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通过多种分析角度全面探究“鉴史问廉观后感”,电影不仅可以消磨我们的时间,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通过其中的一些小情节获得新的感悟。这时可以用观后感记录观赏时的心路历程,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人性。你掌握作品名观后感的写作格式规范吗?
观看了央视九套推出的八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全片围绕一个以廉政为核心的为官之道。《三国志・魏志・李通传》:“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从此,清,慎,勤,便成为官箴,也是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所谓清,慎,勤,就是为政做事要清廉,谨慎,勤勉。
片中提到清朝的于成龙,这位有着卓越的政绩和廉洁刻苦一生的大臣,是如何用清,慎,勤来诠释着“天下廉吏第一”的美名。从边荒之地的知县到两江总督,他的政绩自然是名留青史,而作为当权者,他得民心的程度也处处在彰显着他崇高的官德。早期,他总是拿着自己的俸禄广施民众,常常自己都不能吃饱,而后作为当时的两江总督,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百姓皆叫他于青菜。最后他死在任上,死后只有一套官服,“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立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康熙破例亲为其撰写碑文。这是怎样的德,才让上至君王,下至市井百姓无不对其离去痛彻心扉。
同为百姓的父母官,有的选择了清正廉洁,有的选择了富贵享受,有的选择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的选择了庸碌无为甚至鱼肉百姓,有的流芳百世,有的却是遗臭万年。
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为官者拥有怎样的德,是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百年大计步伐进度的考验。“执政为民,廉洁自律”是官员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在众多利益诱惑面前,要学会拒绝,以清廉的作风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净化社会不良风气,还一个风清气正的世界。
电视中从来不乏“演绎”和“戏说”一类的历史剧,但像《鉴史问廉》这种将多个朝代贯穿起来整体纵观,并以真实历史人物和典故为内容的纪录片还是头一次,所以一经播出就收到了许多**干部的关注、专家学者热议、广大百姓的追捧。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中国共产党之后,他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王朝的兴衰就像一出情节反复、缺乏新意的戏剧,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一个朝代的繁荣昌盛瞬间成为历史的痕迹。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回望逝去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只是感叹岁月的流离与无情,更重要的是在兴衰的思索中找到了历史的定律,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
管不住腐败,任其泛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稳固而昌盛。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那么走出历史,回到现代,我们的国家走过了贫穷落后的建国初期,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迎来了繁荣昌盛的发展中阶段,由于党长期的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于是有些人已经逐渐脱离了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面对这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以壮士断腕的魄力,猛药祛苛,狠抓开展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把那些贪腐的**一个个拉下马,从严治理党风,赢得了民心,这也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
《鉴史问廉》告诉我们,历史是真实的,教训是深刻的。如何在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不想腐”和“尚廉洁”的理念,努力构筑我们的“中国梦”,应该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永远深思的课题。
【范文二】
由中共河南省纪委、**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记录频道陆续播出。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一):观史为鉴,廉洁从教
追根朔源,'廉政'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廉政制度政策的完善,人们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加深。
总之,它是公正廉洁的政治局面、政制制度、政策和政制道德的良好结合和辨证统一。
近年来,廉政教育深入人心。人人都讲究廉洁,凡事都要廉洁。我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整部影片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内涵深刻,意图崇高,气势恢宏,制作精良。非常具有可读性。
因此,我对廉政建设的理论意义和我国廉政建设的理史经验有了深刻的认识。看完之后,我感觉像是在听一场没有讲台、没有讲师的廉政讲座,从中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营养!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
在中国廉政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时代的董璇、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等。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倡导廉政文化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就会兴旺发达;腐败猖獗,就会衰落。“那么,对于一所学校和一支教师队伍来说,诚信同样重要。
目前,紧跟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同大家一道学习了廉政准则,阅读了一些廉政>故事、廉政漫画等书籍,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诚实的反面是腐败。当诚信意识不能占据主流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滑向腐败的另一面。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
相反,从实际的角度看,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很容易把恩人变成罪人,也很容易把原本的好意变成恶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古至今,廉洁的故事比比皆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将焦俭送给他的鱼悬于室外来拒绝焦俭的再次相赠;北宋包拯立《诫廉家训》于家中警示后人;周总理穿着朴素,总是将衣服补了又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孔繁森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临终前身上只有8元6角……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这些优良的廉洁作风,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用教书的行动诠释廉洁的含义,用学生的成才续写廉洁的故事。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虽然没有腐败的土壤,但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廉洁从教,更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确保他们上班后,廉洁的花朵能够相互竞争。
作为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准则,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以诚相待,善于掌握权利,坚决杜绝以学生成绩为筹码,获取非法利益。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向同学们渗透廉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将来会去工作,也许他们会面对很多**,如何让他们能够承受住糖衣炮弹的轰炸,我们需要老师平时的言行。
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势必会欣欣向荣的发展。当校园诚信风气盛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就会更强。作为一名教师,践行和弘扬诚信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赵青革
近期,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8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极具教育人、感化人的廉政剧作。该剧以大量古今录像交替呈现,辅以文字解说,充分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来的重大事件和典型特征。从他们的每一次兴衰,我都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和廉政的力量。电视剧既给我敲响了警钟,又为我举起了一面镜子。
面对荧屏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组镜头,都让我身临其境,思绪万千。鉴史问廉,对照古今,我有三点体会。
一、做人要善良。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善待是生活的底色,不要说谎,真情流露,是生活最美的体现,一个好人必须热情、乐于助人,懂得珍惜和感恩。有了善良,就算偶尔受点委屈,也会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宽容,由此换来的一定是快乐,>幸福和健康。
善良由内而外,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才最美、最帅。善良的人不会丢弃亲情友情,不会忘记社会的教育、单位的培养,不会私欲膨胀误国毁家,损人害己。
二、做人要能干。 好好上学,好好上班,好好顾家,有所作为,干正事,做好人,人生才有意义。不会的不代表永远不会,不去学,不去干才会倒退。
会而不干,干而不前,就是堕落。就像1月18日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中,***总书记在**党校县委书记>培训班上所说:'当干部,要会干,能干,不能干一年两年总是涛声依旧,干一年两年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总是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做损害他人、损害单位、损害国家的事,是人品问题,是罪人。
三、做人要公正。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应当坚持公平。我觉得在人生的时时处处都如同置身在一个个天平上,有很多人会在不经意间,默默地看着你,对待亲戚朋友、父母妻儿、领导同事,尽管不可能完全做到不偏不倚,但还是应当尽量努力做到办事公平,这样才可以心安理得,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为人处事要做到公平,把心放正,坚持民主,主持公道,走的正,行的直,为人公开,办事公正,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偏袒他人的缺点,若独断专行,若偏听偏信,若惟我独尊,若惟利是图,若见钱眼开,若不能公正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那就无法做到廉洁奉公,势必落得腐败变质、自毁前程、锒铛入狱的下场。
(三):为官'清勤慎','庸懒散'何患不治乎
——吴自力
近日,我认真观看了由**电视台、河南省纪委、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详实的史料,让人警醒的故事,振聋发聩,震撼人心,使我深受教育,备受启发。在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下,央视播出《鉴史问廉》,无疑是对当前全国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有力配合,是从文化根源上对我们反腐倡廉进行的总结和认知。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鉴史问廉》使我更加增强了反腐倡廉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
《鉴史问廉》善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让我们在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中,得到警示和启迪。尤其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在背景音乐中,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清勤慎”匾额总能震撼人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勤慎'三字,出自晋武帝司马炎训长吏之言:
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廉洁、勤政、慎政,国家怎么可能没有长治久安呢?宋代以后,清、勤、慎三字即成为官场普遍流行的当官箴言,多置匾额悬于衙署,以警戒为官者。
在《鉴史问廉》中我们得知,包拯当政的开封府衙门外,甚至刻有'清勤慎'的墙雕铭文。
“清勤慎”虽然是封建**的官本位,却像一股政治微风。它延续了几千年,与“懒”、“懒”、“不做官”的浑浊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清勤慎'中的'清'指的是清正、清醒、清廉,它对应的是'庸懒散'中的'庸':昏庸、平庸、庸腐;'勤',指的是勤官勤政,有担当,它对应的是'懒':
懒官、懒政、不作为;“慎”是指谨慎、用心、善始善终,与“散”相对应:自由、散、混。'清勤慎'与'庸懒散'宛若官风的两极,为官者秉持任何一方,带来的施政成效确是天壤之别。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指出,“为官不为官”也是腐败,“懒官懒政”也是祸国殃民。纵观历史,历代从严治吏的王朝必定繁荣昌盛;历代从严治吏的混乱和**观历的堕落,必然衰落甚至走向灭亡。正是因为魏徵、房玄龄等一批贤臣能吏,清廉节俭,励精图治,才会有空前盛世的'贞观之治';正是拥有李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清廉功臣前赴后继,勤政有为,才会有举世富裕的宋家王朝。
而对于一些为官不为,只顾斗玩蟋蟀的贾似道之徒,却只能置百姓于水火,推国家于深渊,引万世唾骂。
当前,我们三门峡正在下猛药治理'懒官懒政'和'为官不为'.我认为,治理'慵懒散',应当倡导'清勤慎'.因为,'清勤慎'是一剂良方,倘若我们党员干部能常思之念之并落实到行动中,定能保证政治清明有序、**清廉有信、干部清正有为。
“清”是做官的品质。它提醒我们,党员干部要讲道德、讲道德,部要超标。首先要以'清廉'治理贪庸。
把牢欲望闸门,坚守心灵'防护堤',不贪不义之财,不存非份之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物欲的**。其次要以'清醒'治理昏庸。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明辨是非,遇大事不糊涂,遇**不低头,与不良风气和违纪违法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同时要以'清正'治理平庸。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说真话,办实事,执法客观公正,做人办事公道正派。最后要以'清静'治理庸俗。
要志存高远,保持平常心,常怀敬畏,远离是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勤'能克'懒'.'勤'是为官的责任,'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它告诫我们党员干部多想事、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曾国藩认为,勤勉有五种方式,即身体勤勉、眼睛勤勉、手勤勉、嘴勤勉和心勤勉。
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当下,我们党员干部惟有勤勉工作,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不懈怠,不肤浅,多解群众难题,多为民办实事,才能谈得上履职尽责。
'慎'能祛'散'.'慎'是为官的态度,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为官就应小心谨慎,面对人民的重托,要有如履薄冰、如临身渊的感觉,不能自由散漫,随波逐流。恐惧生,理智存。
只有时刻感受到人民的监督,感受到权力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用好权、掌好权和管好权。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谆谆告诫我们:即使独立工作,无人监督也要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这种慎始善终,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当恪守遵循的一种美德,一种品行,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官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负担。如果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能以'当清,当勤,当慎'为座右铭,那么政治生态必将引领社会风气,'何患不治乎'也就不是一句古人的喟叹和百姓的期望了。
教师观《鉴史问廉》
---观后感
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该片深入中国历史,试图**廉政建设与整个社会文明兴衰的关系。全片共8集,分别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
古人提出“六廉”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几千年来,人们对清朝政治和清官廉洁的呼唤几乎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鉴史问廉》作为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清”“勤”“慎”为主题,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
该片从历史兴衰的角度**廉政文化的力量,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廉洁是一种正义,也是一种风气。廉洁可以兴盛,腐败可以战胜。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我,看了这部警示片后,我从中看到了很多东西,也想到了很多东西,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作风,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准则,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坚决杜绝戴着有色眼镜来区别孩子。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树立良好的时的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向同学们渗透廉洁的思想,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经得起**,顶得住风浪,将来一定在工作岗位上两袖清风,一生廉洁。
做为教师身体力行,弘扬廉洁的正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是用情景再现和专家讲述相结合的手法把中国的兴衰史一览无遗的展现在国人面前。从秦朝开始,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皇帝。秦朝灭亡的原因是长城修筑,道路修筑,骊山修筑。人民的军车太重了,无法承受。秦始皇也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建造了“阿房宫”,这是中国历史上奢侈浪费的耻辱代表。
秦始皇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只传二世。
在西晋,从皇帝到大臣,每个人都在争夺财富。在当时的西晋,石崇和与他并肩作战的富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后来的历史学家认为西晋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拜金的政权之一。
西晋文学家鲁褒在《钱神论》中辛辣的讥讽道,"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西晋王朝迅速陷入整体性腐败和社会溃败之中还有另外的因素:政治上,它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用人只看门第,看血统,而不看才能,把做正事干实事的这些人当作俗官,浊流,被社会看不起。
经济上,它施行占田制。所谓职业制度,就是官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大。所以,这样一个王朝,它不可能长久。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老百姓爱戴的明君,他对能臣廉吏爱戴有加,当一生清廉节俭的魏徵去世时,唐太宗感到十分悲痛和惋惜,他感慨的讲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去世,我失掉了一面镜子。
唐太宗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严格要求朝中的贵族和大臣,同时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监察制度来预防**,皇帝率先垂范,官吏安守本分,贪腐和滥用职权的现象没有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世,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是一个国家安宁的时代,是一个和谐向上的时代,是一个贤臣辈出、国泰民安的盛世时代,也是一个让现代的中国人怀念的时代。
唐玄宗在位期间,任命一位不学无术,却精通**的李林普做宰相,把朝中大事交给李林普掌管,从此沉溺享乐不理朝政。在李林普的掌控下,正直有才能的大臣遭到排斥,小人得到重用。在腐败的全面侵蚀下,各级**走红,大唐帝国逐渐消失。
北宋初年,国家百废待兴。那么北宋王朝是如何选贤任能再创盛世繁华的呢?北宋的**都是经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朝廷的,朝廷对于**的婚丧、宴饮、车马、服饰、有着严格的限制,对违反者严加制裁,终身不得为官,对于****的则处于极刑。
宋真宗即位后,任用端庄持重、勤政廉洁的李沆做宰相,旋马家声的故事就出在李沆身上。在皇帝和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北宋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这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个繁荣时期。然而,这个史无前例的王朝时代是如何衰落的?
宋徽宗是一位非常有造诣的书画皇帝,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道教艺术家。当他成为皇帝后,他开始在开封建造诣个名为“更月”的花园,供自己耕种。奸臣蔡京是他的首相。朱棣曾负责运送奇花异石修缮艮岳,博得皇帝的青睐,很快从平民升为总督。朱勔的快速晋升掀起了一股采办花石的狂潮,各地**争先恐后向皇帝进献花石。
这种对享乐、奢侈和民生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纵观历史,可以说,廉政和腐败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任由腐败蔓延。腐败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毒瘤。发展社会,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在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法律面前的特殊公民,没有党纪面前的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无论他的地位和权利有多高,只要他违法乱纪,究逃不出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死无疑!
千百年来,百姓心中始终蕴含着一种清官情结,这也是人们对清廉、正义的不懈追求。
走进七朝古都开封的包公祠,我们见到了中国公平正义的化身――大宋丞相包拯,他是自宋至今一直被民间崇拜的精神偶像,他那代表正义、坚定的黑色脸谱,代表清正的月牙儿的形象已经深深根植在百姓心中。但最根本的是他自身始终坚持的“为公正直才能一心为公,明察秋毫才能断案公正”的为官理念和出任大理寺拯一年内清理历年积案、处理一万七千多人无一人申诉的敬业精神和才干,这样才能使他成为一个名垂青史为百姓带来福祉的清官。张伯行(1650-1725),宇孝先。号恕斋,晚年更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县)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济宁道、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仓场侍郎、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他勘于为政造福于百姓;他疾恶如仇,耻于与贪官污吏为伍,他居官清正廉明,“止饮江南一杯水”,深受百姓爱戴。康熙皇帝称赞他为“天下清官第一”老百姓称誉他为“天下第一清宫”。张伯行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至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一字诗包容了古往今来砥砺道德、提高修养的廉政警言,而他在上任伊始所书《却赠檄文》更是从根本上堵塞了一切有可能发生的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的路径。
一条明星微博可能瞬间有上万条的回复,一个影星的生活照点击量可达上万条,但这些曾经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清官却渐渐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甚至今晚在《鉴史问廉》中缅怀他们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已经忘了这些历史上清正廉洁的标志性人物。
而事实上,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官二代、富二代在公众场合从事有悖社会公义道德甚至法律的举动而能毫发无损,缺少的正是董宣这样的敢于严格执法、不畏上、只为法的强项令!包公祠里的仿北宋时期的题名碑上包拯的名字已经被万千景仰者摩挲的几近不见,希望一代能吏廉臣的清官形象不会陨灭在当代从政者心中。忠于职守、清正廉明、惩恶扬善,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从政者毕生的追求!
我认真收看了**电视台九套八集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后,意犹未尽,又之后收看了河南卫视、河南新闻频道的重播,受益匪浅,深感这是一部振聋发聩、令人震撼的纪录片,是一部廉政文化的好教材。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影片的特点、与开封的关系和两个建议。
它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表达:好看、通俗易懂、经久耐用。
这是一部以历史朝代为经,以名垂青史的清官史和遗臭万年的**污吏史为纬,用讲故事的形式,透过情景再现的影视表现手法,以快慢适度、深沉浑厚、饱含激情的男中音解说为主,辅以56位专家学者言简意赅、字字珠玑的点评,配以或激昂或低沉的**,使观者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犹如身临其境,到达情感上的共鸣,煞是好看。
好懂是说,反腐倡廉这么一个严肃的政治性很强的话题,被编剧以讲故事的艺术形式娓娓道来。动人心者莫大于情,情在细节之中,细节在故事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细节感人。如汉代池阳县狱掾王立的夫人瞒着王立收了囚犯家人一万六千钱。
事发后,王立感到自我没管好家人,十分羞愧和恐惧,即刎颈自尽以明心迹。由此可见,汉朝法律的威慑力是多么大,**们的自律感和对国家律令的敬畏感、耻辱感是多么强烈。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说,文化的功效是什么?就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是非、善恶、真伪的决定标准,尽管它不像经济建设一样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但功效却是水滴石穿、垒土成塔、润物无声。诚哉斯言,该片寓教于乐、好消化、易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告诉人们历代清廉官吏的高风亮节与**们的丑恶嘴脸,告诉世人廉则兴、贪腐成风则亡,这就是该纪录片的耐看所在。
廉则兴、腐则亡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法则。反腐倡廉是每个国家和每个历史时期公务人员都务必严格遵守的规则,任何一个时期都应在反腐倡廉上下功夫,让公务人员做到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此其耐用也。
《鉴史问廉》十分接地气,与开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片中涉及十几个生于开封或在开封为官的廉吏:被汉光武帝封为强项令的洛阳令杞县人董萱,在开封做官时给后人留下沧海遗珠成语且又断案如神的狄仁杰,留下旋马家声典故的宋朝宰相李沆,给我们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铁面无私的包拯,给儿子司马康留下《训诫示康》家训的司马光,宰相肚里能撑船、锐意变法的王安石,不贪占一分一毫的苏东坡,离职时只收扬州百姓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的江苏巡抚兰考人张伯行,精忠报国的岳飞,两袖清风的晋豫巡抚于谦等,这些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血管中始终流淌着忧国忧民的血液,他们身上无不闪烁着清风文化的光芒,无不彰显着开封这块文化沃士滋润的清官廉吏对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懈追求。
如果说一部中原史是中国历史的一半,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开封史就是中原史的一半。
《鉴史问廉》八集中多次出现开封府、包公祠、龙亭、大宋御河、城摞城等风景名胜,这无疑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必将推动我市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最后提两点推荐:
一是充分利用开封市**西侧设置的廉政走廊、省、市纪委命名的廉政教育基地和监狱设置的**警示平台,加强公务员培训中的廉政教育。
二是尊包拯为廉圣。笔者曾在市包公研究会组织的纪念包拯诞辰1010年座谈会上提出:应在原有的中国古代十大圣人(文圣孔丘、武圣关羽、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茶圣陆羽、史圣司马迁、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酒圣杜康)之外,增设包拯为廉圣。
在这方面,其他省辖市已先行一步,在传统的十大圣人之外,又加了八圣:漯河的字圣许慎,南阳的科圣张衡、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焦作的文圣韩愈、律圣朱载,周口的道圣老子,新乡的谋圣姜太公。
《鉴史问廉》善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让我们在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中,得到警示和启迪。尤其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在背景音乐的映托下,片子里多次出现的“清勤慎”匾额总能震撼人的心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勤慎”三字,出自晋武帝司马炎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意思是说,当官的如果能做到清正廉洁、勤勉政务、谨慎处事,国家哪有不长治久安的呢?宋代以后,清、勤、慎三字即成为官场普遍流行的当官箴言,多置匾额悬于衙署,以警戒为官者。在《鉴史问廉》中我们得知,包拯当政的开封府衙门外,甚至刻有“清勤慎”的墙雕铭文。
“清勤慎”虽是封建官吏的为官标准,但却如一股政治清风,亘古千年绵延至今,与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普遍存在的“庸懒散”、“懒官懒政”、“为官不为”等浑浊之气形成鲜明对比。“清勤慎”中的“清”指的是清正、清醒、清廉,它对应的是“庸懒散”中的“庸”:昏庸、平庸、庸腐;“勤”,指的是勤官勤政,有担当,它对应的是“懒”:懒官懒政,不作为;“慎”,指的是谨慎、用心、善始善终,它对应的是“散”: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清勤慎”与“庸懒散”宛若官风的两极,为官者秉持任何一方,带来的施政成效确是天壤之别。
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指出,“为官不为”也是腐败,“懒官懒政”照样祸国殃民。纵观历史,凡是吏治严明、官风清正的朝代,必然繁荣昌盛;凡是吏治混乱、官风堕落的朝代,必然衰败不堪,甚至走向灭亡。正是因为魏徵、房玄龄等一批贤臣能吏,清廉节俭,励精图治,才会有空前盛世的“贞观之治”;正是拥有李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清廉功臣前赴后继,勤政有为,才会有举世富裕的宋家王朝。而对于一些为官不为,只顾斗玩蟋蟀的贾似道之徒,却只能置百姓于水火,推国家于深渊,引万世唾骂。
当前,我们三门峡正在下猛药治理“懒官懒政”和“为官不为”。我认为,治理“慵懒散”,应当倡导“清勤慎”。因为,“清勤慎”是一剂良方,倘若我们党员干部能常思之念之并落实到行动中,定能保证政治清明有序、政府清廉有信、干部清正有为。
“清”能治“庸”。“清”是为官的品质,提醒我们党员干部要讲道德,重品行,不逾矩。首先要以“清廉”治理贪庸。把牢欲望闸门,坚守心灵“防护堤”,不贪不义之财,不存非份之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物欲的诱惑。其次要以“清醒”治理昏庸。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明辨是非,遇大事不糊涂,遇邪恶不低头,与不良风气和违纪违法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同时要以“清正”治理平庸。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说真话,办实事,执法客观公正,做人办事公道正派。最后要以“清静”治理庸俗。要志存高远,保持平常心,常怀敬畏,远离是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勤”能克“懒”。“勤”是为官的责任,“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它告诫我们党员干部多想事、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曾国藩称“勤之道有五,为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和心勤。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当下,我们党员干部惟有勤勉工作,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不懈怠,不肤浅,多解群众难题,多为民办实事,才能谈得上履职尽责。
“慎”能祛“散”。“慎”是为官的态度,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为官就应小心谨慎,面对人民的重托,要有如履薄冰、如临身渊的感觉,不能自由散漫,随波逐流。恐惧生,理智存。只有时刻感受到人民的监督,感受到权力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用好权、掌好权和管好权。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谆谆告诫我们:即使独立工作,无人监督也要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种慎始善终,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当恪守遵循的一种美德,一种品行,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官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负担。如果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能以“当清,当勤,当慎”为座右铭,那么政治生态必将引领社会风气,“何患不治乎”也就不是一句古人的喟叹和百姓的期望了。
历朝历代兴亡更迭的哪里,人们感怀盛世荣光,更有对乱世的黑暗与杀戮,挥之不去的印记。
修长城,修弛山,建骊山,是秦朝挥霍无度、无所至极的极端表现,杜牧诗有: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度挥霍淹没了始皇赢政的统一大功。 “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信仰,只能是腐败,只能是败金。然而运河上美丽的花纲石,只能换来百姓的反抗,摩挲艮岳峰头石,千古兴亡一览中。
廉则衰,贪则兴。
大唐盛世,唐太宗停朝祭魏徵,唐玄宗,公私仓廉俱丰实,注定唐朝人口的飞速猛增。法治鼎盛的北宋,人口更至上亿,可称盛世,清明上河图可鉴证宋代的繁华。
感怀盛世,感恩清廉,执法如山,清正廉明更是百姓的精神偶象。包公临行,百姓偷偷藏在行礼中的端砚,最终以“包公不持一砚归”而结束,如今成为今天的端砚传说。强项令董宣,老虎头上耍大刀,刘黄面前铡奴仆,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明,惩恶扬善,人们不会忘记,世代相传。
中原自古兴衰多,借古论今,以人镜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让百姓好办事,为百姓办好事,才是我们今至所责,民之所盼,尽已所能为群众担供方便,才是我们今天的追求。
历史那些事,尤其是道德君子的那些事,常被后人诟病,如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有人惊呼“他是天阉之人吧?!”言下之意,除非柳下惠是天生的性无能,才会坐怀不乱。联系到昨天中共警告县委书记要过美塞关,看来总书记的话很有意义。
当然,普罗大众无法企及的道德高度,不能否认他的存在。昨夜,《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就向观众讲述了历史上的几位“道德标兵”。有图有真相哦!
一座城,一个人的故事。历史倒回到1900年前,有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王密,在其恩师杨震途径自己管辖地时,特地去拜访,为报举荐之恩,王密奉上自己的积蓄十斤黄金,杨震不收。王密再三恳求,杨震仍拒,王密跪下:
晚上没人知道。杨震勃然大怒:天知,神知,你知,我知。
怎么能说没人知道?道德典范就是这么“无情”,但理讲得让人不得不服。后人感其清正廉洁,把其工作地的一座山改名“四知台”,称其宅为“四知堂”,用以警戒人们“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一条鱼,一个人的故事。羊续曾任南阳太守,他的属下,一位府丞给他送来一条当地有名的特产——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府丞执意要太守收下,羊续无奈。
这位**走后,杨继续把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柱子就变成了干鱼。后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著柱上悬挂的鱼干说:
“你上次送的鱼还挂著,已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这位府丞甚感羞愧,悄悄地把鱼取走了。后人赞其廉洁自守,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连写过“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也曾赋诗赞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
一首诗,一个人的故事。历史上,清正廉洁的官吏不少,有治世才干的官吏很多,但能将此二者集于一身,可谓凤毛麟角。于成龙就是其中难得的一位。
他廉到家徒四壁,死后遗物只有一只破箱,里面有官服一套,官靴一双,瓦缸中仅有粗米数斛,盐豉几罐。故深得百姓爱戴,“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当朝皇帝康熙亦御书“高行清粹”,谥“清端”,并曾写诗褒奖他的清廉,称赞他“清官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