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图片内容大全大图 篇1

在大年三十和初一的日子,老祖宗们就不在打扫卫生,所以除夕这天所背负的任务就重了不少。

我家看起来还算干净,所以我认为打扫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心安理得的舒服的睡了一上午,我的家人也是集中在下午打扫。中午一顿饭后,休息一会儿家庭大扫除正式开始。奶奶千里迢迢的赶过来帮忙,多了一分力也就快了进度。我带上口罩,清理了自己房间的角落的“垃圾堆”垃圾非比垃圾,只不过各种各样的杂物堆在一起就像一个垃圾堆。它们被堆满了尘土,一提一拿处处飞尘,这处干净了还有那处,当全部干净后我的脸和手,除了口罩的覆盖处外,几乎都变了色,没有想到平时没注意过的角落竟然这样腌臜。收拾完后,我的目光向客厅移去,却看到一排排梅花小脚印,我立刻就知道那是家中的小猫干的好事,它的肉垫还真脏,踩下的脚印很黑。我用扫把把客厅扫的干干净净,除污渍以外。姐姐的工作很重,她需要打扫又脏又臭的'卫生间,外面的天渐渐的黑了,还不见她出来,推门一看一个背影还在忙碌着,厕所已经十分完美,与之前的厕所相比,两者不是一个层次。

今天的除夕是特别的忙,原因则是明天和后天会有很多的客人要来,所以不得不弄得干净些,这天虽忙但成果却是漂亮又完美,看着日日夜夜生活的房子变的这样的整洁,我们的心也干净了许多。

除夕图片内容大全大图 篇2

时间演变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时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黄赤交角其附近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了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斗柄回寅”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上古时代:岁纪摄提,即干支纪元法。北斗七星的斗柄从正东偏北(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斗指寅为春正(正月),“建正”之月为寅月,立春为岁首。(星辰历)

夏商周: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冬十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日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为岁首。(注:武则天登基时间为690年九月初九,当年,竟然出现了两次“正月初一”:690年的2月15日、690年的12月6日。)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除夕图片内容大全大图 篇3

随着断断续续、或远或近的鞭炮声,除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欢天喜地准备迎接铺天盖地的快乐……

刚吃过早饭,妈妈就给我和我的表哥布置了一项任务——大扫除。犹如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我的心情突然降温。外公把我俩召集到他面前,讲起了除夕大扫除的风俗。据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要进行打扫除,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扫出门。

噢,原来是这样啊!我们愉快地接受了大扫除的任务。我抓起一块湿抹布,趴在地板上“唰唰唰——”地擦起来。表哥也不甘示弱,跪在地板上使劲地擦着,那神情那动作,活像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面那个喜欢擦地的“一休哥”。不一会儿工夫,所有的地板就一尘不染、光洁如镜了。我直起身,活动活动有点发麻的四肢,顺便打开计算机,点了一首快乐的歌——《劳动真光荣》。听着歌曲,我们劳动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我俩接着把每个房间的门窗和桌子柜子都擦了一遍。够不着的地方,就搬来梯子,表哥爬上梯子,我在下面扶着梯子,一边咛嘱他小心别摔下来,一边指挥他擦这擦那……在我俩的齐心协力下,我们家终于变得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啦!

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外公外婆笑得合不拢嘴,端来热气腾腾的奶茶犒劳我们。我俩虽然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并久久直不起腰来,但是快乐的心情却溢于言表——因为,我们是在用实际行动辞旧迎新呀!

除夕图片内容大全大图 篇4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

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

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除了大年初一清晨要放爆竹之外,除夕之夜也兴放炮,到子夜零时达到高潮,爆竹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宇。过年,无论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旧布新。

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爆竹的品种相当丰富,最为普遍的是“单响”、“双响”和“鞭”三大类。大个的单响爆竹也叫“麻雷子”,双响也叫“二踢脚”。双响爆竹的纸筒内分两层安放火药,下层火药的作用是将爆竹送上天空,上层火药凌空爆响。在双响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多响爆竹,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飞天十响。”飞天十响今已演变为“闪光雷”——一长纸筒,内装若干药弹,点燃后依次射出药弹,凌空爆炸,并伴有银白闪光,故名闪光雷。因其火力强硬,易伤人。故自1987年春节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均禁止燃放闪光雷。鞭炮的名目也很多。钢鞭——用牛皮纸密裹火药,爆响时声音清脆响亮如钢铁。钢鞭一响为一头,“霸王鞭”可多至万头。在一挂鞭中定点加入特殊爆竹则称“节鞭”,通常是十响夹带一个麻雷子。燃放时即可出现响声节奏。南方城镇流行用彩纸裹药的“花鞭”,燃放时被火药崩碎的彩纸纷纷飘落,十分好看。如用粉红色纸裹药即名“遍地桃花”,用淡黄色纸则称“落英缤纷”,用金黄色则名“洒金鞭”。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