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而我们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怎样写开题报告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1

1、以探索性活动区为载体,丰富幼儿交通安全知识

幼儿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直接传递;另一种是通过环境的创设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实践证明,后者的教育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探索性活动区,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让幼儿在不断的游戏活动尝试中获取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如在益智区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设计“交通安全迷宫图”、“交通牌”等,让孩子们以游戏的方式,手脑并用地操作这些材料,不仅培养了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还潜移默化地认识了许多交通安全标志,从而懂得了“过马路要走人行道”、“不能在马路上玩耍”等交通规则。这样的活动区游戏,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幼儿的交通安全知识。

2、以表现性活动区为基石,积累幼儿安全自护经验

表现性活动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活动区,创造性地开展“寓教于游”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第一,装扮区。

装扮区即角区,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场所,是幼儿最能够自由表达意愿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活动区域。他们对生活常规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对情感的宣泄和补偿,都将在这里得到实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角色游戏中渗透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渗透安全过马路及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小常识等:“妈妈”带“宝宝”上街,过马路时提醒“宝宝”要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能横穿马路等。在《车车租赁公司》游戏中,通过扮演客人租赁各种交通工具,学到安全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方法,如坐摩托车要戴头盔,避免脚被卡在车轮里。总之,我们要充分地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游戏主题,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表演区。

表演区是幼儿自发地进行故事表演和歌舞表演的游戏场所,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我们要经常以故事、童话剧为脚本,选择适宜幼儿表演的角色,让幼儿在设置的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积累自护经验。例如:在故事《三颗星星》中,幼儿在与同伴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了解红绿灯的作用,知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了解红绿灯的重要作用。在表演《森林交通安全曲》中,学习警察指挥交通时的各种动作,使幼儿在演练中发展自护的技能,同时帮助幼儿懂得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可打120急救等。

第三,建构区。

百闻不如一践,单纯的安全说教是不会被幼儿所接受的。因此,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地尝试应用结构游戏中的模拟空间效应来弥补幼儿的思维感知。如在开展结构游戏《大马路》中,引导幼儿通过用积木、雪花片、插塑等建构材料,搭建马路上的各种事物,如马路、人行道、斑马线、红绿灯等。这样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切身感受多变的交通场景,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危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自发现问题,获得经验,要比老师无数次的说教印象更为深刻。这样,幼儿在看似游戏性质的建构中获得了最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安全过马路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第四,美工区。

美工区是幼儿自主地进行绘画、手工制作,为游戏活动准备道具的场所,它既为幼儿提供了精细动作练习的机会,也为幼儿审美表征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更是创造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此过程中,孩子能根据活动区游戏的需要积极地去探索,以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使安全教育化被动为主动,在幼儿心中开花结果,根深蒂固。

3、以运动性活动区为导向,提升幼儿安全自护能力

我们在探索性活动区和表现性活动区中,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丰富了幼儿的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并积累了丰富的自护经验。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提升他们的交通安全的实践能力更重要。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富有野趣的自然游戏场所,在草地、石子小路、坡地上设置一些交通标志,如在草地上设置红绿灯,幼儿在草地上自由奔跑时碰到红灯会自然停下,碰到绿灯又继续向前;在坡地上贴上慢行地标志,提示幼儿在坡地上奔跑时要放慢速度;在栏杆上贴着禁止攀爬的标志,提示幼儿不能攀爬栏杆等,让幼儿在奔跑、追逐的游戏过程中,既体验如何调控自己的身体,机智灵活地避开障碍,又提升了幼儿的交通安全实践能力。

4、结语

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却一定是学习。因此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帮助幼儿消除平时学习中的紧张、厌烦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将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安全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极大地激发幼儿对安全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安全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2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幼儿年龄小,自身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自我防范与抵御能力不强,因此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为保障孩子的安全,有效遏制孩子非正常伤亡、伤害事故,确保孩子在幼儿园度过健康安全的一天,我们注重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几点新做法:

一、建立了符合我们园的一系列制度,制定了符合本园实际的安全管理标准、预案,明确了责任要求,推进了机制创新。

二、实行长期责任协议,落实目标责任。每学年都签定了安全责任书、责任追究制度及协议;幼儿园与安保人员签定了安全责任书等,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好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教育职责确保幼儿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三、积极学习安全常识,利用集体学习和自学的方法,根据幼儿园教师少任务多的特点,在会议精神引领下,我们利用孩子离园后学习和晚上回家后学习。

四、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们杜绝单纯的“说教式”教育,利用“游戏式”、“表演式”与“情景式”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孩子们接受安全知识,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安全知识。

五、我们利用幼儿园教材选择有关健康和安全的内容,结合上级安全要求,每周上一节安全课,利用活动课的时机,各班主任从注意防汛、防雷电的安全;注意防溺水安全;注意交通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自救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骗上当,不和陌生人打交道,防止出现拐骗事件;注意饮食卫生安全、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保障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六、根据幼儿的特点,我们在区角中设计了活动,让他们在玩中不知不觉的就学到了知识,制作的交通标志,绘画的安全宣传作品,设置了活泼温馨的提示牌,比如“请靠右走”等,教师会随时利用此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们就掌握了很多的安全常识。

七、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我们有效地利用了家长资源,通过通过家长会、家园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重要,家园同步进行安全自护教育,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化自我保护教育。

我们三幼一直以来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园内干净整洁,设施安全,不够完美的是门口经常会有卖菜的以及汽修厂的废旧车辆乱停乱放,影响家长接送孩子,胸围上级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警钟必须长鸣,始终把安全教育这项工作长抓不懈。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孩子,教育孩子,安全第一,生命第一。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3

提起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大家总是会深有感触:难,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一,幼儿园教师忙,每天忙于投入教学活动、忙于照顾幼儿的生活,哪里还有精力搞科研,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能照顾好孩子不出安全事故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第二,幼儿园教师的研究水平有限,又不是专家学者,难以搞出成果;

第三,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缺乏指导,研究方法、操作措施及过程管理粗糙不实,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常常手忙脚乱,没有头绪所有这些给我们的教科研工作与自我提升确实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却是学校提升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些日子听取了我们杨老师的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讲座,杨老师以专项课题工作为抓手。深入浅出了讲述了课题的重要性,如何开展一个课题,在工作中如何保持教科研的敏感度与坚持,平时的工作中及时积累自己的点滴经验,及时整理自己的困惑。这次培训后,我心里也有不少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也来谈谈。

一、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与积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敬业的品德素质,必须具备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社会交往、信息驾驭和教育预见能力等。这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要求为我们明确了教科工作的目标之一,那就是要促进教师有效地发展。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实际与特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反思和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困惑、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发展目标,以目标激励教师向着专业化这一方向前进。学习和实践是教师发展的两大任务,也是教师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我们都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多途径地组织。学习方面有:参加培训、网络学习、自学读书、参观观摩、参加会议、相互交流、集体研讨等;实践方面有: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特色建设等。我们一如既往地抓好教师的学习和实践研究,努力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实践或课题研究中所碰到的问题、难题。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科研学习,同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鼓励教师上网学习与获取信息。我们鼓励每位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与自身的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结合教研活动每学期公开一堂能体现自身研究特色的实验课。

二、重视资料积累,认真抓好教科工作的日常管理我们重视各类教科资料的积累

加强资料积累的规范性和操作性。每一项工作的实施都尽可能地以资料的形式记载、收集;每学期都丰富一些教科研工作、学习的书籍和资料,添置并及时阅读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书籍;并积极争取行政支持确保一定的教科研专项经费。自觉地完成教科研方面的工作任务。每两个月要求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坚持每月写好一篇教育随笔,每周完成一篇学习与思考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撰写水平。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4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创设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对现代儿童教育来说,如何利用环境来刺激教育儿童,来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家所重视的教育研究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如何将《纲要》中,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有关环境创设的新理念渗透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所缺乏的,因为理念的滞后,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的过程中,导致一些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育行为。

同时,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还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观察、去创造、去解决、去探索、去竞争。审视当前我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如: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半年搞一次环境布置,设置高出幼儿视线,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普遍存在着一劳永逸现象,失去了环境育人的教育功效;存在着教师从设计到制作布置全权包办,缺少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成人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失去了环境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自己质疑:“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环境,真的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吗?”“我们的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是否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发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研究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实用、适宜,具有较强教育价值的幼儿园班级环境。使之能激发幼儿的热情,能与幼儿产生有效的互动,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达到以美培智、以美辅德、以美育诚,辅助幼儿健康成长,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实验研究内容:

1、创设主题墙,将主题活动内容融入到环境当中,激发幼儿主动的与环境互动,吸引幼儿,从而达到环境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

2、开辟气氛宽松、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区域活动,实现幼儿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完善的目标。

3、研究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地参与创设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学前四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7月——12月)

(1)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环境创设研究状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搜集与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做好课题实施的相关物质准备。

(3)采取自学与专业引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不同形式,学习、领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提升保教人员对环境创设方面的理论素养及技能。

(4)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2、实施阶段(1月——12月)

(1)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各班级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创设班级环境。形成主题墙涉及到的几个版面内容或主题网络图;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内容中创设与之相应的活动区;在温馨提示栏中贴出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书,邀请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主题墙图片、资料,创设主题墙。

(2)研究人员对实施过程做详细记录(包括文字记录、摄影记录),积累资料。

(3)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课题组教师培训班、实地观摩环境、论文和案例评比、班级环境创设评比和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

(4)定期进行课题的阶段性小结、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3、总结阶段(1月——6月)

(1)对课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整理有关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2)汇总有关的研究成果(图片、录象、照片、文字资料等)。

(3)申请课题结题。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和形式

(一)研究报告

(二)论文集

(三)环境创设集锦(VCD)

(四)优秀教案、活动集锦(VCD)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序号经费项目预算经费(元)

1、资料费:报刊、档案、复印、打印、购买必要的图书费用。5000

2、学习培训活动5000

3、环境创设材料4500

4、摄录设备材料500

5、科研活动奖金5000

6、合计20000

八、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过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幼儿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幼儿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要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爱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师之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以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以班级老师为实践操作者,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相互配合步调一致。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儿童教育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2、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让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3、教师要通过沟通与协商,把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我园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实践研究。

1、家园合作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2、建立多种与家长联系的方法

3、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前测与后期阶段,通过对教师与家长的调查,了解幼儿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受教育情况,为课题确立提供依据,为研究提供对比数据。

3、行动研究法:将此方法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对研究内容和步骤的分析论证,结合实践,寻找阶段研究中的得失问题,围绕问题以及对研究过程的评价,来对本课题方案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与完善,保证课题研究进度与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通过行动研究,积累与及时推广阶段成果(全园推开),在研究实施中,不断再评价,再发现,再调整。有效保证本课题的研究质量以及对实践工作的有效改进。

4、个案研究法:对幼儿的个案跟踪:及时记录幼儿在教师与家长交流、家长参与园内活动后的行为,从中分析家长的参与对孩子的影响与相关性,并寻找适宜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5、教育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实施干预情况下所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实施干预情况下的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

6、经验总结法: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教师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坚持幼儿园教学系统与管理的整体性。正确处理幼儿园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实行整体育人,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

2.主体性原则:确认幼儿是学习认知的主体、身心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以期待、理解和宽容,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弘扬幼儿的主体精神。

3.愉悦性原则:必须为幼儿创设和谐、协调、适用的心理氛围和易于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幼儿园育人环境。教育教学活动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幼儿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活动性原则:幼儿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使之学会思维和操作。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并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既竞争又合作的欢乐气氛中茁壮成长。

5.成功性原则:要为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充公运用反馈和评价手段,对每一个幼儿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幼儿发现和认识自己的力量,充满自信地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八、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完善课题管理机制,为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地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以园长为龙头——教科室统筹——各园内课题小组分管——全园教师人人参与的良好网络机制。每一层面均各司其职,在分层实施中分层突破,再集中整合。确保方案实施的正确导向性与可行性,形成一种有效的研究工作机制。建立课题奖励制度。在课题实施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针对教师实施进度、方案、总结、论文、案例、反思、随笔撰写等的质量及教案制定等,进行优劣评定,予以相应的奖励。

2.时间保障。为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课题研究小组每月第一周召开课题研究例会,反馈阶段研究情况,提出月工作计划;课题核心人员分别负责各自的研究进程,保证年级组各阶段课题研究计划的落实。

3.资料保障。课题研究资料分别定点到人,由教科室人员分别与年级组挂钩,保证每阶段、每年级组的资料反馈到位、分析到位,保证资料的质量与数量。规范课题档案资料,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资料,并仔细收录归档,包括:子课题方案、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论文、优秀教案、自评他评记录、案例评析、观察记录、教育随笔、教学课件等文本电子资料。

4.理论保障。定期请顾问组成员给予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定期聘请幼儿园课程研究专家给予课题实施建议;定期由教科室负责收集课题研究理论信息下发给教师,指导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2)确立实验研究人员,每个实验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确立课题并拟定方案与可行性论证。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1月)

(1)家园共育现状分析、调查研究,形成方案;

(2)探索实践,实验研究;

(3)积累好过程资料,形成阶段及年度总结或经验报告;

(4)撰写论文,实践调研。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统计分析,数据整理;

(2)撰写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陈海燕:负责本课题的组织、策划等工作

课题组长:李晓燕:负责本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

课题成员:陆允梅:负责问卷调查统计工作

杨小艳:负责实践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谢栋培:负责课题总结报告等工作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6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者们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地影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 走向阅读社会 的呼吁;美国将 阅读优先 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发出 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 的号召;日本政府开展 图书起跑线 活动等等,可见,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趋势。在我国,早期阅读也正日渐受到重视,各类低幼读物琳琅满目,但多见益智类、手工类、涂色类等读物,并且由于出版社良莠不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造成相当部分的早期读物质量低下;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往往以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定位在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上,甚至是否适合认字,而不是选择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作品;父母们把通过阅读知识、科普类早期读物,收获某些知识或技能等显性成果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浓厚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隐性教育因素,而正是这些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将来的良好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读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家庭的首选儿童读物,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 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 它的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6岁, 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的。 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 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 美国幼儿能力开发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 孩子两岁以后,对于文字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困难,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念书,从两岁开始教育是最完美的 ,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在国际上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纲要》中指出要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而绘本正是结合了这两点。

此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 悦读 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以及指导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了解绘本,并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通过感受绘本画面的精、美、妙,体验绘本所带来的真、情、趣,培养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展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审美等多种能力;为幼儿、家长、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研究内容

书香校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1)创设公共阅读环境的研究

(2)营造个性化的班级阅读环境的研究

教师绘本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1)绘本教学中绘本呈现方式的研究

(2)绘本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绘本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家园合作,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

(1)亲子阅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教师对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网终、杂志、书籍等途径,收集目前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的研究成果,对其长处加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发展创新。

观察法:主要用于绘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活动手段、方式的有效性等。

行动研究法:用于完善教师组织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教学策略。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也主要采用此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主要用于调查、了解家长对于早期阅读和绘本的认识。

个案研究法:用于跟踪观察、记录个别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显著变化。

经验总结法:用于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成功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范例。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7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xx年的安全工作中,我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契机,以构建“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的,不断探索幼儿园多方面与安全有关的工作途径,使幼儿园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一、成立安全组织,加强领导不放松。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事关广大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大事,我们始终把幼儿园安全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力和财力上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幼儿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同志针对幼儿园安全工作勤督促、勤检查,加强领导不放松。

二、树立安全意识,统一思想不掉队。

幼儿园把安全工作纳入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各级主管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要求,每年都制订学年度和学期安全工作计划,有保障措施。幼儿园召开的班子会、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会议等各种会议上逢会都必须研究、强调和部署幼儿园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以防为主加强全园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并要求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在预防上狠下功夫,把安全当成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的一项服务工作、牢记在心。同时要求班主任,积极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保护方针,在日常工作中要与上一级领导的思想保持一致,能严格遵守幼儿园各项安全制度的操作规程,共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一旦发现问题能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全力解决、妥善处理。

1、幼儿园安全教育纳入了教育教学计划,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安全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课程安排、教师、教材三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3月份和11月份,我们分别组织开展了震灾火灾紧急疏散逃生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师生防震、防火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有固定的安全宣传阵地,如宣传栏、安全主题班会、安全课、设置安全主题警示标语、标志、安全知识展板等,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今年6月份,我园特邀八桥卫生院的郭晓辉医生,为我园教职工作了一场常见的急救方法和心肺复苏知识方面的知识培训;11月份又邀请消防大队的肖警官,到我园作了一场消防知识方面的专题讲座,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

3、师生的安全意识强,幼儿园安全稳定。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强化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多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安全工作成绩突出。

三、强化安全管理,圆满顺畅不空位。

1、学期初利用不同形式对本园师生进行了防盗、防火、防踩塌、防传染性疾病、交通等安全教育,平时认真抓好安全教育,课间有值班领导巡视,严禁幼儿在课间追逐打闹。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门卫值班室24小时设岗,实行封闭式管理,坚决做到外来车辆谢绝入内,园内秩序井然,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节假日值勤期间都有带班领导,负责当班期间安全检查工作。

3、定期召开各岗位安全工作会议,强化安全教育,杜绝侥幸心理。

4、严格执行了接送卡制度。我们还印发了告家长书、通知,把各年段幼儿的放学时间改成了三个时间段,并要求每位家长凭“门禁卡”方可入园接送孩子,没卡决不让家长进大门,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对外来人员进入校园,要求他们进行实名登记、说明进园事由并填写身份证号码后方可进入园内。

5、幼儿园每学年组织幼儿进行体格健康状况检查,有效地防止了幼儿因病引发意外事故发生。

6、加强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落实相应的责任。执行大型活动报批制度,并且提前做好安全预案。

7、开展警园共建,加强对幼儿园交通安全和周边环境的治理,聘请司法所的同志为我园法制副园长,进一步强化幼儿园治安工作。

8、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职工遵守职业道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9、做好校园的卫生防疫工作,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严把晨检午检关,实行请假幼儿跟踪监测制,严防各种传染病在幼儿园蔓延。

10、抓好食品卫生工作,杜绝中毒事件发生。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有健康卡,每个教职工都有健康证及上岗证。并对食堂的管理加大了力度,严格执行了食品采购专人负责,专人负责验收、品尝和采样。杜绝了一切不合格食品的入园、入口。同时,我们除了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外,还要求保健老师亲自入橱房,指导监督菜的清洗、烹调和品尝工作。老师、保育员通过看、闻观察幼儿食欲断定食品质量,层层把好食品关,确保食品的新鲜、卫生、安全。

四、划分责任范围,层层承包不推诿。

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切实加强安全工作、防止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我园与各处室、班级、教职工之间签订了层层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园长负总责为第一责任人,各处室主任为分管主要责任人,班主任为具体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排查。发现安全隐患,不推诿,及时上报,及时整改,责任到人。

五、定期安全排查,及时上报不隐瞒。

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我们每月举行一次安全排查,查漏补缺,防微杜渐。排查内容包括校园环境的设施、电路及安排幼儿活动场地、器材等。一年来我们对园内的不安全橱柜进行了维修,对老化的电路进行了更换;对受损的大型玩具进行了维修;对安全通道堆放的物品进行了转移;对坏的消毒柜进行了维修;对一些已坏且有不安全隐患的玩具进行了清除。无论在校园内的任何地方,发生了幼儿受伤事件在第一现场的.教职工都要及时抢救。第一时间上报,并根据病情和伤情以最快的时间送到就近医院。同时通知幼儿家长,不得向家长隐瞒实情。

六、落实应急预案,反应迅速不麻痹。

为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正常开展,维护幼儿园稳定。确保发生安全事故时处理迅速到位,我们制定有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凡发现有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的成员以及事故所在位置的老师及其它的责任人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由安全信息员对安全预警及幼儿安全信息及时通报,保障通讯联络畅通,将相关的安全规定和幼儿在园的情况都能够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建立和完善了幼儿家长联系制度,加强了幼儿园和家长的沟通,促进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七、严格晨检制度,防病措施不放松

要求保健医生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晨检时注重"看"、"摸"、"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及时掌握生病幼儿的情况,晨检后反馈到班级,使带班教师可以对生病的儿童进行特殊护理,班中老师及时反馈保健医生幼儿的当日情况,以便做好全日观察。

今年,我们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活动和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防流感期间,尤其是在预防手足口和甲型流感工作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了缺勤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对缺席幼儿进行家访,了解缺席原因,对患感冒、发热的幼儿作好观察隔离工作,并主动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增加了预防服药,提高了消毒的密度与强度,同时每天向上级部门坚持报告制度。

八、做好档案管理,有案可查不含糊。

为严明我园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档案管理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幼儿园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我们有自己的档案管理制度,有档案管理责任人,对我园在何时何处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案。我们都做下记录、整理。认真保管,绝不含糊。这样,我园的安全工作才开展有序、落实有案,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园的全局工作。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警钟长鸣,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制度为纲、以落实为要,科学分工、各司其职,责任落到实处,工作落到细处,齐抓共管,确保幼儿园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我园健康、平安、和谐发展,我们八桥幼儿园全体师生将一如既往、不懈努力。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8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

研究背景: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对现代儿童教育来说,如何利用环境来刺激教育儿童,来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家所重视的教育研究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如何将《纲要》中,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有关环境创设的新理念渗透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所缺乏的,因为理念的滞后,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的过程中,导致一些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育行为。

同时,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还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观察、去创造、去解决、去探索、去竞争。审视当前我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如: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半年搞一次环境布置,设置高出幼儿视线,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普遍存在着一劳永逸现象,失去了环境育人的教育功效;存在着教师从设计到制作布置全权包办,缺少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成人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失去了环境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自我质疑:“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环境,真的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吗?”“我们的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是否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发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研究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实用、适宜,具有较强教育价值的幼儿园班级环境。使之能激发幼儿的热情,能与幼儿产生有效的互动,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达到以美培智、以美辅德、以美育诚,辅助幼儿健康成长,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实验研究内容:

1、创设主题墙,将主题活动内容融入到环境当中,激发幼儿主动的与环境互动,吸引幼儿,从而达到环境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

2、开辟气氛宽松、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区域活动,实现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目标。

3、研究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地参与创设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学前四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7月——12月)

(1)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环境创设研究状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搜集与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做好课题实施的相关物质准备。

(3)采取自学与专业引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不同形式,学习、领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提升保教人员对环境创设方面的理论素养及技能。

(4)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2、实施阶段(1月——12月)

(1)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各班级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创设班级环境。形成主题墙涉及到的几个版面内容或主题网络图;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内容中创设与之相应的活动区;在温馨提示栏中贴出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书,邀请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主题墙图片、资料,创设主题墙。

(2)研究人员对实施过程做详细记录(包括文字记录、摄影记录),积累资料。

(3)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课题组教师培训班、实地观摩环境、论文和案例评比、班级环境创设评比和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

(4)定期进行课题的阶段性小结、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3、总结阶段(1月——6月)

(1)对课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整理有关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2)汇总有关的研究成果(图片、录象、照片、文字资料等)。

(3)申请课题结题。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和形式

(一)研究报告

(二)论文集

(三)环境创设集锦(VCD)

(四)优秀教案、活动集锦(VCD)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序号经费项目预算经费(元)

1、资料费:报刊、档案、复印、打印、购买必要的图书费用。5000

2、学习培训活动5000

3、环境创设材料4500

4、摄录设备材料500

5、科研活动奖金5000

6、合计20000

八、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9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许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小一幼儿(30人)和小二班幼儿(30人),其中小一班为实验班、小二班为对照班。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餐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幼儿进餐教育的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成功经验。举办专题讲座,针对实际解决问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定期不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5、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进餐礼仪技能的训练,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 总结。注意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教育评价。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及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小班幼儿进餐行为习惯。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幼儿进餐习惯与身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小班幼儿进餐技能的指导。

3、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研究的步骤

20xx年2月-3月,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进行前期测评,分析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

20xx年4月,收集小班幼儿体检结果,调查分析幼儿身体状况与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理论学习,调整课题实施方案,商讨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进餐行为培养计划。

20xx年5月,通过一日生活基本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

20xx年6月,对幼儿在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出现的不良行为礼仪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这一系列不良礼仪的原因。

20xx年7月初,以论文的形式结题。

五、人员的分工

张珺负责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结题,姚秧秧、蔡飞燕负责收集各项资料,刘碧波、何冬梅、林园做好实施方法的验证工作。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10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

当今闻名遐迩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把个案记录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世界被公认为最优秀的教育方法。个案记录不是纯粹的活动记录,它的使命是让教师在对每个儿童进行关注时,能更好的遵循新《纲要》的精神,让它更有利于针对每个儿童的教育和对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让教师自主、深入的去寻求掌握观察儿童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敏锐力,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它体现的是被观察对象的一系列发展进程,也体现了教师与幼儿互动、儿童与教师互动、家长与教师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前,上海儿童基金会普陀幼儿园,开始了有关“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幼儿和幼儿园教育”的课题研究。该课题研究从加登纳和瑞吉欧的合作研究《让儿童的学习看的见》中获得灵感,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幼儿教育家乔治·富门的指导和帮助。国内外进行丰富的个案研究,如:“幼儿家园行为不一致”的个案研究、“幼儿交往能力”的个案研究、“幼儿多动行为”的个案研究这些研究让老师看到了“记录”的价值,教给老师记录的方式,从真正意义上指导我们的研究。

二、课题实施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们在研讨有效教学时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学目标不具体,没有把握教学难点、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解决难点;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及时反映,灵活驾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备课时备幼儿不充分,对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够了解,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情况估计不足。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就是观察了解、分析幼儿的有效途径。通过个案记录的实践研究促进幼儿园的有效教学,这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的现实需要。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应当尊重每个幼儿的自身发展的特色,应当因人而异,在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何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能面对所有的孩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无疑,开展个案研究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个案教育研究能促使教师围绕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反思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我们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体现。

3.我们幼儿园的办学思想——顺天应人、以智启智,这就意味着要贯彻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要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原则,要有对幼儿快乐学习生活的追求,要让幼儿园成为幼儿幸福生活的乐园。对我们教师而言,要求我们心系幼儿,真心关心幼儿,关注并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从孩子的角度设计和开展活动,要有用智慧启发幼儿智慧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教学技巧。个案研究是贯彻办学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个案研究能加快办学思想建设的步伐,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课题实施的理性思考

1.课题概念的诠释

⑴“幼儿”指3—6岁的儿童。(本研究对象指本园在读幼儿)

⑵“幼儿个案记录”指各研究者根据本班实际,确定研究对象,对个别或少许几名幼儿的生活、学习过程或现象进行细致和整体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是案例的记录,也可以是连续跟踪的观察记录,记录的方式可以是笔录,也可以是量表统计,还可以摄像、摄影等。

⑶“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指对观察记录的幼儿个案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策略,进行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幼儿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相关理论支撑

⑴“儿童中心论”—杜威教育理论,瑞吉欧人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这一思想,反对教育在教学中对儿童进行知识的单向灌输,针对传统教育中重心在教师、教材,唯独不在儿童的“无儿童”的现象,提出了“儿童中心”的论点。

⑵瑞吉欧教育体系幼儿教育最独特的贡献,就是把“记录”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琳莲·凯茨认为,瑞吉欧的“记录”为幼儿教育提供的是基本的、同等重要的革新。第一,记录帮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学习;第二,记录是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学校中所获得的经验;第三,记录是教师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使教师了解幼儿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第四,记录提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信息。瑞吉欧教育体系使业内和业外的人士都感到震撼,并为之折服,在很大程度上与瑞吉欧教育体系所建立的丰富“文档”是有关联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点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坚持以尊重、理解、信任儿童为前提,确保个案记录研究的真实性。

(2)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教师在观察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带个人感情色彩,都应把自己当做局外人,把自己的`、幼儿的行为、语言都如实记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生动、具体的资料。

不干扰幼儿。记录自然状态下的表现,特别在“点点滴滴”中避免因记录而干扰幼儿的活动,否则记录只会流于形式;不喧宾夺主。观察记录只是为教育服务,不为了记录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为了记录而放弃了对幼儿的指导,美其名曰:“为了记录”这本身就违背了记录的初衷。

2.可能创新之处

(1)对寻常幼儿的个案记录更全面、细致、丰富、具体。

(2)个案记录的开式多样化(文字、图片、照片或录像),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的观察更敏锐,教学策略更有效,更能体现教师的智慧。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思路

1.研究目标

总目标:

通过幼儿个案记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具体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真实记录整理、准确分析个案,学会从个体到整体的个案研究方法,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

(2)联系个案记录研究,更有效的开展备课、上课、评课。

2.研究内容

(1)个案记录的内容包括个案记录研究对象的确立、如何观察并记录幼儿一日生活、记录的方法、怎样分析记录的内容以及怎样评析记录的过程。

(2)通过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促使教师全方位的备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从幼儿角度设计、组织评价教学活动,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3)个案记录促进有效教学。备课时教师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把握重点,掌握突破难点的策略;在课堂中教师及时反映、灵活驾驭;课后教师及时记录分析评价课堂的有价值的研究现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学习古今中外有关个案记录的理论知识以及个案记录的研究方法,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行动研究法: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个案记录的操作策略。

(3)个案研究法:老师们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片段或过程真实的记录下来,加上情境分析和反思、感悟,进一步提升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这就是个案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4)经验总结法:在各个不同的研究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的实践操作进行整理和归纳、提炼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体系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4.研究重点

(1)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探索影响个别教育的相关因素,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2)积累丰富的个案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3)找出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以及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方法。

5.研究思路设计

(1)组建一支具有一定实践和研究水平、具有创新精神的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课题研究团队。聘请市、县教科研的专家为课题顾问,对课题的理论支撑、研究方向、总结提升等方面做指导。

(2)对幼儿个案进行及时的分析、整理,有效的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6.研究步骤构想

(1)准备阶段完成选题,选好子课题,确立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制定研究计划。包括:划分工作阶段的程序,确立工作内容,安排工作时间,规定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

(2)实施阶段课题开题。研究者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工作。按月、按学期进行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分析,定期总结交流。

(3)总结阶段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价值判断,形成研究报告,并整理相关的论文集。

五、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2、保障措施

(1)本课题组核心人员均为本科学历,从事幼教工作平均为12年,多次与省市级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均取得过研究成绩。

(2)本课师组为学习型团体,成员们勤于学习,乐于研究,团结协作,业务能力很强。

(3)本课题组围绕课题已开展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搜集了大量的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做了充分的、务实的调研工作。

(4)本课题能自筹研究经费,保障研究时间。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1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1)社会关注度提升:随着社会对儿童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幼儿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焦点。近年来,涉及幼儿的安全事件,如意外伤害、校园安全漏洞、食品安全问题、网络风险等,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切,凸显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2)政策导向明确:国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活动,构建全面、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这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3)教育实践需求: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环境,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满足家长和社会对安全教育的高期望,是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本研究将系统梳理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探讨其内涵、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机制,有望丰富学前教育理论,推动安全教育学科建设。

(2)实践指导: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研究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际操作模式与创新策略,为园所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的安全教育实施方案,提升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效。

(3)社会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认知度和支持度,推动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幼儿安全保护网络,为构建和谐、安全的学前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二、研究目标

1.理论层面:构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理论框架,明确其基本概念、目标定位、主要内容和实施原则。

2.实践层面:探索并总结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与创新模式,提出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3.评价层面:构建幼儿园安全教育效果评估体系,为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及家长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

1. 幼儿园安全教育理论研究:解析安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界定其内涵,明确目标体系,探讨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2. 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探索:调查分析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挖掘优秀实践案例,提炼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研究国内外先进安全教育理念与模式,为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借鉴。

3. 创新策略与模式研究:针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难点与痛点,提出针对性的创新策略与模式,如情境化教学、家园共育、信息化手段应用等,并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

4. 安全教育效果评估体系研究:设计符合幼儿特点、兼顾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的安全教育评价指标,构建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反馈改进等环节的综合评价体系。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法: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实践经验等资料,为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提供依据。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收集教师、家长、幼儿等多方意见与建议。

3. 案例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炼成功要素与可推广经验。

4. 实验法:针对提出的创新策略与模式,选择试点幼儿园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其效果。

五、预期成果

1. 学术论文:撰写并发表关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创新策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2. 实践指南:编制《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指南》,为幼儿园提供具体、实用的安全教育操作方案。

3. 评价工具:开发《幼儿园安全教育效果评估手册》,包含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反馈改进流程等,供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及家长使用。

4. 研究报告:完成《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报告》,详细记录研究过程、主要发现、对策建议等内容。

综上,本课题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实践探索为核心,创新策略为导向,评价体系为保障,全面深入地研究幼儿园安全教育,以期为提升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题 篇1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业角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知识的交融渗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促其快速成长的平台;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教师担负起脊梁的中坚作用,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课题的开题报告。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内容,既没有给出探究的方法,也没有给出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办才好?这种提问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又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施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的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是根据刘志伟老师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科学教学》中发表的论文《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中介绍的幼儿园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巩固拓展—创新发展,开题报告《课题的开题报告》。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组织引领我校全体科学教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拟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科学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联系;

3、通过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促进幼儿园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4个:

1、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2、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来优化新教学模式;

3、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4、研究如何检测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行动研究法:用于研究在科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六、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课题准备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请课题组导师审定、指导、论证;课题组研究小组的成立;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11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本阶段要组织和引领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本阶段要对实验过程材料进行梳理、提升,形成研究成果;发表研究成果。

七、预期成果

如果我们的课题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可以期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可能会取得如下几方面的预期成果:

1、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报告、论文;

2、幼儿园科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该课题中的优秀课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