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
本词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想离家出走、万里寻郎的思妇。杨花虽然像花,但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丽的姿质,没有人怜香惜玉,任凭它被东风吹落。它离开枝头,好似孩子离开了家,它傍在路旁,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看上去杨花似乎对杨树无情无义,实际上却是含有深情。它团团逐队成球,滚动中损坏了柔肠,它躺在路边,似在睡觉,聚而又散,散了又聚,像是很困的女子,娇眼睁睁又闭上眼睡去了。梦中,她随着春风,万里漂泊,苦苦寻觅,寻觅情郎。一阵风起,吹得杨花四散,好似梦中少女,被莺叫声唤起。上片以花为人,以人写花,杨花美人,契合为一。下片抒发伤春惜花之愁。由不恨到恨,欲进先退,由杨花到落红,宕开一笔,而后折回杨花。一夜风雨,早晨雨停时,落花散在泥地、漂在水中,已难以拾起来了。末以点点杨花与离人珠泪浑融为一。融情于物,以物体情,神来之笔,令人叫绝。全篇赋物言情,虚实相生,笔墨入化,有神无迹。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作者: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
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
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翻译:
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
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御剑术),
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
常常能看见斗牛的火焰(斗牛是星座)。
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
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灯火
(燃犀是指点燃生命的火光,燃犀也指一种怪兽),
倚在栏杆处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山峡夹江对应而起,
过高楼(古代的危楼是指高的楼台),
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
身体精神都已感到疲惫,
不妨舒服的躺下来,凉爽的酒,
凉爽的席子(簟席子),
千古兴亡的事情,百年的悲欢离合,
嬉笑怒骂,一时登高楼观赏风景,
问什么人能够放下尘世的琐事呢,
片片白色的船帆的影子印在白沙河岸,
如同系斜阳的缆绳!
赏析:
祖国的壮丽河山,到处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吴越的柔青软黛,自然是西子的化身;闽粤的万峰刺天,又仿佛象森罗的武库。古来多少诗人词客,分别为它们作了生动的写照。作者的这首词就是一篇杰作。
宋代的南剑州,即今延平,属福建。这里有剑溪和樵川二水,环带左右。双溪楼正在二水交流的险绝处。要给这样一个奇峭的名胜传神,很不容易。作者紧紧抓住了它具有特征性的一点,那就是剑,也就是千峰似剑的山作了全力的刻画。而剑和山,又和作者融在一起,上阕一开头,就象从天外飞来的将军一样,凌云健笔,把上入青冥的高楼,千丈峥嵘的奇峰,掌握在手中,写得寒芒四射,凛凛逼人。而在宋室南渡时,作者一人支柱东南半壁进而恢复神州理想,将其又隐然蕴藏于词句里,这是何等的笔力。
人言此地以下三句,从延平津双剑故事翻腾出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又把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等清寒景色,汇集在一起,以我觉二字领起,给人以寒意搜毛发的感觉。然后转到要燃犀下看(见《晋书。温峤传》),一探究竟。风雷怒,鱼龙惨,一个怒字,一个惨字,紧接着上句的怕字,从静止中进入到惊心动魄的境界,字里行间,跳跃着虎虎的生气。
下阕头三句,盘空硬语,实写峡、江、楼。词笔刚劲中带韧性,极富烹炼之工。这是用了柳宗元游记散文的文笔来写词的神技。从高峡的欲飞还敛,词人从炽烈的民族斗争场合上被迫退下来的悲凉心情。
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以淡静之词,勉强抑制自己飞腾的壮志。这时作者年已过了五十二岁,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已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了。以下千古兴亡的感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它跟江湖山林的词人们所抒写的悠闲自在的心情,显然是大异其趣的。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作者: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
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
为苍生起。
赏析:
我们知道,辛弃疾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饱经战乱之苦,立志抗金,恢复中原,他的词也以激越豪放而着称。但是在这首《水龙吟》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却引归耕隐居的陶渊明为知己,未免有点消极。之所以如此,与他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考证,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那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五岁,秋天又被罢官,于是感伤世事人生,免慨叹。
此词上片开头就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句法就有点特别。陶渊明与作者,本来志趣不同,性格各异,而作者却说他们已有了神交,并在梦中见过面了。这对一般读者来说,不能不感到突兀、惊诧,从而也就有可能构成一个强烈的印象,令人玩味。老来二字是特指,说明作者驱驰战马、奔波疆场或是筹划抗金、收复故土的年轻时代,与脱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陶渊明是无缘的,而只有在他受到压抑与排斥,壮志难酬的老年时代,才有机会相识渊明。这个开头,对读者来说既有些突然,又让人感到十分自然。而作者也以平静的语气叙述,益发显得深沉。接下去的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三句,直接抒写作者心中的沉痛心情。心头之恨是如此沉重,竟使得作者酒也不饮,歌也不唱。这是为什么?作者作了回答:一个白发老翁怎能在西风萧瑟中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词的下片紧随前文,并作了更深入的回答:悔恨东山再起!先讲陶渊明的精神、人格和事业都是永在的,而且仍凛然有生气,和现实是相通的。懔然生气一句,这里暗用《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的语言以赞渊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紧跟着又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他同渊明之间是千古知音。这知音就在于对富贵他年所持的态度。接下去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三句,引用了东晋谢安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说明即使他年不免于富贵显达,也是没有意思的。结语甚东山何事三句用的仍然是谢安的事,同书又记载: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很显然,从作者到陶渊明,又从陶渊明到谢安,或富贵显达,或归田隐居,或空怀壮志,虽处境各不相同,但其实一样,都没有什么意义。这是英雄的悲叹!
与辛弃疾其他一些诗词中所反映出来的豪情壮志不同,在这首词中,作者已没有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虞美人》)那种壮志凌云、激越慷慨的感情,而是把一切都看得如此闲淡无谓,如此的不屑一顾,这难道是作者的本意吗?不,这是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与哀叹,是时代的悲剧!
《水龙吟》
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
故园定是花无几。
愁多怨极,
等闲孤负,
一年芳意。
柳困桃慵,
杏青梅小,
对人容易。
算好春长在,
好花长见,
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
恨星星、不堪重记。
如今但有,
看花老眼,
伤时清泪。
不怕逢花瘦,
只愁怕、老来风味。
待繁红乱处,
留云借月,
也须拼醉。
赏析:
此词为惜春怀乡,嗟老伤时之作。上片触景伤春。故园二字则将眼前现景与故乡远景巧妙勾连,油然流露出怀乡情意,也隐约含有靖康时世风雨凄凄之感。愁多怨极三句写自己愁多怨极,所以无心赏花,故而白白辜负了一年的春意。柳困三句写转眼春天即将过去,它对人似乎太觉草率矣。算好春三句写词人静心思量,辞意反转一步,从长远来看,好春年年有,好花年年见,正不必为一时的花落匆匆而怨其轻率。回首二句承人憔悴而抒写鬓发星星斑白的怨恨情绪,颇有迟暮悲凉之感,对故园池南旧事,即青春与壮盛年华令人留恋难忘的悲欢往事,已不堪回首。如今五句揭明不堪重记的原因。待繁红三句辞意又一转折,词人欲挣脱伤春嗟老之愁怨,欲人老自振,再现风流,遂提出拼醉的妙法,借酒谋醉,消愁忘忧,乘繁花纷乱,伴云月良辰,及时行乐。其醉醒又当如何?拼醉求欢,亦实乃无奈的解脱也。这首词用委婉哀怨的笔调,曲折尽致,反反复复地抒写了自己重重的嗟老与伤时之情,读后确有凄婉绵丽之感。
《水龙吟》
陈亮
闹花深处楼台,
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
平莎茸嫩,
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
淡云阁雨,
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
游人未赏,
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
青丝勒马,
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
翠绡封泪,
几多幽怨?
正消魂又是,
疏烟淡月,
子规声断。
赏析:
这首词别本题作春恨。但写的并非寻常的闺怨和离愁,而是一首春恨之国的政治抒情词。上片写春日美好的景象,下片写恨。层楼、画帘、风软、草嫩、云淡、寒轻,以工笔细描全力表现出春光的美好宜人。而后笔锋陡转,芳菲世界,只有莺、燕领略享受,气氛骤然凄冷寥落。寂寞承恨字而来,雁归人渺,无限凄清,转入忆旧。男女踏青斗草的美妙情事,风流云散。情人洒泪分手的幽怨,刻骨镂心。最后以景作结。一腔壮怀激烈,全在这淡淡的景物之中,写得沉郁悲凉。本词实乃借春恨,隐寓时代愁、家国恨。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
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
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
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
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
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
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
春归时候。
最樽前痛饮,
狂歌似旧,
情难依旧。
赏析:
此词为惜春抒怀之作。上片惜春。问春二句写春天挟风带雨匆匆而过,而何苦二字却透出一种对春天风雨驰骤的责问,埋怨其徒劳自苦,言外已露人之惜春,关键并非在春去匆匆。继以芳花易凋渲染,又以垂柳差久旁衬。算春一转说春愁不在春光自身。下片抒怀。正因为人不悟物理现象而多愁善感,遂闹得春恨十常八九,真是春本无愁人自愁。那知三句,再为春光开脱,由青春到老成如桃花结子,出于自然。以下暗承愁出人间意脉,与人生世事扭结,将惜春归拢到叹老,从而倾吐出功业难就,岁月迟暮之感。全章在惜春中注入身世愁绪,融入人生哲思,与一般惜春词不同。点明人情胜过物理,难逃人生愁恨的主旨,深邃而婉曲。
《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釂》
作者:辛弃疾
听兮清佩琼瑶些。
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
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块予独处无聊些。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子之乐,乐箪瓢些。
赏析:
瓢泉在江西铅山县东二十五里,泉水清冽,风景幽美。作者在这里有处旧居。光宗绍熙五年(1194)七月作者被解除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的职务后,便来这里新葺茅檐。闲居宁宗庆元二年(1196)又移居退隐。这首词大致是闲居瓢泉时期写的。
杜甫《佳人》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仇兆鳌注概括其意为:此谓守贞清而改节浊也。这首词在意境上同杜甫《佳人》诗有相近之处。杜甫以佳人作为寓传,作者则以寄言泉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
上阕头二句,从视、听觉来写,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欣赏、赞美之情。清佩琼瑶是以玉佩声形容泉水的优美声响;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也曾写道: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镜秋毫是可以照见的秋生羽毛之末来形容泉水的明净。这两句给瓢泉以定性的评价,表明了山泉能保持其可爱的本色,以下通过泉水所处的三种不同状态,来反映作者对泉水命运的设想、担忧及警告。这些刻画,正好用以反衬起笔二句,突出出山泉水浊之意。首先劝阻泉水不要出山(去此)去流昏涨腻,生长蓬蒿。
流昏涨腻取意于杜牧《阿房宫赋》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虎豹句,用《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和此皆甘人。虎豹以人为美食,渴了要饮泉水,它岂同于猿猱(之与人无害),不要为其所用。大而流江海三句,反用《庄子。逍遥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对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的语意,谓水积而成大江海,可以视大舟如草叶而倾覆之,泉水不要去推波助澜,参预其事。这些都是设想泉水不能自守而主动混入恶浊之中,遭到损害而又害人的危险情况。以上几种描述,想象合理,恰符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
下阕作者自叙,贞洁自守,愤世嫉俗之意。路险山高,块然独处,说明作者对当前所处污浊险恶环境的认识。故小隐于此,长与瓢泉为友,以期求得下文所描写的三乐即饮酒之乐、品茶之乐、安贫之乐。词的上下阕恰好形成对比。前者由清泉指出有三险,后者则由无聊想到有三乐。其实三乐仍是愤世嫉俗的变相发泄。瓢泉甘洌,可酿松醪(松膏所酿之酒),写饮酒之乐,实寓借酒消愁;瓢泉澄澈,可煮龙凤茶,品茗闲居,却不被世用;最后写安贫之乐,古人既往,聊寻同调,则与一箪食一瓢饮颜回一样的便是同志。箪瓢之瓢与瓢泉之瓢恰同字,以此相关,契合无间。
总观全词,可以用刘辰翁对辛词的评语:谗摈销,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陷绝失望,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须溪集》卷六《辛稼轩词序》),来领略这首词的思想情调。瓢泉的闲居并未能使作者的心情平静下来,反而是郁积了满腔的愤怒。流露出的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并不是衰婉之调,而是一种激昂之声。不可以视之为流连光景,志业之终。尽管词的上片阕似乎构成了不和谐的画面。(上去阕多激愤,下阕多欢乐),但贯通一气的还是愤懑,不同流合污,自守贞洁的浩然之气。这就是刘辰翁所说的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其难言者未必区区妇人孺子间也。寓悲愤于欢乐之中,益感其悲愤的沉重。含泪的微笑大概是最悲愤不过的了。
这首词是词体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以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作韵脚的惯例,而是用《楚辞》语尾字些作后缀的尾字,又另用平声萧、肴、豪韵部的字作实际的韵脚,这就是所谓的长尾韵。这种格律声韵具有和谐回应的美,犹如是有两个韵脚在起作用。
《瑞龙吟》
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
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
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
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
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
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
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
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
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赏析:
这首词虽是怀旧之作,但描写十分细腻,结构也缜密,且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上片写故地重游。漫步章台路,观梅树梢头褪了红粉,初绽的桃花上了桃树。繁花街巷歌舞人家一片寂静,往日筑巢定居的燕子,返回到旧日居处,她呢,归向何处?由此寻旧引出中片的怀旧。中片忆念伊人,写初遇第一印象。乍见她窥探门户,大清早浅浅涂了鹅黄,扬起挡风的红袖,轻盈盈笑语如珠。下片抒发对旧日的怀念和今日孤寂怅恨的伤感。惟有、如故见伊人品艺超群、声誉不减,旧时的邻里尚在,而恋人已离去,悠悠往事,不胜沧桑之感。吟笺二句,追怀往日词人吟诗撰文,赠给她的燕台句。知谁伴三句,猜想对方近况,而今不知她陪伴着谁到名园露天饮酒,东城闲游漫步。事与孤鸿去,一笔将往事扫空,转回现实,探寻春色满目都是伤心离别的意绪。末以景结情,呼应开篇,余音袅袅,令人伤感。
《喜迁莺》
作者:辛弃疾
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
用韵为谢。
暑风凉月。
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
拥出芙蓉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
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
恩不甚兮轻绝。
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
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年间(1200年),这一年,辛弃疾61岁,第二次被免官在家闲居。他的好友赵晋臣,各不迂,宋朝宗室成员,他曾经担任过直敷文阁学士,所以他又叫敷文,1200年,他也被罢官在家,这年夏天,赵晋臣作了一首芙蓉词给辛弃疾作寿,辛弃疾便以此词答谢。
这是一首咏物词,思路很清晰:上片以咏荷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抒情不离荷花,咏荷为抒情铺垫,和那种纯以状物工巧见长的咏物词有所不同。
上片赞赏荷花。首句点明时令,暑风凉月,正是荷花盛开的大好时光。以下用一爱字带出亭亭五句,正面描绘水上莲荷的美好仪态。满地莲叶,耸出水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似无数绿衣侍者持节而立。在这一群绿衣持者的簇拥下,千朵荷花,竞相怒放。她们或时隐时现,如含羞少女,犹抱绿叶半遮面;或参差错落,姿态万千,似各怀妒意而争美赛妍。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醉的水上绿叶红花图啊!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这两句用事。六郎,系指唐张昌宗。张昌宗、张易之都以姿容见幸于武后,贵震天下,时人号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貌比六郎,则用杨再思语。史称杨再思为人佞而智。张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其巧谀无耻类如此。(《新唐书杨再思传》)以清水芙蓉之质,竟为一宠妃作衬托的工具,岂不叫人痛心?以张昌宗辈无耻之尤,岂能与芙蓉相比洁白?所以,词人用堪恨、谁洁两组词语,一方面表示对潘、张之流的鄙弃,一方面也就突出了荷花的质洁品高。前五句写荷花的姿态美,这两句是写荷花的品格美。潘、张之流既不足道,那么,谁有资格能和芙蓉相提并论呢?唯有白鹭。白鹭浑身皆白,象征着纯洁无邪;一生往来水上,意味着超尘忘机。谢惠连有《白鹭赋》赞曰:表弗缁之素质,挺乐水之奇心。又因它风度翩翩,杜牧《晚晴赋》曰: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窥此美人兮,如慕悦其容媚词中白鹭两句兼含二义而以后义为主。傍晚雨晴,有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犹如公子佳人双双并肩而立。白鹭入图,平添出不少生机与美趣,真是妙笔生花。
下片抒情,多半采用楚辞诗句,而又一意贯之。
休说七句本来来自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和交不忠兮怨长等句。原意为到水中去采缘木而生的薜荔,到树梢去摘水上开花的芙蓉,岂能成功。
男女各怀心思,媒人来回折腾,也是徒劳无功,双方爱之不深,必然容易决裂。这是隐喻楚王听信谗言,亲佞远贤,使屈原有志难酬。千古两句采用《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意谓屈原之世虽已去远,但其《离骚》却流传千古,至今犹自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词人赞美屈原有荷花那种出于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赞美他精神不朽,流芳百世。同情他君臣异心的不幸遭遇,和赍志以殁的悲剧结局。尤其令人愤慨不已的是,这一切居然自古而然!所以词人在下片一开头就用休说一词表现感情上的激愤,结拍又用都休问一句承转跌宕:一切都休再提说了吧,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唯求对花痛饮,一醉忘忧。殷英童《咏采莲》诗云: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这里的露荷翻叶,是借喻倾杯式的豪饮。词的结尾很是干净利索,既巧妙地紧扣咏荷题目,又将自身满腹牢骚不平之气一吐而尽。
好用事,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人或讥其掉书袋,或褒其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楼敬思语。《词林纪事》引),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刘熙载《艺概》)。就这首词的用事来说,颇见特色。不仅多而奇,而且一意贯串,寄托遥深。上片用步衬潘娘、貌比六郎两个典故,下片大量运用楚辞入词,都是用得贴切而意深。潘张因为长得俊美而受君王宠爱,屈原却因品质高洁而被楚王流放,世上哪有这等道理!是以细读堪恨、谁洁、休说、休问诸句,但觉其中激荡着一股愤郁不平之气。辛弃疾生平以复国自许,文韬武略,集于一身,不想两次被免落职,赋闲田园,正所谓报国有志,请缨无门。因此,当他握笔作词时,常常借古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这也正是辛词好用事的缘故吧。
《韩碑》
作者: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子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颂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注释:
1、元和天子:指宪宗李纯。
2、轩:轩辕氏,即黄帝;
3、羲:伏羲氏。
4、法宫:路寝(皇帝治事之所)正殿。
5、日可麾:用《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这里比喻胆敢反叛作乱。麾:通挥。
6、斫:砍。
7、武:韩弘之子韩公武;
8、古:李道古;
9、通:李文通。
10、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11、濡染:润湿。
12、赫:声威昭着;
13、淳熙:淳正、光明。
14、胝:胼胝,手脚皮肤的老茧。
15、封禅:古代帝王宣扬功业的一种祭祀仪式。
译文:
元和天子唐宪宗的姿质神圣英武;
他是何人呢真可与黄帝伏羲媲美。
曾发誓洗雪列代祖宗的奇耻大辱;
坐定法宫中接受四夷的朝拜臣服。
淮西蔡州的奸贼割据了五十多年;
宛如狼生生罴暴臣代代相继。
他们不凭借险要山川却占据平地;
依仗利器援戈挥日肆意作歹为非。
唐宪宗有幸得到贤明的宰相裴度;
匪徒们暗杀他不死是神明的辅助。
他腰悬相印兼任军队的统帅出征;
天气阴沉秋风惨淡漫卷天皇大旗。
李公武道古文通都是裴度大将;
礼部员外郎李宗闵命为随军书记。
行军司马就是那智勇双全的韩愈;
十四万大军威武雄壮象虎豹熊罴。
攻入蔡州捕获匪首吴贼献于太庙;
裴度功勋无人可比朝庭封赏也高。
皇上说你裴度的功劳应该数第一;
你的从军韩愈应当写个平淮西碑。
韩愈叩头又跪拜高兴得手舞足蹈;
连说镌刻于金石的文章我能做好。
自由把撰拟国家大事称为大手笔;
此事重大不能交给一般职司草拟。
当仁不让我不推诿古代早有先例;
他直说得皇上点头称许表示满意。
韩愈回家虔诚斋戒严肃坐进小阁;
笔酣墨饱挥酒文章多么痛快淋漓。
采撷尧典舜典典故歌唱帝王丰功;
以清庙生民诗经雅体把宪宗称颂。
别具体裁的文章写成又抄在纸上;
清晨在宫殿红阶前再拜呈送君王。
奏章写着臣子韩愈我敢冒死上言;
歌颂神圣功德文章应当刻于石碑。
石碑高有三丈字体大小如同酒盅;
碑用巨鳌背负顶端还盘绕着螭龙。
文句奇特语辞庄重很少有人明白;
有人在皇上面前诋毁他为文营私。
石碑因此被用百尺长绳拽倒在地;
又用粗沙大石磨掉了碑文的字迹。
但韩公的这篇文章宛若天地元气;
它早就深入人心沁进人们的肝脾。
就象铭刻着古人着述的孔鼎汤盘,
鼎盘虽已不存在铭文却万代留芳。
唉呀宪宗与裴度他们是圣皇圣相;
相互声威显赫淳正光明广为流传。
韩公的这篇文章如果不传示后代;
宪宗的事业怎能与三皇五帝媲美?
我愿把它抄写一万本诵读一万遍;
即使口角吐沫右手生茧也无所谓。
将此篇碑文永远流传七十有二代;
作为封禅玉检明堂基石千秋显炜。
赏析:
全诗意在叙韩愈撰写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情意深厚,笔力矫健。??
唐宪宗时,宰相裴度兼任新义军节度使和淮西宣慰处置使,都统军队平定淮西。其时韩愈作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定以后,他随裴度还朝,宪宗诏其撰写平淮西碑。韩愈以为淮西之役是裴度能坚持宪宗的主张取胜的,从整个战役看,他的作用更大些。因而在碑文中稍侧于称赞裴度的功绩。但在战斗中,先攻入蔡州擒住吴元济的,却是唐邓随节度使李。因而引起李的不平。李妻又系宪宗姑母唐安公主之女,常出入于宫中,便向宪宗诋毁韩氏碑文的不实。于是宪宗下令磨去韩文,重命翰林学士段文昌另写。??
实际上,攻破蔡州,李确立大功,然而裴度却是整个战役的领导者,作用自然更大。况且韩碑既未抹煞李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以为此诗意则正正堂堂,辞则鹰扬凤翔,在尔时如景星庆云,偶然一见。同时还认为段文昌文较之韩碑,不啻虫吟草间矣。宋代陈?磨去段文,仍立韩碑,大是快事。这个意见也比较中肯。??
全诗分为五个部分。从开头到长戈利予日可麾,为第一部分。写宪宗削平藩镇的决心和淮西藩镇长期跋扈猖獗。从帝得圣相相曰度到功无与让恩不訾,为第二部分。叙写裴度任统帅,率军平蔡的功绩。从帝曰汝度功第一到言讫屡颔天子颐,为第三部分。叙写韩愈受命撰碑的情形。从公退斋戒坐小阁到今无其器存其辞,为第四部分。叙写撰碑、树碑、推碑的过程,并就推碑抒发感慨。从呜呼圣皇及圣相到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结束,为第五部分。赞颂宪宗、裴度的功绩和韩碑的不朽价值。??
诗叙议相兼,吸取了韩诗散文化的某些优点,在艺术风格上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屈复《玉溪生诗意》说: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朱彝尊说:(句奇语重)四字,评韩文,即自评其诗,这些都颇有见地。
相信《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迷你句子网”是您了解诗句,节日祝福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jzd3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描写万寿菊的优美句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