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观后感收藏11篇。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下午由着性子一股劲看完了近些日子播得甚火的《步步惊心》,本是不怎么上眼的戏段,倒不是跟主《宫》派似的觉得《宫》有多么的精彩,只是初看上去觉得女主不怎么惊艳,阿哥不怎么打眼,可是连续剧就是这个“续”字贴切的很,让你一集看上去,偏偏就在那关键的楔子上给你断了,让你心痒难耐,欲罢不能。好在女主是个耐看型,其余的演技又颇为到位,遣词对话又很是有味道,最终还是让我兴致昂然的看到完。
上初高中时考历史从来都是临时抱佛脚,历史传记又读得少,我可怜的历史知识大部分都是从电视剧里学来的,可想而知,野史的成分占了很大比例,不过好在拜它们所赐,总算把大概的历史年表给理顺了。这部电视剧也只大概看个情节,不了解历史上各位人物的脾气秉性,行事风派,所以亦谈不上是哪个阿哥的党,哪个阿哥的控,只是稍微偏爱十四,因为人帅嘛,看着养眼。最后还是喜欢四阿哥,原因也简单得很,王者气概,话少但是善解人意细致入微。
故事的节奏从初起的明快渐趋哀伤,主人公的性子也最终从明艳开朗转成安静隐忍,两个人的爱情也终究逃不过被各自的执念和无奈逼到绝路,身边的人劝着“该放下的放下”,各自的心里估计也念着盼着对方能变得不那么倔强,其实彼此想必也是晓得的“我若不是伤你的我,又如何成为你爱的我”。最后一集让我哭得稀里哗啦,多年来的毛病,估计大多数多愁善感的姑娘们赶上动人的情节,再配上情真意切的表演都有这般表现,只是可怜了姐姐我那包新拆的面巾纸。虽然总是自嘲应该比看别人的故事早掉自己的眼泪,但偶尔这样,不知怎的总觉得从头到脚舒服。
结尾较**的貌似改了,马尔泰氏殁,遂穿越回了现代。第一感觉:这家伙有够爽,亲临历史十数载,还跟帝王谈了场轰轰烈烈、沁人肺腑的恋爱,即使殁了这辈子也够本了,爽就爽在转回现代接着生活。
第二感觉:太惨了,有了那么刻骨铭心的记忆,要怎么回到寡淡无味的生活中来,要怎么接受这付本就是你但已经陌生了的身份,要怎么承受再也得不到又放不下的痛。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该放下的放下,认真了就输了。
花了几天功夫,终把《步步惊心》看完,心中郁郁然不得解。回想书中的一幕幕,确是称得上“惊心”二字,然这“惊心”固然也因宫闱之争,尔虞我诈的残酷多变,但更多的却是由“物是人非”所带来的伤痛郁愤。
多年前读过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那部书对于“九王夺嫡”以及雍正新政的故事无疑有着更加深入的探讨和详尽的描述,但那是一部“英雄史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英雄的赞叹,类似若曦这样的人物(比如乔引娣)只能在“英雄”们的铁蹄下呻吟、挣扎,还必须对他们顶礼膜拜。桐华的《步步惊心》则是反其意而行之,让一个当代的白领女孩“穿越”回清朝,以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普通人的视角目击“英雄”们在最高权力面前的种种行径。
想到书中的女主角,该称她什么名字呢?张小文,抑或是马尔泰若曦?我扯了扯嘴角,自知这笑带着五分凄楚、三分惶惑,二分自嘲。
是的,连我这个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人都不免暂离现实、忘却自身,动容于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如此,我又怎能讥笑漠然于他们的痴呢?
《步步惊心》这部书,最打动我的就在于它采用了普通人的视角,一个聪慧却又柔弱的宫女,渴望爱情又惧怕风险的小女人,虽然她早已知道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成功地靠上了雍正的肩膀,却没有逃脱被宫廷斗争摧残、践踏的命运,度过了生命凋谢前一段宁静而又压抑的时光。
犹忆落花深处,丝竹轻唱,落落桃花缀满肩;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伊人泪阑珊。琼壶向月,长歌倚楼,故人不再独彷徨,把盏与谁共饮,空余嗟叹。也曾想驰骋大漠,听曲江南,灯下饮酒作诗,红袖添香,却落得绮梦散尽,对画中人,黯然神伤。
逃不开自己的宿命,月老手中的红线错综缠绕,密密的织就了一张情网,而她,从此就兜兜转转,做不到不取于相,做不到人不妄动心不悸动,在早已作古的朝代里演绎自己的爱恨纠缠,不想害人,不想伤人,不想介入九王夺嫡的纷争中,岂料世事如一场大梦,一切都不得已而为之。在险像丛生的大清皇朝中,在看似华丽静好实质狰狞晦暗的后宫中,她步步惊心。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曾经以为温润如玉的八皇子就是自己的良人,却原来是真心错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纵然是与四皇子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爱情,从来都不是纯净得不带一丝杂质,可若曦,那个笑容轻浅空灵的女子,决然离开,旋即迅速凋零,从此化作雨露,化作风霜,化作一首苍凉的诗,一曲悲鸣的歌声,世间再无那个痴痴的笑靥,再无那个芍药舞春风的女子,青丝半缕,拈花微笑。
即使是坐拥四海的雍正,也不能上穷碧落下黄泉,只能独自在高位上寂寥余生。
书的最后写到胤禛立于山顶,俯瞰整个紫禁城,其“眼睛深处却空无一物,宛如荒漠上的天空:辽远、寂寞。爱与恨都已离去,只剩他了。
”此情此景,叔本华的话映上了我的心头:“欲望没有满足是痛苦,欲望得到满足是更大的空虚。”的确,“空虚”也许正是此时此刻身为万人之上的他心中情感的最好注解吧。
而恋情,一个很美的字眼,岁月里悠悠传下的浪漫。也许当夏娃偷食禁果时便开端了,千年流转。情归一处,两地相思,末了,竟是那不能朝朝暮暮的悲苦。
终局仍然是拆鸳鸯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依稀记得那份美好的约定:一百年的相互约定,如果有人敢在97岁时死去,他会在桥上等上三年。
可是幻想总归是理想,震动心扉的商定仍回响在耳边,然才子已去,空留香冢,闪当初面前的居然是佳人双眼含泪的柔情脉脉不再。此情此景的胤的心里何止是一个疼字了得?估量那颗历经沧桑的心早已是千片万片的碎了吧。
或许,我想这些并不怎么合适,只是,谁又能站出来否认那千古情事是易事呢?那举案齐眉的,还有心事难平,更不必说有多少情深缘浅,覆水难收,辗转相思,只此误入离恨天的了。爱本一个字,如花年华,便只抛却东流了。
听网上传播一句话:自尊扔到了墙角,取出所有的好,你仍是缄默。成熟无辜的人认为爱应该等同与被爱,但怎么可能。
因为你未曾为对方放低自尊,低至迫不得已,你就不曾真爱过他。可是放低自尊的人就不会与对方取得对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外是咱们最美妙的欲望罢了,这八个字如红色的流星坠落,没有一丝温情。
而我们简直对它有着近乎痴迷的甜蜜的留恋,固然它已是百般疮痍。
"最是无情帝王家"七字,仅七字而已,却已道明历朝历代皇宫内院女人们的无尽辛酸,纵使三千溺爱集于一身又如何:杨玉环还不是落得了三尺白绫,香魂飘散,忧怨无处诉的地步?当年的赵飞燕艳冠后宫,独有皇宠,可是,终难久长。
天子的心,又岂会为一个弱女子而摇动半分?是谁说若得阿娇为妇,必以金屋贮之?音犹在,言未消,然情义已断,仅十年而已,红颜未老却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帝王家的情哪一份不是与权与利挂钩的?纵是情种又如何?只得落得个心力交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境地?
逝世之前呕心泣血念着的人却无奈再见一面,仅一面罢了!临终时守着本人得竟是那个被自己伤了千遍万遍的人。胤禛,胤祯,仅一字之差,读音却是一样的。
然而守在将亡人身旁的是此"祯"而非彼"禛"?
算来竟只有陈圆圆最看的开,在红颜未老,朱颜犹在时走出那男子的视线。即使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又如何?红颜老时,便是恩惠断日。何谈那双飞的蝶、并蒂的莲、连理的枝,究竟世间只有一个纳兰。
“这岸边的花,开了一千年,落了一千年,花叶永远不会相遇,爱情不是因果关系,命运注定是生与死”也许就是这样。若曦和胤就是那曼珠沙华的花和叶吧。
她被困在深宫和王府直到去世的经历,让我们想起了唐代那首含泪的诗:紫禁城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每每回想起这部小说,鼻翼便倍感酸涩,不够完美的结局,也让我懂得“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人生在世,如如不懂,看万千法相皆为虚幻,则能做到不孤单,不伤心。
君不见,那针针刺绣疼在心间,可是,那三月的绣花针又岂能绣尽这眷眷红尘呢?望见眼前人,只怯怯的问一句"浓情深情,此话认真?"
罢罢罢,只道是——水穷云尽憾难歇 ,一波潮恨一波凉。终是深宫幽锁,缘起缘灭,步步惊心,步步皆殇。
若有缘相见,相知,相伴,相惜,相爱,相对,相误,相许,相依,相遇又何惧相恋,相思,相欠,相忆,相弃,相会,相负,相续,相偎,相聚最后若曦心里爱是四爷,未曾有过一丝后悔,美人血,桃花泪,千般爱,只向一人…
要感谢桐华,在这步步惊心中留下了唯一一个幸福的结局--敏敏,她没有拥有过十三爷这个星星,所以也谈不上失去,但幸运的是,他还有佐鹰,若曦说的没错,她不该戴在小小的院落里,指望一个不爱他的人,去保全她。所以她放弃了十三年,但最后她得到了幸福。想起了丁萁说的话,我们最后在一起的人终究不是我们最爱的,但却是要过一辈子的人,或许也只有这样了…
前世,今生,百年虚度,时空流转,如梦如幻。
庄生一梦,蝶舞翩翩,是耶非耶,犹疑梦酣。
二十年的相思,无痕,花儿飞过,芳心难觅。
缘起缘灭,万般皆是命。很久没有一部电视剧能让我如此感动了,步步惊心之所以有这样的魅力,因为它一再触动我的心弦,是人如飘蓬的无常以及爱情的飞蛾扑火,是这样百般纠缠让我想到自己,曾经的经历和未曾经历的
不再看天上太阳透过云彩的光
不再找约定了的天堂
不再叹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
借不到的三寸日光
那天堂是我爱过你的地方
今天下午将《步步惊心》的后面两集看完了。本是已经从校内分享的一段**里知道了结局,本是想直接跳着看最后一集就好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那么做。一集一集的认真看完,我自己是个感情用事的人,哪怕是一部电视剧,只要是自己爱的角色便会伤心好久。
所以面对很多电视剧,在看和不看之间徘徊并不是电视剧本身的问题。只是我不敢看。恐怕我太投入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自拔。
现在的心情还是很沉重,心仍停留在最后若曦回到现代,在展厅里摘下眼镜、泪眼婆娑的那一刻,之前看四爷,不,应该唤作雍正爷,看见奏折奏报若曦死讯时顿时崩溃的那幕我已经泪下,最后再看见若曦在展厅里看见一个与四爷长相相同的人,我想这里应该换称四爷,因为若曦的心里只有四爷,无谓雍正。那一刻,在她的眼泪的帷幕下,在她历经沧桑和悲伤的心里,你在想什么。我也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还是忍不住恨不能有文字解说。
算了,也好。如果换做那时是我的话,我想除了眼泪也不知道该有什么想法了。面对那张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一句“我们认识吗?
”凄凉了是谁的心?穿越三百年的爱恋,只留下一个充满回忆的躯壳,没有物是,没有人非。一转身早已变迁了世事,转换了轮回。
让她如何作废,如何搁浅!在烈火燃烧她的尸体时,在四爷将她的骨灰撒向那天高地远的天地间时,若曦应该是快乐的,再也没有争斗、没有伤痛、没有自责、没有担心受怕,就像她自己说的,“我自私的将他们都忘记了,只剩下我和他”。我想这一段,是否能被轻易的称为一段,毕竟对于若曦,就算是梦,那也是个延续了十几年的梦,快乐过、悲伤过、爱过、恨过,于她,张晓,也该是刻骨铭心,永生不能忘却的。
或许这样的结局对于若曦至少还能称得上是美好的,但是于张晓,是不是也算得上是一种折磨。回到现代,她还是之前那个模样,可是她的心已经不再是张晓,而是改姓了马尔泰,之前,她拥有着马尔泰若曦的躯壳,存着张晓的灵魂,之后,她驾驭着张晓的躯壳,跳动着的却是若曦的心,哪般更悲?我想观众们都会有评价吧!
对于越剧来说,大多数人都希望主角最终能回到自己的时代。对于张晓,不,应该是若曦吧,回到现代后,再也没有高墙红瓦的紫禁城,再也没有尔虞我诈的养心殿,再也没有姹紫嫣红的御花园,再也没有严肃冷酷的“冰块脸”、没有重情重义的八贤王、没有毫无城府的草包老
十、没有志趣相投的“拼命十三郎”、没有横刀立马的十四爷,像一场梦醒,瞬间烟消云散,寻不得半丝踪迹。在我看来,若曦是剧中最悲剧的角色。我想,她是不愿意再回到现代的,她应该愿意化为无形、逍遥于大清的天地之间或者守候在那个让她想爱而不敢爱的四爷身边。
如今,她回到的这个曾经心心念念的现代,如今,这个所谓现代于她来说或许也只不过是个比较文明的“紫禁城”。她的悲伤从横渡的那一刻开始,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在香死的时候。当她的身体真正自由的时候,这是她灵魂禁锢的开始。
她至始至终都是孤独的,最初从现代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清朝时的孤独,最后又背着满心回忆返回现代的孤独。一开始,没有人了解她的现代性,三百年后的她,她的自由,最后,没有人了解她的经历,她的关心,她的爱,她的悲伤。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虽然她不断重复这句话,可又怎么会容易放得下。
心,痛,**可以以靠时间,但伤疤留下的痛苦,如何修复!
若曦啊,你怎么没有像自己所说的,向孟婆多要几碗汤,忘却了那三百年前十几年的记忆,忘却了那你想忘又忘不掉的人儿。
故事结局不尽完美,带着些许的遗憾,让人吁嘘扼腕,我一遍一遍的看步步惊心的片段,找寻她的影子,心里实在是泛着酸酸的感觉,如何解脱!,或许正如人们所说的,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这部片花刚出来的时候我兴致勃勃的就去看了原创,大家都说此文是经典文,我看后后悔不已,难道是悲剧所以让人刻骨铭心吗?太悲了,步步惊心的观后感。这跟蓝色生死恋什么的有何区别啊。。
难道男女主其中一人死了才让人唏嘘不止吗?大家都拿着和宫比较,把宫评论的一文不值,但是我就奇怪了。反正这是娱乐。有必要这么严肃吗?
要看正史要尊重事实请去看历史记录。何必这么顶真啊。
可能和自己的个性有关,观后感《步步惊心的观后感》。 ◆分享好文◆凡是喜欢看喜剧的。所以太悲的话,看完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不过作者的功底真的让人佩服的。俺的文采根本不及他的万分之一啊。对了,我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的一篇文叫(从庶女到后妃:
妃子不善),对我而言,此文才是经典啊。看了不下二三次。我看文一般只看一次的。
这文真的挺不错的。情节节节相扣,人物描述鲜明,还有爱情也是爱的轰轰烈烈啊。。
步步惊心读后感
今晨看完了**《步步惊心》!老公说我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呵呵。是的,我真的流了眼泪,但我不担心古人。
早已经过了天天抱着**看的年龄了,禁不住同事说好,也正好无聊,就看了这部**。
故事主要写一个多少了解点历史的20世纪白领因偶然穿越时空来到了康熙年间(以前我是不屑那些穿越**不着边际的),以一个现代25岁的年龄穿越到古代一个13岁的身体里(古代女人13可以成婚了),能生活在宫廷中不知是她有幸还是不幸,和康熙的儿子们同龄所以相识相知相恋到痛苦的相思至死,只因她明了历史的演变,却不能说,却也因为她真的在古代付出了感情而点到即止的话,使得真真切切的人因为她的先知提点做出了伤害手足的事情。(房主有风湿病。当然,她是因为精疲力尽而死的。我不知道她是否能被今天的发达医学所拯救。)我认为这是好的,因为它不同于其它爱情故事。它只描述感情。真正吸引我的是王位之争。当然,重要的不是结果,因为结果四皇子更改了诏书登基为雍正早就知道,痴迷的是过程中主人公也仅仅是知道结果,越是想置身于事外越是不断的牵扯其中,也曾试图改变历史却越发伤害了她在意的人。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勾心斗角都那么明显,生活在帝王将相之家,富裕的仅仅是物质,精神上的压抑,感情上的不自由都是一种悲哀!谁说我们的智商高于古人呢?古人的权利之争恐怕比我们更黑暗吧,起码现代社会以人命作为代价的还是少的!
成王败寇的道理只有在古代才能诠释的更为得体!文中古人能把感情隐藏的很好,在含蓄中更是细腻,而且一定会比现代社会爱得更是深刻吧!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就无羁缚。
”真的能做到离开就忘记吗?还是会有很多的遗憾吧!看的时候真为主人公们心痛啊!
呀,不知不觉读后感写多了,罗罗嗦嗦的想把整部**拿给大家看呢,呵呵!明天改行当作家写**去!可朋友说我没有写自己的感觉呢,最少要再写呵呵。
那就说说我对书中人物的想法。首先是康熙,绝对是个睿智的人,什么都心里有数。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好皇帝。他饱受王子的亲情和不向两位残疾王子投降的痛苦,儿子们的选择折磨着他。
当他终于下定决心要把王位传给十四时的时候,开车跳车是他一生的遗憾!再就是四皇子,也就是历史上的雍正,城府深到康熙只以为他看淡了一切,不争名利,其实他可以不顾十三的兄弟之情,不顾若曦的男女之情,看着他们为了他受苦。他在隐忍着,在内心煎熬着,他心思缜密的布局,小心翼翼的拉拢人心,耐心的陪着年老的康熙,只为着等待时机。
在康熙要招回十四的时候终于下手了。之后对待兄弟大臣及家眷的狠决也皆因为他隐忍多年的恨!但是能担当大任的人必须要会取舍,懂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他是后来的雍正啊,成功的当了皇上了,谁又敢小瞧了他!
老八,翩翩公子的形象,外人口中的“八贤王”,若曦第一个喜欢上的人。他也是沉稳内敛的人,穿一身月牙白衣,面如美玉,目如朗星,虽有些阴柔可是很有魅力,周身散发着光芒。懂得以得服众,也懂得拉拢文人的心。
老九,老十,老十四看似都是八爷的人。他对若曦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或许也真的有喜欢,也或者只是利用?
但也就是若曦的劝告,让他提防老四和娘庚等人,却伤害了他和一系列与他有关的人。最后,他意识到,白福晋对他的友谊和他自己女人的心根本不在他心里。九、没什么好说的,一直支持八爷的幕后**,一直利用一个接近康熙和雍正的女人,打听消息,终于被女人的无怨无悔打动。
老十,历史书中的草包,可他只是性情直而已,待人却是真诚的。可是真的不适合那个复杂的宫廷啊!但傻人有傻福啊,找到一个真爱她的女人!
十三,性格豪爽,外表俊逸,狂放不羁。酒可作歌用,可弹可唱,引来蒙古格格。可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喜欢的就不会娶。
可为什么要替老四去认罪而被幽禁十年呢?
幽禁中收获了奇女子绿芜的爱情。我是很喜欢十三的,因为他有头脑,对若曦也真的是相知的情谊而非男女之情,也帮了她不少忙,可是如果换成我是他我会去替老四背那个黑锅吗?他是真的义气还是愚忠?
还是真的为了四哥的亲情?十四,也是个不羁的性子,一直追随着老八,可当老八受冷落的时候却凭自己的勇武赢得了康熙的欢心,当然他在适当的时候都会为老八说情,让康熙觉得他也重视手足之情,我一直以为他不在意那个王位,可是他却在若曦躲到他那里时想要知道康熙真正的想法。而第四奶同胞却命运不同,心里有多不甘心啊!
还有他对若曦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这是朋友的感觉,但她留了十多年的发夹。也许在那一刻,他也感动了他的心,只知道她不属于他?谈谈女主角,现代的张小文,古代的马蒂。
若曦。她先是喜欢八哥,当得知巴哥不会放弃王位争夺时,她选择离开他。后又喜欢上老四,虽说刚开始是老四对她的误会,可是她到底是什么时候喜欢上老四的呢?
是从那个强吻开始的吗?可那个时候在她心里的是老八啊!我觉得她毕竟还是有现代女性的思想,理智大于情感,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因为她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四年己的学生会更加关注他。虽然她想改变八年级,也要改变历史,但当她知道改变不可能时,她坚定地离开了,问她为什么不能一起生死?人啊,还是自私多一点吧!现代张小文喜欢雍正,喜欢他的无情,喜欢他的技巧,甚至喜欢他的残忍。那是因为这无关紧要。
可她成了若曦,这些手腕,残忍都用于她身边的人的时候她还是受不了了。有的时候打击一个人的心比肉体更让人难过。
木兰遮不住的伤
"是时间的过错/让我们只能错过/我有多想念/你有多遥远"……几句歌词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酸,无奈之下也只能恨你我情深而缘浅……
凡人间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
(一)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眼光,开始在她的身上流转。她的一言一行,一个产品,一个微笑,都变成了他心中不断缠绕的爱,一根丝线牢牢地绑住了她的心。当他无法保护她时,他的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他只能用身体的疼痛来减轻内心的痛苦。
当他处在一万人的位之上时,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爱着她。他只想让她不再受伤害,甚至不再被她误解。然造化弄人,他无法原谅她曾经的不忠,却又提不起恨,只能深深地痛着。虽说爱之深,恨之切,但他真的恨她吗?
谁相信真正恨你爱的人是不容易的!若真要恨,恐怕也只能恨自己怎不早日遇见她,让她一心一意,只爱自己一个……
对她来说,他是她的最爱,但最独特。当他轻描淡写的说出想要二字时,他已握住了开启她心门的钥匙;当他扔掉伞,陪她在雨里挨着、受着、痛着时,她已彻底向他打开了心门;当他护住她,用自己的背朝向箭时,她已此生不可能再忘。之后的是是非非,不过越陷越深而已。
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他,但她反对他是因为他对朋友的正义,这使他痛苦。最后,她弃了他,选择了自由。然而,她又念念不忘他,在生命弥留之际,想的念的却只有他……
爱一个人,怎样才能生死契阔……如何才能相思相爱又相亲……
爱不仅要有爱,还要有理解和宽容。倘若真的爱,那就应该接受对方的好与坏,不要因对方的一点瑕疵而轻易将彼此推开。你知道,一旦有人离开,他们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牵着儿子的手和他一起变老”不是神话,而是神话
(二)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都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与她的相知之情,也是结缘于酒。他拉着她,策马奔腾到人迹罕至之处,举杯同饮,相谈甚欢。
从今后,或喜或悲,或苦或乐,他与她,都相互勉励。累了累了,一壶茶,一杯酒,跟国王一起喝,诉说心中万千丝丝万结。
在这世上,真正懂她的人,是他。真正懂他的人,是她。难怪他被囚禁时,她乞求他,在雨中跪了几天几夜,结果病倒了。
也难怪,他为了替她隐瞒过往的情事而步步为营……当她选择自由的时候,他送了她一程又一程,虽不忍别离,但还是挥泪看她离去。可又有谁能料到,这一别,却是永远不见。临终时,她把攸关性命的事物交付于他,说这世上唯有他能托付。
可见他与她之间,是怎样不凡的感情!
相爱又如何。相爱若不能相守,也不过繁华一梦罢了,最后只留下那一道道难以抹平的伤口,日夜疼痛。然,相知之人,不一定要相守,只要彼此挂念就足够了。
天冷了热了,道一声保重;心累了倦了,始终有个依靠在那,不离不弃。世人皆弃我又有何妨,只要有你懂我就聊以慰藉了。你我虽不是生死相许,但为了你,我甘愿肝脑涂地……
今生,吾得一知己足矣。来世,若有知音见采,我仍愿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陈秋燕2011/10/3
《步步惊心》这部书,最打动我的就在于它采用了普通人的视角,一个聪慧却又柔弱的宫女,渴望爱情又惧怕风险的小女人,虽然她早已知道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成功地靠上了雍正的肩膀,却没有逃脱被宫廷斗争摧残、践踏的命运,最终逃出九重宫阙投奔了被软禁的十四阿哥允禵(原来的胤祯,避讳改名),度过了生命凋谢前一段宁静而又压抑的时光。
其实这书里我最爱的人物,不是上面那些,而是十四爷。十四爷不是书里的男猪脚,更不是那场三角恋的男猪脚,但我最爱这个角色。尤其在雨中的那一段,他支开八爷,蹲下身,从怀里掏出芙蓉糕,看着她吃,还怕她噎到,最后跑去康熙那里也跪了一夜。虽然雨中陪着若曦的不是他一个人,可就这一段觉得最感人。掏出芙蓉糕的时候,就是我稀里哗啦泪流满面的开始。他曾经免她担心八爷而写信放于她屋前,只有四个字安好,勿念,他求康熙赐婚,只为让她得到自由,他有圣旨,却也没有强求她嫁给他,最后陪她回忆陪她终老,为她送信为她撒骨灰为她守灵,直到最后把已归尘土的她交到雍正手上,他们在拌嘴和怄气中成长,有友情有恩情,没有男女情长,但他却默默的守护了她一生。若曦和十三爷是红颜知己青衫之交,他们对饮品诗互吐心声的默契和友情让人感动和震撼,但好像怎么也比不过十四爷那份感情的坚持和静默。与之相比,若曦和十四爷更像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她和十四爷的感情中,又夹杂着一些八爷的剪不断理还乱。
读后感就是这样了。等过两天看了电视剧,不知道会不会因为真实的镜头呈现而有别的看法呢。
昨夜又看了遍步步,才惊觉这次算是真的看懂了。
初读步步是高一,还是同学借给我的实体书。那时不知道什么叫穿越,也未看过其他网络小说,只是看了这言情的戏份而喜爱,喜爱若曦,喜爱十三,喜爱桐华笔下的这些性格丰满的人物与历史。一向讨厌历史,尤其是古代历史的我还翻出了家里的史书,看了好几天,研究这些个阿哥们到底是怎么争斗,又是怎么死的。
后来“穿越”一词早已从新鲜词变为日常词汇,看的小说也不少,有好有坏,却一直觉得具有早期启蒙意义的步步写得最好。步步的电视剧拍好了,放假前就一直盼望着这个假期最动人心的剧播出,后来得知芒果台为了某新版把步步推到8月份,着实郁闷。36分钟的超长片花大大饱了眼福,也很久没见过大陆拍这么好的剧,这个夏天,除了哈7,有一部分的期待是为步步。
看剧前重温,想当初高一的时候,看了三遍也没搞懂若曦和四爷是怎么回事,昨天才懂。感叹步步里虽然描写没有以后的文那么精细华丽,不像其他文将宫廷、装扮、衣饰描绘地那么华贵,不像其他文有不少h(==),却是真的内心戏啊。满篇都是内心戏啊。若曦的畏惧、若曦的坚持、游移、不坚定、若曦的爱与恨。愈发心疼这个女子,崇拜桐华。感觉写过很多文字赞美步步,权当我记性不好,再看有感而发罢。
步步,步步。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有人说《步步惊心》不好,也有人说《步步惊心》里有很多故事情节是抄袭的《宫》,错,相反,我感觉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情感剧,如此动人的情感剧,让人潸然泪下,让人心如刀割,我甚至感觉这是导演和编剧为我量身打造的。
若羲常说: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充满悲情的音乐总是把我带进剧情里,我似乎真的入戏了,剧情如此委婉曲折,生在现代的若羲在大清显得如此另类,若不是她的另类,也不会出名的如此之快,更不会让她受到如此多皇子的关注,似乎每个皇子都对她有好感,美丽活泼,聪明智慧,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拼命十三妹,却唯独缺少一份单纯,因为她知道身边每个重要人物的结局,所以总是徘徊在融入与隔离的边缘,使她明净的脸上多了一种不属于她的哀思。
随着剧情的发展,若羲发现这个原本不属于她的世界使她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她知道每个人,却无法让任何人了解她,没有人会相信她其实不是这个世界的,她只是一个过客。但有人却告诉她即来之则安之。当她发现她不知不觉也不得不陷入这场九子夺嫡的战争时,她更加恐惧心慌不知所措了,她知道每个人的命运,甚至知道某些人命丧何年,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当看到第四集时,若羲走在雪中,悲伤的音乐总是恰到好处的袭来,与同样在雪中走来的八爷不期而遇后同肩并走的场景时,让我莫名的感动。我很喜欢雪,每次走在雪中,伴随着漫天飞雪,心灵深处总会被不为所知的一种情怀所触碰,总会带来阵阵感伤,可能是雪就是连接我内心的一根弦吧,稍微触碰就会荡起涟漪。而这部戏所演的每一年都不会错过冬天,不会错过漫天大学,所以总是牵动着我的心。
若羲选秀女入宫,深得皇上宠爱,早已经得到若羲好感的八爷更是每年春节元宵节都会送来礼物或信件,每当收到,都会有种无法解释的欣喜,而对四爷送来的礼物却爱理不理视而不见,终于在相思相望的几年后,随皇上行场围猎时相拥相吻,相许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若羲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却无法让自己忘记她自始至终都知道八爷的下场,八爷多年步步为营,就是为了挣皇位,而若羲知道他在这场夺嫡大战中输了,也是命丧在这场战争中。若羲无奈无助,只能用最后一搏,也是对自己和八爷最残忍的一搏,问八爷是否为了她放弃皇位,让八爷在她与皇位间选其一。在八爷看来这两个选择并不是不可兼得的,明明是可以同时拥有的,况且八爷从小地位低,现在的位置是自己多年用心血一点一滴换来的,怎能轻易割下,八爷真的想知道为什么可以同时拥有的东西,为何要放弃一个,他不停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但若羲只能哭,因为她永远都不能说出答案。若羲苦苦相逼,八爷不愿放弃多年心血与皇位,也因此错过了相守的机会,却不能好无瓜葛。
本来就步步惊心的宫廷生活,处处小心都难保一命的生活,就已经让快到而立之年的若羲不再活泼,日渐消瘦的脸上又多了一副深邃无法猜透的眼神。在没有希望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曙光,四爷依然不间断的给她送礼物,只是为了当初相遇时的一眸吗?近十年,四爷的心都清晰可见,若羲还是被打动了,但却保持距离,即想接近却又抗拒,这时八爷党向四爷进攻了,一箭双雕的计策,八爷想同时把太子和四爷铲除,但是不料十三爷爷却替四爷顶罪,被幽禁起来。十三爷与若羲是好兄弟,是无关风月,只为真心的知己,早已哭的快没眼泪的若羲冒死也要为十三爷求情,无奈君子做的决定,岂能说该就该,若羲被罚跪几天,罚跪之时,大雨倾盆,四爷还是在八爷和十四爷他们之前出现在了若羲身旁,四爷从不话多,若羲懂四爷,相拥已在此刻。
众人为若羲求情皇上终于饶过若羲。数日后,四爷找到若羲,若羲见到四爷,话还未说,泪已先流。由于四爷和十三爷的关系,相拥在一起时,四爷只说了句我不能要你了。从哭泣中找到的肩膀又离开了她,但她知道他是离开,还会回来,她也在坚守。而四爷忍气吞声,他却早已暗下决心,他知道他只有得到那个结果才能就他的十三弟,才能与若羲再次相守。
圣意难测,康熙以为若羲喜欢十四爷,要把若羲指婚给十四爷,虽然若羲跟十四爷关系甚好,却她只为守候四爷,但从来没有人违背过康熙,若羲却真的这样做了,被贬到洗衣服的地方去当差。身体上的苦到无所谓,内心的无奈却是若羲的致命伤。四爷经常派人偷偷来看她,十四爷也会经常来看她。不料西北战事告急,十四爷被派往西北杀敌,战胜而归,请皇上赐婚要若羲,皇帝说了若羲的意思,十四爷知道没有任何人能勉强若羲,无非是三尺白绫,就没有说什么。西北战事再起,十四爷又回到西北,岁月不饶人,康熙大限已到,若羲被叫到皇帝身边伺候,皇帝架崩了,四爷终于还是夺权了,而无论发生什么,若羲都没有平静过,她知道这个结局,但却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位置,没有阻止四爷夺位,就是心已经给了四爷,这是她第一次违背了自己,她知道历史无法改变。
四爷当了皇帝,十三爷被放出,被整整幽禁了十年,外面早已物是人非,他的四哥与他已是君臣关系。若羲也回到四爷身边,这是结局多好,但这是站在四爷的立场想的,时间本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当看到第二十五集四十分十二秒时,是我看了这么久最高兴的时刻,当然也是四爷与若羲第一次幸福的时刻,第二十九集四十七分二十秒是本片最幸福的时刻。
不知不觉已在浣衣局当职多年的若羲已年逾四十,人见老见瘦,若羲由于长期思虑过多,吃的少睡眠也不足,在十年前就被太医嘱咐要好生调理,但她又怎么能调理的了,身体太过虚弱。当这次太医再次看病时,结果就是即使以后好好调理,多加注意,最多十年不虞。刚有的一丝幸福感又被敲碎。看到这里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我不想在往下写了,我发现很多情节和情感我根本用语言表达不了,我过于感伤,后面的委婉曲折太多,至于后来若羲与四爷经历的磨难,而若羲不得不离开皇宫,到最后死在十四爷的身边,等到最后一刻也没能见到四爷,而四爷连尸体都没见到,又到四爷跟十四爷抢骨灰时,才泪流满面对十四爷大喊出那句让我解气却不能平息悲伤的话:就是要欺负你。这些你们都自己去看,我不说了,最后除了十四爷和十爷夺嫡的全死了。我只能说情深缘浅。
第一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争夺二十多年最后谁都得到的只是遗憾和悲伤,即使送了性命的人也是含恨而终,谁都没有赢,没有胜者,而若羲同样经历了二十几年的痛苦和悲哀,带着遗憾离开了,谁都痛苦。该怨谁呢?
我终于发现我是多么的多愁善感了,我太多情了,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不够男人吧,看个电视剧都流眼泪,但是我却感觉感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你无法衡量,男人和女人都需要这份感情,这与坚强和懦弱无关。倘若世界上的人都跟我一样,我可能也不会感到生活中老是有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寂寞。
《步步惊心》读后感
有人说《步步惊心》不好,也有人说《步步惊心》里有很多故事情节是抄袭的《宫》,错,相反,我感觉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情感剧,如此动人的情感剧,让人潸然泪下,让人心如刀割,我甚至感觉这是导演和编剧为我量身打造的。
若羲常说: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充满悲情的**总是把我带进剧情里,我似乎真的入戏了,剧情如此委婉曲折,生在现代的若羲在大清显得如此另类,若不是她的另类,也不会出名的如此之快,更不会让她受到如此多皇子的关注,似乎每个皇子都对她有好感,美丽活泼,聪明智慧,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拼命十三妹”,却唯独缺少一份单纯,因为她知道身边每个重要人物的结局,所以总是徘徊在融入与隔离的边缘,使她明净的脸上多了一种不属于她的哀思。
随着剧情的发展,若羲发现,不属于她的世界让她变得如此与众不同。她认识每个人,但她不能让任何人认使她。没有人会相信她不是世界,她知是一个过客。但有人却告诉她“即来之则安之”。当她发现她不知不觉也不得不陷入这场九子夺嫡的战争时,她更加恐惧心慌不知所措了,她知道每个人的命运,甚至知道某些人命丧何年,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当看到第四集时,若羲走在雪中,悲伤的**总是恰到好处的袭来,与同样在雪中走来的八爷不期而遇后同肩并走的场景时,让我莫名的感动。我很喜欢雪,每次走在雪中,伴随着漫天飞雪,心灵深处总会被不为所知的一种情怀所触碰,总会带来阵阵感伤,可能是雪就是连接我内心的一根弦吧,稍微触碰就会荡起涟漪。而且每年的这出戏都不会错过冬天,也不会错过大学,所以它总是牵动着我的心。
若羲选秀女入宫,深得皇上宠爱,早已经得到若羲好感的八爷更是每年春节元宵节都会送来礼物或信件,每当收到,都会有种无法解释的欣喜,而对四爷送来的礼物却爱理不理视而不见,终于在相思相望的几年后,随皇上行场围猎时相拥相吻,相许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若羲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却无法让自己忘记她自始至终都知道八爷的下场,八爷多年步步为营,就是为了挣皇位,而若羲知道他在这场夺嫡大战中输了,也是命丧在这场战争中。
如果***束手无策,他只能用最后一战,这也是对自己和八爷最残酷的一战。他问你们八个是否要为她放弃王位,让你们八个在她和王位之间选择一个。在八爷看来这两个选择并不是不可兼得的,明明是可以同时拥有的,况且八爷从小地位低,现在的位置是自己多年用心血一点一滴换来的,怎能轻易割下,八爷真的想知道为什么可以同时拥有的东西,为何要放弃一个,他不停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但若羲只能哭,因为她永远都不能说出答案。若羲苦苦相逼,八爷不愿放弃多年心血与皇位,也因此错过了相守的机会,却不能好无瓜葛。
本来就步步惊心的宫廷生活,处处小心都难保一命的生活,就已经让快到而立之年的若羲不再活泼,日渐消瘦的脸上又多了一副深邃无法猜透的眼神。在没有希望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曙光,四爷依然不间断的给她送礼物,只是为了当初相遇时的一眸吗?近十年,四爷的心都清晰可见,若羲还是被打动了,但却保持距离,即想接近却又抗拒,这时八爷党向四爷进攻了,一箭双雕的计策,八爷想同时把太子和四爷铲除,但是不料十三爷爷却替四爷顶罪,被幽禁起来。
十三爷与若羲是好兄弟,是无关风月,只为真心的知己,早已哭的快没眼泪的若羲冒死也要为十三爷求情,无奈君子做的决定,岂能说该就该,若羲被罚跪几天,罚跪之时,大雨倾盆,四爷还是在八爷和十四爷他们之前出现在了若羲身旁,四爷从不话多,若羲懂四爷,相拥已在此刻。
众人为若羲求情皇上终于饶过若羲。几天后,四爷找到若羲。若羲见四爷,话也没说,眼泪已经先流了。由于四爷和十三爷的关系,相拥在一起时,四爷只说了句“我不能要你了”。
从哭泣中找到的肩膀又离开了她,但她知道他是离开,还会回来,她也在坚守。而四爷忍气吞声,他却早已暗下决心,他知道他只有得到那个结果才能就他的十三弟,才能与若羲再次相守。
我不想在往下写了,我发现很多情节和情感我根本用语言表达不了,我过于感伤,后面的委婉曲折太多,至于后来若羲与四爷经历的磨难,而若羲不得不离开皇宫,到最后死在十四爷的身边,等到最后一刻也没能见到四爷,而四爷连尸体都没见到,又到四爷跟十四爷抢骨灰时,才泪流满面对十四爷大喊出那句让我解气却不能平息悲伤的话:就是要欺负你。你自己去看看这些。我不会再说了。最后,除了第十四和第十主之外,其他人都死了。
我只能说情深缘浅。
第一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争夺二十多年最后谁都得到的只是遗憾和悲伤,即使送了性命的人也是含恨而终,谁都没有赢,没有胜者,而若羲同样经历了二十几年的痛苦和悲哀,带着遗憾离开了,谁都痛苦。该怨谁呢?
我终于发现我是多么的多愁善感了,我太多情了,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不够男人吧,看个电视剧都流眼泪,但是我却感觉感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你无法衡量,男人和女人都需要这份感情,这与坚强和懦弱无关。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像我一样,我可能不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