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精彩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感受不曾体验过的生活,作品这本书让我彷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体验了现实生活中没体验过的事情。 读后感是将阅读过程中体验和思考的收获萃取成文字的方式,写一篇读后感重点在哪里?关于与“《长征》读后感”相关的议题是本文的主题,建议收藏此页以备后续查阅所需!

《长征》读后感(篇1)

石河子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践教学教学录像观后感

题目: 领悟长征精神p>

小组成员: 王城杜弘枭罗新宇罗康瑞黄毅杰刘宏波p>

院系专业班级:信息学院信管二班p>

联系电话:180p>

指导教师:刘新莉p>

填表日期: 2016年10月23日星期日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制

2016年10月23日

填写说明

一。教学录像观察内容应当真实,认真填写。

2。教学录像应左右,观点正确,段落清晰,逻辑合理,内容充分。

3.严禁抄袭,一经发现0分处理。

4.按指导教师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纸制和电子版。

5个。封面为4宋体;表格为5宋体,表格控制在当前页上。

6.封皮填写:小组代表人为1人,院系班级和联系电话均为小组代表人资料。

7.教学录像观后感正文格式:

题目(40个汉字以内、4号宋体、加粗、剧中)

正文内容(左右、小4宋体、1.5倍行距)

教学录像观后感正文:

领悟长征精神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历经2.5万多里艰苦跋涉和一年的风风雨雨,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终于到达陕北。回顾漫漫征程,展望红色前景,毛泽东主席欣然挥毫《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胜利的人们的欢呼,是自豪者的歌唱!

长征,伟大的长征,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世界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既要回顾昨天的历史,也要展望明天的蓝图。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回顾昨天,我们为中国工农红军感到骄傲:368个日日夜夜,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自然界的恶劣天气不断折磨着红军战士,而各地的地方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则截击和考验红军战士的艰强战斗精神。然而,伟大的红军战士胜利了!

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

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f过去了。翻越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上百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行程中的艰难险阻,战胜了征途上的悍匪强敌,挥师北上,会师延安。这场伟大的胜利怎能不让今天的人们长时间叹息?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

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长征,将是一种钢铁般的意志,一种胜利的勇气,一种巨人般的力量,留在人类历史上。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地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进,向着理想勇敢奋斗,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感动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义。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长征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记忆的波涛冲淡。长征精神在中国大地上一直闪耀着光辉:我们老一辈用长征精神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新一代人本着长征精神,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天上卫星、太空飞船

展望未来,长征就像一座丰碑,它雄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卷之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积极向上、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

我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人,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上向;发扬长征精神,向世人写好一份圆满的“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宣言书,做伟大中国迈向21世纪的宣传队,成为播种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胜利种子的播种机!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长征》读后感(篇2)

我的骑车水平不错,有啥闲空我就上小区骑上个7、8圈,特别爽快。我总想到大街上骑一下,老妈总是说:“还没领到行车执照呢,上什么大马路!”

这会儿到了五.一长假,我怎么也要骑车子到滨江大道上欣赏一下风景。我知道,老妈那“铁石心肠”是不可能让我骑车去的,我寻找了突破点――老爸,一通软磨硬泡,老爸受不了了,终于同意了!拉着老爸上了路,这个爽啊!

但这一路上,可够一波三折的。

第一波:出师不利

出了小区大门,我兴奋地蹬着车子,正想感慨一下宽阔的大街、美丽的云朵、花草的芳香、阳光的明媚……忽然,“啪”的一声!什么声音?我继续蹬着脚蹬子,发觉怎么这样轻松?但是,虽然蹬的轻松,车子怎么不大往前走呢?怎么回事?及时把情况反映给老爸,经老爸一番察看,诊断结果出来了――车链子断了!我气的差点没晕过去,我才骑了不到300米!什么事啊!

老爸骑着自己的车子带着我,左手推着我的坏车子到处找修车的,绕了一大圈才找到――真是太感谢这位师傅了!五.一长假谁还愿意上班啊!修车师傅利落地换了车链子,我们终于可以重新上路了。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可真是“掉链子”啊~

第二波――险遭不幸

原本以为,马路跟小区的小路没什么区别,但没想到,在大街上骑车的困难还真不少。沿着笔直的滨江大道一路骑着,心情舒畅地欣赏着沿途的好风光。

《长征》读后感(篇3)

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为我国目前在研运载能力最大、尺寸最大的火箭,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都将使用该火箭系列。

长征五号首次采用5米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无毒无污染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有了长征五号后,中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就有了得力的运载工具,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对中国的登月工程的意义更为重大。

发射塔架共12层 高91.7米

据报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850米,和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塔架相隔630米。整个塔架采用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强度足以抵挡台风和地震。塔架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可防雷电影响。

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介绍:“我们也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就包括用盲板把它封堵,不让空气进入这些管壁的内部从内部进行腐蚀,还有我们这个连接的部位采用这个原子灰进行密封。”

液氢用量是其他发射场十几倍

据了解,此次发射任务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应用液氢作为火箭推进剂,对液氢的应用规模是我国现有其它航天发射场的十几倍。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液氢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表示:“为此我们从液氢的存储、输送、精确加注以及整个液氢系统的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实现远程的控制,来确保加注过程的安全以及塔架上的人员设备的安全。”

发射塔架内部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楼梯,便于工作人员到达任何一层平台。发射时塔架的三联回转平台将依次打开,而驱动回转平台这个庞然大物,依靠的是位于塔架顶部的液压油泵,它控制着回转平台的展开或合拢。

外媒在对长征五号的报道指出,长征五号的试飞和投入应用,不仅填补了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空白,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研发超重型运载火箭打下了稳实的基础。现在一千吨推力的长征五号已经有了,三千吨推力的长征九号离开中国还会远吗?重要的是,在接下去的几年中,造好用好长征五号,在后续的大量发射中发现问题、改进技术、精益求精,把长征五号打造成世界重型运载火箭的金牌,并为长征九号的研发积累更多更宝贵的经验。

《长征》读后感(篇4)

今天,我收看了《开学第一课》,感触很深。在《开学第一课》这个特殊的课堂里,我认识了在襁褓中就随军参加长征的贺捷生奶奶;认识了17岁就用出众的智慧虏获47名俘虏的贺炳炎老爷爷;认识了为通信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百岁老人秦华礼老先生……

听着长征中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心中满满的都是震撼:红军战士们,为了解放新中国进行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均日行300余里,相当于每天在一个400米的跑道上走300多圈。食物紧缺,有时他们每天只能吃一粒黄豆充饥……

当听到“300圈”这个数据时,我不禁脸上一阵发烧。

那是一个周末,爸爸带我去体育场锻炼,运动前我就大放豪言,一定要跑上个五圈来锻炼身体。可是,当我跑到第三圈时脚上就像绑了个大沙包,累得喘不上气来,我干脆耍赖躺倒在地,想以此来博得爸爸的心疼,免跑两圈。爸爸看出了我心中的小九九,赶忙打气道:“既然已经确认了目标,就咬咬牙坚持下去,胜利在望了,来,相信自己,你行的!”在爸爸的半撑半扶下我勉强把剩下的两圈给“走”完了。

爸爸表扬了我,当时的我也为自己的“战绩”感到骄傲,可如今回想起来不禁羞愧难当,虽然我跑完了五圈,但和红军长征时日行300圈相比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当时的红军战士可都是忍饥挨饿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但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先辈们的这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吗?

2016年的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强敌面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地拼搏,终于获得了冠军。一时间,女排精神被全国人民津津乐道。我认为女排精神何尝不是长征精神的一种延续,它将伴随着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

在这里,我呼吁像我一样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让我们学习先辈们坚强不屈、勇敢无畏的精神;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继续前行,让伟大的长征精神永存!

《长征》读后感(篇5)

郭雅仪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是出自于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许这只是看上去简简单单听上去朗朗上口的诗。但里面却包含了多么深刻的含义呀。影片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仅有15岁的孩子王瑞。长征中,王瑞失去了亲人,朋友,但父亲和连长说过的一句话。却坚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其中有一幕好生动,让我难忘。

泸定桥战役黎明时分的泸定桥一片静悄悄,桥面木板被敌人卸去。桥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索凌空而悬。二十红军号兵被集中起来,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冲锋号,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她的姐夫肖德昌战友达尔火都牺牲了,王瑞悲痛欲绝,但他很快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只见的他在艰难困苦血泊的战火磨砺中成长起来。70年后,白发苍苍的王瑞老人又重新走上了长征之路。

作为学生要热爱祖国,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好好想想红军战士两万里长征中所遇的困难。而我们的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们要有吃苦奋斗的精神,那么同学们也要团结以集体为荣,不做有损集体的事。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他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的每一代人。