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迷你句子网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政治观后感”的信息。怎样才能突出这篇观后感的特别呢?在看了一部好的电影之后,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 最好集中精力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是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会尽一切努力为您提供最好的参考建议!

政治观后感(篇1)

本学期我们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了行政管理学导论这门课程,将公共行政学的概念,理论等各方面知识做了一次系统详细的介绍与讲授,作为对课堂知识学习的补充,我选择了《政治与行政》这本书作为课外阅读的书籍。

《政治与行政》这本书是美国政治学家弗兰克·古德诺的作品。古德诺是美国政治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他从法律的角度研究了美国20世纪初的市政机构和管理,以及城市政治。他也是政政分离理论的倡导者之一。其中,政治与行者两分,在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做了详尽的介绍。

读过《政治与行政》一书后,我将本书大概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章,讲述了国家的功能,政治的功能以及中央与地方政治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到第七章,具体介绍了行政的功能,行政体制和政府体制与政治和政党的关系,以及美英两国民治政府的特点与不足;第三部分是关于政党的内容,包括党魁的概念以及政党的责任。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了政治与行政两分以及政党内容这两个方面。

治与政治和行政的分离,古德诺之前已经讨论过了。例如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他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针对当时美国政府内政党分肥的的状况,首次提出了将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概念。古德诺在威尔逊等人的基础上,对这一概念提出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古德诺在书中提到,将政治与行政分开的第一个原因是解决城市问题。他提到了在英国和德国,由于此观念已被很多人所接受,故这些国家在处理城市问题上更加得心应手;其次,古德诺认为行政中的许多环节,尤其是技术方面,对于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例如行政中的那些半科学,半商业活动,与制定政策,表达民众意愿的政治活动,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古德诺对政治行政二分法产生原因的分析,古德诺对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澄清了人们可能对这一概念的误解,即行政与政治二分法的程度。古德诺认为,政政分开还不完全,但应该保持联系。他说:

“政治的功能首先与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其次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这句话中其实映射了他的观点。国家意志的表达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与国家意志的实现无关。

事实上,大家都很清楚,如果在执行政策时不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最好的政策就会因为无法执行而变得毫无意义。

由于行政与政治不能完全分离,还需要一个环节,如何协调行政与政治的关系就成为关键。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古德诺先后指出了三种协调两者关系的观点。第一,政府体制中的政治机构必须对行政机构进行控制。

这是因为,如果政治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控制太少,就会使行政机构处于宽松的运行状态,必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完成国家意志的表达。另一方面,政治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控制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分加强政治控制会破坏两分法的原则。第二,是行政机构的适度集权。

这是因为当时党的分肥制度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程度的集中。此外,美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特殊关系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之一。由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有限,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意志存在诸多冲突,必然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因此,必须加强行政机关的集中管理。

第三,是借用法外调节机制,即借助政党的力量。中国有句古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解决政府内部的行政与政治关系,不仅要想办法摆脱政府,还要依靠外部力量。

政党的存在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政党不仅承担着在政府制度理论中选择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成员的责任,而且承担着选择实现国家意志的人员的责任。这样就从人事方面解决了行政机构与政治机构的联系问题。

我认为,如何协调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最大贡献。因为将两者分离不难,但是分离到何种程度最为合适,是有难度的。绝对分离会导致意嘱执行上的偏差,分离不充分则达不到两分法的目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德诺对公共行政的贡献是巨大的。

关于政党方面,古德诺对于政党的存在是支持的。他认为,政党是政治与行政的联系点,承担着传达和落实国家意志的使命。政党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十非常重要的。他还提出了通过全民公决、制定规章制度、公开账目等方式,让政党对人民负责的办法。

从而减小了政党不负责任的可能性。另外,古德诺在书中提到了“党魁”的概念。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党魁,特指资本主义国家操纵政党机器的首脑人物。“党魁”与政党领袖的区别在于,“党魁”在党内并无正式职务,权限也无明确规定,而政党领袖在党内有正式职务,其活动公开并受到监督。由于政党在政府体制中控制着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而“党魁”又控制着政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党魁”实质上控制了政府体制内部。

“党魁”的存在,既有利,也有弊。首先,“党魁”通过议会的改革以及议会对人民负责而变得向人民负责,这会使民众中有更多的人获得选举权,从而更好地表达民意;其次,“党魁”的产生,会促使行政系统内部权力集中,而集权化是有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这与行政政治两分的初衷相符合。但“党魁”的存在也会产生一些弊端,例如,一旦党魁不负责任,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政党防止无政府状态的功能。

以上是我对《政治与行政》这本书中我感兴趣内容的介绍,下来我将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做出陈述。

首先,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古德诺在书中提到,政府应该加强行政集权,但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完全符合中国的现状。我认为中央政府是集中还是分散的问题,应该根据政府某种职能的具体情况来考虑。比如,中国的房地产和房价问题已经形成了三方博弈的趋势。中央政府和群众要降价改善生活,地方政府要依靠房地产维持收入,房地产商要涨价赚钱。

中央政府多次出台降低房价的政策,但却收效甚微,很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不愿完全贯彻中央的指示,即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方面,中央政府应该收回地方政府的一部分土地权力,即中央集权;对于其他政府职能,则不需要中央集权,以最近工商质检部门体制改革为例,这是一种分权。在这次改革中,各级及省级一下工商质检部门的人事权、财权都划归地方政府。工商质检系统不再实行垂直管理,只保持上下级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

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地方政府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利于解决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因此,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中央政府不应该简单地把权力下放或集中到地方政府,而应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其次,关于政治与行政的两分问题,我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做得并不够好,或者说程度较低。就拿陕西省质监系统来说,分为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两类,机关单位在省政府内办公,属于制定政策的部分,即负责“政治”功能;底下的事业单位在咸宁西路办公,从技术上负责不同的职能,即负责“行政”功能。但很多时候,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会涉及到具体的技术问题中去,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会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

从这点来说,政治与行政的界限划分的并不明晰。这一现象在其他的政府部门中也普遍存在。因此,我国政府的政治与行政分工还存在许多问题。

再次,关于政党的作用问题,古德诺书中提到的那些政党的作用或者如何避免政党不负责的论述是建立在美国两党制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在共产党执政的中国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古德诺认为政党是行政与政治的联系点,要发挥防止无政府状态的作用。这在中国是不需要强调的,中国政府不论是政治体制内的还是行政体制内的人员,大部分都拥有共产党员的身份。

由于党内纪律严明,组织紧密,所以这些人员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不需要强调加强联系的问题。另外,古德诺提到了政党不负责的情况,可是共产党的活动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维持执政地位的需要必然会要求共产党对人民负责,因此,也不需要特别强调不负责任的情况。虽然古德诺关于政党的论述与中国现状存在一些不相配的状况,但他关于如何避免政党不负责的几条解决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党加强自身建设和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

以上就是我对《政治与行政》一书大体内容的介绍和自己一些看法的阐述,很多观点由于知识信息不足,存在不少缺陷,这仍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总而言之,《政治与行政》一书,对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政治观后感(篇2)

之前,我对“政治”概念是相当模糊不清的。何谓“政治”?我心中打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政治建警论》一书在一开头便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诚然,关于“政治”一词的概念众说纷纭,不同阶级更有迥异的观点。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是与国家现象相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切与国家政权有关的阶级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和公共关系,都属于政治关系。“讲政治”就是使我们的一切行动从党的、国家的、人民的最高最长远的利益出发。

这样,我就了解了社会主义社会中“政治”的概念。那么我又开始想“什么是政治建警”呢?此书说到“政治建警是指:

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从党、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出发,按照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标准进行公安事业的长期建设。”另外,书上还说到“这里讲的不仅是公安队伍方面的政治建设,而是从广义上指的在整个公安事业的建设上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党的政治标准,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观渗透到整个公安事业的一切领域和范畴之中。”那么,政治建警有何要求呢?

书上说“政治建警要求全面搞好整个公安事业的政治建设任务。无论是确定公安体制、强化公安队伍、制定公安政策、加强公安法制、抓好公安改革、部署战略任务、加强公安情报信息、发展公安科学和公安教育、发展公安文化、改进公安群众工作、搞好公共关系、做好公安海外工作、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经常性公安勤务等等,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标准。”

那么,政治警察建设的意义何在?根据书本第二至三页“1、政治建警是坚持公安机关人民民主**工具政治属性的必由之路。2。政治警察建设是公安机关接受党的绝对领导的政治保证。

三。警察政治建设是提高公安战斗力的政治保证。四。政治警察建设是公安系统反腐败的根本途径。5.警察的政治建设是警察和人民团结的政治基础。

”了解了“是什么”、“为什么”,接下来,我便想知道应该“怎么样政治建警”了。依书所说“(政治建警)至少应做到以下五点: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2、对公安事业全方位地进行政治建设。三。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四。政治警察建设必须坚持各级领导与人民警察的结合,做到程序化。

5、建立完善的反馈机构。”

如此一来,我便掌握了《政治建警论》一书的主旨内容,现在,我希望可以从生活的点滴体现“政治建警”。在大队学生干部开会时,大队长曾说过:“生活无处不政治。

人活着就要讲政治,我们学校(警校)更要讲政治。”由此可见,政治对普通百姓是重要的,对警察、预备警察、警校学子更是重要的。我们应趁早树立起“政治建警”的理念,时刻了解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

面对这些政治事件,我们不妨将自己当成一名政客,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那些政治事件,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对政治的敏感度。

作为一名警察学校的学生,我希望毕业后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就像学校里的大多数人一样。我又是一名理科生,对一项新发明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政治”的兴趣。然而,政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警校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我也“挑战自己”一回,选择了这本《政治建警论》,希望借此引起我对政治的关注。

一句话,我希望警校的所有学生都能关注政治,用政治来建立一个新的自我,包括我。

政治观后感(篇3)

本周读了《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读后感》这本书,自己收获很多,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本书的中心是“中国政治如何向民主过渡”,重点不在于“民主”这个词,而是着眼于“过渡”这一具体的过程的复杂性与困难性。

中国二十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作者主要介绍了如何结合中国二十世纪的政治经验与西方社会科学原理,如何在应用西方社会科学原理的时候,同时,突破这些原理,创造中国的政治学,发展世界性的政治学。

研究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革命与全能主义政治的共同历史与内在的联系,即:中国的全能主义政治与社会革命的共同渊源是二十世纪初期所面临的全面危机,社会革命是客服全面危机的方案,全能主义政治是应付全面危机的一种对策,并且,从事社会革命就必须用全能主义政治手段。

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与西方社会科学,作者认为,中国应当发展在世界政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学,让欧美的学者到中国来,使中国的社会科学成为他们的研究重点,面临两个基本的问题:第一:所有的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得出的结论,都有社会的、时代的局限性;第二:

中国要想发展自己的政治科学,就必须建立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

将社会革命、重建政治权威机构或者国家和**机构和社会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社会革命、国家或政治团体与社会的关系、政治机构或政治制度。

关于如何发展中国政治学,主要论述了发展中国政治学的方法和理论问题。要创建新中国的政治学,首先要采取两个措施:补课和介绍欧美政治学界的新的方法和理论,详细介绍欧美研究中国党史的两种趋势:

宏观政治分析与微观政治分析相结合;本文总结了政治学发展的两个条件:材料的开放和学术禁区的开放。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与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外来的冲击,中国社会发生了全面危机,这种危机在中国内部表现为统治阶级的解体和政治制度的崩溃,因为这种崩溃,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有了新的文化。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与中国知识分子,针对于这一问题,作者从两方面谈起,一是重建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机构,一是解放个性、发展个人创造力的问题。认为知识分子组织与参加政党是二十世纪政治社会文化转变的最重要的力量,没有知识分子的领导,农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革命行动并阐释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等问题。

邓小平时代:历史性的转变及与过去的连续性,主要介绍邓小平对于毛泽东思想的重新解释和中间道路、对“两个估计”的否定和关于科学教育的政策观点、对于人民解放军的整顿以及现代化的论述、对于经济改革的支持以及决定作用。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中国的政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通过阅读本书,升华了自己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认识,了解了一些政治学的知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深的体会。

政治观后感(篇4)

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科学发展观的体系特征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

其二,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

其三,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

5.科学发展观的应用

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转变发展观念、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和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首先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的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其次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再次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最后要推进社会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6.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七大主题

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

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

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

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二、经济结构调整

1.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

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

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愈来愈大,城乡收差距过大,城市化水平低。

四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扩张突出。

五是产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

2.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内容

(1)调整三大产业的结构关系: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

(3)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4)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解决和发展生产力。3.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措施

以市场为主导,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和必然选择。)

三、节能减排

1.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资源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中国能源现状及利用特点

(1)中国能源现状

第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

第二,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

(2)中国能源利用的特点

第一,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

第二,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能源工业发展。

第三,能源供需形势从长期看依然十分紧张。

第四,能耗水平高,能源利用率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品质低下,管理落后等是造成能耗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

第五,农村能源问题日趋突出,影响越来越大。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生活用能短缺;二是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化学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能耗量增长;三是乡镇工业能耗直线上升,能源利用率严重低下。第六,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第七,能源开发逐步西移。

3.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尚未到位;二是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三是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五是激励政策不完善;六是机制不健全;七是监管不到位;八是基础工作薄弱;九是地方保护主义。

4.节能减排应采取的措施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以绿色科技为动力,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3)变革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5)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6)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有关知识

从中国经济增长来看,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这是一个短期问题,也是最紧迫的问题。而结构问题应该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它需要一个中长期的政策和措施来逐步加以解决。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或者谁损害谁付费;二是有利用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满足需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实现地区共同发展。

政治观后感(篇5)

公管***朱嘉赞

读这本书的时候,关键词就会出现:政治秩序,政治腐败。共同体,政治制度。政治参与、现代化、现代性、公民**、夺取**普遍权力等,不断梳理着头脑中各种话语之间的关系。

本书以“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他们**的形式,而在于他们的**有效程度”这句话开始全书的论述,指出拥有政治共同体的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稳定。作者赞成李普曼的观点“最大的必需品莫过于被统治”,我也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这句话强调了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只有拥有有效能的,有权威的,合法的**才能更好的,虽然我们强调自由民主,但有时候被统治比全民自治更更稳定社会,发展政治。

文中说道,**和动荡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政治供求的失衡:社会不能满足群众参政的需要,即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落后于经济基础。

书上有些观点对我原来的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比如说作者认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过去的自我感觉,还是中学政治课本,都教会了我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影响。良好的经济发展促进政治稳定,政治稳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亦然。读了作者的例子,我仍然不同意他的观点,或者我认为政治和经济是有关系的。

再比如“**的建设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这句话给我很大触动的,可能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关系,中国政治的现状:**权威大,权力集中,让我们一直着眼于如何通过限制权威,分散权力来稳定社会,而忽略了要在现代化国家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的大前提必须是先存在权威,如果缺少了权威,**办事就会受制于人,不能很好的运用国家机器为公民谋取公共利益了。

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政治制度的有效性。该书介绍了政治制度化的几种判断和认同条件:适应性—刚性(计算年龄、领导人更替次数和职能);复杂性—简单性、自治性—从属性、凝聚力—不统一性。

按照作者的标准,我对照中国,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化进行分析,觉得中国政治制度化具有适应性:组织存在了六十多年,现在是***领导人领导,只能比较齐全;复杂性:拥有庞大的下属组织,高度专门化水平;自主性: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缓和社会各阶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凝聚力:组织能够相互协调。

“政治制度具有道德和结构两个范畴”,这个观点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的政治是不道德的观点不同,亨廷顿认为政治也是有道德的成分的,他说道德需要有信赖,信赖包含着**性,而**性有要求存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行为方式。文章还举例说明了美国和苏联共产党委员会对公共利益给予实质性内容的政治制度,这说明人们需要一个道德的政治制度。

亚里士多德说,真正适用于民主政体和寡头政体的最佳政策,不是能够确保民主政体或寡头本身的最大扩张,而是能够确保其最长寿命的政策。这说明了制度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要是政治制度长期稳定,就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好处的对国家也有好处”这句话很有意思,这说明的也是通用这个企业个体的利益得到实现的同时,对整个国家的公共利益也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政客们说,上台后往往发现许多事情和竞选时“看起来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是**机构利益要求的一种表现。这个描述很形象,是在野和当朝两种看问题的视角,这也是有些政党在竞选之初凭借某些政策吸引选民使之成功执政,但是上台后受到种种因素阻碍,没有实现竞选时的承诺,最后执政满意度下降,退出执政的队伍的原因。“**机构的合法性和权威并非视其在大多程度上代表人民的利益或是其他什么集团的利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区别其他所有组织的自身利益。

”说的也是这个**执政之道吧。

作者还帮助我们区分现代化与现代性,指出现代化是实现现代性的过程,容易引起社会问题和社会不稳定。此外,要理清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废、流动机会、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动荡的关系,特别要指出腐败问题。我认为它对当今社会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文中说道“一切法律都会使某个集团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个集团最终就变成潜在的腐化根源”,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在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该如何平衡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呢?

为了保证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相对公平,既不需要过度压制,也不需要过度贬值,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的可能性。

作者说肃清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降低衡量公职**行为的准则,临一方面要使这些**的行为大体向此中准则看齐。我觉得这一方法就是一种政治思想,权术的一种体现,做事比较灵活,有点儒家“中庸”的感觉,准确的把握两者的分寸,拥有政治的敏感度和相当的政治头脑。

书中描述的不稳定政治,堕落国家的情况就是马基雅维利所说的腐化国家的具体表现,它们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产生很大的社会问题,但这并不仅仅只靠马基雅维利所说的“权术”就可以解决的,更需要高度制度化的政体来巩固。在我看来《君主论》主要是马基雅维利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对统治者如何运用权术统治国家进行论述,而《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则是研究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讨***参与度,政治制度化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认为政治衰朽和政治发展一样可能发生,如何采用更有效用,更合理的政治方式来实现真正的政治稳定。

总的来说第一章是全书的总论,作为主要观点,后面的章节是对第一章具体的论述与分析,像第二章讲的是政治现代化,将美国与欧洲进行比较,介绍了现代化的三种类型,权威的合理性,特别介绍了都铎制度。第三、四章介绍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变迁和政治问题。作者不管是对稳定的民主政体的赞扬,还是把普力夺社会等做作为反面的例子,它旨在强调美国的历史经验并不适合用来理解目前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各种政治制度不论意识形态,只要符合当时的时代发展要求就是好的制度。

总的来说我觉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亨廷顿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周密的证明,引用大量古代哲人的名言,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站稳了脚根。它解释了许多令人困惑的概念,如现代化与现代性、改革与革命、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等。

总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政治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

政治观后感(篇6)

《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是一本专题演讲合集,它是由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钱穆先生五次演讲所汇集编写的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他分别讲述了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个重要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制度的概况与比照,及其演变过程和弊利得失。政治应该分为两方面来讲:

一是讲人事,二是讲制度。在该书中作者侧重讲的是制度。要讲政治必然离不开四个范围:

一是政府组织;二是考试选举;三是税收制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从这四个方面讲述了历代政治的变迁和演变过程,根据当时人民的意见解释了其得失,客观地审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

自古以来,皇权与相对权力、地方与中央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两大矛盾。政府的组织,换句话说:是讲政府权力的分配。

政府职权分配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大趋势及其内在的根本意图。政府权利的分配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王室与政府的权利划分;二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划分。

汉代共有六位皇帝,其中五位掌管衣食住行,只有掌管文书的才是秘书。而宰相有十三个部门(就是所谓的十三曹,一个槽等于现在的一个司),由此可见宰相拥有相当大的一个秘书处,职位权力范围广。因此,根据法律原则,首相是政府的真正领导人,政府的真正权力由首相而不是皇室控制。

汉朝的中央政府组织主要为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太常、光轮、卫、太府、廷尉、大鸿胪、宗城、大西农、少府。

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组织体系,缓解了统治体制内的矛盾,巩固了皇权。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分为郡县两级,郡长官叫太守,地位与九卿平等,由于汉代的官级分得少,升转级灵活。

刺史在中央和地方两者之间有着纽带的关系。汉代刺客制度是一个比较完备的地方监督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选举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其主体是察举制。一个强大的组织取决于其成员的能力,因此选拔人员进入决策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汉武帝时设置了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由中央政府创办的、较为正规的高等教育学府,太学的考试毕业分两等,当时称科。

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为中央培养和提供了各种人才 。此后,逐渐形成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崇尚道德的社会氛围。汉代有三种选举方式,一种是不定期选举,一种是特选,一种是定期选举。

后来,前两种方式逐渐被忽视,孝道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当郡国察举之后,中央又加上了一番考试,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汇合和了教育,行政实习,选举与考试等四项手续,最后才决定你是否能进入朝廷。汉代政府成了一个“崇尚文化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当然任何一项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察举法有利也有弊,一方面重视了文化,重视了人才。对于中央和地方行政选拔的称职官员,使中下层也有机会进入法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治的明朗化。

但在另一方面表明德才兼备,实际上重德轻才,而且察举的权利主要掌握在郡县官员的手里或者贵族家族手中,普通百姓根本没机会被选举。

汉代以小农经济为主,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土地政策方面,主张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私有,可以自由使用和出售。如遇到经济困难可以土地买卖,这样就想成了兼并。

“富者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就是形容汉代耕地兼并的现象。土地私有使得穷着更穷,富者更富。当然,人民兵役税、盐铁税等税种也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汉代兵制是全国皆兵。当然,这个制度是非常合理的,不仅考虑到经济,而且考虑到道德的决定。所谓三年耕耘,有一年饥荒,20岁的成年人可以独立耕种,他可以有一年储备退伍服兵役。

一定制度的建立必须有其存在的理由,即外在需要和内在意图。

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辛亥革命时期传播的一切旧文化被推翻的现象,用专制和黑暗消灭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中国并不是无制度的国家,任何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制度的存在必有其背后的思想与理论。就如为什么皇权与相劝分离?

为什么用选举制选拔人才?为什么要23岁才服兵役?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制度确实剥削了人,阻碍了社会进步,但每个制度都有其优缺点。

汉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发面都有重大的发展与突破,设置太学,设刺史,察举制度,推恩令等奠定了全国的统一。然而,首相的权力与皇权并没有很好的协调。矛盾越来越严重。土地私有制导致了兼并。有的地方实行地、县平行制。有协地方实行分封制,但也造成了后来九个国家的混乱,严重威胁了中央政权。在一个制度上既要放进时代、地域,又要考虑中国历史的特殊性。

政治观后感(篇7)

二、条分缕析的研究结构

在研究结构上,本书运用纵向研究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农村社会政治秩序的变迁。笔者将农村社会划分为四个时期,主要从国家、农村社会与农民个体的互动关系来阐述各个时期的政治特征。我将这四个时期的特点用以下图表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村社会的治理总是由国家权力主导的。在一定时期内,为了满足国家利益,可以通过城市政治社会的渗透来控制农村社会。也就是说,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制度变迁模式主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供给,民族主义的权威性是农村社会制度安排的最根本因素。也就是说,农民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农村社会发展的自主权。

三、未完待续的“岳村政治”

于老师的研究和调查所处的时代背景恰恰是税改前期,此时农民身上的负担是非常沉重的,这些从其调查笔记中就能看出。从于老师的调查笔记可以看出,当时农民的税负相当重。而这之后经历了税改,国家在2001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和各种摊派以减轻农民负担,一直到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后农业税时代已经到来。

新形势下,岳村和农村社会政治秩序发生了哪些变化?

曾经税费的征缴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国家凭借行政权力联系乡村社会的主要方式,该时期对于农民义务的要求显然超越了对农民权利的肯定,并且由于税费负担过于沉重一度激起严重的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对于国家的认同。进入后后农业税时期,国家采取的是一种反哺农村的政策,强国家—弱社会这一模式中的强国家有些变弱,也可以说面对严峻的乡村治理困境以及三农问题的困扰,国家有所“让步”。国家失去了税费这一与乡村社会联系的媒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有些松动,但是基层政权组织与国家的联系却更加密切,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供给**发生的变化,由过去的自我供给变为上级财政供给,因此对上级依赖性更强,乡村关系、县乡关系更加的微妙。

农民个体则进一步原子化。

《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读书报告

该书作者在深入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学和政治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是什么)和规范分析(应该是什么)的方法,以湖南衡山县三百多年及岳村一个世纪的政治关系、权力体系等方面的变迁为对象,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实证研究。他认为,这一变迁的显著标志是城市政治社会对乡村社会的侵入即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沉,但随着国家对乡村经济依赖性的减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行政权力将逐渐退出乡村的政治领域。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命题。

我重点读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衡山调查记事》,我的感觉是:窥一斑而见全豹。以下是我对本书后半部分的理解摘录:

在写之前,想先就我对在乡村进行实证调查的方法作一个说明:首先调查者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这是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带着感性的因素,这一点在《黄河边的中国》以及本书中都有所涉及,其间在面对向作者们申诉的农民和面对他们的那些基层工作人员时,作者不止一次的提到:我们只是来搞调查的。

笔者不止一次地在心里说:要摒弃情感因素,努力实现客观公正!在作者的陈述中,农民的反应是失望,而**人们的反应是谨慎和怀疑!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想说的是,基层社会两大主体对同一件事的反应并不难看出:一个农村调查学者要实现学术公正有多难!

我仔细阅读了调查和编年史,接触了自己掌握的实际生活,并深深赞同笔者的分析。他的理论思考和分析框架让我不知所措,这也是我非常缺乏的!对该文的总结如下:

农村社会是一个国家、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

在这篇调查中,我认为作者是紧紧围绕乡村社会关系主体的几对基本权利和关系展开的,比如:国家(****和地方**)与村委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村委会及村党支部与农民的关系;等等。笔者通过翔实的调查资料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我看来,全文都能体现出一个观点:国家,基层政权和社会处在一个动态的博弈循环当中,也就是书中所提出的一个假设“是否可以认为,在乡村社会,存在着国家与基层政权及基层干部个人的利益冲突”。各个乡村社会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博弈生存”。

作者认为:国家为确立权威的合法性,以求社会稳定,就必须考虑到农村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国家在农村的各种制度形安排就是在各利益主体冲突和交换的过程中,确保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利益实现而设立的均衡机制。基层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由于国家的制度安排倾斜,出于自己部门的利益考虑,只有向农民索要而不会有多少给予,直接导致了乡镇管理阶层的运作效率低而成本高,工作与农民的要求相脱离!

正如一位乡镇干部所言,钱从**来,人往**去?所以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乡镇干部脱离国家体制!

另外作为直接和农民接触的村委会和党支部,作者谈到一个让我们必须重视的现象就是由于农村的那些既得利益者,为了垄断政治资源,不注重在农村发展党员,从文章的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党员发展数量明显下降,在很多农民眼里,党员是作为一种政治资源存在,是他们“成为村庄权力主流层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途径”。然而,这种政治资源被少数人占有。在个人利益被分割和鼓吹到一定程度的农村社会,这种资源的垄断可能成为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目标。在阅读中,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党员的建设是迫切的,否则,农村政治结构的社会基础将是相当垄断的!

对于广大的农民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建立起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只能在体制外寻找表达的途径,于是地方权威(“好汉”“觉悟者”)产生,这一新出现的农民利益代言人,处于公利或是私利,正成为一种体制外的对抗性组织力量,如何加以运用,是我们的**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得好,他会成为一支民间与**谈判的机制,而这也是农民对“组织性力量”的需要,也是重建乡村社会秩序所必需的。

政治观后感(篇8)

《农民的政治》的作者赵树凯先生曾在**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办公室工作,作为农村改革的亲历者和观察者,曾到“弱”村禁牧、在“穷”村修桥、于“乱”村修路,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读了这本书,大有裨益,收获颇多。

作者在本书中集中呈现了他自80年代以来的经历与思考,其中不乏鲜活的案例以及基于此展开的深入分析。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通过信访和实地考察,概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农民诉求的变化。改革初期,农村纷争多为“民与民争”,往往由历史遗留问题或土地承包不合理引起。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民负担剧增,农民与基层组织的摩擦加剧。到本世纪初,土地征收问题已远远超出税费负担,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转折点出现在2003年,从那一年起,国家逐渐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并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得上访事件明显减少,对抗程度减弱,形成了许多农民和基层干部心目中的第二个**时期。

但作者在2007年敏锐的意识到体制深处的巨大隐忧,这隐忧表现为农民对**的信任显著提高,对基层**的信任反而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因征地引发的矛盾迅速蔓延。

不过,**民生疾苦只是这本书的由头,作者在书中重点**的是农民在政治中的角色和地位,以相当多得篇幅来破除关于中国公民“该管”的误解,世界范围内的农民形象却离不开守旧涣散的影子,农民政策的设计者也往往强调农民虽有“自发”意识,但很难形成自觉的利益判断必须通过政策和制度安排加以引导,但就实际而言,农民在过去30年里恰是最具进取精神的群体,乡镇干部眼里农民难管的现状,也从反面说明农民的组织和博弈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作者认为,30年来的历史证明,不论多么聪明的学者,多么有能力的政治家,都没有能力去规划设计农村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观察和追随农民的脚步,因为农民的考虑要远比设计者们更加的理性。这看似平静,但可能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唯一途径。

目下农村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形势与80年代已大不相同,80年代的第一轮政策是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改革,以“包产到户”为代表的生产方式与已“乡镇企业”为代表的新型生产主体,之前因“解放生产力”而受肯定,之后因粮食总产徘徊不前而受质疑,褒贬之间的衡量指标始终是经济增长,显示了某种框架性的局限。当前的困境比上世纪80年代更为复杂,因为它不仅设计了经济因素,还面临着极其敏感的制度认同创新。

指出中国农民政治属性值得关注的根本原因是。此农民不是彼农民。当下,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群体的存在,表明“农民”早已不再单纯指向一种职业,更多成为一种身份制度的群体划分,他们的权利要求有相当部分与职业活动无关,甚至于与土地,与农业生产无关,而是将矛头指向因体制身份而带来的医疗、教育等问题,而在关键性的产权分配方面,诸多土地冲突也超出了经济的范畴。

作者用这段话来描述这个困境:

当谈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得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时候,一些地方**常常说,给农民的补偿已经相当高,甚至农民生活水平比原来高出很多,**的安置也很好,可是农民还在闹,这是不应该的。但是上访农民的理由也很充足,那是他们的土地,不论卖多少钱,这是他们的事情,**强行卖他们的地已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而通过他们的土地来赚大钱更加不合情理。

而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我所面临的农民身上,乡**从过去的“向农民索取”到现在的“给予”,但在“给予”的过程中却越来越多的遭到农民的质疑,他们并不太关心“给予”的多少,而更多地会追问“给予”的对象是如何确定的,比如低保、救灾救济等。在我看来,乡村干部在执行政策中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农民群众表述权利的程序,或者说利用体制上的漏洞以少数人行使了大多数应该行使的权利,。农民政治参与需求渐次增高能从村级换届选举中越来越多的参与人数可以看出。

作者赵树凯先生显然已经深刻地洞悉了新形势下农民与**双方分歧的根本所在,并且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农村改革已经到了关键之处。废除农业税带来的制度利好还未消失,以征地为焦点的农村冲突也未到不可调和得地步,新一轮的改革可谓恰逢其时、呼之欲出。作者认为:

应视农民成为改革棋局中强有力的博弈力量,通过弘扬农民的权利来推进政策执行和改善乡村治理。“现代的中国农民,最需要的是政治上的尊重,或许,唯有追随农民的脚步,才能让我们准确把握政治上的方向”。

现代中国农民身上的政治能量已经快速积累,并且正在寻找释放渠道,把握不好这种能量的释放渠道,或者不能引导这种能量的良性释放,将导致社会灾难。

作者的观点能否成为农村新一轮改革的推动剂,而最终变成可执行的政策来让我们执行,我不能断言,但是作为一名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的基层**领导,首先,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透视问题的途径,或许,我们今后在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应该揭下农民“得寸进尺、刁玩难缠”的面纱,抱着给农民以政治上尊重的态度重新打量和对待农民。

政治观后感(篇9)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让后人深深感动着,赵一曼就是众多爱国英雄中的一人。

对于赵一曼的了解,我是从《抗日英雄赵一曼》中获得的。这篇文章中,主要讲了赵一曼在担任团政委时,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敌人妄图从她口中得知抗联所在地,赵一曼宁死不屈,一次又一次受尽摧残,甚至右臂被砍断,可是,直至年仅三十一岁的她壮烈牺牲,她却从未曾屈服,更未曾动摇过自己的信仰!那悲壮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神!

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就这样一个弱女子,如何在敌人狰狞的面孔下,在那残忍的折磨中,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至死不屈?她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响在我的耳畔: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这是何等的惨烈啊!这就是一名弱女子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我们时时自豪着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更应该时时感念为了祖国的今天,奉献出无限爱国豪情的英雄们,像赵一曼,这个有着钢铁一般坚韧的意志的弱女子,她永不屈服的精神必将激励着祖国一代一代充满爱国激情的儿女们。

让我们像赵一曼一样,打造一副铮铮铁骨,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飞奔在祖国发展的道路上!

政治观后感(篇10)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读了老师推荐的三本书。每读一本书,我都有很大的灵感和自己的感受。

先谈一下《黑眼睛看世界》吧!作者用杨恒均,众所周知,杨恒均博士以独立思考和严肃题材写作著称,才华横溢,粉丝无数,被读者亲切称为“民主小贩”,拥有极高声誉。这部著作浅显易懂,却又那么的令人思考!

把民主、自由、理想、价值讲得聊家常一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杨教授的文章适合所有没有理想阅读的困惑或麻木的人!

最常见的例子解释了民主、自由和平等如何反映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分析评论,指出支撑民主制度得以建立、维持和运行的各种因素,以及使其得以生长的社会民情。民主作为人类政治发展的价值追求,一方面需要相应的民主制度保证民主的实施,更重要的是需要与民主相适应的社会民情。

同时,笔者也在给年轻一代上课,指出年轻人有理想就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见所闻所思所言,从心中流出一篇篇优美、睿智、自然、来于生活又富有机锋的博文,被众多网友粉丝昵称为“民主小贩”。好一个吆喝民主、呼唤宪政的“民主小贩”!今天,中国不需要更多的杨恒均和杨恒均的博文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更关心个人的民主生活经历。他不讲尘封的理论,也没有冲锋陷阵的激烈,只是通过自己真实经历过的事实,讲述一些涉及每个人生活的规则和道理,以实现素朴的启蒙,一点一滴,聚沙成塔。

杨教授的文字一向是平和的,能够洞悉人心人性,对于一切关于民主的是非曲直,总是先从自身利益开始谈起,即民主对于“我”自己,对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意味着什么,而不是像某些专家一样通篇大道理,专业名词一大堆,动不动就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大战略。深深震撼着人的心灵!

至于《教育论》一书是斯宾塞的著作,《教育论》一书是斯宾塞教育理论的完整表述。该书出版后,在英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的发展。读书在于一种兴趣,今天当我打开《斯宾塞教育论著选》时,对里面所讲的内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第四部分-体育。想我泱泱大国,为什么体育普及的程度总是那么低,奥运会我们派出的人数最多,可总是奖牌数总是得不了第一,足球,篮球这些在世界排名那么的低,一到大赛,我们只能为别人做陪练,露个脸而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普及体育,重视体育,从娃娃做起!

斯宾塞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健康与体育:1。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和衣着。为了使儿童有健全的心智也有强壮的身体,必须纠正不重视儿童健康和合理养育的情况。

在食物和营养方面,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得太多或太少,食物的质量和营养要高于**且易于消化;我们还应该多样化饮食,定期更换食物,注意每餐的搭配。在衣着上,要求儿童所穿的衣服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效地保护身体,不至于有任何轻微的寒冷感觉;绝对不要因在衣着上追随不合理的时髦而使儿童的体格受到严重的损失。2.加强体育运动。

对所有的孩子来说,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操场,并为户外运动设定时间。通过运动,孩子们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健康。

就儿童体育的内容而言,它包括体操、游戏等。但是,两者相比,游戏比体操有本质上的优越性。因为游戏是一种自然自发的运动,孩子们不仅感到很有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的身体以对称的方式发展。

3.防止学习负担过重。身体是心灵的基础,心灵的发展不能使身体受苦。当人们在教育中采取一种必然会使受教育者健康受损的办法,这如果不证明是居心残忍,就证明是无知得可怜。

而《重读近代史》是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先生近年来潜心研究近代史的心血结晶,可谓是作者的代表作。作者广泛阅读中文及西文史料,兼涉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领域,既钻进历史的深处,身临其境地探寻、查考;又不落窠臼,跳出以往历史研究局限于国内的狭隘视野,以高屋建瓴般地姿势站在全球框架俯视近代中国。作者既广泛阅览各类书籍,不辞辛劳地挖掘散落于各处的文献资料,充分利用他人所忽视的稀见史料,但又不迷失于浩瀚的史料之中,而将辩证的思维穿插于史料的阐述之中,每一步推理和论证都建立在扎实的文献资料基础之上。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从今天的中国学到什么?全球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苏联固然倒下,东欧早已巨变,中国也背离了马克思的经济路线,剩下朝鲜勒紧裤腰带搞共产主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更适合人类的发展?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历史和现实问题!

以一己之力去螳臂当车,终究要头破血流。

以上是关于三本书的简单感受!

政治观后感(篇11)

《精神政治学读后感》


《精神政治学》这本书,是一本让人深思的著作。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精神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谈谈我的读后感受。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精神和政治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在《精神政治学》中,作者揭示了精神对政治的重要性,以及政治对精神的影响。精神是人类自身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们思考、判断、选择的精神基础。而政治则是社会的管理和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命运。精神和政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有健康的精神,而健康的精神则需要一个健康的政治环境来支持和促进。


我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在阅读《精神政治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偏见和局限性。我发现自己在进行思考和判断时,往往受到了政治环境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没有真正做到客观客观地独立思考。这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由思考和独立意志的重要性。通过这次读书,我决心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我认为《精神政治学》是一本值得深入思考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精神和政治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精神境界,保持独立思考和坚定信念,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和谐的社会。


通过阅读《精神政治学》,我收获颇多。我深深理解到了精神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我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迈向未来的道路。愿我们都能在精神与政治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和和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