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相信很多人知道,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在诗词写作时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阅读经典诗句有助于帮助我们掌握字词的用法,那么,关于诗句自律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阑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在建康任职期间所作,此时词人正值年轻时期(约在30岁左右)。词人从金兵占领区的北方突骑渡江,投奔南宋,志在抗金报国,却不受重用,反遭猜忌排斥,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全倾注于词中。上片写景,高远寥阔。南楚碧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的秋色,长江水随着碧天远去,秋色无边无际。景中寓情,沉郁悲壮。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峰,不禁触发起诗人一股浓烈的乡关之思和家国之愁,山河之美引起愁怀的原因:它已沦陷异族了。落日六句意境悲凉,似心平气和却壮怀激烈、悲愤填膺。落日斜挂楼头,离群孤雁悲啼声里,江南游子悲愤压抑,看着吴钩宝剑把玩不已,拍遍了九曲栏杆,没有人领会词人登楼远眺的心意。下片由写景抒情转到言志与悲叹。接连用了三个典故:引季鹰的故事,表明自己早已以身许国:引许汜故事,表明自己不屑为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风雨飘摇;树犹如此是桓温北伐路上对时光飞逝之叹,作者亦引以表达自己功业未建年华虚度的感慨。结尾收到英雄襟抱,无人抚慰。与上片煞拍呼应。词中以佳人发饰寓山河之恨,以美人衬映英雄,以历史典故写抱负,委婉跌宕,极沉郁悲慨之致。

Jzd365.com更多诗句扩展阅读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作者: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

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

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翻译:

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

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御剑术),

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

常常能看见斗牛的火焰(斗牛是星座)。

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

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灯火

(燃犀是指点燃生命的火光,燃犀也指一种怪兽),

倚在栏杆处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山峡夹江对应而起,

过高楼(古代的危楼是指高的楼台),

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

身体精神都已感到疲惫,

不妨舒服的躺下来,凉爽的酒,

凉爽的席子(簟席子),

千古兴亡的事情,百年的悲欢离合,

嬉笑怒骂,一时登高楼观赏风景,

问什么人能够放下尘世的琐事呢,

片片白色的船帆的影子印在白沙河岸,

如同系斜阳的缆绳!

赏析:

祖国的壮丽河山,到处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吴越的柔青软黛,自然是西子的化身;闽粤的万峰刺天,又仿佛象森罗的武库。古来多少诗人词客,分别为它们作了生动的写照。作者的这首词就是一篇杰作。

宋代的南剑州,即今延平,属福建。这里有剑溪和樵川二水,环带左右。双溪楼正在二水交流的险绝处。要给这样一个奇峭的名胜传神,很不容易。作者紧紧抓住了它具有特征性的一点,那就是剑,也就是千峰似剑的山作了全力的刻画。而剑和山,又和作者融在一起,上阕一开头,就象从天外飞来的将军一样,凌云健笔,把上入青冥的高楼,千丈峥嵘的奇峰,掌握在手中,写得寒芒四射,凛凛逼人。而在宋室南渡时,作者一人支柱东南半壁进而恢复神州理想,将其又隐然蕴藏于词句里,这是何等的笔力。

人言此地以下三句,从延平津双剑故事翻腾出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又把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等清寒景色,汇集在一起,以我觉二字领起,给人以寒意搜毛发的感觉。然后转到要燃犀下看(见《晋书。温峤传》),一探究竟。风雷怒,鱼龙惨,一个怒字,一个惨字,紧接着上句的怕字,从静止中进入到惊心动魄的境界,字里行间,跳跃着虎虎的生气。

下阕头三句,盘空硬语,实写峡、江、楼。词笔刚劲中带韧性,极富烹炼之工。这是用了柳宗元游记散文的文笔来写词的神技。从高峡的欲飞还敛,词人从炽烈的民族斗争场合上被迫退下来的悲凉心情。

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以淡静之词,勉强抑制自己飞腾的壮志。这时作者年已过了五十二岁,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已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了。以下千古兴亡的感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它跟江湖山林的词人们所抒写的悠闲自在的心情,显然是大异其趣的。

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作者: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

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

为苍生起。

赏析:

我们知道,辛弃疾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饱经战乱之苦,立志抗金,恢复中原,他的词也以激越豪放而着称。但是在这首《水龙吟》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却引归耕隐居的陶渊明为知己,未免有点消极。之所以如此,与他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考证,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那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五岁,秋天又被罢官,于是感伤世事人生,免慨叹。

此词上片开头就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句法就有点特别。陶渊明与作者,本来志趣不同,性格各异,而作者却说他们已有了神交,并在梦中见过面了。这对一般读者来说,不能不感到突兀、惊诧,从而也就有可能构成一个强烈的印象,令人玩味。老来二字是特指,说明作者驱驰战马、奔波疆场或是筹划抗金、收复故土的年轻时代,与脱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陶渊明是无缘的,而只有在他受到压抑与排斥,壮志难酬的老年时代,才有机会相识渊明。这个开头,对读者来说既有些突然,又让人感到十分自然。而作者也以平静的语气叙述,益发显得深沉。接下去的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三句,直接抒写作者心中的沉痛心情。心头之恨是如此沉重,竟使得作者酒也不饮,歌也不唱。这是为什么?作者作了回答:一个白发老翁怎能在西风萧瑟中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词的下片紧随前文,并作了更深入的回答:悔恨东山再起!先讲陶渊明的精神、人格和事业都是永在的,而且仍凛然有生气,和现实是相通的。懔然生气一句,这里暗用《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的语言以赞渊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紧跟着又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他同渊明之间是千古知音。这知音就在于对富贵他年所持的态度。接下去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三句,引用了东晋谢安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说明即使他年不免于富贵显达,也是没有意思的。结语甚东山何事三句用的仍然是谢安的事,同书又记载: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很显然,从作者到陶渊明,又从陶渊明到谢安,或富贵显达,或归田隐居,或空怀壮志,虽处境各不相同,但其实一样,都没有什么意义。这是英雄的悲叹!

与辛弃疾其他一些诗词中所反映出来的豪情壮志不同,在这首词中,作者已没有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虞美人》)那种壮志凌云、激越慷慨的感情,而是把一切都看得如此闲淡无谓,如此的不屑一顾,这难道是作者的本意吗?不,这是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与哀叹,是时代的悲剧!

程垓:水龙吟


《水龙吟》

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

故园定是花无几。

愁多怨极,

等闲孤负,

一年芳意。

柳困桃慵,

杏青梅小,

对人容易。

算好春长在,

好花长见,

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

恨星星、不堪重记。

如今但有,

看花老眼,

伤时清泪。

不怕逢花瘦,

只愁怕、老来风味。

待繁红乱处,

留云借月,

也须拼醉。

赏析:

此词为惜春怀乡,嗟老伤时之作。上片触景伤春。故园二字则将眼前现景与故乡远景巧妙勾连,油然流露出怀乡情意,也隐约含有靖康时世风雨凄凄之感。愁多怨极三句写自己愁多怨极,所以无心赏花,故而白白辜负了一年的春意。柳困三句写转眼春天即将过去,它对人似乎太觉草率矣。算好春三句写词人静心思量,辞意反转一步,从长远来看,好春年年有,好花年年见,正不必为一时的花落匆匆而怨其轻率。回首二句承人憔悴而抒写鬓发星星斑白的怨恨情绪,颇有迟暮悲凉之感,对故园池南旧事,即青春与壮盛年华令人留恋难忘的悲欢往事,已不堪回首。如今五句揭明不堪重记的原因。待繁红三句辞意又一转折,词人欲挣脱伤春嗟老之愁怨,欲人老自振,再现风流,遂提出拼醉的妙法,借酒谋醉,消愁忘忧,乘繁花纷乱,伴云月良辰,及时行乐。其醉醒又当如何?拼醉求欢,亦实乃无奈的解脱也。这首词用委婉哀怨的笔调,曲折尽致,反反复复地抒写了自己重重的嗟老与伤时之情,读后确有凄婉绵丽之感。

陈亮:水龙吟


《水龙吟》

陈亮

闹花深处楼台,

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

平莎茸嫩,

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

淡云阁雨,

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

游人未赏,

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

青丝勒马,

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

翠绡封泪,

几多幽怨?

正消魂又是,

疏烟淡月,

子规声断。

赏析:

这首词别本题作春恨。但写的并非寻常的闺怨和离愁,而是一首春恨之国的政治抒情词。上片写春日美好的景象,下片写恨。层楼、画帘、风软、草嫩、云淡、寒轻,以工笔细描全力表现出春光的美好宜人。而后笔锋陡转,芳菲世界,只有莺、燕领略享受,气氛骤然凄冷寥落。寂寞承恨字而来,雁归人渺,无限凄清,转入忆旧。男女踏青斗草的美妙情事,风流云散。情人洒泪分手的幽怨,刻骨镂心。最后以景作结。一腔壮怀激烈,全在这淡淡的景物之中,写得沉郁悲凉。本词实乃借春恨,隐寓时代愁、家国恨。

诗句《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备考一建励志语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