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作品后,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作品的情节走向。这时候你就可以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来和更多的人分享你的读书感悟,深入了解“大众哲学读后感”并理解它的背景接下来请阅读,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一起讨论分享知识!

大众哲学读后感【篇1】

“哲学”一词在普通人心中常是神秘、生涩的代表。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本哲学书。(妈妈问:《苏菲的世界》不算吗?嘉说:感觉那不能算是一本哲学书)。作者艾思奇用直白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哲学世界的概况。

唯心论分为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前者认为人的精神主导一切,后者认为有一个“绝对”精神在主导一切。而神学认为有一个上帝在主导一切。两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且,这相似之处在于对世界的看法上的相似。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认识世界的角度去考量唯物论和科学的关系。

首先是认识物质运行的规律。唯物论的基础就是物质独立存在,独立运行。机械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变化只是机械变化,即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但唯物论的辩证法道出物质的变化更多的是物质内部的变化,兼以外力的作用,且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外力下会有不同的变化结果。科学中也是如此。比如水凝结成冰,就既不是数量变化也不是位置变化,而是它本身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实际上也是它受到的热量减少,运动变慢,受到相互作用,从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变成冰。所以从这点来看,唯物论和科学是紧密联系的。

可供讨论的还有认识方法。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唯物论的认识是累积感性认识,加以分析,达到理性认识,总结出真理。而科学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唯物论和科学确实有密切联系,既然科学是我们要坚持的原则,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辩证唯物论就需要我去好好学习。

大众哲学读后感【篇2】

《大众哲学》这本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感想有共通点,但同时又有差异。“哲学思想是人们的根本思想,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世界一切的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这就是哲学的真面目。”;第二部分讲述从现实生活中人们四种不同世界观谈起,把世界观归结成两大类:观念论和唯物论。指出:“世界上找不到第三类的哲学,即使有,也只是把两类拉连一下,弄得一半是观念论,一半是唯物论,也并不是纯粹的第三种东西。”;第三部分讲述“认识论”,论述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真理的客观性问题,尤其是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讲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五大范畴。

《大众哲学》是我们老百姓都能接受的哲学,是中国人应该认真学习的著作。本书以大众化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事例,简明扼要而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原理、认识论内容和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范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一扫旧中国哲学界沉闷的空气,深得广大知识青年的喜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大众哲学》讲的是哲学与生活问题。以前的我总以为哲学是抽象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而《大众哲学》让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其实哲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哲学的踪迹。”语言浅显易懂、道理简单明白,但表述的内涵却很深刻,不仅给人予一读即懂的感觉,而且使人豁然明朗,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到处都包含着哲学的道理,只要我们细细想,就能认识它。第三,必须以中国人最熟知的事实为内容,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建构。理论的具体化,就是根据实践的客观现实来对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对于中国人而言,马克思主义是舶来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实现两个融合:与中国的文化语境相融合,与中国的现实语境相融合。什么是哲学?通俗地说,哲学就是事物内在的道理,是事物中包含着的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接受的道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通篇贯穿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但并没有长篇大段地引用马克思的著作和语录,而是以当时的中国人最熟知的岳飞之死、孙悟空七十二变、义和团、抗日战争等中国化的事例为内容,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这样的方式方法,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大众哲学》这本书善于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联系起来,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这样,哲学的观点就更容易渗透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从而让人们真切的体会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这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这句话的错误和荒谬。可是按照以前教材对唯心主义的泛泛解释,我们对唯心主义其实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它的错误所在。以前曾听说过唯心主义最终导向了宗教,可我却不以为然。然而,这个例子生动而形象,我顿时醒悟,原来,唯心真的可以引领人们走向宗教。

正因为这本书的哲学和生活联系一起,得以实现大众化。对广大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也间接的将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并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艾思奇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例如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读罢这本书之后我不仅对哲学是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有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深入的认识,这不仅能增强我个人的修养,提高我的逻辑性,思辨性,整体性,也坚定了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例来剖析哲学道理,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学习哲学。

大众哲学读后感【篇3】

从前哲学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深奥,使人太难以理解。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语。可是当时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慢慢的到了中学我们开始接触到了政治课,当时政治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深奥,让人感觉很难理解,有事书中的一句话都要反反复复思考好几遍才能够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大众哲学》也称《哲学讲话》,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笔法,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这样使人很易懂,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例如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其荒谬性显而易见!以前教科书只教给我们唯心是错误的,但是为何错误?曾听说唯心主义最后都会导向宗教,其原因何在?现在我找到了答案。

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其创新从何谈起?尤其是哲学。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最讨厌的事,可是后来后来在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惑,从而有了学习哲学的欲望。我始终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我希望中国多一些思考者,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好评,我认为其原因第一是因为他所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mdash;mdash;mdash;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它把青年引向进步、引向革命是顺理成章的。其次是因为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即适应了青年们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要求科学思想的指导的需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担当起这一任务。第三是因为这本书的学风与文风对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心悦诚服,愿意以它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本书的风格同艾思奇同志的为人治学十分相似。它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

看了这本书我不仅初步知道了什么是哲学,而且它引导我倾向进步,并进一步倾向革命,倾向马克思主义。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很适合作为哲学的入门书。

大众哲学读后感【篇4】

以前的我总以为哲学是抽象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而研究哲学更是被我认为是戴着厚厚的眼镜的老学鸠才能做的事。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语。但那时,我们就像在听天书。丈二和尚搞不清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什么。

到了中学我们正式开始触到政治课,然而,面对教材哪些专业而晦涩难懂得词语时,我感到的是无比的纠结和烦恼,一句话看上好多遍才能懂更是让我对哲学产生恐惧的心理,并由衷的抵触。

前一段时间有人向我推荐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不得不承认,刚一听到要读有关哲学的书,那些痛苦而恐惧的学习哲学的经历顿时于脑海重现。可是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

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乎是由过去谈论哲学的人造成的。” 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艾思奇作为一位革命战士,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国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方面,其历史地位,应该说巳得到了公认。虽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但这不能掩盖他的伟大历史功绩,也不能取代他的历史地位。 艾思奇并非没有弱点和不足,人无完人。

然而,我们同样应当指出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艾思奇,他的历史地位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众哲学》时期就已经奠定。在后来的几年里,作为一名战士和学者,艾希仍然在挣扎。这是历史。这段历史被写进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也被写进了近现代哲学史。

我认为这本书最重要的特点是运用最流行的写作方法,运用日常会话的体裁,融汇特殊的理论,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句子中延申出深刻的哲学知识。这样,哲学更容易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头脑中,让大众读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接受,让人们真正意识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

“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这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这句话的错误和荒谬。可是按照以前教材对唯心主义的泛泛解释,我们对唯心主义其实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它的错误所在。我以前听说过理想主义最终导致宗教,但我不这么认为。

然而,这个例子是生动的。我突然意识到理想主义真的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宗教。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那种认为哲学已发展到极致的理念可以说是可笑而幼稚的,因为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

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纯粹是为了考试。如何开始他的创新?尤其是哲学。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最讨厌的事,填鸭式是教学方式更是令我苦不堪言,可是后来后来在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惑,从而有了学习哲学的欲望。

我一直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我希望中国有更多的思想家、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欢迎。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它着眼于公众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引发哲学思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最关心的政治问题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在谈到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时,艾思奇在谈了“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享乐主义”的世界观之后,进一步以抗战的“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三种不同的“抗战观”来延伸分析“世界观”问题。

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也就是说,适应了青年人在外部强敌入侵、内部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当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承担这一任务。二是因为他所宣扬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他们带领青年人走向进步和革命是很自然的。三是这本书的文风对青年人有很强的感染力,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青年人的内心,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青年人的行动。而这又同艾思奇同志的为人治学十分相似。

他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艾思奇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例如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读罢这本书之后我不仅对哲学是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有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深入的认识,这不仅能增强我个人的修养,提高我的逻辑性,思辨性,整体性,也坚定了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例来剖析哲学道理,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学习哲学。

叶天骄***文学院

大众哲学读后感【篇5】

《大众哲学》读后感:

《通俗哲学》收卷后,内在的充实大于困惑。想着自己曾经在高中接触到哲学之时的那种混沌感,就是所有的字自己都是熟识的,拼在一起看却毫无头绪。若自己在初学之时便能看到此书,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高中教科书只是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来描述哲学,这并没有让我们有穿透力,反而越来越困惑。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物质,什么是意识,矛盾又是如何推动发展的,单凭苍白的解释,无法让作为初学者的我们茅塞顿开,反而像钻牛角尖一般,越进越深,路越走越黑。那时的我们只有一个问题:

“我们真的可以参透哲学这个东西吗?”

乍一看,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语言也不晦涩。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分别在讲什么,“天晓得”又是哲学的哪个部分。单是目录就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兴趣,让我继续阅读。

大众哲学真的是一种可以被大众理解的哲学理论吗?那些曾经想过研究哲学的人,一定是一群老学者,他们只能用更加艰深的语言来解释一些原本难以捉摸的原理。或者哲学是一个神秘的东西,普通人无法理解它的奇妙含义。

但事实并非如此。当进入这本书后,才发现哲学的乐趣。这本书在介绍主观概念的省略时给出了一个例子。

享乐主义认为世界是虚幻的,除了它自己没有真正的存在。而对此观点的反驳,简短而有力:“那生下你的父母均是虚无的嘛?

”若是,自己也为虚无之物,若否,则万事万物皆虚无不成立。而观念论的另一部分—消极主义则容易将哲学引向宗教。消极主义认为一切都是预先决定的,任何行为上的改变都是徒劳的。

那么谁是这个先定者,谁是万事的主宰呢?只能以神作为载体了。这时不自觉就想到了我们中的大多数,包括我,有时都会“丧”,将一切未达成的心愿怪罪于“命不好”,说得好听一点便是水逆。

这很可能导致我们寻求宗教的解释,并抱怨上帝命运的不公。再想一想,这难道不是我们自己无所作为的替罪羊吗?在我们看来许多的偶然,亦或是突发事件,均是自己的命数,一个阶段一个劫无法逃脱。

但偶然或突发事件,仔细去寻,不也是我们曾经忽视的量变引起的?

通俗哲学的第一部分引人入胜,后一部分更生动有趣。“由胡桃说起”这一小节,以胡桃为例,阐明了实践的意义。当我们看到核桃时,我们的感性认知可以指出它们是核桃,而理性认知则推断它们会结出果实。实践让我们真正探索核桃的内部。

在生活中,这可能只是一个不到一分钟的核桃打开过程,但其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却真的发人深省。

但其实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天晓得”。曾经看到很多人抱怨事事不如意时,总会说天晓得。消极的感性主义者也总会这样抱怨,他们认为万物皆不变,人不会进步,实践不会发展,因此也时常怨天尤人而不做出行动。

但事实呢?万物的发展促进实践的发展,实践引导着人类的认知进步。自己行动了,总会得到改变的。

通过杂耍来谈论物质自身的运动,通过雷峰塔的倒塌来谈论质的变化,原本的细序在高中课本中已经变得丰富了层次。因为一个一个的故事,哲学理论变得浅显易懂,我也在在抽丝剥茧中得到新的感触,也会有新的疑问。书中说,矛盾可以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使不符合时代的事物过时,而新的、更先进的事物出现。

当人类达到共产主义,会不会有新的内部矛盾把它转化为更好的社会形态?当时的社会是不是以改革为主导,只有在共产主义的基础上才能完善,但这是否以味着社会形态变化的矛盾因素呢?

纵然看一本书然会产生疑问,但于我而言,看这本书得到的收获大于疑问。在死记硬背只为应付高考的时候,哲学是唯一要考的科目,考完试就上架了。谁将继续研究哲学的指导作用和哲学的进步发展?

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功利心态,应付高考哲学的思想是无用的,所以读书后的感觉永远改变不了哲学虚幻虚无的刻板印象。但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一个观点越发明晰“哲学应该是大众化的。”大众化体现在其语言的通俗,体现在该书紧扣政治问题,引发哲学思考,进而用哲学去引导人民。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不外乎国家生死存亡,但此时却出现了很多“消极主义”、“悲观主义”。这些原则影响到广大青年,显然不利于革命的推进。该书顺应了革命的需要,以生动的事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青年人得到了进步和革命。

在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哲学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如今,哲学的地位却稍显尴尬。虽然哲学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高中的填鸭式教育并不能让年轻人理解哲学。

以我为例。虽然老师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书中略显困难的句子,但他也用了一些例子。但苍白的解释和例子并没有引起我们对哲学的兴趣。相反,我们觉得哲学就像海市蜃楼,是我们无法企及的。因此,作为高中生,他们只能吞咽而不咀嚼,才能拿到高考分数。

而在高考结束后,大多数学生不也选择性忘记了哲学?虽说青年在形式上都掌握了哲学,但哲学的引导力并未充分体现。身边太多大学生每逢考试处分,总会在社交平台上**锦鲤。

如若是分数不理想则只会抱怨运气不好。大学提供的是自主学***所,所以最后的结果全然是自己是否自律的体现。其实,不难看出,成就水平的高低是由质的变化引起的量变。

倘若作为学生的我们,对哲学毫无了解,而仅仅相信运气决定论的话,那岂不是**的锦鲤越多,成绩越高?但看看身边成绩较高的同学们,不也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的位置吗?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践中得到的,也无一不是得到实践检验的。这些抽象化的理论加上书中举出的实例,便使哲学变得明晰了起来,也更能为我们所适用。世界是客观的,初接触很难理解物质的边界。

但当与我们自身结合后,就能知道“物质”这一概念,其实是引导我们去探索真实的世界,探索眼前万物变化的规律。而不是怨天尤人,总是将“天晓得”挂在嘴边。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坏的时代。为什么称为好?因为知识的汇聚,因为理论的丰富,因而我们不再片面地去理解一个事物,而是具体的全面的了解。

也因为哲学的不断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普遍化,这也是大众哲学所体现的最核心的内容—以最为大众化的语言让我们对哲学产生兴趣,从而发挥哲学的引导作用。为什么称为坏?太多的信息碎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难以辨别是非,也难以从重重叠叠的事件中抽取哲学的真义。

作为大学生,哲学固然是重要的一课,但抽取哲学真义,理解哲学对我们的引导,而非囫囵吞枣应付考试才是最重要的。哲学的意味,也需多钻研才能一步步领悟了。作者:

法大马会

大众哲学读后感【篇6】

我认为这本书最重要的特点是运用最流行的写作方法,运用日常会话的体裁,融汇特殊的理论,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句子中延申出深刻的哲学知识。这样,哲学更容易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头脑中,让大众读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接受,让人们真正意识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

“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这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这句话的错误和荒谬。可是按照以前教材对唯心主义的泛泛解释,我们对唯心主义其实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它的错误所在。我以前听说过理想主义最终导致宗教,但我不这么认为。

然而,这个例子是生动的。我突然意识到理想主义真的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宗教。

那么学***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那种认为哲学已发展到极致的理念可以说是可笑而幼稚的,因为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

每个学生都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尤其是哲学。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最讨厌的事,填鸭式是教学方式更是令我苦不堪言,可是后来在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惑,从而有了学***的欲望。

我一直认为,学会思考,希望中国有更多的思想家、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欢迎。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它着眼于公众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引发哲学思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最关心的政治问题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在谈到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时,艾思奇在谈了“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享乐主义”的世界观之后,进一步以抗战的“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三种不同的“抗战观”来延伸分析“世界观”问题。

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也就是说,适应了青年人在外部强敌入侵、内部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当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承担这一任务。二是因为他所宣扬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他们带领青年人走向进步和革命是很自然的。三是这本书的文风对青年人有很强的感染力,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青年人的内心,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青年人的行动。而这又同艾思奇同志的为人治学十分相似。

他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艾思奇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例如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