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好的告别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1

“读这个故事,”《人物周刊》说,“你会笑,你会哭,会因此想搬到北欧去,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更可爱一些。”这个发生在瑞典的故事,如生命庆典般绚丽斑斓,它让我们思考,自己是谁,以及我们要如何过这一生。

有的人称它是《一个的朝圣》瑞典版,读者评价它“令人愉悦又心碎”“搞笑之余让你感动且哭得稀里哗啦”“读到一本好小说的感觉真好”。这里有一个愤怒的恪守常规的普通邻家老头,一对话痨夫妇和话痨女儿、这里有一只掉了毛的乱蓬蓬的倒霉猫,这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迷人相遇。去年夏天陆陆续续就看完的一本书,本书有两条线索同时进行,一条是欧维的成长、恋爱、工作和交友的回忆线索;一条是现在欧维自杀的过程伏笔。最后两条线索交融,很喜欢作者的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娓娓道来中让人读读着很舒服,还有同名电影。

欧维,是一个59岁的怪老头,脾气古怪,不喜欢和周围的人交流沟通,他想念他患癌症去世的妻子,他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他可以留恋的事情,他决定自杀。他自杀了6次,6次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他没有死去。第一次自杀欧维穿好西装,写好遗嘱,打扫干净房子,准备上吊,计划因为新来的邻居一家来给他送蛋糕感谢他帮忙倒车,顺带来借他家的梯子和扳手被打断;第二次在他采取用汽车尾气憋死自己时,邻居来敲车门说丈夫从梯子上摔下来请他帮忙送去医院;第三次欧维打算卧轨死去时发现一个男人晕倒在铁轨上,欧维决定放弃自杀选择救人;第四次他打算吃药,却因为流浪猫被狗欺负作罢;最后两次他决定开枪自杀,却分别因为邻居着急去他家上厕所和来他家借住而被打断。看像上去是一个个巧合,实则也是他身边的人的一些察觉,欧维看上去不通情理冷冰冰,实则每一个举动都散发着暖意。所以邻居三岁女儿画画时,其他人都是黑白色的,唯独给欧维画的是彩色的,黄、红、蓝、绿、橙、紫这些颜色全部汇聚在一起,因为小孩子认为欧维是最有意思的,所以给他画了彩色的画。

回顾欧维的一生,他一辈子努力工作,买了第一辆萨博车,很少生病,按时纳税,认识了索亚,并和她结婚,他只希望一切井井有条,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优秀品质,勤劳努力从不在背后说人闲话,因为不愿意去指责别人,他还曾被诬陷为小偷。他不曾奢望爱情,上天让他遇到了索亚。他们两个一个是单调的黑色,一个多彩的颜色。欧维不善言辞,像个小老头;索雅热情美丽活泼,积极面对一切。他们两个是互补的性格。曾有朋友说欧维配不上索雅,索雅却说欧维是唯一一个愿意为了等她每天陪她做反方向的火车,是认真听她讲话的人,是个正直勤劳的人。欧维和索亚的爱情是穿插在这本书的回忆中的,但命运又是残酷的,他们失去了孩子,索雅半身瘫痪,后来还得了癌症。这一切没有夺取索雅对生命的热情,她积极的工作,努力的教孩子们读莎士比亚。他是个不会表达自己的男人,但在坚强的外表下包裹着以颗温暖的心,但接触久后就会被他身上的品格所吸引,这本书所表达的有些东西都值得让人反思,这本书从开始觉得的轻浮到后来的感动,越读到后面就慢慢被欧美这种淡淡冷清的感情所感动,平淡的语言下都淡淡是温情。

这是一本有味道的书,越到后面,就越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淡淡清冷下都是柔情,满满都是欧维对亡故的妻子深深的眷恋,明明是个冰冷的人,心尖上却有那么一块温柔的地方,但是作者却写的十分深情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的幽默和温情都让人爱不释手,生活能给予的东西很少不论好坏,但都是合理的,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就像索雅说的,欧维只是生错了时代,被困在了那个糟糕的时代,被身边的人所否定,但在错误的时代里也有宝贵的.回馈,比如,索雅,比如帕尔瓦娜和那只猫,都是他糟糕生活里的一抹阳光,给予了他温暖,对于欧维来说,头上一片屋顶,家里一只猫,安静的街道,值得呵护的汽车,和了解爱他的女人,一份有所作为的工作,一套房子,家里面的东西定期有个修护,能让人修修补补,这就是欧维的人生哲学,对他来说也是种幸福。

初看这本书的名字还以为是一个很消极悲观的故事,读到最后情不自禁的流泪,看到结局,会为欧维和索亚最终团圆感到些许开心,但是也会为他们的爱情而流泪,是的,今天又是为别人的爱情而流泪的一天。很适合放在床头,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听着雨声,来读一读,这样心静下来了,也就很好入睡了。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2

又读完了一本余华的作品,在读余华的作品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憋着一口气,不敢放松。每读几页都要没有目的地站起来走动一会儿,可能是书里的内容显得压抑,需要缓一缓才能继续。余华的作品体量不大,读得快一点,一个下午就能读完一个故事。

读完了《第七天》,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二天讲了一个爱情。很佩服余华的细腻,将杨飞这样的人写得这么真实,文字的力量真是伟大。自卑就像一条看不见的尾巴,明明看不见,却怎么也摆脱不掉。第三天讲了一个亲情,杨金彪是个好人,杨飞遇到杨金彪很幸运。我认为这两天是全书中最精彩的两天,字字句句都值得反复体味。

书中还提了一些很敏感的话题,“市长蹊跷的.死因”、“强拆事件”、“领导检查不到的柏油马路”、“公安的、消防的、卫生的、工商的、税务的”、“医疗垃圾事件”、“李月珍死亡真相”、“计划生育是国策”等等中国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每次都很庆幸自己花了几个小时读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之前看过一句话,“生活这么累,为什么还要读书,因为我们还有理想。”越到这个年纪,越觉得理想遥远。学生时代谈过的那些理想,被我们选择性地遗忘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和现实共同组成了一个沙漏,理想占一头,现实占一头,中间的细沙是我们。随着成长,我们慢慢地向着现实靠拢,一点一点。这么比喻似乎又不太贴切,因为在生活中谈理想往往意味着夸夸其谈,空谈误国;现实才是实践,实干才能兴邦。

夸夸其谈的理想让理想不是理想了,值钱的现实让现实成为了现实。人人都开始谈钱了,还谈什么理想,理想又不值钱。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3

《第七天》讲的是一个人死后的事,描述了一个死后世界的世外桃源:死无葬身之地。讽刺的是,“死无葬身之地”这个现实中用于诅咒人的一个词,在书中变成了一个人死后的庇佑所。这个地方是死后没有墓碑、孤苦无依的人的唯一去处。它芳草鲜美,鲜花盛开,树木茂盛,溪流潺潺,是一块理想之地。这儿的人相亲相爱,不分亲疏,哪怕是生前的死对头,来到这儿也相处地其乐融融。与冷冰冰的现实相比,生前困顿窘迫的人在这儿找到了家人,找到了栖身之所。

虽然书里讲的是死后的事,但实际上还是用浓重的笔墨讲述了主人公杨飞活着时的事,以及对于他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些人。这里面有他的前妻,他的养父,以及他的“妈妈”,还有他死前与他有过交集的人。看的时候我感动于书中出现的各种情感。首先是杨飞与自己前妻李青之间的感情。虽然两个人分开了,却还爱着彼此。因为两个人的追求不同,所以在相处了一段短暂的时间后,两个人还是离婚了。妻子因为遇到了一个有着好的创业想法并很欣赏她的留学归来的博士,离开了自己爱着的另一半。但是他们死后相遇时,她说,我结了两次婚,但是我只有一个丈夫(指杨飞)。其次是杨飞与自己的养父杨金彪之间的深厚感情。二十一岁的杨金彪在铁轨上见到刚出生脐带还没掉的杨飞,从此以后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养,并因此一辈子没有结婚。杨飞的“妈妈”李月珍(杨金彪的邻居)对于杨飞的照顾和关爱,也让人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情感。杨飞生前在出租屋的邻居,鼠妹李梅和她的男朋友伍超之间的爱情,也令人唏嘘不已。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如此真挚的感情却在现实的重压下而以悲剧结尾。书中有两对深深相爱着的情侣:杨飞与李青,鼠妹与伍超。在现实的诱惑下,杨飞与李青的感情走向了终结。而另一对,鼠妹与伍超虽然争吵不断,却并没有分开。然而,无论是选择分开的,还是坚持在一起的,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悲剧的。杨飞踏实真诚,但在现实中却缺乏一点上进的勇气,李青觉得自己和他在一起只会庸庸碌碌过完一生,所以当一个更闪亮的人出现时,她选择了离开。但是再婚后她发现,那个看起来才华横溢的留学生,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她最终沦为一个官员的情人,在这名官员东窗事发后选择了在浴缸自杀。而杨飞为了给养父治病,卖掉了房子,辞掉了工作,最终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因为饭店起火爆炸而身亡。而鼠妹与伍超,更是因为现实的蝇营狗苟争吵不断。在繁华的城市里,他们做着最低贱的工作,虽然想要改变,却总被现实拖住手脚。最终因为一个买来的山寨手机,鼠妹选择了自杀。她在意的不是山寨手机,而是伍超骗了她。而伍超,在得知鼠妹的死讯后,悲痛不已,选择卖掉一个肾来给鼠妹买一块墓地。这也使得鼠妹成了死无葬身之地唯一的一个选择安息的人。而伍超,也因为卖身后的感染身亡。这些悲剧的结尾是对现实的沉默控诉,它把这个世界的遮羞面纱一把扯下,把它的残酷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就像余华说的一样,“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第七天》揭露了赤裸裸的现实:强拆、物欲、贫富差距、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冷漠、官僚主义等等。同时,它也褒扬了一些东西: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人的善良,人的坚守。当然,揭露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希望书中描述的理想之地,有一天不再只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4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这个名字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中。不仅仅他,还有他的队友们,那种最初的激动,到最终的绝望,这途中的感受不言而喻。我们能够想象,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就仅有他们几个人在走,他们心里的那种无助、失落、不知所措的心境一向回荡在他们心中,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把心中的苦倾诉给自我的同伴,而是自我默默地忍受着、承担着。这种精神上的`压力是十分人所能忍受的,以至于让埃文斯精神崩溃。

而骑兵上尉劳伦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独自去应对、走向死神,给队友们以更多生的期望,而要做出这一决定,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但他的队友们并未能如他所愿,而是最终以体力不支而倒在返程的路上。

斯科特临死前的感悟可能比某些人一辈子的感悟都多。“因为仅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我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作者的这句话说得多好。一个人如果连拿出让自我领悟、反省的这么一个时间都没有的话,那这个人这一生算是白活了。一个人仅有在静下心来,在极度的寂静之中,自我想一想,反省一下自我。这务必会让这人感受良多,会让人的思想升华。

“伟大的悲剧”这个标题一点也可是分,因为它充分地彰显了斯科特一行人的顽强求生意志,但却事与愿违。用他们的话来说:或许这就只能是一个伟大的悲剧。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5

生命,尊严,死亡……阿图葛文德的这本《最好的告别》的标签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确,死亡离我们很近,是每个人终将走过的宿命。但,我们要怎么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身体里大多数细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还有人说,人会经历三次死亡,当最后一个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影响力;相似的说法还有文学家臧克家先生笔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更突出一个人的贡献。

这本书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先告诉,无论是从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质量上,我们对病人无微不至的,为了让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顾未必对患者真正有用。在这一部分作者期望说服读者,并不是活得越长的人生越有意义,以及现代医疗设施,比如手术,化疗,很多时候并不能延长生命,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本来就难以一概而论。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人们的优先需求显著改变,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的观点,试图说明幸福感让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而在医院治疗的方式显然无法让人幸福。

接着作者从美国现有的制度,或者说存在的机制,提出让病人活得更好的两种可能。在有活力的疗养院里,病人们能尽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接受临终服务,让一个人在临死的最后时间里尽可能舒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较两种方式,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运作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他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病人尽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说到想要的生活,其实真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第一,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种生活不是简单的可以复制的。这也是疗养院的困难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说出自己不想要什么,却很难讲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容易导致的结果是,病人总觉得不满意(毕竟身体每况愈下是一个事实),更难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终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尤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类似于“有什么可以替换的东西”,但我喜欢管这个叫生命的判准,或者底线,理解为一个人决定最想做的事情,最无法割舍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这一点,自己尤不知道,何况是在危机时刻做决定的家人们?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治之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他让我开始思考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是什么?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答案还是不知道。我觉得,这样子其实是有一点可悲的。

所以,为了让人生更加丰富,为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好好学习,出好作品吧。这样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说出,自己这一生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6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7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一个生者最完美的谢幕。揭开书页深感残酷和沉重。虽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人之常态。但真正面对自己的亲人,爱人,家人或朋友等等,又有几个能轻描淡写,云淡风轻呢?!也许被质疑现在正青春,谈论衰老是否言之过早?是否危言耸听?容颜可以改变,甚至高度宽度也可以改变,唯独衰老无法逆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死亡并不遥远,就如《死神来了》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会面临什么。只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有价值和尊严,坦然接受衰老,自然地活,优雅地老去。

五十知天命的阿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更是一位深具慈悲心肠、富有人道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作家。作为医者仁心出发,用独特而理性的眼光肯定人类的衰老与死亡的进化论,围绕身边的亲人,朋友或病人展开从医学生物学角度阐述美国养老院进化史,发展史,用大量举例,数据论证老年生存率与死亡率,寻求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养老院。如何幸福快乐,自由自主,有尊严及有趣地度过晚年,不能只满足于疾病治疗现阶段,而更要关注老年人养老,疾病,老年护理,死亡,姑息医疗及善终护理等新理念展开论述。强调医生不只是治病,更要关注人的身心的需求。抛开传统医学观念,开辟一条人性化可行性老年医疗机构。许多宝贵见解和理念值得阅读,思考和借鉴。

(1)老龄化结构改变

据统计中国老龄人将近占3亿人口,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将让下一代不堪重负。意味着一对夫妇照顾四个老人。医疗水平提高,保健人口老龄化是寿命革命的标志,是人口长寿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

(2)道德与现实相冲突

书中举证了许多例子,经济发达的美国老年人相对是幸福,也让人羡慕。拥有独立经济实力,社会保障,福利机构,完善的养老设施等,而中国面临改进中,大部分老人养居起家,两代共住,相互照应,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帮助儿女起居饮食,养孙育儿,没有完全独立或自主,自由。要是老了动不了,病了就送进医院交给医生,生死由天。这就是养儿防老,老有所依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书中提到谢莉不但要兼顾工作家庭和孩子,还要照看日渐衰老的父亲,力不从心,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送父亲到养老院。问题非常现实,送与不送,一边是道德评判,一边是实际困难。

(3)面对衰老应做好准备

一想到衰老,脑袋里全是恐怖而可怕的画面,头发牙齿掉光,驼背的糟老头或老太婆,不是愉快话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保持容颜,打玻尿酸,整形,整容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各显神通,与衰老抗战到底,不惜重金或付出惨重代价甚至是生命。无法坦然接受或直视慢慢变老的事实,总指望通过人为干预,能永葆青春。其实所有化妆品或医学技术,在衰老面前仍旧无计可施,徒劳无功。自然规律无法违逆,你的身体,毛发,皮肤,粘膜,骨骼,脏器等功能逐渐老化,轮番“亮红灯”警示你远离健康,走向衰老。放下一切妄想,接受现实吧!上帝是公平的,不偏袒任何人,虽然不能决定生命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活出每个阶段的风采和优雅,夕阳无限好,不恐黄昏时。老人就是一首经典老歌,一本历经桑田厚重的书,带给人智慧和从容。别被脸上的皱纹给吓到,那是最美的纹理,只希望在自己白发苍苍那一天,有人对我说:奶奶,你真健康!而不是年轻或漂亮。只有完成接受并爱着每一个时期的自己,才能与衰老和平共处。

(4)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最正确的做法

出身于医学世家,拥有资深经验的阿图医生的父亲,在死亡面前一样无助,一样恐惧,有着所有病人该有的身心反应,尽管父亲研究了一辈子医学,也逃不过死神召唤,在病魔面前只是微小的一个细胞,只能眼睁睁被癌细胞吞噬,只是希望在被癌细胞消灭之前走得从容和快乐点。所以阿图应诺父亲意愿,选择姑息医疗和善终服务,陪伴父亲走完生命中安详和自尊的时光。而不是选择尽力抢救,插上呼吸机,导入鼻饲管,电除颤,全身上下插满了管子或仪器,或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从而论证姑息医疗和善终护理才是更理性更人性化的选择。国内还没有实行安乐死,在病人生命垂危之际,家属总要求全力抢救,让机器维持呼吸心跳,失去生物学价值,换位思考,你能接受吗?

(6)三种医患关系: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

作者对医患沟通方式的`臧否对于时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应该有所启迪。他批评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他也反对“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他推崇“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值得借鉴学习。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永远不离不弃。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8

曾经,他们在雪地里踏下艰苦而无畏的脚印。

曾经,他们在南极点上插下了没有一丝喜悦的国旗。

曾经,他们在暴风雪中闭上了那还年轻的双眼。

他们,令人为之感动的五位英雄!

接受了任务,无疑是接受了死亡,但斯科特却认为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也许,是为了他那美丽的祖国吧,因为五人都爱着自己的国家,所以雄心勃勃地踏上了去南极点的旅程,但人生不可能一路顺风,那耀武扬威的挪威国旗,在一瞬间打破了他们的喜悦和骄傲。明明这么拼命,这么的`努力,但还是落得个失败的下场,没错,世界就是这么的不公平!不公平到不仅不给他们第一的位置,还拿去了他们的生命,凶猛的暴风雨中,他们悲伤地死去,只留下那保存着他们的记忆的日记本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他们五人的做法很傻很可笑吧?不!恰恰因为这,显示他们人格在伟大。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傻傻地去帮别人做事,是他们以为除了功名,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诚信。茨威格说得对: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就算没有成功,那又怎样?就算毁灭自己,那又怎样?他们的灵魂是那么的不屈不挠,那么的伟大而高尚,它将永远不会变质,永远不会在人们心中消失。我们都记得,他们那伟大的悲剧

时光飞逝,现在,我们已无法感受到那五位英雄的悲伤,但,让我们来看着他们的影子,那并没有成功的却依然被传诵已久的影子。想想自己,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一旦撞上失败就会灰心丧气。可是,就算失败了又如何呢?人生的努力了,便不会有遗憾。人不一定要有所伟大的成就,即使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但你那坚持不懈,努力拼命的可以让所有人感动!人生,重在过程,而不是在结果。

再见了,伟大的英雄们。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9

为什么贫穷的地方一直还是那样的贫穷,贫穷的本质是由于外部因素,如自然环境的恶劣、土地贫瘠、气候炎热,还是自身原因,如缺乏教育、认知、信息、资金、胆识。一个家庭一旦没有钱就很容易掉入“贫穷陷阱”。

 你今天的收入会影响将来的收入,这个将来可能是明天、下个月、也可能是下一代;你今天有多少着你能吃多少,有多少钱用来买药、支付你孩子的教育费、为自家天地买来化肥或更好的种子,所有这些都决定着你明天会有多少钱。

根据书中的内容,我认为陷入贫穷的原因可以归纳成:却反认知而容易造成目光短视、享受生活、害怕风险。很多非洲家庭不愿意花费10美元购买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导致很多非洲儿童在疟疾丧生。即便是公益组织捐赠给他们蚊帐,对于不花钱就能得到蚊帐更加不会珍惜蚊帐,更加也不会自己出钱去购买。不重视基础疫苗接种和基础教育,导致很多儿童得病或者缺乏基础自我保护意识间接被传染得病。

为什么穷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最主要的是小孩子上学不能立马变现,而且还会耽误赚钱的时间。即便是认可获得更多的教育可以增加收入,可是投资教育的是家长,而获得收益的`却是孩子,投资人与收益人错配,尽管有孝心的孩子让父母的投资得到回报,但是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家长并没有从中获得应有的收益而心生怨恨。不仅如此,可能老了晚年过得很凄惨。每次回老家我总是能听到各种各样言论,特别是很多女孩子受到教育后,都远嫁他乡,父母老了想看一眼都难。反而那么没有读书的孩子,都在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站在部分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知道结局是这样,父母心里不会丝毫的后悔那也是很难的。

为什么印度所有的怀孕妇女都不吃加碘盐,尽管这种盐到处都可以购买,很有可能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让自己及子女吃得更好有什么价值,人们并不完全了解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性,尽管微量元素很便宜。小孩子的未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培养好一个孩子他们未来会创造多大的价值也是难于测算,不仅仅可以让他们健康生活在地球上,更可以让他们因为身体健康而大大提升了他们一生的收入。基础教育、接种疫苗与饮食一样重要,做出的错误的决策本质还是认知问题。就像来长沙后,我才发现湖南地区的人们很喜欢艾叶和熏艾,而在我的人生经验里艾草被收割来当做柴火烧了。

书中还提到穷人选择食物时,主要考虑的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甚至在他们的生活中还有比电视更重要的东西,例如先考虑买车、买电视(电视比食物更重要);会发很多钱置办婚礼、嫁妆。

曾经听家人讲过从柬埔寨嫁入到中国当媳妇的女人,无论家里生活条件多苦,她们都舍得一次性买20个鸡蛋,然后把鸡蛋用油炸熟,加入白砂糖,一顿可以全部吃掉。对于国内生活的人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是暴殄天物。不知道是价值观不同,还是对于生活的享受,没有想到一次性可以透支半个月鸡蛋使用量。所以,我时常觉得生活在勤俭持家的中国实在是幸运。

不肯冒险,是穷人面临的第一大风险。不肯冒险,其实是最大的冒险。不肯冒险或不敢冒险是因为没有办法把全家人的幸福当做赌注,现有的一切可能是最好的,至少比失去现有的一切要好。输不起的观念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并束缚着他们,因为输了没有办法翻身。只要有一代人挺身而出,努力一把,就可以让一代人在甚至是三代人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成长、生活,将他们从“贫苦陷阱”中解救出来。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10

内容简介:“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第七天》选择一个刚刚去世的死者“我”(即杨飞)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由“我”讲述死后七天里的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我”力所不及的一些故事或故事片段则蝉蜕给与“我”相关的'他者,由他者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

主人公杨飞是主环,这一主环分别连套一些不同的次环,次环又连套次次环,从而形成多重连环式结构模式。分别是杨飞——李青——李青的后夫,杨飞——杨金彪——生父生母一家,杨飞——杨金彪——养父兄弟姊妹,杨飞——鼠妹与伍超——肖庆,杨飞——李月珍夫妇——杨金彪,杨飞——李月珍夫妇——二十七个婴儿等均构成一个个三连环结构。三连环结构涉及第一人称蝉蜕叙事。所谓第一人称蝉蜕叙事是指由第一人称叙事者“我”蝉蜕到下一个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叙事者的叙事方式。杨飞到“死无葬生之地”后不久,遇到“我”出租屋的邻居“鼠妹”,她认出新到的防空洞地下室的鼠族邻居肖庆,肖庆为大家带来了“鼠妹”的男朋友伍超在阳界的消息。于是,故事的讲述者就由杨飞蝉蜕到“肖庆”,然后“肖庆”以第一人称为大家讲述“鼠妹”到“死无葬生之地”后大家所不知道的关于伍超的故事。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11

最近我阅读了《活出生命的意义》,给我的感触是很深刻的!光看题目,很容易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心灵鸡汤。这本书并不厚,讲述了作者在纳粹集中营中的生活。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儿医师。一个20世纪的奇迹。精神分析第三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以意义疗法为核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使命。弗兰克儿医师从奥斯威辛集中营人间炼狱归来。写下了这本书,成为畅销书。

弗兰克儿医师以平淡的语气描述他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活。描述死亡与毒气。描述人在极限环境下的.苦难,以及从苦难里如何借着意义地寻找,将自己超拔岀来,去重新爱人。

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弗兰克儿医师能够撑过这几年的地狱生活。除了他超强的意志力。是爱让他活了下来。

本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金球有20多种译本,是一部畅销名著!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12

前几天刚读完费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虽然我能理解欧维的一切所作所为,以及邻居对于欧维的热忱。但是实在不能同《海边的曼彻斯特》一般将自身的情感完全带入,总感觉像是第三人称俯视欧维所做的一切,与自己无关。

感觉更多的可能是因为我与欧维不是一类人。

欧维非常热心,可表现很嘴硬,会一边说着“怎么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人不会倒车”,一边帮邻居把车倒进车库;会为了自己已经断交了许久的朋友而与社区职员发生冲突;也在嘴上说着不是自己的猫受到“金发霉女”的“王子”(一只狗)撕咬后而出面阻拦“金发霉女”的追击,而后借出铁片通上电,只是为了当“王子”来他们院子里撒尿的时候被电,虽然最后收走了,因为“担心电着那只该死的老猫”,收走的时候还煞有其事的.和猫承诺“我和你保证,这样的方法真的有效。”

但他也是个固执的老头,一生除了追索雅时,撒了自己是军人的谎,就再没有撒过谎。一生中始终坚信、践行类似于“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概念,工作上勤勤恳恳,与大多数老实人一般。也认死理,社区里不允许通车,就是不允许,即使是自己晕倒要去医院,昏迷前最后一句也是,不能让救护车进社区,因为社区不允许通车。对于数学十分敏感,但是对于文学却毫无兴趣,在建筑与机械维修方面展现出极高的天赋。

当然,与其他小说相同,欧维这一生也受到了许多打击。他修缮了他父母留下的房子后,邻居家着火,为了帮助邻居老头救出小孩,光着膀子冲入了火场,但是出来之后打算再救火时被消防员拦下哎,理由是保护欧维的安全,但是却不去救火,理由是两个市政府没发文书,而欧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原本小小的火苗吞噬自己的家,将自己的家烧成灰烬。最后欧维只能握紧双拳,在白衬衫的步步紧逼下以地价卖出自己的地块。什么?你问为什么不算房子?房子都烧成灰了,哪来的价格?而欧维仅存的钱被一个假保险员骗光了。所以欧维大概是明白了,你没有办法对付“白衬衫”,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官僚体系,对付官僚体系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与他们对抗,而是通过既有规定,走流程,通过合法的手段拖延他们的办事效率或者时间。说来就挺讽刺,不论是体系,还是合法这两词,欧维的生活里,搜是满满的讽刺。为什么不能直接对抗?因为欧维理解了,“所到之处,他总在穿白衬衫,表情严峻而自己以为是的那些人面前碰壁。他们不可一世。他们不仅有国家撑腰,他们就是国家。”

而欧维在萨博被收购后,就再也没有买过新的萨博,这种执拗我是不能理解的,可能更多的是对于自己民族企业的认同。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好书,但是是一本不适合我的好书,即使欧维帮助了他隔壁的伊朗母亲,照顾她三岁与七岁的孩子,最后她们称呼他外公;即使他与索雅的爱情再动人;即使他和鲁尼解救了一位被新男友家暴的母亲与孩子;即使最后他的葬礼有三百多人参与……

但是他不适合我。

就像欧维说的,死亡的可怕并不是人一死,就什么都没了。而是人死了,会影响其他人活下去的勇气。这本书的可怕并不是他给了你多少温暖,而是这本书给你的温暖,你完全不被影响。

所以最后欧维是在睡梦中死去。一个完美的结局。

欧维必须死,并不是因为“在某个星期一,突然他就没用了。”

而是因为,欧维依旧是个人。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13

欧维,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位刻薄、不善交际、非黑即白、固执而不肯认错的可恶老头。他虽然喜欢数字、擅长处理各种机械修理的活计,也时常有人找他帮忙,但是人缘不佳,更因为嘴上不饶人,有许多人还是对他避而远之的。

但是,评价一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并不是靠他说的话,也绝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小事所可以判断出来的。欧维继承父亲为人特点,从小就沉默踏实、不喜欢背后说人闲话,更是坚守信念原则,一丝一毫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长大以后,遇到自己心仪的姑娘,也没有甜言蜜语、百般殷勤,只是反方向坐车几小时,只为了认真观察她的一颦一笑,专注倾听她的奇思妙想而已。没想到就这点,就打动了姑娘的芳心,从此相爱相伴一生一世。

欧维的生活缺乏色彩,在遇到他太太之前和他太太过世之后,他完全可以说是没有生活可言。他的世界,唯有她而已。怀孕之后,原本还是有希望让欧维的世界再增加一个小家伙的。可是,去西班牙旅游时发生的意外让欧维和他太太永远失去了这个可能。

等到太太得了癌症过世之后,欧维简直是不知道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有时晚饭也不知道吃,整个人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等到退休之际,更是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和用处,心灰意冷决定一死了之,好彻底地陪伴自己的'妻子。

可是,几次自杀未遂,又几次遭遇他人主动“入侵”,更曾经救下他人成为舆论心中的英雄,加上太太喜欢的猫咪的“恳求”,终于让欧维内心的热情重新复苏,找寻到了生活的意义。

欧维是善良而乐于助人的,在不断地助人的同时,其实欧维也在帮助着自己,慢慢走出了孤单无助、自暴自弃的境遇。在这过程中,欧维也收获了温馨和感动,爱在不断地流淌着,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拯救了彼此的灵魂。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表达爱,或者擅长用最合乎世人理解的方式表达爱。有的人,甚至还会用种种犀利的言辞、攻击性的举动来掩饰自己。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重要的是行为而不是言语,等到他人有难的时候,总有欧维这样的人,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却又挺身而出,可靠踏实地解决问题。

围绕在他们沉默的个性、笨拙的言辞、粗鲁的行为背后的,依然是爱,而且是最容易被误会的大爱。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14

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我们赋予他什么意义,我们就会有什么样的意义。由于个体的不同,我们无法定义某一种价值观就是最优化的,相反,正是由于人的不同的,所以会有不同奇妙的人生,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

苦难我们无法选择,但如何面对苦难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就像我们面对疫情一样,疫情是我们无法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面对疫情,是抱怨还是积极面对?选择权在我们手中,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尼采曾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作者创立了意义疗法,他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一、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二、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追求真善美或爱上某个人),三、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希望你我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死亡日记读后感 篇15

医学发展至今,能够医治的疾病不足30%。就一个简单的感冒,最终是靠自身的免疫力扛过去的,所谓的各种感冒药不过减轻症状而已。

医学有很多的局限,衰老与死亡是医学不能承受之重。我认为现在是,将来也是。即便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长生不老,估计医学的伦理也不允许。人类如果踏破伦理的底线,必将很快自取灭亡。

而我们对医学抱有的种种幻想,使得我们在某一天因为衰老而丧失身体的某项功能,或功能减退后,无法接受事实,而寻求医学干预;当有一天我们知道自己或亲人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或因为疾病,或因为意外,或仅仅是生命正常的进程,我们又去寻求医学干预。

尽管我们内心也知道,衰老与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但真正面对的时候,所能想到的只有寻求医学帮助。

于是医学被赋予了生命最后的意义,我们中的大多数,在生命的最后,孤零零的躺在ICU,身上插着各种管子,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又一种的化学药物,见不到自己想见的人,完成不了自己未尽的'愿望,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在各种仪器“滴滴嗒嗒”的嘈杂声中,花着毕生的积蓄,苟延残喘几天,最后以一个不起面的方式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医学连一个普通的感冒都无法治愈,怎么可能逆自然规律而让人起死回生?尤其是现如今患病率增高的癌症。其实,大家都明白,但似乎都不想点破这个事实,医生知道,患者及家属也知道。

在我们生命旺盛的时候,我们没有思考过死亡,在我们突然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又不知所措。

阿图·葛文德医生的《最好的告别》一书,以一个外科医生的视角,带我们思考了衰老与死亡,通过几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体会了生命的最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医学需要做什么。

在书中阿图医生认为,“现代科学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跟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比起来,我们活得更长、生命质量更好。但是,科学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科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而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老弱病死,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在过去几十年里,医学科学使得数百年来关于死亡的经验、传统和语言过时了,并给人类制造了一个新的困难:如何死。”

是的,如何死?换一种问法,如果你换上了转移性癌症,或者任何相似的晚期、不可治愈的疾病,你希望怎么度过余下的日子?

你希望陪在家人身边,做自己还想做的事,高质量的过完余下的日子?还是希望躺在病房冰冷的床上,为了那几乎渺茫的生的希望,而牺牲眼下的现在?

《最好的告别》一书中,好多个案例的主角,最后选择的善终服务,放弃了医学的干预。他们最后在安详和圆满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也有的人放弃医学干预后,活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医生的预期。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生命的最后选择和家人在一起,完成了他们最想做的事,美满的过完了一生。

“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限和阵痛,我们都希望保留我们作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这是人之为人的精髓。”

是的,生命的最后,尽管我们知道时日不多,但生而为人,我们还需要有尊严的活着。尽管需要帮助,但我们仍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主导者,而不是躺在病床上任由医护人员摆弄的一堆肉体。精神失去自由、自尊的痛苦不亚于肉体的痛苦,而这也足可以摧毁一个人。

“无论是由于年龄还是健康不佳所致,随着能力的衰退,要使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认为医学干预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预、修复和控制的冲动。”

生命最后,医学过度的干预,就是在缩短、恶化余下的时间,可是这个事实好像并没引起什么注意。

生命的最后,医学该做什么?生命的最后,自己及家人该做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生有时,死有时”---当我活到头的时候,我希望能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终点,并且是以我自己选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