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4节气立秋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
芒种——科学课《麦子和稻子》
总课时:
20分钟
背景分析:
气温一天高似一天,送走了小满,今日便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啊,大家就会特意选用芹菜、百合、梨等食材和绿豆等谷物一起熬制烹煮,做一道“绿豆汤”予以清补、降暑。这样,就能“清凉”的度过芒种啦。我们的宝贝们也用各种方式来和芒种节气共度今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芒种丰收的喜悦。
教学准备:
物质:实物麦子和稻子、PPT稻子和麦子制品
前期经验:
周末家长带幼儿认识稻子与麦子
教学重点:
知道芒种是收获的日子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教学过程
1、引出:这几天呀,农民伯伯很开心,他们种的庄稼都丰收了。请你们来说说现在有哪些丰收了?——稻子,各种豆子,棉花
2、欣赏图片:丰收的食物小结:很多庄稼丰收,有稻子。麦子棉花,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3、可是呀农民伯伯遇上了一个难题,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麦子,让我们来帮帮他吧。(分稻子和麦子)说说稻子和麦子有什么不同?(图片)——稻子长的弯弯的,像......麦子长的直直的,像......(稻穗和麦穗)
4、稻子和麦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小秘密?(脱粒后的稻子和麦子)——麦子有一根尖尖的,象针一样的`(麦芒)——稻子头上有各小缺口、白色的麦子身上有一条裂缝。——稻子用来做米饭、米糕、稀饭,麦子用来做蛋糕、面包……——稻子长在水田里,麦子长在旱田里。
小结:原来呀,稻子和麦子有这么多的小秘密,他们各有各的用处。
故事:稻子与麦子
1、稻子和麦子一个中国在水田里,一个重在旱田里,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一起来听一听。
2、原来呀,他们太调皮了经常打打闹闹.......
总结与反思
稻子和麦子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他们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在这次活动前,我们通过班里幼儿家长的配合,带孩子们去收割好的`稻子,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言也比较热烈。由于事前的实地观察、触摸使幼儿积累了很好的前期经验,对于稻子和麦子的基本特征比较了解,多数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幼儿通过自己剥开稻子和麦子的外壳,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小秘密,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活动前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接触和看到的,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讲,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活动主题:
“秋意渐浓,共绘丰收”——幼儿园立秋节气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自然认知:让幼儿了解立秋节气的特点,感知季节的变换,增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文化传承:通过传统习俗体验,让幼儿初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文化认同感。
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培养: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师幼、幼幼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时间:
立秋当天或前后一周内选择一个适宜的日期进行。
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内容:
一、开场仪式——立秋知识小课堂
时间:上午9:00-9:30
内容:
教师通过生动的'PPT或故事讲解立秋节气的由来、气候变化特点、以及立秋的传统习俗。
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秋天的知识或感受。
二、手工创作——制作秋叶贴画
时间:上午9:30-10:30
准备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树叶(可提前收集或使用仿真树叶)
活动流程:
教师展示秋叶贴画的样本,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并讨论如何用这些材料创作。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秋叶贴画。
三、户外体验——寻找秋天的足迹
时间:下午15:00-16:00
活动内容:
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内或附近安全的户外区域进行“寻找秋天”的探险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树木的颜色变化、收集不同形状的落叶、感受微凉的秋风等。
回到教室后,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秋天的特点。
四、传统文化体验——啃秋习俗
时间:下午16:00-16:30
准备材料:西瓜、哈密瓜等时令水果
活动流程:
介绍“啃秋”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食西瓜,寓意消暑防秋燥。
幼儿围坐一圈,共享时令水果,体验传统习俗的乐趣。
引导幼儿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期待。
五、活动总结与分享
时间:下午16:30-17:00
内容: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亮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邀请几位幼儿上台分享自己今天的感受和收获。
以一首关于秋天的儿歌或歌曲作为结束,营造温馨愉快的氛围。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活动材料安全无害,适合幼儿使用。
户外活动前,检查场地安全,做好防晒、防蚊等措施。
注意观察幼儿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活动节奏和内容。
鼓励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与快乐。
通过此次立秋节气主题活动,不仅能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季节的变化,还能在动手操作和传统文化体验中收获知识与快乐,促进其全面发展。
随着秋天的脚步悄然而至,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暑去凉来,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为了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增强业主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业主对自然节气的感知与热爱,特制定本物业立秋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秋意浓,情更浓——共迎立秋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地点
xx小区
四、活动内容
1.开幕式:立秋文化讲解
时间:9:00-9:30
内容:邀请文化讲师或民俗专家,为业主们讲解立秋节气的'由来、传统习俗(如咬秋、晒秋、贴秋膘等)、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增加业主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手工制作:立秋书签
时间:9:30-11:00
内容:设置手工制作区,提供材料(如彩纸、干花、铃铛等),引导业主及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立秋风铃或书签,寓意留住秋天的美好与宁静。
3.丰收市集:农产品展示与品尝
时间:11:00-12:30
内容:邀请周边农户或合作商家,展示并销售当季农产品(如玉米、南瓜、葡萄等),设置试吃区,让业主品尝秋天的味道,体验丰收的喜悦。
4.亲子游戏:寻秋寻宝
时间:13:30-15:00
内容:在小区内设置寻宝点,每个点藏有与立秋相关的知识卡片或小礼品,家长与孩子组队参与,通过解谜或完成任务找到宝藏,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学习节气知识。
5.闭幕式:秋意摄影展
时间:15:00-16:00
内容:提前一周征集业主拍摄的秋天主题照片,制作成展板展出,评选出最佳作品并颁发奖品。闭幕式上,邀请获奖者分享拍摄心得,共同感受秋天的美好与温情。
五、宣传与动员
通过小区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发布活动通知,确保信息覆盖全体业主。
设计并印制活动海报,张贴于小区显眼位置。
鼓励业主积极参与,可设置报名链接或现场签到方式统计参与人数。
六、物资准备与人员分工
物资准备:活动所需材料(如手工材料、农产品、摄影器材等)、场地布置物品(如桌椅、遮阳伞、音响设备等)。
人员分工: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包括活动策划、物资采购、现场布置、宣传推广、安全保障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芒种节气的含义、时间和特点。
2、学习芒种节气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3、认识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芒种节气的含义: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的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2、芒种节气的特点: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进入典型的夏季。此时正值小麦、稻谷等农作物的成熟收获期,也是播种玉米、豆类等作物的关键时期。
3、芒种节气的习俗:在芒种节气,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丰收的仪式和活动,如祭神、祭祖、祈福等。同时,人们也会利用这个时节进行农事活动,如收割小麦、稻谷等。
4、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芒种节气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事活动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农民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生长和收获。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芒种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让学生全面了解芒种节气。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观察法: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农事活动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芒种节气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芒种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详细讲解芒种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让学生全面了解芒种节气。
3、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实践观察: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农事活动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提前联系当地的农民或农业合作社,安排学生参观农田和农事活动现场。
5、总结归纳:在实地观察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的安排。
五、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芒种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芒种节气对农事活动影响的作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2.了解小麦的特征及用途。
3.知道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幼儿爱惜每粒粮食。
4.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的节气特点。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实物麦子一小捆、麦粒一盘、面粉一小袋;
3.一株干树枝,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轻黏土、黏土、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生长期图片,导入主题,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
——麦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2、出示实物麦子,让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
——知道小麦生长在土地里。
——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麦叶狭长。
——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象针一样的麦芒,麦穗上的麦粒整齐地排列着,小麦未成熟时呈绿色,初夏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3、发给每个幼儿一个麦穗,让幼儿看、摸,了解麦粒是椭圆形的,知道麦粒磨成面粉可以做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油条、面包等等。
4、让幼儿知道麦秸可用来烧饭、烧水,也可用来盖房子、造纸,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凉席子、草包等等。
5、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了解农民伯伯收割麦子的情景。
——教师讲解炎热的夏天,农民伯伯收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时汗水直淌,满脸是红的.、衣服是湿湿的,腰酸悲痛,让幼儿从中感受收割麦子是辛苦的,应当尊重农民伯伯的,爱惜粮食。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所以农民伯伯非常辛苦,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
6、出示手工作品图片“麦子和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麦子”和“青梅”的制作方法,发放手工材料,幼儿分组自制,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到麦田拾穗,切身体验芒种麦收的喜悦。
2、启发幼儿到有面粉厂的地方看麦粒如何磨成面粉。
3、回家观察妈妈加工馒头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立秋节气的时间、含义和特点。
2、学生能够知晓立秋的传统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3、培养学生对自然节气的观察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立秋节气的气候和物候变化特点。
立秋的主要习俗及其相关活动。
2、难点
理解立秋习俗与农耕文化、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秋天的.风景图片或播放一段关于秋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这些画面中,你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吗?猜猜即将到来的是什么节气?”
(二)知识讲解(12分钟)
1、介绍立秋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
2、解释立秋的含义,即秋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炎热天气的结束。
3、讲述立秋的气候特点,如早晚温差逐渐加大,降雨逐渐减少,空气湿度降低等。
4、提及立秋的物候现象,如“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三)习俗介绍(15分钟)
1、“贴秋膘”:讲解过去人们在夏季因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到了立秋会吃一些美味佳肴增加营养的习俗。
2、“啃秋”:介绍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咬住秋天、迎接丰收的习俗。
3、“晒秋”:展示一些“晒秋”的美丽图片,解释在山区等地,由于地势复杂,人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的独特农俗现象。
(四)小组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认为立秋的习俗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2、随着气候变化,立秋的特点是否有所不同?举例说明。
(五)实践活动(10分钟)
1、让学生制作一张立秋节气的明信片,可以画上自己心目中的立秋景色,或者写上关于立秋的诗词、祝福语。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分享创作思路。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立秋节气的重点知识,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立秋的习俗,或者观察一周内身边自然环境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立秋节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习俗与文化内涵的理解上,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生活体验和深入探讨。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地观察、邀请长辈分享等环节,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节气文化。
教学目标:
1、理解立秋的定义及其天文意义。
2、掌握立秋的传统习俗以及文化内涵。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立秋的感知和体验。
教学准备:
1、立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如秋季景色、传统习俗等)。
2、立秋相关的诗词、古文资料。
3、学生准备秋季相关的食物(如坚果、应季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同学们,知道立秋是什么时候吗?它代表着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对立秋的认识。
二、讲解(15分钟)
1、立秋的定义:
介绍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8月7日或8日,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标志。
2、天文意义:
简单解释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秋分”与“立秋”的关系。
3、传统习俗:
“贴秋膘”:人们在立秋这天吃肥肉,寓意增强体力和抵御寒冬。
“称体重”:在立秋这天称重,以检测身体状况,反映一年的收获。
“倒秋”(放风筝、吃水果等)。
4、相关文化:
诵读与立秋相关的古诗词(例如《秋夕》)。
三、互动活动(15分钟)
1、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和家人如何庆祝立秋,分享各自的习俗和故事。
2、立秋美食分享:
学生带来应季的'食物,分享各自的美食故事,鼓励学生品尝。
四、总结(5分钟)
1、理清课程要点,强调立秋的文化意义及对节气的尊重。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自然变化,培养节气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请学生在家中进行一次“立秋”家庭活动,观察并记录家里的节气习俗。
六、扩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秋季的书籍或观看相关视频,增加他们对季节变换的理解。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开始。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立秋的传统习俗,感受季节的变化,增强对大自然的认知与热爱,特举办本次“迎接立秋,感受丰收”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体验秋天的美好。
一、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立秋节气的特点,了解秋天的到来及其带来的变化。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幼儿对农作物的认识和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户外场地及附近农田
四、参加人员
全体幼儿、教师、家长志愿者
五、活动内容jZD365.cOm
1.开场仪式
时间:上午9:00-9:30
内容:教师简短介绍立秋节气的由来和意义,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家长和幼儿共同绘制立秋主题的手抄报,展示在活动现场。
2.了解立秋习俗
贴秋膘:通过故事或视频,让幼儿了解“贴秋膘”的传统习俗,寓意秋天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啃秋瓜:准备西瓜或香瓜,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品尝,体验“啃秋”的乐趣,同时讲解这一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晒秋:展示晒秋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晒秋这一农俗现象,感受丰收的喜悦。
3.农作物认知与体验
参观农田(或模拟农田):组织幼儿到附近农田参观,或在幼儿园内设置模拟农田区域,让幼儿近距离观察稻子、玉米、高粱、棉花等农作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亲子采摘:在安全的条件下,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采摘活动,如摘玉米、棉花等,体验劳动的乐趣。
农作物辨认游戏:进行“闭眼摸秋大挑战”,让幼儿通过触摸、闻味等方式辨认不同的农作物,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4.立秋手工制作
印秋:提供树叶、花朵等自然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拓印活动,制作秋天的风景画,感受秋天色彩的变化。
制作立秋手工:如制作秋天的'风铃、书签等,让幼儿发挥创意,将秋天的元素融入手工作品中。
5.活动总结与分享
时间:下午3:00-3:30
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一天的活动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立秋节气的认识和对秋天的喜爱。
六、活动准备
提前联系好参观的农田或准备好模拟农田的材料。
准备立秋相关的PPT、视频、图片等资料。
准备采摘工具和手工制作材料。
做好活动现场的安全措施和卫生保障。
七、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无安全隐患。
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共同维护活动秩序。
教育幼儿尊重农作物,不随意破坏或采摘未成熟的果实。
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持活动现场整洁。
活动主题:
霜降秋意浓,文化传承行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深入了解霜降节气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时间:
霜降节气前后的课余时间
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教室、图书馆等
活动准备:
1、收集与霜降节气相关的诗词、谚语、文章等资料,整理打印后分发给学生。
2、准备书法、绘画、摄影等比赛所需的.材料和奖品。
3、联系学校食堂,准备霜降节气的特色美食,如柿子饼、羊肉汤等。
4、在学校宣传栏张贴霜降节气的宣传海报,营造活动氛围。
活动过程:
文化讲座
在学校图书馆或多媒体教室举办霜降节气文化讲座,邀请历史、地理或语文老师担任主讲人,讲解霜降的历史渊源、地理特征、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诗词文化等。
比赛活动
书法比赛:以霜降为主题,让学生用书法的形式书写与霜降相关的诗词或谚语,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展示和颁奖。
绘画比赛:组织学生以 “霜降之景” 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要求作品能够体现霜降节气的特点和氛围,评选出优秀作品并举办画展。
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拍摄与霜降相关的照片,如霜景、秋收、人们的活动等,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在学校网站或宣传栏展示。
美食体验
在学校食堂设置霜降美食专区,提供柿子饼、羊肉汤、炖牛肉等特色美食,让学生品尝,感受霜降节气的饮食文化。
邀请食堂师傅为学生讲解霜降美食的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户外活动
组织学生到学校操场进行体育活动,如拔河比赛、足球比赛等,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带领学生到校园内的花园或树林中观察霜降后的植物变化,如树叶颜色的变化、落叶的情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霜降对自然界的影响。
活动总结:
对各项比赛活动的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收集学生的活动反馈和建议,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类似活动。
整理活动照片和资料,制作成展板或纪念册,在学校内展示和留存。
设计意图
天气转凉,近期又刮起了大风,孩子们在防寒保暖、锻炼身体的同时,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小朋友都把树叶捡起带回了班里,但捡回来的叶子过不了多久就会变干、变坏,拿起来欣赏、观察时,叶子不是碎了就是变得难看了,孩子们想让自己捡回来的叶子不变坏,希望叶子一直都像刚捡回来一样好看,面对孩子们的问题与困惑,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通过孩子们的大胆猜想、动手验证,探究出怎样可以使叶子能够长时间的不腐坏、不变干。
活动目标
1.能够感知秋天的明显特征及天气变化(刮风等)对人、物的影响。
2.能够大胆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出可以使叶子长时间的不干裂、不腐坏,保持新鲜的方法。
3.愿意亲近大自然,并乐于探索大自然。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大胆猜想、验证保存落叶的方法。
难点: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及工具保存落叶,并能定期观察并记录落叶的变化(延伸)。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利用周末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捡拾不同种类的新鲜树叶(落叶),根据幼儿的猜想,准备幼儿认为可以保存落叶的材料及工具。
物质准备:落叶,保存材料(保鲜袋、保鲜膜、保鲜盒、气泡膜、报纸、纸盒、水等。),工具(剪刀、胶条、皮筋、绳子等。),班级内的物品幼儿可自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树叶引入,引发幼儿思考。
(一)最近的风很大,很多漂亮的叶子都掉下来了,你们捡到你们喜欢的叶子了吗?
(二)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和谁去捡的叶子?去哪儿捡的`?捡了什么样子的叶子?
二、观察体验:观察比较落叶的不同。
(一)出示腐坏、变干的叶子。
1.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叶子怎么了?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探索发现:大胆思考保存叶子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一)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落叶不腐坏、不变干,一直和捡来时一样吗?
(二)通过上述表达,介绍小朋友和老师带来的保存材料及工具。
(三)鼓励幼儿大胆验证,并巡视引导幼儿。四、展示表现:展示自己的保存方法。
(一)请几个小朋友来展示自己保存落叶的方法,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讲述。
(二)把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找一找和你一样方法的小朋友。五、结束:记录自己的方法,并定期观察自己的验证。
(一)保存的落叶进行标记后放到自然角。
(二)鼓励幼儿坚持观察、比较小朋友们的验证,看看哪种方法怎样可以使叶子能够长时间的不腐坏、不变干。
活动总结
科学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幼儿在丰富的客观世界中去观察、去探究、去动手、去发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解决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利用经验分享的方式与同伴一起交流、操作,激发幼儿主动尝试的欲望。为了能够有效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采用的教法有:提问法,谈话法,观察法等;幼儿相应的学习法有:讨论法,示范法,观察法,操作法,记录法等。
观察体验环节,我出示了树叶粘贴画,及干裂、腐坏的叶子,请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叶子?”“我手上的叶子怎么了?”孩子们也纷纷表示喜欢粘
贴画上的叶子,老师手中的叶子不漂亮了,叶子缺水了,叶子没生命了等想法。探索发现、展示表现环节,幼儿大胆表达了自己认为能够保存落叶的方法,并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和工具,及班中的物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操作,虽然开始孩子们在活动时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但部分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与鼓励下,能够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操作实验,并将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也可以给身边其他幼儿进行介绍与分享。幼儿存在个体差异,但家园互助可以帮助幼儿慢慢成长,通过无数次的沟通后,鹏鹏妈妈知道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这次活动前的准备阶段,孩子妈妈也和孩子捡了叶子,一起探究了一种保存落叶的方法----胶带粘贴保存法。
本次活动内的延伸活动,我请小朋友把自己保存的落叶进行标记后放到了自然角,并鼓励幼儿每天去观察、比较自己和他人的验证,看看哪种保存叶子的方法最好。最后得出结论:装在水里的树叶保存的时间最长,呼吸新鲜空气的树叶保存时间最短。活动外的延伸活动,我们利用秋天的现有资源,我们还一起感受了秋天幼儿园门口的“银杏大道“,一起制作了树叶粘贴画,拓印画,用树叶做装饰拍照, 试着用掉落的新鲜树叶做美工区扎染的染料……
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着树叶带给我们的快乐与知识,还有很多”树叶的秘密” 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经常接触的,所以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很高,家园合作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操作材料,使每个小朋友都 能亲子操作实践,并在探究中构建知识,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很多幼儿前期经验 不足,
“保存”的经验有限,我在下次设计类似活动时,也会通过讨论或谈话活动深入了解所有幼儿,根据所有幼儿的实际经验,再去设计活动与准备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能在自主学习中积累生活经验。
“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探索的过程比直接得到知识更为重要,我希望每次的活动都可以从幼儿兴趣出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