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6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罢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又难复平静。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足迹,跨越大江南北,旅途中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余秋雨老师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师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余秋雨老师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不是吗?
“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余秋雨先生这样就座谈论他。
徐渭,乡间老人常称“徐文长”,他的故事不尽传说。他曾遭遇复杂的家庭变化,参加过抗倭斗争,九次自杀未遂,还因误杀妻子而坐六年大牢。他的一生在平常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癫狂的。但正是这种富有悲剧性的人生,让徐渭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情感。他是一位画家,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具有充分国际可比性的大艺术家”,但这份伟大的艺术背后是他一生的不幸与坎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生经历像徐渭一样的人即便是有,也无法做到将生命中的凄厉化为一幅幅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必定是作者用尽毕身所学,倾尽身心,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亦或是愁绪与思索融入其中。而懂得欣赏的人总是能够在万千庸常的作品中一下子被吸引,透过这幅作品搭建起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描述的心境,深入灵魂,了解他的生命经历和变化,这是一幅好作品本身应具有的魅力。
生活中的人们无法时常接触到这些与心灵相契合的生命之作,自然而然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以及作品背后的人的情感。而因这种时空限制上的人与艺术的隔离又孕育不出能真正描绘艺术的艺术家,造成了如今“人疏离艺术,艺术疏离人”的恶性循环。
我们首先要亲近艺术,体会这许许多多描绘多样内心世界的美,才能让越来越多的艺术亲近人,消除人与艺术长久以来的隔阂。反观艺术家们,或许有时是他们深远而犀利的眼光,特立独行的表现无法引起普通人的共鸣,于是他们的作品渐渐埋没在历史的尘烟中。如果现代艺术家们能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寻找生命的契合点,我想可能会更好。
毕竟,“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
自从余秋雨先生走遍世界山河,以新奇的视角写下《文化苦旅》这本书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出门旅行的浪潮,可是却没有出现第二本《文化苦旅》。
为什么呢?
我开始思考余秋雨先生看世界的态度与角度。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着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交谈中形成了他独特的文风、独特的情怀。他厌倦了虚伪的'官场,正如东晋陶渊明一般,他想着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一样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出行,而是为了“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正是因为这种意图,使他与世界文化更近,使他的“苦旅”倒不像苦旅,而是一场人文、自然、历史的盛宴。
纵观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华丽的辞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是一篇篇通俗的故事。余秋雨先生也并未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写,只是笔锋一转,便描绘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与议论。它解读了历史的苍凉与大漠黄河文化的兴衰,以一种全新姿态去评价、思考人生与未来。
作者是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站到了时代的角度上,淋漓尽致地表现着自己的观点。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是否能用这种不一样的专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去审视这个世界呢?如果做到了,余秋雨先生的文迹与足迹就不会再让我们望尘莫及了吧?
或许余秋雨先生也正是像我们一样由一个普通人慢慢走来,带着不一样的眼光与角度,渐行渐远,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下笔如有神,而是小叙中所说的“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还有“看来,浪子未死,气场未绝,就像笔记中的那个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我离开门缝,许久无语,委屈你了,孩子。”这几句每一个都戳中我的内心,这让余秋雨都感叹的书籍何不引起我的注意,我对这本书充满了疑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是好奇,“文化苦旅”到底是什么,当时我仍无从得知,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
而如今,大树的年轮又添上几圈,再拿起这本放置已久的书,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文化苦旅》到底隐藏这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透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那千山万水的豪迈在余秋雨老师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曾去过他所描绘的任何的一个地方,也从未想过要去摸索、探寻,仅仅是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内心就已是无尽的赞叹。
书中写了有着“天府之国”称号的都江堰;那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那风雨中的天一阁。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的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的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作者余秋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他生长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他在书中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他触摸到了我们一些所不能接触的事物,他用一生的时间有劲祖国的`山河,纵横华夏的大地,访遍名山大川,书写下这不屈的一笔。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化的魅力,见证文化的变迁,欣赏祖国的壮丽无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其实本没有两者,因为路就是书。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的路;而书也是路,是一条崎岖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而最终的目标就是学习文化,了解文化。我们从咿呀学语到如今何尝不是这样的,改变我们的也就是这文化,这条路必定是苦的,但我们不妨去试试,就算结果不像作者那样,我们也最终在文化苦旅中成长起来了。
恍惚记得很久之前,有个朋友告诉我西泠印社的旁边有个古董店。
那个时候我还把“西泠”读作“西冷”,自然对一家小小的古董店没什么兴趣。但是时间一点一点延长,那时的我大概也不会想到,在几年后一个“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的日子里,我还是去找了这家不明存在的古董店。
这几年里我对于古董店总是有莫名的执念。大概是对那些历史沉淀的东西有莫名的好感。博物馆里的只能称物,它们被安静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地方,每天面对几盏灯,面对几拨人。古董店里的呢,应该算古董,不论真假,它们的陈列,都是故事。
可能这就是古董吸引我的原因,也是那家神秘古董店吸引我的原因。
当我终于乘上去往西泠印社的公交车,在西湖边某条道路上穿行的时候,我突然万分庆幸这次心血来潮。
作为一个杭州人,我对西湖却并没有特别熟识的感觉。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湖,它有著名十景,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杭州的骄傲。小时候来过几次,观赏游玩,大概只记得当时的豆腐干挺好吃。
所以,当我独自来到湖边,难得清冷的公车载着我东奔西走的时候,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看看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西湖。
杭州这座城应该最爱梧桐。
特别要是法国梧桐,高大魁梧,所以愿意将梧桐成片的栽在西湖边。其间还夹杂了些柳树的影子,初春的柳枝刚发新芽,弱柳扶风大概就是这种姿态。这就显得梧桐更伟岸了些,扭曲的树干,偌大的荫蔽。尽管市树是香樟,但杭州爱梧桐不无道理,因为这也是生命,自然的生命,梧桐比香樟更随意,更铺张。
西泠印社确实没有公车上冷清,反而很热闹。大多数人应该就是因为“天下第一名社”这个称号慕名而来。进门就是一棵巨大的香樟。根须蜿蜒地狰狞,树干爬满了青苔,铺天盖地的绿荫毫不掩饰枝叶的放肆。游人只能惊叹了。
西泠印社的大名用冷绿色刻在一石碑上,旁边是一簇春天的红花,开得正好。身后就是一座丘陵。上山的石阶没有刻意修平整,反倒是像乱石堆成的台阶。昨夜下的雨湿冷着,更显得小路湿滑难走。我只得小心翼翼地走,小心翼翼看着路,小心翼翼地发现了山路上各种植物,被雨珠打得苍翠苍翠,傲然立着。我还期望着山上是不是有一个很隐秘的地方藏着传说中的古董店。可惜只有几个亭子,几个石凳,一个满是锦鲤的水塘,和一座意味深远的塔。
我坐在西湖的长椅上,喝着水,看着面前的湖与树。
西泠印社同西湖一样。目光所到之处,除了游人,要么是树,要么是水。它们比我们更清楚自然的意义。连神话传说里亦仙亦妖的白蛇,都是生于水,隐于山水环绕的雷峰塔。
放下水瓶,翻开手上的《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说:“这一来,杭州就呈现出了一个贯通千年的人文宣言。”孤山这个地方,像西湖中的`一个小岛,西泠挑了一个很好的地方建立社址。亦山亦水,亦孤亦环。
马可·波罗如此大力赞扬一个城市,当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现在我们回想起他至高的评价,仍会觉得名副其实。
杭州的美,大多是集中在了西湖。而西湖的美,全然是这些山山水水,树树花花。苏轼与白居易比我们更早懂得了西湖的美在何处,于是他们竭尽全力浚河道,清藻荇,治湖水。这才有了后来的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比其它地方更明白自然对于我们的意义。
这是一个只属于杭州的宣言。
“宣言的内容,很复杂,又很简单: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春天的西湖水荡漾着,湖旁低垂的迎春花黄艳艳的,映着水中的倒影。法国梧桐还是那么魁伟,密密的青苔攀附着粗糙的树干,出奇的安静。这就是春水道梧桐。我们需知,在自然面前的我们,何其渺小。而自然的美丽,又何其伟大。
我捧着书突然笑了。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古董店。
西湖之美就是杭州的古董,自然之美就是西湖的古董。
这就是一个关于杭州的宣言,关于西湖古董的故事。
《文化苦旅》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他的笔触时而奔放,时而灵动,有时像大江奔腾,洋洋洒洒,荡气回肠;有时像小溪宛然,曲径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气势磅礴,凛然睥睨天地,有时好像在放肆地喊着:“我要遨游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遥九地而地堑缚我不得”;而有时却又好像在苦苦地寻觅,为中国的文化,历史寻觅一条出路,一条重获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让我触动的却是他那不羁的文思,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让人不禁叹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将我们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深省。在他的笔下,历史是那样的深邃苍凉,令人扼腕,往往在读他的散文时总能体味到原来不曾想到的东西……
真正的历史是沉默而寂静的,它无言,用沉默傲视人间,傲视人间的斗转星移,王朝更迭。它任凭人们在他身上居心叵测的涂抹着。不屑与何人争辩。“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它沉默不是因为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无数的霸业,再强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过昙花一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对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项羽能怎样,羽扇纶巾的周瑜能怎样,立马橫刀的张飞又能怎样,历史的一个转身就让他们灰飞烟灭,终成一抔黄土。只有历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间,穿越了时间,创立下独属于它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