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清楚写作品读后感的重要核心是什么吗?你也读过{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吧,他的文笔简直令人惊叹。 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是记录自己思考和成长的过程,迷你句子网为大家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或许能够成为您的灵感来源,请勿忘记将这个网页加入收藏夹随时查看!
波兹曼的忧心绝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在波兹曼看来,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最后,波兹曼指出,只有深刻而持久地认识到信息的结构和作用,消除**的神秘性,才能对电视、计算机或任何其他**取得一定的控制权。人类不可能不使用**,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来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网络,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猛兽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类新闻,很多或是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以戏说的形式出现。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消化所得,感官感受更甚于头脑的追求,慢慢地失去思考,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被发现的文化伤害及其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书中一步步地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还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主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这种介入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精神鸦片,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丧失,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其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映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回味乃至排版要求。这就需要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我们都知道,评价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只需动动鼠标,你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形形色色的广告,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天价广告费,由此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因为收视率虽不直接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无忌惮地笑,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顺便提一下,有西方学者对中国节目出现低俗倾向非常好奇,因为在一个有着浩瀚发展史与文明礼仪史的东方古国,民众竟然对那些袒胸露乳、逗笑戏谑的低俗节目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想这就是传媒这一精神鸦片的作用,它几乎是在无形与无声中慢慢侵蚀着中国的民族文化,由此可见“娱乐至死”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市民阶层对娱乐文化疯狂追求,还可以理解,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了。
当年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刘晓庆的整容不仅仅只是为了留住青春……
如你所知,这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已经和八卦没有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政治作秀”成为当今一大趋势不免让人诧异,因为“政治”与“作秀”这两个事物实在是几百杆子也打不到一起的,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成为可能。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所陈述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再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我们一直爱戴的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科普很好,但是学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则会慢慢偏离初始设定的科普目标。以《百家讲坛》来讲,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由此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了“戏术”,当社会精英阶层中的知识分子们,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图有个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论。他说人类一直困在洞穴中,只能看见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于是便执著地以为这些影子就是一切。现代人也处在一个大洞穴中,只不过这些洞穴是由强大的传媒、信息网络构建的,我们只有手里拥有一件现代的电子产品,才能保证自己还活着,保证娱乐还存在着。固然这一切只是虚幻的美好。
可这只是一个童话吗?
3.5星书
可能是看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抵触,总觉得作者所述(也许是针对他所在的美国的情况,但中国现在也有些视频垄断娱乐的感觉)有那么一些狭隘,偏激,通篇下来,不能完全认同。
作者主要观点,也就是胥赫里(也许不是这三个字[捂脸],反正就是那个人嘛,大家知道就好)的观点:也就是电视以娱乐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使得思考过程减少(论点)。
诚然,美国的农民或许以前是可以田间地头以看书为休闲,以讨论和听演讲为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电视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方式,甚至转变为肤浅浅陋的娱乐。
可是我国不是这样的。到现在恐怕我国仍然有一些农民是不识字的,是向往上学的(所以,寄希望于子孙上学)。目前,电视还没有来的及完全改变人民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一些人原本就不是通过铅字开形成缜密的思维的(反驳点1)。
Plus:甚至可能由于电视的出现,原本信息闭塞的小山村农民得以了解到外面世界的广阔。某种程度上,还开阔了视野。
2:电视的存在的确无论人们看不看都在进行,无人可以阻挡。
反驳2:可是,遥控器是在我们手中啊。我们随时有主动权去关掉电视,站起来去读书,散步。而在一天工作,学习之余打开电视:或综艺、或新闻、或微博,放松一下,劳逸结合。而我也是这么做的。
作者还讲到电视里只有正在发生的事情,没有历史(分论点)
所有现在正在发生的,组合起来,回看不就是历史重现嘛?况且,历史也是可以制作出来去播出的,提醒人们记住。
个人认为:
电视娱乐更多地还是取决于个人,取决于个人的需求。需要是整天趴在电视上的,自然也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一类娱乐电视摧毁了思考能力的人,可是这一类人,即使没有电视娱乐的存在,恐怕你也不能指望他们整天看书学习,支撑起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没有电视,可能还有别的娱乐方式。而那些原本就喜欢看书的,可能有了电视,依然可以自如呆在图书馆学习。
Plus:更值得注意和引导地,是小孩子。小孩子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甚至也没有形成很多的爱好。可能他们更倾向于电视娱乐,这就值得我们去引导。
餐厅里有几个小学生,每天一放学先把作业写完,有不会的就问一些自习的大学生(我也是辅导他们做作业的人之一[跳跳])很多时候,作业做完了,他们就坐我们身边,看我们写作业。我就问他们怎么不出去玩,他们就说,也没什么好玩的。
想想也是悲哀,这些小孩子的娱乐方式真是少的可怜和我们小时候相比(我们那时候可是到了半夜大人都喊不回家睡觉觉呢[怄火],怀念[嘘])。
而如果这时候他们有个手机,女孩子就看视频,男孩就可能打游戏。还真是被束缚在电视里的童年。
所以,更值得注意地,是电视娱乐对小孩子的影响。而如果所有的小孩子的课外时间都依赖于视频和手机,那他们长大以后,才真的是作者描述的那个被电视娱乐垄断的世界。
[憨笑][憨笑][憨笑]完结
本书是20xx年被朋友多次安利的一本书,看书名,刚开始以为会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的小说式读本,所以在还没有看的情况下推荐给了身边的人,后来被告知“看不懂”。[流汗]不过自己看完之后,发现这是一本对社会问题反思的书,很有内涵。值得一看的。
这本书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现在互联网时代则是其升级版)。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娱乐的方式。作者这样形容那时的美国:“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有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属,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就是作者全文要表达的中心:电视,作为一种媒介,以娱乐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话语方式,致使我们最后成为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当然,这并不是发明电视的人所导致的。
表达方式决定着表达内容。当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其表达的东西已经改变。18、19世纪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植根于铅字文化的传统,其是严肃的,理性的,其表达具有着深刻意义和实质内容。电报的出现对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进行了攻击,使得遭受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这种形式下,信息俨然也变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商品。报纸、电视继续发展这种趋势,我们也从“阐释时代”跃进了“娱乐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具有连续性且构成一定语境的文字,来源于思考,而图像则是一个个没有连续性、没有语境的片段,而我们则对这种由没有关联的片段联系起来的东西形成了习惯,这种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娱乐。作者还详细的介绍了电视是如何在政治、宗教、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娱乐表现。
当意识到在电视上看到的全部都只是秀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活在一个假的世界,电视剧、电影、广告、综艺节目中,各种人设,我们也都已心知肚明。甚至教育、体育等行业,或许是利益、名利的驱使,变得也不那么的纯粹。你所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电视上所传播的也都是观众想看到的。但不得否认,电视,包括现在的网络,为我们带来了娱乐,但也带来了信息风暴,让人来不及筛选信息的真实性、实用性。它就像一个人面兽心的家伙,不断腐蚀着人辨析信息的能力,还假装无辜。更让人遗憾的是,网络自媒体已经越来越影响着大众的情绪、舆论和注意力了,实在是可怕![吓]
作者引用了很多事例,最多的是奥威尔《一九八四》和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观点。两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一个认为“老大哥”在监视着我们,我们们也将受制于这种痛苦之中。另一个则认为我们要担心的应该是我们会在一种“娱乐”的享受中失去了“自由”。很显然,作者更同意后者。作者最后用《美丽新世界》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担忧:“人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已经为什么不再思考。”这应该也是当下我们遇到的现状吧!
[《娱乐至死》读后感]《娱乐至死》读后感
刚看题目《娱乐至死》我想娱乐也可以致人死地吗?娱乐是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的,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就好比如说电视,《娱乐至死》读后感.在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的时代里,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
慢慢地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但是当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时,就印证了波兹曼说法“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继续往下看我们慢慢会发现娱乐的恐怖性,说成娱乐至死一点也不为过.
综括全书,波兹曼主要提出了两个观点:
一、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地将观众注意力转移,而包含在每条新闻中的应有情感正在丧失,无论观众还是传媒都在变得冷漠.
以上都是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描述,也可以看作是对当今中国的描述
虽说波兹曼的这一判断语调平和,但却内含绝望之心———电视1900年诞生至今不过百年,但它已将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的“杂耍”.在那张壮阔无比的“电视”屏幕上,无论多么残忍的**,多么恐怖的**,多么荒诞的政治丑闻,只要主持人温柔地说一声“接下来”,一切便从人们的脑海中消失得干干净净……
于是,如今我们每日沉浸其中的所谓“信息环境”事实上已成为“电视”的一面镜子,不仅失败的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而且,新闻的价值也仅仅取决于它能带来多少笑声或嘘声……更有甚者,非凡品德、完美的人格之类,也仅仅取决于“化妆术”的高下……
为此,波兹曼的忧心绝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任何**在历史中都仿若云烟,转瞬即逝,但另一个场景却越来越快的逼近我们,我们俨然已经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电视文化,超级女声,明星学者,当《论语》也只有在借助于电视媒介才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时,孔子若泉下有知,也不知当喜当悲.在这起事件中,《论语》讲的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接受的方式,人们已经习惯了从电视里吸收文化,并以此为天经地义,实际上,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成功的扮演了一个“神话”的角色,而这也正是尼尔波兹曼教授在《娱乐至死》这本书里所要批判的,读后感《《娱乐至死》读后感》.
波兹曼举了一个例子,在今日的社会中,任何所谓的信息,在一个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无法存在的,他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把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简言之,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
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再者,更危险的或许是它的这种想法甚至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或者是鼓励.
近代的工业发展确实是给大众带来了福音,但物质的发展和精神的进步从来就不是必然成正比的,当美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时,举国为之欢腾,但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的态度,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写道:“我们满腔热情的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却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
随着电报的出现,信息的含义被重新定义。实用性和及时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而是娱乐性。电报把信息变成义重商品。这种情况也实用于我们今天
今天真的是进入了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从电视到电脑,信息呈现**的趋势,但又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诗句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在信息的海洋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但电视的特点,注意是电“视”,主要是用来看的,它的巨大的优势就在于那丰富多彩的画面,让人们应接不暇,无法思考,画面间隔的时间之短使人们丧失思考的时间,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因为人们如果通过眼睛就能够去理解某些事物,就没有人再愿意通过大脑去思考,这或许是人类的天性.
当今天,从政治到学术,无论什么内容,如果不披上娱乐的外衣,不屈从于观众浅表阅读的口味,就无法能够有效的传播.这或许是出现了一种病态,用波兹曼教授的话来说: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的良方?
只是,我最不希望出现的状况就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所要告诉我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在我看来,“娱乐至死”更多地表达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大众审美的趋势,至于能不能到“死”的地步,还值得商榷.毕竟,人是矛盾体,崇高卑微、冷漠同情、自私牺牲、类似的太多矛盾情感都能附身在同一人身上,这就仿佛人体内的调节反馈机制.所以我相信人不会一味满足娱乐,乃至“死”.
人们对崇高的天生追求迟早会激励和引领正确的道路。比如,在*****的巨大精神荒芜之后,这些大学生的阅读高度,几十年来是任何一代人都无法超越的。这是最好的证据
当然,还是感谢波兹曼,感谢他对这个时代的忠告. 但是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有着铁一般事实的忠告._______
__〔《娱乐至死》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张楚瑶《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深入分析了新“电视本位”对人们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这是发人深思的,也是对**危机的警醒。
我读《娱乐至死》有感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提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实现,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另外一个是来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他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前两章描述了**的作用。笔者认为,某种文化中的传播媒介对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是媒介,我们的媒介是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阐述了印刷机是如何在美国发展的,以及它是如何通过控制公众的时间和注意力来影响美国的宗教、政治、商业社会和其他重要的社会问题的。
为后面和电视时代的对比做好了铺垫。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讲述了阐释时代如何向娱乐时代转变,从电报、报纸、摄影术的结合部不断改变着公共话语方式,创造了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的出现,人们开始住在躲躲猫的世界里,电视是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时代变成了娱乐业的时代。从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别从电视新闻节目、政治、宗教、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是如何运作的,并将其转化为娱乐的附属物。
第11章是关于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试图找到一个解决办法。他认为,如果**的用户已经理解了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就不会太危险。
笔者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传播内容的形式进行调控,甚至决定话语的内容。所以,当**的形式发生变化时,我们的世界观乃至整个思维方式都会发生变化。
洞穴里的囚徒--由波兹曼《娱乐至死》展开的问题浙江省新昌中学越新文学社俞圣杰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
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为了表达潜移默化的文化伤害和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完全剥夺,作者在本书中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和引述。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在他看来,深入了解一种文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这种文化中对话所使用的工具。掌握了传播的把柄,就掌握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在书中,波兹曼又一个更深的理解-**是隐喻,它定义了一个隐藏但强大的暗示现实世界。**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引导我们去看和理解事物,但它的介入却常常被忽视。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鸦片,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鸦片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不必看手表就能看到时间”,因为“有些人只是好奇时间的表达方式。”。当媒剔的作用不仅实用,而且只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和挑剔的口味时,娱乐业便应运而生。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异。
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刊杂志才能实现承载大量信息的功能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成为读者适应印刷品味乃至排版要求的功具。在这个时候,人们需要思考和选择学习知识,所以在纯印刷时代,娱乐对**的影响微乎其微。然而,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告了“娱乐化”概念的涌动。
电视作为一种新**,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目标是收视率。你只需要移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程序和其他竞争对手在大众中的识别水平。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获得足够收视率的另一个优势是广告收入的增加。电视台的主要收入**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因此,当经济命脉商业化时,节目商业化时必然的。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带来的快餐文化需求,电视节目在戏谑、炒作等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快。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如果只是老百姓对娱乐文化的疯狂追求,那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当一个社会的精英们也倾向于以娱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这个词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
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游戏,更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时代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
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一旦我们需要适应电视的形式,我们就会逐渐偏离我们最初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
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习成为一种“戏剧技巧”,当一个社会学者和知识分子开始奉承娱乐时,我想我只能引用孔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心痛:
觚不觚,觚哉!觚哉!柏拉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论。
他说人类一直被困在一个山洞里,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在墙上的阴影,所以他坚持认为这些阴影就是一切。现代人也在一个大洞穴里,但这些洞穴是由强大的**和信息网络建造的。只有有了现代电子产品,我们才能确保我们还活着,娱乐还存在。
《娱乐至死》读后感: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一句特别引人注目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无论是人类死于压迫还是娱乐。**的危害人人可见,而娱乐的危害却潜移默化。而这本书所要叙说的就是人类终归会毁灭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至于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请大家跟一起我进入二十世纪**十年代的美国吧!在那个时期美国电视行业急速兴起。
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注意力转移到电视上。这些音像方盒逐渐把政治、教育、宗教等一系列严肃的文化变成了娱乐的附庸。作者敏锐的察觉了人们从书中获得的丰富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正在丧失。
作者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心才写下来这一本书。
本书首先介绍了媒介的隐喻作用,继而接下来从美国的印刷时代到图像时代将美国的社会剖析的淋漓尽致,最后作者给出了警告: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在思考。
在美国印刷时代,有一种独特的见面方式——肖陶气。在这次会议上,教育工作者、艺术家和作家交流了各自的想法。在影像时代,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但在电视作为一种新**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要快得多,而这种方式也是时候落后了。但作者长篇论证到:
传播方式的变化必然影响传播内容效果的变化,而这种主要以图像和声音为基础的传播方式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呢?
首先,人们需要理解文字,但只识别图像。这说明在图像时代,人们的认知能力会大大降低。其次电视是一种连续的信息传播工具,一个节目**完后会马上插入下一个信息,就算你获得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却也没有时间思考,这时总不会有人看完一段**会把电视关了想想再看下一个吧。
电视还让人们开始变得拒绝记忆。在影像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很难记住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破碎的信息也很难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一切并不是人们觉得这些历史不值得记忆,而是他们被改造的不会记忆了。
温水煮青蛙,可谓是一种最温柔却最残忍的**,它让人们在安慰**中逐渐走向灭亡,而这也正是作者担心的事情,人们为了适应这些科技而逐渐改变自己,殊不知在这条路上已经慢慢丢失了曾经最珍贵的品质。
原创: 邓钦月
阅读《娱乐至死》之前,我特意查阅了该书的写作背景,个人觉得《娱乐至死》与《众神狂欢》是姐妹篇,虽然出自不同国家的作者之手,但都是基于对文化浪潮冲击带来的利弊进行思考与探索,前者是谈20世纪后期,电视**的异军突起,印刷媒介逐渐式微,甚至淡出普通大众的视野而引发的思考和焦虑,后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文化崛起,各路”众神”迎来了狂欢时代,尤其是文化的众神狂欢而引起的思索和担忧。《娱乐至死》的作者是美国籍的世界著名的**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教授授衔,并担任纽约大学文化与传媒系主任直到2002年,波兹曼专注于研究媒介技术大爆发为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该书对于今天的媒介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启发。
正如《众神狂欢》中提到,但市场文化以新奇、刺激、欲望作为主要特征带来文化市场的变革冲击传统文化时,一部分知识分子首先是”控诉”,《娱乐至死》就是一本精彩、有力的严厉的这样的”控诉书”.
《娱乐至死》”正文”部分分为 11 章,作者以”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的世界”、”娱乐业时代”、 “好……现在”、 “走向伯利恒”、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赫胥黎的警告”十章节来观察主流媒介的变革对大众以及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控诉人类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
通读这本书,作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人,站在今天时代的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不完全认同,毕竟这本书是1985年出版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的这样一个时代过程,这本书是作者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作者阐述通过电视和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一个观点。我赞同作者的前瞻性,以及对新**出现带来的隐忧、认识到媒介危机等方面具有惊醒的精神,但时代注定是要发展的,科技注定是生产力。我们只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带来的新事物和发展的利弊。
《娱乐至死》有些观点我也是认同的,在第十章 “教育是一种娱乐活动”中,讨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当人们试图通过电视节目来做教学时,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电视是如何定义了”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取知识”?
在试图通过电视进行教育的行为上,存在着教育和娱乐化的倾向。今天,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我们的大学生上课、答疑、考试,真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吗?正如书中提到这样的教育”有趣味”了,但是否真正学习到知识?
教育确实是一个大而重的问题。如何去教育学生或教育自己?教育是知识的传播,从教师到学生,再到社会风气的形成。
例如,有各种各样的广告。在报纸出现之前,广告的影响并不大。即使是在报纸主导的印刷机时代,广告也仅仅是以精简的语言蜷缩在报纸的某一个角落,广告被看作一项严肃而理性的事业,其目的是用文字形式传播信息、发表主张。1985年电视机已经成为美国家庭娱乐的主要项目,各式节目24小时不间断播出,波兹曼认为”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就广告而言,在电视时代,广告是以分钟为单位插入的。人们习惯于看电视广告购物不太理性的消费。几十年后的中国情况类似,就我喜欢看的xx电视台,自从电视台商业化以来,为了能在收视率竞争中脱颖而出,节目娱乐化的倾向愈发强烈,尤其随着互联的普及,国内向国外借鉴过来的自产的娱乐节目多如牛毛,各种答题比赛和综艺秀和近期的真人秀等,真正好看的节目不多,是观众口味越来越刁钻,还是我们娱乐的兴趣下降?就如近期**的古装剧,本来很好看的剧情和演员不俗演技,结果为了收视率换新剧,电视台剪辑多集,**时观众表示”断片”、”看不懂”——”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作者提到了两种重要的预言:一个是来自乔治奥威尔,他认为人们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将成为受制文化;另一个是来自《美丽新世界》作者赫胥黎,他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人们在享乐中失去自由,他认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在整本书中,波兹曼主要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描述提出了两种观点:
一、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地将观众注意力转移,而包含在每条新闻中的应有情感正在丧失,无论观众还是传媒都在变得冷漠。
波德里亚与波兹曼末日言论的异同
随着人们符号活动的发展,物质现实的比例似乎在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符号或宗教仪式中,因此没有人工**的帮助,他们看不到或理解不了任何东西。
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就像过去印刷控制着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作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式一切。在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甚至在飞机上,美国人不再互相交谈,他们互相娱乐。
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这学期不仅学习了传播学,还有美学,老师介绍了二十世纪伟大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让波德里亚他宣扬着内爆理论,对媒介发展下的人类社会表现出种种担忧,认为电子媒介作用下真亦假时假亦真,人类对媒介的依赖最终导致媒介拟像的超现实。那么人类会被媒介反噬么?同时期伟大的传播科学家尼尔波兹曼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然而二者却还存在着不同,作为社会学家家,让波德里亚认为新媒介的超真实拟像导致人类末日,而作为传播学家,波兹曼认为通过新媒介传播下文化变异导致人类的世界末日,波兹曼始终表现出了作为传播学者对社会文化的重视。
人类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什么?历史学家说在于工具,传播学家说在于传播,媒介作为传播的工具其对人类社会重要影响就不言而喻,波兹曼所处的时代“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总之,媒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传播对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作为工具,电视机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信息量增大,在传播方面,娱乐文化在电视的传播下如木炭脱水般迅速膨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人们接触的讯息日益增多,电视为了提高自身利益挖空心思提高收视率,这个时候电视文化更加成熟,更加娱乐化,今天我们所见的娱乐节目也逐渐形成。
娱乐化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波德里亚侧重分析了媒介蒙蔽人的双眼,使人辨真力下降,波兹曼更侧重**给人带来的思维方式变化,“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他们的新闻是让人看的,这是电视自身所指引的方向,他们必须遵循。这里没有阴谋,没有智力欠缺,只有坦白的观点”,人们**电视根本而言都是出于“娱乐”
的目的,而电视节目无论什么节目根本而言都是为了“娱乐”大众,这样的模式甚至新闻里的悲惨事故也成了娱乐的噱头,娱乐导致人的思想麻木单一。除此之外,娱乐化节目更加直白,“没有人愿意从自己有限的几分钟里抽出时间来谈论别人的观点”人们都不愿多花时间思考,而把注意力放在直白的图像上,流行的节目上,人的思维上的不思进取越来越来严重。
电视时代娱乐浪潮还未落下,转眼随着互联网络的发明电子媒介更加的发达,在社会学上,人们认为波德里亚的思想忽视人的主观能力,希望人类同样让波兹曼失望,从娱乐时代中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从娱乐中醒来,而不是在娱乐中死去。
懒惰造就扭曲
人类都是懒惰的。首先人类是“行动吝啬鬼”,即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非必要的行动能量,通过在一般情况下节约能量用于紧急情况的能量**,这是人的生物本能。在加拿大温哥华西门菲莎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针对走路的实验中,所有的男女受试者均身着能增加腿部摆动难度使行走更加困难的装备,使得被试用以往的走姿行走变得十分困难。
尽管被试的走路***姿势已保持数十年,但在戴上该装备的短短几分钟内,为了省下一点点力气,他们就摒弃了之前的习惯,通过改变步伐和行走姿势减小阻力适应新装备。研究表明,人体神经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潜意识地阻碍能量的消耗,并且不忘改善姿势以节省体力。
其次人类也是“认知吝啬鬼”,即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这是人类的认知本能,我们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启发法。启发法是利用经验进行解题的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即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做判断;可得性启发法,即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锚定与调整启发法,即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制约对事件的估计;情感启发法,即将对刺激物的情绪反应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但作为一个人,我们需要一直努力学习。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倾听、思考、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人从出生到死亡学***间断。
作为婴儿的我们通过学***这个世界,作为**的我们通过学***知识、交流情感。作为一个社会人,学***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法宝。但学***是一件轻松的事,无论一个人热爱学***,学***程总是大量耗费着人的能量:
人们需要关注知识,用大脑去理解知识和记忆知识,在复杂的实际情况下谨慎地实践和运用知识。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探索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偷懒,同时利用学习的结果来满足我们的偷懒天性。
经过长期的学习、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2007年1月,智能手机时代的曙光来临。当时,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集众的观众面前正式发布了一款比奇巧巧克力大不了多少的智能手机,这就是后来风靡全球的iphone。乔布斯承诺:
“这个东西将改变一切。”他的话没有一丝夸张,现在的世界,被iphone改变,而智能手机盛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满足了人的懒惰天性:拥有一台智能机,人可以活动更少、思考更少,这不仅是因为智能机可以用来打**、发短信,更重要的是智能机可以连接网络,并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的扩充。
智能手机可以用来打**、发短信、看新闻、看天气、听**、看**、看书、拍照、聊天、购物等,现在出门不需要带任何东西,只需带上自己的智能手机。你可以在非工作时间一直看手机,也可以在工作时间忙的时候看手机,睡前看手机,醒来就拿起手机。2014年美国银行的一个调查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称没有智能手机在身边的话,他们一天都坚持不了,而13%的人称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了,有51%的用户每小时至少查看一次他们的智能手机,35%的用户称他们“不断地”查看自己的手机,该调查的还发现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把智能手机当作日常生活物品中最重要的东西。
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现代人对智能手机有多么上瘾和依赖。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让每一个人都很满意。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使用微博,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微博,这充分体现了智能手机之父乔布斯的理念:
创造出一些小工具,我们原先不知道自己需要它们,等推出以后我们却发现自己离不开它们。智能手机,以前不需要使用,但又不能分开使用,它侵犯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学习。现代人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事实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消灭了不平等:手机的软件都是统一发布**的,手机的硬件都是金属和塑料制成的,手机的功能说到底都是类似的,即便是一个乞丐,只要他想要学习,他就能通过智能机自学成才。作为一种工具,智能手机为每个人提供几乎相同的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手机促进了一个更加公平和民主的社会。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成绩相似的学生在得到智能机后一个成绩更好而另一个成绩更差的现象?他们都可以用智能手机查找资料辅助自己进行学习,但是成绩变好的学生是用智能手机看公开课,而成绩变差的学生是用智能手机刷微博,虽说二者都属于学习,都在学***了解社会,但刷微博收获的是一种“快餐知识”。智能手机只是工具,用它做什么是由人决定的,但悲哀的是当今社会环境让多数人选择了用智能手机进行娱乐,通过娱乐学习“快餐知识”。
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工作任务重、休息时间少、行业竞争激烈。交通大学里可以感觉到人们走得很匆忙,咖啡的香味四溢。
这种环境“逼迫”人们选择智能手机进行娱乐:在碎片时间用智能手机进行放松可能是很多人的休闲方式。但我从来没有想到,这段碎片时间的集合,导致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tns市场研究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16-30岁的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2小时,而中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9小时,位居全球第二。
这也就是说,每天24小时,减掉睡觉的8小时和吃饭的2小时,剩下的14个小时里,除了工作没有空玩手机的时间以外,剩下的时间里有接近4个小时在使用手机,几乎占到了所有剩余时间的一半。调查结果显示,社交网络和**分别占前两位用户的46%和42%,而**购物则占第三位用户的12%。刷朋友圈,看微博,逛逛**,京东等等,这些基本上都是最常用的手机行为。
调研数据只是平均值,所以很多手机用户的使用时间可能还会高于上面的数字。
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很多好的和坏的信息都会流向我们,我们只是在接收信息。首先是因为忙碌的生活已经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的认知资源导致没有充足认知资源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其次是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的目的是为了轻松,我们并不愿意动脑子去进行质疑和反思。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都穿着鲜艳的衣服,乐于接受另一种奴役。
我们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让我们无法思考的工业技术。现在,除了特殊的主观认知需求,我们只会毫不犹豫地接收到智能手机带来的所有信息。同时,我们只喜欢简单的信息,避免繁重复杂的事件。真理已经被淹没在无聊烦恼的琐事中,网络上恶搞盛行,一个宠物的搞笑**就可以获得是千万的浏览量,微博的热门都是明星的**,前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官方**的宣传,我甚至都不知道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
而各色各路的新闻都成了标题党,用弯曲事实的标题吸引人,却不知懒惰的人们根本不会点开链接仔细地看相关新闻,大部分人只看标题于是也直接的相信了标题,从而让社会事实被掩盖,盛行的都是虚假内容。我们天性懒惰,所以我们需求轻松,导致****轻松内容,但轻松的内容从不会有太大价值,但值得学***西才难学,而轻松了解的都是无关紧要的琐碎杂事。我们被琐事蒙蔽了双眼,懒得去寻找真相。
美国,一个追求民主的国家,其民主品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四年一次的****,所有美国选民都到指定地点进行投票,凭借自己的意愿选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庄重严肃的,但是在大部分人眼中2016年的**就是一场闹剧,每月甚至每周都黑料爆出,生生把选战演播成口水横飞的电视肥皂剧,最后的两个**候选人都是丑闻缠身,其支持率在历代**候选人中也处于垫底。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存在“邮件门”和健康问题,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这边存在“漏税门”和性骚扰问题。
两个**候选人竞争选票的方法就是黑对方:在特朗普及其铁杆支持者口中,希拉里是“**”“病人”“罪犯”,应当进监狱而不是进白宫。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竞选团队抨击特朗普傲慢、煽动、阴谋论者和寡头,并大惊小怪地指责他种族和性别歧视。
或许两位**候选人也曾认真讨论过国策,但在**的推波助澜下,大部分人也只看到只了解闹剧的部分,严肃政策议题因此失焦,这就是娱乐至死的最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