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读后感【篇1】

我认真拜读了《陈鹤琴全集》,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陈鹤琴在活教育中的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现在我们幼儿园普遍开展的区域活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小组分散教学等与陈鹤琴先生的生活教育方法、暗示教学法、小团体教学法均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陈先生的小团体教学方法,不仅当时杜威都强调从做中学和分组合作学习,就是今天在幼儿园教学改革中广泛引进的瑞吉欧教学法等也非常强调幼儿的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和实践活动学习。因此我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就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引发孩子自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就是通过有目的地为孩子提供丰富材料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选择、主动操作摆弄,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的一种活动。它是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的很好形式。老师应该退到隐性地位,把材料推到显性地位,将材料活化,赋予材料生命力。通过材料来营造一种环境,让环境告诉幼儿,这里可以做什么,该怎么做,让环境来说话,发挥暗示作用。

所以我在每个区角的墙面上都贴出了有些什么玩的东西,和怎样玩的步骤图或范例,让幼儿一看就明白。如语言区中,一台录音机、一盒故事磁带、一本相应的故事书、一叠图片,这足以让幼儿在独立感受文学作品的同时,养成专注的习惯。

又如美工区中墙面新浦江它就是将画、折、剪、贴的这一系列过程全部展示出来,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探索,我要怎样设计浦江镇?给浦江镇添什么?教师通过提供多种材料供不同层次幼儿操作。这时教师在一旁观察指导,适时、适当的提醒个别幼儿尝试新的游戏内容,发展其弱项智能,最后鼓励幼儿把作品布置到新浦江去。

二、提供层次性的材料,培养孩子通过不同层次来提高自我能力。

如何提供适宜的材料呢?我认为,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既应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向最近发展区逼近。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孩子成长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活动主题为依据,然后有目的的设计材料。随后让幼儿在富有层次的内容上,不断的摆弄探索,感悟新的经验,获得更一层次的发展。

如在益智区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排序的技能,我提供了三个层次的排序内容:第一层次:颜色排序,第二层次:图形排序,第三层次:动物排序,这三个层次的内容看似无关,其实环环相扣,从易到难,通过有规律地进行排序能发展幼儿对颜色、图形、动物的多种排列方法。从而拓展了幼儿对事物的想象力。

又如,在九宫格的游戏中(这是个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的游戏。)幼儿天天刚拿到材料,盯着格子里不同形状,不同排法的雪花片不知所措,在我的鼓励下,他从第一页最简单的开始,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先是看着样子,照着排,数次之后,便能迅速的记忆下来,看了一眼之后能准确的排下来,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从简单的到最复杂的,天天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观察力,记忆力也相应的得到了锻炼。孩子也获的了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多种材料组合的情境,满足孩子的多种需求。

以自我为中心是婴幼儿自身学习大纲的又一显着特点,表现在他们对学习或游戏是由兴趣和需要决定的,他们对什么感到有兴趣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有成人来选择的。因此,只有使活动充分地激起他们的快乐和兴趣,才会使他们主动地、持久地去投入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也才会实现。所以我引用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多种智能领域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增强材料之间的联系性,为孩子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力求让他们感受到玩的各种不同的滋味、游戏的各种不同的情趣。在材料的投放中,我坚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材料的可操作性,使材料适应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激发了孩子积极主动地与材料发生互动,从而得到发展。

陈鹤琴读后感【篇2】

张雯婧在认真拜度了《陈鹤琴全集》,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陈鹤琴先生强调“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与杜威实用主义的其他理论一样,生活教育也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他号召要把那种死气沉沉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

陈鹤琴先生批评说,旧教育脱离自然和社会,脱离儿童生活,课程固定,教材僵化,只能培养书呆子。书本知识毕竟是间接的,与儿童的经验隔离得太远。活教育要有活教材,就是大自然大社会。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认为传统的课程科目本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主张从儿童生活出发,对课程灵活地进行调整,使各科打成一片,贯通起来。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生活教育”教学不重视课堂教学体系,而是注重户外活动,注重生活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本为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不重视间接知识。

"活教育"把直接经验当作为人们进步的最大动力。因此,《生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实验观察,二是阅读参考,三是出版创作,四是批评讨论。

“生活教育”根据孩子的生活需要和学习兴趣,组织孩子的活动场所。"在第一阶段是小动物园,小花园,小游艺场,小工场,小图书馆;在第二阶段是小动物园,小农场,小社会,小美术馆,小游戏场;在第三阶段是儿童工场,儿童家场,儿童科学馆,儿童世界,儿童艺术馆,儿童运动场,儿童服务团。“这是学校组织‘直播教育’的一种方式,校外十大自然社团是更重要的活动场所。

陈鹤琴还详细阐释了"活教育"的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等等。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一个有价值的思想,也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我们每个人,如果有一颗心,想陈鹤琴先生一样,从孩子的内心世界出发,一切为了孩子,那么孩子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陈鹤琴读后感【篇3】

我认真拜度了《陈鹤琴全集》,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陈鹤琴在活教育中的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现在我们幼儿园普遍开展的区域活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小组分散教学等与陈鹤琴先生的生活教育方法、暗示教学法、小团体教学法均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陈先生的小团体教学方法,不仅当时杜威都强调"从做中学"和分组合作学习,就是今天在幼儿园教学改革中广泛引进的"瑞吉欧教学法"等也非常强调幼儿的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和实践活动学习。因此我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就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引发孩子自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就是通过有目的地为孩子提供丰富材料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选择、主动操作摆弄,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的一种活动。它是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的很好形式。老师应该退到隐性地位,把材料推到显性地位,将材料"活化",赋予材料生命力。通过材料来营造一种环境,让环境告诉幼儿,这里可以做什么,该怎么做,让环境来"说话",发挥暗示作用。

所以我在每个区角的墙面上都贴出了有些什么玩的东西,和怎样玩的步骤图或范例,让幼儿一看就明白。如语言区中,一台录音机、一盒故事磁带、一本相应的故事书、一叠图片,这足以让幼儿在独立感受文学作品的同时,养成专注的习惯。

又如美工区中墙面"新浦江"它就是将画、折、剪、贴的这一系列过程全部展示出来,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探索,我要怎样设计浦江镇?给浦江镇添什么?教师通过提供多种材料供不同层次幼儿操作。这时教师在一旁观察指导,适时、适当的提醒个别幼儿尝试新的游戏内容,发展其弱项智能,最后鼓励幼儿把作品布置到"新浦江"去。

二、提供层次性的材料,培养孩子通过不同层次来提高自我能力。

如何提供适宜的材料呢?我认为,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既应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向"最近发展区"逼近。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孩子成长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活动主题为依据,然后有目的的设计材料。随后让幼儿在富有层次的内容上,不断的摆弄探索,感悟新的`经验,获得更一层次的发展。

如在益智区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排序的技能,我提供了三个层次的排序内容:第一层次:颜色排序,第二层次:图形排序,第三层次:动物排序,这三个层次的内容看似无关,其实环环相扣,从易到难,通过有规律地进行排序能发展幼儿对颜色、图形、动物的多种排列方法。从而拓展了幼儿对事物的想象力。

又如,在九宫格的游戏中(这是个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的游戏。)幼儿天天刚拿到材料,盯着格子里不同形状,不同排法的雪花片不知所措,在我的鼓励下,他从第一页最简单的开始,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先是看着样子,照着排,数次之后,便能迅速的记忆下来,看了一眼之后能准确的排下来,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从简单的到最复杂的,天天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观察力,记忆力也相应的得到了锻炼。孩子也获的了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多种材料组合的情境,满足孩子的多种需求。

陈鹤琴读后感【篇4】

假期有幸拜读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这本书,这位中国学前教育泰斗的思想之深刻、理念之先进,令我深深折服。陈鹤琴先生被誉为“中国的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而研究与了解儿童,热爱与尊重儿童又是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读完这本书使我更深的理解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工作的一日活动中如何践行“活教育”呢?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梁启超先生著《论幼子》:“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直言告诫:人生百年,建树立足于幼年时所受的教育。幼儿时期,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运用符合幼儿学习规律的教育方法,对幼儿施以生活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学会生活,具备生活的能力是成长的最好方式。

一、注重培养幼儿做人

活教育是以儿童发展为核心展开的。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儿童。”活教育理论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蕴涵了做人教育、情感教育、养成教育的理念。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他必须热爱人类,不论国籍、种族、阶级或宗教。他必须热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他应该以“世界一家”的思想作为人类最终目标。其次,是要做中国人。在世界上还存在各个国家时,做一个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这个拥有长期光荣历史的国家,并尽力来提高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他也必须热爱生长在同一块国土上有着同样命运的同胞们,他们为同一个目标,即为自己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努力。最后,是要做现代中国人。他必须有强壮的身体,有建设的能力,有创造的能力,有合作的精神,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普遍而抽象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逐层赋予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时代精神和现实需求等涵义,使教育目标逐步具体,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

陈鹤琴的“做人教育”是“活教育”目的论的宗旨,与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儿童做人”是相一致的,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更是人一生中不可忽视的基础教育。所以在这个阶段注重培养幼儿做人就显得尤其重要。儿童是人,不是物,他有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人的发展。

二、注重园本化课程的开发

“活教育”的课程论是在总结中国传统教育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蕴含了整合教育、开放教育、主题教育、渗透教育的新理念。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课程论中的活课程观、活教育观、活教学观、活学习观是我国幼教深化教改和树立新教育理念的源头。陈鹤琴先生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正确合理的部分,并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五指活动”是“活教育”课程论的核心。所强调的大自然、大社会课程观体现了整合化、本土化、生活化、幼儿化、现代化的特点,是幼儿园课程观所提倡和追求的理念。“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起着统领的作用,幼儿园可以运用“活教育”理论建构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幼儿园园本“自然教育”课程理论体系。

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幼儿园课程其实也是经验取向的课程,也是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课程。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围绕幼儿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小话题或认识中的小问题,进行持续性、流动性的探究活动,生成班本化、生本化的微项目活动课程。关注自然和社会,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需要;探究时间灵活、形式多样,符合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跟随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和支持幼儿在活动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活教育的课程在方法论中又提出了“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陈先生在《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一文中明确指出:“如果掌握了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使儿童在实际活动中了解日常事物的普遍真理,将经验提高到浅显的理论;这对于启发儿童的智力是有帮助的”。他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认为“要照顾到儿童心理发展与能力,不要根据成人的经验,而编制一些生硬、枯燥、高深的材料,让儿童茫茫然不知所以地得到一些糊涂、杂乱无章的知识”。陈鹤琴提倡的“整个教学法”就体现了“活教育”思想,反对传统教育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和消极制裁的管理方法。同时它的整合教学、游戏教学、小组教学、活动教学、灵活教学的理念,与当今幼儿园所提倡的整合教育、主题教育、区域教育、开放教育的理念异曲同工。所以现代幼儿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在幼儿原有的经验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活教育的课程论中提出了“五指活动”的幼儿课程理论: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陈先生认为五种活动不可偏弃,并提出在实施时采用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而20-年7月,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各领域内容之间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并从多方面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幼儿教育也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应过分强调分科或分领域的教育,忽视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因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在“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的同时尝试“儿童教儿童”,因为“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而且“儿童教儿童,教学相长”。

让幼儿在主动认识世界和唤醒自我过程中学会生活,获得生活的能力。追随着幼儿的生活兴趣和需要,做到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并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材,将课堂拓展到户外、自然中,让幼儿在真实,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中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从而培养幼儿学会生活,初步具有生活的能力,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实现“活教育”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

陈鹤琴读后感【篇5】

读完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字里行间,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书中的诸多观点对许多当代父母来说依然是超前。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着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我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老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把家庭教育实践与科学理论紧密结合的开拓者。前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曾题词:学习爱国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为培养四有新人,振兴中华的大业而奋斗。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做父母是一桩不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太把这桩事情忽略了,太把这桩事情看的容易了。我们晓得栽花有了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栽得好。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得好。育蚕有育蚕的学识技能,蚕才能育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鱼、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学识技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而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来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追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如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非常普遍,司空见惯。我愿普天下做父母的,在未做父母之前,应当自问他有没有研究过怎样教养他未来的儿童,自问自己应当有什么资格才配做父亲,应当有什么资格才配做母亲。

陈鹤琴老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对于怎样教养小孩讲述得详细入微,淋漓尽致。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待人处事,都清楚地指导家长应该怎样去做。比如讲到卫生上的习惯,告诉家长应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讲到游戏与玩物,提醒家长应当谨慎挑选,保证孩子的安全,确保孩子身体和心智健康的发展;比如讲到责罚孩子时,告诫家长应理性思考,避免意气用事等等。朴实的文字、有趣的事例、诚挚的情感、深入浅出的道理、让人读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阅读过程中我们与作者体会着各种育儿的心得、感悟着为人父母的苦与乐,怎样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真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

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难教得很!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供了诸多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则是一门更深的学问。书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活教育,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活实践,社会现实紧密相联,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认识和尊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倡导游戏式教育法。他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做父母的应遵循这一规律,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例如他提出应该给孩子塑泥的机会,小孩子玩污泥,虽有时会污及身上的衣服,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用活教育思想回答了为人父母的三大基本学识技能: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也成为我们当今对孩子进行德育的目的之一。用什么培养?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把学生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学生,这也是如今人们倡导的课程内容。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但不完全否定课本,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与如今所提倡的综合课程又非常相似。

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如陈鹤琴先生列举了有父母在孩子六七岁大,还给他喂饭、穿衣服、收拾东西等状况,提出父母包办代替,其弊有三:(一)剥夺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二)养成孩子懒惰性格;(三)养成孩子不识时务,不知劳苦的性格。叫小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此外,还对父母如何教孩子待人接物也做了细致研究,如他提出不准小孩子对待保姆有傲慢的态度。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尊重保姆的人格。做父母的应当自己善待保姆,做孩子的榜样,使小孩子也善待保姆。不要让保姆做小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否则会滋长孩子的虚骄之气等等。他认为培养孩子应该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重视儿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而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精神,更是如今的家庭教育所大力提倡的。

且读且思,且思且悟,陈鹤琴对儿童的喜爱,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中国儿童发展的期盼,感动着我,震撼着我;在这种热爱与期盼中,我看到了他的教育思想感染了一位又一位疼爱子女的家长,我看到了无数教育者以此为鉴,努力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培养孩子陈鹤琴送给孩子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还有健康的人格!

最后引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作结这本书是儿童的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

陈鹤琴读后感【篇6】

陈鹤琴老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从 1920 年开始,他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是我国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最早的学者之一。

这几天在学习陈鹤琴老先生的教育文集,倍觉自身对儿童心理研究之知识薄弱,思考问题之狭窄,故想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想到的东西写出来,并慢慢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

在照片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这一章中,陈鹤琴老先生提到,小孩应该有一两盆花或者一两棵树是属于他的,使他依时灌溉,这是学植物学的初步。我比较乐意把小孩子喜欢种植物或者喜欢研究植物的特性作用等这一现象称为花盆现象。在我了解的城市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喜欢在家里种一些比较名贵的植物和一些普通花草,家中的大人小孩也依时给植物灌溉,但都是小心翼翼地打理着 , 照看着。看着这些花草,孩子自然是去触摸甚至想把它拔起来看看它的根部长得怎么样,可是,在他触碰这植物之前他就已经被制止了。而在农村家庭中,花草树木更是四处可见,由于种种原因,父母没有多余的精力在家中种养植物,更没有时间知道孩子如何让种植花儿等植物。所以孩子们喜欢在漂亮的花草旁边经过,或者喜爱指着路边儿的花儿说花,花,花。因为花草树木乃是常见植物,再加上缺少父母的正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植物了。可见,大多小孩子有属于自己的花草是很少的,就连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也不例外。

在学习陈老先生的教育文集之前,我竟也觉得这种普遍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我们注意,殊不知这对教育孩子有极大的影响。当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一棵植物,他就会想尽法子照料好它,时常观察它的变化,并思考着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当植物受到伤害时,他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怜悯之心,并好好地照料它,竭尽所能让它变得更有生机。就在种养植物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地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并养成了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的习惯,并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的好品格。让孩子在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形成好的品质,比在孩子懂事了再把这些情感或品格用各种方式输入他的大脑来的更容易、更牢固。所以,在孩子年小的时候,他的一切都应该和大自然扯上关系。

卢梭曾在《爱弥儿》中讲到,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话说得并不是毫无道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利用各种机会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用各种方法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走,若其反抗,父母会打着为你好等口号来压制你。所以很多孩子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哪里有时间去了解大自然,保护属于自己的花草?

陈鹤琴读后感【篇7】

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今天,我有机会看穿它。一旦我冷静下来,我发现一些新的想法再次涌入我的世界。

有些理念是平时也经常和家长们沟通的,如:

一。为了教育孩子,最好使用积极的暗示,而不是消极的命令。平时经常给家长们讲,用正面词汇,而不是消极否定的词汇。否则孩子的整个感受都不好了。

在这一点上,我谈到了冰心的母亲是如何教育冰心的,所以冰心喜欢清洁和学习。来源于妈妈总是能够给予一份正面的鼓励。

2。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在孩子面前采取统一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鄙视父母。书中举了一个吃肉的例子,因为父亲认为吃肉不好,母亲不懂本质,不断地给孩子添肉。父母很生气,把孩子的碗拿走了。结果,孩子害怕哭。。。

3.做父母的不应当迁怒于子女。

还有几点,是我自己要加强观念的:

1.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父亲在孩子生命中的作用很重要,这点我需要透过言行传递给老公。嘿嘿,不过我也相信我老公是足可以做到的。

2.做母亲的不应该背着丈夫去宠爱她的孩子。这点我有担心,或许我有了孩子我会溺爱吧。。。

说到雨天孩子不想上学,母亲没有和父亲达成协议,因此,允许孩子那天不上学。

3.不应在别人面前责罚孩子。这点我必须要深刻学习。

首先,是关于我丈夫的。在别人面前,我没有说我丈夫不好。即使在家里,如果我真的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我也要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告诉他。孩子更加应该做到。先从和老公的互动开始学习。

学会无论何时何地,尊重老公。

4.早上和晚上都不应打骂孩子。其实在以后,对待自己的孩子早上或者晚上责骂都不好。

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一大早就开始骂,孩子会害怕,晚上是一个安全稳定的睡眠,被骂就睡不着安全。

5.当小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应该重则其事,轻则其人。很多时候,在我们与成年人互动的时候,也不应指责其人格,切记不能责骂孩子的人格,就事论事。

陈鹤琴读后感【篇8】

最近,我学习了《陈鹤琴文集》,收益匪浅,感受颇深。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孩子心理学家及孩子教育专家,有着中国幼教之父之称。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提出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和学习的。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教育观念。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让儿童死读书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并告诉我们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儿童做人。教育要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这次又拜读了他的《陈鹤琴文集》后,温故而知新,再加上自己工作后的一些实践和经验,我也来谈谈书中关于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一些感悟。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理论有三大目标: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3.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当看到这三条,我不禁感慨这位教育家的高瞻远瞩,因为这三条不仅对当时,乃至对今天的幼儿园教育,都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

有这么一句话:有德无才是疵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可见德育培养是重中之重。在陈鹤琴先生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是最繁重最紧要的观点。事实上,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这样做,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给孩子灌输道理,结合关爱灾区等各种社会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逐渐养成爱人类爱真理的基本态度,将爱祖国的教育渗透到主题活动、节日活动及一日生活中,我们尽可能地运用各种形式与方法,引导孩子们向陈鹤琴先生所提出的做现代中国人的目标靠近。然而在做现代中国人的五个条件中,合作和服务这两方面仍然是比较欠缺的,我们中国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只筷子和十双筷子的故事》道理谁都懂,然而好胜的人仍然喜欢各自为政,在团体工作中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缺乏团体精神而不善于与人合作是现在儿童的严重缺点,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成效不大。想到上学期在一轮轮社会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深刻体验、真情流露,仿佛像找到了一个线头,需要合作完成的竞赛、游戏、任务等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我日后的工作中,可以适当增加这些活动。

二、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天天接触到的,应当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孩子们对于神秘而亲切的大自然充满了憧憬,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也是他们学习的最好课堂。由于学龄前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较为直观的事物,如果我们多带他们到外面大自然中走走,他们的收获通常都比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看着挂图或是多媒体要多。这不仅是为了教育,也是为了扩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更是为了陶冶他们稚嫩的心灵。而且,当今社会已越来越朝着社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也给我们的课程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只局限在幼儿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环境和社会资源,如资料的收集、艺教进课堂等。我想如果能将幼儿园的教育真正地与家庭、社区整合起来,这样的教育合力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做中学、做中教、从做中求得进步

杜威就曾经提出过要在做中学,而这里陈鹤琴先生还提出了一个做中教,并在此过程中求得进步,教师和孩子都来做,必要时给孩子提供帮助。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共提出十七条教学原则,而这些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的。其中第一条原则是这样说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他向我们提倡的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思想,鼓励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使孩子进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在活动设计时也尽量让孩子多参与,多动手。孩子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依陈鹤琴看来,我们的教学要做就,起着纽带的作用,通过做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把知识和技能联结起来。根据过往的一些经验,回想自己的教学实践,让孩子多做的例子是很多,不管上的是什么课,音乐课让孩子多拍、多唱、多跳,科学课让孩子动手做简单的实验,学习记录的方法,美术课多涂、多画。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这条原则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常用、普遍的一条原则。又如我们的区域活动,角色游戏中,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并在各个区域中做他们想做的事,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孩子,给与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暗示,让他尝试自己解决,这类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突出了做字和活字,使幼儿能够在一个处于主动学习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儿童的操作活动即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儿童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儿童智力的。

陈鹤琴先生的谆谆教导,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教师,我们应该做得应该尝试的有很多,首先应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观念上彻底清除师道尊严思想,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的旧思想,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在生活中与学生成为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建立好朋友式的平等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公正、公平地面向全体学生,这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新形式下教师必备的素质。若干的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时至今日,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仍然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迪。他的理论主张是深刻的,阐述又通俗易懂,让一代一代幼教人感到十分亲切,十分明白。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教育的一些因素也变了,但是做好幼儿园工作的宗旨和主张始终没有变。当然,陈鹤琴教学法的内容有很多,我们要虚心的向大师们学习,用他们优秀的观点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也许会成长的更快。

陈鹤琴读后感【篇9】

自从读了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一书后,感慨挺多的,方才发现我们教育孩子的诸多错误的地方。我深深地感到《家庭教育》这本书拜读晚了,以前对于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太随意了,现在我也深知教育孩子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科学学问。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

在《家庭教育》这本书中所提及的很多方面的内容,放在当今社会依然实用,不愧是一本被奉为经典的家庭教育类好书。此书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以及贴近生活的实际经历,不仅介绍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而且列出了若干的教诲原则与办法。全书共十三章,从儿童的心理;学习的性质和原则;普通教诲法;卫生习惯;游戏与玩物;游戏就是任务,任务就是游戏;告诉你为什么孩子怕和哭;怎样学习待人接物的、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怎样责罚儿童;怎样使孩子的精力格外充沛、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等十三个方面**了生命生长的历程、以及父母的职责、儿童的养育。

她还在这本书中对于“怎样做父母”这个问题进行了五次阐述,书中具备了很多的精辟见地和育子的实践经历。

书中详细地讲述了家庭教育的诸多原则,从一个经历过这些的人的视觉,在生活中,结合其他父母的经历以及经验来谈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停止教育,十分实在牢靠。书中罗列了大量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案例,显而易见的是想通过不同案例的展现,去震动父母去思考——好父母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作者没有向我们长篇累牍的介绍开发孩子如何智力、怎样培育孩子技艺、照顾孩子生活的好方法,而是不断的提醒我们,孩子是一团体,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虽然他们的想法不成熟、他们的情感很依赖,但他们和大人一样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关爱。

在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之后,父母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成长,并解答他们的困惑。一方面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关爱自己,审视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让他关爱家人、同学以及其他需要关心和爱护的人,学会正确评价他人,要用积极、主动、开朗的心态面对一切。

如今的小大人聪明、活泼、大方、有竞争性、自信、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当他们真正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显得无助和无助。现今社会,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这能够理解,但如果搞不好就会变成溺爱,这对孩子没什么好处。

在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在家庭教育中,要认识和尊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大力提倡“游戏式的教育法”。陈老先生观点:

“儿童天生就是好动的、以游戏为主要的生活”,因此,我们为人父母应当按照这一规律,“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再例如,陈鹤琴提出,给孩子适当的塑泥机会,儿童玩污泥,虽有时会弄脏衣服,但却可以培养他们伟大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观点放在我们自己对待孩子的观点上,大多数儿童从小学就极大的缩减了玩的时间,真是令人感叹啊!

可不要小看了孩子微妙的观察力和超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有时真的超乎你的想象,在你的不经意间,我们教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另外一套。这样的后果就是,儿童的是非观会很容易混淆,对父母以后的所说也会半信半疑、不会那么言听计从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耳濡目染到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必须做好表率作用,教育孩子待人礼貌,首先家长要反省自己为人处世如何?

教育孩子要环保,不要乱丢垃圾。你做到了吗?教育孩子要礼让,尊老和爱幼,你们自己对待爸妈长辈又是什么样的?教育你的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的生活安排是什么?

你们为孩子做了什么样的榜样?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吗?这要比单纯生厌的口头批评更加有铿锵的说服力,你的身先士卒不单影响孩子的一点一滴,更会让他们终生受用。

所以说父母们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言传身教十分重要,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父母们应从自己的生活和习惯等方面改掉不良的习惯,更称职地为人父为人母。

在这本书里所述,教育孩子消除掉自私的心理,学会孔融让梨的精神,不要强夺和霸占为己有,需善事晓喻,教育儿童推己及人,引导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养成无私大气的习惯,学习到分享比自己拥有更加有意义。

在看《家庭教育》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并不了解陈鹤琴,更不用说理解他深刻的教育思想外延。但是,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陈老先生永远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观其书足可见其人,在汲取了书中的深刻的思想,并取得一定的启示时,我更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向陈鹤琴那样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