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1

我一直认为,如果从电影的艺术形式感来说,冯小刚还只是停留在电视剧创作的水平。《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皆是如此。同样都是灾难题材,同样都是电视剧的表演,电视剧的调度。相对于《唐山大地震》的过度煽情,《一九四二》还算是收了很多,冯小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一场戏,徐帆饰演的角色在得知男人要把自己的孩子卖掉后,呼天抢地,这种表演被冯小刚拒绝,二人为此还发生争执,最后影片呈现出来的结果还是徐帆个人的表演方式。我支持冯小刚的处理。本该发生的事情自然地发生了,本该爆发的情绪被期待地爆发了,这不是高明的手法,电影需要一种非常规化表达,需要呈现出生活中的错位,让人看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东西。

说冯小刚是电视剧导演,除了演员和情绪控制之外,还在于他的镜头一贯都是没有力量感,他吸引观众的是通俗的剧情,而这些,只要是会讲故事、能控制拍摄场面、运气好的人就可以完成。在没有力量感的镜头下,所有的灾难呈现出来的都是视觉上的产物,不会走心。冯小刚和张艺谋在拍电影时一定是两个套路:冯考虑一场戏会先从故事性和人物角度出发,而张的出发点则是在保证视觉效果之后再讲故事。从电影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角度出发,无疑张艺谋更接近电影的本体,而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对视觉接受需要一定的修养,这就是为什么冯比张的群众基础要牢靠的一个很大原因。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2

《一九四二》是冯小刚在2012年带给全国观众的一次视觉盛宴,一次心灵震撼。我有幸和同学们一起看电影和学习。

电影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历时了十八年的修改完善,最终拍成此片。主要讲述了一段饥荒年代的故事。在1942年那年,河南大旱, 3000多万灾民辗转去往陕西,以老东家和瞎鹿为主线的两户人家也跟随大家一同走上了逃荒的路途。

一路上饥寒交迫,狗吃人、人吃人到处发生,而此时屋漏偏逢连阴雨,又赶上抗日的紧要关头,由此,一系列故事展开,共同描绘出了一次民族性的灾难。

可能是由于电影在我的家乡介休取景的缘故吧,我对这部影片一直保持特别的关注与期待,冯小刚的导演,张国立、李雪健、陈道明等众明星加盟无一不给这部大片填写了浓重的一抹色彩,影片注重整体构架,点到了好多当时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等等,但其中也不缺乏一些细节的描绘:关于信仰,关于人性,关于瞎鹿死时那一句:

“你怎么把他打到汤里了?”从中不难看出冯小刚特有的冯氏幽默,幽默的背后更是无尽的凄凉与悲哀。

整部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那一句经典台词:

“灾民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当兵的死了土地就会变成日本人的。”一语道破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的局面。还有一条是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人性和道德面前,是饿死还是甘当汉奸?整部电影没有明确的主题,真的能让人看到各种情感的汇合。在电影的结尾,这个曾经吝啬的大家庭和一个小女孩走到了一起,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当他们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当传统的血缘关系逐渐升华为爱情的接力,影片完美收场。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3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了那部电影。用刘震云的话说,这件是发生在我的家乡河南。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引起了我们河南人的共鸣,感受到了1942年的现实和存在。我的爷爷出生于1930年,1942年的时候,他才十几岁,正经历着这样一场灾难,1962年的时候,他也同样经历着大饥荒。

在电影里看到逃走的人和哭泣的孩子,我似乎看到我的祖父坐在人群中。这是发生在我们祖先身上的真实故事,但是我们,出生在这里的新一代河南人,却一点都不知道。中国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国家。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导致300万人饿死的饥荒不值得被提上历史的议事日程。

有人说,这部电影缺乏残酷,难民的秩序和热情降低了它的真实实力。确实,比起**来,它确实少了很多东西,批判与讽刺意味不够,对灾难场面的表现也不够。不过,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批评有些严厉,而且这部电影也有它的优点。

只要看看周围已经和正在放映的电影,不是秉承着张艺谋和陈凯歌“满城尽带**甲”式的大制作,就是一锅烩式的全明星走马灯似的演绎的历史大题材;要不就是充满东施效颦的浅薄先锋式样、取悦观众的搞笑模式、明目张胆的商业广告式样;搞得艺术片不像艺术片,生活片不像生活片,历史片不像历史片,而成为了四不像,只是急功近利地在国内的院线上匆忙地昙花一现,或在国际影展中走秀般地挂角一将。难接地气,缺少与历史和现实衔接的烟火气,更缺乏对历史和现实真知灼见的批判勇气、锐气和灵气。

难能可贵的是,《一九四二》有这样的勇气、锐气和灵气。面对沉重甚至被遗忘的历史,它没有采取惯常的戏剧化、戏法化,而是直面和抢救我们民族深处残留的记忆。揭伤疤总要比献鲜花艰难得多。

1942年的记忆,在过去的几年里,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有意识地把它们唤回并还原,它们很可能永远睡在那里,被我们遗忘。在一个伤痕累累、痛苦被遗忘的年代,逃避记忆、抹去记忆、热衷于失去记忆是很常见的。人们更容易将目光即时性地投向充满利益交换和**的眼皮底下与前方,唤回或恢复记忆,面对那一段哪怕再残酷并令我们自己羞愧的历史与现实,不那么容易,那是一种能力。

这能力,不仅属于艺术,更属于思想。 电视剧情

江河不洗今古恨,天地能知忠义心。历史上有些年意义重大,不应忘记。 《一九四二》,让我们记住了我们民族的这个饥荒、残酷、屈辱的一九四二年。

它的意义,便不亚于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九年等许多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年份。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雨果著名的《九三年》。它的意义,便是同样有勇气有能力为我们钩沉并再现了那段最具有意义的历史,让那段历史成为了艺术的经典。

《一九四二》,令我对导演冯小刚刮目相看。这部电影让他远远超越了他的前辈和同辈。这不仅是冯小刚导演的最优秀的电影,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优秀的电影。

它让我对中国电影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4

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我在两年前就看过了,当时看完后哭得稀里哗啦,我深深地被电影里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所感染,他们是明国时代的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毫不起眼,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家庭里扮演着无法替代的大角色,有的是一家的顶梁柱,有的是一家人繁衍香火的重要人,有的可能是一家人的希望……电影整体基调是悲伤的,有些地方甚至毫不挽留的说是血腥残忍,可是在1942年中国面临大饥荒的背景下,这种设定就毫无违和感,甚至是很艺术了。

给我印象最深刻当然也是电影的主角老范,原来老东家本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乐享天年的生活,可是在一群饥民向老东家要饭吃时,由于东家报兵被发现,饥民们**,在打斗中少东家不幸死了,他的死仿佛是影片朝着厄运发展的一个导火线,接二连三的儿媳妇生了孩子之后不久失血过多也死了,他的妻子在洛阳没撑多久去世了,大年三十女儿受不了饥寒交迫,自愿被卖换来五斗大米给他父亲,本想着逃到陕西境内带着孙子,凭借自己的力量白手起家,再成为一方之主,没想到孙子给自己活活闷死了。一路上,我们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挨个忍受亲人的离别。

电影里让人震撼的镜头有很多,比如在河南人民走上逃荒的路上,遇到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从河南撤兵的国民军,一边是士兵,一边是百姓,可是当士兵遇到百姓时并没有及时报告事情的真相。当日本兵在天空中对陆地上的部分国民兵进行军事攻击时,丝毫没有考虑到陆地上的百姓。逃荒的路上灾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弱,从刚开始几天,然后是几十天,知道一个月五六十天,经受饥饿的煎熬,天气的严寒,身上的袄一天比一天薄,有些棉絮都露出来了,逃荒的路上每天都有人死去,在灾难的面前人性的丑恶一览无余,让人们寒心的也不是灾难的本身而是道德的丧失。

原来,在旧中国,除了上海滩、徐志摩、林徽因的美丽爱情故事外,还有大批中国人死于饥寒交迫。如今的中国民主富强,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陆上勇往直前,这么看来,我们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5

许久没有好好去**一部电影,除却所谓的没有时间,更多的是因为那一份执着吧?我非专业影评人,只会凭自己的喜好去看片,因而对现在大家热捧的“青春片”我一概不理。也是机缘吧,《一九四二》放映时,我也是一副应付了事的态度,虽不会翘选修课,但我也不是一个乖学生,所以早已拿了课外书去看,但没想到这部老影片竟深深震撼了我。

随着电影的开始,心中慢慢往下沉,不知该如何去怎么形容这种心情,只知道看完之后心里总有种东西在狠狠地纠缠着,似苦,似酸、似辣,唯独没有甜……1942,到底发生过什么?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但与此同时,中国还有一件大事——河南饥荒!

河南死亡300万人!或许,这真是讽刺,丘吉尔感冒都牵引着世界的目光,而饿死了300万人的河南大饥荒却无人关心!最终竟是由美国记者把这场大难公布于世!

是蒋介石**的不作为,还是因为这三百万人不是战士,而是平民?我们无从得知,只知到处是绝望无止的逃生坎土,是看不到一丝希望的黑暗。

荒凉的乡村路上,臃肿的灾民蹒跚前行。路上风雪漫漫,随时可能断粮,带出来的牲口都已充饥,有人典妻卖儿,有人暗自庆幸。为了填饱肚子,尊严的底线在这条路上低到乌有;日本的飞机几次轰炸,慌乱中自己的战士也会顺手牵羊以强欺弱;不可想象的世界,连牲口也会吃人。

腐败的****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争的前线,决定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代,灾民们无处可逃。

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谁去关心呢?当生活成为奢望,当食物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时,在日本轰炸机的阴影下,所有人都是脆弱的。

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然而,我们很高兴在那个时代,总会有一些闪光的片段能深深打动我们。花枝,一个普通的逃犯,一个母亲,她坚强而现实,她的孩子比任何人都重要。

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栓柱为了保护花枝的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生存的几乎回去找丢失的孩子,并最终为了保留住孩子的纪念物惨遭杀害;甚至腐败的军需官听到星星吃撑了而不能弯腰的叙述也多少有点动情。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诉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

而在影片的最后,老东家和小女孩的相遇也说不上是谁救了谁,或者说只有两个人的相遇才能让两个人都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我们就亡国了。”蒋鼎文的歪理貌似有理,实则纯粹是强词夺理。**军队存在的意义在于保卫国家,国家是由家庭组成的。

当共产党和军队放弃人民,这样的共产党和军队就没有意义了。战败的国民**军竟然毫无顾忌的抢劫灾民,视草菅人命如儿戏,这样**和强盗有何区别?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在冯小刚的镜头里,那些被饥饿和**所伤害的人,讲述着那些处于绝望境地的人的悲惨故事,讲述着饥饿对他们的伤害和扭曲。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伤害,也是对整个人类的伤害。悲悯不代表遗忘,反而意味着要让苦难的历史,在当下的公共记忆中复活。

因为只有记住这些痛苦,它们才不会在未来重演。悲悯并不是要对曾经**的行为置若罔闻、一笔勾销,而是要更庄重、更严肃地向人们展示历史中的**与苦难。也许只有当我们在苦难的重担下感受到人性的尊严,再次感受到他们的痛苦、绝望和恐惧,我们才能理解正义、敬畏和同情的重要性。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6

从人性看信仰

电影《一九四二》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灾荒,席卷了中国河南。

影片中的老富翁是典型的封建地主,庸俗狡诈。但在这场天灾人祸面前,他目睹了儿子、妻子和孙子的死亡,最终与女儿分居。他的经历是三百万灾民的缩影,描写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面临饥荒,各种战争斗争。

在这场灾难中,老富翁从看到儿子**这个女人不在乎,到最后主动收养一个孤儿女孩,这其中的变化不得不让我深思。

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地主,老财主在这场灾难中不得不像普通农民一样逃荒,在逃荒开始,他还幻想着能够很快的回来,重新拥有一切,而他的女儿,星星,一个仍在读书的年轻少女,少不更事,还未能理解这场灾难所带来的后果,带着一只黑猫,把赖以生存的食物喂给黑猫。开始的富裕,与众不同,在逃荒的过程中化为乌有。这位老富翁的妻子和儿媳在路上饿死了,他的女儿星也因为饥饿出卖了自己。

大年三十,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是老财主家在这天彻底的家破人亡。在经历了一连串打击之后他却能够在最后收养一个孤女,我想可能是作为依靠,可能是作为星星的替代,弥补对女儿的愧疚,很多人会把这个行为判断为善良,会将老财主定位成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不要忘了,作为一个封建地主,即使处于近代社会,也是靠着剥削和压迫发家致富的,要说善良,还真算不上。从看他纵容自己孩子败坏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算不上什么好人,更何况,在开始逃荒的时候,他带着充足的粮食,甚至还有**。

面对着众多走投无路的灾民仍然无动于衷,仅仅是分给自己的长工一点点粮食。他的自私、防备、狡猾可见一斑。但是是什么原因,让他在自己都顾不上的情况下仍然收养了一个孤女呢?

我得出一个结论,源于生存的信仰。

老财主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仍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这是人的本性的复苏,也就是对生命的渴望,这是在生存层面上的,而在他丰衣足食,靠着压榨、剥削农民的时候,“欲”是支配他的时候,当遇到巨大的灾难,生命受到威胁,只能抛弃财富。此时,生存水平已占上风,这可以保证他随时尽全力保证生命安全。正是因为这种对生命的渴望,希望才得以延续。而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在“欲”和生存之间挣扎,为了金钱、地位、名誉不顾生命,由外在的“欲”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成了一个受物质所支配的行尸走肉。

这就是丧失了生存信仰的后果。

而在影片中,另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也值得我深入研究,他就是门柱。作为一个老富翁的长期工人,他是一个受压迫和剥削的农民。但是却没有觉醒意识,心甘情愿被老财主所驱使。

这是一种奴役现象,不仅体现在螺栓柱上,这一现象更是深深烙上了一个民族的烙印。这个暂时先不说。但是他又是非常质朴,忠厚老实的,他会在受了老财主的一点点好处之后说“我还做您的长工”。

会在灾难来临之前对老财主一家不离不弃。也许他的忠诚是奴性和求生欲望的体现,但自从他答应花枝照顾花枝的孩子后,情况就变了。那么,是什么让佩奇忘记了生存的渴望,敢于在日本士兵面前反抗呢?

我分析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欲”的满足。作为一个没有文化,有着深深奴性的被压迫者,他本身没有多大的思想觉悟,在他看来,跟着老财主逃荒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可以不用挨饿,二是为了心上人,也就是星星。在无法达到口中欲望的情况下,明星们也出卖了自己求生存。

这时候花枝将自己给了栓柱,使他“在饿死之前有一个老婆”。

二、愧疚感和责任感。由于无法保住自己的老婆,他感到愧疚,因为答应了花枝的请求,他意识到自己有了责任。而当孩子不见的时候,道德层面上苏醒和良心的谴责使他暂时抛下了生的渴望,跳下火车。

三、无知者无畏。在被日本人抓住之前,他不知道自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他甚至说,他没有受到这种威胁的威胁,没有危险感。

当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时,等待他的唯一方法就是崩溃或死亡。

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蜀黍的信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物质层面的生存到精神层面的道德。但同时,我也发现,当道德与现实脱轨,即当社会现实不能满足他对道德的承诺和精神上的自我满足时,那么只会面临毁灭。

所以说,一切的的一切,都只有在满足生存的前提下才能谈未来,那是一种对生的渴望,也就是生存信仰。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感到更加满足,因为我们已经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想要更多。但是人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总是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挣扎,害怕失去,而为了得到而失去。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7

人们不能忘记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面对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12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当今极具娱乐性的影视剧中,冯小刚拍出这样一部超高风险的电影,可见他对生活的态度。

从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走出电影院的。当天晚上做了一宿的梦,梦见全是长满了虫的粮食,梦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来,我去看了看家里粮食是否长了虫。我知道这是因为《一九四二》,让今天远离苦难的人们无论老中幼,亲见我那苦难民族的一场灾难,这虽与当下灯红酒绿不甚和谐,但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深陷于一场内心的煎熬。

散场时,我前后左右的人都说“太惨了”,他们在影院灯光启亮的瞬间,只能简单说出内心真实感受。我们民族百年来有多少“太惨了”的历史淹没在史籍之中。我曾经看到过一组中国共产党时期西方人拍摄的难民

逃荒的灾民毫无目的地流动,所到之处树皮全被剥光,几万人不见一个笑容。我们在《一九四二》中可以看到这种对人生麻木至极点的影像,真实震撼。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一个满身光环的人愣是褪去光环,闯入黑暗之中寻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认为你有承受力,你愿意替民族分担苦难,那你绝对应该去看《一九四二》,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一九四一年时河南也有许多人这么认为。看的时候一定要多想一步,甜蜜与苦难究竟相隔多远。《一九四二》无疑是好片,至少现在畸形的社会,冷漠的人际,金钱至上的三观,历经坎坷却善于遗忘的中国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作品来提醒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2012年12月10号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8

河南人刘震云编写的《一九四二》,11月26日下午去看媒体场,作为河南人,真的很震撼,冯导他们没有毁俺们河南人的形象,故事很纠结,原本我是带着纸巾去的,但结果一张也没有用,不是我没有伤心感受,因为泪水是往心里流的,到最后流的都是血。冯导这部电影《一九四二》,剧情很悲切,很痛,,他用更加揪心的方式诠释了这个灾难历史,我们观影2个半小时,我到现在还回味故事的纠结,还在梳理其中故事情节和多个人物的特点。

当影片一开始的对白用纯河南话娓娓道来,我就很自然的走进了屏幕,和剧中人物一起,在静静等待这场灾难降临,当老东家的高墙大院被灾民围住,为首的灾民头领还曾经受过老东家救命的帮助,但过去的恩情已经被饥饿掩埋,人与人之间的丑陋瞬间被一个馒头,一块肉而摧毁,人们相互厮杀,分不清好坏,分不清你我,少东家被当场捅死的那刻,人们反而更加猖狂,一场真正的灾难也拉开了序幕.

老东家眼睁睁的看着院子被烧毁,不得不带着妻儿老小和儿子的遗孀,离开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富裕家园,途中遇到家丁瞎鹿,就相伴而行,一路经历了无数次坎坷和良心的呼唤,他们的牵手相伴在了一起,开始更加残酷逃难之行。

一幕幕堵心的事情在不断的发生,官场,战场,商场,斗争也是尤为激烈,灾民该祈盼谁的救助,该相信谁,谁是可以保全他们性命的衣食父母?!当日本人假发慈悲的时候,官员们在干什么,他们在乎的是头上的乌纱帽,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温饱和淫欲,一个刚直不阿的主席却没有更好的办法给予灾民更多的帮助,眼看灾情越来越厉害却无能为力。

难道只能信仰万能的主保佑吗?结果是否定的,人们受到了更多的灾难,人性泯灭,弱肉强食,最后都一无所有,这就是天灾人祸,这就是弱势群体的命运。

最后老东家回忆一路逃难的经历,家人和老乡一个个离他而去,饿死的,被打死的,被开水煮的,被卖掉的,他终于想通了,离家走也是死,在家留也是死,就开始走回家的路,路上遇到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便带着她一起往回家的路走去,一直走着,走着,直到消失在远方,我们朴实的河南人民,最后希望死也要死在离家近的地方。父母官啊,乡亲们啊,我们的根在那里----河南。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9

2012年12月4日晚,有幸和小磊抽时间看了新上映的影片《一九四二》,导演冯小刚一直是贺岁片之父,之前的很多影片我非常喜欢,如《甲方乙方》、《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

电影是在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导致的大饥荒背景中开始的,地主范殿元(张国立饰演)因家中被抢,带着家人被迫逃荒。影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陕西延津人逃荒的惨状;另一条是国际背景的主线,重点讲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丘吉尔遇冷等

“第十九天离家一百九十一公里”、“第五十一天离家三百五十公里”……此时路上的逃荒人随着路线与时间的拉长,陷入越发残酷的境况,且无路可退。但此时的灾民还在自家那些事里打转,还和这个国家互相屏蔽着。你不来找我,我也不去找你。

尽管如此,蒋委员长(陈道明饰演)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面对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局,内忧外患,比任何人都心急如焚,但又必须要比任何人都要表现的大局在握,所以观众无法从陈道明的脸上读出任何情绪来,他这种冷、平静、孤独由始至终一直都在,任谁都看不到他最真实的态度。

在逃离饥荒的背景下,总统府的陈道明对此一无所知。为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剥完鸡蛋后,他赶紧登上了专机。他想见见甘地,他已经绝食七天了。这是陈道明的第一次转场,此时的他尽管疲于应付国际国内的诸多问题,但精气神都还好,临行时对河南省省委主席李培基(李雪健饰演)寥寥数语的嘱托鼓励,与其说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拒绝,倒不如说是一息尚存的寄望。

影片《一九四二》在逃荒路线与陈道明的转场之间生发着故事,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下自己才懂深意的命令。但毕竟没人能逃过历史的追剿,和白修德的会面让他开始陡然接近现实,这是陈道明第一次在影片中没能藏住自己的情绪,但他的身份和骨子里的傲气还是让他做了回避——即使愤怒的摔了杯子,也要躲在镜头之外。

对于片中的女性形象,女主角花枝(徐帆饰演)为了生计去东家借粮食差点被范少东家**;关心自己丈夫;即便在最饿最无助的时候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和范东家的佃户瞎鹿结婚后主动被卖,真实目的只是为了能换来粮食供自己的孩子继续生存下去。在和自己孩子诀别的时候和“丈夫”换下了较好的棉裤……展现了伟大的女性形象。最后,盲鹿为了寻找亲人,拒绝与日军交换女儿的风车。他死于日军刀下。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的眼睛湿了。

影片展现了生存的背景,人性的冷漠、无助和麻木。比如范小姐儿媳的死亡现场,到处吃野狗的人就让人战栗。在影片中,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血肉飞扬,悲惨的家庭感觉,都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忆苦思甜,抚今追昔,心生感慨……

1062是政府统计的受害者死亡人数。300万是真正的死亡人数。蒋委员长最后一场戏被安排在教堂里,他需要为每次出场时的冷漠生硬做最后一次忏悔。

这部电影是一部真正的戏剧。在反抗的背景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牺牲人民利益、麻木不仁、官民互为表里、互相洗牌、维护小集体利益的形象。虽不去计较哪个政党执政这样的问题,影片的整体走向似乎预示着国民党不下台仿佛有对不起观众的味道

影片最后的场景令人深思,“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

“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

“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

“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

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华东中心运管部许发奋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