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现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引用诗句,而诗句却是诗词的一部分。诗句通常是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来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你知道在哪找诗句的句子吗?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毛泽东:七律·答友人,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七律答友人》

作者:毛泽东

原文: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注释:

1、九嶷山:《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2、帝子:指娥皇与女英。传说中,她们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

3、翠微:指青山。传说中九嶷山有娥皇峰与女英峰。

4、芙蓉国:指湖南省,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5、长岛:就是长沙的橘子洲。

翻译:

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

两名妃子乘着微风翩翩下山。

青青的竹枝上闪烁着泪光,

片片红霞若天风织成绚丽的衣衫。

洞庭湖水波浩荡卷起白色的浪花,

橘子洲当歌一曲感天动地。

我将为此而梦回祖国辽阔的河山,

在我芙蓉盛开的家乡朗照着清晨的光辉。

赏析:

乐天宇的家乡在湖南的九嶷山下,故毛主席称他为九嶷山人。他在60年代初带领一个科研小组去九嶷山考察斑竹、香杉等情况。后与李达、周世钊聚会,于是决定送几件九嶷山的纪念品给毛泽东,其中有斑竹、斑竹管毛笔等。乐天宇还署名九嶷山人写了一首七言诗《九嶷山颂》赠呈毛泽东主席案右。毛泽东收到老朋友们的礼物,分外高兴,欣然提笔写了这首诗相答,所以诗人这首诗的主题是写友谊与爱情,以及对故乡的无尽眷念。

此诗起首二句就为我们幻化出一个仙女下山的浪漫飘渺的图像。神话传说中舜帝的两名妃子娥皇与女英正依傍了清风在飘飘降临。而九嶷山正是葬舜之处。这二行诗也自然让人想到《楚辞》里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二行诗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今天二位仙子又从青山白云之间乘风而下了,她们为何而来?为情而来,为美丽的霞姑而来。接着的二句写仙女的音容面貌,其中也植入了杨开慧烈士,诗人早年的妻子的美丽身影,天上人间神人合一,难以区分。斑竹上凝结了万千晶亮的泪珠,而红霞片片是仙女的衣裙,也象征及比喻为杨开慧的英灵。犹如唐代刘禹锡《潇湘神》一诗的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一样,诗人毛泽东也在诗中借斑竹一枝千滴泪寄托他对杨开慧的绵绵哀思。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的永恒的相思啊!诗人对年轻时的爱侣刻骨铭心的相思,正形象地通过斑竹露珠般的泪花渐渐浸透出来。但英烈的牺牲是美好的,是绚丽的,她已幻化为万千红霞飘荡在祖国万里河山之上。

这首诗整个场景都属湖南,自然所写之情景也立足于湖南。诗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最初的四行之后又来到了一个新的画面,这画面不仅令诗人高兴,同时也可以告慰诗人的朋友以及过逝的亲人、爱侣。新中国阵阵汹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浪在洞庭湖畔、橘子洲头翻卷一曲感动天地的颂歌响彻湘江大地。诗人从忆念之情转入对欣欣向荣的祖国的感奋之情。接着最后二行诗人再度缅怀故乡,并激励故乡儿女再织锦绣,再创黎明般的辉煌。其中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句,以寥廓代吴越境界更为扩大,随着这寥廓苍茫的晨景,诗人似乎真的梦回到他芙蓉盛开,朝霞满天的家乡。

jzD365.com更多精选诗句阅读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七律到韶山》

作者:毛泽东

原文: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

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1、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五代张泌《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

2、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

3、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

4、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5、故园:故乡,指韶山。

6、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8、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9、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反动派。

10、高悬:高高举起。

11、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武装。

12、为有:因为有。

13、多:增强激励。

14、敢教:能令、能使。

15、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16、喜看:高兴地看到。

17、菽:豆类的总称。

18、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19、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

20、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翻译: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

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

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

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

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赏析: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同志1925年1月从上海回到韶山,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后又组织农会。1927年1月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度回到韶山,组织农运工作的同志开座谈会,听取党支部的汇报。以后由于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回过韶山,直至解放以后1959年6月才回到韶山,在家乡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这首七律就是25日深夜写成。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韶山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一首在中国革命斗争性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的史诗。这首诗不仅写了历史,还写了现实,写了韶山人民在革命时期出生入死的斗争,以及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韶山人民改天换地的英勇的斗争精神,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展现了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的景象。

诗一开头就说: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逝川,是化用孔子的话,是说过去的日月。《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主席是说自从离开韶山,在那可诅咒的旧社会,自己为革命东奔西忙,而韶山的乡亲们却遭受了无穷的灾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笼罩在韶山的上空,在韶山的大地上洒下了无数的革命先烈的鲜血,但是韶山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与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主席离开家乡三十二年了,今天才回到韶山,看到的景象与以前大不相同了。韶山也像全国各地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不禁回想起过去,在那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期,韶山的人民真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韶山人民高举着革命的红旗,武装起来与反动派进行斗争,从此经历了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韶山的人民从来没有畏惧过。一方面是韶山的人民高举起红旗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一方面是反动派高举起霸主的铁鞭,对革命的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韶山人民与反动派的斗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是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的。他们从不气馁,从不退让,从不妥协,在他们的心里坚信一个真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韶山的先烈们牺牲了,但是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鲜血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社会主义的新天地,韶山地区也像全国各地一样,推翻了三座大山,驱走了黑暗,那黑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今是社会主义的新天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主席在这里提出,就是要人民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有着伟大的雄心壮志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主席一家就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他们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出了何等伟大的贡献啊!过去了,旧社会的苦难的生活终于过去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过去了,一切封建剥削制度都过去了,都成了历史的陈迹了。现在主席正在家乡的土地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象,韶山的人民从清早起就在田地里紧张地劳动着,现在是在夕阳之下,万物都将休息了,鸟儿也要归巢了,这时候主席看到了什么呢?他欢喜地看到韶山的水稻和豆类作物,被风一吹,掀起了重重的波浪,就在这种非常优美的景象下,遍地的英雄也就是在农田里劳动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他们正趁着夕阳的美景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收工回家了。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韶山,但实际上概括了全国,事实上全国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全国的人民都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现在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全国形势一片大好。

毛泽东:七律·冬云


《七律冬云》

作者:毛泽东

原文: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注释:

1、冬云:作诗日期十二月二十六日(作者的生日),在当年冬至后的第四天。旧说冬至一阳生,所以诗中说大地微微暖气吹,这里是比喻虽在冬至,大地并没有完全不必寒流控制。

2、罴(p):熊的一种,现在叫马熊或人熊。

翻译:

大雪低压着冬云而雪花纷飞,

万紫千红一时间都调谢了。

长空翻滚起湍急的寒流,

大地吹送出微微的暖意。

唯有孤胆英雄在驱杀虎豹,

大豪杰也绝不会惧怕那熊罴。

漫天大雪令梅花欢欣鼓舞,

冻死苍蝇当不足为奇。

赏析:

毛主席写这首诗时正好是他的生日,这一天他刚满69岁。

这一年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一面是严寒的冬天在姿意横行(其实正值隆冬,属写实,但实景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景寓情,作者再次抒发无限风光在险峰般的豪情),一面是国际上各种反动派在咆哮反华。在诗中作者形象地展现了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状况。

头两句肃杀茫茫之冬景昭然若揭,大雪横飞,乌云滚滚,万紫千红都已凋零。虽是客观描写,却带有强烈的象征味反动派暂时不可一世。

接着三、四句,使严峻局面微露春光。冬天湍急的寒流终会过去,冬天并非穷阴杀节,急景雕年。俗话说:冬至一阳生。也就是说最寒冷的时刻,也正是阳气初萌的时刻。犹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毛主席同样告诉了我们:大地微微暖气吹。也正如主席早年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样一丝暖气也会最后吹走隆冬,迎来朗朗春天。

第五、六句毛主席又展早年英迈豪气。一个独字用得极好;从独立寒秋开始,毛主席就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一切虎豹豺狼,对这独字毛主席情有独钟。这二句的虎豹、熊罴都指反动派邪恶势力,同时在诗意上又与冬景相谐调。

最后二行,毛主席以梅花,这最寒冷的季节独傲霜雪的中国国花,象征诗人及大中华不屈不挠的斗志和高洁精神。面对漫天大雪,梅花欢喜得很,根本就不怕严寒。毛主席在此化用中国古典文化中梅花清高,孤洁的形象,一变为革命浪漫主义的无限壮美的情怀。诗人在此似乎在高唱:来吧,狂风大雪尽管来吧,一切反华的恶势力尽管来吧。冻死苍蝇未足奇抒发了对经受不住考验者的蔑视。

毛主席在这首诗中用了虎豹、熊罴两个个意象指敌人,仅用梅花一个形象指革命者,也算是一个特色。另外整首诗抒情的气势雷霆万钧,出入于无人之境,又一次体现了毛诗大气壮阔的特征。

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作者:毛泽东

原文: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释:

1、一从:自从。

2、精生白骨堆:指的是白骨精。《西游记》中说白骨精是从白骨堆衍生出来的。

3、僧是愚氓犹可训:僧指的是唐三藏,或者称作唐僧。此句的意思是:唐僧是个愚蠢的人但是还能教育争取。愚氓(ymng):是蠢人的意思,这里指受迷惑的糊涂人。训:教育,争取。

4、鬼蜮(guǐy):鬼怪。蜮:传说是一种害人的妖虫,能含沙射人,射着人的影子都能使人生病,含沙射影成语便出于此,鬼即为鬼为蜮,出自《诗经》,指鬼怪的阴险善变,作恶多端。有时不作正面攻击而侧面伤人。

5、金猴:孙悟空。

6、千钧: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十五公斤,千钧:不是实指,言其极重。

7、玉宇:宇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又恐琼楼玉宇

8、埃:尘埃。

翻译:

自从风雷震动了大地,就有白骨堆中变成的妖精。

和尚虽糊涂却可以教育,妖精是鬼怪将必然带来灾难。

金猴王奋勇挥起金箍棒,澄清了天地的万里尘埃。

今天我们要欢迎孙悟空这位齐天大圣,只因为妖魔重新又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明确写出了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出戏的看法,就隐喻内容来说,表达了反对修正主义的主题。诗中塑造了三类不同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

本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是采用借喻等手法,形象地揭示出写诗的目的,蕴意丰富,很有吸引力。诗词语言精练,比喻恰当,想象丰富,寓意深刻。

首联这两句诗,借用神话小说的内容,写白骨精的生成。用这一生动而形象的比喻,科学地概括了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斗争规律。一从和便有两个词相呼应,强调出两个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自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兴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暴雷霆之后,就产生出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势力,这些就像从一堆腐朽的白骨中化生出妖精来兴风作浪一样。

这两句诗是针对郭沫若诗中千刀当剐唐僧肉说的。僧,指剧中的唐僧。他错误地惩罚了斩妖除魔的孙大圣,三度放过了白骨精。但他只是属于辨不清敌友,误把变化成人样的白骨精当做朋友,受了欺骗和蒙蔽,而不是与白骨精同谋陷害孙大圣的。同时,唐僧自己也是受害者。诗人一个愚字,便简练地点出了这一点。僧与妖一作犹可,一作必成,十分准确地点明他们应持的本质,以及我们对他们的不同态度。

戏中的白骨精尽管是那样诡计多端,但终究逃脱不了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最后的下场只能是被金箍棒打得粉身碎骨,其所制造的千里妖雾尘埃被扫灭,而使太空得到了澄清。很显然,是借此比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也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气焰嚣张,制造什么千里尘、万里埃,但到头来只能像白骨精那样落得一个可耻的下场。

与开头相呼应,运用借喻的修辞方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之所以再一次受到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热烈拥护,就是因为世界上又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他们又兴妖作怪起来了,人民希望真正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再一次把妖雾澄清,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今日、又重来这些字眼的运用,巧妙地和首联相呼应,再一次深刻地揭示出当前这场斗争,实质子上是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之间的斗争在新形势下的继续。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作者:毛泽东

原文: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释:

1、饮茶粤海:指柳亚子和毛泽东于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间在广州的交往。粤海:广州。

2、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毛泽东书《沁园春雪》以赠。渝州:重庆。

3、叶正黄:秋天。

4、牢骚: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也就是诗中的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见附诗。

5、长:通常。

6、放眼:放宽眼界。

7、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

8、富春江: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

赏析: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49年。这首诗是老朋友之间的私人唱和之作。毛泽东的和诗针对原诗作者柳亚子牢骚愈盛而身体愈下的状况,借唱和的方式叙旧谈心,进行坦诚恳切的开导规劝,表达了对挚友的一片爱护之情。

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表达了对柳亚子等倾向革命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首联两句回忆同柳亚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见,表明彼此并非初交。

颔联点到正题,对柳亚子说明读到他的诗了,也仍然是忆旧。只是首联是回忆两人的交往,颔联是回忆自己的行踪。联系起来看说明在革命战火斗争的烽火中,朋友聚散之不定,相逢之不易。但在31后重到北京的时候,朋友又相见了,而且得到了对方的诗篇。柳亚子原诗里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是对他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回忆,写这些表明他对革命有功,而认为党和国家遗忘了他的贡献。毛泽东在诗中同他做一番叙旧,就暗示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他过去同情革命、赞助革命的经历。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是针对柳亚子来诗所表现的思想情绪进行正面的批评和规劝。诗人说,应该放开眼界,从远处,大处着眼,也就是从未来从全局着眼,胸襟开阔,保持健康的心态。

尾联劝柳亚子留在北京,不要回家,实际上是劝他不要消极隐居遁世,并且安排柳亚子居住到颐和园,就在昆明湖边,使他认识到党对他是照顾周到,优待有加的。

相信《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迷你句子网”是您了解诗句,节日祝福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jzd3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七律寄语青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