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味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下雪,这意识到快过年。
今天早上,我发现爸爸早早起床,我跟上去一看,爸爸准备出发干什么,我走前一步问:“爸爸,你去哪里?”爸爸说:“我去买对联。”我二话不说,马上爬上去。
在路上,我看见柏树们,脱下陈旧的绿衣,穿上一件崭新的白装。那些小草也不逊色,虽然它们现在缩在土里,但只要春天一到,它们就立刻从泥土里钻出来。而松树却一点儿没有换。
银杏树像是在练举重似的,把积雪抬起来,又好快支撑不住似的。铁树上面也铺上一层白雪,还长出几根水柱呢!冬天的.树,十分美丽,又带几丝春意,喜欢它的人没注意,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喜欢冬天,更喜欢冬天的树。
到新安江,我看见各式各样的对联,爸爸随意挑2副对联和几张福。此外,还买几幅门神。之后,吃点东西,我们接乐呵呵地回家。
回到家,爸爸用胶水包对联贴好。顿时,新年的气氛又浓厚起来。
到晚上,我们放起鞭炮。
这年味,真是甜美啊!
有人说:“现在的年味愈来愈淡了,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我们逐渐忽视了而已,然而在我的家乡并不是这样。在我的家乡依旧存在,比如,吃年夜饭,包蛋饺。等等。
回到家乡后,一股夹杂着乡土气息的风扑面而至,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为我们洗去路上的风尘。我们看着家乡,一株株树木,伴随着呼呼的小风,以及树枝摇晃的沙沙声,仿佛在为我们谱写一首动人的歌曲。
回去后的第一晚没有了城市外面呼啸的车声,这一晚让我睡的格外的舒适。
第二天的清晨,阳光刚刚洒向我的床头,便揉了揉我惺忪的睡眼,急忙爬起床,看着母亲包蛋饺的情形,我不时从勺子里夹出一块蛋皮来吃。又是一天过去,家家户户正急急忙忙贴上对联。到了大年初一,我们兴高采烈地拜了年,领了红包,便要迎接来访的客人了,于是一时间鞭炮便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就也过了一大半了,于是我们就开开心心的过了又一个春节。
年的味道,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每个游子的心。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喜悦,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温馨,而与我是一番别样的滋味。
小时候,妈妈跟我讲年的传说,年是一只凶猛的怪兽,名叫“夕”,每当年关就出来伤人,但是年兽最怕红色、光、炸响,人们就想当了用放鞭炮的方法将它吓跑,所以也就有了除“夕”夜放鞭炮的习俗。除夕夜,爸爸将鞭炮点燃,它们像一根根离了弦的箭,射向空中,带着闪亮的火光,在黑暗的夜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随着一串“噼噼啪啪”的响声,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味道,还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年的味道,是鞭炮的味道。
除夕的晚上,不但外面热闹,家里也像炸开了锅。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切菜声,时而紧凑,时而舒缓,刀碰到砧板仿佛不是单纯的撞击,而是指尖流出的美妙琴声。爸爸拿着锅铲在锅里灵活地翻炒着,敲打出一首热情洋溢的打击乐。满桌的饭菜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吃起来。jzd365.COm
年的味道,是饭菜的味道。
除夕夜,我给长辈们磕头拜年,他们送给我大大的红包和满满的祝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年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是吃团圆饭的香味,是对联上的墨汁的味道,是见面一声声祝福的的味道!
除夕一大早,人们便都起来贴对联,挂灯笼,孩子们都穿着大棉衣,各单位的门前都挂上了一个个大红灯笼。有的地方的单位的楼体边缘还挂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道的两旁的路灯也被人们用绳子拉起来,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美丽极了,春节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喜庆!
为了这一道欢乐的大年盛宴,上千位演职人员都要忙上个小拜年。看完春晚,有的人还意犹未尽,再接着看一场贺岁片,天也就快亮了,传统的上门拜年,则变成了电话拜年,QQ、微信留言拜年,贺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光是一个新年,全国就要发上上百亿万条拜年短信,打十几亿个电话,虽然是电波传递,但同样充满着亲情年味。
每当过年时,我们都会想起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除了爆竹,我们也忘不了吃年夜饭。刚过去的年末的年夜饭,是我们家最有年味的一次团圆饭。
妈妈和爸爸早早地在厨房准备年夜饭的饭菜了。他们两个忙的不亦乐乎,还不停的说说笑笑。夜幕还没降临,所有的亲戚都来到了我家,有我们家的“老寿星”太奶奶,慈祥的大伯伯、大伯母,调皮可爱的'小哥哥……“砰、啪”吃年夜饭的爆竹声响起来后,我们家的年夜饭开幕了。桌上各种各样的菜肴,看得我眼花缭乱,小哥哥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大家一起碰了酒杯后,开始吃菜。一边吃一边各自汇报过去一年的成果,轮到我了,该说什么呢?我的注意力可全在那只大甲鱼上。我一边夹着大甲鱼的背,一边说:“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本人去年只得了个三星奖状,但体重增加了10斤”,大家听了后都笑了,大伯母眼泪都笑出来了。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在歌舞声中我们家的年夜饭谢幕了。
今年寒假年味儿特别浓。
还没到小年,大家就都忙活起来了。买对联的买对联,收拾家的收拾家,忙的不亦乐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随妈妈去商店挑选了对联和许多年味十足的`年货。妈妈精挑细选,每选一件,都要问我:“怎么样啊?”我总是点点头。那些形形色色的年货,把我看得眼花缭乱,可我还是乐滋滋的跟着妈妈东奔西走。
我知道,每一年家里都是空荡荡的,我们一家三口到锦州奶奶家过年,可是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年货呢?我小小的心里画满了问号。我把这个疑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们虽然到外地过年,但是家里的年味儿不能失啊!”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新年将近,年味也越来越重了,四处张灯结彩,大街上人们的脚步似乎快了许多,也许是为了赶上回家的火车。
年前的年味儿就如此的浓,那新年还用说吗?
新年就要到了,一顿香喷喷的饺子总是少不小的。
一大清早,我便跟着妈妈去买包饺子用的馅料,肉店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们买完了猪肉,韭菜,便回家包饺子,妈妈将肉洗干净,将韭菜摘好,便开始剁饺子馅,砰砰砰砰,多肉的声音在厨房里回响,我也不闲着,我将面和好,放在案板上,用妈妈教会我的方法,一下一下将面团揉的劲道,不一会,妈妈做的肉馅变成了泥状,我把面团搓成条状,揪成小面团,再撒上包谷粉,抖抖案板,不让他们粘连,接着,妈妈拿过面团,一下下把他们擀成饺子皮,我也学着妈妈的方法,但是我不是擀成方的,就是擀成一个长条,妈妈告诉我,要转着圈慢慢的擀,最终我擀成了一个近似圆形的饺子皮。妈妈在里面包上肉馅,整齐地放在案板上。
准备工作终于完成了,妈妈在锅里装上水,把饺子轻轻地倒进锅中,盖上锅盖,便和我和爸爸一起看电视,妈妈告诉我,饺子要煮三开,即水开了之后倒进一些凉水,重复三次。
随着第三开水的沸腾声,香气也随之弥漫了整个屋子,妈妈用漏勺捞起饺子,盛进盘子,调好醋水,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电视机前一起吃饺子。
每逢过年,家家都会做上几道本地的年俗小吃来解馋,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送灶粑粑”。
“送灶粑粑”原是祭祀灶神的,为保佑新的一年粮食丰收,一家平安。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大家已不再相信有神的存,“送灶粑粑”也就变成了一道特色年俗小吃,不再作为祭祀的供品。
我奶奶做的“送灶粑粑”犹为讲究,先是将事先洗净的黄芯菜和豆干切成碎末,与肉泥和各种调味料一起蒸熟后拿出,晾凉做成馅,放一旁备用;然后把灿米与糯米按7:3的比例混合,洗净后晾干,磨成米粉;再把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分剂后,把面团摊开,将准备好的馅放入中间包起来,一个“送灶粑粑”就做成了。将“送灶粑粑”放入锅内小火煎熟,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的一面光滑油润,软而不黏。
我奶奶做的“送灶粑粑”的味道独具一格,黄芯菜、豆干与肉的搭配使其没有了肉的油腻,而肉中又包含了豆干的豆香和黄芯菜的清爽,轻轻咬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送灶粑粑”是我奶奶拿手的年俗小吃,也是我的最爱。我每年回老家不仅是为了见奶奶一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舌尖上的年味——“送灶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