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完一部作品后,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感受和观点。因此,写读后感的开头和结尾应该以个人的感受和评价为主线,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在写读后感的开头,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所读的作品的背景、内容和作者的主旨意图。然后可以提及自己对这部作品最初的印象,例如是被作品的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表达或者思想深度所吸引,或者是被作品所传递的情感所触动等。通过点出自己的初始感受,可以给读者一个开端,让读者对后文有一定的预期。

接着,可以进一步展开对作品的思考和分析。可以通过详细具体的例子,解读作品中的某一主题或情节,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或意义。同时,还可以提及作品在文学或者社会层面上的价值,以及对自己的影响和启发。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作品的各个方面展开,让读者对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

最后,写读后感的结尾部分可以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可以提及作品中的亮点和个人喜欢的地方,也可以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还可以对作品对自己的影响和触动进行总结和展望,展示自己对作品的思考和见解。最后,可以引用一句启发性的名言或者给出建议,为读后感留下一个深远而有启发的结尾。

总之,写读后感的开头和结尾应该突出个人感受和评价,并对作品进行适当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对作品的全面思考和评价,可以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史学读后感【篇1】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日新月异的改变,传统的历史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探索未来的道路,它必须在理论或者方法上进行一定的突破,从而在新环境中走出一条稳健道路,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著作《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就是对当代史学的发展道路的记录。该书着重阐述了当代史学发展的趋势、一般方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共有7章,分别为“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探索新概念和新方法”“社会科学对历史学的影响”“历史学的新领域”“探究历史学的意义:国别史、比较史学和‘元历史学’”“历史研究工作的组织”“结语:当前趋势和问题”。该书抛弃了“欧洲中心论”的陈腐说教,也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局限,不仅论述了西方国家的历史研究,同时也花大量篇幅论述了东欧、苏联、第三世界国家等的历史研究。当然,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立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前沿,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本书主要告诉我们,在20世纪后半期以来,历史学研究走上了社会化的道路。

以往的历史研究主要是实证研究,然而,当时间进入20世纪,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因为德国历史主义思想流派异军突起且不断扩大其影响,二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然而,马克思主义史学虽在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但因为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以及阶级斗争情况,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与促进作用,历史学一度陷入危机。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社会科学雪中送炭,帮助历史学完成了新趋势的建立。

首先,历史研究的社会化是指历史学研究摆脱了封闭状态,正如巴勒克拉夫在书中总结的那样到,20世纪的史学成果主要源于方法的创新,即历史学摆脱了封闭的实证主义研究,开始采用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去解决历史学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历史资料的时代已经到来”。

比如作者在书中举例说明的法国年鉴学派,他们所关心的是处于时代中的人类的全部活动,是“属于人类,取决于人类,服务于人类的一切;是表达人类,说明人类的存在、活动、爱好和方式的一切。”他们的根本目标是创造一种“全面的历史”,以取代“事件构成的历史”。

作者认为其对历史学的贡献不在于历史观念的更新,而在于方法论上,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坚持历史研究工作的前提是提出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如何才能实现”总体的历史学的实践问题。在年鉴学派等的主持下,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历史学。比如纠正了历史学固有的种族中心主义,加强对理论问题的重视,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等数量分析技术,等等。

其次,随着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方法引入到历史研究,传统的历史体系得到更新。“从研究个别和具体转向研究普遍规律,是把历史学和社会科学都作为最终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的尝试”,历史学家不再只去关心政治史,而是试着去关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于是,便出现了一下新的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历史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

最后,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也包括“历史学家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巴特克卡夫也认为,当代史学研究应注重时空方向的拓展,历史研究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断革新的。过去,我们的历史研究在对欧洲地区倾注了太多的目光,而忽略了东南亚、非洲、美洲等的历史探究,作为世界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所发生的史前史、殖民史、民族运动史、文化史等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历史学研究领域扩大,在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上都出现了新领域。

在时间上主要表现为史前考古方面。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可以算是历史研究领域扩大的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它对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都产生了普遍的影响,改变了他们对人类过去的看法。在空间上则表现为突破传统的“欧洲中心论”,亚洲史、非洲史、拉美史蓬勃兴起,真正实现了“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

通过作者的分析,可知突破“史学危机”就是要突破传统模式,对历史社会化的必要性和途径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引进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工作者也要发挥主体作用,促进自身及研究的社会化,历史学才会重新焕发蓬勃的朝气,作文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

当然,在本书中,作者虽强调要摒弃“欧洲中心论”的历史观,但是也没能完全跳脱“欧洲中心论”史学观对自我的影响。他认为19、20世纪世界史学在方法论上的进步均来自欧洲史学的向外部的传播,而忽视了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在历史研究上所取得的突破。

史学读后感【篇2】

读了《读历史学成语》,我被汉语的奇妙所震撼,为它的魅力折服。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它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为,每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典故,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这一个个的成语故事,我们不仅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有一个好朋友刘琨,常常与他同床而卧,同被而眠。-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祖逖和刘琨,他们每天一听到鸡叫便起床练剑,日复一日,历尽寒暑,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练成大器,报效祖国。他们不好高鹭远,而是脚踏实地的刻苦学习和训练,这是非常可贵的。

而我们呢?虽然理想远大,想成为一流科学家,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但他们嘴上说的是这些,而行动却与说的相差太远。一流科学家难道成天不写作业?祖国的栋梁之才只知道打游戏,看电视?科学家、栋梁之才都是通过勤奋学习所成就的,所以我们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还有一些同学也很用功,但是缺点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不到坚持,所以也没有什么效果。试想一下,如果今天你学了,明天没学,是不是在你后天准备学时,今天学到的已经都忘掉很多了?每天要接触的新知识那么多,只有不断地温故而知新,才能融会贯通。所以,我们要坚持复习,并且持之以恒。

同学们,我们要争取和祖逖和刘琨一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为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我喜欢《读历史学成语》这本书,它真的让我领略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一个词语竟然隐藏着这么一个内涵丰富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可笑或感人,但都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明白了事理。

史学读后感【篇3】

近日,通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让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多年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绩,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我更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自身实际,我有如下三点体会:

一是拥有一颗责任心。就是勇于担当,敢负责,有事能办事,遇事不怕事,青年人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尽心尽责的有作为,提前思考,处处为领导分忧,工作中瞄准先进,对照一流,做到不满足于工作干过了、任务完成了,要重实效,多去总结。工作中要加快节奏,狠抓落实,对于领导部署之事要落到实处,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责任心。

二是拥有一颗进取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一步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每一步都离不开共产党人奋发上进的一颗进取心,作为企业的一份子,我们该如何做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但我想首先是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主人,公司发展壮大是我们共同的职责所在,坚定正确的信念,执着地向前,这样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加强理论修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立足本职去实现自身的人身价值,拥有一颗进取心,不断更新自己,丰富自己,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

三是拥有一颗平常心。作为一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在本职岗位上辛勤劳动。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培养自己健康向上的情趣,从思想深处时刻警惕贪图享受,拜金主义,目无纪律等错误思想。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经历风雨,艰苦奋斗才开创伟大的事业。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永远跟着党走,跟着共青团组织走,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开拓创新,展示自我,担当起改革发展的重任。

史学读后感【篇4】

创业不易,守业尤难。舅公兼养父恺撒被刺的情景历历在目,怎能不让性情敏感的屋大维夙夜担忧?他清楚地知道,恺撒的死并不是来自强大的权力,而是主要来自可怕的夸耀,所以他毕生都在尊重元老院,向人民承诺古老的自由。

他放弃危险的执政官一职,转而一步一步地摄取保民官、监察官以及大祭司这些最尊贵而且最能博得人民爱戴的官位,并安于“第一公民”的盛誉。他极其审慎地使用着自己的权力,尽力不去冒犯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共和思想,却逐渐地越来越严密地控制着帝国的各种最高权力。到了其统治的后期,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号,但罗马的人民,已经基于长年来的巨大爱戴而***服从稳坐宫廷中那位拥有最高权威的人所下达的一切命令了。

当然,屋大维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在认真巩固自己地位的同时,也为帝国的稳定做了很多建设性的工作。他早年的军事生涯让他深深地感到,经过数百年的征服,罗马的疆土空前辽阔,再也不能盲目扩张。于是他在军事和财政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精心计划的改革,建立了驻扎在边境而不得干涉内政的常备军和专用来保护自己的禁卫军,并以怀柔政策对待罗马漫长边境线以外不安分的蛮族——这一政策在后续诸帝中也有很好的延续。

他还修建了大量的寺庙、戏院、道路等公公共程,使罗马宗教、**、邮政、交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之,他的大量工作直接推动了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时代的转变,从外部扩张到内部发展,使罗马文明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和繁荣。

赞曰:中国各朝多以开国太祖最为尊贵,同样的,奥古斯都大帝亦无愧于罗马帝国最伟大君主的称号(尽管他从未自称皇帝)。在他漫长而光荣的一生中,无论是巩固自身地位还是巩固罗马权威的作为,都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惊人地体现了中国先哲老子所言“夫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原则,终成一代英主。

然而,随着罗马政治形态从republic向帝制的转变,罗马小规模奴隶制的原始经济也在瓦解,罗马原有的经济基础遭到破坏,其许多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公民政治和军民制度陷入危机,公民道德滑坡,自然资源流失,农业发展不平衡。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罗马帝国衰落了。

从开城、建国到帝国的建立,罗马走上了军事征服的道路。随着军事上的征服,小奴隶制经济向大奴隶制经济转变。在这种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中,衍生出许多环境和社会结构问题。

这些问题加深了罗马自身的深层次矛盾,使这个庞大的帝国难以承受。因此,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是多样而复杂的。

在长期的征服和扩张战争中,罗马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也俘获了大量的奴隶,这为奴隶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奴隶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采矿业和手工业,并逐渐成为罗马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另一方面,大量被战争掠夺的土地被用作国有土地,出租或**给富有的公民。于是,罗马贵族和富商竞相占有、租赁和购买公共土地,修建庄园,兼并小规模农业用地,导致大规模土地所有权和大量奴隶迅速增长,大规模土地所有权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

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小土地所有者和大土地所有者的矛盾,罗马和同盟者、被征服者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元老院贵族和骑士阶层的矛盾等等都充分暴露,并且日益尖锐。尽管当时有人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试图通过改革来消除这一矛盾,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罗马帝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干热,河流密布,水流湍急,山区森林茂密,农业作业区广泛。在阿尔卑斯山、高卢等北部地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空气湿润,也是宜人类生存。但随着罗马的发展,其自然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直接影响到罗马的农业生产。

这对严重依赖意大利农业的罗马来说是致命的。

皇帝统治结束后,罗马以美德和荣誉为宗旨。罗马公民朴素、高尚、爱国、荣誉,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军事精神。这种传统的美德和道德精神,使每个人都力争先为祖国服务,这也是罗马共和国能够经受严峻考验、依然屹立地中海的原因之一。

早期,罗马公民对富人无私、诚实;对人民节俭、羞耻、奢侈、保守、朴素。即使像西庇阿这样的将军,也亲自耕作。然而,随着罗马征服和疆域的不断扩大,原有的道德观念正在迅速过时。

与此同时,当奢华之风席卷罗马时,拜金主义的潮流也涌入罗马。人们认为只有大量的财富才能享有崇高的光荣和价值,而**和**成了公开的秘密。

这些奢华和腐败都是建立在广大底层人民的辛苦劳动基础之上的。到了帝国后期,随着由元首制向君主制过渡,君主的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许多帝王荒淫豪奢,腐化至极。

许多贵族地主挥金如土、醉生梦死,增加赋税,致使民不聊生,政局动荡。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公民被统治者无休止的赋税弄得疲惫不堪,根本无暇顾及帝国的安危与兴亡了。

综上所述,罗马开始的源头是好的,但是罗马历经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一些末决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又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时机和解决机制,所以,当到了帝国晚期时,已是积重难返、无力回天了。这些因素中,除了经济形态发展和政治形态发展的特殊性外,许多个别和偶然因素也是促成罗马衰亡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说,罗马的衰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单个因素造成的,罗马衰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史学读后感【篇5】

读《新史学九十年》有感

作者学号:12015000458

暌违多日,今日终于将这本书阅毕,颇有所感。初次见到许氏这本书是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但当时仅仅是一扫书名,并未一读。而今日,缘于老师的推荐,终有幸了解许氏其人其书。

许氏于2011年过世,此书于八十年代末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3年由岳麓书社出版其简体字版。我所用的便是后者。

全书六百余页,读起来并不轻松,不单因是字数多,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总体而言,就我个人的感受,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对于民国以来的各大史家和流派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罗列分析,对于各家的治学风格和方法,以及路线主张,叙述较精准到位。使人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异同,获得最基本的认识。然而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其文笔并不算优美,读起来有生硬之感,其次是每一章节内部所划分的小节,每一节之间未看出有什么逻辑关系,常有重复的现象出现,甚至于每一章的结尾,也未见总结式的话语,总有未完之感。而且就文中内容来讲,有些分不清哪些是许氏自己的观点,哪些是他引用的观点,所以此书相较于他其它的著作,更像是一本教科书,述多论少。但是就梳理普及新史学史家与流派的这一目的来说,其基本还是达到效果了。接下来想就具体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感想。

一、关于学派的划分

首先想说的是,关于目录上所罗列的关于各家学派的划分。我个人觉得许氏的这种划分方式不太可靠,不能使人信服。除却第一卷的"史学新义"和第七卷他所自诩的"史建学派",余下的"考证学派""方法学派""史料学派""史观学派"的称呼是否得当?就研究史学来说,方法、史料和考证的手段是缺一不可的,考证学派的人离不开史料,史料学派的人离不开考证这种技术手段,有了考证过的可用史料,尚需要一定的方法方可治学,而且我相信每一个有成就史家,意识中都有一相应的"史观",即使不似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这样明显。因为有许多时候个体并不完全符合群体的一切,所以在每一个被划入其中的人也并非和其名是完全对应的,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进行类型派别的划分,也是无可厚非。但希望所依据的标准可以明确,所划分出的类别具有区别性和辨识度。考证作为一种为学的手段,和方法,史料并不对立,同理亦然。所以,但就这一点来说,不太认同。

二、不同的提法,相似的内容

当看这本书时,总会有一个感觉:就是大家虽然各自持有不同的主张和观点,甚至是不同的理论。但是纵观来看,无论所强调的怎么变,无外乎是重视史料还是重视方法和理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倡导。比如说,在新史学创建的初期,梁启超所倡导的便是要针对过去之"旧史学"的"新史学",初期要引进西方的科学,使史学科学化,这也和当时的大潮流有关。晚年的他在尝试了之后,也改变了思想,希望回归传统。这不仅仅是任公个人的转变,也可以看做整个中国的新史学即是如此。这个想法是我在后来读到史观学派的各家时产生的。当时的风气是史观横行,以论带史或者以论代史的现象严重,于是翦伯赞这样的,就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史料。再回到前边,当民国之时,马克思主义学派史学还未如49后那样席卷中华大地,马派的人员多分布于二流和三流的院校,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傅斯年所率领的中研院史语所为代表的所谓"史料学派",胡适为代表的倡议方法的所谓"科学派",这两派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比较重视史料,并不喜欢空论。正因为比较轻视理论,所以与之相对的学者,便比较提倡应当引进理论,以完善发展现有史学的不足。当有泥古派,也就顺势带出了"疑古派",当疑古太过,就出现了"信古派".刚开始的时候在想,每个学者都有自己所持有风格和特色,是不是都与人不同呢,其实不然,所强调的有些仅仅是增加了一点内容,有些是不同时期以不同面貌出现的变体。

让我想起之前所困惑的'关于哲学的问题。当时有一个朋友说他很反感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哲学的方式,指责他们完全是历史的研究,而不是哲学的研究。我以前就有疑问,为什么哲学上的论辩总是在变化,而不是一开始就思考到终极之后就不变了,究竟和什么有关系。举个例子,用教科书上的说法,为什么一开始的哲学家都是唯心,而不是唯物,余英时所说的宋儒的"得君行道"到王阳明的"觉民行道",哲学上的不同命题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何会有这种转变,难道仅仅因为人类在发展在进化?我想生物进化论运用在人类思想上不是那么明显的。一种命题的提出,一种哲学的产生必定有其原因,这和外部的环境有关,也不仅仅是思想内在理路的发展。回到本来所说的这个话题,一种主张和思想的产生并不全是在前人已有思想上的"进化",有时候会因为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而出现过去的再现,过去曾提倡又被打压和排斥的东西会再次出现。就比如说"考据"和"义理"这两种学风,汉代时的经学主要都是考据式的,到了宋明时期,义理的方式又被启用,到了清代时又追述汉代的经学方式,所以也被称之为"汉学".文学史上也是经常发生"为文而文"和"文以载道"的反复演变,不同时期因为不同的情形出现不同的变体,但是实质变化不大。无非就是重理论多一点,还是重方法多一点,亦或是重史料多一点。这是我关于不同史家提出诸多不同理论的一点点想法。

三、关于作者的一些想法

最后来说说本书的作者,许冠三所提倡的"多元史络分析法".其实我觉得许氏所说的,研究历史要注重多元因素,注意内外,主客的史络,亲疏远近史络的分析,并未特别突出的意义,因为注意多元的因素分析,而不是单一因素这种说法,以前也是有的,许氏只是稍加完善。其实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所说的历史语意分析法。因为以前我也一直在关注,同一个词语意思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同一个词语的意思是不同的,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语境中,词语的意思也是不同的。同时反过来,词语的变化,也是反映了思想和文化的转变,甚至是政治上,或者是其它方面的转变,这个倒是深深的受教。

四、总结

最后的附录也是占了很大篇幅,主要回顾了一下1978年之后中国大陆本土史学的恢复,看完之后还是有很大的启发和感受的。现在的史学正在逐步的走向正轨,走向世界,我们更应该吸取教训,做学问的要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有自己的独立性,不要被政治牵着走,成为政治的附庸,而要坚持本分,做真史学。

史学读后感【篇6】

关于马克·布洛赫的史学思想

记得刚入大学时,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第一次课上,白云老师便给我们提及了一部史学名著—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的《历史学家的技艺》(此为英译名,又译为《为历史学辩护》)。当时也没太在意,直到去年的十一月,碰巧在图书馆翻看到这部书(名为《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阵惊喜,随即借出。寒假在家期间,用几天时间看了一遍,收获颇大,然而书中也有些不甚明白的地方。

到了这个学期,开设“西方史学史”课程的赵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要阅读一部西方史学名著并写读书报告作为期中作业,当时我立即就想到了这本书,当天晚上就去图书馆借了出来。不过直到十月才开始看,看完这第二遍后,还是意犹未尽,觉得这本书是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有不断收获的,也即常读常新之书。于是很想收藏一本以便随时翻看,可是这本书在市场上又买不到,最后决定抽时间把这部书的内容抄录下来,然而蹉跎近一个月,十一月下旬才结束,时至今日,始写读书报告。

“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排遣心中的忧愤。”

这句话出自马克·布洛赫的《为历史学辩护》一书卷首的献辞中。这是一部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沦陷的法国境内的著作。布洛赫作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学者,在德国法西斯肆意侵略、奴役、蹂躏甚至蹂躏别国人民的时候,投身于反对纳粹的斗争中。

他亲身经历过“奇怪的战争”(事后他写有《奇怪的战争》一书),亲眼目睹了德军占领巴黎,后来随着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洪流来到了英伦。然而不久,他便只身返回了沦陷的法国,积极参与当时国内的“联合抵抗运动”,正是在这个期间,布洛赫着手于《为历史学辩护》的写作。不行的是,1944年也就是在法国获得解放的前夕,3月布洛赫被“盖世太保”(纳粹德国秘密警察)逮捕,6月16日,在里昂(布洛赫的故乡)市郊的一块田地里,他被“盖世太保”枪杀······

布洛赫1886年7月6日出生在法国里昂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是大学教授。他从小学习就很好。18岁时,他被巴黎师范大学录取。毕业后,他先后就读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1912年后,他在蒙彼利埃和亚眠的中学任教。

1914年一战爆发,布洛赫应征入伍,参加了著名的索姆河战役和马恩河战役,曾经历过一战中最残酷的“女士小路”争夺战。这次大战的切身体验对布洛赫日后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说,战争是后来布洛赫等人倡导的“新史学”的突破口。一战结束后,1919年布洛赫被任命到刚刚收复的阿尔萨斯(普法战争中被德割占)的斯特拉斯堡大学,1920年他以题为《国王与农奴》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获得中世纪史的教席。

1928年,布洛赫发表《欧洲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后来被史学界视为“比较史学的滥觞”,他所他提出的“假设验证”的比较方法,使比较史学前进了一大步(参见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1929年1月,布洛赫和另一位同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并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共事的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1878-1956)共同创办了《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简称《年鉴》,二战后于1946年易名为《经济、社会和文明年鉴》),这标志着日后蜚声西方史坛、引领新史**流的年鉴学派的创立。布洛赫先后任教于斯特拉斯堡大学(192l一1936年)、巴黎大学(1937—1940年)、蒙彼利埃大学(1941—1942年)等校,后期著作主要有《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两部代表作(商务印书馆分别于1991年、2003年出版有中文译著)。

在《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创刊号的“发刊词”中,他们指出了办刊方针:一是打破学科之间的围墙,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二是不尚方**的空谈,理论通过具体研究的实例来显示;三世借鉴前人的经验,同时立意创新,“拥有自身所固有的精神与个性”(参见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这样的办刊方针可以看作是年鉴学派的指导方针,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这本书题献给费弗尔的“献辞”中进一步将其总结为“长期以来,我们曾共同致力于拓宽历史学的领域,为了使历史学更富于人性而并肩努力”,这正是年鉴学派第一代领导人费弗尔和布洛赫的治史宗旨。

在《为历史学辩护》的卷首,布洛赫不无沉痛地这样写道“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事?草此小书聊以排遣心中的忧愤”(如前所引),可以说,这是一部愤世之作,祖国的沦亡,纳粹的残暴,这一切无不严重刺激着这位责任感强烈的爱国学者。同时,这部书也是布洛赫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为他所倡导的“新史学”思想的全面总结。

可惜,书未杀青,甚至可能没有最终完成,布洛赫便惨遭纳粹的毒手。法国复辟后不久,布洛赫的朋友费维尔将收集到的遗骸编成了一本书,使这部不朽的作品传遍了世界。该书译为中文仅有**万字,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布洛赫借助于自己长期以来的治史经验,旁征博引,以具体的研究实例向读者们阐述历史学的高贵价值和自己毕生的治史心得,娓娓道来,读来亲切有味。

正如他在“献辞”中所说:“当年,我们切磋探讨,推诚相见,真是获益匪浅,本书仍将体现这种活泼而和谐的韵味”。又如在书中“导言”部分布洛赫声明:

“本书并非完全,也不是主要为同行而写的。我认为,面对大众的好奇心,应当把史学的不确定性公之于世”。

在“导言”中,布洛赫从幼子无意的提问(“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入手,首先指出历史在西方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继而向人们展示了历史所具有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史学的主题和最终目的,承认作为一门注重理性分析的科学,历史学还十分年轻,然而又不无乐观地强调史学的不确定性正是史学得以存在的理由,它使我们的研究不断更新,通过逐步开拓史学的广度和深度,史学将愈来愈显现出其自身的不朽价值。

在首章《历史、人、时间》中,布洛赫深入剖析了“历史”一词在西方文明中的含义,认为历史的最初含义即为“探索”,历史学是一门研究时间中的人类的科学,而非人们普遍所认为的“过去”,强调古今是相通的,“各时代的统一性的如此紧密”,反对那种割裂古今、过分突出近代而轻视古代的迂腐做法,提出把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延伸到当代,最后明确指出“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而只有通过众人的协作,才能接近真正的历史”,接着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历史考察的问题。

在第二章《历史的考察》中,布洛赫认为历史学家对过去的认识,基本上是对过去人类活动的轨迹的认识,因为考察历史的形式多是间接的,历史学家只有依靠目击者的记录或是当时人的叙述甚至后人的再叙述等留下的种种证据和线索来叙述历史。然而,近代以来,大量的特殊证据——考古资料,为史学家直接考察历史提供了可能。这样,历史学家可以结合前人遗留的文献资料和新近发现的考古资料综合考察历史的真实面貌,这一点正和近代中国以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史学家“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的研究方法相一致。

接着,布洛赫强调,人们对历史的调查是有目的的。他提出了一种研究有问题历史的方法。面对纷繁复杂的史料和曲折反复的探索过程,历史学家必须具备多种知识、能力和合作精神,才能在历史研究中取得有效进展。最后,布洛赫巧妙地结合实例,形象地勾勒出了作为考察历史的凭借—证据的流传情形,指出考察要取得成效就必须认真深入地依据证据来考证史实。

在第三章《历史的考证》(这也是全书篇幅最大的一章)中,布洛赫首先详细地为我们描绘了考证学(考据学)在西方发展的源与流,指出长期存在的考据家与撰史者各自闭门造车、互不相能所带来的严重流弊,呼吁二者消除误解、抛弃偏见、坦诚合作以正确地揭示历史的真相。接着,布洛赫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史料观,他将史料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认为二者都需要加以考证,其中无意史料的可信度更大些,在考证出确是伪材料时要进而揭示作伪的动机,这和陈寅恪先生的史料观相似:“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最后,布洛赫强调考据学是历史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辅助学科,“借助于考据学的不断进步,历史学将自豪地为人类开辟一条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崭新大道”。

在第四章《历史的分析》中,布洛赫比较了历史研究中的两种基本态度—评判与理解,指出评判的主观性及随之而来的冒险性,强调在历史分析中要更多地理解,“只有了解同类的其他事实,才能更好地了解任何人类事实”。接着,布洛赫讨论了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术语,如自由、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中世纪、无产阶级,并分析了历史阶段问题。最后,布洛赫指出和其他科学一样,历史学的最终目标也是“逼近现实的轮廓”。

在末章《历史的因果》(本章只有寥寥数页的内容,很可能是作者未完成或是遗失所致)中,布洛赫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原因、条件、动机、理由等造成历史事实的解释因素,并且提出了人的心理对历史事实形成的影响,认为“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事实”,人类本身正是千变万化难以捉摸的,因此,“历史的原因不是想当然的,它需要我们去探索······”

以上大致从书中的各个部分对内容作了简单梳理,下面试着分析一下本书所体现出的马克·布洛赫的史学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 历史学的地位及功用。

(以下所引凡是未注明的均出自本书的“导言”部分)

从书名《为历史学辩护》,我们即可感知布氏生活之时代历史学地位之不妙。西方的历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鼎盛时期曾经大放异彩,之后的整个中世纪,神学垄断了整个文化领域,史学很难有什么成绩,地位就有点微妙了(一方面,中世纪文化凋敝,神学支配一切,所谓史学也扭曲得不成史学,另一方面,正如布洛赫所言“**教就是历史学家的宗教”,被**教奉为圣书的《圣经》实际上就是一部史书,所以说史学地位之微妙)。逮至近代文艺复兴之兴起,古典文化之重现,史学逐渐重新回归世俗社会并以再次人为中心,这才有了起色。

随后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历史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相继粉墨登场,史学之复兴可谓是蒸蒸日上,整个19世纪被称为是“历史学的世纪”。尤其是以莱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确立了史学的学科地位。然而,历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

流派纷呈的背后是壁垒森严、各执己见、自以为是、排斥异己、固守一隅、互不相能,不同的史学流派的史学观始终没能跳出狭隘片面的怪圈子。这正体现了历史学外在的繁荣下是内在的不成熟性。正如布洛赫所说“史学的主题就是人类本身及其行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历史学面对的是广阔的人类社会生活场景,历史研究决不允许画地为牢。

史学读后感【篇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党支部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学习党史活动.通过学习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我们党所走过100年历程的艰辛和取得成绩的伟大,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党的宗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到一名党员教师来说,可总结为“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一颗平常心.

在共产党员的历史中许多党员成为了民族英雄,永载史册。但更多的共产党员为了党的事业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却默默无闻,如潭水一般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一种温文尔雅的风度。作为一名当代的共产党员,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发扬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为争名夺利,保持一颗平常心,并将这些思想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二是坚持一颗进取心。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一步都离不开共产党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尤其目前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坚定正确的信念,执着地向前,这样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到达成功彼岸。执着是矢志不渝,是持之以恒,是锲而不舍的信念和意志。执着需要一份清醒,一份淡波,不为名利所感,不为鲜花所迷,方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执着和信念。作为一名当代的共产党员要以史为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要自觉做到立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保持一颗进取心,吸纳多种知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三是坚持一颗公正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解放中国,使中国不断繁荣强盛的历史。作为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始终坚持公正、公平,维护正义的力量。“人平无语,水平无流体现了一份公心,一股正气。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己,认真严格地依法依纪依规办事,更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在行动上同局党政保持高度的一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每位共产党员都应该以史为镜,做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奋发进取的人,一个金心全意服务人民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立功、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