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当我们开始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我们的思维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关于写作品读后感您了解哪些方面?我们专门为你搜罗整理了与“教师师德读后感”相关的各种资料。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我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成绩与教师职业道德有直接的联系。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具备了较高的思想素质,才能正确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时刻关心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教师为荣,积极推动党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爱心、耐心、细心,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对学生偏见,重视他们提出的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乐于接受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到能感受得到学生的爱,能理解得到学生的爱,能赏识得到学生的闪光。教师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品德是否有缺陷都要看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人格。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
教师应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尽量满足学生的成长条件,把学生平等看待,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尽量公平地对待学生,不偏袒学生,爱得深的学生,严得恰当。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爱,很容易在学生心中留下自卑的印象,因而对学生构成恶劣的印象,更不能达到“对待学生如亲人一样”的要求。
三、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做出样子,因此我深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四、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因为我的事业我的责任我的重。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的教育事业。我要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念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教师,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育学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我用心去和学生沟通,用心去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染学生。我在工作中,注意自身形象,为人师表。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感动学生,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影响学生,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认可、学校信赖的教师。
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师德乃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标示,师德修养贯穿教师专业;敬业是一种规定,而乐业是一种修养;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正像前苏联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
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面对。。。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
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后来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的师尊重和张扬人格的,是富有创造性的。即使对学生的爱是一样的,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
尊重和爱护学生的生命,宽容和理解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发展负有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师德是教师生命的基本标志。师德修养贯穿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是引领教师专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精神基础。我们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儿童,我们是他们除了父母之外所直接接触的最主要的对象,是他们最亲近和尊敬的人,他们的可塑性强,行为模仿性强,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情感、意志、行为都需要我们去培养,所以我们的道德人格面貌是学生学***直观的榜样。
敬业是一种规定,而乐业是一种修养。真正满意自己工作的教师,是自觉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的教师
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智慧的化身,是道德的楷模。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不成熟的孩子。他们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具有很强的教师导向性。老师的每一举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倡导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正像前苏联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
只有一个美丽的师德,才是阳光、友善、有趣、有效的,因此才充满幸福。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面对难教难管的学生,我们教师往往是抱怨,发牢骚,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我们往往对这群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反感。可以说,目前职校师生关系比较紧张,老师不爱学生,学生不尊重老师。
那如何提高个人的师德呢?我认为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其次,多阅读一些教育前辈们的心得体会,从中提炼教育精神和教育实践;再者,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根本,坚持从学生利益出发,把提高师德师能作为教师职业和事业的追求。然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此,我认为应以“爱”为主线,首先,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爱学生不容易。学生更难意识到老师爱他们。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书上还说“一个好作风,好***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教师的督促应当是经常的”。我认为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发现孩子出现不好行为***,往往采取的方式就是直接告诉他做错了,应该怎样做,再继续发现时,还会问他是否忘了老师说的话了,怎么就改不掉呢之类的话,但现在想一想,觉得是自己的观念不正确,总是***的强迫孩子改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耐心的帮助他懂得并改掉。原来督促非常重要,循循善诱,动之
有了爱,如果这样做,孩子们将很容易接受和改变不良行为。
教师对学生产生“爱”,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在得到教师的爱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互动,从而在教育教学中产生良好的氛围。然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让爱在师生之间流动,并非易事。
教师应该做到:1。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使他们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放开老师的权威,低头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的老师也可以这么亲近我。
2.尊重、接纳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背景、知识水平、学习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教师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优化与学生的沟通策略。老师要打开的门不是普通的门,而是学生心灵的门。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孩子们敞开心扉。
教师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他们没有责任感,他们就不会明白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有责任心,明确责任,负起责任,尽力而为。只有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的神圣职责。
总之,我们每位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要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地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也就是说,你要对自己负责,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称职、负责任的人民教师。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我认为“传道”传的就是师德。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会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情感上、价值观上对孩子进行激励、鼓舞,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面貌去感染孩子,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做人要有道德,做教师更要有崇高的道德水准,要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师德是教育的根,它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心灵感悟。我们作为教师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空。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的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我的工作中,虽然有时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虽然有时也会因为工作的琐碎而心烦,因工作的劳累而抱怨,但只要想去我是老师,我不能误人子弟,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激励下,用我的真诚与爱心去拥抱每一个学生。我经常想着两个假如,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去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然而,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孩子们给我写的几封信,看到他们那稚气、真诚、感恩的话语,让我感动,我流下了眼泪,眼泪里不仅有辛酸,更满含了幸福,那字里行间里承载了孩子们沉甸甸的爱!我为我的工作感到欣慰,为我的教育事业感到自豪。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师的人生写照。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热忱,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用最完美的自我努力实现我教好书育好人崇高理想。我无悔于我当初的选择,我会更加热爱我的职业,爱护我的孩子们,用我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我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复兴!
我从事着教育事业已经xx年头,我觉得这是一份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这个工作性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良超的思维,更需要一个教师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与道德情操。xx年来,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教书育人者,言传身教者。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教育家。而这些人的思想和观念,正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人会感情用事,有的人则认为自己不如人;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别人,这样的人,不仅会误入群体,更会给学生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一直努力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师德的高低放在首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严谨治学,精心育人,注重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尊重学生。
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而且应该从课外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自我反思,做到警钟长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校安全健康的成长。
二是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热爱教育和学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院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三是能够虚心学习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教学规律,大胆尝试,积极实践,锐意改革,不断提高。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讲课,认真研究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针对当前教学的新动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备课深入细致,备教材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备教材的同时,还尽可能多收集一些课外资料,从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多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采取相应对策
4、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中,我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为了准确地了解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5、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6、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7、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为此我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能力。针对每一位
(一)读过《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做阳光的自己、做快乐的自己真好,并深深地体会到做阳光教师必须做到:在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我感受到智慧的魅力和宽容的力量——宽容是智慧和力量,宽容是爱是理解,宽容是祝福。
所以我们可以更好地知道:给自己阳光,我们会给学生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
面对难教难管的学生,我们教师往往是抱怨,发牢骚,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我们往往容易对这群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
所以如何改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好与学生的民主交往,转变至上的态度,真诚地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相互尊重、信任、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全面关爱学生。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教师都喜爱成绩好的学生,而爱表现不佳的学生却是不容易的。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虽然这种爱有时并不显眼,但它有助于在师生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关怀获得朋友,懂得放心获得轻松,懂得遗忘获得自由”。做一名阳光教师,必须调整心态,积极学习,快乐生活,快乐工作,才能成为阳光教师。
(二)寒假我读了本书《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从这本书中,我领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现在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以前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
读过《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对学生的爱是一样的,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
尊重和爱护学生的生命,宽容和理解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发展负有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正像前苏联一位着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
只有一个美丽的师德,才是阳光、友善、有趣、有效的,因此才充满幸福。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3) 师德是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何以形成优美的师德呢?我觉得: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该以学生的成长为基础。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
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inspirational quotes 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没有形式主义就搞教育,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非理性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一成不变。真正能给学生以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比如,如果每节课都精心准备,首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学、怎么说,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认识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学习热情。
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真诚地鼓励他们激发学习动机,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三、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进入21世纪,中国不仅经济发展将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将迈上新台阶。“教育者先受教育”。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正如孔子所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本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
特别是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教师的知识不仅要深刻,而且要广泛。
五、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和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对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发展的历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
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个性的直接体现。
为其细微,成其远大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你交谈。在参加了青工委的组织“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的主题交流活动后,反复研读了《教师德育素养新模型》这篇文章,文中提出教师德育素养的两个支点是教师的责任心和行动力。责任心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两点“爱”和“公证”。
行动力可以提炼出“合理的态度”和“及时的行动”。在这两个支点下,教师应引导学生的生活实践、辅助价值和社会发展。我想结合我的工作谈谈我的阅读经验。
1、立规,从“洒扫应对”开始。在《教师德育素养新模型》文中强调,教育是教人感受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培养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近感和参与能力。用“新基础”的话来说,就是“教天地人事,教生命自觉”。
教育学生,心中要有天地人事皆为育人的高度,眼中要有事无巨细皆可育人的敏感,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心灵丰富、健康、全面、完整的人。 这一点其实我有切身的体会。刚刚迈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我一心只想着教学,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备课、听课、反思,力求学生对我的课堂感兴趣。
班级卫生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心里想着只要成绩上去,卫生什么的就让它去吧,过得去就行。正是这种误解让我第一年的班主任工作落栽了后面。学生们喜欢我和我的课堂,但为什么他们觉得班级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不够强。
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我的傅老师一句话惊醒了我:学生没有规矩,不守规矩。
不要看扫地,拖地,擦黑板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扫地的时候认真与否、劳动岗位的负责程度,都可看出孩子的习惯和品格。这就是生活的教育。生活规则和阶级规则都是从这些小事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一个孩子扫地的时候敷衍了事,几乎也可以判断出他的责任心比较缺乏、做事态度马虎粗糙,这样的态度不纠正,时间长了,对他自己来说,会影响他做其他事情的态度;对班级来说,会蔓延到其他同学当中,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整个班级风气。
所以,看似小事,却折射出大问题!认识到这一点,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将特别重视班级卫生的培训。怎么扫地,怎么拖地,怎么擦黑板,很多次,我都是手教。
随着习惯的形成,规则自然会转移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上,班级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2、德育,从“待人接物”的细节开始。我自认为不是个细腻的人,大大咧咧,有些粗心,但教育学生,容不得粗糙,相反,班主任更是要抓住每一个细微处,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有一次,几个学生忘了带**钱。我让他们写一份申请说明并给我签名。然后他们到警卫那里去叫**。
但是当把纸条交给我时,我发现有问题。没有头衔,没有住址,没有结算,基本上只有一句话:我想打****回家付钱。
有水笔写的,有铅笔写的,还有的是红笔写的;再看看纸,有大有小,小的纸甚至没有手掌那么大,而且纸的边缘还有明显的泪痕,看上去皱巴巴的!我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受教育的机会。我把这些孩子叫到一起,给他们指导了申请的规范。
星期五,我利用10分钟的小组会议时间,对全班同学进行了申请和请假的培训。写一份申请表是件小事,但它也渗透到了基础教育和生活态度,即礼仪。还譬如日常老师给学生个别辅导后,学生一句谢谢老师、打**、接**时“你好、请问找谁”等这些小事,帮助学生在待人接物的细微处获得成长。
这些细节也许考试中不会考到,成绩中不会体现,但却会使我的学生最终将会成长为一个懂感恩、讲文明的有温度的人。
3、问题,在萌芽中及时引导。在《教师德育素养新模型》文中提出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教育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恰当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适当的评论,帮助学生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我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每天班级小结的时间,说出当天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画面。如某某同学今天发现了植物缺水,主动找我承担了给植物浇水的责任,比如班级的钟没电池不走了,某某同学发现后主动从家里拿来了电池并装上,比如班级里的橱柜坏了,某某同学主动去总务报修,某同学今天课上听课特别认真等等。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们越来越关注班级,越来越融入集体。甚至现在,有的班委在总结的时候,也喜欢讲述今天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而给同学们讲讲道理。这样的总结使他成为我们班人气之王。每次他总结,总是得到同学们的掌声。
二是把本周的共性问题作为周报的议题。让孩子们在日记里谈谈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看法。我把写的好的划出来,利用班会或者十分钟队会的时间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大力点评,借孩子们的口,说出我想要说的话。
大多数时候,他们能更好地听到伴侣的声音。
比如:开学几周后,发现部分小学上来的学生很喜欢讲脏话,甚至还带动了一批学生模仿他们,认为这很酷,像大人。再比如:
在第一次月考中,很多学生把小学的坏习惯带进了中学,聊天、坐、作弊等。这些似乎是小问题,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不及时引导教育,很可能在高三发酵成大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就在布置了《讲脏话酷吗?
》和《考试纪律之我见》等等周记话题。现在这个活动是班级最受欢迎的一个环节,孩子们从开始的抵触,应付任务,到现在的越来越多同学认真对待,因为他们都期待自己的日记能被我选上在班级进行朗读和点评,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日常交流中,孩子们认清大方向,不断纠正自己的小缺点。
昨天,一位其他老师口中的“问题学生”还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从开学到现在,真的变了好多。
教育是大事,而教育又是有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而这样的小事却蕴含于教育生活的角角落落,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能够把它看得真真切切,借它把学生教得明明白白。为其细微,方成其远大。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班主任,我知道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里,我用叶澜教授两段话语与大家一起共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师是从事点化人之生命的教育活动的责任人。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教师只有将创造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实践,才能体验这一职业内在的尊严欢乐”。
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诸多棘手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兵法”后,我心头一些关于教育的疑团也逐渐化解了,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 第一、师生相处应该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可太远,又不可太近。太远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没有效果,太近则一旦失败就没有退路。常听到老教师提醒我们,不要真的和学生做朋友。但最初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书中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其说是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在修正学生的心理。我们的工作目标决定了我们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使命,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擅自做那些违背共同目标的事情。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使我触动较大的有以下几点:
第二、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事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就盲目地打起攻击战,那结果一是败下阵来,二是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即使成功,那也只是侥幸。如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 第三、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去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创新。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除了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之外,眼光还要看到教育以外的世界。我们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更多的时候是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多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自觉地把其它学科其它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 第四、新时期的教育不应该还是大面积的播种,而要注重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播种玉米或水稻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园艺师,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我们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进行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我想,只有真心地为学生着想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好点子。相比较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读完此书,我更加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必须用心去研究。像我们这样年轻的班主任更应该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在实践与反思中
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落”的委屈,冷静地反思,最后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也许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通过研究教师的品德和心理,我有以下感受: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道德意义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事实上,教师是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他人负有高度责任的人物往往会遭受许多内心的冲突和不安。除了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教师还应该对社会、家长和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
教师每天都要进**绪活动,体验情绪紧张和痛苦,使他们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那么,教师的心理问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是什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教师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群体?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些问题,教师才能很好地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
一。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
师德问题表现:
以教为媒做交易:拜金、在岗不敬业
教有所厌底子薄:无兴趣、泄露隐私
发展受挫心失衡:评职、转嫁、 “教师暴力”
言行不一,当老师很难:讽刺、体罚、投票
凯斯:我上课说话时,你能打我一巴掌吗?以前上初中的时候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狠狠打了一巴掌,我是个女孩,脸皮薄,而且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的自尊心大受打击,从此心里就留下了阴影。
缺乏师德的深层是什么? 应该是反映出了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某些教师的心理不够健康,心理扭曲,有些教师由于心理失调、行为失调导致败德行为,以致出现犯罪的案例。
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对教师的品德心理产生影响,使某些教师对职业道德产生怀疑,师德表现受到干扰,对一些道德信念产生动摇,失去道德的约束,丢掉道德诚信。如果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很难体现道德价值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的教师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更不能为人师表,表现出优秀的职业道德。
虽然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相互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对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有心理障碍、疾病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
案例:老师,当你把书扔给我时,我还能记住这些话吗?初中时上黑板默写单词,写错了,老师在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把书扔给了我。下课后跟我说这是为我好,我以后就不会忘记这个单词了,其实早忘是什么单词了,就记得他这下打了,屈辱啊……
为什么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由于教育活动的性质和师生关系的特点。教师对于学生具有权威性,在师生互动中占据支配地位,学生年龄小,发育过程中,所以学生极易受暗示。
3.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师生关系心理不健康对社会交往的影响:对外界缺乏正常的认识过程和认识能力,不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下降,理解学生的行为的能力下降,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矛盾不能及时化解,甚至用一些违反心理学规律的做法来对待学生,不但会降低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带来工作的失败,伤害学生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调,产生师生冲突。
案例:有一个三十出头的女教师,出生在农村,为了今后能到城市工作,上中学时学习非常刻苦,高考时仅2分之差没考上理想的外国语学院,不得已上了师范学院的外语系,毕业后当了中学老师,总感到不满意,觉得每天跟学生打交道没发展前途。刚工作不久便因一件小事与学生发生冲突,从那以后,就形成了一种很强烈的防卫意识,城市里人很坏,看不起农村人,发誓以后对学生要狠,决不能让学生欺负自己。
这种对职业的反感,学生观的偏差和性格上的偏执,致使她对学生过于苛刻,课堂上只要学生回答不出她的问题,就会大发雷霆,用非常尖刻的语言训斥学生。一次呵斥一个英语成绩落后的学生“你这脑子怎么长的,当初你爸妈计划生育怎么没把你给计划了呢”,这个同学长时间抬不起头来。由于太厉害,学生上她的课都特别紧张,为了避免挨训,许多人采取只准备要提问的问题,课前借别班试卷、考试作弊、偷改成绩等办法应付。
一旦发现,批评更严厉。到了后来,连规规矩矩考高分的同学也不能幸免,因为教师怀疑这些高分也是假的,一次叫了十几个学生到办公室里去当众“审查”,好几个学生当场发生冲突,关系越来越僵,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她每次上课,学生们都开始逃课。有三五个学生。后来,一半的学生拒绝上英语课。
关于师源性心理障碍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 教师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
四。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心理健康认知能力
力量的影响: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
教师心理问题对认知活动的影响:知觉障碍:过敏、感觉减退、幻觉、幻觉和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遗忘,记忆丧失,情绪障碍:
麻木,反应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