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我不是药神》,它令我非常感动,主人公也让我敬佩。

《我不是药神》讲是主人公程勇,他是一个靠卖神油养家的中年大叔,他知法犯法,为了让老父亲好好活着,去印度把治疗白血病的药带回上海,卖给买不起正规药的人们以此赚钱。但最终看到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亏本卖假药而被抓。

这个电影放到最后,我看到了每个人物身上都传播着的正能量。程勇最终为了帮助病人,用自己的钱为病人们买药,最后还被抓去坐牢;小黄毛为了救自己的朋友,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警察叔叔为了帮助病人得罪了自己的上司,甚至还丢了工作。

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病重的老奶奶说:“警察,你们不要抓他,抓了他我们就没有药了!进口药吃了三年,吃没了房子,吃垮了家人!”我看着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滋味。姐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一定要永远保持善良,别人有帮助就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有可能一个小小的帮助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虽然我才三年级,但我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帮助别人也是妈妈常常对我说的,我会牢记妈妈和姐姐的话,为有困难的人尽一份力。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许多人被慢粒白血病折磨,又买不起天价药“格列宁”时,你是会袖手旁观,还是冒着犯法的危险,去印度购买便宜很多的“格列宁”,走私销售呢?

程勇应吕先生请求,前往印度购买“格列宁”。印度人要求他一个月内卖完这批货。刚开始,程勇和吕先生四处寻求却无人购买。随后,他们找到了思慧,她帮助他们在她的多个病友群里卖完了药。程勇又在教堂里说服了教父刘先生,帮助他与印度人用英语沟通,最终他们获得了大量的钱。同时,那些买不起天价药的病人也因此得到了救治和生的希望。

一次,他们的药被一个“黄毛小子”抢了三瓶。追回之后,程勇也让他加入了“走私团伙”,一起卖药赚钱。他们在顺利发展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骗子张长林,随着张长林被通缉,程勇意识到了危险性,开了散伙会,遣散了所有人,不再卖药。

一年后,程勇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当他陪客人去酒店吃饭时,遇到了吕先生的妻子。她请求他继续卖药,因为吕先生因无钱买药,病情恶化,差点儿就自杀了。程勇因有客人,没有及时去看吕先生,没几天,吕先生就自杀去世了。程勇去看吕先生的时候,看到门外有许许多多的病人,心里难受,决定再次卖药。这次,他不再为了钱,也不在乎自己一个月要赔几十万元,毅然走私卖药救人。

他儿子的舅舅本是负责这件走私案件的刑警,看到这么多病人可以通过购买廉价的走私药来维持生命,于心不忍,向上请辞不再负责此案。可是,最终程勇还是因为走私药品而获刑。“黄毛”为保护他也失去了生命。他本来过几天就要回家了,可惜却再也回不去了。

在程勇被送往监狱的途中,大波大波的白血病患者纷纷摘下口罩,沿路送行。警察也特意将车子开得很慢很慢,能够让大家有时间多看程勇几眼。送行的队伍中,有患了白血病的教父刘先生、有女儿患者白血病的思慧,甚至已经死去的“黄毛”和吕先生也出现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落泪:这真是一个好人!在大众危急时,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危险,为大众服务。这样的人,能不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敬佩吗?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3

大家好,我是关莲,欢迎收听本期的蓝媒之声。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暑期票房20亿的大片《我不是药神》。

这部电影反映社会现实,看电影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回荡着《我不是药神》里的一句台词“全天下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这电影里百态的人生,生活让我们不再单纯善良,人性又让我们剥开坚强的外壳。

这部电影的前半段还能叫人偶尔发发笑,直到病患的老奶奶抓住曹警官的手,苦苦恳求道,你们不要抓买药的人,留给我们一条活路好不好……我吃瑞士格列林三年了,房子也卖了,我想活下去。看到这里无疑让人泪奔。

让我潸然泪下的,还是黄毛。黄毛为了保护程勇,开着装药的车引开警察,结果却被警方追捕,在快成功的那一刻,却被大卡车直接从侧面撞上了。他最后的那一抹得意,那刚理好准备回家见父母的寸头,在那一刻,定格了……到达医院的程勇怒吼道:“他只是想活着,犯了什么错,他才二十岁!”

整篇值得感动的片段远远不止这一处,于我而言,这部电影中没有决定好人,也没有决定的坏人。但他们的经历、行为、一哭一笑,情节的跌宕起伏,无论是角色还是细节,都能引起共鸣和代入感。

人性真的消耗不起,一些人仍坚持住自己的道,坚持住自己的善良。让大家看到人和动物的本质是有区别的,动物的世界没有能力,只有利益。善良才是人类的本质,生活还是需要正能量的。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4

11月14日,我们在五楼大教室看了电影《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而改编的事件简述20xx年轰动一时的陆勇案。

当我看这部电影时,电影的画面给我的感觉是很沉闷的,偶尔说的喜剧效果,却夹杂着更多的心酸与无奈。电影当中的人物,也都是非常印象深刻的,为救女儿被迫做舞女的思慧,一口流利的神父腔英语的刘牧师,以及脾气暴躁的黄毛,还有那不速之客吕受益等等,每一个人物都是十分有特色,每一个人物都缺一不可。

电影的情节也是十分让人感动的,而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程勇在去监狱的路上,看到他帮助过的那些患者来为他送行,所有人都自觉的摘下了口罩,这次,他们是自愿的,与之前的被迫截然不同,看到这时内心的心情久久不能释怀。

生活比电影更苦,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我不是药神》给了我们现实中最直观的感受,而这,就是我的观后感。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5

《我不是药神》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名为程勇的人从印度走私便宜的“假药”卖给国内的白血病病人。虽然违法,但该药药效肯定,挽救了不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但最终因贩卖假药,程勇入狱。全片围绕“印度假药”和“正版药”展开叙述。那什么是“印度假药”,什么又是“正版药”呢?为什么“正版药”贵出天价,而“印度假药”却如此便宜?为什么“印度假药”在印度是合法的,而在中国确是禁售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理清楚“正版药”和“印度假药”究竟是什么。“正版药”,又名“专利药”,是指申请专利的新化合物单体药,在专利期间,只有拥有该药品专利或取得专利授权的公司才能生产。专利药的上市,是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包括前期不断地筛选药物来寻找可能有用的化合物,之后大量的测试来检测其稳定性,还有必不可少的临床试验以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等等。专利药的研制,可能要花费十年或几十年的时间,结果却不一定成功。

影片中程勇走私的“印度假药”,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药”是完全不同的。传统意义上的假药是指不良商家销售的完全没有治疗作用的保健品或普通的抗生素,它只会耽误病情甚至加快疾病的进展,如影片中张长林所卖的假药。而“印度假药“,其实是”仿制药“,是指专利药品的化合物专利到期后,其他厂家所生产的和专利药化合物一模一样的药物。仿制药的生产也是有简单的申请步骤的,需要证明它和专利药具有一样的化合物/相同的生物等效应和有效性。但是,仿制药一般不需要进行前期的研发和临床实验,其成本远远低于专利药。

其实,简单来说,专利药和仿制药的关系类似与书籍的正版与盗版。个人觉得,电影可以稍微解释下“专利药“、”印度假药“、”假药“三者的关系,这样的话可能让观众更能明白情与法的冲突,理解作为警察的曹斌内心的纠结与矛盾。

有人说:“生命无价,但是人类科技的结晶,是有价的。”所以,由于投入成本的悬殊,专利药和仿制药的价格自然存在巨大差异,付出和收获总归是要成正比的。对于患者,药价高,难以承受;对于研发人员、制药企业,相比前期的投入,可能价格并不高。那仿制药为什么在印度是合法的呢?1970年,印度颁布了《专利法》,规定印度本土企业可以合法地仿制跨国制药企业的专利药。考虑到印度特殊的国情,仿制药的生产、销售在印度是完全合法的。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一部美国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虽然国家不同、具体情况不同,但都揭示了相似的问题。《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的主人公患有艾滋病,通过走私仿制药把生命从30天延长到了7年,并帮助了许多病友。由此更能说明,一些重大疾病的药物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问题并不是只有我们国家所特有。

一面是正规却昂贵的专利药,一面是便宜的仿制药,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个人认为,首选专利药。首先,它经过严格的研发过程,药效及不良反应较为明确。仿制药和专利药具有99%的相似度,但具体的生产工艺和配料比例可能会不同。不要小瞧生产工艺,拿国产的青霉素和进口的来说,主要的化合物一模一样,但因生产工艺的不同,一个拿到药就可以直接使用,但另一个,在每次使用之前都必须要做过敏试验,因为过敏严重的话可能会引发休克。其次,近几年国家在推行医疗改革,从全民医保到医院药房“零差价”---即医院药房的药物进价和售价完全一致,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从这一点来说,医院药房是完全亏本的,因为有些药物的储存条件比较严格,如需要冷藏或避光等,那这一部分及其他费用需要医院自付。再者,像影片最后“格列宁”纳入医保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纳入医保范围,个人自付的比例在慢慢地减少。个人相信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专利药会不再如此昂贵,普通民众也能负担得起。

那么,在问题解决之前,还是买不起专利药怎么办呢? 那个人觉得,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如果在迫不得已需要买仿制药的话,一定要了解清楚所购买的是药效肯定的仿制药,而不是影片中张长林所卖的假药。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让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关注点及思考。但个人觉得还缺少些什么,比如像程勇这个角色,当初他是为了金钱才走私仿制药,但在老吕死后,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变的更仗义,为了病人的生命不惜亏本,这种转变,个人认为电影可以刻画地更加深刻。再如,面对张长林的警告和利诱,金钱、父亲、儿子、法律、白血病人的生命……程勇内心的思量、矛盾、纠结,可以表现的更加细腻。

当然,关于这部影片的思考还有很多,医药代表和制药企业真的就像影片中的那样是不顾病人生命的恶人吗?仿制药在惠民的同时会不会阻碍新药的研发?保护专利和惠及大众之间有没有一个平衡点?

愿世间无重大疾病;

愿国家政策越来越好;

愿再无两难的选择。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6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我不是药神》,电影确实没有让观众失望,对得起观众给它打的高分。在当今中国,这种写实电影是一种稀缺产品。这部电影的故事**于现实。虽然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加工,但情节、环境和人物都非常真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所以大家被电影的情节感动、电影被观众认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家也应该去电影院支持制片方和导演。

然最近大家都在说这部影片如何如何好,豆瓣评分如何如何高,如何如何值得一看。我相信这些,但本来我是不打算看的,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我比较喜欢看喜剧故事,而我不大爱看悲伤的故事,因为不愿意目睹和面对苦难和眼泪,即使这种苦难和眼泪是别人的。

但最后,我还是忍不住看了这部电影。我去看电影了。作为一名在医院工作了7年的前药剂师,他对病人、药物和疾病有很多记忆,他对医院的感情是无穷无尽的。他忍不住想再写点东西。

专利药、仿制药和假药的事情不想多谈,过于专业,存在似乎就有合理性,不管是从法律还是人情、道德层面,人情和法律碰撞的时候,确实让执法者难以抉择。

看了这部影片,大多数人包括我,除了被感动和飚泪之外,估计也会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病、就医打针、吃药甚至住院都是每个普通人可能遇到的事情。

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覆盖不完全的情况下,逐步攀升和越来越高的医疗**和药价成为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给一个普通家庭以重创,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尤其是对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来说,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承受的负担。

目前,在中国,人们从主流中看到大城市的繁荣和明星、成功人士的奢侈生活。他们很少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的生活,甚至对生活视而不见。毕竟,这些底层人的生活环境并不优美,他们的总体外表价值也不高,他们没有发言权。这部电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真正的窗口,让我们看到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斗争。

我来自底层的家庭,深知底层社会的艰难和不易。我也害怕有一日因为意外因素重新坠入底层,所以看完此片,我倍感压力。如果你有压力,你就有动力。如果你想让你的家庭和你自己保持有尊严的生活,你需要继续努力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救世主。我们也许无法改变大环境,但只要我们适应大环境,在事业上勤奋,我们就能改变和维持小环境。

对中国人民来说,生存权是第一位的。中国老百姓奋斗了几千年。能够苟活着,然后才能够谈有尊严地活着。最后,有尊严地死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望和挑战。

我们期待世界上有一个救世主,但在过去,我们仍然依靠像亲戚这样的小团体或个人来帮助自己。但是,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引入和完善,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影片结尾的字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变化,看到了越来越多体现以人为本的政治和人文关怀的政策变化,也给了我们对未来的积极能量和信心。

有人生导师说:人生不仅有苟且,也有诗和远方。苟且地活着尚且不易,诗和远方只能是梦想,好在中国人离这个梦想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越来越接近!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7

终于在这个周日和家人一起去看了《我不是药神》,电影放映到一半的时候,基本上我前后左右都有人在抽泣。有几处确实比较感人:

1、程勇和黄毛在江边说话打闹。

程勇说: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黄毛说:是,但那是以前。

可见,一个人,如果你确实善良,曾经误会你的人也终有一天会对你改观。

2、黄毛死了,程勇冲到医院打了曹斌。

程勇怒吼:他有什么罪?他只是想活下去。他才20岁!

是啊,才20岁,多好的年纪。

我刚到不惑的年纪,看到20岁的小姑娘小伙子,总新生羡慕。可惜,生活的苦难让他在这么好的年纪离开了家人,并且走的时候也没有来得及见父母一面。一声叹息。

3、小餐馆里,生病的老太太对曹斌说:

我病了3年,药4万块钱一瓶,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谁都想活着,即使不那么健康,即使带着病,依然想活着,活着看这个不完美却还算美好的世界。

4、吕受益对程勇说:

我刚病的时候,老婆才怀孕6个月,我很想死,但是当孩子出生后我看到他的那一眼开始,我突然想活下去。

这几句话特别打动我,因为我也是一个父亲,面对女儿,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都给她,也特别希望自己能一直陪伴她成长,看到她成家立业,平安快乐。

5、药贩子张朝林和程勇说:我卖药这么多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我在医院工作多年,见到过一些家庭因为没钱的原因,早早放弃治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因贫穷而耗竭。

我同情他们,然而我也无能为力。

6、吕受益一直求生欲强烈,但是在影片后面的部分,他的病情进入了用药无法控制的阶段,他决定去死。

死之前,他看了一眼儿子和妻子,他那一眼里面,没有什么眼泪,但是溢满了感情,他是为了他们,勇敢了一次又一次。

勇敢面对病魔,又勇敢面对死神。

这是一个父亲和丈夫对儿子和妻子最深沉的爱。

我再从医生的角度,来说说影片的一点不足吧。

影片里几乎没什么坏人,可能让大家稍微有些厌恶的就是卖高价药的制药公司。

其实,研制出来一种药,成本非常昂贵,而且还不一定成功。可能研制了很多种,才终于有一种成功了,制药公司不是慈善企业,也需要赚钱盈利。

而影片却没有交代为什么制药公司要卖的这么贵。

实际上,用药贵这个问题,真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而普通民众、普通病人,最能依靠的还是政府,或是支持制药公司,或是让更多药进医保,都能大大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我期待有这么一天:没有人因为穷而看不起病。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8

一个人虽说平凡,但如果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就会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题记

那天晚上,我同家人看了一场电影:《我不是药神》。开始我以为是什么搞笑电影,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的心渐渐沉重起来,有种压抑感。这部电影主要讲了程勇在一次不得已的情况下,从印度购买了治疗白血病的药,然后,低价卖给白血病人,救活了许多人。但这是违法法律的,因而,他被判刑。

剧中黄毛这个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黄毛是邪恶与善良的化身。

金黄色的头发掩盖了他的半张脸,身材又高又瘦,瞪着一双冷酷的眼神。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去抢药,他是邪恶的,我对他充满了鄙视之情。

他身患白血病,为了不连累家人,自己外出打工养活自己,他弯腰埋头吃快餐时,是否想念远在他乡的亲人?是否在为自己的病担忧?但他独自承受着!当他把自己辛苦抢来的药分给其他白血病人时,我不禁为这由于长时间的漂泊与营养不良的黄毛点一个大大的赞。黄毛,连个真正的的名字都没有,他是那么的卑微!但他的行为却很高尚!

2、黄毛是忠诚与正义的化身。

买药过程中,黄毛用心地帮助着程勇,他没有额外的要求。生意如此红火,但他依然像之以前一样,辛苦工作,养活自己。

那天晚上,一阵嘈杂声引起了黄毛的警惕,原来是警察在搜捕。趁程勇不注意的时候,黄毛将车开出去了,要知道他还不会开车!幸运的是他竟然逃脱了警察的追捕,正为他高兴的时候,灾难再次发生,他被压在了卡车下。一粒粒格列宁药洒落出来,那一粒粒飘舞的药丸就像是黄毛的化身,在大卡车下跳动着、飞舞着。我的心也随着药丸的掉落而慢慢下沉。为黄毛的死,为那么多被白血病折磨的人而悲伤、哭泣……

黄毛,一个话不多、不会拍马屁,分不清楚谁是老板的“小混混”,内心却自有是非曲直。他清清楚楚地看清每个人,也真心实意地表达着自己心中认为的每一个“正义之举”。他的一生是短暂的,是平凡的,但他却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人生。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9

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怀揣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走进电影院去观赏当下这部人人称赞的作品——《我不是药神》。

随着乐曲的激情开场,一幕幕场景在我眼前铺陈开来……在一家毫不起眼的印度小王子神油店里,一个上有病父无钱筹措药费医治,下有幼儿无经济能力抚养的“小人物”———程勇,因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至此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从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一跃成为受人尊敬的“大英雄”。

电影前半段内容里不乏各种笑点,惹得我捧腹大笑,整个厅里也是此起彼伏的笑声,从后半段开始,剧情急转直下,我的心情逐渐变得压抑起来。当我听到那个假仁假义的骗子医生,张程林所说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我的心里升腾起莫名的怒气,这就是真实的社会,这就是世界的背面。一边是“他才20岁,他想活着有什么错”,一边是能把家吃空的漫天药价,我的心里就像堵着一块石头,硌得难受,喘不上气来。无数个患了这种病的人,就因为这个天价药,吃掉了存款,吃掉了房子,甚至吃掉了家人,为了活下来而买“假药”吃的他们有什么错,可是如果所有人都去购买“假药”那么还有谁愿意来研究制造正版药,医疗事业又如何进步呢?到底是谁的错呢?

影片结束的时刻,我的心里仍旧很矛盾,可是当最后大荧幕上呈现出来的那几行白字,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这是一个曾经真实发生的事件,尽管这部影片中充满了悲伤和愤怒,但是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推动了医疗事业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点就是以凸显出它巨大的意义。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走出影院,思绪万千,希望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变“穷病”的现状,最终惠及每一个人。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10

一时兴起想起老师推荐过这部电影,抱着好奇的态度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我只感到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程勇被迫谋生,未经许可贩卖非法毒品。他差点被抓到一次,心神不宁,把同伴赶走了。一年后,他再次见到了他的老朋友。这是一件喜事,但几天后,老朋友死于白血病。他毫不犹豫地亏本出售非法毒品。另一个同伴为了救他而牺牲,但最终他没有逃脱。追求法网。故事里,药物研发要花很多钱,专利是一种保护,但药物很贵,很多家庭买不起。生病的人急需药物,但很难得到,如果家里一个人生病了,整个家庭只会变得更穷。 “故事里的,现实呢。现实生活和电影不完全一样。其实不光是中国,只要药品处于专利期,大多数国家都买不到便宜的药品。目前,大多数创新药诞生于制药公司,而不是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利润是新药研发的最强动力,只有利润才有可能投入巨资进行巨大的冒险。很多时候,冒险一文不值。

其实仔细讲,这部剧真的没有坏人,但没有坏人是最无奈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11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部电影是暑假上映,那个时候闺蜜约着我一起去电影院看,但是我不知为何推掉了,结果一直拖着拖着没有去看,最后就下架了。好不容易等到爱奇艺全网首映,感慨万千。

我们终于有了这一类的电影。

我向来就喜欢看很贴近现实人物的影片,所以对这部影片也期待了很久。这部片子很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因得了肺癌而离世,所以很能感同身受王传君和他的妻子那种渴望活下去的希望和念头,生命原本无所谓生死,但是因为有了爱和传承,生命因此而有了温度。我想如果那时候爷爷和外公患病的时候有有效的靶向药,我们无论如何都会花尽一切力气将这份爱延续下去吧。

这部影片的立意很高,涉及到了很有深度的话题,尤其是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对于疾病的痛苦,对于法律和情义的相容,但是很难得的是他没有把这个立意放在台面上来讲,而是通过整个影片的起承转合,通过演员和故事来告诉我们,让观众自己体会自己领悟。之前我也很喜欢看这一类社会焦点的电影,可惜国内关于这种题材的片子并不是很多,我看的比如有黄渤的《亲爱的》,王迅的《外乡人》,黄渤的《疯狂的赛车》等,更多的是看韩国的片子,《素媛》,《熔炉》,《哭声》等等,韩国在这一题材的片子很多,拍的也很真实,然而徐峥的这部影片将这类题材诠释得很好,很让人惊喜,同时又很心酸。

看完这部片子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三个字,不容易。人活在世,各有各的不容易,就像我们普通人,也许没有那么多大喜大悲,但是苦也忍着,疼也笑着,然后继续在生活的洪流中摸爬滚打。影片到这里就真正感受到,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电影,这就是中国拍的电影,从头到尾无不在传播着我们的处世哲学,生活不容易,什么都不容易啊,但是那又怎么样呢,还是得往下走下去啊,不能轻易就放弃呢。未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一起慢慢度过去,度过去,日子就会好的。

最后还是希望能够多一些这类关于现实题材的电影,更多的反应大众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苦痛,而不是让我们正在成长得这一代和未来的一代成日沉浸在毫无营养的偶像剧和青春剧中,而是应该传播一种正能量。有欢笑,但是更应该有值得深入思考的东西。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12

《我不是药神》无疑是部诚意之作,优点很多:演员们演技过硬,主角的内心变化细腻自然,配角的形象立体,笑点和泪点自然不生硬等。但一个很明显的不足让我在电影结束几天后还是觉得非常可惜——对药企形象的处理。电影中其它人物的处理可以说都是有棱有角的,却唯独药企老板的形象是扁平化的。

他出场就承载了贫病交加的患者的愤怒斥责,带着墨镜冷冰冰的一句“我们的定价是完全合理的”无法换来任何观众的理解;而后几次出场,都始终像雕塑般的生硬、冷酷,影片中甚至特意安排警察局长怼了他几句来昭示他财大气粗却不得人心。我不知道是导演真的没有继续深入了解,还是受困于“穷则有理,为富不仁”的老观念所以不愿意正视药企在这件事中的身份。影片中,男主显然有过家暴行为,黄毛抢劫,郝蕾演的是个舞娘,但电影并没有批判他们,而是让观众看到他们的不堪,也看到他们人性的闪光点。深入挖掘一个角色而不急于批判,是成就一部好电影很重要的因素。但电影在刻画药企老板的时候,显然突然丧失了这种能力。莫不是导演觉得穷才有资格不堪,一旦富有,人就应该十全十美吗?

影片上映后解释缘何原研药价格高昂的文章很多。简单说,药物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大量的前期探索以及一次又一次的临床试验,其付出的时间和经费都是惊人的。如果允许仿制药的存在,或者任意打压原研药的价格,导致药企无利可收,那么就不会有药企愿意数年时间、几亿资金从事新药物的研发,最终损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影片中药企老板强调的“是我们公司研发的药物,而不是印度的仿制救了广大患者”是不争的事实。在承认原研药的贡献的基础上,如何合理定价,既保证药企的利益,又惠及尽可能多的患者,是一个政策上的难题。

影片的最后向人们传达了格列宁加入医保的喜讯。这当然是一个方法,约等于众筹为慢粒患者买药吃,但这也不是十全的办法。首先医保已然捉襟见肘,有限的医保要用于哪些疾病的救治,也算个政策上的难题。其次在实际操作上,药占比、医保定额等政策的存在,让医生很难开出昂贵的药物,想靠医保续命,怕是也很难落到实处。

说得再武断一点,穷和老弱病残一样,都是弱者特征。穷且病弱,放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是毫无疑问会被淘汰的,人们会理解这有利于整个种族的延续。但人类繁衍至今,或许因为强大而能够允许一定数量的弱者存在,我们区别于动物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弱者的同情,对“弱者也有权力享受生命”的认可。但大量的难民能够拖垮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即使是人,对弱者的救助也显然是有限的。如何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保证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尊严,是每个国家每个群体都无法避开的问题。所以穷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件事,说到底不是弱势老百姓和无良药企、医院之间的矛盾,而是人类社会救助弱者的伦理问题和政策难题。这样的讨论,显然比影片立药企为靶子的虚晃一招更有意义。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篇13

这部电影暑假的时候在电影院上映了,可惜那时候在家,没时间看。那时候看着大家都在说这部电影特别好,也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再加上一直以来徐峥演的电影,都很喜欢。

昨天看到手机上会员可以看了,很是开心,想着考完试一定要看看,于是有网的时候,把这个电影下载了。安静的全程看完了这部电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里面有笑点,泪点,更多的是现实中我们的无可奈何,这部电影最厉害的`是,里面的每个人都没有错,也没坏人,看着坏的,其实也不是坏。都是生活所逼,里面有句台词说的是:这世界最难治的是穷病。是啊,曾经有多少时候,我们都是为了柴米油盐的生活努力,有多少次,哪怕只有100块,可能会救起一个人。

为什么这部电影对我感触很深,因为我知道有时候我们的医疗条件能好一点点,就可能少一个人离开这世界了。小时候问妈妈,你的爸爸呢!也就是我爷爷,妈妈说得病去世了,要是爷爷生活在现在,可能还是个慈祥的爷爷,还应该常常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时候爷爷得的病,对现在的医疗条件,根本不是啥大事。尽管药价贵,但还是有条件治疗,可那时候啥都没有!

现在生活过的越来越好,社会福利也是越来越全面,但又有多少人因为没钱,买不起昂贵的药。之前在图书馆做兼职,老师们讨论到现在住院的事,其中一位老师的母亲刚去世不久,老人撑不了多久,又闭不了眼。一周在医院花费10多万,最后还是走了,另一个年长的老师说,她和她儿子说:等我以后老了,不用送我去医院,把这些钱留给子孙多好,干嘛把钱给医院。可能是老师年纪大了,在吃一些抗老年痴呆的药,说她吃的药,下一批开始要涨价了,药量还少了。

既然我们没能力改变这些现象,那我们照顾好自己,不要让自己生病。愿都能健康的生活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