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脍灸人口的名句,出自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具将相之才,其文韬武略和宏大抱负,不仅仅被当世,而且也惠及后人。他出身贫苦, 少有志操,真宗祥符八年(时年26岁)举进士及第。他的宦海生涯,有进有退。进则忧其民,退则忧其君,到仁宗庆历六年写《岳阳楼记》时已 58岁,已被贬谪多次。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始终都没有懈怠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使命。因此,他在《岳阳楼记》中倾吐自己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对过去人生的回顾,是对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实践的精妙总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把大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二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许多仁人志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鞭策自己。自古以来,为天下事先忧后乐的不乏其人:战国的屈子,为国振兴,虽九死而犹不侮,最终忧死于汨罗江。
宋代名将岳飞,为了抗金保国,收复失地,驰骋沙场。他不畏奸臣谗言,不顾国君昏庸,在被召回朝廷遇害之前,还念念不忘直捣黄龙,救回二圣,收复大好河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元顺帝昏庸无能,天下群雄并起,割据一方,战火不断,黎民百姓深受其苦,他卧薪尝胆,遍访能人,组织起红巾军,转战南北,为的是让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在有了一定的实力后,他部下常遇春、徐达、李善长等请他称王,朱元璋却说:天下百姓上有病灾之忧,我岂能此时称王享乐,百姓一日不得安乐,我一日不称王。统一全国后他出巡,建百姓安居乐业,才在金陵(现在南京市)称帝。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写照吗?
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不为乌纱帽落地而愁,却为鸦片输入,白银外流的国难而忧,镇守虎门,誓死禁烟。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被千古传颂,他们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疾呼,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毛泽东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革命,为缔造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为了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革命的征途中,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人物,革命事业才兴旺发达,历史的车轮才能滚滚向前。
为什么这些人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从他们的事迹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只有从内心里,从灵魂深处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才能先忧国忧民,后考虑自己,甚至不考虑自己。假如没有这种爱国爱民之心,很可能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历史上祸国殃民的也是不乏其例的,像宋代的奏桧,明代的吴三桂等等,他们卖国求荣,残害忠良,将祖国大好河山拱手送给民族的敌人,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们的作为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背道而驰,他们早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襟怀。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需要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只有这样,才算做 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
【译文】
谋划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计,也要舍其智计。
【释义】
在我们如今这个充满物质的社会里,争名夺利的事情每天都时有发生。在名利权位面前,人们穷尽智计,不停谋划,忘乎所以,一个个争得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可到头来,这些争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丧黄泉。而那些舍弃智慧,本本分分做事的人反而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他们的成功源于他们对知止智慧的深刻把握。
【事典】
曹植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自幼聪慧,才华高旷,10岁便能诵读诗、文、辞赋,深得曹操的器重,被曹操认定为诸子中最可定大事者和自己的接班人。他的兄长曹丕虽为太子,但深深感到自己的地位已受到威胁,在争夺皇位继承权问题上,忧心忡忡,就向身边的谋士吴质求助。吴质给他出了两条计策,一是输诚,就是在父王面前表现自己的诚意;二是设疑,就是想法让父王怀疑曹植。
有一次曹操亲自率军远征,曹丕、曹植和文武大臣都到城外为他送行。曹植早就做好了准备,当着众人的面开始高声朗诵自己作的歌功颂德、文采华丽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以此显示自己的才能。曹操听完这篇漂亮的文章连连称好,曹植自然很是得意,而曹丕心里自然有些不爽了,但他又不知该怎么办,因为论文笔他知道自己无法与曹植相媲美。
身边的谋士吴质深知曹操这个人虽然重才,但是更重情,写不出漂亮的文章,只要能动之以情就可以了,于是,在耳边悄悄给曹丕出计说:王当行,流涕可也。意思是让曹丕痛哭来表达对父王的牵挂和依依不舍之情。
曹丕明白了这个意思,于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哭得泣不成声。曹操问他为何如此伤心?曹丕才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痛哭流涕。曹操被儿子这片孝心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大臣也动情地陪着一起哭了起来,将刚才曹植念的那篇漂亮文章忘得一干二净。
文武大臣离散之后还对曹操两个儿子的表现议论纷纷,对曹丕的孝心大加赞赏,而对曹植颇有微词,认为他只晓得为自己扬名,未免有点作秀卖弄自己的成分在里面,有悖人子孝道,恐怕难以担当一国之君的重任。就这样曹丕保住了本属于自己的太子位,在曹操死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帝王的继承人,然后又顺利夺下弟弟曹彰的兵权,坐稳了魏王之位。
在帮助曹丕成就帝位的过程中,起到作用最大的还要数贾诩。当时曹丕遇急,忙向贴身大臣贾诩求助,问他该怎么办,贾诩非常淡然地说:愿您弘扬道德,加强修养,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理数,就足够了。
表面上看贾诩好像是在让曹丕学唱高调,实际上却触及了为人的要义,这个要义或说关键就是真诚做人。不管一个人是经商、从政,还是求学,首先的一点是要学会做人,只要守住了做人的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不玩弄花招,不耍小聪明,最后成功就非自己莫属了。历数古今中外取得杰出成就的名人志士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做人上都很成功的典型。
贾诩对曹丕的教导与吴质所传授的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曹植所背诵的那些华丽辞章人们听后就忘记了,唯有最质朴无华、感人至深、无需修饰流露而出的父子亲情最为真切,最为珍贵,这
【事典启悟】
曹丕是极不情愿将自己的太子位拱手让给弟弟曹植的,他想全力以赴,一争高低,但又明白自己论才华根本不是弟弟的对手,胜出的可能性很小,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经过贴身谋士的指点,他领悟到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人生智慧,既然争不过不如不争,舍弃那些穷于谋划的小计谋,做好孝子应该做的事情,不矫揉造作,父王自然会做出公平的决断。最后,曹丕果然以不争的处世态度赢得了父王的心。
在我们如今这个充满物欲的社会里,名利之争、权位之争也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有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恨不得将对手置于死地而后快,结果这些欲望如同一个巨大的旋涡,将工于心计的人们卷入了痛苦深渊,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此一来,争不如不争。
所谓的不争不是让你放弃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是通过不争的方式达到胜出的目的,这才是竞争中最有涵养的一种境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富裕人家的老爷子养了一大堆老婆,生下了一大堆儿子,年老体迈的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于是想在儿子中间找一位自己的接班人来统管整个大家族。把这个权力交给谁呢?他见到自己的儿子为了争得这份权力,相互厮杀,拼得你死我活,只有最小的儿子没有参与这场争夺战,只是在一边默默地为老爷子做事献孝心,老爷子最后决定将权力交给了这个最让他放心的小儿子。这就是舍弃智者胜天下的道理。
1、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2、子女是父母的至宝。
3、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
4、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5、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
6、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7、养女容易嫁女难。
8、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9、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
10、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11、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12、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13、你若想了解女儿,只要看她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14、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15、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形容孝顺的句子 孝顺父母的格言警句 16、母爱之爱,春天常在。
17、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
18、父亲健在的时候,不知有父亲的可贵。
19、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20、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21、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
22、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3、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
24、独柴难烧,独子难教。
25、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26、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27、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28、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朝自养儿。
29、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形容孝顺的句子 孝顺父母的格言警句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4、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5、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纪伯伦
6、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7、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1、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2、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李政道
13、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1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7、科学需要一个人的全部生命。朱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0、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2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0、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3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2、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3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3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5、德行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卢梭
3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3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8、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1、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彭瑞淑
42、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43、任何科学的结论都不该看成是永恒不变的。邓拓
44、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4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6、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4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8、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胡适
49、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5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53、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周培源
5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55、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
56、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57、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58、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59、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
60、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朱清时
1、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2、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3、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4、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之人。
5、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6、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
7、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8、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9、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10、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11、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12、至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13、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
14、此言为不善之有罚,为善之有赏。
1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16、君得之,则必用之矣。
17、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18、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
19、因其国家,去其无用,足以倍之。
20、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21、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22、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
23、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24、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
25、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26、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2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28、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29、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
30、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31、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32、讲话不求多而求智,不求文采而求明察。
33、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3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35、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
3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37、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38、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39、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0、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
41、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42、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
43、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44、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45、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46、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47、因人之家以为翠,恃人之野以为尊。
48、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
49、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50、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恶,则民吝且恶。
51、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
52、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
53、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54、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55、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1、慎言知行。
译:说话谨慎,行事快捷。
2、苦于厚作敛于百姓。
译:苦于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3、故染不可不慎也。
译:所以,对于染不能不谨慎啊!
4、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译:不光染丝是这样,国家也会被染。
5、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
译: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6、亲戚不附,无务外交。
译: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译:做官虽然讲究才学,但还是以品行为本。
8、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译: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
9、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译: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习惯,安于风俗啊。
10、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译:办丧事虽有一定的礼仪,但还是以哀痛为本。
11、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译:君子作战虽然布阵,但还是以勇敢为本。
12、举物而闇,无务博闻。
译: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13、近者不亲,无务来远。
译:身边的人都不能亲近,就不要希望招徕远方的人。
14、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
译:就好像让人伏在剑刃上,而期望他能长寿一样。
15、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
译:赏赐并不能让人欢喜,责罚也不能让人畏惧。
16、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
译:不只是国家有染的问题,对士而言也有受到熏染的问题。
17、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译: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
18、以其行理也,行理生于染当。
译: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行事合理来自于受到的熏染得当。
19、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
译:他们做事,上尊敬天,中敬奉鬼神,下关爱百姓。
20、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之人。
译:过多地粉饰命定之说,用来教育广大的愚昧朴实的民众。
21、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译:所以,父母。老师。国君三者,都不能当作做事的法度。
22、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
译:怎么会有不用同道的人而只用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的道理呢?
23、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译: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人才能生存,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人就不能生存。
24、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译:所以,掌权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聚集天下的贤良之士罢了。
25、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
译: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26、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
译:关爱别人,这是最为博大的;使别人受益,这是最为深厚的。
27、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译:如果因为这些而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仁义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28、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
译:天下人都说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不会说这是我见到了命。
29、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译: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30、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译:再说,义就是匡正的意思,不能以下正上,必须是以上正下。
感谢您阅读“迷你句子网”的《墨子名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合适的名人名言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天下语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