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也在思考如何写好读后感呢?读完一本作品后,我内心感到更丰富,我的知识也得到了扩充。这些人生经历只有被记录下来,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篇有关“希望教室读后感”的网络文章,我们希望您能从我们的网站中找到您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信息!
利用假期中的两天时间拜读了台湾小学教师苏明进老师着的《希望教室》,书中教会了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种能力。通过《希望教室》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台湾一个普通且优秀的小学教师苏明进,他也是两届全台湾创意教学优等奖及特等奖的获得者,给我们带来了体制内教育的一种全新体验。他为了让学生们养成终生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多地带他们到图书馆上阅读课给他们一段连续而不被打扰的时间;为了让他们养成礼貌的习惯,他让孩子们站在走廊上一个接一个练习如何敬礼;借着写反省单,他让孩子们学会自我厘清事情的始末,找到错误点和解决、补救的办法。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生动鲜明,就好像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的课堂,我所执教的班级一样,对我有很大的震撼。希望教室,一说起希望,我就会感到心情很好,一进入充满希望的教室里,自然我们就会更加的愉快和热爱这份工作。我们这些教师,我们的生命就在希望教室里,行走我们的人生:和孩子们一起,走向希望的地方。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极富创意的内容。作者将36个所谓的能力揉进他所执教班级学生发生的事件当中,有一种盐在汤中不知不觉的浸润感。说实话,这36个能力的内容,我们当老师的包括我在内,谁没有做过?可是我们缺少像《希望教室》这样的呈现方式。懂得感恩、学会解压、尊敬生命等能力,就在驯养椿象、打水球、收养流浪狗、自助旅行、体验妈妈怀胎的艰辛和听古典音乐等等这些事件中流淌出来。书中的这些事件是作者亲历的,是老师和孩子们自己的事件,而不是别人的事件。这样真实的事件,能带给人一种阅读的冲动和可信度,你就会慢慢地接受它。所以该书是我近几年内阅读时间花费最短的一本书。
另外苏老师的幽默、风趣、智慧、发自其内心朴质的爱的教育也深深打动了我。当教育成为了爱,成为了希望,就会变成简单的教育。你看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他让孩子们整天在胸前背一个重重的书包来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同理心,他设计了以假如我没有双手为主题的体验活动,他的作业有大笑三分钟、为父母洗脚、煮一道菜给家人吃、去跨年吧、给五个人说好话这些夸张甚至搞笑的活动与作业给孩子们生动的教诲、动人的回忆。学会与人沟通一堂人际关系课,践行了练习真是学习的好帮手,孩子只有被逼到绝境,硬着头皮面对自己,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潜能来。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他们家校之间的联络簿,从这上面苏老师获得准确的信息,以采取新的作战方案。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想我获得的不只是感动而更多是反省,应该面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写下一份真诚的反省单。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独特的轨道。老师要做的只是引导孩子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的确,我们的生命就在希望教室里,行走我们的人生:和孩子们一起,走向希望的那方。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我们选择的是教育这个职业,从事的是人才培养,这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终身学习的目标。
在《希望教室》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也在平常的教育中进行着,疏于不知对错,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知道我的做法与苏老师相类似,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这本书更多的是关于苏老师独特的教育策略。读它能使我的教育思想豁然开朗。正如苏老师在书中说到的:
“喜欢上阅读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你可以从书本中,得到许多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你理解和珍视作者的意境,在故事中完成一段美妙的旅程。
”我觉得这种与大师心灵交流的过程,的确能让人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希望教室》这本书以教给学生成长的36种能力为主轴,另附“用爱救回孩子” 两个记录问题孩子成长的故事和“父母sos”老师与家长亲情互动的内容,为我们娓娓叙说有关“希望教室”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我惊叹于苏师文学的深度和字句的精确。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他的36个小故事可以写得如此精彩感人,用爱拯救孩子如此贴心,父母如此体贴,许多句子我认为是如此受欢迎,在他的笔下,也许你可以轻松地捡起来。我会把这些经典的词汇划下来,细细品味它们的味道,希望它们将来能应用到我自己的故事中,并能自由运用。
(我喜欢他的话语:1、用“阅读”的方式,反过来治疗“没有耐心、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这招叫做“以彼之道还治彼身”。2、好的学习课程,总会激起良善的涟漪。
3、这两个孩子,像是悬在我心头的天秤,永远在摇摆、晃动中。我希望他们能站在正确的支点上,学习如何实现生活的平衡!四。虽然未来的变化很难说,但我的心却莫名其妙地感动、澎湃!
5、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其实都知道:“读书”只是一种工具,让我们站在比较好的位置的一种工具。于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未来、更好的梦想,再痛苦、再辛苦的历程,也都得撑过去。
)读了这本书,我佩服苏老师教育的智慧、幽默、轻松和轻松。这36种能力中,大部分是直接教给孩子的。如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他让孩子们整天在胸前背一个重重的书包以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为了学习贴近父母的心,他设计了为父母洗脚活动用来触发孩子对于孝顺本身的极大共鸣;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同理心,他设计了以“假如我没有双手”为主题的体验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解压,他设计了搞怪的作业 “大笑三分钟”……他的这些活动与作业天马行空,给孩子们生动的教诲、动人的回忆。
其中“倾听,让关系更密切”主要是教给父母怎样去关注孩子的,孩子有时限的成长期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就浪费了上天赐给他们享受美好幸福的机会。还有好几种能力虽是教给学生的,但我看主要还是先得教给老师,是老师用怎样的一种心态来面对学生,就会出现学生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如让孩子保持积极的想法,一天一天慢慢进步,就看老师用怎样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答错题的方式;记得微笑,尝试驱散所有负面情绪,面对任何苦闷,作为老师也不能情绪进课堂,展现在孩子面前的应该是微笑,保持好心情……
读了这本书,我被苏的博爱教育所感动。苏师身上教育的大爱精神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苏老师对成绩再糟糕的孩子,他都会反复向孩子表述:“老师没有放弃你,所以你也不可以放弃自己!
”因此他每天放学后一个小时给上不起补习班的、数学成绩差的孩子免费补习。对品行再不良的孩子,他都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挽救他们,苦口婆心地劝导、真心诚意地安抚,面对两位逃学学生,苏老师虽然也被搞得心力交瘁,但苏老师一如既往的坚定性终于让两个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那位女学生,从最后一名越到了中等水平,先前逃学混混的生活习性也荡然无存了,但孩子是发展中的人,要彻底改变自己,还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虽然当时孩子已经离开苏先生进入中学,但苏先生还是继续关注这个女孩,这是爱情的延续。
掩卷沉思,我思绪万千,读这本书我收获的不应只是感动,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践行的。只要心中充满爱,我想我的教室里也能像苏老师的希望教室一样飞出最美的天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生注定了我们的生命就在“希望教室”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撑起我手中的那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将是我永恒的足迹。
《希望教室》读后感范文
没用多久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其实好多的教育理念自己和身边的伙伴都在运用着,只不过我们都做了"不长心的人",没有很好的整理自己的教育生活。从整体写作思路上来看,苏老师步步为营,在为学生设计着学习生活和校园生活,相信在他的班级里学生永远都能享受到自主、平等、自由的快乐。
每一个小故事前都有一个小小的序,简单、明了,能够一下子就能看明白小故事所阐述的内容,接下来的故事都是很平淡的、很平常的、同时很直白的进行叙述,让人感觉到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看了这么多的能力,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看,我把这些能力归结为低年级可行组和高年级必修组。
自己身处低年级这些教学方法或者说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我觉得其中的几种对自己来说还是颇有益处的。比如说体验怀胎十月,这正合适宜的完成了我校的感恩月的主题,让学生从小就能体会到父母的恩情,对德育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学校从小就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看来许多的好习惯都是需要训练的,连读书的习惯都要有计划有措施的进行训练,同样礼貌也需要强化训练,见人主动打招呼,怎样文明行礼、就餐、说话、走路都要慢慢、严格的进行训练,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也很重要同样也很必要。
给父母洗脚、学做几道菜、跟身边的人说好话对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儿童来说也非常必要,读过此书后还是觉得有许多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也很重视这些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比不上苏老师的就是能够点点滴滴都能用照片来诠释,苏老师还真是教育路上的有心人呀。
学过了,不能光眼热吧,总告诉自己心潮澎湃之后得有点小变化,在鼓励着自己,繁琐的工作中让自己长点心海南呀!你长点心吧!
我觉得《希望教室》是一本很容易读的教育类书籍。读它就像是阅读一篇篇博客日志,每篇都有独立的标题,内容有作者的描述和体会,有作者引用学生联络簿里的留言短文,更有一张张学生生动可爱的照片。记录的内容则是一位老师的教学笔记或教学反思。这让一本家庭教育或教育理论类的书读来生动、鲜活、真实、可信甚至有趣起来。
在这一篇篇的短文里,我看到了一位爱搞怪、爱管闲事、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师,更看到了一位对学生掏心掏肺的老师,像普通老师一样会在学生不乖的时候抓狂,在学生贴心的时候,努力的时候为他们感动得眼眶微湿。
在老苏的教学笔记里我学到最多的是凡事做法有很多只要头脑拐个弯,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会比强迫学生效果好百倍。还有就是全心全意地关心学生的成长,在乎学生成长中的感受。老苏不仅是教授数学的老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导师。这也成就了这本书的形成教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种能力,其中有关学习的有,但更多的是有关成长的。其实,每个学生都该有这样成长的经历,都该觉得上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学校里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在学习的生涯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完善完整的人格,积累面对挫折的积极力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凡事多为孩子想一想,因为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正决定孩子的未来。
坐在卧室的飘窗上,晒着暖暖的阳光,捧着一本心仪的书,徜徉在文字中,漫步于智慧间,收藏者瞬间的灵动,采撷着睿智的结晶,内心的纠结一点点的消失,想要试试的冲动时时激荡着我那颗已不再年轻的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潜心阅读的一本书!台湾教师苏明进写的《希望教室》!读着感动着,读着思索着,假如我和他一样的倾情付出,学生的童年一定会比现在更加幸福!假如我和他一样的敢想敢做,学生的童年一定会比同龄人与众不同!假如我和他一样的不只是想想做做而是想好做了之后及时动手写写,那我的教育之旅也一定会鲜花烂漫!明媚无限!假如,一切都是假如,我想,我不能再像现在一样,毫无生机的去工作,平平庸庸的去教学,安安静静的做教育。一定得想办法给平静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恢复甚至说还原孩子应该有的活力和张力。
这本书是苏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他用叙事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教育故事,笔调诙谐轻灵,情愫通透晶莹。他通过36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教给学生成长的36种能力与品格,不但为孩子打下一生学习的基础,更为孩子拥抱热情生命做最好的准备!细细读来,那故事像一朵朵白玉兰花,含着淡淡的清香飘落在心里,送我一个暖暖的春日。其实,真正温暖我的,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与智慧。
读这本书有酣畅淋漓的感觉,文字中散发出的教育智慧,让人不得不感慨:一个教师可以改变一个教室,而教室正是创造奇迹的地方。在真情与智慧的交融中,教室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场,其中的每个人都为之而痴迷。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国教师的执着与坚守,而今天,《希望教室》传递出的人性之美和教育智慧,让人怦然心动。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像苏老师一样开始自己的教育之旅。怀一颗质朴的心,挽着孩子的手,书写、实践,一起创造惊喜与感动,一起演绎教育的'真情与智慧。
一名好的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教育孩子的灵活技巧。
苏明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着高超的教育技巧的教师。从他的教育中能感受到他对待孩子的善良、真诚、用心良苦、永不言弃。从孩子的学习进步,生活习惯的改变、人生态度的点滴转变中,他也收获着为师的快乐。
这是一位聪明的教师,用他的才智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氛围。在他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懂得了善恶,明辩了是非,树立了信心,学会了关心、爱护他人,这不真是我们一直寻找的教育真谛吗?
这是一位伟大的的老师,用他全部的爱诠注了什么是教育。他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说明了教育在教室里,在大自然中,在对人的真心关怀里,在情感的渲泻中……在教育中孩子的情感在升华。教育成为了爱,成为了希望。
这是一位数学老师,但真正如何教数学讲得很少。这么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对他的数学教育不会不精通。优秀的教师就是把知识做载体,在传授知识中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而我们大多数老师把传授知识看作是教育的全部,所以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
作为一位老师应该学习他在教育中对学生不露痕迹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做人的道理。知识的教育是有形的,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是无形的,能这样做的老师首先他自己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这样他才能无私地投入到育人的教育工作中去。
在他的教育中涌动着他博大的教育爱心,蕴涵着他深邃的教育思想,学生享受着他精湛的教学艺术所带来的学习的无限乐趣。做老师的多去看看苏老师的书吧,哪怕学到点皮毛也会让学生受益非浅。
让生命更加丰盈
去年暑假,曾经读过一本李雅卿的《种籽学苑教育手记》,讲的是台湾的教育,从中受益匪浅。于是,我几乎是怀着希望在等待着这本《希望教室》的到来。
一个学期,慢慢读,慢慢品味,这间教室在我心中慢慢变得生动起来,而这所叫苏明进的小学老师也变得那么高大。
1、 丰富学生生活收获比学习更精彩
《希望教室》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教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种能力。书中的学习比例很小,更多的是关于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1、 轻松生活,快乐学习
老苏的学生真幸福,字里行间透着“轻松”二字:看看千姿百态的午休姿势,就可以想象学生们在老苏这里是多么的放松。我们上了这么多年学,在老师面前有过这样放松的时候吗?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学生们在我们面前有这么轻松的时光吗?再看看学生拖地时的快乐笑脸和水球的肆意嬉戏。不得不在心里感慨:
如此轻松的学习、生活状态实在难得得很。有了这样轻松的心态,学习也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 尊重生命,收获快乐
我们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收获快乐,帮助别人就是尊重任何生命。“捐钱给需要的人”就是这样的案例。而“驯养椿象的日子”则让人从心底里对生命肃然起敬。
“他们的生命历程之中,多了与椿象的交集,反而让他们至今仍保有尊重大自然万物的态度。”“从今天起,孩子们的眼中看到的,将是不一样的世界;因为他们驯养了椿象,同时椿象也驯养了他们;于是那一扇窗被打开了,窗外满是柔软与包容……”
“为流浪狗找幸福”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奈。“我们总是以爱心与关怀来教导我们的孩子,如今却必须让他们独自去承担这种无能为力的痛苦。”
3、 尊重老师,从练习礼貌开始
“礼貌要练习,就会成为习惯”“最热情的表达——老师请用拖鞋”尊师重教,礼仪之邦的孩子应该怎样接受礼仪方面的教育。同时,我们也应该反省,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过于关注,已经使“育人”缺失。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多的课要补。
二、 向老苏学习,做让学生快乐的教师
毋庸置疑,老苏是一位用心的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心理——“学会解压——大笑三分钟”我希望他们能把所有的压力、不愉快甩开,然后,重新再出发!“拓展生活经验——资助旅行感受真实的世界”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学着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他很有创造力,有很多好的点子,而且更绝的是,学生都是在情景中接受了教育,避免了老师的说教带给学生的反感。有好的点子,就来做一做,实践一下,学生不仅动脑,再来动动手,参与参与。学生积极性高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一个章节都让我爱不释手,看完每一章都在想,我怎么没有想到?其实,很多想法我们平时也有,但只是想法而已,真得去做的时候,我们就会因为有阻力而自动放弃。比如,“为父母洗脚”,我们也会布置,只是布置而已,顶多了反馈一下,小结一下。
向老苏一样组织这样的活动,洗脚其实才真正深入人心。
关于老苏,有一点我很喜欢,那就是他随时和**一起记录这个过程。每一个活动、学生的参与、兴奋、失望、兴奋和沮丧都是通过一个个**来揭示的,这样一个记录下来的过程怎么能不让人兴奋呢?怎能不让人更有参与感?
《希望教室》充满希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原来,教育可以这样来做……
这是一本很容易读的教育类书籍。读它就像是阅读一篇篇博客日志,每篇都有独立的标题,内容有作者的描述和体会,有作者引用学生联络簿里的留言短文,更有一张张学生生动可爱的照片。记录的内容则是一位老师的教学笔记或教学反思。这让一本家庭教育或教育理论类的书读来生动、鲜活、真实、可信甚至有趣起来。
在这一篇篇的短文里,我们看到这样一位老师:
这是一个爱搞怪的老师。他常常布置一些让学生大跌眼镜的作业,比如:在紧张的段考前让学生回家大笑三分钟;回家给自己的父母洗脚;煮一道菜给家人吃;让每个学生饲养昆虫椿象。
这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反绑双手用口叼笔画海报;为引导学生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自己安排时间,给学生睡午觉的选择权,使得教室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午睡的学生,考前的复习卷让学生自行取用;为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安排了一节人际沟通课,让不太熟的学生一对一找个舒服的地方尝试自在的聊天。
这是一个“爱管闲事”的老师。如果说每天课后给学生补一个小时的数学课算是稀松平常的话。那么关心学生在校外发现的流浪小狗并且跟踪报道这就有些稀奇了吧。这位老师还利用周末时间陪着学生自助旅行帮助学生感受真实的世界扩展生活经验。
总之,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位对学生掏心掏肺的老师,像普通老师一样会在学生不乖的时候抓狂,在学生贴心的时候,努力的时候为他们感动得“眼眶微湿”。在老苏的教学笔记里我学到最多的是凡事做法有很多只要头脑拐个弯,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会比强迫学生效果好百倍。还有就是全心全意地关心学生的成长,在乎学生成长中的感受。老苏不仅是教授数学的老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导师。这也成就了这本书的形成——教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种能力,其中有关学习的有,但更多的是有关成长的。
有了这样一个爱搞怪、爱管闲事又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师,难怪老苏的学生总是最礼貌,最积极,最贴心的孩子。其实,每个学生都该有这样成长的经历,都该觉得上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学校里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在学习的生涯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完善完整的人格,积累面对挫折的积极力量。这就需要老师凡事多为孩子想一想,因为“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正决定孩子的未来。”
这本薄薄的书里尽显了老苏平时在学校生活中的用心。如此一个真诚、和善、幽默的老师能在学生心目中印刻下牢固的痕迹,真可谓功夫到家了。
本书以36个应教会孩子的能力为主线,串起了一幅幅孩子们在校园、家中、旅游地欢乐而感人的画面。这些欢笑声为何就能在老苏的班级里一波接一波迎面而来呢?电影的总导演还是老苏,他用心地给剧组的小演员们创造了一个个舞台,让他们尽显自己潜在的能力。在这样不断交织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了,彼此间多了份默契,增长了一份情感。小演员们喜欢由苏导带领着,和苏导一起走南闯北,听苏导几番好意的碎碎念,看苏导时而尴尬的表情,完成苏导布置的奇怪“作业”,参与苏导设想的放学游戏……小演员们乐此不疲重复着、期待着每天的放学游戏,心中对第二天学校生活的向往越来越浓,放学时还在回味着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老苏不仅有奇思妙想并付诸行动,而且相机好似也时刻不离手。在几乎每篇小短文中,老苏都展现出他作为摄影师的才能。这些生动又感性的照片配上老苏发自内心的笔触,让人羡慕老苏的“闲情逸致”。这一张张照片,让我感受到了孩子由之前的羞涩、胆怯一步步成长为自信、懂得感恩的大孩子。
慢慢进入尾声,边看边回味,作为老师,必须得有如老苏这样强大的内心力量等待着孩子们的蜕变,并相信孩子们都能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