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1

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使它不可避免的是思想。——写在前面

《通往奴役之路》成书于上世纪计划经济盛行的时代,罗斯福新政正在进行,苏联也在进行着工业化建设。当时的哈耶克的这本书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他的思想又被证明正确。(所以你必须活的足够长才能看到你的理论得到证实。)

然而,西方社会的经济思想却在不断地变化。无论是国家干预还是市场导向都只是一种手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经济指导思想。

该书支持完全的市场经济,所以国家提供教育、医疗等是不合理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市场经济,只有参与竞争才能生存。他这一部分的观点与中国很多的民本思想不一样,“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一直存在的思想,即**的作用,在现阶段情况下,我国**转向服务型**本身具有放权的思想,但是市场条件下,很多的东西在资本化,这是市场一个弊端。然而,在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书中所给的自由是,除了遵守法律之外,不需要被别人控制,这就是所谓的自由。然而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即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的人身依附关系以经济依附为主,这种情况会影响人获得真正的自,这也会影响政治自由。

因此,马克思所倡导的经济自由,没有经济自由,人们就得不到政治自由。

书中对市场经济的支持是非常明智的。市场会带来繁荣,在市场条件下,竞争的存在会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这些都是市场条件下的利益所在。但是**要做好监管工作,防止市场自身的弊端。

书中法西斯社会主义的混乱本身是不合理的,我对书中平等会带来奴役的观点持保留意见。书中关于法治的观点自己持保留态度,书中人物需要限制立法范围,但是限制立法范围是谁应该做的。

碍于自己的学识有限,对于书中的内容无法完全理解,而且很多观点自己并不支持,持保留态度。

最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繁荣、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爱国、奉献、廉洁、友爱。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2

(一)个人主义败给民主社会主义

哈耶克指出,个人主义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并非我们所想的利己主义和自私自利,而是和集体主义相对立的个人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把个人当做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概括的说就是承认人应该发展自己的天赋和爱好。

个人主义的发展,即个人不断的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成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近代欧洲历史整个时期社会发展的总方向。个人不受拘束的自由发展,最终产生一种经济活动的复杂秩序。同时个人活力的解放,也使科技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因为各行业的自由,使其能够自由的使用新知识,于是新知识出现飞速发展的态势,反过来新知识的发展又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随着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却开始习以为常,不仅仅如此,由于自由主义对某个人不可能提供多于社会共同进步中的一份,结果自由主义反而开始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由于已获成就的取得,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这其中的缺点,于是对自由主义原则的信仰,愈来愈被更多的人放弃。随着德国出现计划主义,人们开始热衷于这种新的体制,而渐渐遗弃了自由主义。

德国社会主义渐渐的取代自由主义,他们宣称,自由思想是19世纪社会的罪恶之源,并且,社会主义还承诺给人们以民主,称民主社会主义为新自由。然而事实上,民主是与社会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的。因为民主是尽多的赋予人以价值,而社会主义却是使每个人都成为工具,毫不尊重个人的价值。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平等,但民主是在自由之中寻求平等,而计划的社会主义却是在约束和奴役之中寻求平等。

对更大自由的承诺使社会主义的信奉者越来越多,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是自由主义的继承者。然而社会主义却是会导致与自由对立的结果的,民主社会主义仅仅是一个伟大的乌托邦,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竞争与计划的不可调和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正义,更大程度的平等和保障;同时还意味着废除私有企业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创建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央的计划机构取代为利润工作的企业家。许多社会主义者都只关心第一个意义,他们只确信其终极目标,而不管其手段,无论其代价如何。而社会主义所运用的手段正是计划、组织。为了合理的利用资源,对社会的一切活动加以集中的管理和组织,而计划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正在于此,自由主义是通过市场有效的竞争,利用非人为的力量去指导个人努力。它赞成尽可能的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各种努力的工具,但并不是说主张让事态放任自流。创造条件使事态尽可能有效,在不能行之有效的地方给竞争提供补充,一个有效的竞争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样,需要一种不断加以调节的法律框架。然而在为竞争创造条件还未彻底进行时,这条道路却被遗弃了,计划运动开始全面的反对竞争,继而各产业就出现独立垄断者,消费者就只能听任资本家和工人联合行为的摆布。但社会还是在向这种状况前进着,那是因为大多数人仍相信,在完全的竞争和集中管理间一定可以找到某种中间道路。这似乎更符合常理,但虽然竞争制度可以掺入一定程度上的管理,但它是不能和计划结合到某种可作为生产可靠指南的程度的。少量的计划也不可能产生彻底计划所产生的结果。竞争和计划二者如果不完全,都将成为拙劣的和无效率的工具,解决问题时只能任选其一。或者更确切地说:计划和竞争只有在为竞争而计划而不是运用计划反对竞争的时候,才能够结合起来。[励志的句子 J458.com]

(三)并非不可避免的计划

大多数计划者都认为,随着文明的形态越复杂,技术的进步便使竞争成为不可能,于是计划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他们这样说根据的理论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大企业相较小企业就表现出更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在用现代大规模生产方式的高效率。大企业的高效率体现在单位成本的锐减,结果大企业到处以低价位挤跨和排斥小企业,直到每一产业中只留下一个或几个巨型企业为止。于是产业私人垄断就形成了,于是要求政府管理生产的计划主义成为必要。即技术进步导致了垄断的不可避免性,而垄断的不可避免性又导致了计划的不可避免性。

然而事实却是,垄断的形成常常是规模大成本低以外种种因素的结果。它是通过大资本家互相串通的协定而形成并为公开的政府政策所促进。当这些协定和政策扭转过来时,竞争的条件是能够恢复的。从反面看,如果竞争的衰落、垄断、计划都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计划必然首先出现于技术发展最先进的国家。然而计划却是首先出现在比较年轻的工业国家美国和德国。由此看来问题就显而易见了,即并不是技术的进步导致了计划,而是计划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诚然,竞争的确使现代文明呈现出更加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使个人更加难以做出明智的决定,于是个人开始热衷于把决定权让渡给政府而集中管理。但是人们却没有看到,与个人分权调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比,集中管理就更显得笨拙、原始和狭隘。而事实上,个人分工之所以达到现代文明的程度,是由于它并不是被有意识的创造出来,而是人们无意间摸索出的方法,它使个人分工能够远远超出计划所能达到的限度。

(四)个人与社会的目标

集体主义的共同特征就是一个为了一个明确的社会目标而精心构筑的社会劳动者组织。集体主义想组织整个社会及其资源达到这个单一目标,而拒绝承认个人目的至高无上的自主领域。要想使每个人都同意这个单一目标,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以一个包罗万象的共同价值准则为前提的。

然而根本点在于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完整的伦理准则。由于人任何人所关注的目标仅仅是在有限的范围内的,任何人只能考虑有限的领域,认识有限需求的迫切性。无论他只以个人的需求为中心,还是热衷于他所关注的人的福利,他所有的种种目标相对于所有人的需求,都只是微乎其微的,计划主义要将这些多如牛毛的不同需求都一一了解并定出轻重,这是绝对无法做到的,无论计划者是如何的有才智。

而个人主义则认为,在限定的范围内,个人的目标体系是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的。个人是其目标的最终决断者,个人应尽可能以自己的意图支配自己的行动,这是个人主义的实质。然而这并不是排除了对社会目标的认可,即个人目标一致性的认可。社会目标其实就是许多个人的相同目标,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个人为了回报他们在满足自身欲望所接受的帮助而愿意有所贡献的那种目标。因此共同的行动仅仅是局限在人们对共同目标一致同意的那些领域。当人们联

合共同致力于实现他们共同目标时,他们才意图形成组织,如国家。由此也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国家的权力时个人权利的让渡。但必须强调的是,国家只有在有限的领域内采用有这种计划的权力。

在此,我们还易存在一种误解,那就是只要权力的最终来源是多数个人的意志,这种权力就不会是专横的。这种误解的形成是因为,人们相信防止权力专断只要使其来源合理,即其是通过民主方式获得权力,即可。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在权力形成后对它的限制,即在权力行使时的制约。由此,我们得出民主并非我们追求的终极价值,自由才是。因为即使存在民主,但只要民主不再是个人自偶的保障的话,那么民主仍然是存在于极权主义之下的。

(五)法治才是自由的基础

自由国家与专制国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是遵循法治的原则。所谓法治,就是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宣布的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可以使个人能够明确的预见到政府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行使它的强制权,并且能够凭借对此的了解去计划他个人的事务。我们可以看出,法治所体现的,正是对政府的强制力行使予以限制,使其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虽然法律在人们追求其目的的手段方面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个人自由,但在法治下,更主要的是它防止了政府采取特别手段破坏个人的努力。

而集体主义却是与法制相悖的,因为它制定的计划不是预先作出的,而是在人们实际需要出现时,计划当局才开始计划,然后就必须要在这些需要之间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将不同的人区分出尊卑轻重。政府的强制力就强加给人们一种新的等级差别。

我们把于政府事先制定的规则称为形式法规,临时制定的则称为实体法规。形式法规事先告诉人们在某种情况之下,政府将采取何种行动,行动规则不考虑时间地点和特定的人。它是具有工具性的,因为它只给我们个人做出计划提供了依据,而不确定其结果、效力如何。法治的伟大的自由主义原则的理论基础正在于此,也即我们对政府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要比在其它制度下了解的少是个优点。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3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最为人熟知的书之一,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一生从事教学和著论,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随着时代倾向的变化享有巨大的世界性声誉。

这是我第一次读哈耶克的书,我对书中的思想感到震惊。这才想起绪论中写到的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对这本书要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哈耶克从多方面考虑了计划经济的弊病,从理论角度上看,其论点和看法还是有某些启发意义的。从打破过去计划经济优越性的角度看,虽然他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他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此进行反思。

然而,他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集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混为一谈,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不加的偏颇。因此,从一个批判性的角度来看,我用这本书开始了一段美妙的旅程。

本书分为十五章,分别从个人主义与集权主义、计划与民主、计划与法制、经济控制与集权主义、保障与自由,物质条件与理想目标等角度揭露了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弊端,宣扬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才能引领人民走向真正自由。

“纳粹领袖把民族社会主义革命说成是一次反文艺复兴运动可能不由自主地说出了真话。对文艺复兴时期建立起来的现代人,尤其是个人的毁灭,是一个决定性的步骤。个人主义今天名声不好。它与利己主义和自私联系在一起。

但我们所说的个人主义,对应与社会主义和一切形式的集体主义,并不一定与这些事情有关。”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的奴隶制形式,如同极权主义一样,它将迫使我们逐步放弃经济自由。指出他所理解的个人主义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它只考虑个人的利益来伤害他人和剥削群体。相反,我认为个人主义应该有更深的含义。

个人主义从基本特征上说,应该是把个人同人一样尊重,在个人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不应受到整体的影响,要注意每个人存在的意义,避免为了多数人的利益损害少数人的利益,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在近代欧洲历史的整个时期中,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使个人从他从事日常活动时束缚他的那些习惯和成规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至于个人自发的、不受约束的努力能够产生一种复杂的经济活动秩序的自觉性,只有在这种发展取得一定进展后才能实现。随之而来的对经济自由的系统论证,是经济自由的一个无计划和无法预见的副产品。

个人活力解放的最大结果可能是科学的惊人发展,它以个人的自由从意大利走向英国甚至更远。但是,只要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被认为对所有人有约束力,即大多数人关于是非曲直的信念能够阻碍个别发明家的道路,少数企图把机械发明更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的尝试,尽管其中有些非常先进,仍很快地被压制了,寻求知识的欲望也被窒息了。”此处谈到了经济自由、个人活力解放的好处,的确,虽然作者进行的是经济方面的讨论,但我认为这对于教育,市场劳动力同样适用。

如果个人的发展长期的受到约束或者活力受到抑制,可能将造成两种后果,一是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降低,慢慢地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二是人们的创造力将会衰退。马克思曾说过,“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个可悲的民族”,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解放个人创造力和劳动力的重要性。

“在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中没有什么东西能使它成为一个静止的教条,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规则,在安排我们的事物时,应该尽可能地能够做千变万化的应用。深思熟虑地创造一种使竞争能尽可能的有益进行的体制,和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制度,二者之间的差别尤其悬殊。也许对自由主义事业最大的危害是一些自由主义者的顽固态度,特别是建立在某些经验主义基础上的自由放任原则。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必然的。有无数的利益和显而易见的利益,它们造成的损害确实远远不是直接的,也很难看到。对于这些严肃的关系,只有一些固定的规则才能起作用。”

作者之所以否认该计划可以取代竞争对手,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该计划不可能**和涵盖所有将发生的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计划进一步的利益,但我们不应该牺牲眼前的利益。也许我们会等到知识和技术足以改变一切的那一天,未来物质福利的进步取决于所有计划外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已经取代自由主义成为绝大多数进步人士所坚持的信条,这不只意味着,人们已经忘记了以往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们有关集体主义后果的警告,事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他们相信与这些思想家所预言正好相反的东西。现在难能有人还记得,社会主义基础的法国作家们毫不怀疑,他们的这种思想只有通过强有力****才能付诸实行。对他们来说,社会主义意味着,它只不过是通过登记制度的路线审慎地改革社会,并加强一种强制的‘精神力量’,以此‘终结革命’的尝试。

”原来看过有人说,真理是没有国界的,科学的**中应尽量避免情感偏好。就像在思想领域成果丰硕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各自有各自的信仰,虽然各自的思想领域都有政治权利的介入,但仍能保证其在科学上的纯正。

“民主不能像阿克顿勋爵正确地论述自由时所说的那样,‘是更高的政治目标的追求’,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它本身绝不是一贯正确和可靠无疑的。我们绝不能忘记在一个**统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的文化和精神的目的——,至少可能想见,在一个非常整齐划一的**和一个教条主义的多数民主的**统治下,民主制度也许和最坏的**制度同样暴虐。

”但是,我们的要点与其是**避免不了地消灭了自由,毋宁是计划导致**,因为**是强制推行各种理想的最有效工具,而且,集中计划要在很大程度成为可能的话,**本身是必不可少的。计划和民主之间的冲突只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后者是压制经济活动管理所需自由的障碍。

读了一本完整的书,我觉得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从多个角度对自由主义进行了分析,最终促进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发展。但是,根据自己的立场,攻击社会主义、诽谤社会主义,就是**和奴役,把社会主义和纳粹主义混为一谈,是不值得提倡的。因此,通过这本书,我们应该学会同时辩证地看待世界。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4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就像一块难啃的骨头,可奇怪的是,你明知道它又臭又硬,却仍忍不住去啃。哈耶克的这本书总计400多页,我花费了14个小时11分,这14个多小时却分散在两个月的每天里。我一直觉得应该是翻译的原因导致了书的内容的羞涩难懂,但在读哈耶克《致命的自负》时,才知道难懂的最大的原因是哈耶克的思想。其实,再难的书,我们总能把握基本观点,《通往奴役之路》也不例外,本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大家先不忙努力走向计划经济之路,那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中心思想虽很简单,但是作者却花费大量的笔墨去给大家解释:为什么计划经济就是通过奴役之路;集体主义是如何压制和消解个人自由的;在政府越来越集权的过程中,普通的民众是怎么一步步的让渡自己的权力的;二战的爆发,德国的纳粹主义的盛行,强调国家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又发挥了怎样的影响;战争的爆发带给人的那种渴求安稳生活态度又如何助长了政府的集权;极权主义难道只限于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以及俄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吗;如今盛行于英国以及世界的那种加强国家权力去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危机的思想又和二战前盛行于德国的思想有什么区别呢;当今的世界能不能建立一个高于国家的联合机构,如果可以,如何做。r进入进入20世纪以后,有两部著作对现当代人类社会产生了至深和至远的影响:一是1936年出版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是1944年出版的哈耶克的这本《通往奴役之路》。凯恩斯的《通论》曾主导并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宏观政策多年,以至在西方当代历史上曾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40年“凯恩斯革命”的经济繁荣之说。凯恩斯的理论,我们在熟悉不过,那就是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每当市场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是我们需要凯恩斯的时候,并且30年代和7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有效解决证明了凯恩斯的伟大。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问题。这部著作1944年一出版,在英美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即产生了巨大反响。尽管在短期内,对哈耶克的这本书所宣讲的理念和观点有赞同之声,但同时也有很多负面的评论、批评意见乃至带有情绪的理论攻击。然而,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体制的巨变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所讲述的一些经济、政治与社会理念,有许多基本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方向。理论的争端是整个时代的特征,因为人类无法预测这个世界会发展成怎样,我们是需要凯恩斯式的增加政府权力,牺牲个人自由,还是依照哈耶克的让自然和整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规则自动的发展,而不施与人为的力量,这是一个不解之谜。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哈耶克所担心的事情正在渐渐的发生。r有人把哈耶克当作新自由主义分子中的一员,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里读出,他不是单纯的反对政府的集权,而是担心我们的祖辈所极力追求的自由民主可能由于政府的集权而得到限制和瓦解。在《通往奴役之路》第一章中,哈耶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方向是使个人从束缚他日常活动的习俗和成规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一个法治下的自由社会。哈耶克发现,西方世界的兴起和近代以来科学的巨大进步,均是建立在个人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基础上的一种复杂的市场秩序的结果。同时他也发现,甚至在德国纳粹极权主义魔影变成人类真正威胁之前的四分之一个世纪,西方社会已经出现了逐渐偏离构成欧洲近代文明之基础的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基本理念的苗头,试图以集体主义的中央计划来取代经济的市场运行。哈耶克当时就警告说:“我们逐渐放弃了经济事务中的自由,而离开这种自由,就绝不会存在以往的那种个人的和政治的自由。”r在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时代,我们只要回到本源:国际社会以及民族国家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人的自由发展还是国家有效统治?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5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着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

这部著作从问世直到今天,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它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进代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着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6

[键入文字]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_1200 字

结束这本书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在思想道路的探索上比中国走得更远。马克思韦伯,

哈耶克,弗里德曼,凯恩斯,恐怕我只知道冰山一角。以前的我太无知

由于个人感情,他偏爱中国思想,忽视西方文明。真理是没有国界的。科学的探

究中应尽量避免情感偏好。中国在思想领域也有一个丰硕成果的时期,那是一个遥远的先秦时期。

诸子百家争鸣,各家思想各有信徒,各自在政治舞台上活跃。那时产生的思想是纯正

原创的东西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影响。

自由思考必然指向人性的最深处,指向人类如何构建群体,即社会系统。儒家主

张学良以伦理道德治国。法家提倡法治。在阅读中,他们会突然发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好的

像似曾相识,它对待**的主张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是多么的相似。墨家的“兼爱非攻”

又与法国的博爱精神有异曲同功之妙。

而后来的中国社会几乎没有真正的思想家。所有思想领域都有政治权利的介入,自

由思想被压制在强权政治之下。所以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分散的,虽然它有许多美丽的含义

境,诗词,对人生宇宙灵犀一点的感悟,但总没有成体系的思想著作,没有引领整个

民族精神的大思想家。让我们看看欧洲。女王对莎士比亚的宽容和对亚当·斯密的尊重

尊重地说,自由主义已经成为英国政治和经济社会的基石。只要自由主义的思想仍为

如果英国服从,国家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政权的更迭也不会影响它。法国的先

贤祠中安葬着 72 位被认为对法兰西民族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等,

他们是法国的伟人。其中有伏尔泰,卢梭,居里夫妇。

在这里,这些思想的先驱者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有全民族对伟大思想家的尊崇才

可能有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精神。德国更是讨论社会制度变革不可饶过的话

题,也是《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哈耶克主要的研究对象。此书详尽地阐述了德意志

如何在”计划”上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通往极权主义纳粹帝国。它主要从道德伦理1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7

“平等”一词,如今已是被用滥了。现在随便一本书都可以大谈平等、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大谈平等、就连我都敢论述平等了——当然我还是比较心虚,于是用“浅论”——这似乎显得比较谦虚。我们擅长于用一种谦逊的语气发表自己对宏大的命题之见解,可惜这种谦虚的传统并不能掩盖观点之浅薄鄙陋。这种谦虚的语气,妙用在于堵住批评者的嘴,比方说我这篇《浅论平等》,就算我写到肤浅得让人生气的地步,读者也没办法对我太过诘难,都说是“浅谈”嘛——但正是这个办法,一大批不负责任的文字得以问世,不少真知灼见明珠蒙尘,实在是件憾事。

本文是一篇读书报告,行文应当严肃,可我就愿意扯些闲话,这样显得有趣些。我觉得写文章就是该自由些,换句专业的话说就是“轻松幽默、富有生活气息。”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锻炼文笔,艰涩的文章可不容易承载思想,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需要注意,即使你领悟了终极的真理,表达不清楚也是枉然的,《小逻辑》就是个例子,诗人海涅甚至说“它是如此的难懂以至于我怀疑它被写出来就不是让人读懂的”。

闲话到此为止。

“平等”是个抽象的概念,应该不容易理解才对,可事实恰恰相反,“平等”的引用非常之广泛,大部分人都可以轻易的理解其内涵——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关于平等的切身体会。但越是抽象的概念越容易被曲解,也越需要规划其适用范围,否则它可能变成群体的信念,沦为乌合之众的行动纲领。以“平等”这个概念为例,在群体那里它可能简化成“相同”;平等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离开了这个范围它就会出问题,例如一些爱动物组织,大谈特谈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见不得人吃肉,闹出过不少笑话。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平等”被有意无意地滥用,结果是平等这个概念被异化了。似乎哪里都能用,实则哪里都没用对,用来用去结果连原本的定义都混淆了。

哈耶克所著《通往奴役之路》中关于平等的论断,在我看来,这些论断已经近乎独断。“平等与社会主义无关”之类的结论,实为对社会主义的攻讦。哈耶克说“平等地对待人们和试图使他们变得平等是两回事”我认为极对,“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之基,而后者是一条新的通往奴役之路”我就不赞成了。原因在于平等始终是相对的,即使平等的对待人们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绝对平等地对待人们,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人的奴役,这样的社会毫无弹性——正如前面所说的,平等只适用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对待人们”是对人(这里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的要求。但是人始终会有偏好,这种偏好自我们二分“我”与“非我”以来就时刻存在。人永远不可能完全平等地对待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们,这正是人的可爱可悲之处。“试图使他们变得平等”也是个不切实际的梦。必须承认的是,使人们的部分变得平等是完全可行的、正义的,社会努力的方向是使人们的尊严、理性、情感变得平等。遗憾的是,我们有过一段时间走了弯路,把财富当成不平等的起源,把私有财产看作万恶的起源。然而,即使在一个完全财富、文化、政治没有丝毫影响的环境,只要人有支配他人行动的想法,就会产生不平等,因为人的身体条件不同,这是先天的。强壮的人可以使用武力迫使弱小的人(在这种环境下)——资本与武力一样,只是实现不平等的手段罢了,不过财富的确实是最有效的手段。不得不承认,人生来就存在区别。除了生与死,我们找不到更公平的事了。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8

《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哈耶克,这本书开始时给我的印象是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作者哈耶克在关于市场的理念上与凯恩斯相反。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般经济学书籍,其中说到自由、法治、极权主义、集体主义、保障、计划、公正、平等等诸多课题,让我认识到社会和我们的一切都可囊括其中。

1其中讲到自由这个话题,之前看电视剧欢乐颂时,其中有一段台词“在那些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奋斗找到前途的人们当中,很难找到独立的精神或坚强的个性”。读这本书时发现了这句话就这本书。自由,这个概念的含义,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可能是错误的。认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当然是不对的。我的理解是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精神。

自由是有代价的。自由是给自己的。如果你想要安全,你需要保证,它不是增加自由的机会,而是对自由构成最严重的威胁。我们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极限是我们接受的稳定性。

安稳也是有代价的,就是自己放弃了的自由。例如,工作机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工作往往意味着更多的限制。

我在这里所说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说更多的不确定性。比如,很多预期的结果在未来都是非常确定的,这意味着未来会更加稳定。比如说,如果你在某个城市买房,你对未来会更加确定,也会更加稳定。

相反,如果你卖掉房子,不确定性在增加,自由度也相对增加。

4对未来有更大期待的人希望更自由,对未来不太乐观的人希望更安稳;敢于拥抱甚至喜欢未来变化的人希望更自由,恐惧甚至躲避未来变化的人希望更安稳;大多数的年轻人更希望自由,大多数的老年人更希望安稳。在我认识的人中,有人把房子卖了。他们希望这些房子不会成为自己的桎梏。越来越多的人一直想拥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希望生活能安定下来。

5自由与安稳,不可兼得。我们要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祝愿希望自由的人可以获得他们的自由,祝福希望安稳的人可以安逸地生活。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9

邓洪洁《通往奴役之路》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于1944年完成的一部关于政治社会学的通俗性著作。面对二战期间在英国盛行的反自由主义思潮,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从理论逻辑上、经济上、实际技术操作上、人性上证明了十九世纪两位伟大的思想家阿克顿勋爵和托克维尔的警告——计划经济意味着奴役,并深刻的指出,一旦出现一个垄断了我们经济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再无自由可言了。作为一个推崇自由主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对于市场经济及竞争机制的推崇以及对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怀疑与警惕在此书中得到充分论证。

他认为,社会主义者善良的愿望和理想却不一定能导致美好的理想,”对我们所珍爱的某些理想的追求,明显地产生了与我们的预期大相庭径的后果”,原本以追求更大的自由与平等的社会主义怎么会一步步发展成为极权主义又成为奴役人民的罪魁祸首呢?

(一)自由主义的衰落与集体主义的兴起

哈耶克认为现代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个人主义,他在在这里所指的个人主义不是为所欲为、自私自利,而是指”把个人当作人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他认为现代文明的自由、法治、民主等等都是构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上的。但在公有制下,人身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就不能得到保障,所以他重申了财产权的重要性。

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自由主义。哈耶克的自由主义不是建立在自由放任原则的基础上,而是尽可能利用自发的社会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努力的工具,尽可能少地借助于胁迫。

然而,人们已经***自由主义带来的好处,逐渐将注意力放在自由主义的缺点上,并开始相信集体主义宣扬的目标,却看不到集体主义泯灭个体存在的巨大危险。在这本书的导言中,他大声疾呼,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因为崇尚社会主义的思潮正在这些国家蔓延,但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逐渐被遗忘。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社会主义者所倡导的自由与公平是人人向往的,但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性质却与此南辕北辙,这种”公平”其实是所有人受到同样的严格管制约束下的”公平”,是被奴役者的”公平”.而社会主义宣传的新自由则完全是一个空中楼阁,这种理想终究只是一个伟大的乌托邦。

(二)计划与控制

”计划经济”是集体主义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手段,然而在技术和逻辑上,哈耶克指出了计划的”不可避免性”.他区分了社会主义作为某种社会公平之理想与作为实现社会理想而采用的手段这两种概念的不同,并指出反对的是用集体与计划经济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是反对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与平等,

他认为,由于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目标与偏好,因此只有自己为自己做计划才是最有效的,而计划经济用计划者的偏好来代替被计划着的癖好,故对于被计划者来说,其自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他认为,**干预经济,对影响自由竞争的垄断进行控制以保证市场的效率是有必要的,然而进行计划经济则是无需的,原因在于实行**计划由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目的是以计划代替竞争,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机制,决策的统治阶级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分配资源和产品。对经济规划实践的不同意见,再加上规划者在物资分配上的不断失败,最终会导致规划者用高压的力量来维持计划的执行。

哈耶克进一步认为,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极权,并会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这样,最终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将导致前所未有的**和计权主义**对公民生活的全面控制,其必然后果就是言论的全面控制和信息的封闭。

(三)奴役的开始

政治上的控制、言论的管制和信息的封闭会产生”当代蒙昧主义”.所谓”当代蒙昧主义”,是指”思想的统一性”.在**计划体制下,极权**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使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

”当代蒙昧主义”之所以站得住脚,主要在于极权**炮制了一种”高尚的谎言”,使得人们相信**要建立的道德标准。这是惟一正确的。**想要达到的目标正是他们想要的。这样的社会下,民主与法治难以得到保证。

他认为,民主只是一种保护自由、实现自由的政治制度,而不是在强调以共同利益的名义服从某种最高意志的前提下,实现多数人对少数人自由的强制剥夺的制度。集体主义经济与法治也是背道而驰的,由于当政者的意志在制定法律是过多考虑利益利害,以致**制定法律往往”强加于人民”,”法律成了立法者为了他的目的而影响人民的工具”.

在一个计划的社会中,一个人称职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辛勤奋斗,而是他是否听从上级的安排,是否听话并对权力者毫无怨言的信仰与忠诚,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没有自主思想,只对权力崇拜的人群——极权统治者顺利实现对人们的奴役。同时,在这种社会文化下,所有的极权行为都变得自然,为极权统治提供了温床。比如,30年代德国**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恨的人。他们必须先受到惩罚,然后再迅速受到惩罚。手上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恶感,而是兴高采烈,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四)启示

”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在两千年前发出的告诫至今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极权必将导致奴役——这是哈耶克对极权主义的产生、运行、维持直至最后奴役人民的论述过程中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从书本到现实,我们可以发现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

尽管读完此书后,我庆幸我们国家在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为选择和实践抉择后,最终逐步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以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的历史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同时诸如没有受到尊重的法律、有名无实的选举制度、不够透明的行政机构和体系、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在逻辑冲突等政治现实表明我们在政治体制上仍存在许多哈耶克所描述的问题,无疑最终我们需要走向政治体制的改革。

在当前的问题中,哈耶克能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之一就是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权力。奥威尔在《动物庄园》中细致描述了权力过于集中所导致的特权阶层的存在和腐败之风的滋长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的。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更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为了维护党政机关的廉洁公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对权力进行分散、制约和监督。科学地将职能部门的事权和权力合理配置、清晰划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权力三分”的原则,将一些相应的权力还给社会,还给群众,实现权力适度分解。此外,党内权力过于集中也是应该改革的另一个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概括的”以集体领导的外表掩盖个人专断的实质”的痼疾在党内依然存在,由此导致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权力滥用、”家长制”、”终身制”等诸多弊端都对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写读后感

一、训练目标:

一。在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最深情、最原创、最有针对性、最现实的感觉来写。

2。阅读之后,阅读是基础,感觉是纽带,感觉是核心。因此,我们应该努力阅读,在情感上寻求共鸣,在情感上作文章。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后,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感触。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阅读后的感觉是一种阅读笔记,是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觉。

“感”,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有的是读文章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受;有的是从文章中学到知识;有的是弄懂的某个道理;有的是受到的启发,教育。

(二)指导:

读后感常见的写作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引”、“点”、“议”、“联”、“结”。

1、“引”:要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而生的,没有对原文的研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阅读原文时,要认真、仔细、反复、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原文的主旨。

在此基础上,简要描述原文的相关内容,如书名或文章、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文或原文的摘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绝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本或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如果引述过多或过长,甚至只是照搬照抄原作,那就会叙多于议,造成喧宾夺主,“头”重“脚”轻了。

2、“点”: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表达清楚。

这样的句子可称之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这类文字要少而精,不要拖沓。观点提出来后,文章才能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写得明确、写得深刻。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议”: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

这一部分使论证的基本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观点)的阐述。通过陈述事实和推理,我们可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其更加突出和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联”:围绕基本观点的论述拓展开来,去联系实际。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淡。

就事论事,放不开,感受不够深,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淡,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5、“结”:就是结论。结论的写法,或与开头相呼应,或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或强调某个重点,或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可以是劝勉式,还可以是鼓动式,这要视全文内容而定。

以上几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部分了。

三、训练题目:

读书是美妙和精神之旅,是一件启人心智、怡人性情、令人快乐的事。在读书过程中,同学们情感常常会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起伏,或激动、或振奋、或悲伤、或愤怒……如果我们将读书时的体会、感受、领悟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试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

要求:1、要从自己感触最深、有话要说的方面入手来写。2、要对文章或书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3、谈感想要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不要空发议论。

四、学生写作:略

《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10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20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在20年代末,世界面临经济危机,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失去信心,于是国家干预成为人们最后的“避难所”。当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计划经济才能保证人们的就业和社会公平平等,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思潮横流于世、国家干预和计划经济崛起的年代,哈耶克作为一名“自由意志论者”,始终坚持只有自由的市场经济才是最完善的经济制度,他认为当时正在追求的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这也就促成了他写作《通往奴役之路》。

该书的出版和流行确立了哈耶克在经济、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地位,并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特别是他书中所揭示的计划经济对自由的根本危害,在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通往奴役之路》全书共十五个章节。正如书名所说,哈耶克在书中的主要论点是,计划经济最终将引导人们走上奴役之路。

哈耶克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实施社会主义有可能重蹈德国的覆辙。从共产党与德国国内社会主义制度的许多相似之处来看,法西斯和纳粹主义德兴起不是对前一时期社会主义思潮的反应,而是这些思潮的必然结果。可悲的是,当人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社会主义社会时,实际上却是在创造出与人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

在第一章中,哈耶克论述了作为西方文明基础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逐渐被人们所抛弃,社会主义开始流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早就忘记了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对集体主义后果的警告,即从一开始,社会主义就直截以共产主义为特征,仍然坚持社会主义。显然,**意味着没有自由,所以**性质的社会主义必然会威胁自由。

如果人们必须在当权者处处“计划”下过日子,事无巨细都要被国家管着,那么即使国家给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人们依然失去了最重要的自由。

诶利·阿列维说:“社会主义者信仰两种截然不同甚至也许相互矛盾的东西:自由和组织。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下的计划经济即意味着废除私有企业,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也就是**的计划机构取代了为利润而工作的企业家。那就意味着,在集中计划下的经济活动是被计划者进行计划者由上至下的生产命令,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部分,没有自发自愿的经济行为,也就是没有自主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由。在失去以市场价格体系为基础的情况下,集中规划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并会导致**的集中。

另一方面,计划经济热衷于追求平等,也就是说,无论个人在生产中付出多少,都会得到同样的报酬,这必然会削弱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导致经济效率低下甚至停滞。

更加糟糕的是,经济的极权必将导致政治的集权。哈耶克断言:“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将都要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里都占优势。

”**一旦负起筹划整个经济生活的任务,不同的个人和集团都要得到应有地位这一问题,事实上就一定不可避免成为政治的中心问题。当计划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控制也会越加集中,这就会造成统制经济必然造成无孔不入的全面压制。控制经济等于控制生活。权力高度集中,国家领导人的意见代表了群众的意见,必然导致政治极权主义。

亚当·斯密曾说:“试图指导私人以何种方式运用其资本的政治家,是其本人在瞎劳神,而由一个愚蠢和专断到幻想自己是适于行使这种权力的人来掌握它,是再危险不过的了。”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形式,而所有集体主义的特征是一个为了一个明确的社会目标而精心构筑的社会劳动者组织。

当人们为了这个集体的目标奋斗的时候,个人必须完全服从集体,即使当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呼声中,个人也必须屈从于集体。作为以个以多数决定原则为基础,同时尊重个人权利的民主国家,它必须与计划相抵触。当民主被计体主义的教条所支配时,民主必然被计划所摧毁。

哈耶克在制定法律制度时指出,该计划必须涉及对不同人民的具体需要的有意识的区别对待,这与法律面前的形式平等是不相容的。

哈耶克在《保护与自由》一章中认为,计划经济下的保护也是对自由的威胁。这种计划保障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免受巨大困难的损失,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工平报酬,即适用于主观评价的报酬,与个人努力的客观结果无关,这显然不符合个人选择自己工作的自由。

阿克顿勋爵说:“所有权力都易腐化,绝对的权利则绝对会腐化。”哈耶克是这样论述为什么最坏者当政的:

在一个人口众多、权力庞大、志同道合的群体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往往是少数,他们普遍不认同一个同一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赢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些统治者往往与最大的群体有相同的意见。此外,只有这样一个普通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才容易被当局控制。

而且,为了爬上那最高当权者的位置,很多人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和脚踏实地争取上级赏识提拔之间选择前者。

此外,政治上的**必然导致思想的**。e·h·卡尔曾说:“思想的国有化到处都是与工业的国有化并驾齐驱的。

”哈耶克是这样论证的:在**计划体制下,当权要想每个人都按照统治者的目标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强迫他们,而是通过宣传让人们相信这个统治者的目标就是他们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种宣传效果,当局将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每天把这些思想灌输给人们,然后把所有其他思想从干扰中隔离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这种单一思想的影响下,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统治者的思想是正确的。

当权力控制了思想之后,真理也就灭亡了。

在讨论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源时,哈耶克认为国家社会主义思潮得支撑主要来自社会主义阵营。指导德国最后一代统治者的理论不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而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自由主义、国际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十字军,与国家社会主义联合起来反对自由主义。

此外,民族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前辈(费希特、洛博图、拉萨尔等)也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的先辈。所以哈耶克认为,国家社会主义只是一种社会主义。

在该书哈耶克指出极权主义者时,不是集中在那些明显的代表人物,他更大程度上关心的是,那些比较不极端的、但是其观念是有隐蔽危险的人。例如,今天不知名的19世纪人物卡尔·洛博特就是其中之一。作者从卡尔写的《二十年的危机》与《和平的条件》中揭露卡尔所设计出的未来社会性质似乎是以极权主义为模型的,而且卡尔教授宣称的“19世纪人们在思想上通常将‘社会’和‘国家’区分开,而我们却再也不能在这种区分中找到多少意义”,这正是纳粹的首要极权主义理论家卡尔·施密特教授的学说。

此外,哈耶克还指出,社会极权主义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既得利益集团,即有组织资本和有组织劳动。这两个集团通过对工业垄断组织的共同和经常协调的支持来实现其目标。如果他们继续下去,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极权主义。

哈耶克展望的是一个有效地限制国家对个人的权力的国家机构,认为这将是对和平的一个最好保障,而在国家范围内指导经济活动会产生比在国内范围还要大的政治难题。

从全书来看,哈耶克从多种角度阐述了计划经济的弊病,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概念上,他混淆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和纳粹主义,这与历史事实背道而驰。此外,哈耶克还大加批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奴役和被奴役的社会,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带着批判的态度的去阅读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11

《通往奴役之路》是对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最著名,而又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在我看来《通往奴役之路》其实应是一本政治学著作。哈耶克著书的时间应该是在1941年到1944年。这段时间正值纳粹德国大肆侵略别国和施行种族灭绝的反人类罪行。与此同时,苏联在斯大林统治下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哈耶克以缜密和清醒的思维态度,告诫世人,不要被当时社会主义者所鼓吹的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的理想所蛊惑。哈耶克认定法西斯统治与社会主义者鼓吹的“舆论一致”、“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哈耶克警告知识分子们,除了要进一步推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之外,还必须权衡为了实现这目标所要付出的效率方面和自由思想的权利方面的代价。《通往奴役之路》精辟地论述了极权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维持的、其运行之规律、以及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等等。任何一本书都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哈耶克在这本书中做出的判断非常醒目的标明在封面上——计划经济引导民众通向奴役。换言之,伴随着计划经济民众将不断失去自由最终彻底的变成不自由。

  哈耶克在书中反复强调了一个论断,即西方国家热衷的国家干预经济并不是自由主义在和平时期的演进,反而是会向计划经济前进。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必然导致极权主义,必然通向“奴役”。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最终会导致极权主义。西方当时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潮违背了自由主义的原则,哈耶克认为“在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中没有什么东西能使它成为一个静止的教条,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规则。在安排我们的事务时,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自发的社会力量,而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这个基本原则能够作千变万化的应用。深思熟虑地创造一种使竞争能尽可能地有益进行的体制,和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制度,二者之间的差别尤其悬殊。”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4-24。可以说,计划经济就是给所有人强制规定了计划,个体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个人主义核心就是要求每个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论此选择结果如何。而计划经济正是遏制了普通民众选择的权利,因此,也是信奉自由主义的作者所反对的。 

 之后,哈耶克也对计划经济的计划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我们一切批评所针对的计划只是指那种反对竞争的计划—用以代替竞争的计划。这一点之所以更加重要,是因为在本书范围内,不能讨论那种用来使竞争尽可能有效和有益的非常必要的计划。”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6-46。哈耶克随后对计划经济的必然性进行了论证。在那个时代有人认为垄断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发展一定会导致垄断。政府只能在垄断组织控制生产和政府计划中做出抉择。然而,哈耶克认为“在计划经济不可避免性的论证中,技术的改变已经在数量逐渐增多的领域中使竞争没有可能,而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是由私人垄断组织控制生产还是由政府管理生产。这个信念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有关产业集中化的学说

      然而产业集中化理论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同时各种实证研究证明,科技生产水平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垄断,反而是政府的有意扶植造成了行业垄断。因此,垄断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和德国,特别是在被视为代表资本主义必经的演进过程典型国家的德国,自从1878年以来,卡恃尔和辛迪加的发展,受到周密的政策的有系统的扶植。政府不仅使用了保护手段,而且 用直接诱导最后并使用强制的方法,推动管制价格和销售的垄断组织。”

     反而在社会经济十分复杂时,自由竞争比中央计划更加有效。只有充分竞争状态下,即生产者只能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价格的变化却不能控制价格的变化时,才能有效利用价格体系调节经济。反观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德国并不是自发形成垄断,而是依照德国思想家所划定的路线前进。“因此在社会演进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

 不论在何种社会,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而每一个人的效用,包括了无数的变量。同时,不同人的生活环境,价值观,教育水平等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的效用函数严格意义上都是不相同的。社会经济中,政府不能简单地宣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作为单一的目标。这种目标已经预先假定我们每个人是拥有相同的效用函数。但是一个人的效用包括了一系列的变量,是一个多维的向量空间。但是,集体主义者依照一个单独的变量来规定我们的一切活动。并且他们认为这个效用函数是很完备的,不论任何人,此效用函数对其都适用。现实中肯定不是如此,并且有些东西对某些人效用为正,对其他人来说效用就为负,且不同变量的权重也不尽相同。举个简单地例子,对于高收入者来说,时间对其的效用就比金钱更大,但在低收入人群看来,金钱效用远远大于时间。因此计划经济政策很有可能一刀切,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成全了另一部分人。计划经济通常要求民众为某一“更为高尚”的利益做出牺牲,而这类高尚利益通常被简化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口号。于是,当计划经济的领导人要求部分人牺牲利益时,除了受害人之外的所有人都会认可和支持,因为这被视为是善良公民应有的义务。如果受害人不愿做出牺牲,就被认为是反对国家和人民的。民众受到社会道义的绑架,不得不牺牲自己。哈耶克的观点也非常明确,即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罪在于对个人自由的损害。个人主义者认为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价值判断,而且,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且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但是集体主义者认为,在需要的情况下,应该要求个人按照集体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和偏好,集体的需要应该至高无上且优于个人的喜好。

  如果集体的需要随意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则个人的自由将会荡然无存,只要集体需要个人做出牺牲,这种屈从就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所有的抗辩都会淹没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中。哈耶克的简练地总结为一句话,“当这个制度由一个集体主义信条支配时,民主不可避免地将自行毁灭。”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12

天有显道,厥类惟彰周书·泰誓》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曾说过:“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刚一听到这句话,你可能感觉浑身不自在,这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吗?

意识成了“大王”,物质反而成了“小兵”。然而,哈耶克教授并不赞同马克思的思想和共产主义。此外,理想主义并不一定是错误的。这只是马克思的想法。

世界的现状或许是我们自身错误的后果,对我们所珍爱的某些理想的追求,明显地产生了与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的后果。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充斥在亚欧非美等大陆的制度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博弈。而在哈耶克看来,相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奴役”,但却仍然有大部分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稳步前行。

此外,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类似的冲突。

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最有效、最理想的市场资源配置体系。中央计划经济会限制个人的自由、摧毁人们的责任感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会阻碍财富的生产,造成社会贫困;亦会导致极权主义政府的兴起,就类似于用通向天堂的美好愿望来铺设一个国家通向地狱之路。但是,受社会主义共有特征的影响,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其条式规定的观注下,社会主义者认为,个人主义这个词与利己主义和自私有关。

“freedom”和“liberty”这两个“自由”字眼常常被滥用,以致我们在用其表明它们当时所代表的理想时,也颇为踌躇。宽容也许是唯一能保留个人主义含义的词,但它也随着极权国家的崛起而消亡。

其次,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密切相关,政治自由是经济自由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和政治不能人为地分离。此时,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济与私有财产处置的竞争制度。只有在这个制度下,民主才有可能。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一旦经济出了问题,我们无法承担后果。

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离不开经济发展。相应地,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建设法治国家,首先要保护经济体制。

再次,私有财产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没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正式的法律制度,就没有自由。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忘记,私有财产制度是最重要的自由保障,不仅对财产所有人,而且对无产阶级也是如此。

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不管是名义上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一个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权控制我们。马克思希望通过消灭私有财产制,给予人们无限的自由和平等,但他没有想到,一旦自由市场被消灭,私有资本主义带来的民主自由也会消失。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无产者在受雇于人的期间要比他在名义上当了一部分公有财产的主人翁的时候更自由,因为私有制的存在使得他在分配自己所有的财产的时候受到的约束更小或者说受到的阻碍更小。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基本的财产权和是自己能够存活的权利都不能得到实现,人又何必为人,人又何之谓人呢?

“法治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同样是哈耶克教授的观点。他明确指出:“只有在自由主义的时代,法治才被有意识地加以发展。

法治不但是自由的保障,还是自由的法律的体现。”自由仅仅意味着人们的行动只受一般性规则的限制,它也只能意味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并不依赖于任何人活着和任何权威机构的批准,只能为同样平等适应于所有人的抽象规则所限制。

基于“法治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这个观点,哈耶克又提出“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首先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在计划经济统治的年代,每个人充当的是接受命令,实现命令的角色,更确切地来说应该是一种工具,政府“计划”得越多,个人计划就变得越困难,失去了个人的闲暇时间自主权。而在自由主义市场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主体,当然毫无疑问的是法治之下的经济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平等”。

虽然穷人的机会比富人的机会有限的多,但这一事实并不影响另一个事实的存在。在这种社会中,穷人比那些在另一种社会中有着巨大物质享受的人更自由。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法治。法治,顾名思义,用法律来治理和平衡,其中必然含有“限制立法”的意思,它把限制的这个范围限于公认为形式法律的那种一般的规则,而排除那种直接针对特定的人或者使任何人为了取得这种差别待遇的目的而使用政府的强制权力的立法——特定的立法能够破坏法治。

我们认为,对这种立法权的人何公认的限制,都意味着承认个人的不可分割性,承认不可侵犯的人权,保护个人自由,体现自由法。

“自由放任”理念是对自由与法治的最大危害。自由主义原则充分体现了一些自由主义者基于经验主义一些粗糙规则的顽固态度。首先,我们要明析自由主义与自由放任。

我们所说的自由主义的论点是赞成尽可能的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活动的工具,但不是主张让事物放任自流,而自由放任是一种消极的不作为。举个例子,在1929

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总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其中胡佛总统采取了放任政策,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崩溃。同样,政府也要在自己的法律框架下依法制定和管理社会,让个人和企业在市场机制中自由参与竞争,这是一个有序社会的基本原则。自由放任给人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感觉,而法治却恰恰相反,它更多地是通过规则,积极的作为来使我们生存的社会更好地运行下去,从而能让人类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

此书的另一个观点是“民主本质上是实现自由和保障社会安定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他认为,民主是一种保障国内和平与个人自由的实用设置,在一个专制统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以想见,在一个非常整齐划一和由教条主义多数所支配的政府统治之下,民主政府可能和最坏的政府同样暴虐。他抨击社会主义时引用了托克维尔的讲演中的一段话:

“民主与社会主义除了‘平等’一词外,毫无共同之处。二者的区别在于民主追求自由平等,社会主义追求奴役和奴役平等。

”尽管当时的社会主义和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不管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可能资本主义社会会好点,毕竟国民素质的不同是一道“分水岭”),都有绝大部分人把实现民主当做是我们的最后“栖息地”。归根结底,我们要实现的是生活,底线是生存。

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罢,我们探索的路线并没有结束,社会本来就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去的立点支撑不了现在,现在的立点也支撑不了未来!当你停下来的时候,社会已经把你远远抛在了后面,你止能寄希望于此。我们最终通向的不是奴役,而是自由!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13

断断续续一个半月才看完这个小册子。这本书或许是新自由主义最夺目的著作之一。仅就这本小册子而言,(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区别于斯密等人的传统自由主义的点在于:它反对自由放任,反对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强调政府要有所为以促进自由竞争——比如,政府要立法以确定产权、反垄断、维持正常的以自由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秩序。核心内涵大概就是这些。这倒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道家,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至少在思想观念上或许略有重合。二者强调的都是统治者不是彻底不为,而是不要违背规律胡乱为,亦即“无为而无不为”。

哈耶克在立论的同时也在驳论。比如,他激烈批判了全能政府指导下的计划经济之弊端:让个人毫无自由可言以至于成为当权者所确立的某一宏大目标的工具、事实上造成不亚于市场经济机制下更大的不平等……他质疑垄断产生的原因,反对技术进步必然导致垄断的论调,继而认为是人们的思想渲染和刻意选择让垄断看起来必要了起来……

尽管书中对自由主义、法治、理性等有颇为精彩的论述,但是,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哈耶克在批驳社会主义时根本就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而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将社会主义、极权主义、专制、威权体制、计划经济、纳粹捆绑在一起批判(这也让我理解了为何现在有人将毛、斯大林和希特勒相提并论,因为批判者根本没有做出理性的区分考察),这似乎并不科学。即使我们不对社会主义下一个清晰的定义,至少也应该对各种社会主义做出某种界分,否则这种批判就是在以稻草人为对象而没有多大实益。比如,哈耶克全书中批判的社会主义根本就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关系不大,他所批判的拉萨尔等人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批判的更是深刻激烈。当时的德国、苏联究竟算不算社会主义的实践都得打个问号,至少在今人看来,那些大多不是社会主义,因而哈耶克可能打错了靶。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确实和自由主义的理念有着某种关联,而不是绝然对立,但是哈耶克在书中几乎没有引用任何马克思的原话,而是引用了一堆宣称是社会主义但实际上在马克思看来压根不是社会主义的人士的`话语。所以,可以说,哈耶克只是在批判病态的社会主义主张而不是对所有的社会主义思想做整体批判。如果参考过去的苏联,哈耶克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如果面对当下的中国,不知他又有何高见。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诠释力确实依旧强大,以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不上多少话,但可能这也并不意味着理论就是失败的,毕竟,理论应当是与时同在的;真理,是相对的。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篇14

读完了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我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我心中的不少结,被这样的阅读解开了。书里有些说法,让我茅塞顿开。

我们这一代已经忘记,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这不仅对有产者来说是这样,而且对无产者来说一点也不少。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许多多的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方能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掌控在一个人手中,不管这是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一个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我是从搞集体的时代过来的,这样的说法,放在三十年前,我肯定要认为是大逆不道,现在,经历了、看过了那么多世事之后,我才认同它为真理。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真理在那里,它等着人去认识,去产生共鸣。

我们的计划者给我们的抚慰是,这种独裁主义的管理仅仅适用于经济事务。例如美国最着名的经济计划者之一蔡斯向我们保证说,在一个有计划的社会里,政治民主是能够保持的,如果它把自已几乎仅限于经济事务的话。这种保证往往伴随着这种暗示:只要放弃我们生活中属于(或应当是)比较不重要的方面的自由,我们就会在追求更高的价值方面获得更多的自由。因此,那些憎恶政治独裁这一观念的人往往叫嚷着要求有一个经济方面的独裁者。

有人企图将独裁的经济与民主的政治杂交在一起,但在哈耶克看来,这是不可能的。我也认为不可能,绝无可能。独裁的经济需要管理,而管理即权力,所以,独裁经济必然导致独裁政治,而独裁政治才能将独裁经济贯彻到底,这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着手计划经济生活的民主主义的政治家很快就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僭取独裁权力,还是放弃他的计划,而极权主义的独裁者不久必定会在置一般的道德于不顾和遭受失败之间作出选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那些无耻之徒和放荡不羁之人,才在一个趋向极权主义的社会里有更多的获得成功的希望。

这个哈耶克,真有一双能预见未来的毒眼。中国历史和我的经历可以为他的这个理论作证,在独裁者身边和极权主义社会,小人太容易得志,而有自己主见的人往往遭到压制。独裁者喜欢豢养摇尾乞怜的狗,而这些狗又必须靠它们的敏锐的鼻子,四处打探人们的隐私,并胡乱咬人,以此作为它们的晋升资本。

虽然在竞争社会中,穷人致富的可能性比拥有遗产的人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然而,只有在竞争制度下,前者才有可能致富,且才能单凭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掌权者的恩惠致富,才没有任何人阻挠个人致富的努力。

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仍比一个只有得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要好些,试问谁会否认这一点呢?

以前,我们总是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资本主义社会有这样的时候,但看看我们的现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比任何时候的资本主义都更唯利是图。而且,在中国的社会中,唯利是图者是以正道自居的,下层民众明明知道那些高高在上者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都敢怒而不敢言,最后看到自己实在无能为力,于是只得臣服于这种恶势力,在无奈中助长这种恶势力的发展。

一切企业家都喜欢既能享受在竞争社会里他们当中的成功者所得到的高额收入,又能享受公务人员的安稳地位,这是不足为奇的。

前几年,我也参与了讨论我们国企老总们能不能拿天价报酬这个问题。看到哈耶克的这句话,我想,那个讨论真的没必要。我有个同事,这几年一直做高中的班主任,很累,年收入几万元。他老婆在他学校附近的农商银行做职员,年收入比他的两倍还要多。她的劳动强度不比他大,她所从事的工作要求的技术水平不比他的高,她凭什么收入是他的两倍多?类似的事情,在中国真是太多了,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关于这一点,哈耶克同样有精辟的论述:

私人垄断很少是完全的垄断,更难长时期地存在下去,或者私人垄断通常不能忽视潜在的竞争。而国家的垄断则是一个受到国家保护的垄断保护它不致受到潜在的竞争和有效批评。这在许多场合下就意味着,一个暂时性的垄断获得了一种总是保障其地位的权力,也就是一种差不多一定要被利用的权力。如果理应用来抑止和管制垄断的权力现在热衷于包庇和保护它所委派的人们,如果本来要由政府消除的一种弊端现在却要政府负责管理它,如果批评垄断的行为就等于批评政府,那么,要想使垄断替公众服务的希望是很小的。政府在各方面都被经管垄断企业的事务所缠身,虽然它对个人具有不可抗拒的权力,但就它在制定政策的自由方面而论,它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垄断机构等同于政府机构,从而政府本身也越来越认同管理者的利益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利益。

像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像各国有银行,像铁路、电力等部门,它们的权力就是它们的利益,它们的权力和利益又是封闭的。它们的服务完全无法跟它们得到的利益相提并论,甚至成反比。反对一个有钱人并不难,而且只要有理,往往会见效。但反对一个有权又有钱的人却太难了,即使是再三的反对也往往收效甚微。

读《通往奴役之路》,我不但可以看到哈耶克的清醒、理性和智慧,还可以经由他的引用,沐浴更多人的智慧之光。所有权力都易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会腐化,这是阿克顿勋爵的至理名言。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荷尔德林的这个说法,为后来多少血和死的事实反复证明!

只有在自由主义的时代,法治才被有意识地加以发展,并且是这一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是自由的保障,而且了也是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正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并且在他以前,伏尔泰也用非常相似的措词说到过),如果一个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我们曾在法治与自由之间纠结了太久,而且一直没有廓清这个问题。一个人,如果只需服从法律,那他就是自由的。这个说法,将成为我人生的信条之一。我想加上一些自己的说法。这个法律,必须是经过充分讨论的。如果在法律的制订过程中,我根本没有参与进来,我也没有任何表决权,那么,我凭什么要服从这样的法律。我之所以服从这样的法律,是没有办法,因为法律和法律背后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根本无法和它对抗。即使如此,如果我只需要服从法律,哪怕这个法律很不像样,我也或多或少会有一点自由。可是,我在遵守法律之外,还需要讨好领导,还需要按照潜规则行事,我的自由在哪里?我做人的尊严在哪里?人人平等是法律最起码、最开始也是最后的尊严。当法律没有任何尊严而成为一纸空文的时候,普通百姓就必然毫无人格与尊严。

几乎在读完《通往奴役之路》的同时,我看完了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作一点说明,《通往奴役之路》,我是坐着朗读的,而《金色笔记》,我是躺在床上看的。联想到以前看过的奥威尔的《 1984 》,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一个谎言终于在我心中暴露出了它最无耻最凶恶的真相我永远不会再相信它了,我只希望它早日彻底死亡。百节之虫,死而不僵。但我相信,它离又死又僵的那一天不远了。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