因素、感觉因素。从零食店开始,星巴克就精挑细选全世界的优质咖啡豆,并且把每一个品种都烘焙出特有的味道。而一杯咖啡中98%是水,水如果不好,会把优质的咖啡豆毁了。星巴克的每个门店柜台的后面,都有专门安装的水过滤装置。每个地区和门店,星巴克都能稳定保持咖啡的品质。

舒尔茨认为,员工在接待顾客时,需要把咖啡的知识和星巴克的激情传递给顾客。所以,星巴克在招聘中,重要的一点是:聘用高素质的人才。服务人员,需要用星巴克的热情影响顾客。而要把星巴克全球的服务人员标准化,大量的培训是必须的。星巴克对每一个新入职员工,会进行24小时的训练课程。之后,会学习注入咖啡知识、如何烹煮一杯完美的咖啡、顾客服务技巧这些课程。

甚至,星巴克还训练咖啡师怎么用眼神跟顾客接触。

感觉的因素,星巴克一直被称为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在舒尔茨定义的星巴克空间中,门店需要洋溢一种星巴克式的体验:空松、时尚、惬意以及独具风格的优雅。在这样的空间中,顾客可以缓解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或是抚慰心情,或是休闲小憩片刻。核心的追求就是:让顾问觉得来着很值。在营造环境氛围上,星巴克丝毫不亚于对咖啡质量的关照。

同时,经过精心营造的环境,会再次传导到品牌上。因为门店是最好的品牌。顾客在店里所有看到的、问到的、听到的,或者品尝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助于加深品牌印象。几乎所有的顾客走进星巴克,首先问到的都是咖啡香。因为咖啡很容易吸收其他气味,所以星巴克很多年一直禁止在店里吸烟。并且也不出售五香肉片、汤羹等卤制品。

星巴克只有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问到的只有咖啡香。

在门店的商品摆放上,星巴克会将生咖啡豆放到金属槽里,这样会让顾客产生好奇,引发提问。

而随着企业的发展,星巴克逐渐需要一位专门的品牌事物专家。1995年,星巴克挖来了耐克的广告总监斯科特 贝伯瑞。在耐克,他创造了just do it的slogan。星巴克从一个专注咖啡质量的公司,逐渐把自己往一个伟大的品牌商靠拢。

舒尔茨,平民出身,从加入星巴克的那一天,就把对咖啡的激情转化为事业。不管是烘焙咖啡豆还是引入意大利的咖啡屋。舒尔茨一直都在跟随内心。舒尔茨在最后一章《跟着心灵前行》中说,星巴克的使命就是将优质咖啡的福音带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而在价值观上,星巴克并不追求利润第一,而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星巴克把员工叫做合作伙伴。即使是兼职员工,星巴克也为每个人购买社会保险。把心交给合作伙伴,顾客感受到这些,会给予同样的回应。

成功不应该由金钱衡量,应该关注的是你以何种方式达到目的,你的终极目标定于何处。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4

读完《创新者的窘境》,最深刻的感悟是在商业社会中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掌控者一切。

书里面说的窘境是一种现在与未来的矛盾。活在旧时代的制度,产品,运作方式与新时代的.抗衡。每个企业都受现在目标市场的制约,都被深深的嵌入进其核心价值网中。原有的价值网主导着机构的流程,资源分配,价值观,是企业无法违背的,就像恐龙永远无法通过改变自己基因去逃避侏罗纪后灭绝的命运。

而新的价值网必然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它将是更加便捷,更加可靠,更加便宜。可是拥有这种新型价值网的产品却无法匹配当前的主流价值网的市场。因为每个市场都有该市场的核心需求,新价值网的产品必然是无法满足这种主流市场的核心需求。

这时,就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目标市场,随着技术的提高,当技术已经能满足主流市场的需要时,那么将产生颠覆性的力量。

其实书中说的颠覆性的创新是一种先纵向,再往横向扩展的过程。是一种由轻到重,由低端市场到高端市场的历程。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5

“要拍好一部教育电影,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动故事搬上大荧屏,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3月29日,围绕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题,反映新时代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为实现“中国梦”奉献青春与智慧,唱响新时代奋斗精神主旋律的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在厦门大学盛大启幕。

“该影片的推出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影片名为《当我们海阔天空》,缘于我们生逢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国家一定海阔天空,教育的未来一定海阔天空,青年一代的未来一定海阔天空。”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对此总结出三个关键词:致敬。影片将通过讲述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故事,折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历程,谨以此片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献礼。

影片将充分展示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和敢闯敢创、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谨以此片向新时代献礼;落实。为贯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教工作会上的重要指示,我们应该拍摄一部关于中国教育的电影,该影片定位为青春励志偶像片,力求实现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相统一,以鼓舞和激励4000万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敢闯会创的新时代,把青春梦、创业梦融入伟大中国梦。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6

转眼已经到了期末,而此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部经典之作我已读了三遍。第一遍是开学初老师在课堂上着重介绍此书后便快速地读过一篇,但如此道理深邃、见解精辟之作又岂是用来泛读的。于是每晚临睡前总是拿起此书,一边细细品味,一边圈圈点点、啧啧赞叹。最后一遍则是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又返回去把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地方精读了一遍。读完三遍之后,觉得有心中有许多全新的认识、许多深刻的感悟,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这篇读后感也是深思熟虑了许久才得以落笔的。本书博大精深而本人却见识浅陋,尤其对企业管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文主要基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第一部分――创新实践。

首先,什么是创业精神?作者开篇就着重讲解这个问题。按照作者的观点,创新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满足、全新的消费需求;创新是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提高资源产出和效率,使之成为创造财富的活动;创新本身就就创造了资源、创造了购买力,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任何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创新不一定与技术有关,甚至于完全不需要是一种实物。此外,必须注意,不能将“创新”和“聪明的创意”混为一谈,更不能将创新狭隘的理解为科技创新。很多时候,对社会影响更大的不是纯粹的科技创新,而是社会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日本为例,我们往往以为日本人做的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创新,我自己也一直以此为由对日本加以鄙视。而作者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让我明白日本人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以模仿为主,但他们的社会创新成就显著;正是这种社会创新让日本这样一个岛国小邦位列全球经济发展之前茅,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社会创新,而不是盲目追求那些尚未成型的“聪明的创意”。

现在,作者已经基本纠正了我们对创新狭隘乃至完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以丰富的实例让我们基本弄清了什么是创新。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开始教我们如何创新。

以我个人浅陋之见,创新是一种天才禀赋、灵光乍现,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作者明确告诉我们,创新不需要天才;只要用对方法、付出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创新被作者视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一门学科,是完全有规律可循的一项工作;只要遵循其内在的原则和规律,就可以学会创新。于此,作者提出了七种创新的来源;根据个人体会,我主要谈一谈其中的三个。

创新来源之一:出乎意料的情况

出乎意料的情况无疑是创新的一大来源,但我们很多人往往将其忽视了。对于意外成功,或沾沾自喜,或暗庆天佑,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意外成功的本质,以至于忽视了这种创新来源,而它所提供的创新机遇往往是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的;对于意外失败,或捶胸顿足,或哭天抢地,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往往让人痛彻心扉,但却很少有人将它看做是一种机遇;对于意外的外部事件,无据可查,无稽可靠,更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时常走出办公室,去社会上观察、询问和聆听。

总之,面对意外事件,需要我们将其看作创新机遇的征兆加以慎重对待,走出去,用眼看,用心听,创新便很容易产生。

创新来源之二:产业和市场结构

我以前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始终趋于稳定和平衡的,蓬勃发展至今的人类经济社会更是如此。即使会有一些变化和波动,也始终是一种动态平衡,不可能短时间内一切推到重来。但是作者却认为,现有经济社会的市场和产业结构看似牢不可破,实则非常脆弱。作为创新者,不能将产业结构的变化看做威胁,而要将其视作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一旦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就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就会错失良机,最终无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中生存下去。那应该如何判别产业结构的变化呢?作者提出了四种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标志: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产量成倍增长、一直被视为彼此间独立的科学技术聚集在一起、产业的贸易方式迅速改变。

创新来源之三:新知识

基于新知识的创新是企业家精神中的超级明星,它既可变得家喻户晓,也可获得财富,但是基于知识的创新都是善变、风云莫测而且难以驾驭的。特别是高科技创新,具有相比于传统行业更高的失败率。基于新知识的创新结合了两个特点:漫长的前置时间和知识的融合。无论是从新知识的发现到应用技术的推广之间的时间跨度,还是从应用技术的推广到实际产品的上市之间的时间跨度都是非常巨大的,由此带来了漫长的前置时间;“基于知识的创新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们几乎不基于同一个要素,它们是多种不同知识的融合,而且这些知识并不局限于科学和技术创新。”作者的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创业的国度》里的一段话:“他们真正缺失的是这些现象之下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各种学科、领域之间的大胆融合,是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是独立更是联系,是以小的形式存在、却又大的发展目标,是基于这一切的文化核心”。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王选院士曾经a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新兴的交叉学科更容易出成果。”诺贝尔奖得主纳什的博弈论,正是一个数学家的数学头脑思考经济问题的成果。

看到作者的这个观点,我认识到,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创新,在关注该领域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他领域,只有在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涉足的人少,创新的机遇才会更多。

介绍完创新的来源之后,作者又为我们深入分析了创新的原则和禁忌。下面做一个总结:

1、有目标、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彻底思考创新机遇的来源是分析的起点。

2、创新既是概念性的又是感性的,因此创新者必需走出办公室去观察,去询问,去聆听。

3、一项创新必需简单明了,目标明确。

4、有效的创新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并非一开始就规模庞大,而且他们往往围绕着某一特定事物展开。

5、一项成功的创新的目的在于取得市场的领导地位,而不一定旨在最终发展成“大企业”。

6、不要过于聪明,创新必需由普通人操作,因为普通人是唯一数量充沛且取之不尽的供应来源。

7、不要一次从事多种创新,不要分散自己的努力。偏离核心的创新往往会变得非常松散,其将一直停留着创意阶段而无法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8、不要尝试为未来创新,要为现在创新。要等到所有基本要素都具备了才开始创新。

9、创新就是工作,需要知识,需要足智多谋。创新固然需要天赋、才智和个人爱好,但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创新就转变成辛苦的、集中的、有目标的工作,而且还需要勤奋、毅力和奉献。

10、创新者必须依靠自身的长处,要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创新,以收扬长避短事半功倍之效。

上面简要介绍了作者的几点精辟见解,下面集中谈一谈我自己的个人感想。

其一,拥抱变化。

变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于创新者,必须将变化看做是机遇而非威胁。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认为一杯水是半满的和认为一杯水是半空的从数学上看没有任何差别,但对于创新者而言,就是一项重要的认知差异。创新者对变化的认知尤其如此。要想抓住机遇,首先就要抓住变化,主动拥抱变化。而不是畏首畏尾或者守株待兔,必须勇于改革现状,进行必要的“创造性破坏”。

其二、高科技领域是个高风险的创业领域

高科技产业可谓是一种比大小的游戏,中间分子是没有价值的。这种现象,使得高科技创新天生就有很高的风险。其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科技产业会没有利润。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公司需要在研究技术和开发技术服务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参与竞争。为处于不败之地,高科技公司必须越跑越快,在淘汰期,能坚持下去的,也只有少数财力雄厚的企业,因此高科技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需要财务上的远见。

其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个人更要终身学习。

在整篇书中,作者多次强调,对于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的企业注定会老化,会衰退。一旦一个企业开始沉迷过去的成就,就很难使它再回头,而现有企业的成功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障碍。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个人亦是如此。这个道理,就是《谁偷走了我的奶酪》一书传递的最核心的思想: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只有不断的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的改变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否则,将会成为社会的弃儿。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7

《创新者的窘境》初版于2010年,伴随着全球迅速变幻的世界,许多曾经叱诧风云的企业,面临新技术、新市场的冲击,甚至最终惨遭被淘汰。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陷入了一种自我管理认知的传统思维观念中。本书中作者通过分析计算机、汽车、钢铁等多个行业的创新模式,一针见血地指出,良好的管理是导致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通过一些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公司的成败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抓住破坏性创新现象的一些原则。旨在帮助管理者看到正在经历的或将会经历的变化,指导大家积极面对并取得成功。作者通过《创新者的窘境》一书的阐述,帮助启发和鼓励读者对生活现状的思考反思,进而发现如何在今天的许多行业内得到展现,以及这些发现对未来发展具有深层蕴意。

《创新者的窘境》全书总共十一个章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四章。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对磁盘、闪存技术、挖掘机、小钢厂的典型案例分析,构建起一个“失败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为什么了不起的企业却可以做出的可靠决策,相反大型企业却有惨遭淘汰的命运。在这几章中,作者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创新者的困难处境,即管理层所做出的看似合乎逻辑和强有力的决策,尽管短期内可以帮助企业取得成功,获得丰厚的利润,然而恰恰也正是这些决策,却可能会让大型企业失去市场领先地位,丧失变革的契机。

通过第一部分的阐述,作者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创新者的窘境”的画卷,试图解决这一难题,作者开始了第二部分的叙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十一章,基于对新技术导致成功企业衰落的原因和条件的理解,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提出了解决“创新者的窘境”难题的管理方案,即企业负责人如何既要保证企业短期内的健康运行,又要保证企业在新技术、新市场的引领下,继续拥有突破性的.技术进展。

作者通过叙述在新技术、新市场变革时面临转型的企业,给读者详细分析了公司无法保持其在各自行业中领先地位的原因,告诉读者那些精于管理著称的公司,尽管是大多数经理们羡慕并尽力效仿的公司,是以很强的创新和执行能力闻名的公司,但这些公司在新技术、新市场变革中却往往陷入一种“延续性创新”的变革中,遵循过往成功的履历,延续曾经的经验,盲目遵从客户、市场的需求,却错过了新技术、新市场更新迭代发展的新需求。作者分析到,一味遵从大企业规范的要求,作为“跟随者”依然容易被市场淘汰。

基于此作者提出了“破坏性创新”,何时不应盲从客户,何时应投资性能较低、利润空间较小的产品,何时需舍弃看似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的市场,进而发展为细分市场。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8

近期,读完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

我曾经看过不少有关创新方面的书籍,此书一览,其它的书基本上就不必再看了。经典的价值就在于此。

此书的逻辑十分清晰。德鲁克先详细介绍了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包括三个内部来源,四个外部来源;然后,德鲁克阐述了在新企业、服务机构及现存企业中,如何实践企业家精神,也就是如何构建良好的创新管理机制;最后,德鲁克为我们指导了实施创新的战略方法,如孤注一掷,攻其软肋等。

创新一词,遍地开花。什么人都在说,我们要创新,但是,究竟什么是创新呢?恐怕一时半会多数人无法出口。

创新无疑意味着变化,但又不等同于变化。只有这个变化,在同等资源、同等条件下,产生更多的利益,也即,同样的投入,更多的产出。唯其如此,变化才能称为创新。

对于创新,还有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创新单纯理解为高科技创新。在此书中,德鲁克把创新清晰地定义为七个来源,三个内部来源:意外事件、不协调的事件及程序需要;四个外部来源:产业和市场结构、人口统计数据、认知的变化及新知识(也即高科技)。可见,高科技只是创新中的一种。德鲁克的理解,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名词,而非科技名词。内部创新比外部创新风险低、成功率高,高科技创新在所有创新中风险最高、成功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高科技的接受时间比较长、需要形成配套产业,当然,如果成功了,高科技创新带来的心理成就感最大,企业也会占据行业的龙头地位。

关于此书,总结成几句话。

其一,拥抱变化。可从二个方面来理解。

一、变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就近看,手机行业就如此。10年前,在手机行业兴起时,诺基亚成功抓住机遇,风光无限,全球市场份额在50%以上,而近几年,特别是在iphone出世后,诺基亚败退,江山不断被吞噬,如今已被苹果超越,不得不转向wp7平台,以图东山再起。原因也很明了,客户在得到基本的通讯功能后,更加追求手机的体验感、个性化和智能化,这就是客户在使用手机后产生的`变化,而诺基亚没有及时迎接变化,迟迟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败退。

二、主动拥抱变化。还是谈手机。最近新闻,htc老板成功登顶台湾首富,其新增的财富,很大部分在于这几年htc手机的蓬勃发展。我们知道,早在5、6年前,htc就已经推出智能手机,吸引了不少爱好者,这二年,在google发布android平台后,htc更是及时跟进,快速推出新版手机,成功占领大陆和欧洲市场。htc成功的原因,恐怕就在于主动拥抱变化,而不是静静等候,或安于现状。

其二,形成创新的机制。企业是否鼓励创新,有利有弊。试想,如果在一个企业内,特别鼓励创新,那么所有人都去搞创新去了,普通的工作没人干,企业肯定出现问题;而如果一个企业死守现状,不作创新,那么这个企业最终也会被淘汰。如何打破这个悖论?德鲁克就三种企业模式:新企业、服务机构及现有企业,分别指导如何建立良好的机制,以保持企业的创新动力。对于现在企业,注意四个领域:

第一,接受创新;

第二,评估创新;

第三,构建组织架构和人员;

第四,注意禁忌。

对于新企业,注意四个要求:

第一,关注市场;

第二,关注财务;

第三,建立团队;

第四,确定创始人的角色。

对于服务机构,创新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德鲁克建议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界定使命;

第二,合理表达组织目标;

第三,视情形调整目标;

第四,重视机遇。

如果企业能按照德鲁克的建议去实施创新机制,相信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其三,要有战略。创新思路的挖掘和创新机制的形成,是一种战术,但是要真正把创新搬上市场,企业必须要有战略。德鲁克在书中的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创新战略。比如,孤注一掷,就是将所有资源导向一个方向,全力以赴,以占据行业领头羊为目标;攻其软肋,就是重视行业领导者忽视的成功或失败的机遇,在对手麻痹大意的之时大力发展,最终取而代之;生态利基,则适合小企业,目标是在行业领导者不肖一顾或不能兼顾的小众市场中有所作为,持续发展;改变价值和特征,则从价格、客户现时状况及客户价值等方面,由表及里,满足客户深层次的需求。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作为一个创业者,德鲁克的这本书可谓适如其时,如一口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9

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营造承办第五届四川省“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氛围,我校于5月20日至5月24日举办了“建行杯”第五届四川省“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题电影文化周活动,以教育部高教司指导的新时代大学生双创主题青春励志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为我校学生献上一堂创新创业热血金课。3000余名师生在艺术大楼实验剧场、九教国际学术报告厅、6C405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参加了观影活动。

该部电影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高教司司长吴岩总监制,北京电影学院联合监制。影片取材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团队的真实原型故事,讲述了一个近年发生,完全真实的草根大学生创造传奇的奋斗故事。几名大学生在初心与挑战的驱动下,一无所有踏上追逐梦想之旅,在学业拼搏、职场跌宕、商海沉浮的时空切换之间,历经爱情冰封、兄弟反目、险恶竞争、前程幻灭等巨大人生考验,虽遍体鳞伤,却多次突破自我极限,并且用心整合了大学、投资人与企业家等社会核心资源。

365天,百炼成钢,完成了从平凡到传奇的飞跃。在成就自己身价过亿的同时,以创新模式帮助数以万计的人收获了财富与快乐。这部电影将于6月6日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本周在我校率先点映。

学生观影后,好评不断,感触颇多:“影片笑点、泪点兼具,走心了”“这是我们大学生创客的真实写照,中间的剧情太有共鸣了”“这是一部既富于思想性,又富于观赏性,好看又耐看的电影”“看完这电影,我决定报名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了,我也要像他们那样创新创业创未来!”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将收集学生的电影观后感,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展示,引领并鼓舞更多学生参与“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同时竭力承办好本届四川省“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助力学生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

创新的启示读后感 篇10

5月14日,青春奋斗传奇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正式发布定档海报,该片由陈静、娄毅执导,汇集刘秋实、刘奕畅、何琢言、侯雪龙、蒋冰、郑罗茜、宋哲为等多位演员,青年演员的阵容让该片洋溢青春与奋斗的朝气。

据悉,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将于6月6日在全国上映。电影内容为一个近年发生、完全真实、可以复制的草根学生创造传奇的奋斗故事。该影片于“世界最大规模,可能已升级一千万人命运”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提取真实故事,将真实的反映新时代大学校园的青春梦、家国梦搬上荧幕,奏响一曲盎然向上、新力勃发的“新时代青春之歌”。

青年演员们将这段学业与职场的故事深度刻画。观众在收获认同和感动的同时,也能从电影中学到关于人生和成功的感悟。天蓝色为基调的定档海报,让阳光和海面交相辉映,预示冲破阻碍直奔美好未来的理想之意。

影片中更有百岁教育泰斗潘懋元先生银幕首秀,即成电影史吉光片羽,学者气质、师者风范、字字箴言,影射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曲水流觞的发展历史,以及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之重任。

本片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高教司司长吴岩总监制,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联合监制,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中太九龙山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北京车库咖啡孵化器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星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大有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西锦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刘秋实、刘奕畅、何琢言、侯雪龙、蒋冰、郑罗茜、宋哲为等多位演员将在本片贡献扎实演技,展现当代青年奋斗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