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的作文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1

为了能包上这顿有梦的冬至饺子,放学后我扛着一捆希望向家园一路飞奔。

与其说向家园飞奔,倒不如说我急于与冬至拥抱。在喜悦的瞬间,难免有一丝忧伤。小时候吃母亲的饺子是一种享受。每年的冬至,母亲都由着我的性子,细致地为我包素馅饺子。在饺子上,母亲从没有应付过我。最后一次吃母亲的饺子,是去年春节回200多公里外的母亲家。低着头吃着母亲包的饺子,吃着吃着,总感觉到哪里不对劲儿。细细一品,原来是饺子馅儿不如原来精细了。刚想说出来,抬头却被见母亲正慈爱地打量着自己。我心一颤,详装津津有味的样子,继续吃着。母亲显得很苍老,却依旧不失一种期待。看我喜欢吃她包的饺子,母亲一定很知足。想到这,我掩饰着心中的不安,哽咽地说了一声:“妈,明年春节等我回来时,我来帮你剁饺子馅儿。”可是,当我再想吃母亲包的饺子,她已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风在我耳边掠过,鸟儿在我身后惊鸣。我失去了母亲,让我在漫长的跋涉中多了一份撕心裂肺的疼痛。母亲不在了,我包饺子的梦少了许多快乐。为了不使自己失魂落魄,为了能坚强地度过母亲辞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尽量埋藏着心中的伤痛,坚持不让泪水流出来,默默地陪着妻子和面、擀皮,提前细心地包着这顿神圣的饺子,这顿饱含我与妻子、儿子对未来所持有的憧憬和美梦的迎春饺子。为了新春的到来,我在岁月的山梁上,我翻来覆去,一路风尘。我知道,母亲走后,我心力憔悴,精神疲惫不堪。在就要拥抱新春的一瞬间,已步入中年的我,还有什么需要再回首的呢?如果说有,那么除了记忆,我想,就是这顿使我振作起来、增添信心的新春饺子。

妻子说,她只喜欢一年中包的这一顿饺子。我说,那我就陪你包吧。为了这顿不可或缺的岁月之宴,我打起精神,和妻子一起提前准备起来。我知道,与新春相约,没有这顿美好的饺子,是难以想象的。我也知道,为了包好这顿饺子,在母亲去世后,我的身心已经修养200多天。为了这顿饺子,我翻散了一本台历,早晚洗了两次脸,在心中酝酿了上中下三种品尝方案,备好了春夏秋冬四套衣衫。我寄希望于自己在新春的脚步声临近时成为一个坚强的旅者,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追忆中,把自己武装成一个坚毅的精神巨人。我和妻子不怕累,起早贪黑,精心准备,细致安排,我们希望这顿有梦的饺子在母亲辞世后,给我们带来一丝吉祥。我问妻子,包饺子时你想到了什么?是期盼还是怀旧?是云,是月,还是光阴中的每一束芬芳?妻子说,包饺子时心中就多了许多梦。

为了实现一次圆满,在赶往新春的途程上,我学会了浅吟低唱,学会了拥抱与飞奔。我知道,即使我把脚步放慢下来,新春的日子还是会离我越来越近的。越是这样,我越发感到有些紧张。一年又一年,一页又一页,我除了多掉下几根头发外,多添几丝疲惫外,还会丢下许多难忘的时光。我知道自己为何喜欢期盼?倘若心中没有梦,我不会执着得义无反顾的。文字始终提醒着自己,每一次醒来,梦都很潮湿。晨钟、鸡鸣、薄雾、阳光,瑞雪、楼宇、街道、时尚,我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匆忙中清点着,似乎很多,似乎要我遗落下什么。我知道,自己就像一个猎人,在趟过流失的河流后依然不会放弃原有的猎物。虽然猎物只是一种飘忽不定的虚幻,但为了让梦不流失不冰冷,我依然执着地追赶着。即使有些跌跌撞撞,有些步履蹒跚,但我不踟蹰,更不彷徨。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2

早上七点了,暗蓝的苍穹只隐隐露出一线鱼肚白。新月如眉,遥挂在疏桐上。

天亮得格外晚,这也难怪,今天是个特别的节气——冬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通过土圭(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来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冬至为“进九”之始,但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是翌年1月8日—1月18日交节。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古代人们认为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是吉日,值得庆贺。

从周代起就有相关的祭祀活动。《周礼·春官》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还相互投刺祝贺。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据清人笔记《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混沌”与“馄饨”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申为,开辟天地,打破混沌。相隔百年,老北京冬至的饮食习俗已不同清代,倒有这样的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每逢冬至,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在冬至节令吃食方面,南北方也有所不同。江南是鱼米之乡,盛产稻米,而苏州人则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用糯米粉包成团,称作“冬至团”,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其团圆之意。苏州还有在冬至吃馄饨以纪念西子的民俗。苏北人在冬至是要吃汤圆的。

从中医养生方面看,在冬至前后做冬至灸(又称三九灸),可调理身体治未病,对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以及“阳虚型”疾病,如膝关性关节炎、老寒腿、虚寒型胃痛、慢性腹泻、腰痛等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冬至灸是灸疗和“时间疗法”相结合的一种中医特色保健方法,冬至前后是最佳时间。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之后白天慢慢变长,此时“阴极—阳生”,从这天开始,阴消阳长,阳气生发。冬至灸可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天人合一,激荡体内阳气,驱寒邪外出。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这也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体现。冬至灸可适用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其中又特别适合“阳虚”体质者。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3

每到岁末年尾,看着渐薄的日历,总免不了一番惆怅。感叹一年的时光像梦一样,倏忽而去,不见了痕迹,不觉有些伤感。天空雾霾了许久,今天终于露了个浅浅的笑脸。我爬到楼上阳台,准备修剪清扫一下枯萎的花叶,没想到在这一片枯黄萧瑟之中,还怡然挺立着几朵怒放的石竹花,我不由地愕然驻足,时值冬至,零下4度,我的石竹花仍在开放。一地枯黄,枝叶尽枯,这么两三枝在寒风中独自绽放,虽阳光惨淡,但那抹淡紫,依然那么鲜亮,紫色的碎瓣宛若流苏,在瑟瑟寒风中独自摇曳。似笑非笑,似语非语,似香非香,看着竟不由一阵心悸,为之倾倒。

其实很早就见过石竹花,只是儿时看着老师办公室里摆着的那单瓣的小花,像极了美术课上铅笔刨花做的小手工,却并不知道名字。真正识它是在惠特曼的诗《船长》中,诗人眼中,那竟是和英雄一样可敬的花。再后来读到唐代司空曙在《云阳寺石竹花》所写:“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作者以悠闲的心情描绘出石竹的形态,以蝶、榴显示出对石竹的重视,但幽山古寺的描写,可见普通而不被世人所识。

宋代王安石爱慕石竹之美,又怜惜它不被人们所赏识,写下《石竹花二首》,其中之一“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想着这样的诗句,看着我阳台上那几朵孤独而骄傲的石竹花,此刻,我并不像它的主人,倒更像个孤独的赏花人,站在寒风里,心底充满了深深的愧疚,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好园丁,这寒风中独自绽放的石竹,我”百度“一下,花语为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而在我家它竟和野草一样,是“春风吹又生”的主,我已记不清是哪一年种下的,也想不起它何时发芽抽枝打苞开花?在春夏的繁花之中,我并不曾记下它的模样,而我疏于管理,它却早已变得耐干耐寒,无比坚韧,当繁花落尽,它独自在冷寂之中的馨香,仿佛从容淡然之中,有着不一样的诗意。

在万千词汇中我特别钟情“感动”一词,这寒冷的风中,我感动于一朵花开,领悟一种心境,仿佛它给我的心灵注入澄清的指引,指引那份无欲无求的从容,指引那淡淡的禅意。又像突然让我领悟了一句人生的教诲,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你自己,去适应环境!” 寒风又何妨?苦雨又何妨?不公正的待遇优又何妨?万物都在磨砺中成长,生命也在苦难中强壮。

从一株花中我明白 ,对生命只需执着,无需执拗,简单随意舒舒服服就是最好的生活。明年我不准备和我的花“较劲”,那株病怏怏的含笑,无精打采的茉莉,准备送人,买来时灿若云霞的山茶,入我家便没再开花,一并送走。这棵桂花虽让世人赞颂,可我一闻便晕,花开季节无处躲藏,根本不是我的“菜”。有人说主人养的花如其人,我倒情愿能如我的石竹花,从容生长,自由绽放!明年我就选种这样皮实好活不费事,却开得烂漫多姿的鸢尾玉簪蔷薇,种洁白的葱兰,种花开遍地的马齿苋,一帘垂地的吊兰和茑萝.......让它们陪伴着石竹,随心随性地生长,自由自在地绽放!

今日冬至,冬至之后,它还能绽放多久,已不重要。我知道,明年它依然会自在地生长,随心随性地开放,永远的姿态从容,从春分一直会开到冬至,甚至更久。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4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当时的“捏冻耳朵”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饺子啦!

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说我能不照办吗?为了不冻耳朵,我也要下厨房包饺子喽!

至于剁肉、拌馅儿等麻烦的工序就只好麻烦老妈来帮忙了。只见妈妈快刀斩乱麻,不一会就把一大块羊肉剁成了富有粘性的肉馅儿了,我用手摸了摸,嘿!光溜溜的,捏起一点儿,还真有一种藕断丝连的感觉呢!接着还要进行第二道工序——拌馅儿。

妈妈把刚刚剁好的肉馅儿倒进一个盆子里,依次放入了盐、酱油、白糖(白糖提鲜的),十三香等调料,拿根筷子朝一个方向绞,不大一会儿,刚刚还是粉白色的肉馅儿已经是完全大变样了,而是呈茶褐色的样子,黏糊糊的,也没有刚才那么好看了,不过你若低头仔细地闻一闻,一阵诱人的香味便扑鼻而来。

马上要进行第三道工序了,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包饺子。我和妈妈分了工,我来擀面皮,妈妈则负责包饺子。大厨出场了,我捋捋袖子,穿上围裙,还真有一副大厨的味道呢!

我拿过一个小面团,在案板上使劲儿压了压,压出了一个不规则图形,再拿擀面杖在面皮上滚动,有好几次都粘到了擀面杖上,妈妈告诉我说:“这是因为你放的面粉太少了,所以导致黏在一起。”只见妈妈很快的在面皮上撒了一点面粉,带我再次去擀的时候,果然不是很粘了,就这样,我擀的第一个面皮就这样横空出世了,虽然它并不完美,缺胳膊少腿的,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嘛,有情可原。

擀了几个面皮后,妈妈嫌我速度太慢,于是我又改行啦!摇身一变,变成了包饺子的主。我拿过一个面皮,小心翼翼地从盆子里挑了一点肉馅儿放进面皮的中央,接着是合口,不幸的是,我放馅过多,所以饺子先生的大肚皮上便多了几个小补丁,严重破相。

费时费力半个钟头,总算是包好了饺子,就差下锅啦!水烧开后,我小心翼翼的把水饺倒进锅,只见饺子一个个如快活的小天鹅似的在锅里快活的游泳,不大一会儿,锅里泛起了白沫,饺子出锅喽!迫不及待的我不等火熄灭就迫不及待地捞了一大碗,再沾点准备好的调料,咬下一口,满口生津,真是色香味俱全啊!不然怎么说还是自己做的好吃呢?这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啊!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5

第一次见到冬至的时候,我才四个月零二十天,冬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根本不知。莫说冬至,就连冬天的模样也全然不在眼里,窗外是否有寒风掠过,天空是否有飞雪坠落,一概浑然不知。

天黑得很早,我早早地就睡了,睡一年中最长的觉。

睡了几十个年头,冬至的夜依然是最长的夜。

也许,这世界上的事物都陷在某种设计里,按着既定的程序和规律存在着,运动着,就像二十四节气的长廊,走过,便是一年。谁能够打乱它们的顺序,谁又可以阻止它们的循环往复?没有,一直都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吧。

冬至日短,冬天空旷。光秃的枝桠冷意索索,风的抽打构成了冗长的时间之鸣,所有的色彩都藏到了季节的深处。大街上人影稀疏,一些人缩着脖子行色匆匆,另一些人则站在街边哈着热气使劲地跺脚,似乎想要踩出一些回声,又似乎不是。光总是有些暗,除非有雪色来相衬。空气里也总有一些浮尘在流动,或者落下,呼吸里缺了水分,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干燥了,若有几分雪的润泽便好了。这样想着的时候,雪就不知不觉地下起来了。看来雪也知道转天就是冬季,才急赶着来赴这一年一次的约。

雪从很高的天空而来,飘飘渺渺,像是裹在冬天冷硬骨头上的脂肪,暄软,细柔,香气暗隐,远处依然有青山隐隐,乡村依然有炊烟袅袅,城市依然有浮生清欢,这样的捧场,不是每年都有。

隔着窗户看雪,雪是朦胧的,冬也是朦胧的。朦胧里我看到许多个走过去的.冬至,一样的日历,一样的被撕下,轻飘飘落入凡尘。还有不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感觉,被记下,记在流年的深处。

从没想过,何以至冬。过着过着就到了,过着过着就过去了。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去背二十四节气歌,再也不会掐着指头算日子。“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区区二十八个字,很轻易地就把一圈年轮读完了,一圈一圈又一圈,总有冬至在,不迟,不早,恰巧卡在最短的白天、最长的夜里。

事实上,冬至并没有固定在那一天,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过了冬,就日见天长了。这么说来,冬至倒更像是一个分水岭,这边,那边,一点都不含糊。幸运的是,冬至还是一个节日,而且是个“活节”。国人的节日大多与舌尖有关,说它们是舌尖上的节日一点也不会过分。冬至当然要以吃来过,而且必须要吃,吃饺子。据说不吃饺子会被冻掉耳朵,有没有人因此而被冻掉耳朵,不得而知,但大家对不吃的后果都深信不疑。所以,冬季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响起剁馅的声音,靠着经验,凭着想象,各种各样的饺子馅纷纷出笼,给萧瑟的冬天增加了一些说不出的暖意。

坐在冬至的怀里,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渐渐蒸腾起来的热气,忽然想起了那些被浪费掉的时光,想起藏在岁月里的一些细节。为了一只苹果爬树,为了一块头巾赌气,为了一本小说在课堂上走神,为了一场电影扔下饭碗,为了一次赖床被拧耳朵,为了赶下时髦把裤角放宽或者收紧,为了一双鞋垫昼夜不舍地绣啊绣,为了一件毛衣织了又拆,拆了又织,那些散漫的时光,那些散落的点滴,串起了我庸常的人生,没有光华四射,却也幸福安宁。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6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我们学校今天就放假了。我打算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爷爷奶奶家,大家在一起过冬至。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车出发了。爸爸的车行驶在路上时,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起了小雪,虽然外面下起了小雪,有点冷,但我的心里热乎乎的,希望早点到爷爷奶奶家,和他们一起过冬至。

到了爷爷爷奶奶家,我们分工明确,各自准备。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和面,擀饺子皮。爸爸在拌好几种口味的饺子馅。这时,爷爷拉着我的手,和我坐在沙发上,给我讲冬至的由来和习俗。我明白了“冬至大如年”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和节日。知道了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然后是白天一天比一天长。知晓了冬至这一天,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m.jZD365.CoM

又听爷爷说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天气就越来越冷,冬至吃饺子就不会冻耳朵。我半信半疑,连忙起身,来到厨房,看饺子包好没有,只见奶奶她们忙得热火朝天。我也加入进来了,我把自己包好的饺子捏成了一些小动物的造型。有凶猛无比的老虎,有活泼可爱的猴子,有机智灵巧的兔子等等。包完饺子后,我累得满头大汗,走近奶奶身边,请求奶奶一定要先煮我捏的'饺子。

中午吃饺子时,我首先请大家吃我的动物饺子,大家夸我的饺子好吃,我听了后很有成就感,心想下次还来。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7

南国的冬至时节,便是风与雨的相聚,是孤独与家的团圆。冬至,在每一个人心中,都代替了难以言表的温暖。

踩着雨洼,听着雨点拍在伞边,背着略重的行囊,寻找回家的路。车水马龙之间,我长叹一口气。热烟于空气中漂游,瞳孔聚焦着空中密布的雨珠,恍惚间竟以为是汤圆下锅。于是,我的心底又泛起微微期待。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家门。温暖的黄色灯光瞬间充盈着整颗心。我赶忙从沉重的书包里抽出身来,将满身疲乏扔向角落。我来不及套上棉鞋,便踢踏着脚步奔同厨房。母亲在厨房里来回奔走,但我却丝毫不见冬至的那道菜。

我的心逐新黯淡下来,就像佛房中逐渐烧尽的残烛。我失望地跨出厨房的门槛,也不愿意直视餐桌上几盒现做的汤圆。我试图理解父母口中的“工作忙”,但儿时一起做菜头粿的回忆终究让我无法脱身。

一顿比以往略微丰盛的午餐在沉默中结束。桌上自是素荤皆有——豆腐流油、乌鱼酱看、菜蔬结露。素菜经酱汁淋洗,自是直去味蕾。但这些在我心里已经过滤成黑白。似乎心里那个漏洞,是永远没有合适的针线缝补了。

我一直等待着,等母亲心血来潮喊一句:“搓圆啦。”可惜现实却恰恰相反。那碗凉在书桌上的、没有情感的汤圆,在灯光昏中显得苦涩而不近人情。

距离冬至仅余三十分钟。我钻进被窝试图在梦中找寻记忆中的美味。就在我闭上双眼的那刻,母亲轻轻推开门,望着闷闷不乐的我和那碗汤圆,似乎是明了,凝思半晌。“快,包汤圆了。”刚解开结的`眉头瞬间扬起,我从开始升温的被窝中跳起。

厨房里,一只空碗,一杯烫水,一锅热炉,和着两颗热忱的心,在冬夜里燃烧着。

母亲精细地进行每一个步骤,精准有略。说是帮忙,我只不过是像儿时一样,把糯米粉往母亲脸上抹,或是将糯米团捏成五花八门的形状。母亲一边责怪我的不懂事,一边把粉往我鼻尖蹭。欢声笑语,集于心脏。

下锅了。距离冬至还余十分钟。趁着母亲收拾残局的空挡,我和独在他乡的姐姐通了通电话,向她发出味蕾信号。不知姐姐坐在电脑前,是否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父亲在我身边悄悄地说:“冬至,你妈妈生日!”听闻如此,我从冰箱拿出三颗鸡蛋。

“妈,下三颗鸡蛋吧。”母亲有些诧异,她知道我素来不喜欢如此搭配,但还是接过我手中的蛋。她一颗一颗放入热锅中,其乐融融。

勺子摆上了,三个装满姜薯和汤圆的瓷碗端上了。蛋黄圆鼓鼓地,饱满而金黄。我们三人分享着不同形状的汤圆,雨水踩着笑声的节奏赶来,烟大声地在窗外此起彼伏。

冬至,吃上一嘴汤圆,餍足了胃,与久违的温暖来一场有预谋的邂逅。冬至亦冷,汤圆饱满,惟有亲情滚烫。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8

归去来兮,冬至已到,忽然发现,转眼又一年。

今年的冬天,似乎来时没有往年那么突然,当又一个冬至如期而至时,偶在忙碌的间隙才忽然发现地上多了许多霜打的落叶,方感冬天真的已经来了。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记忆忽然想起诗人雪莱这句一直温暖四季的经典语录时,忙碌了一季的脚步似乎才稍有停歇。

时光匆匆,岁月悄逝,当年轮又要走过一个四季时,蓦然回首,才发现那经年的笔墨和岁月的文字,却早已将美好的过往和忙碌的记忆书写和记录。这个冬天来的时候,一切似乎无风也无沙,隐约的和煦中似乎还带着点春天才应有的安宁和明媚。

沐浴着冬至的暖阳,站在又一个年轮的末季,细细将生活中的点滴再次回味,感慨人生犹如这四季的轮回,永远都不会缺少哪一个季节的登场。也许,使我们逐渐成熟的不是那悄悄流逝的岁月,而是那一次次永远难忘的经历。那曾经的夏花春绿秋实冬雪,当化字时,依然还是那样让人觉着美轮美奂,依然还是会让人在画卷的美妙虚无中,去忽略四季曾固有的那点缺陷,如夏天的炎热、春天的松散、秋天的萧条以及冬天的寒冷。

也许人生在世,总会有着太多不随我们个人喜恶而改变的事情和环境,人与自然都是这样,喜不喜欢,你都要去经历,这似乎和季节的冷暖无关,这似乎也无碍于每一次岁月的轮回。有时你觉得应该怎样的,没怎样,有时你觉得不该怎样的,反倒很意外的怎样了。伤心时的泪、开心时的笑,也许都是因曾经有过的执着,才让如今的回味尤显可贵。

诗人们说: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是啊,人生一世只要努力过、付出过,尽心的过程也许有时要比完美的结果更有价值,尽心的感觉同样也是一种完美。

漫步四季更迭的台阶,流年继续将星斗翻转,在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日渐丰富的却是人生的阅历;在经历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日臻完善的却是越来越豁达的人生心态。随和地坚持自己,宽容地善待他人,热爱自己的热爱,珍惜自己的珍惜,坚持自己的坚持,在心灵的感悟中,开始慢慢学会了豁达而快乐地活好当下,开始学着如何淡然地去用真实的幸福去化解曾经在眼泪滴落时带给内心的那几许沧桑和来自心底的那几分沉重。

走过四季,走过自己,走过不断轮回的人生,眼角的那些皱纹和心中的几多感悟都恍若电影中的一个个片段,如果说自己曾是这电影中的主角,却又觉着有点牵强,毕竟回忆中的点点滴滴涵盖着太多的角色,哪些自己是主角?哪些自己又不是?真的说不清楚,只是随着这蹉跎岁月的慢慢流逝,人与心都曾有过疲惫、有过沧桑,当然,也有许多新的希望在不断重生。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9

昨晚老妈打电话来说,今天是冬至,让我们别忘了吃饺子,好吧,既然老妈特意嘱咐,那就吃饺子吧,本来也想着最近该改善改善伙食了。

想了想,还是决定吃素饺子。一大早起来,室友就去买豆腐,韭菜,鸡蛋,回来后开始剁饺子馅,调饺子馅。每当做饭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特别的幸福,因为自己不会做,还可以吃到好的。当然,这全托我那舍友的福。

一会功夫,饺子馅就调好了,我只是和好了饺子面。开始动工包饺子。我整饺子皮,她包,两人分工合作,没多会就包了一小案板饺子,开火,烧水,煮饺子,吃饺子,一系列程序进行的秩序尽然。

吃完饺子后,摸着吃的饱饱的肚子,不禁好奇,冬至节为什么吃饺子啊?上网一看,原来,冬至吃饺子,据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说是张仲景决定辞官回家,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看病,等回到家乡时,正直冬季。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如此,今年的冬至过的真是值了,不止吃到了饺子,还知道了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征文1000字传统文化 篇10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我用无比欢快的语气念完上面这一段话,忧伤还来不及在我脑子里出现。

我看窗外,一排排光秃的法国梧桐在阳光中变的不真实起来。

孤单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有些时候人们说自己很孤单,很忧郁,只是因为喜欢那种感觉罢了,不是真的。至少我就是其中之一。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在忽然之间什么都没有”…在过去的五个小时里,我一直在听这首歌,并且发呆、沉默,歌声在一次一次的轮回,没有一个音的改变,我的思维也没有任何改变。这时时间仿佛停滞不前,凝固了。张小娴说:“我们最大的第三者是时间”,只是脑子里忽然想到的一句话,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我来说。

“你最心爱的吉他现在在我的房间,你最想写的那首歌至今没有出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朴实无华,但意义深远。在霍艳的书上偶然发现,新里一顿,然后刻在了脑子里。霍艳这个女孩和我有几分相似,我自恋的认为。

七七将在冬至这天晚上一夜长大,我等待着我们的成人礼。

去年的冬至仿佛就在昨天,转眼另一个冬至又悄悄地到来了。就像许多诗句里面说的那样: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耳。了解冬至由来,感受冬至气息,体味生活的幸福。

“冬至”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在这一天,因为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根据以前的传统,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涂尽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来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称为“九九消寒图”;也有的是横十画、竖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联“,是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绝妙佳联!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汤圆,根据民间的说法,我又长了一岁。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张“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时候就会是百花盛开,百鸟争鸣,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现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