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读后感(篇1)

今年夏天,收获颇丰。我读了好几篇文章。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茶匠的心》。文章的作者是中国台湾省的林清玄。

文章讲述十七世纪,日本有一位贵族叫山内候,当他要到江户参拜时,随身带一茶匠前往,因为这位茶匠在茶道的造诣极深。当时治安不好,茶匠身穿武士服饰。到了江户,茶匠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主君的邸内泡茶。有一天,主君允许他到户外走走。他来到池塘边,看到一位容貌猥琐的武士。茶匠内心有些畏惧。果然那位状似浪人的武土迎上前来,对茶匠说:“你看起来是自土佐的武土,如果能让我领教一下你的本领,将是我的荣幸。”那武士手按剑柄。茶匠一阵心虚,乞求浪人放过自己。浪人听了,知道茶匠的软弱,更欺身逼迫他,要他比剑。茶匠便说:“既然你非和我比剑不可,我也乐于试试你的本事,不过,我随身带着主君的重要信件,必须先去复命,等回来时再和你比剑。”武士同意了。茶匠急忙跑到创道馆的门口,求见创匠来教他剑法。可创匠让茶匠表演求死之法来应对。求死之法便是茶道。后来,面对那个武士,茶匠丝毫不畏惧,武士被他的精神所震慑,扔了大刀逃之夭夭。

这是日本茶道流传的故事,茶匠按剑匠所教,在与浪人比剑时镇静、沉着、无畏、无念、无我,达到了人剑合一的境界,形成了一种极强的威慑力,使浪人心惊胆寒,不战而败。

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生活中的困难险阻就是“武士”,而我们要做个“茶匠”,永不懦弱,永远坚强。

林清玄读后感(篇2)

林清玄先生是我国台湾省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一生中写了很多文章,以散文闻名天下,屡屡获奖,被荣誉为得奖专业户,他要么不参赛,一参赛,准得个大奖回来。但是,令人万分遗憾的是,这位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的著名学者于今年的一月二十三日在睡梦中安祥地去世了。但是,他虽已死去,但他的作品留下来了,并且书中所传达的精神必将会得到永生永垂不朽。今天,又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林清玄老先生的自传体文章《没有感情,你就不要写作》。

作者林清玄在文中这样写道:好作品不是文学本身,而是从感情开始的,有真感情才会有好文章。感情从哪里来?从感受、感觉、感动来。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那你就不要写作。读了这段文字,我真是受益匪浅啊。我也有着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文学梦,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作家,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献给文坛。但是,我一直崇尚路遥、莫言这些作家那种忧郁的写作手法,也就是说用平凡的事情折射出整个社会。在我的心目中,对当今社会的一些人的做法什么尔虞我诈,什么你是我非,完完全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思想是的,没错,我是一个崇尚马克思主义观念的少年。但是,读了林清玄老先生这篇《没有感情,你就不要写作》,我明白了,社会上的的确确存在着不少的不良现象,可是,心灵纯洁的人依旧是有的,只要你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向所有的人祝福,你就可以脱离痛苦,安心地度过整一个人生。

林清玄先生说:辛酸的少写点,趣味的多写点。辛酸的事情你棉被盖住哭下就好了。别人来看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开心,得到人生的希望。别人来看你的文章,那么痛苦那么辛酸,读完就走到窗边跳下去,那你当一个作家又有什么意义?我十分赞同这一句话,一个作家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要给予别人人生感悟,如果你写得是充满趣味性的,别人看完之后就会心中豁然开悟,恍然一醒,可以得到人生的启示。如果你写的尽是人间的痛苦、罪恶,别人看完之后心情就更槽糕了,即便成了一名作家,意义何在?

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是林清玄先生终生的追求。他认为,你有一份快乐了,你就有责任把他给传承下去,快乐的火炬单靠一个人是不够的,只有你得到了传给我,我的到了传给他,他得到了又传给你,组成一个胜似复杂的欢乐之网。我们应不断地追求各种各样的更高一层楼的境界,你的内心的追求到底是什么,你得到的结果便是什么,让希望的光芒长存于内心,无非正是如此罢了。

林清玄先生以及其文章带给了我的人生感悟太多太多了,感谢他!这位良师,这位益友,在我的茫茫学海之中为我指明了方向。

林清玄读后感(篇3)

“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生命对于华年,是一种无常的展露,芒花处于山林之间,则是一种无常的演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曾与某人站立于芒花遍野的山岭,有过某种指天的誓言,往往在下山的时候,一阵风来,芒花就与誓言同时凋落。”

这是我最喜欢的散文诗,出自林清玄的《芒花季节》。

小时候家里长辈喜欢买《读者》,我也就有幸从不大的版面中读得他的文字,当时只感觉他文如其名,清、玄,给人以清新雅静、纯真恬淡的感觉,原来命运早就在不经意之中,就为他埋好了人生的伏笔……

清新淡雅又蕴含哲理,无意中,我就喜欢上了这样的文字。后来长大了,又更喜欢他在雅致的文字中流露的丝丝禅意。不急不缓地读着,我虽不懂得什么是开悟,但生活却需要这一种特殊的情愫。

后来有看到过书封上先生的照片,他的'外表也许与他的文章不相称,没有玉树临风的儒雅,没有月朗清风的洒脱不羁……可是,他的心是柔软的,他的眼是冷寂的,所以他的内心清明高洁。

后来再想走近他时,却发现他已远去,月光相伴,诗酒同行。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他走了,那个“文如流水,语似冬阳”的人在一年前就离开了。试问,这世间有谁会如他一般活得潇洒自在?他曾说过,人间最美的境界,是清欢。

说到清欢,在我看来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之中,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景。

他就这样把简单、通透的美融入到了涓涓文字之中,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他也用一生践行着简单豁达、用心生活的人生哲学,给予我们感动与温柔的力量。他用文字唤起沉睡着的心,带着无数人去发现人世间的美丽。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个动人的微笑,一句温情的话语,皆能有令人感动之处。

我认为我走近了他,读过他的许多篇散文,我也渐渐体会到了一种平静,一种安稳满足的幸福感。我不再因为一些浮浅的虚名、一些虚妄的争执,而心烦意乱。我学会了平静下来,我学会了不再去花费时间去追逐一些昙花一现的荣耀,而是静下来提升自己。

回望过往,我错失了许多平静的喜悦、许多清欢;看向将来,我会学着伴着清欢,体会人生。

林清玄读后感(篇4)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株长在断崖边上的百合,不顾野草的嘲讽,顽强地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开花,并把种子洒满山谷,最后到处都开满了野百合,它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受到了世人的仰慕与称赞。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我不禁被百合花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百合花想要开花,是因为百合有自己的美丽,有自己庄严的使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正如文中百合所说的‘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开花对于百合来说既是使命,也是责任,更是百合花心中的梦想。即便百合刚开始也只是一株默默无名的小草,但它心里明白自己将来一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因此从来没有放弃过开花的希望。百合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当它最后终于做到的时候,杂草们个个哑口无言,再也不敢嘲笑百合了。

而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自然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地跨过这些困难,就一定会迎来灿烂的阳光,就像文中的百合一样,开出绚丽的花朵。然而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人都被眼前的一些困难给击垮了,那些困难不但把他们应有的才能给磨灭掉了,而且也使他们失去自信和希望。如果百合花在杂草们的嘲笑中自暴自弃,沉沦下去,那它一生将还是一株默默无闻的杂草也就不会开出洁白的花朵展现给世人。

因此,当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一定要勇敢的`去面对,并想办法去战胜它,千万不能轻言放弃,更不能轻易放弃。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百合花那样,即使当所有人都在怀疑自己的能力时,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取得成功。

林清玄读后感(篇5)

喇叭哇哇的长音,在空中流荡,总有一丝要留到故乡去的吧,翻开书,林清玄的月光下的喇叭手便吹起了我心中淡淡的乡愁。文章讲述了林清玄在一个冬夜的街心,遇见一位喇叭手,与他一同喝酒、聊天,谈起故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离开了故乡,回忆起来都会携上丝丝缕缕的乡愁,也许愁并不愁,却也是对故乡的回忆。文中老人的故乡在山东,他少小离家却没有老大回,想起家乡,他脑海中便是美丽的大豆田、有趣的游戏、嫩黄的野花与透明的天,还有老祖父永无休止的故事。可见,乡在他心中多么美好。离开了故乡,结束了戎马生涯,老人成为了一位喇叭手,悠长的喇叭音磨着他的愁,散向四方。

我也有故乡,虽离这儿不远,却还是故乡。因为要上小学的缘故,我搬到了嘉兴。想起家乡便是幼儿园放学后,公园里的悠扬歌声。公园里有许多鸽子,于是我便经常随身带一把米,往空中一洒,许多洁白的翅膀便在空中聚在一块儿,争夺着,一会儿便抢光了。公园边有个湖,到了夏天,这儿特有的西瓜灯节的时候,湖面的荷叶上就多出了一个个闪着柔和光芒的西瓜灯,西瓜是镂空的,里面点着蜡烛,橙黄的光映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伴着淡淡的荷香,灯漂着,转着

忆起故乡,一丝愁飘了进来,却又带着浓浓的甜,将乡愁带向四方。

林清玄读后感(篇6)

《林清玄自传》读后感


《林清玄自传》是一本令人深受触动的书籍,作者以真实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自己的一生,让读者领略到了一个普通人追求自我成长和追求真理的心路历程。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激励。


作者在自传中从自己出生的家庭背景开始,逐步揭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林清玄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但他一直渴望超越平凡。他通过自学,努力掌握各种学科的知识,并且从中寻找人生的真理。他对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的探索,让我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不断学习的价值。


在自传中,作者还讲述了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他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总是坚持并且不轻易放弃。他在逆境中不断寻求真理的勇气和对人生的热爱,让我感叹不已。通过读《林清玄自传》,我明白了人终究是为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成长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林清玄的自传中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他用深刻的洞察力剖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者不断审问并探寻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带给读者很多关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启示。通过林清玄的自传,我开始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如何处理与人相处的种种问题。


最令我动容的是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宇宙的敬畏。林清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让应该珍惜每一天,并且不断去探索生命的意义。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敬畏,让我深受感动。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希望能够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林清玄自传》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读后感,它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追求真理、热爱生命和人性探索的著作。通过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自己灵魂的共鸣,也为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决心。我希望能够坚持不懈地成长和进步,像林清玄一样,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林清玄读后感(篇7)

读了《清欢》我深有感触,因为让我想起了大都市里的人追求世俗的生活正应证了《清欢》中一段话,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卫生堪虑的啤酒屋去吃蟋蟀,是到黑无暗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乡村野店,胡乱搭成的土鸡山庄去豪饮一番。以及到狭小的房间里做方城之戏,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

“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着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油为欢,以清为苦呢?”

是啊!现在的人以俗为乐,以浊为欢,他们的身上只有俗这个字,像这种人会懂得清欢吗?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生活在一片世俗的城市里,是永远找不到清欢的,当一个人以浊为乐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到生命那种清明的清爽的滋味,只能被世俗代替。而在“欢乐已尽,浊心再起”的时候,人间只会愈来愈无味了,世间也会越来越世俗,根本体会不到欢愉。这篇文章,带给了我深深的体会,清欢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远离繁华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正是人们生活在世俗中,对这种生活从没有了追求,所以也不明白清欢的乐趣。

当人们尽情享受着大都市里的一切繁华与昌盛,享受着那种假的宁静实际上是多么悲惨。不会体会到清欢不会体会到那种简朴,疏淡,平静的生活的悠闲与自在。永远品尝不到清欢的乐趣,清欢是一种真正脱离世俗而追求清淡的愉悦,而有些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仍满脑子尽是世俗的想法。已经与世俗合为一体了,哪里还追求清欢。是啊!世俗已侵占了他们的心,高兴了,就跑到充满浓熏烟油味的小地方去吃着一些不卫生的烧烤,那些烧烤背后是那恶心不卫生的制作过程。而且还说一些粗话,猜拳。

不高兴还打人,这些就是我们生活的大城市充满了太多的世俗,我们无奈,清欢的踪影没有了,其实这篇文章传递给我们的是,现代人丢失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失去了清欢,从而变得堕落。而对失去了清欢林清玄先生则是发出了一种哀叹。人们走向了世俗,抛弃了清欢,清欢为什么没人追求,正是人们已经对这种简朴的生活有了厌恶,才去追求那世俗。

想想过着那种宁静生活与世隔绝的人,他们追求着真善美、追求着清欢多么幸福。是啊!那才是一种自然一种真实的快乐,而不是那些“愚蠢”者所认为的世俗的快乐。难道清欢就这样在人们记忆的长河中被抹去。世俗成为了人们的新追求,这便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我希望人们都觉醒吧,弃恶从善,放弃世俗吧,选择清欢,想想山中的垃圾,想想海中的易拉罐,想想那些堆放在街上的垃圾废物。人们你们还觉得这些污染不够吗?不觉得被世俗“渲染”得不够吗?

林清玄读后感(篇8)

林清玄开讲啦观后感

林清玄,一个深具智慧和内涵的作家、诗人、学者和心灵导师。他的作品以清新、简洁、深刻的风格闻名于世,为读者们带来了无数的启迪和感悟。而当他开始进行开讲活动时,无疑给他的粉丝们带来了无尽的期待与惊喜。

在观看林清玄开讲的过程中,我深深被他那深入人心的言辞所打动。他的每句话都充满着智慧和哲理,无论是谈论人生,还是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他都能够给出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用朴实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方式,激起了我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的触动。

林清玄的演讲风格非常独特,他很少使用大段的文字解说,而是选择用短小而富含哲理的故事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所传递的情感和信息。我在听到他讲述那些精彩的故事时,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共鸣。

林清玄的开讲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他既讲述了生活中的琐事和小事情,也谈论了人生的挫折和困惑。他不仅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还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引导着大家一起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的话语让我深感他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也让我了解到每一个细小的瞬间都有着无尽的可能性和美好。

在林清玄开讲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人生的智慧,还体会到了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愉悦。他的话语感动着我的内心,唤醒了我灵魂深处沉睡已久的梦想和渴望。他告诉我,人生不仅仅是平凡的日子和琐碎的事物,而是一个机会去追求真正的自己,去探索内心的深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观看林清玄开讲的活动,我不仅对他的思想和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在他的言辞中,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也得到了对人生的重新定义和思考。他的开讲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并不完美,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智慧的引导,将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更充实。

总而言之,林清玄的开讲活动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示。他用短短几句话,就能够触动我内心最深的地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他的智慧和见解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惑,如何享受每一个细小的瞬间和平凡的日子。他的开讲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人生图景,引领着我走向更加美好和充实的人生旅途。

林清玄读后感(篇9)

星辰、月光、清风、流云,都在谈美丽的心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的情意。

世间的美在于灵动的观望,我们会心拾得,万物不屈不挠的召唤,有婆娑的风,我们可以比拟娇丽的美人;有变幻莫测的云彩,可以看成雄心壮志、云游天下的烈性马儿;有凋落、颓败的叶,这亦是世间赐予运命的爱。穿越人世间的情情长长、悲欢离合的`心是洁净、素白的光,给命运以指引,获得出口,成全爱、希翼与热望。

宫泽贤治的银河,给予我们飞跃。

林青玄说,他是永远的未完成。

那种交汇了梦与现实、纯真与善良、天真与美好的绵薄质感,怎样都柔软了我们的心。

我们在他的生命经途中品尝世间况味,以达到某种精神的契约,这不单是信仰,以超越信仰的美把握了是是而非的年华,内心的淡然、慧智、领悟都一一被呈现。

那么,这就是习得,精确地安放在我们脑部深处。

某时,它就出来,像一个刚出生的体型健全的小花猫,来窥探这个世间。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一种信念的补充。

它来自宫泽贤治神秘、浪漫、理想的气质;亦来自林清玄大智大悟、会心而谈的导读。

这份倾尽情怀的引导,也定会给我兀自生长,那么稍稍茁壮也好。

他的《坚持之味》里有歌德的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旅行,不在寻找新的景观,而在具备新的眼睛。

大自然扶疏的花草、树木、溪流;天空、旷野、丘陵;鸟儿、蝴蝶、飞虫……以缄默的姿态生生不息。

你瞧,春的世界里的五彩缤纷的花色花香,是诱惑,是潘多拉的魔法,有着隐约的神秘,内心里应该有足够的忠贞,来喂撩它们的秘密,若是能在春意里看春不再是春,那么这种爱是不是已超越灵魂,以求得博爱,终是生命的挺拔。

夏的眼眸里的姿态多是撩人的火热,以活泼、生气的天性去涉途,夏日甚是清凉,在泉水的出口捧一捧来喝,喝的不该是清凉,还有馈赠。那些蛙鸣、鸟啼,大抵是一种交诉,它们有的谈论情事、有的诉说愿望、有的话遍人间学问。

这多是夏的爱,把星光、月辰、天海都紧紧抱在宇宙间,抬头看时,有时看的是星空;有时看的是聚会;有时看的是人间悲情长话。

秋的韵味更意味深长,在春夏,我看见了果实;在秋季,我不仅饱览了禾苗,亦闻到果实的芳香。秋是终结,是收获,是愿望的达成。

冬是洗礼,需要凝雪的冬。

光秃秃的大地,放眼望去,都是枯萎,但你不知大地内心的能量,它在安眠树木、花草、瓜果,那种竭尽全力的爱,粒粒都能凋落成春日的美景。

我们所能超越的,大抵不过是自己的内心。而自己的内心多是依靠灵魂的爱。

在林青玄的《玄想》里玄思冥想,能独领的不单是风骚,还有夜莺的歌声、天地的精深、哲人的智慧、隐没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