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于“归去来兮读后感”有所疑惑那么这篇文章一定会为你解答,如果你正在寻求解决方案请不妨参考以下措施。唯有阅读,才能在时光里装进更加丰盛的内容,作者写的作品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收获独属于自己的体验的。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寻思撰写专属自己的读后感。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1

归去来兮,大丈夫之道,曲折而又漫长,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需要我们一生去观察,思考。——题记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处之于世,我们难以自由行路,自由追寻,被外者施禁锢,加以否定,在一切外在因素中,我们失去了原有的执着,原有的梦想,原有的渴望。

问天:“何者为天地之间大残忍。”曰:

“一语轻若鸿毛的否定。”

“归去来兮”是一种隐者,一种不甘于命运的波折、否定,独自追寻梦想的隐者之举。隐者分圣隐和圣隐。年少的陶渊明就曾怀有“大志寄于苍生”的志向。

一生为官五次,因不为五斗米所折腰,便在到任八十余天弃官归隐。在辞官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在我看来,隐士分圣,贤。

贤隐便是拥有高尚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看不惯一些世俗之事,不喜欢做一些事,所以隐起来,安逸生活。圣隐就是“上能洞察宇宙之万能,下能取纳百川之雄心,腹有广大胸襟”,高尚的品质与纯洁的灵魂。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归田隐忍。

在这,我先不给陶渊明的“贤”,“圣”下定义,先来听一段故事吧------鲁迅。完全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环境下的国家。在远赴他国的学习中,几经坎坷,嘲讽。

深知国力衰竭。但他因此而作罢了吗?没有,他满腹雄心壮志,弃医从文,想要以文字来唤醒千万麻木已久的中国人。

在回国的几年中,他终于深知衰竭是因社会黑暗,统治昏庸,国民麻木。

其借用一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无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己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五柳先生亦是如此,飘飘然而去,用了了豆苗与青青南山,为自己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193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向国民大会进军。日本帝国掩盖了日军炮击大沽和段祺瑞的行为。在一起案件中,47名学生被士兵打伤,20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鲁迅的学生刘和珍。鲁迅听到消息后,抑制不住自己沉痛和悲怒的感情,一口气写出了六节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控诉了北洋军阀在这一天犯下的罪行。

在通缉中,他便带着家人选择暂时避世。他有没有在如此痛苦和愤怒的心理压力下放弃过?不但没有放弃,并且明知其路险象环生,却执意前行。

带领人民前进的英雄,心中的悲伤能比陶渊明少吗?他不想回田过上安全的生活,但他不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依旧执意选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反陶渊明,虽有“大寄苍生”的理想,可他做到了吗?没有,他选择了逃避,归隐田园,弃天下苍生而不顾。

既是正真隐士就应该,既能出仕,又能入仕,为了理想,忘记一切。所以我认为并不是真正的隐士,最多只能算得上个“贤隐”。

嗟夫,引之于自己,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隐者虽好,可好之其好,终归自己独善其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应以大海之胸,天空胸怀胸怀,钢铁之坚韧,去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光和热在世间得以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以这样的心态面对生活,审视自己:首先,一个大丈夫可以弯腰舒展,收起,放下。有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2、 大丈夫有洞察宇宙的万能之力,有纳百川的雄心,有大学的能力,有宽泓的仁爱,有海纳的广度。三,大丈夫拥有常人无比的爱国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伟大丈夫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这需要我们一生的观察和思考。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2

辞是战国后期楚地创造出来的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韵文;赋体起源的时间要早一些,都是散文的滥觞。两汉时期,辞赋不分,均重文采、讲铺陈、善用典,区别在于辞重韵而抒情,赋重在咏物说理。《归去来兮辞》是辞赋的结合,既咏物说理,又抒发情感。全文537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阐述入仕和出仕的原因。陶渊明坦陈是为贫而仕,“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诸侯、家叔帮忙,“遂见用于小邑”。最后,“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辞官归隐的原因是“质性自然”,与官场的污浊格格不入,在彭泽当县令“八十余日”,“自免去职”。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第一、二、三段,写了归途的心情、到家时的心情和在田园里的心情,洋溢着诗人欣慰无比、怡然自乐的幸福。归途的心情是立于船头,归心似箭,盼早日到家。到家时的心情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意思是,远远地望见简陋屋门,且喜且奔地飞跑回家。在田园里的心情是“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意思是,整天在园中散步而自得其乐,虽然设有门户却常将它关闭。拄着拐杖随处漫游歇息,不时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第三部分是最后一段,抒发诗人的人生感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意思是,顺其自然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呢。这是一种哲学思考,是陶渊明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

品读《归去来兮辞》,我们深深为陶渊明的自然品格所折服。做人自然、自然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难就难在人有七情六欲,容易为物欲所困和名利所累。陶渊明真正做到了自然。陶渊明确信,自然是他的血脉、他的生命和他的全部,只要回归自然,他才会有幸福。这种自然是质性自然,不是作秀的自然,更不是作伪的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有了质性自然,陶渊明才会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像天上的云,云卷云舒,自由飘荡,无所系羁;像空中的鸟,飞来飞去,翱翔蓝天,依恋树林。这种自然是田园风光。田园是最真切的自然,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大地。在陶渊明看来,田园代表着宁静、和谐、安详,代表着温情、善良、真诚,代表着对世俗的拒绝和对权力的蔑视。田园是他质性自然的载体,是他安身立命的处所。因而《归去来兮辞》正文一开篇就动人心魄地喊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真是天籁之音,在历史上的苍穹久久回荡,深深震撼着士大夫的心胸。这种自然是平淡语言。

陶渊明的诗文几乎找不到怪僻字,用的都是农家语,以致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认为不够高雅。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语是否高雅,有没有怪僻字,而在于是否有真情,是否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有了真情,田园可以显现为风光,农家日子可以提升为诗意,简单事物可以唤起美的享受,这正是陶渊明诗文最大的特色,也是他质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评价《归去来兮辞》是“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评价陶渊明的诗文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归去来兮辞》告别了官场生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段话既有悔恨又有醒悟,富于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觉悟到以往的过失已无法挽回,知道将来的'美好还来得及补救,其中今是而昨非,就是陶渊明彻底否定了13年甚至是30年的宦海沉浮。

陶渊明28岁才做官,40岁告别官场,实际只有13年时间,但他在《归园田居》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大概是算上了他少年时就有了入仕做官的愿想。其实,陶渊明年轻时是很想为官从政的,他自己说的原因是“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也就是在子多且幼、谋生无术的情况下,不得不外出做官;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大济苍生”的宏愿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陶渊明也着实做过几次官。他第一次入仕是28岁。《晋书》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意思是,他那时家贫,到江州任祭酒一职,属于州府的普通办事员,但他不愿仰人鼻息,没过多久就辞职回家了。

据说,不久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属秘书类的差事,他没去就辞谢了。第二次入仕是36岁左右,他到荆州府桓玄门下做属吏,而桓玄当时控制着长江中上游,正伺机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不愿与桓玄同流合污,借故母亲去世,归家居丧,辞别了官职。第三次入仕是40岁那年,陶渊明远赴京口在刘裕那里做过建威参军和镇军参军,也是一种文职小官。对于东晋而言,刘裕与桓玄一样都是篡国谋逆者,陶渊明不满刘裕,很快就辞了职。半年之后,叔父陶逵介绍任彭泽县令。当了81天县令,又一次挂印而去,写就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宣言彻底告别仕宦生涯。这一年他41岁。陶渊明辞官隐退的表层原因,按《归去来兮辞》的说法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按萧统《陶渊明传》的说法是“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这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出处,后人对此有疑问,认为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得不到印证。然而,这倒比较符合陶渊明的思想逻辑和性格特征。深层原因,却需从陶渊明自身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寻找。

其一是由于陶渊明的个性,他崇尚自然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品质,与仕宦生活的诸多羁绊不能相容,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其二是东晋士族文人普遍谈玄说理、不拘形役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对陶渊明的人格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为他辞官隐退奠定了思想基础,发挥了催化和促进作用。

其三是黑暗的政治现实,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与南北朝初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一生遭遇乱世,这不仅是他无法改变的历史现实,而且也为宏图大志的实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综合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的种种因素,终于酿成了陶渊明辞官退隐的结局。这对陶渊明个人来说,可能是一杯苦酒,而历史地看,却是一杯精神美酒,为我们酿造了“隐逸诗宗”的美好诗篇和士大夫超凡脱俗、清高自洁的光辉形象。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3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句包含自悔的话语从不远处传来,只见那人一袭青衣,手持酒杯,身处菊花丛,与月争辉。仔细一看,月亮和他相映成趣,却有些莫名其妙的和谐,在情不自禁地散发出生名的芬芳。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陶渊明辞官归隐,只因他看破了世俗,官场的腐败令他心灰意冷,他宁可要匕首方宅,宁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也不愿趋炎附势,放下尊严去做那个自己不愿做的人。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若是真的放下名利之心,纵然身处闹市,亦如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言虽如此,但陶渊明还是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放下了繁华,远离了仕途。陶渊明隐逸南山时,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采菊东篱下,或临清流而赋诗。

他远离喧嚣,用芦苇过河以抵挡世界的波浪。

然而,表面上看,陶渊明似乎是桃花源,与世隔绝,有着独特的未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心中的苦?当他想忠于祖国时,他看到了官场的虚伪和黑暗。

同时,他也明白凭借他一人之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便只能选择愤然出世了。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嗟叹自己的才华竟在这官场中充分的施展。

也许是像他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个浑浊的世俗世界里散发出生命的芬芳!同时,他的做品在当时封建社会不被认可,甚至嘲笑他,认为他的辞至是荒谬的。在当时许多老板姓都以做官为一生奋斗的目标,在他们的认知里,做官,可是一件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大事。

而陶渊明的做举,在他们看来无异于一个疯子所做的事。

所以说,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苦难的加剧,即“自以为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已矣乎”“胡为乎湟湟欲何之”都表明陶渊明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浑浊的世俗中,谁独树一帜风采?唯他恰如秋霜中傲然绽放的菊花,在严寒下挺直自己的脊梁并散发出生命的芳香。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4

我认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做法是不妥的。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一种懦弱的表现,在当今时代不值得提倡。

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确实值得称赞,他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他辞官归隐在我看来欠妥。他弃官归隐与其说厌倦官场向往大自然不如说害怕困难、逃避现实,这在他的《桃花源记》中早就有所体现了。

官场是存在黑暗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但其中却不乏独善其身者啊,为何唯独他陶潜不能呢?他为什么不尽力给官场注入一股清水呢?却偏偏选择了弃官归隐,逃避现实呢?

我认为他之所以选择隐居,并不是因为他顺从自己的内心,而是因为他认清了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才被迫回到隐居。若他博学笃志,见识远大,有治国齐家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本领,符合君主的期望还缺少做管的门路吗?更何况他叔父同在朝中做官,又为名门之后,定不缺少做官的门路。

改变现状确实很难,但成功的人很多。先有商鞅,后有王安石。他们都成功地实是了改革。又不是要他改变政策,只是改变一下官场的黑暗,应该比实施变法简单不少吧,他却选择了辞官归隐,实乃懦夫!更何况自古便是文死谏,武死战,他满腹诗文却逃避现实,辞官归隐,面对困难畏缩不前,实在不妥。

当然他当时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现在已无处考证。

陶渊明确实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但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现在他的行为更不值得提升。一旦他厌倦了,他就会逃跑,而不是试图自己改变。所谓创新发展,就是空谈。

生活在现代,我们应该尽力改变不好的一面,或者改变自己,或者改变环境,克服困难,前进,而不是逃避。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创新与发展!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5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句包含自悔的话语从不远处传来,只见那人一袭青衣,手持酒杯,身处菊花丛,与月争辉。细看,月与他交相衬托,竟有些莫名的和谐,在不禁间散发出生命的芳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陶渊明辞官归隐,只因他看破了世俗,官场的腐败令他心灰意冷,他宁可要匕首方宅,宁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也不愿趋炎附势,放下尊严去做那个自己不愿做的人。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若是真的放下名利之心,纵然身处闹市,亦如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言虽如此,但陶渊明还是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放下了繁华,远离了仕途。陶渊明隐逸南山时,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采菊东篱下,或临清流而赋诗。他远离了喧嚣,以一苇渡江抵挡人世的沧浪。

虽说如此,表面上看起来陶渊明身处桃花源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心中的苦?当他满腔热血想要效忠于国家时,却看到了官场的虚伪、黑暗。

同时,他也明白凭借他一人之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便只能选择愤然出世了。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嗟叹自己的才华竟在这官场中充分的施展。或许就是他这样的一个人,才能在这浑浊的世俗中散发出生命的芳香吧!同时,他的做举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不被认可的,甚至是对他嘲讽,认为他辞官简直是荒唐之至。在当时许多老板姓都以做官为一生奋斗的目标,在他们的认知里,做官,可是一件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大事。而陶渊明的做举,在他们看来无异于一个疯子所做的事。

所以说,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苦难的加剧,即“自以为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已矣乎”“胡为乎湟湟欲何之”都表明陶渊明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浑浊的世俗中,谁独树一帜风采?唯他恰如秋霜中傲然绽放的菊花,在严寒下挺直自己的脊梁并散发出生命的芳香。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6

家道的衰落,境况的窘迫,理想的冲击,陶渊明选择了出仕为官。那时的他激情澎湃,他想在仕宦之途尽现一身的才华,他想在混乱之局挥洒一腔的赤诚,他更想在生命之巅成就一生的梦想;那时的他犹如一只羽翼微丰的鸟,带着晨霭扑翅飞向了心灵天空!

我不愿重温他那段阴雨晦霾的为官生涯,虽然短暂但已让所有文人为此咏叹千年。我倒愿意想象他决意辞官,书写辞呈的情形,轩昂的眉宇微皱,严肃的嘴唇紧闭,一双灼灼的眼睛直射出睿智而又果决的光芒,手中的笔尽情挥洒,心中的块垒一泄而出,酣畅淋漓!最为我神往的是他快意地扔掉纸笔,随后扬长而去!!那份洒脱,无羁,直令其余的县令瞠目结舌。在那个门阀等第森严的社会,为了五斗米而折腰的人比比皆是,而唯独他却做出如此的骇世之举,也唯有他不媚权贵守住了精神的纯净。很多人惊叹他的傲岸壮举,却不能拥有他那般的胆量,更不敢步他的后尘。在我看来他是一位率真的几近孩童的文人,更是一位孤高的智者。

他看清了世俗的污秽,他洞明了人生的真谛。性质自然,本爱丘山的他只有回到故土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才能呵护心中纯洁的梦想。四十一岁的他归心似箭,敛裳宵逝,载欣载奔地回家了。家,那个温暖的字眼,多少个夜晚让他魂牵梦萦;家,这个安全的港湾,多少次疗治了他的创伤;家,这个熟悉而荒芜的生命终极,令他热泪盈眶。他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压抑得太久,呼入胸腔的是缕缕的馨香。一丝笑容挂在他疲惫的脸上,一行老泪洒在他眷恋的故土上。

“童仆欢迎,稚子侯门”多么热烈的场面,“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多么温馨的爱意,家人把他这个漂泊游子的褶皱心灵抚平,心中的激情汹涌,泛红了他的脸颊。环视四周,一切如旧,只要那松树依然挺立着,只要那丛菊淡然开放着,一切都够了。每天流憩于这生机盎然的庭院里,有白云为伴,有飞鸟为友,没有尘世之人搅扰自己的心绪,那样的悠闲自得,又那样的清高孤立,喜悦从心而生,不用言表。

纯朴的农人纷纷而来,热情地讲述着春耕之事。对他而言那并不陌生,随着自己的兴致,要不坐着篷车沿着曲折的山路去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山丘,要不划着小船顺着幽深的溪流去穿越沟壑。那里都是春天最先到来的地方,木欣欣向荣,泉涓涓始流,生命的律动震撼了他的心。美好的时光过于短暂,他深悔自己在官场错失了那么多个春天,他庆幸自己醒悟的还及时,可以从此尽情享受这份自然的馈赠。拄着拐杖随性地除草培苗,随性地登上东边的高地,去长啸吟咏心中的喜悦之情;随性地坐在溪边的草地上,去抒写精神的自由诗篇。那一句“乐夫天命复奚疑”直吐出他参透人生后的喜悦,这喜悦穿透云端,向天宇飘去,飘去。千年后的今天,我听到了他的喜悦之言,那带着孤高的喜悦,你呢?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7

回归大自然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声感叹,陶渊明回到了久别的故园。抛别人世的富贵荣华,五柳先生融人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的境界之中了。

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人类的工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重。大批市民纷纷向乡间田园进发,去享受新鲜的空气、潺潺的清泉和静谧的森林。

大自然,是人类心灵的家园。

有人认为,宗教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不错,虽然科学已经十分昌明,宗教这种古老的迷信依然温暖着人们的心。宗教传统缺失的中国人,不能深刻理解西方人对宗教的虔诚。

但无论宗教如何强大,它也无法取代大自然的地位。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在于大自然不仅仅是景观。大自然中有高山、大海、湖泊、森林这样的美景,但更重要的是它包容着许多有生命的东西。智利女诗人朱斯特拉达在她的散文诗里写道:地下和地上一样,也有很多生物。它们会爱,会恨改动几个字就成:大自然和人类的世界一样,也有很多居民。他们会爱,会恨人把自己置于大自然之中,会感到无数的生命在和你共同呼吸着。生命与生命之间是会共鸣的―所以热爱大白然,必然也会在心灵上得到大自然母亲般的抚慰。

大白然如此美好而可亲,但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或是蜷缩在都市的水泥盒子里,无精打采地观看一个更小的铁皮盒子放出的肥皂剧,或是只知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而不贡献。在我们的生活里,人与大自然的交流实在是太少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会出现这样一幅情景吗?―西斜的夕阳下,一个小姑娘向四周抛散着板栗和棒子,小鸟和小松鼠在她的周围快乐地叫着跳着,享受着这些美味的点心。这像是童话吧,其实这是19世纪欧洲著名的擎灯女神南丁格尔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久已压抑的人们,回到大自然中去吧!正如一位学者的幽默:

我们已经抛弃了上帝。如果再把大自然一脚踢开,我们会感到孤独和寂寞的。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8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一)

今天学完了《归去来兮辞》,才慢慢的开始有了对隐士文化的初步了解,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对陶渊明也是非常不理解,明明是那么的才华横溢,明明以前有那么大的雄心大志大济与苍生,可到最后他却放弃了,为此,我不得不对他,他这个人有着莫名的好奇心。

他曾经是个怎样的人呢!

他的诗质朴,冲淡,充满了诗意。他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代表,他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与富贵的旷达的情怀确实让我钦佩。

正如老师所说,如果在当今社会,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拿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们可以坚定地说不,不是吗?我想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努力,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汗水来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普通人眼中,陶渊明坚持老庄哲学。他的想法是消极的,他在逃避对家庭的责任。然而,看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消极的关键是他是否有理想。没有理想就像没有翅膀的鸟。陶渊明弃职归田,不能说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相反,正是他所追求的。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书卷中追求安逸,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静心境。

陶渊明的隐逸是对未来和命运的理性选择,这源于他对自然的思考和把握。他不狂放,不沉沦,是对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与热爱,他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于田园,在平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耘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他那旷达的处世情怀是值得我们敬之佩之的。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二)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处之于世,我们难以自由行路,自由追寻,被外者施禁锢,加以否定,在一切外在因素中,我们失去了原有的执着,原有的梦想,原有的渴望。

问天:何者为天地之间大残忍。曰:

一语轻若鸿毛的否定。

归来是一种隐士,一种不愿经历命运的曲折,不愿独自否定和追求梦想的隐士行为。隐者分圣隐和圣隐。年少的陶渊明就曾怀有大志寄于苍生的志向。

一生为官五次,因不为五斗米所折腰,便在到任八十余天弃官归隐。在辞官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在我看来,隐士分圣,贤。

贤隐便是拥有高尚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看不惯一些世俗之事,不喜欢做一些事,所以隐起来,安逸生活。圣隐就是上能洞察宇宙之万能,下能取纳百川之雄心,腹有广大胸襟,高尚的品质与纯洁的灵魂。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归田隐忍。

在这里,我不给陶渊明的圣贤下定义。我们先听一个故事,鲁迅。完全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环境下的国家。在远赴他国的学习中,几经坎坷,嘲讽。

深知国力衰竭。但他因此而作罢了吗?没有,他满腹雄心壮志,弃医从文,想要以文字来唤醒千万麻木已久的中国人。

在回国的几年中,他终于深知衰竭是因社会黑暗,统治昏庸,国民麻木。

其借用一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无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己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五柳先生也是。他漂泊而去,用豆芽和青青南山为自己铺路。

193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向国民大会进军。日本帝国掩盖了日军炮击大沽和段祺瑞的行为。在一起案件中,47名学生被士兵打伤,20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鲁迅的学生刘和珍。鲁迅听到消息后,抑制不住自己沉痛和悲怒的感情,一口气写出了六节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控诉了北洋军阀在这一天犯下的罪行。

在通缉中,他便带着家人选择暂时避世。他有没有在如此痛苦和愤怒的心理压力下放弃过?不但没有放弃,并且明知其路险象环生,却执意前行。

带领人民前进的英雄,心中的悲伤能比陶渊明少吗?他不想回田过上安全的生活,但他不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依旧执意选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反,陶渊明虽然有依靠老百姓的理想,但他实现了吗?没有,他选择了逃避,归隐田园,弃天下苍生而不顾。

既是正真隐士就应该,既能出仕,又能入仕,为了理想,忘记一切。所以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隐士。充其量是个隐士。

嗟夫,引之于自己,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隐者虽好,可好之其好,终归自己独善其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应以大海之胸,天空胸怀胸怀,钢铁之坚韧,去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光和热在世间得以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以这样的心态面对生活,审视自己:首先,一个大丈夫可以弯腰舒展,收起,放下。有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2、 大丈夫有洞察宇宙的万能之力,有纳百川的雄心,有大学的能力,有宽泓的仁爱,有海纳的广度。三,大丈夫拥有常人无比的爱国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伟大丈夫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这需要我们一生的观察和思考。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三)

今天学完了《归去来兮辞》,才慢慢的开始有了对隐士文化的初步了解,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对陶渊明也是非常不理解,明明是那么的才华横溢,明明以前有那么大的雄心大志大济与苍生,可到最后他却放弃了,为此,我不得不对他,他这个人有着莫名的好奇心。

他曾经是个怎样的人呢!

他的诗质朴,冲淡,充满了诗意。他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代表,他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与富贵的旷达的情怀确实让我钦佩。

正如老师所说,如果在当今社会,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拿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们可以坚定地说不,不是吗?我想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努力,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汗水来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普通人眼中,陶渊明坚持老庄哲学。他的想法是消极的,他在逃避对家庭的责任。然而,看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消极的关键是他是否有理想。没有理想就像没有翅膀的鸟。陶渊明弃职归田,不能说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相反,正是他所追求的。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书卷中追求安逸,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静心境。

陶渊明的隐逸是对未来和命运的理性选择,这源于他对自然的思考和把握。他不狂放,不沉沦,是对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与热爱,他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于田园,在平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耘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他那旷达的处世情怀是值得我们敬之佩之的。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9

前段时间,我读了出自东晋诗人陶潜之手的《归去来兮辞》,这篇美文让我受益匪浅。对于陶潜远离官场,只为追求内心的平和这种做法感到惋惜。当国家责任与个人不幸发生冲突时,他毫不犹豫地抛弃前者,奔向后者。

然而,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比较时,哪个更重要?我认为:身为国家的一份子,应心系九州,胸纳赤诚之志弃小幸而怀大志。

“三十亩地一头牛”是幸福,“安得广厦千万间”是幸福,“珍珠如土金如铁”也是幸福,“重整江山待后生”更是一种幸福,那“修国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怎么能不是一种幸福?

当暮霭沉沉时,我们或许彷徨过,想要卸下身上之重任追求自然;当草长莺飞时,我们或许向往过大雁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陶渊明为什么不为了这些世外桃源而放弃对国家的野心呢。

但是,当国家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应该毫无选择地选择前者。因为唯小不壮志而国大幸,推己幸而达家国,方为君子。自古以来前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天下之乐而乐”的这种兼济天下的伟大情怀,后有王进喜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死也要为祖国拿下大油田”的这种壮志豪情。

只有江山之心,任钧之心,才能忠于祖国。

历为小幸,抛大志者也不是没有。身为当时秦朝大丞相的李斯,在面对赵高的威逼利诱时,竟然为了其小幸与赵高同流合污。历史并没有因他犯下的错误而原谅他,最终还是难逃在咸阳城的一刀,这一刀定格了他的历史与宿命,并且让他臭名远昭。

这种一心为己的的“上蔡小吏”的意识终究还是会将你毁之于刀下。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出身于贫寒家庭的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但却能“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揭开了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序幕。如果不是胸怀大志,辛弃疾又何会在深夜低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文天祥又何会在身陷困境中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志向。

我们应向先人学习,发扬自我,视忠义天下为自任,以鸿鹄之志而自勉。博爱怀仁而心安,开拓分发则业成,天下为公则国安。如此,则天下幸甚,中华幸甚。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10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著名的文学家,更著名的则是他告别官场、做了真正的隐士。《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作品,是告别官场的宣言,欧阳修评论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辞是战国后期楚地创造出来的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韵文;赋体起源的时间要早一些,都是散文的滥觞。两汉时期,辞赋不分,均重文采、讲铺陈、善用典,区别在于辞重韵而抒情,赋重在咏物说理。《归去来兮辞》是辞赋的结合,既咏物说理,又抒发情感。全文537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阐述入仕和出仕的原因。陶渊明坦陈是为贫而仕,“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诸侯、家叔帮忙,“遂见用于小邑”。最后,“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辞官归隐的原因是“质性自然”,与官场的污浊格格不入,在彭泽当县令“八十余日”,“自免去职”。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第一、二、三段,写了归途的心情、到家时的心情和在田园里的心情,洋溢着诗人欣慰无比、怡然自乐的幸福。归途的心情是立于船头,归心似箭,盼早日到家。到家时的心情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意思是,远远地望见简陋屋门,且喜且奔地飞跑回家。在田园里的心情是“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意思是,整天在园中散步而自得其乐,虽然设有门户却常将它关闭。拄着拐杖随处漫游歇息,不时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第三部分是最后一段,抒发诗人的人生感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意思是,顺其自然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呢。这是一种哲学思考,是陶渊明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

品读《归去来兮辞》,我们深深为陶渊明的自然品格所折服。做人自然、自然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难就难在人有七情六欲,容易为物欲所困和名利所累。陶渊明真正做到了自然。陶渊明确信,自然是他的血脉、他的生命和他的全部,只要回归自然,他才会有幸福。这种自然是质性自然,不是作秀的自然,更不是作伪的.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有了质性自然,陶渊明才会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像天上的云,云卷云舒,自由飘荡,无所系羁;像空中的鸟,飞来飞去,翱翔蓝天,依恋树林。这种自然是田园风光。田园是最真切的自然,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大地。在陶渊明看来,田园代表着宁静、和谐、安详,代表着温情、善良、真诚,代表着对世俗的拒绝和对权力的蔑视。田园是他质性自然的载体,是他安身立命的处所。因而《归去来兮辞》正文一开篇就动人心魄地喊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真是天籁之音,在历史上的苍穹久久回荡,深深震撼着士大夫的心胸。这种自然是平淡语言。

陶渊明的诗文几乎找不到怪僻字,用的都是农家语,以致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认为不够高雅。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语是否高雅,有没有怪僻字,而在于是否有真情,是否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有了真情,田园可以显现为风光,农家日子可以提升为诗意,简单事物可以唤起美的享受,这正是陶渊明诗文最大的特色,也是他质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评价《归去来兮辞》是“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评价陶渊明的诗文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归去来兮辞》告别了官场生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段话既有悔恨又有醒悟,富于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觉悟到以往的过失已无法挽回,知道将来的美好还来得及补救,其中今是而昨非,就是陶渊明彻底否定了甚至是30年的宦海沉浮。

陶渊明28岁才做官,40岁告别官场,实际只有13年时间,但他在《归园田居》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大概是算上了他少年时就有了入仕做官的愿想。其实,陶渊明年轻时是很想为官从政的,他自己说的原因是“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也就是在子多且幼、谋生无术的情况下,不得不外出做官;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大济苍生”的宏愿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陶渊明也着实做过几次官。他第一次入仕是28岁。《晋书》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意思是,他那时家贫,到江州任祭酒一职,属于州府的普通办事员,但他不愿仰人鼻息,没过多久就辞职回家了。

据说,不久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属秘书类的差事,他没去就辞谢了。第二次入仕是36岁左右,他到荆州府桓玄门下做属吏,而桓玄当时控制着长江中上游,正伺机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不愿与桓玄同流合污,借故母亲去世,归家居丧,辞别了官职。第三次入仕是40岁那年,陶渊明远赴京口在刘裕那里做过建威参军和镇军参军,也是一种文职小官。对于东晋而言,刘裕与桓玄一样都是篡国谋逆者,陶渊明不满刘裕,很快就辞了职。半年之后,叔父陶逵介绍任彭泽县令。当了81天县令,又一次挂印而去,写就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宣言彻底告别仕宦生涯。这一年他41岁。陶渊明辞官隐退的表层原因,按《归去来兮辞》的说法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按萧统《陶渊明传》的说法是“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这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出处,后人对此有疑问,认为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得不到印证。然而,这倒比较符合陶渊明的思想逻辑和性格特征。深层原因,却需从陶渊明自身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寻找。

其一是由于陶渊明的个性,他崇尚自然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品质,与仕宦生活的诸多羁绊不能相容,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其二是东晋士族文人普遍谈玄说理、不拘形役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对陶渊明的人格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为他辞官隐退奠定了思想基础,发挥了催化和促进作用。

其三是黑暗的政治现实,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与南北朝初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一生遭遇乱世,这不仅是他无法改变的历史现实,而且也为宏图大志的实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综合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的种种因素,终于酿成了陶渊明辞官退隐的结局。这对陶渊明个人来说,可能是一杯苦酒,而历史地看,却是一杯精神美酒,为我们酿造了“隐逸诗宗”的美好诗篇和士大夫超凡脱俗、清高自洁的光辉形象。

辞官归隐,历史留下了陶渊明,文人墨客多了一种人生选择。但是,纵观历史,真正选择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之后鲜有所闻,这使后人只能“高山仰止”,不能“景行行止”。所以,元人评价:“古今闻人,例善于辞,而克行之者鲜。践其所言,能始终而不易者,其惟渊明乎?此所以高于千古人也”。《归去来兮辞》给人们最大的启示是: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不惟入仕为官一途。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11

作为文学作品,这首辞的成就很高,历来为人所称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经说:"晋无文章 ,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可见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 而不关心世事的纯隐士。由于受儒家的影响,陶渊明曾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出仕的途径,来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但作者所处的东晋时期,正是军阀制度的全盛时期,高门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庶族寒门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29岁出仕,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但不过是祭酒、参军一样的小官,不仅济世的抱负无从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场人物 周旋。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耻辱。因而屡屡辞官回乡。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为彭泽县令,上级派督邮(督查属县政绩的官吏)来县,县里说应当冠带整齐,前往迎见。他叹气说:"我岂能为五斗米,这要问乡里小儿。"就辞官归隐,他在回家 时,写下这篇文章表明意志。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 了农村 美好 的自然 景物 安适的田园 生活 ,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诗的开篇,随口而出"归去来兮"四字,积蓄已久的压抑和不快如决提之水,一发不可收拾。而诗人归去的理由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个简单而平淡的原因。诗人想到"田园将芜"本应回家,但心在官位,为形体所役而不能自主 ,这是何等可悲!表明诗人已有归意。而后一层是之词。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感到欣慰。紧接着,写作 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作者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和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的心情,这跟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饮酒自遣,这是室中之乐;涉园观景,流连忘返,这是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者之乐,跟迁者们的闲适心情绝不相同。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描写 了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生情,为结尾 是人生 观张本。诗的结尾,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这篇《归去来兮辞》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但不是抒写归田后生活实况,而是他登舟启程之前对归途及归田后的想象 ,让读者从中深刻体会 到了他结束十三年仕途生活的坚决与畅快,表明了归隐田园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