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执竞》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
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自彼成康,奄有四方,
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
降福穰穰。
降福简简,威仪反反。
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注释:
1、执:借为鸷,猛。竞:借为勍,强。
2、竞:争。维:是。烈:功绩。
3、不:通丕,大。成:周成王。康:周康王,成王子。
4、上帝:指上天,与西方所言的上帝不同。皇:美好。
5、奄:覆盖。
6、斤斤:明察。
7、喤喤:声音洪亮和谐。
8、磐: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筦:同管,管乐器。将将:声音盛多。
9、穰穰:众多。
10、简简:大的意思。
11、威仪:祭祀时的礼节仪式。反反:谨重。
12、反:同返,回归,报答。
译文:
勇猛强悍数武王,功业无人可比上。
成康二王真显赫,上天赞赏命为长。
从那成康时代起,拥有天下占四方,
英明善察好眼光。
敲钟打鼓声宏亮,击磬吹管乐悠扬。
天降多福帝所赐,帝赐大福从天降。
仪态慎重又大方,酒足量呀饭饱肠,
福禄回馈来双双。
赏析:
此为《周颂-清庙之什》第九篇。关于诗的旨义,前人有两种解释,《毛诗序》和三家诗都以为是祭祀武王的诗,而宋人欧阳修、朱熹则以为是合祭武王、成王、康王的诗。考察诗的内容,在赞颂武王的同时,也涉及到了成王、康王,因此以为此诗单纯地祭祀武王,恐怕失之偏颇。
此诗前七句叙说了武王、成王、康王的功业,赞颂了他们开国拓疆的丰功伟绩,祈求他们保佑后代子孙福寿安康,永远昌盛。在祖先的神主面前,祭者不由追忆起武王创业开国的艰难,眼前浮现出几代祖先英武睿智的形象:击灭商纣,开邦立国的武王,东征西讨,开拓疆土的成王、康王。既有对祖先的缅怀、崇敬、赞美,也是吹捧祖先、炫耀门庭、沾沾自喜的一种心理反映。
接着此诗又以四件典型的乐器,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渲染、烘托了祭祀场所的环境氛围:钟声当当,鼓响咚咚,磬音嘹亮,管乐悠扬,一派其乐融融的升平景象。通过这四种乐器奏出的音乐,触发了人们丰富的联想:在平坦广阔的大地上,矗立着巍峨的祖庙群(天子九庙),像天上诸神的圣殿,高屋深墙,宫阙衔连;在祭祀的内堂,分列着各个祖先的神主,前面的供台上陈列着各种精心准备的祭品,或牛或羊或豕或粢盛或秬鬯,令人不禁肃然起敬。两旁直立着许多随祭的臣仆,屏神静气,主祭者周王一丝不苟地行着祭祀大礼。钟鼓齐鸣,乐声和谐,吟诵的祭辞,虽然平直简约,但是在祭祖这一特定的场所,抚今忆昔,浮想连翩,仍可体味出理性的文字后面掩藏的那一缕幽思。
此诗在文学技巧上运用了赋的艺术手法,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叙说简明,直道其事,以简古的语言为祖先歌功颂德,祈求福庇。诗意虽然略显浅易,但因是与古乐相合而诵,又在穆清肃雍的庙堂使用,有着超出单纯文字所表达的功能,即特定的环境氛围、特定的心理感受会产生特殊的欣赏效果。远古诗歌,研究者多以为是诗、乐、舞三者合一的,颂诗也是如此,不单是具有文学性一个方面,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内涵、风神,就不能只局限于文字上的表面理解,而应以文字为契机,从庙堂文化这个大范围的角度进行整体的品味、把握,结合对音乐、舞蹈、建筑艺术特点的联想,作全方位的审美观照,才能领会包括此诗在内的颂诗那种庄严、高贵、古穆、雍容的艺术内涵。因为颂诗的功用在于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毛诗序》),这一目的决定了它的形式、内容、语言风格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仅仅是王公贵族,也就是说颂诗的审美趣味与它的使用价值是相互统一,互为因果的。
此诗是昭王时代的祭歌,比起早一些的颂诗,在用韵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音调抑扬铿锵,尤其是喤喤、将将、穰穰、简简、反反等叠字词的连续使用,语气舒缓深长、庄严肃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现出庙堂文化深厚的底蕴。
颂诗的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现代研究者对它的文学价值多有贬斥。固然颂诗是仅供统治阶级玩赏的庙堂文学,缺乏文学意味;但它那种古穆肃雍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仪式化的官方文学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
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
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
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
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赏析:
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裁剪三句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剪,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新样三句以拟人手法将杏花比喻为靓妆新颖,艳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宫仙女为之羞惭汗颜。易得凋零,笔势陡转,写尽杏花遭受风雨摧折之凄凉愁苦。下片由感叹杏花凋落,转入自掳离恨。双燕不解人语,故宫天遥地远,怀乡思国,只有求之梦寐,如今梦亦不成,凄楚之至。借杏花之凋落,伤江山之陆沉;以归梦之难成,寓复国之绝望。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无奈,对故国沦亡一句悔恨与反思,又显见其情虽真而骨力乏弱。
《蝶恋花其二》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
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
小屏风上西江路。
赏析:
这首词描写闺中思妇伤春怀远的愁情怨绪。上片借杏花以写伤春悲情。欲减而实未减,显出节候的无常与心情的无奈。不卷者,讲珠帘垂挂而不卷,那人却躲在闺房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强调残余杏花能开几时的惜花情绪,花几许恰是暮春物象变化的典型特征,隐喻了深闺思妇如花青春犹如杏花之凋零!啼痕意象兼融人花,淋雨的花瓣儿如花啼泪痕,深闺思妇惜残红坠地而自伤落泪,人与花同命相怜,只恨清明时节凄凉细雨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令思妇怕见落花而躲在闺中深深处。下片借飞燕以抒怀远愁绪。宿酒、尽日三句,写思妇闭锁深闺的重要原因,恼破春情绪,春情缭乱恼煞人,即眷恋夫君的情怀难以按捺,于是借酒浇愁忘忧,宿酒过量而醒迟。酒醒后,尽日唯一缕沉香相伴,其孤寂可知。飞燕句将恼怨发向飞燕,它将夫君归家的喜讯传错,让自己空欢喜一阵,实烦恼一番,实在难堪!真是怨奇而情深。最后以小屏风之景结思夫君之情:西江路,即广西苍梧一带之西江,恰是词人宁远军承宣使任所地域。词人以悬想、虚设深闺思妇神往西江路怀念自己的方式,抒写了词人对闺中爱侣的深切相思。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和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余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
此首亦见强村本《小山词》,《乐府雅词》卷中作赵令畤词。
《蝶恋花其一》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
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
斜阳只与黄昏近。
赏析:
此词起以风劲、絮卷、香飘、花落点染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新酒、今春二句,可见春恨刻刻不已,年年有加。蝶去莺飞象征所思分袂,望断点出怀人,恼乱横波,可知愁情满目,日暮愈深。写伤春闺思,情景交错,句句递进,辞婉情浓,怨流言外。全词清婉圆转,言短而意长,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言:妙在写情语,语不在多,而情更无穷。
此词据强村丛书本《小山词》,应是晏几道作。《乐府雅词》署名赵令畤作,此本从之。我们认为作者是晏小山。原因有三:一、《小山词》结集于晏几道逝世之前,一般不可能混入他人作品。二、《乐府雅词》载《蝶恋花》,字面与《小山词》所载有出入(见本词注),且有与词意龃龉处,《小山词》所录应是原作。三、就风格而论,此首与《小山词》其他十四首《蝶恋花》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遣词造句方式也基本相同,而与赵令畤十二首商调《蝶恋花》情韵气质则有明显区别。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楼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民国:梁启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在平日简单的生活里,大家一定有遇见过优美的句子吧,优美的句子就像一只描绘的笔,我们可以在空白的画布上绘画。让人们忍不住摘抄下来,在哪里才能寻到有意思的优美的句子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描写萤火虫优美浪漫诗句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
2、斜阳倏西下,片月已东出。
3、常叹神州多劫难,有怀时局似残枰。
4、踏遍苔钱,寻来萤火,排遣些儿。
5、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6、淡淡银河几转移,流星萤火动人思。
7、簟纹凉更净,荷气夕偏多。
8、蛩声鸣暗水,萤火落疏篱。
9、鸡犬各还家,柴荆晚饭毕。
10、月移花影西厢。数流萤过墙。
11、碧天初过雨,露坐纳凉时。
12、明发视镜中,鬓丝添几缕。
13、红巾腻雪初香。擘莲房赌双。
14、东山坐待月已出,不觉凉露沾衣裳。
15、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16、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17、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
18、画舫暮来过,风传《子夜歌》。
19、兰汤晚凉,鸾钗半妆,
20、坐久清宵寂,荷香满曲池。
21、此中无限意,其奈曙钟何。
22、中宵无限凄其。奈短笛、邻家又吹,
23、近来每问兴亡事,难任伤心念众生。
24、萤火虫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传说是腐草所化,也有人说是死后的灵魂化成,古人赋予了萤火虫美好的含义,曾无数次被诗人们咏唱,其形象熠熠生辉,令人陶醉。李白咏萤火虫:“若非天上去 定做月边星”,韦应物玩萤火:“度月影才敛 竹光复流”,宋名臣李纲在《萤火》吟咏到:“雨过禅房夜气清, 湿萤无数自宵行”
25、萤火喜暗庭,桐叶矜冷雨。
26、移近黄湾泊短篷,野云垂地一溪风。
27、夜色向沉沉,旷望弥萧瑟。
28、落月斜筝柱,流萤拂扇罗。
29、萧然高卧浑忘暑,多少流萤绕画廊。
30、疏林归鸟度花影,近水流萤浮竹光。
31、夜凉似觉轻罗薄,历乱心情下素帷。
32、乾坤信无情,岁月遽如许。
33、幽人悄不寐,独夜谁与处!
34、东湖万顷波渺茫,人家多在云水乡。
35、制就纱囊贮萤火,高擎罗扇待飞来。
36、移榻中庭趁晚凉,微风轻送野花香。
37、漏滴铜壶近四更,月华冷淡夜凄清。
38、纳凉须把绮窗开,忙煞群童去复回。
39、夜静月光朗,风吹花影移。
40、雨后追凉,风前听籁,月正如眉。
41、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42、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
43、作客经时。葡萄引蔓,绿透书帷。
44、鸣蛙水上喧,流萤花外疾。
45、当阶萤火低回乱,绕屋虫声断续鸣。
46、邻舍语依然,儿女相牵率。
47、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48、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
49、《竹枝》调短阿家女,《桃叶》歌长何处郎。
50、渚香吹散荷花雨,几点流萤出苇丛。
在我们上网的时候,会读很多优美的句子,优美的句子就像一杯茶,回甘又好喝。读起来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迷你句子网的编辑花时间整理了描写萤火虫优美浪漫诗句句子,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1、画舫暮来过,风传《子夜歌》。
2、乾坤信无情,岁月遽如许。
3、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4、淡淡银河几转移,流星萤火动人思。
5、幽人悄不寐,独夜谁与处!
6、移近黄湾泊短篷,野云垂地一溪风。
7、东山坐待月已出,不觉凉露沾衣裳。
8、落月斜筝柱,流萤拂扇罗。
9、漏滴铜壶近四更,月华冷淡夜凄清。
10、当阶萤火低回乱,绕屋虫声断续鸣。
11、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
12、斜阳倏西下,片月已东出。
13、《竹枝》调短阿家女,《桃叶》歌长何处郎。
14、鸡犬各还家,柴荆晚饭毕。
15、踏遍苔钱,寻来萤火,排遣些儿。
16、鸣蛙水上喧,流萤花外疾。
17、红巾腻雪初香。擘莲房赌双。
18、夜凉似觉轻罗薄,历乱心情下素帷。
19、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
20、作客经时。葡萄引蔓,绿透书帷。
21、东湖万顷波渺茫,人家多在云水乡。
《诗经:信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益之以霡霂。
既优既渥,既沾既足。
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
享于祖考。
执其鸾刀,以启其毛,
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注释:
1、信:即伸,延伸。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2、维:是。禹:大禹。甸:治理。
3、畇:平整田地。畇畇,土地经垦辟后的平展整齐貌。原隰:泛指全部田地。原,广平或高平之地;隰,低湿之地。
4、曾孙:后代子孙。朱熹《集传》:曾,重也。自曾祖以至无穷,皆得称之也。相当于《楚茨》中所称孝孙,故又作为主祭者之代称。田:垦治田地。
5、疆:田界,此处用作动词,划田界。理:田中的沟陇,此处亦用作动词。疆指划定大的田界,理则细分其地亩。
6、南东:用作动词,指将田陇开辟成南北向或东西向。
7、上天:冬季的天空。《尔雅-释天》:冬曰上天。同云:天空布满阴云,浑然一色。
8、雨雪:下雪,雨作动词,降落。雰雰:纷纷。
9、益:加上。霢霂:小雨。
10、优:充足。渥:湿润。
11、沾:沾湿。
12、埸:田界。翼翼:整齐貌。
13、彧彧:同郁郁,茂盛貌。
14、穑:收获庄稼。
15、畀:给予。
16、庐:房屋。一说芦之假借,即芦菔,今称萝卜。
17、菹:腌菜。
18、皇祖:先祖之美称。
19、祜:福。
20、骍:赤黄色栗色、的马或牛。牡:雄性兽,此指公牛。
21、鸾刀:带铃的刀。
22、膋:脂膏,此指牛油。
23、苾:浓香。
译文:
终南山山势绵延不断,这里是大禹所辟地盘。
成片的原野平展整齐,后代子孙们在此垦田。
划分地界又开掘沟渠,田陇纵横向四方伸展。
冬日的阴云密布天上,那雪花坠落纷纷扬扬。
再加上细雨溟溟蒙蒙,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
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
田地的疆界齐齐整整,小米高粱多茁壮茂盛。
子孙们如今获得丰收,酒食用谷物制作而成。
可奉献神尸款待宾朋,愿神灵保佑赐我长生。
大田中间有居住房屋,田埂边长着瓜果菜蔬。
削皮切块腌渍成咸菜,去奉献给伟大的先祖。
他们的后代福寿无疆,都是依赖上天的佑护。
祭坛上满杯清酒倾倒,再供奉公牛色红如枣,
先祖灵前将祭品献好。
操起缀有金铃的鸾刀,剥开牺牲公牛的皮毛,
取出它的鲜血和脂膏。
于是进行冬祭献祭品,它们散发出阵阵芳馨。
仪式庄重而有条不紊,列祖列宗们欣然驾临。
愿赐以宏福万寿无疆,以此回报子孙的孝心。
赏析:
这首诗与《小雅-楚茨》同属周王室祭祖祈福的乐歌。但二者也有不同:《楚茨》言以往烝尝,乃兼写秋冬二祭;而此篇单言是烝是享,则仅写岁末之冬祭,而且它侧重于对农业生产的描画,表现出周代作为一个农耕社会的文化特色。烝祭是一年的农事完毕以后的最后一次祭典,周人以农立国,奉播植百谷的农神后稷为始祖,那么在这年终的祭歌中着力歌唱农事,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毛诗序》称:《信南山》,刺幽王也。不能修成王之业,疆理天下,以奉禹功,故君子思古焉。此序与《楚茨》的诗序一样,都属牵强附会之说。姚际恒评此诗曰:上篇按指《楚茨》铺叙闳整,叙事详密;此篇则稍略而加以跌荡,多闲情别致,格调又自不同。《诗经通论》概括颇当。
此诗对于研究古代的井田制也有参考价值。井田之制因其年代久远,难以稽考,后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诗则提供若干讯息。诗首章言: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南山指终南山,诗人是在描述周代的京畿地区。在诗人看来,这畿内的大片土地就是当年大禹治水时开辟出来的。毛传训甸为治,而郑笺则落实为:禹治而丘甸之。丘甸即指田地划分中的两个等级。《周礼-地官-小司徒》云: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因而郑笺等于坐实井田制起源于夏代。孔疏承郑笺之说,谓是则三王之初而有井甸田里之法也,是则丘甸之法,禹之所为。尽管有的学者认为大禹治水未及丘甸其田也。且井邑丘甸出调法,虞夏之制未有闻焉孔疏引孙毓说、,但郑、孔之说也不无参考意义。
首章末二句云: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也值得注意。疆理田土也是古代井田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孟子-滕文公上》云: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可见古人对经理田界是非常重视的。毛传释此诗云: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有的学者解释得更为具体,如王安石说:疆者,为之大界;理者,衡从横纵、其沟涂。《吕氏家塾读诗记》引、吕氏又引长乐刘氏说云:疆谓有夫、有畛、有涂、有道、有路,以经界之也。理谓有遂、有沟、有洫、有浍、有川,以疏导之也。刘氏之说当是依据《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这里所谓南东其亩也与井田制有关。此句指顺应地形、水势而治田,南指其田陇为南北向者,东则为东西向者,此即《齐风-南山》所云衡从其亩。郑笺释曰:衡即训为横。韩诗云:东西耕曰横。从韩诗作由,云:南北耕曰由。《左传-成公二年》载:晋郤克伐齐,齐顷公使上卿国佐求和于晋营,晋人要求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也就是使齐国的陇亩全部改为东西向,这样晋国一旦向齐国进兵,就可长驱直入。国佐回答晋人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国佐引此篇为据,说明先王当初定田土之疆界是根据不同的地势因地制宜的,既有南北向,也有东西向的田陇,如今晋国为了军事上的便利而强令齐国改变田陇的走向,是违反了先王之道。此事又见诸其他典籍,但情节上有些出入。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云:晋文公伐卫,东其亩。《吕氏春秋-简选、云:晋文公东卫之亩。郭沫若引成公二年事云:这也正好是井田的一种证明。因为亩道系以国都为中心,故有南北纵走与东西横贯的两种大道。南北纵走的是南亩,东西横贯的就是东亩。《诗》上所说的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就是这个事实。这些资料好像与井田制并无直接关系,而其实它们正是绝好的证明。《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评》
此诗第四章中的中田有庐,说者也以为与井田有关。《吕氏家塾读诗记》引邱氏说云:公田百亩内,除二十亩为八家治田之庐。又引董氏曰: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每家庐舍二亩半。按《孟子-公孙丑上》述井田云:方里而井,井凡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榖梁传-宣公十五年》称:古者三百步为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范宁注:此除公田八十亩,余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除二十亩,家合二亩半为庐舍,八家共居。《韩诗外传》载: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八家为邻,家得百亩。余夫各得二十五亩。家为公田十亩,余二十亩共为庐舍,各得二亩半。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招,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足以其民和亲而相好。《诗》曰:中田有庐,疆埸有瓜。以上诸说大同小异,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公田中有八家共居的庐舍二十亩。说诗者多从其说,但笺疏别有所解。郑笺云:中田,田中也。农人作庐焉以便其田事。孔疏云:古者宅在都邑,田于外野,农时则出而就田,须有庐舍,于田中种谷,于畔上种瓜,所以便地也。按笺疏之说,田中的庐舍成了农民在地里干活时的临时住所了。到了郭沫若,干脆推翻旧说,以为庐与瓜为对文,庐也当为植物,故庐为芦之假借,正如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台、莱、瓜、壶均为植物一样。郭氏别出心裁,也可聊备一说《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作者:李清照
原文: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释:
1、春信:春天的消息。
2、琼枝:玉枝。梅枝着雪,白如玉枝,故称。腻:这里形容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
3、香脸:美人的面容。此处比喻初绽的梅花。
4、旖旎(yǐnǐ):柔美貌。
5、玉人:美人。此处用以比梅花。
6、造化:天地,大自然。
7、玲珑:明亮貌。
8、尊:同樽。
9、沈:同沉。
10、绿蚁:一种美酒。
翻译: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寒梅初放。何逊《扬州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梅花,她开于冬春之交,最能惊醒人们的时间意识,使人们萌生新的希望。所以被认为是报春之花。因为梅花斗雪迎寒而开,诗人咏梅,又总以冰雪作为空间背景。庾信《咏梅花》诗: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这里,琼枝就指覆雪悬冰的梅枝。半放的寒梅点缀着它,愈显得光明润泽。词人接着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出浴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
下片转用侧面烘托。梅花偏宜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值此良宵,且备金樽、绿蚁,花前共一醉。绿蚁,酒面的浮沫。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历代诗话》引《古隽考略》: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抒发赏梅情怀。先写月夜饮酒,表现赏梅的豪情逸致;结句此花不与群花比,既赞美了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又表现了女词人鄙弃世俗的坦荡胸怀。
这首词,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写得如梦如幻,空灵优美。与前人的咏梅诗词相比,此词艺术上有所创新。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从正面刻画梅花形象。在对寒梅作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笔点染其形象美和神态美。同时,此时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
诗句《赵执信:萤火》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语录微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