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相信大家都知道,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特征是一样的。一般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我们在阅读古诗时,可以了解到文学的兴旺衰落。那么,你见过的田园诗句有哪些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望庐山瀑布的诗意_望庐山瀑布的意思”,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

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jzd365.Com更多诗句延伸阅读

望庐山瀑布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诗意: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诗意: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

1、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2、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3、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4、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5、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6、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7、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8、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11、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2、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15、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16、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1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8、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望洞庭的诗意_望洞庭的意思


望洞庭的诗意_望洞庭的意思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h):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5、潭面:指湖面。

6、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8、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诗意: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

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古人赞美庐山的诗句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廬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自从庐阜泻双练, 至今银湾岐两支。

赞美庐山的诗句 云开瀑布泉


1、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2、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3、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4、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5、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6、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7、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8、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1、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12、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13、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14、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16、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7、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18、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19、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20、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21、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22、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春望的诗意


春望的诗意

《春望》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破:被攻破。

3、深:茂盛;茂密。

4、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5、感时:感伤时局。

6、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互文,译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惊:使惊动。

8、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

9、家书: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给家庭写的信。(当时杜甫家住鄜(fū)州城外羌村)

10、连三月:连续多个月。

11、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12、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白头:白头发。搔:抓,挠。

13、短:少。

14、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诗意: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一信难得,

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感谢您阅读“迷你句子网”的《望庐山瀑布的诗意_望庐山瀑布的意思》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合适的诗句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描写瀑布的优美句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