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1

蒋方舟的文字还是吸引我的,不过不像初次接触时那样有吸引力了。耐着性子读完,有些失望。或许是受制于体裁的原因,作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从私人的角度而言日记写的太具展示性了,给人一种不够真诚的印象,一点不能满足我这种八卦读者的窥私欲,反而是最后用来结尾的几张图片和一些简短的配文比较打动我;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却又显得过于坦露与随意了,少有值得推敲的地方,阅读趣味也就大打折扣。此外,阅读体验与她的另一本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有重合的部分,这样的书如果是第一次接触大概会觉得还不错,但确实不会再有更多收获。她自己也在书中指出,“一个作家是如何死亡的?从重复自己开始死亡”。对蒋方舟本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但读这本总让我感觉她犯懒了或者真正是遇到创作的瓶颈期了,很是疲惫。另外,附在日记后面的小说写得也实在不怎么好,像是一幅线条僵硬的白描,寡淡又别扭。

一通噼里啪啦下来,我其实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自以为是了,因为不管怎么说,能够进行创作的人实在比像我这样仅仅将阅读当做消遣,还往往喜欢对自己理解或不甚理解的人事物评头论足的“可恨”读者好太多。但我喜欢伍尔夫对约翰生博士在《格雷传》中提出的“普通读者”所做的注解——“他没有那么高的教养,造物主也没有赏给他那么大的才能。他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而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他不停地为自己匆匆搭起某种建筑物,它东倒西歪、摇摇欲坠,然而看来又像是真实的事物,能引人喜爱、欢笑、争论,因此也就能给他带来片刻的满足。他一会儿抓住一首诗,一会儿抓住一本旧书片断,也不管它是从哪儿弄来的,不管它属于何等品类,只求投合自己的心意,能将自己心造的意象结构圆满就成”,阅读层面上的读者既无道德也无义务,我觉得很酷。一个读者就应该是一个挑剔的读者,对作家怀有多余的“友好”是无益且无趣的,普通读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应该是一个个性读者。以前觉得什么书都可以看看,现在觉得读书还是有点要求比较好,倦怠的读者造就倦怠的作者。

最后,这本书的价格实在不太美丽,钱多可以买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2

阅读《东京一年》读后感1000字:

建筑物,美术馆,画展艺术品,作家与写作,老年的生活,老年的爱情,大屠杀,死亡,美国大选与君主论,殖民非正义的历史,艺术与真实,宗教信仰与信念,爱情与婚姻,中产阶级与跑步,历史与真实...在这样一个说是日记的作品里,涉及到这么多主题而都有一些深刻最起码自有脉络的想法真的不容易,这本书确实带给我很多惊喜。

书里很多观点和感受是阅读时有共鸣的,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快乐。每到这个时候,就感叹于自己语言的匮乏与苍白,蒋方舟确实很有才情,一些捕捉和描写真的很细腻,很能打动我。一些联想比喻和描写真的很聪明很准确,经常会感叹。书里常有很多真实而准确的描写,对社会现象,对人性,对文学与艺术作品,甚至是赤裸裸血淋淋的真实,笔触有力并且冷峻。

在《梵高传》里看过梵高与高更的友谊,没留下什么好印象,在这里看了蒋方舟在梵高画展中对二者关系的描写和感受,觉得这段友情有种独属于艺术家的残酷与美感。“这个无情的同居的故事,因为迟来的理解和怀念,竟有了一个温情的结束。”也许有美化与艺术化的成分在,但这样的故事我更喜欢些。

书里有很多小女生的可爱和情怀,写他们一起吃饭,S先生喝多了早上吃不下饭,就有种在酒量上战胜了日本人的高兴;写门口两个魁梧凶恶的保镖说“他们长得太过类型化,就是电影里随时会把人像扔垃圾一样扔到门口的那种。”还有很多很可爱很好的人,认真兴奋学习内蒙古脏话的日本先生,天真而美丽的老太太...蒋方舟在书里的这种温柔和情怀真的很打动人。

书里,尤其是后半部分,几乎每一篇都会讲到一两部文学作品,接连接受不同的小说有时候确实会看得有点疲累,像写读后感一样,写故事情节,写自己的触动,但蒋方舟的才情与阅读量确实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这样的读后感看起来,也是有思想有趣味的。以她的这本书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了很多别的文学作品,那就是另外的一个个世界了,感觉也很棒。

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性的描写,这本身没什么,但过于直白且多的笔触,就没有必要而显得刻意。还有她对爱情婚姻的极度悲观,就像她自己写的“我不会写爱情,只会写两人费尽千辛万苦在一起,却一起目睹爱情的死亡。”她的描写总是赤裸裸的真实而不忍读下去,或许年轻且充满幻想,我一直对爱情充满期待,相信会有美好的爱情。

看蒋方舟的书总是充满了惊喜,很期待她下一篇会写出什么来。一个叫熊阿姨网友的书评写“蒋方舟的写作和思考能力当然超出寻常写作者,但这些年始终又离真正的作家差那么一些,她足够诚恳,足够聪慧,而且熟悉的人说她足够勤奋,希望她能真正抵达大家和她自己对她的期待。”读者对一个作家有期待真的对作家而言是一种很奇妙的荣耀,我依旧对蒋方舟有所期待。投稿人:朱瑞雨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3

知道蒋方舟这个名字,始于初中看的《疯狂阅读》。我一向很欣赏中国当代女作家写的文字,从三毛、雪小禅、一路开花到七堇年、安妮宝贝再到笛安、盛可以。但蒋方舟的书,从未读过。

《东京一年》这本书,是大四的时候在掌阅书城知道的。由于对在日本生活的向往将其加入书单,最近开始翻看。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对这本书是有失望的。书由作者的日记和短篇小说《雨男》组成。但这不是一本生活随笔,而是一本杂文集。通常我所以为的日记是记录事件、发泄心情的载体,但《东京一年》里的日记显得更有思想力。

蒋方舟前往东京生活一年,是源于歌德。1786年,在魏玛生活了十数年,身兼要职的歌德由于创作热情被工作消磨,决定放弃一切逃往意大利,重新寻找自己。蒋方舟也逃离了“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的生活”,来到了东京。

但东京是冷漠的、排外的。不会日语的蒋方舟在东京过着被隔离的、真空的、孤独的生活。“认真也是孤独的结果”,为此,她需要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得更长远以填充自己的生活。

在日记中,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美术馆。美术馆是个有些神圣的地方。它静,并且追求思想的碰撞与松弛。蒋方舟通过画作去讲述画家的生活和心境,并思索当下,行文也极具想象力,有很棒的观点。很羡慕具有艺术鉴赏力和思考力的人,我对于艺术作品只会陷入呆滞。

不得不佩服蒋方舟的阅读量,还有她的讲述力。日记中有很多篇章更像是读书笔记。我猜那些书应该也是东京一年间读下来的书。她用很简练的语句讲述着川端康成、向田邦子、远藤周作笔下的人物,却十分生动,很容易让人产生阅读欲。日记中还穿插了江绪林老师的自杀事件、日本人对于性的推崇以及爱情、写作、生活、未来的种种思考,每一个观点都极其具有深度。

但蒋方舟七岁开始写作,顶着天才少女作家的名头一路顺风顺水,然而,却并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除了散文《审判童年》)。东京一年的生活使她“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那么,然后呢?与她同一时期的韩寒和郭敬明早已有了更多的领域,而她始终坚持在写作的岗位上。我不知道她的现状或者更多关于她的事情,但我希望她能创作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歌德也好,蒋方舟也罢,逃离的生活我也有过。大二下学期,与室友关系破裂、把精力投入到无聊的课本和不感兴趣的会计学上的我,决定搬到校外独自居住。将近一年的校外独居生活,我慢慢放弃了课本,逃掉几乎所有的课。蒋方舟的一段话很适合描述我那时的状态,“本来这是很好的可以“思考人生”的阶段,但我也知道在异国的人生是短暂而不真实的,思考也是一种徒劳。于是彻底放松,放松到了麻木的程度”。那段时间,我大概是不带感情地在活着的,我感受着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吃各种以前从不舍得花钱去吃的东西,加入学生间自发组织的狼人杀社团,留长发。那时候的生活于我而言,像是一场救赎,也像是迈向深渊的迷茫。

我是沉沦于那样的生活的,只是后来被辅导员劝回了宿舍。我告诉导员在校外住我可以获得更多成长,但导员回了我一句在宿舍住就不行吗?唉,不是一路人,但也不想让她难办,就遂了她的愿。

歌德写信给他的母亲,说他将变成一个新人回去。我在逃离的生活里也变了很多,重新思考自己,后来做了冒险的决定,去了北京。

说是变其实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变。蒋方舟总结得很好,“重获新生的歌德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叶杨)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4

在读文档里放着一些书,都是读到中途放下的,因为之后的内容要续书币,更因为读到此多了些鸡肋感,少了初读时的喜悦,就此搁下。《东京一年》就是其中一本。

无限卡那几日,翻来读,很算计的从末尾篇读起,不是日记,是唯一的一篇小说,就这样倒序着读了好些。却不知何时发现,此书已在某时限时免费时购进。

刚刚翻开扉页,想知道这本书前前后后读了多久,面对着20xx.9.20这串数字却呆住,这么短么?不会!忽又恍然,这是免费那日的日期。那就是了,这本书从加入书架到免费到全部读完已悄悄溜走多少岁月,已无从知晓。往前读到120页,发现笔记的痕迹了,惊觉一本已读完,但翻翻之前的,又忘了大半。

好吧,只是读过!好在,没有错过。

书归正传吧!

这本书说是日记更为贴切,看过的博物馆,交往的人,吃过的美食,读到的书……

不同的是这些都是我们未看过的吃过的读到的,尤其那些作家那些作品,如果不是在这里看到,恐怕这辈子不会看到;即便在这里看到,恐怕以后也不会去看。所以起到了快餐文化的作用。这类日记,个人认为无所谓文笔,只关乎见识。

但少女作家也不是凭空飞来的头衔,在序言中,在与西木对谈的演讲稿中,甚至在评论中被不少的人诟病的关于中产阶级喜慢跑的长文中,我还是看到了年纪轻轻的她深刻的一面。

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5

我们一直生活在鸽灰色的天空下、凄黯的.风景里、泥泞的道路旁,我们并不排斥这个世界,而是日复一日地筹划建造一个我们不能建造的世界。这是在书中节选的一段话,我们生活在喧嚣浮躁的城市,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当我们面对这种窘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乌托邦,但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撕裂我们的幻想,我们始终无法逃避。

我很反感那句毒鸡汤:“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我看来诗和远方是越远越脏,不管身处何处,真正的岁月静好,就是安然浅笑,内心的笃定,这才是能找到的心灵归宿。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认真地咀嚼每一口食物,认真地把每一个念想变得绵长,认真的写字,认真的读书,认真的交友,认真,我喜欢这个词,也敬畏这个词,更敬畏那句“认真是孤独的结果!”

不断经历,寻求突破,自我重组,变成崭新的面貌,到底是是改变自我,还是发现自我?或者说“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以前一段段经历把我塑造成现在的样子,还是一段段经历把我以前的伪装一层层撕开,最后发现到真正的我?”

我很喜欢书中的侧篇,短篇小说《雨男》,简洁流畅的文字,没有显山露水,没有波涛汹涌,也没有荡气回肠,有的只是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

许多时候,人不在于多努力,而是在于你如何选择。即便说重获新生,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蒋方舟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她变成一个新人,如同我们,只是想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6

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蒋方舟《东京一年》

读《东京一年》,2017年11月

?十一月,寒冷终于带着利刃刺破温暖的面纱,但当我拿起《东京一年》,看见封面上的这段话,就像给心底印上一个暖心的吻。

写作,这个从小学就开始的课程教学,似乎并不是很讨喜,而作者蒋方舟,怎么可以从七岁就开始写,然后出版自己的书?

相同事物的不同视角都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想蒋方舟就是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个事物,这与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分不开,《东京一年》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日本的文化、典故甚至是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蒋方舟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可以与经验和知识做完美的联结,这是作家的成功之处。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东京在我的脑海中并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很想通过这本书了解日本、了解东京。

读完整本书后,名胜、景点、饮食等等关乎旅游的介绍概览反倒退居其后了,重要的是,日本文化和人性,甚至是种族、历史等命题会占据头脑的大部分空间。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看待事物的视角;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写作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亲身经历体验很多生活的细节,用文学语言陈述事实,将文字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而如何权衡拿捏事实和真实之间的分寸,就是语言文字之魅力所在。

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和空虚之间犹豫,这对我来说,就是写作最大的魅力。M.jZd365.coM

——蒋方舟《何为文学——在事实和真实之间》

东京一年读后感 篇7

《东京一年》这本书的编排很像是一个三明治。第一部分是作者在东京游历一年的所记的日记,最后一部分是同时期拍摄的一些照片和短评,夹在两者之间的是一篇小说《雨男》。也许这样的编排是作者的苦心孤诣,期望读者能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更为立体的了解日本。遗憾的是,读书无法像吃三明治那样将三层食材同时塞入口中。当我不得不一层一层的将这个三明治吃完后,我感觉这个三明治的面包似乎有些平淡,所以作者在中间夹上了一些馅料,可馅料的食材又没什么底气,所以它也不敢骄傲地表现它的存在。但至少这个三明治还算新鲜,作者也还年轻,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之前对本书的一些评论都把重点放在了日记上。所以,我打算聊聊对书中的那篇小说的感受。

小说取名《雨男》,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女孩和日本男人之间的故事。作者在文章开头介绍了一个据说是日本的妖怪故事《雨女》:

雨天,一女子立在雨中,如果这时候有男子向她微笑,示意她共用一把伞的话,那她就会永远跟着他。此后,男子就会一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普通人难以抵挡这么重的湿气,所以不久就会死去。

我猜测,这篇小说正是作者依据这个传说打造出来的。作为女性作家,作者把妖怪的形象改写成男性,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了故事情节,从而有了这篇《雨男》。

改写他人的故事作为自己的创作是司空见惯的做法,无可厚非。毛姆就直截了当的表示小说《面纱》的灵感来自于但丁《神曲》中的意大利传说。但《面纱》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毛姆塑造人物的能力。毛姆永远只写自己身边的人,他小说中的人物过于真实以致于惹上了官司,不但赔了钱,还几次修改角色的姓名。作为小说家,收到这样的传票应该比文学奖的获奖函还要得意吧。蒋方舟似乎还没有惹上这样的麻烦,祝愿她早日获得这至高的荣誉吧。

小说虽然脱胎于《雨女》的传说,但作者并没有让主角在故事里灭亡,相反的,被雨男缠上的蕊生,很轻易地放弃了抵抗,彻底拥抱了一辈子的阴冷潮湿。从头下到底的雨让整个故事湿答答的,雨水中透出作者无奈和认命的态度让我有些唏嘘。这竟然是一个二十多岁风华正茂女子的手笔,同年的易安居士说不定还在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呢。全书的第三部分中有一张蒋在电车里的特写照片,她自嘲道

我喜欢嘲笑知识分子的装腔作势,结果被抓拍时,还是露出了忧国忧民的表情。

一位承认自己不曾经历过沧桑的青春丽人的脸上却时时表露着忧国忧民的神色,还真有些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